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ladin版 -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zz天涯)
相关主题
那么多好女人,袁承志为何喜欢温青青碧血剑
武侠小说的六大门派设定是金庸开创的吗?你们说有没可能把金庸作品重组系统化
倒贴倒贴:第三百三十八章狗少也有真诚时金庸的那些书里, 最喜欢看的却是<<倚天屠龙记>>
【真吾传】转载自起点 第二回 在回帖里。重读碧血剑
金庸笔下十大素质最高人物灰熊猫的成功或许很好复制
金庸小说最让人伤感的一句话蝶雁双飞,武侠中最美丽的武功组合吧
窃明真好看啊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十种历史人物排行
传 《碧血剑》 将被河蟹 ...金庸武侠除了武当少林,其他门派是否虚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袁承志话题: 何铁手话题: 华山派话题: 何红药话题: 归辛树
进入paladin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l
发帖数: 14069
1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1——华山派
(2011-02-04 09:23:10)
华山派(作者:笨笨大头)
一、穆人清的深谋远虑
如果我们将《笑傲江湖》的时代确定为明朝,那么,华山派的演变基本可以确定为
“倚天——笑傲——碧血剑”这三个时代。
在《倚天》中,华山派表现可谓糟糕,而到了《笑傲》时代,华山派又经历了巨大
动荡,可到了《碧血剑》,华山派已经成为武林中的顶级门派,穆人清被认为是武林第
一人,弟子也成为武林中的领袖级人物,甚至徒孙走出去,也能成为一流好手敬仰的人
物。
是什么让华山派在经历了《笑傲》时代的动荡后迅速崛起?
有人提到武功的传承,比如令狐冲对华山派的扶持,比如气宗剑宗的融合等,而我
个人认为,武功本身是死的,关键在于人。在我看来,穆人清才是关键所在。
在《碧血剑》中,有几个细节很值得留意:一是崔秋山机缘巧合,得到了穆人清的
传授,虽非弟子,却也受益一生;二是穆人清的二弟子归辛树的妻子归二娘,也熟谙华
山派武功;三是木桑道长向袁承志传授武功。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穆人清本人天纵奇才,武功炉火纯青,但我们知道,个人的力
量并不足以保证一个门派的崛起。对于穆人清来说,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华山变成少
林这种徒子徒孙遍天下的大门派,另一方面,因为正值乱世,他也不愿意像独孤求败那
样隐居,很想让华山派打出点名堂来。
于是,他选择了中间路线——谨慎收徒弟,做到收一个成名一个,成材率100%,并
由弟子在江湖上开枝散叶,但继续保持“少而精”的风格,让“第三代”同样保持高成
材率;另外,他还在江湖中广结善缘,比如崔秋山虽然资质不佳,做不了他的徒弟,但
仍有机会被传授一套拳法;而最重要的,则是他放开了门户之见。
我曾经困惑于这样一件事情:归二娘在华山派的“名分”到底是什么?她不是穆人
清的弟子,也不是归辛树的弟子,但她却学到了华山派的武功,在江湖中与丈夫齐名。
也就是说,华山派在武功传授上并没有明显的门派之见,归辛树作为穆人清的二弟
子,有相对的自主权,除了授徒外,还可以把武功传给自己老婆。而归二娘对穆人清的
称呼也是“师父”。
自家武功都不受限制,学习别派武功当然就更自由了,袁承志在木桑那里学到了众
多暗器与轻功功夫,日后都少不了传授给自己弟子,而他被迫收下弟子何铁手,穆人清
却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
穆人清的深谋远虑、兼容并包,才是华山派崛起的关键。
二、归辛树最没希望做掌门
在《碧血剑》的尾声,华山派众人云集于华山,穆人清当众宣布:“我年事已高,
不能再理世事俗务。华山派门户事宜,从今日起由大弟子黄真执掌。”
黄真听了大惊,忙道:“弟子武功远不及二师弟、三师弟……”
穆人清此时的反应很有意思,他的回答是:“掌握门户,但求督责诸弟子严守戒律
,行侠仗义。你好好做吧!”
换言之,武功不重要,能够引领诸弟子按照华山派的门规前进才是关键。
这次接班人的选择,体现的是“协调能力大于业务能力”这一官场通行的道理。在
业务能力上,二弟子归辛树号称神拳无敌,隐然是江南武林领袖,袁承志更是年纪轻轻
便登堂入室,还是武林盟主,二人无论是武功还是名气,都高于大弟子黄真,但是,穆
人清选择的接班人却是黄真。
在三大弟子当中,归辛树是最没有希望接班的。此人武功最强,甚至超出了刚出道
时的袁承志,他本身的势力也很强,老婆归二娘与他齐名,弟子梅剑和、刘培生和孙仲
君都在江湖中闯出了名头。但这人的毛病也很多,比如口才不佳、心胸狭窄、为人古板
等。
这几个缺点,其实都是做领导的大忌,说白了就是缺少人格魅力、领导风范。试想
,若是他成为接班人,日后华山派召开大会,他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场面该是何等难
堪。这还算是小事,心胸狭窄和为人古板才是大问题——要做成功的一把手,胸襟就得
开阔,懂得包容,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个人的长处,否则只会使得团队的离心力越发严重
;而为人古板这一条,会限制员工的发散性思维,团队缺乏创造力,进而失去竞争力,
比如他授徒时,强调一招一式的到位,墨守成规,而穆人清传授袁承志武功时,一套简
单的十段锦也能玩出许多花样,袁承志调教刘培生,连起手式都可用来破敌,仅仅解读
三招两式便让刘培生豁然开朗,受益终身,归辛树比起他们,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上面所说的,是归辛树自身的“硬条件”不够,而从潜规则来说,归辛树同样没有
竞争力。在华山派的“第二代”成员中,黄真和袁承志都是“单兵作战”,归辛树却有
一个武功同样精强的妻子归二娘。一旦归辛树接位,掌握华山派的政治人事大权,他的
“夫妻档”就必然会造成权力的失衡。这很容易让我想起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从
吹鸡到阿乐,帮会龙头的选择从来都不是实力最强的那个——在一个体系内,一旦实力
最强的那个人掌握了权力,对他的制衡就成了难题。现实中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用更
严密的机制去制衡一把手,二是选择一个实力并非最强的人,赋予他权力,然后与实力
最强的那一方彼此制衡。
三、“完美”的袁承志为何没接位
如果说归辛树的个性决定了他无法成为华山派的新掌门,那么袁承志呢?
这个年轻人与归辛树恰恰相反,几乎就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要说业务能力,他武
功不亚于归辛树,高于黄真,而且身兼华山派、金蛇郎君和木桑三家之所长;要说背景
,老爸是人人敬仰的袁崇焕,在当时的背景下,袁督师虽死犹生,袁承志已然超越了“
太子党”的低级趣味;要说性格,他大事有原则,小事懂退让,胸襟开阔,得理让三分
,处处留人面子,行事十分漂亮;要说人脉关系,他跟袁崇焕旧部、李闯势力都有关系
,还是武林盟主,青竹帮、金龙帮和恶虎沟等势力都对他心悦诚服;要说在华山派内部
的个人势力,他虽然年轻、入门晚,却收了一个武功甚至超出归二娘的徒弟何铁手,刘
培生得他指点,也终生对他恭敬万分。而且,他还有年龄优势,黄真和归辛树都已年过
五十,而袁承志不过二十出头。
这样一个“完美的同志”,又为什么没有接位呢?
写这一段时,正是29岁的湖北宜城市市长周森锋被网友们人肉搜索的时候。说实在
话,一个29岁的正处级干部其实没啥大不了的,干部年轻化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
个年龄层出现的副处以上干部也实在是数不清了。但周森锋的问题在于他的起点太高,
一毕业就是副处级干部,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这都是不符合组织
程序的。按理说,硕士毕业也就能享受个副科级待遇,挂着副主任科员的名头参与基层
工作,积累经验,过两年就可以向上提拔,但周森锋一下子跨越了公务员考试、副主任
科员、正科等几个阶段,直接跳到副处,大家怀疑其中有猫腻是一种必然。而且,虽然
他只是个县级市市长、正处级干部,但毕竟是“市长”,对于那些搞不清楚级别、职位
的普通来百姓来说,“市长”二字确实很刺眼。至于官员选拔欠缺透明度所导致的群众
不信任感,以及由此衍生的“背景说”等等,与本文无关,就不展开了。
事实上,袁承志所面临的问题与周森锋有点相似。在我看来,条件完美的袁承志尚
且无法上位,习惯背着手由人打伞服侍的周森锋更是站不住脚,遭遇质疑是必然的。
四、起点太高、年纪太小
我们先来说说袁承志的起点,与完全违背了组织程序的周X锋不同,袁承志是穆人
清的嫡传弟子,绝无造假,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存在着先天劣势,穆人清在刚收他做徒
弟的时候,就说:“你那两个师兄都比你大上二三十岁。他们的徒弟都比你大得多啦。
他们说不定会怪我,到这时还给他们添个娃娃师弟。嘿嘿,要是你不用功,将来给他们
的徒子徒孙比下去,他们可更有道理来怪我啦。”
穆人清毕竟是一派掌门,清晰预见到了袁承志将来要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大师兄
黄真和二师兄归辛树都对袁承志这个小师弟有过质疑。黄真生性诙谐,心胸宽阔,倒没
有看不起袁承志,但还是低估了其武功,在石梁派的时候出于关心,十分担心袁承志的
“莽撞”,直到袁承志展示深厚功力时,才松一口气,心中喝彩。而心胸狭窄的归辛树
夫妇,则是一开始就偏帮自己门下,对袁承志十分轻视。
而第三代弟子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小师叔”,则更为轻视。比如梅剑和和孙
仲君二人,在金龙帮一事中极为骄横,在明知袁承志是长辈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
又比如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眼见袁承志比自己的儿子岁数还小,便不肯施礼,崔希敏
同样如此。而冯难敌的两个儿子更是对这个“小师叔祖”十分看不起,存心要看他的笑
话。
要知道,华山派是一个正义门派,每个弟子都是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具备比
其他门派更高的团队素质,但为什么袁承志还会遭遇这样的待遇呢?
这当然与华山派的内部结构有关,华山派众人在江湖中地位很高,人人自恃身份,
自然难以约束,我们现在说知识分子越多的单位越难管,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而另一个值得留意的事实则是:当袁承志展示自己的武功,并为同门排忧解难之后
,大家对袁承志的态度都从轻视转变为尊敬。换言之,华山派诸人起初对袁承志的忽视
,在于其年龄与辈份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信任感。
说白了就是,袁承志的起点太高。
五、穆人清想玩“兄终弟及”?
在官场上,起点高绝对不是坏事,人家忙活十几年才能达到的高度,你三五年就做
到了,节省下来的时间会让你的仕途事半功倍。而且高起点很容易造成一种良性循环,
使你在每一次竞争中都拥有年龄优势,累积效应越来越大。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起点高
不等于日后的发展一定会好,在金字塔的官员结构中,很多起点很高、曾被人看好的人
物也会成为塔基的一部分,未能达到预料中的高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年龄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拥有年龄优势的情况下,你需要付出
更多的努力去获取大家的信赖。这种信赖有业务上的,也有人际关系上的,事实上,人
们普遍对年轻领导者的处事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有些人更是出于妒忌,报以更苛刻的
态度。
这其实是对年轻人最有效的考验,通过了就必然一马平川,没通过就免不了泯然众
人矣。
有些人可能又要说了,袁承志明明经受住了考验啊,他业务能力强,又懂得处理关
系,该把握原则的时候决不让步,该不张扬的时候就不张扬,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新一
代掌门呢?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因为袁承志的年龄实在太轻,他才二十多岁,而黄真和归辛树
分别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如果袁承志此时就任掌门,以他的能力和精力,如果也像穆人
清那样任职至八十多岁,那等于是把持华山派长达六十年。在封建王朝历史上,有许多
这样的例子,年轻时代的英明君主,往往老年昏聩,这一方面是精力问题,另一方面,
长期掌权所导致的惰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惰性会导致组织架构的老化、运作机
制的僵化,进而导致整个体系的低效率。
穆人清作为上一任掌门,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华山派的内部章程并没有规定掌门任
期,也就是说没有制度约束,那就需要“人治”。所以,穆人清必须考虑接班人的年龄
,以免一人长期掌权。所以,他挑选了守成的黄真。
那么,袁承志是否就失去了担任掌门的希望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如果袁承志最后
没有出海远走高飞,他应该是下一任掌门的候选人之一——换言之,宋初的“兄终弟及
”那一套应该是穆人清的一种备选方案。史书记载,赵匡胤传位赵光义,其实是早就定
下来的“祖制”,“兄终弟及”的用意是避免皇帝即位时年龄太小,无法妥善处理朝政
。但赵光义自己做了皇帝后,觉得皇帝还是自家人坐比较好,不但传位给自己儿子,还
把赵匡胤的儿子“清理”得一干二净。
照这么说,华山派如果也来这一套,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是否答应也很难说呢!但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第三代弟子暂时还找不出一个能够胜任的接班人,那么袁承志接班
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六、有个好“皇孙”
说到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碧血剑》中着墨不多,只是说他“四十多岁年纪,虎
背熊腰,筋骨似铁”,江湖人称“八面威风”,连袁承志看到他,也是暗中喝彩,心想
“大师哥如此英雄,确要这样威风的人物才能做他掌门弟子”。
到了《鹿鼎记》时代,冯难敌成了华山派掌门人。那时距离《碧血剑》的时代已有
二十多年,穆人清和黄真已经辞世,袁承志远走异国,归辛树夫妇也已老迈,冯难敌成
为江湖声望最高的人之一,连他的两个儿子都号称“两河大侠”。
从穆人清传位黄真,再到第三代的冯难敌,华山派掌门的选择都是嫡系大弟子。但
黄真与冯难敌面临的形势截然不同,黄真论业务能力和江湖声望,都不如二师弟归辛树
和三师弟袁承志,而冯难敌在华山派的第三代弟子中却是鹤立鸡群,声望无人能及(剔
除半途入门并远走海外的何铁手)。我们之前曾说归辛树和袁承志二人自身势力太强,
所以需要黄真掌权,以免权力失衡,但为什么到了第三代,实力最强的冯难敌反而没有
受到这些制约呢?
根据我的分析,当年黄真之所以胜出,是通过了年龄、协调能力等几方面的综合评
定,再加上派系制衡的需要。但华山派作为当时江湖中的第一门派,其路线并非关起门
来自娱自乐,而是积极参与到时局之中,是“反清复明”的重要基石,归辛树是江南武
林领袖,袁承志更是武林盟主,相比黄真,他们可以更好地推进华山派的既定政策与路
线。黄真在这种情况下胜出,需要更大的助力,而这个助力,也许就是他的大弟子冯难
敌。
野史记载,康熙晚年确定接班人时,历经多番考察,最终在四皇子(即日后的雍正
)和十四皇子间犹豫不决,问计方苞,方苞的建议是如果对这两位皇子难以取舍,那不
妨看皇孙,有个好皇孙,可保三代平安。康熙立刻想起四皇子的儿子弘历(即日后的乾
隆),遂下定决心由四皇子接位。
而穆人清在考虑接班人时,黄真具有出色的协调能力,但归辛树和袁承志胜在声望
与业务能力,袁承志更是八面玲珑的角色,这个取舍难度同样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
认为穆人清也是考虑到了第三代的因素,当时满清入关,李闯势力出现严重的腐化态势
,穆人清已经预见到了日后斗争的难度,黄真一代的作用是“守成”,要稳妥地扩张华
山派的势力与声望,而第三代面临的也许就是残酷的斗争,冯难敌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七、最是精明刘培生
归辛树作为穆人清的二弟子,隐然是江南武林领袖,但他和老婆归二娘二人气量偏
狭,对自己的弟子十分护短。他们的弟子也是典型的“被惯坏的孩子”,梅剑和骄横无
比,孙仲君更是心狠手辣,一见面就砍下罗立如一条手臂,还杀了洪胜海全家,令人不
齿。
也正因为这些劣迹,在华山派三大弟子中,归辛树这一派系怕是人望最低的——领
导死板小气,手下个个眼高于顶、不会做人,貌似干练,实则都是大草包。在江湖上混
,武功这玩意儿实际作用不大,再强的高手也抗不住人家群殴,左右逢源的人才能吃得
开,韦小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归辛树则是反面教材。
但在归辛树的这一派系中,三弟子“五丁手”刘培生却大智若愚,是个难得的聪明
人。
在闵子华邀集帮手向金龙帮寻仇一事中,梅剑和与孙仲君俨然以闵方代言人自居,
事事争先出头,在我看来纯属傻到家了。要知道,他们虽然江湖声望极高,但毕竟不是
当事人,而且,相比清凉寺的十力大师、昆仑名宿张心一等人,他们毕竟是年轻后辈,
礼节上也应该多请示多汇报。结果呢?孙仲君二话不说砍下罗立如的一条手臂,连己方
都觉得如此对付一个下书人实在过分,梅剑和将记录双方误会的书信证据撕毁,更是无
礼至极,不但无助于化解双方仇怨,也让此前已表态此事就此罢休的十力大师等前辈失
了面子。这二人若是有一天落难,注定是踩一脚的人多,拉一把的人少。
但在这场闹剧中,外形朴实的刘培生一直没有掺和。而到了袁承志出场,亮明身份
后,梅剑和毫不相信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少年会是师叔,言语十分不客气,甚至还
骂出了“浑小子”三字,刘培生则显示了自己的大智若愚,虽然他也心存疑虑,但言语
客气,当看到袁承志亮出一招华山派拳法后,心里立刻大为佩服,上前讨教。
在我看来,以刘培生的精明,他应该已从袁承志这一招的精妙中基本相信了对方的
师叔身份,但他上前讨教,一方面是为了完全证实,杜绝有人打着华山派旗号招摇撞骗
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眼馋于那一招的精妙,想趁机学点东西。
袁承志没让他失望,五招之内将其击倒,但拆招过程中先后教了“武学之道,不可
拘泥成法”,起手式这种客套招数其实也可破敌等道理,刘培生立刻拜倒与这位师叔相
认,并真心说出了一句“师叔拳法神妙莫测,适才这五招明说过招,其实是以本门拳法
中的精义相授。晚辈感激不尽,回去一定细心体会”,而且日后根据这五招触类旁通,
受益终身。
相比之下,梅剑和随后的讨教就显得无礼又无知,他心里已相信袁承志是师叔,却
依然站在左首而非下首,意思是只认袁承志是平辈而非长辈,争一时之意气,结果自取
其辱。
在官场之上,刘培生的大智若愚才是最值得学习的。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2——袁承志的势力
(2011-02-05 08:35:00)
袁承志的势力(作者:笨笨大头)
一、袁承志势力的构成
根据《碧血剑》书中所述,袁承志就是个黑小子,跟帅不搭边,但这个黑小子也不
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跟无数美女有暧昧关系,而且清一色是对方主动,温青青就不用
说了,还有神仙般的阿九、古代女强人焦宛儿,一个个都看上了他。
这就是主角的运气吧?武侠小说里永远打不死的大众情人主角,那绝对不是浪得虚
名的。而且袁承志除了感情运奇佳之外,事业运也很旺。他老爹袁崇焕蒙冤而死,但其
旧部都奉其为少主,他又是穆人清的关门弟子,换言之等于“双料太子党”。另外,他
很会做人,知交满天下,还身为七省武林盟主。他跟李闯势力渊源很深,与李岩是结拜
兄弟,与崔秋山情谊深厚;直隶与山东的两大强盗集团都唯他马首是瞻,帮会头子程青
竹和沙天广甚至甘愿做他的跟班;金龙帮、仙都派和名震五省的“盖孟尝”孟伯飞等人
都得他大恩,即便是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龙游帮帮主荣彩,也觉得他“很会做人”。换言
之,袁承志的“关系”遍布江湖,势力十分庞大。
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何种状况下的政治体系,内部都并非铁板一块,下属也分个亲
疏远近,袁承志的势力同样如此,有些是心贴心的体己人,有些则是利益结盟者,还有
一些则是墙头草,压根靠不住。平时看起来,可能大家都差不多,但到了关键时刻,袁
承志的用人选择会不一样,而手下人的选择同样会不一样。研究袁承志的势力构成,有
助于我们洞悉《碧血剑》的潜规则。
我们先看看华山派内部,主要包括穆人清与三大弟子,还有第三代的各门弟子,如
果加上有渊源的旁支别系,就还包括哑巴、崔秋山和安大娘这几人。
严格来说,在华山派内部,真正属于袁承志嫡系的人并不多,哑巴自然算是一个,
崔秋山也算一个,但二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山派门徒,没什么话语权。而袁承志只
收了一个弟子,那就是五毒教主何铁手,由于“出身”不好,何铁手虽然武功极高,但
在华山派的话语权并不见得能比哑巴高多少。
至于对袁承志终生恭敬的刘培生,此人大智若愚,不排除倒向袁承志的可能,但他
毕竟是归辛树的弟子,在没有涉及大原则问题时,他还是属于归氏派系。归辛树夫妇虽
得袁承志的大恩,但毕竟初次见面就生出嫌隙,且存在争位冲突,他们夫妇又心胸狭窄
,感激之情无法填补彼此间的鸿沟。
再说说大师兄黄真这一派系,黄真本人对袁承志很好,但毕竟接任了掌门位置,与
小师弟就有了距离,要知道,领导和下属之间总要有点距离感,否则工作就不好开展。
而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虽然最终对袁承志的武功十分钦佩,但作为下一任掌门的候选人
,冯难敌注定对袁承志心存顾虑。
也就是说,袁承志在华山派内部的势力并没有强于两位师兄,甚至还有所不及,这
也侧面印证了制衡的道理——他在外面闯出了极大名头,但在内部就无法一家独大,而
是要与另外两股势力基本平衡,一方面需要为掌门所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成为掌门的制
衡,以免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二、成功的圣峰嶂大会
所谓“山宗”,就是袁崇焕的旧部,他们不满袁崇焕冤死,自组势力,抚养袁承志
,要为袁崇焕复仇。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包括孙仲寿、朱安国和倪浩等人。
这批人此前作为袁崇焕的部下,出生入死,忠心可靠。他们虽然不是江湖中人,却
是袁承志成为七省武林盟主的关键所在——首先,他们为袁承志提供了幼年时的生存土
壤,一方面保护袁承志躲过锦衣卫的追杀,另一方面则选出朱安国和应松等四人为袁承
志进行“启蒙教育”,打下文武底子倒是小事,关键是培养了袁承志的道德观念和侠义
心肠,成年后的袁承志既有原则又会做人,童年时的教育十分重要。
在这里值得留意的是两个大会的召开——袁承志幼年时的圣峰嶂大会和一举奠定江
湖地位的泰山大会。
我们先来看看圣峰嶂大会,这次大会事机不密,最后遭遇了明军的暗袭,导致了应
松被害,但却决定了袁党与李闯势力的结盟,也使得袁承志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袁党带头
人得到了进入华山派的机会。本来,“山宗”诸人“虽然憎恨崇祯皇帝,杀官诛奸之事
也作了不少,但本都是大明命官,要他们反,却是不愿,只求刺死崇祯后,另立宗室明
君”,而且他们还认为“李自成虽然名头极大,但打家劫舍,流窜掳掠,干的是强盗勾
当,大家心中一直也不大瞧得起”,但李闯势力的刘芳亮等三人专程前来请求结盟,确
实让孙仲寿心动。
为什么呢?因为圣峰嶂大会已经走漏了风声,被锦衣卫得知了消息,孙仲寿的考虑
是“咱们的事已给曹太监知道,如不和李将军合盟以举大事,不但刺杀崇祯给袁督师报
仇之事难以成功,只怕曹太监还要派人到处截杀。咱们势孤力弱,难免一一遭了毒手”
,要知道,“山宗”诸人都是袁崇焕旧部,行军打仗都是好手,但要玩江湖中的暗杀与
反暗杀、拳脚刀剑功夫,均非所长。但如果能够与李闯势力结盟,就有了“集群效应”
,要说冲锋陷阵,那可是横行天下,谁也不怕。
在我看来,“山宗”与李闯势力的结盟,意味着“山宗”政治路线的改变,孙仲寿
的那句“山宗帮李将军打官兵,李将军事成之后,须得竭力灭了满洲鞑子。咱们话又说
明在先,日后李将军要做皇帝,我们山宗朋友却不赞成,须得由太祖皇帝的子孙姓朱的
来做”,在我看来这话纯属白说——谁打天下不是为了自己做皇帝?孙仲寿文武全才,
自然对此心知肚明,他说这番话,其实只是无奈的挣扎罢了。
三、一边倒的泰山大会
袁承志在运送宝藏的途中,收服直隶与山东群盗,并劫取了漕运银子,声势大振。
此时,“山宗”首领人物孙仲寿建议他就近在泰山举行大会,进行结盟。
这次大会无疑是袁承志人生中的一个高峰,河北青竹帮、山东群盗和江苏金龙帮等
大帮派都推举其为盟主,而他就任盟主后,率众取得锦阳关大捷,一举奠定江湖地位。
泰山大会的团结程度,在金庸书中可谓难得一见,袁承志的当选几乎是必然,盖孟
尝孟伯飞虽也被提名为候选人,但感觉上就是个摆设,全无竞争力。
在我看来,清凉寺下院方丈十力大师和海外七十二岛盟主郑起云二人疑似“托儿”
。先是十力大师提出了盟主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位盟主必须智勇双全,有仁有义,方
能服众”,紧跟着郑起云假意推举十力大师本人,十力大师则说了一句“老衲风烛残年
,哪能担当重任?”看似推托,实际上却是增加了一个盟主候选人的必备条件——年纪
要轻。
智勇双全,有仁有义,还得年轻,这就是在为袁承志度身定做竞选条件啊!
而孟伯飞的大弟子丁游推举自己师父,我认为同样属于增加候选条件,“孟老爷子
身家财产,非同小可。咱们大家所干的却是啸聚山林的勾当,要是孟老爷子给咱们带头
,必定连累于他,大家心里不安”,换言之,盟主还不能有家累,还得是光棍一条,无
牵无挂。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开始犹疑,受过袁承志大恩的金龙帮帮主焦公礼适时开口,说
有一位少年英雄,虽然名声不大,但“武功盖世,仁义包天”,而山东群盗之首沙天广
也冒出来,说他心目中同样有一位少年英雄,程青竹也随声附和,说青竹帮与沙天广意
见统一。
在我看来,如果这次选举存在黑幕的话,那制造黑幕的技巧可谓高超,要知道,焦
公礼、程青竹和沙天广这三大帮派首脑分别雄踞江苏、直隶与山东,都是江湖中顶尖的
黑社会头子,他们三个人当场吵起来,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这个时候,“托儿”十
力大师又出现了,他让三人不要再吵,先把想要推举的人的名字报出来,而三大黑社会
头子偏偏报出了同一个人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视袁承志?
但相比之下,“山宗”势力的介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三大黑社会头子对袁承志
的推举,只能引起大家对袁承志的关注以及对其能力的认可,但我们知道,要做领导,
除了业务能力之外,协调能力和人脉关系都不能少,在特殊背景下,还得有些别人不具
备的“卖点”。
那么,袁承志的卖点是什么?孙仲寿帮助他告诉了大家:“袁公子是我们袁督师的
独生亲子,我们‘山宗’旧友内举不避亲,以为请他担当盟主,最是合适不过”。作为
一股非江湖势力,“山宗”却对这次江湖大会的决策造成了根本的影响,“袁督师的独
生亲子”这个身份一亮明,“群雄叹声四起,本来无可无不可的人也一致赞成。”
更重要的是,随后的锦阳关大捷也恰恰是在“山宗”众人的主导下取得的,行军打
仗并非江湖中人所长,却恰恰是“山宗”的老本行,他们约束群雄,获取大胜,真正奠
定了袁承志的盟主地位。
四、程青竹和沙天广的不同
程青竹是直隶青竹帮的帮主,沙天广是山东恶虎沟的寨主,在山东群盗中声望最高
,二人均是雄踞一方的黑帮老大。他们在劫取袁承志的珠宝时不打不相识,成了好友,
又都感激袁承志相救之恩,双双陪伴袁承志北上京城,成了这位武林盟主的两大跟班。
但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在金庸所修订的不同版本的《碧血剑》中,二人的最终归宿
并不相同。一个版本是“袁承志当下率领青青、何惕守、哑巴、崔希敏等人,再召集孙
仲寿等“山宗”旧人、孟伯飞父子、罗立如、焦宛儿、程青竹、沙天广、胡桂南、铁罗
汉等豪杰,得了张朝唐、杨鹏举等人之助,远征异域,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另一个版本与之几乎没有差别,却偏偏少了沙天广的名字,而改动极大的新修版中,
袁承志给了众部属一个自行选择的机会,不愿远赴异国的人可以回故乡,愿做“山大王
”的就分别归属沙天广与程青竹,在直鲁两地混饭吃,然后再率领其他人远征异域。换
言之,在新修版中,沙天广和程青竹最后并没有随袁承志远走。
三个版本,三种不同的归宿,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我们把二人的归宿视为一种概率事件,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有三次选择机会
的情况下,程青竹两次选择与袁承志出海远走,而沙天广只有一次。再联系书中其他细
节,我们会发现程、沙二人作为袁承志的亲信,关系也有远近之分。
在我看来,此二人与袁承志的关系远近,与人品有关,也与背景有关。
先说人品,程青竹与沙天广比武时,程青竹取胜,随即说声“承让”便回头离去,
颇有宗师风范,而沙天广却突施暗算,人品高下立时可见。袁承志这样的正道人物,肯
定会对沙天广此举不以为然,沙天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而更重要的是背景,程青竹是袁崇焕幕僚程本直的弟弟,程本直追随袁崇焕,并与
之同死,他写下的那段“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
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我每次读时都少不了心潮
澎湃,两眼潮湿。
在我看来,有了这么一层关系,程青竹其实已经可以算作是袁党势力了,他的青竹
帮完全可以与“山宗”势力并行,成为袁承志真正的左膀右臂。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3——五毒教的暗战
(2011-02-06 08:16:34)
五毒教的暗战(作者:笨笨大头)
一、无人能够“垂帘听政”
五毒教是《碧血剑》里最神秘的帮派,金庸在描写这个教派时,运用了不少蒙太奇
手法,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比如先通过单铁生的故弄玄虚增加神秘感,又通过锦衣毒丐
齐云傲的出场,渲染这个帮派的诡异。而五毒教的教主何铁手,在我看来则是《碧血剑
》中刻画最出彩的人物。作为教主,她因为迷恋女扮男装的温青青,转而相助袁承志,
引起教中诸人的不满,被逼退位,最终导致了她的叛教。
在书中,五毒教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个,包括教主何铁手、锦衣毒丐齐云傲
、何红药,以及左右护法潘秀达和岑其斯。除了教主何铁手之外,其余四人都可算作是
五毒教内的中层干部,而这样的中层干部,五毒教内起码有十六人——“只听殿后钟声
当当,走出一群人来,高高矮矮,有男有女,分站椅子两旁,每边八人,共是一十六人
。锦衣毒丐站在左首第二。右首第二人钩鼻深目,满脸伤疤,赫然是个相貌凶恶的老乞
婆。”
换言之,锦衣毒丐齐云傲在中层干部中排名第三,何红药则排名第四,而左右护法
潘秀达和岑其斯二人,则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因为书中介绍此二人的出场时,用了一
句“陡然间衣襟带风,教主何铁手身旁两人一跃而前,站在老乞婆两侧”——站在教主
的左右,那自然是左右首排名第一的人物。在三联版的《碧血剑》中,这个片断的描写
有所改动,详细表述了四人所坐的位置,排名顺序并没有改变。
何铁手是上任教主的女儿,接替父亲成为教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何铁手的父亲在
她五岁时就去世了,也就是说,何铁手接位时年仅五岁。在历史上,“娃娃皇帝”很多
,有些皇帝即位时甚至只有两三岁,别说处理政务了,生活都无法自理。五岁的何铁手
自然也无法独立发号施令,那么,“垂帘听政”或者说独揽大权的会是谁?毕竟,“娃
娃皇帝”要不就背后有太后,要不就身边有权臣,五毒教会例外吗?
书中并未提到这一点,而按照我个人分析,在何铁手幼年时,教务处理的方式应该
是集体决策,因为从五毒教的内部格局来看,并没有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人物。何红药
虽然是前教主亲妹、新教主的姑姑,在血缘上符合“垂帘听政”的条件,但曾犯下大错
,“底子”不好;齐云傲野心极大,但实力并不占优;左右护法位置很高,但应该是老
教主托孤的对象,没有野心(这个问题以后会详细论述),他们都没有“垂帘听政”的
能力或者空间,集体决策是唯一的选择。
二、五毒教领导没有“犯错空间”
何铁手在帮助袁承志粉碎诚王谋反阴谋后,被本教教众逼迫退位,险些丧命,幸得
袁承志相救。一把手被下属集体逼迫退位,这种事情并不多见,所以很值得研究。
表面上看,何铁手遭下属反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何红药说她“贪恋情欲,忘了教
中深仇,反与本教为敌”,齐云傲说她“与敌联手,坏了拥立新君、乘机光大本教的大
事”,但在我看来,这两件事不过是引子,五毒教的制度与人际关系已经决定了这个帮
派的暗流涌动,何铁手虽然能够在“太平时期”约束教众,但一旦出现路线失误或思路
分歧,人心便容易背离,说白了就是何铁手并无绝对权威,对其位置虎视眈眈的大有人
在,容不得她犯错。
领导有没有犯错空间,这其实是考验团队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团队如果有
凝聚力,有着共同的组织目标,那么领导就有着相对较大的犯错空间(当然,不是无休
止的犯错),而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凝聚力,个个心灰意冷,对领导的要求也会变得更苛
刻,决策上的一点点小偏差都会被无限放大,并形成倍数级的累积效应,激发更大的不
满。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犯错空间”,无论是多英明神武的领导,他始终是一个人,是
人就会犯错,是人就不可能事事滴水不漏,决策者要统筹全局、协调各种事务和人际关
系,犯错的几率反倒更大,许多事情都需要具体实施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团队
能否包容他,是其成败的关键。
而对于何铁手来说,她恰恰缺少了这样一个环境。
我认为这之中是存在历史原因的,上一任教主(也就是何铁手的父亲)之所以英年
早逝,起因就是妹妹何红药被金蛇郎君诱骗失身,还导致了教内几件宝物失窃。这绝对
是一个重大的“安全事故”,导致了何红药被问责,遭受万蛇咬啮之灾,且三十年内都
得乞讨为生,而作为何红药的哥哥,老教主虽然没有被直接问责,但也注定脸上无光,
而且必然会遭遇教内非议,最终活活气死。
也恰恰因为老教主任期内的这一重大失误,何铁手的接位必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老爸犯下大错,女儿还是个五岁娃娃,屁股下面的教主位置不让人眼红才怪。好在老
教主已有准备,他安排的第二把手、第三把手,也就是左右护法潘秀达和岑其斯,都是
他的亲信,是他托孤的对象。
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看一个细节:当温青青坦承金蛇郎君是自己父亲时,被仇
恨蒙蔽了眼睛的何红药率先发难,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左右护法。这三个人对金蛇郎君这
四个字都十分敏感,何红药是为情所困,左右护法则是牢记老教主被活活气死的深仇大
恨,而与之相对的,就是齐云傲的毫无反应——金庸貌似信笔游疆,可拿捏却十分准确。
可以想见的是,左右护法的存在是何铁手能够安然度过童年,直至亲掌教务的关键。
三、元老派的倒戈相向
因为老教主的托孤,何铁手得到了左右护法的辅佐,并在成年后顺利执掌教务。
应该说,何铁手是个争气的孩子,在父亲早亡的情况下,她将自己的聪明灵秀发挥
得淋漓尽致。论武功,她虽然逊色于袁承志,却远高于教内其他高手;论形象,她美艳
绝伦,压根让人看不出她的教主身份;论心计,她能够让袁承志屡屡吃亏、防不胜防;
论野心,她敢于参与朝廷内部斗争,率领教内高手从云南杀到京城……
但这一切都因为温青青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何铁手误以为身穿男装的温青青真的
是男儿身,还心生爱慕,不惜为她破坏了谋逆大计。
这么一来,教内的野心派就得到了表现机会,为首的便是何红药和齐云傲,而其他
教众并无异议。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四把手齐云傲、五把手何红药带头推翻教主,二把手潘秀达和
三把手岑其斯为什么甘心跟随呢?而且,按照作者你之前的分析,作为二把手和三把手
的左右护法,不恰恰是老教主安排给何铁手的亲信吗?他们当年匡扶幼主,什么腥风血
雨、暗流涌动都挺过来了,现在何铁手成年了,翅膀也硬了,他们怎么又敢招惹她了呢?
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内的元老派,左右护法全心忠于老教主,而对于老教主指定的
接班人,他们也无条件扶持。按常理来说,这种没有野心的元老派其实是组织架构里最
让人放心的一环,要权威有权威,要忠心有忠心,唯独没有野心,说白了就是“干活多
还拿钱少,威信高又不计较”。这种人往往不会干涉整个组织的路线变化,换言之,何
铁手率众赴京谋逆,他们会服从,但如果何铁手坚持留在云南发展,做一个守成之主,
他们依然会服从。
但何铁手却做出了他们唯一不能接受的事情,那就是放过了温青青——对于他们来
说,组织路线不重要、帮会发展不重要(只要不是把云南老巢的基业都给毁了),重要
的是老教主的仇,仇人的后代就在眼前,何铁手却贪恋私情,那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也正因此,他们轻易被齐云傲和何红药煽动,加入了反抗何铁手的行列,也导致了
何铁手的孤军作战。但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并无野心,所以也并没有成为推翻教主的带
头人。
四、有能力却不贴心的齐云傲
何红药和锦衣毒丐齐云傲是逼迫何铁手退位的两个带头人,前者是何铁手的姑姑,
后者则是何铁手的师兄。
何铁手聪明灵秀,心狠手辣,是以在五毒教内发号施令,无人敢不从。但她在团结
工作上做得并不好,书中借袁承志之口说了一句“五毒教这些人,我每个都交过手,没
一人及得上她一半本事。但单凭武力压人,只怕这教主也做不长久。”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武力不可能压倒一切,人心向背才是关键。
但何铁手是不是什么也没有做呢?当然不是,何红药因为当年的重大过错,遭受万
蛇咬啮之灾,且三十年内都得乞讨为生,在教内的“政治生涯”本已断送,但在何铁手
掌权期间,她已重新回到领导层,成为第五把手,我认为这之中是有背景的。我曾分析
过,由于父亲在位期间的重大失误,何铁手的根基并不稳,左右护法的忠心耿耿虽然能
够保证她的教主位置,但要掌控全局,她还需要培育自己的势力,而何红药作为自己的
姑姑,自然成为笼络对象。
应该说,何红药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和何铁手站在了一起,并且认可了她的教主权威
,比如二人在宫中向温青青逼问金蛇郎君下落时,何红药怒火攻心,要向青青下毒手,
何铁手则以教中诸人都被袁承志点了穴道,需要对方解穴为由,予以制止,何红药依然
不依不饶,何铁手怒道:“我见你是长辈,让你三分。但如你犯了教规,我可也不能容
情”,何红药“见她摆出教主的身份,气焰顿煞,颓然坐在椅上”,由此可见,何红药
即便是失去理智时,也不敢公然挑战何铁手的教主权威。如果不是何铁手为了温青青不
惜打乱诚王的谋逆计划,何红药即便生有叛意,也不敢公然实施。
但在齐云傲的问题上,何铁手显然处理失当。齐云傲是何铁手的师兄,辈分比左右
护法和何红药都低了一辈,换言之,他是教内的中生代。对于何铁手来说,要想确保自
己的位置,那么对于同辈的中层干部就得坚持“或拉或打”的办法,有用且听话的,那
就拉拢过来为己所用,没用或者不听话的,那就得打入冷宫,不给翻身机会。而齐云傲
又是什么情况呢?他在江湖上名头颇响,野心却又极大,桀骜不驯,这种有能力但不贴
心的人对一把手来说是个巨大威胁,但何铁手没有压制他,反而让他担任第四把手,无
疑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心腹大患。
五、齐云傲为何争不过何红药
如果说何红药牢牢不忘的是自己与金蛇郎君的仇恨,那么齐云傲牢牢不忘的,则是
功名利禄。
我敢断言,在五毒教精英集体离开老巢云南,赴京帮助诚王谋逆的这一事件中,齐
云傲绝对是最坚定的支持者,我甚至可以断言,诚王的使者在云南拜会、拉拢五毒教时
,首先找的也不是教主何铁手,而是齐云傲,而如果何铁手曾为此事犹豫不决,那么让
她下定决心的也必然是齐云傲。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明清两代强调办事先找门房,去权臣家办事得先
找管家,都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外人直接和一把手沟通,很难达成共识,但如果先
和下面的人沟通,就多了一大助力,当一把手犹豫不决时,下面的人可以适时提供参考
意见,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何铁手的临阵倒戈,不仅仅败坏了诚王的阴谋,也粉碎了齐云傲的“梦想”,到
手的功名利禄就此飞了。于是,他与何红药形成了临时的统一战线,要逼迫何铁手退位。
不过,何铁手武功高强,确实令人畏惧,她只说了一句“你们要待怎样?”众人便
“登时默不作声”。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刻,因为何铁手的权威,众人心有畏惧,如果没有人带头,这
一场武力逼宫很可能就无法演下去了。这时,挺身而出的是何红药,她说出了“另立教
主”四个字,按照五毒教的教规,只有老教主过世,才能立新教主,这就等于公然与何
铁手决裂,要取她的性命。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教众依然沉默不语。此时,又是何红
药抢先出手,带动众人加入战团。
齐云傲呢?他躲在一旁,用金蛇暗算何铁手,一举成功。如果没有袁承志相救,何
铁手必然丧命。
在我看来,在这个事件中,齐云傲体现了自己老奸巨滑的一面,但有得也有失。先
说“得”,何铁手武功明显超出教中众人,齐云傲没有像何红药那样把自己置于明处,
无疑是相当聪明的选择,也正是这样,他才能趁何铁手不备,偷袭成功;再说“失”,
在冲突一触即发的敏感时刻,齐云傲选择了沉默,何红药则挺身而出,相比之下,后者
显然更有担当与魄力,会赢得更高的人望,而在此后的二人争位中,齐云傲未能获得足
够的支持,最终失败,被迫重新投靠何铁手,在我看来多少也与他“不够勇敢”的表现
有关。
t*n
发帖数: 14458
2
武侠看到这个程度
好累啊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1——华山派
(2011-02-04 09:23:10)
华山派(作者:笨笨大头)
一、穆人清的深谋远虑
如果我们将《笑傲江湖》的时代确定为明朝,那么,华山派的演变基本可以确定为
“倚天——笑傲——碧血剑”这三个时代。
在《倚天》中,华山派表现可谓糟糕,而到了《笑傲》时代,华山派又经历了巨大
动荡,可到了《碧血剑》,华山派已经成为武林中的顶级门派,穆人清被认为是武林第
一人,弟子也成为武林中的领袖级人物,甚至徒孙走出去,也能成为一流好手敬仰的人
物。
是什么让华山派在经历了《笑傲》时代的动荡后迅速崛起?
有人提到武功的传承,比如令狐冲对华山派的扶持,比如气宗剑宗的融合等,而我
个人认为,武功本身是死的,关键在于人。在我看来,穆人清才是关键所在。
在《碧血剑》中,有几个细节很值得留意:一是崔秋山机缘巧合,得到了穆人清的
传授,虽非弟子,却也受益一生;二是穆人清的二弟子归辛树的妻子归二娘,也熟谙华
山派武功;三是木桑道长向袁承志传授武功。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穆人清本人天纵奇才,武功炉火纯青,但我们知道,个人的力
量并不足以保证一个门派的崛起。对于穆人清来说,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华山变成少
林这种徒子徒孙遍天下的大门派,另一方面,因为正值乱世,他也不愿意像独孤求败那
样隐居,很想让华山派打出点名堂来。
于是,他选择了中间路线——谨慎收徒弟,做到收一个成名一个,成材率100%,并
由弟子在江湖上开枝散叶,但继续保持“少而精”的风格,让“第三代”同样保持高成
材率;另外,他还在江湖中广结善缘,比如崔秋山虽然资质不佳,做不了他的徒弟,但
仍有机会被传授一套拳法;而最重要的,则是他放开了门户之见。
我曾经困惑于这样一件事情:归二娘在华山派的“名分”到底是什么?她不是穆人
清的弟子,也不是归辛树的弟子,但她却学到了华山派的武功,在江湖中与丈夫齐名。
也就是说,华山派在武功传授上并没有明显的门派之见,归辛树作为穆人清的二弟
子,有相对的自主权,除了授徒外,还可以把武功传给自己老婆。而归二娘对穆人清的
称呼也是“师父”。
自家武功都不受限制,学习别派武功当然就更自由了,袁承志在木桑那里学到了众
多暗器与轻功功夫,日后都少不了传授给自己弟子,而他被迫收下弟子何铁手,穆人清
却也表示了极大的宽容。
穆人清的深谋远虑、兼容并包,才是华山派崛起的关键。
二、归辛树最没希望做掌门
在《碧血剑》的尾声,华山派众人云集于华山,穆人清当众宣布:“我年事已高,
不能再理世事俗务。华山派门户事宜,从今日起由大弟子黄真执掌。”
黄真听了大惊,忙道:“弟子武功远不及二师弟、三师弟……”
穆人清此时的反应很有意思,他的回答是:“掌握门户,但求督责诸弟子严守戒律
,行侠仗义。你好好做吧!”
换言之,武功不重要,能够引领诸弟子按照华山派的门规前进才是关键。
这次接班人的选择,体现的是“协调能力大于业务能力”这一官场通行的道理。在
业务能力上,二弟子归辛树号称神拳无敌,隐然是江南武林领袖,袁承志更是年纪轻轻
便登堂入室,还是武林盟主,二人无论是武功还是名气,都高于大弟子黄真,但是,穆
人清选择的接班人却是黄真。
在三大弟子当中,归辛树是最没有希望接班的。此人武功最强,甚至超出了刚出道
时的袁承志,他本身的势力也很强,老婆归二娘与他齐名,弟子梅剑和、刘培生和孙仲
君都在江湖中闯出了名头。但这人的毛病也很多,比如口才不佳、心胸狭窄、为人古板
等。
这几个缺点,其实都是做领导的大忌,说白了就是缺少人格魅力、领导风范。试想
,若是他成为接班人,日后华山派召开大会,他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场面该是何等难
堪。这还算是小事,心胸狭窄和为人古板才是大问题——要做成功的一把手,胸襟就得
开阔,懂得包容,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个人的长处,否则只会使得团队的离心力越发严重
;而为人古板这一条,会限制员工的发散性思维,团队缺乏创造力,进而失去竞争力,
比如他授徒时,强调一招一式的到位,墨守成规,而穆人清传授袁承志武功时,一套简
单的十段锦也能玩出许多花样,袁承志调教刘培生,连起手式都可用来破敌,仅仅解读
三招两式便让刘培生豁然开朗,受益终身,归辛树比起他们,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上面所说的,是归辛树自身的“硬条件”不够,而从潜规则来说,归辛树同样没有
竞争力。在华山派的“第二代”成员中,黄真和袁承志都是“单兵作战”,归辛树却有
一个武功同样精强的妻子归二娘。一旦归辛树接位,掌握华山派的政治人事大权,他的
“夫妻档”就必然会造成权力的失衡。这很容易让我想起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从
吹鸡到阿乐,帮会龙头的选择从来都不是实力最强的那个——在一个体系内,一旦实力
最强的那个人掌握了权力,对他的制衡就成了难题。现实中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用更
严密的机制去制衡一把手,二是选择一个实力并非最强的人,赋予他权力,然后与实力
最强的那一方彼此制衡。
三、“完美”的袁承志为何没接位
如果说归辛树的个性决定了他无法成为华山派的新掌门,那么袁承志呢?
这个年轻人与归辛树恰恰相反,几乎就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要说业务能力,他武
功不亚于归辛树,高于黄真,而且身兼华山派、金蛇郎君和木桑三家之所长;要说背景
,老爸是人人敬仰的袁崇焕,在当时的背景下,袁督师虽死犹生,袁承志已然超越了“
太子党”的低级趣味;要说性格,他大事有原则,小事懂退让,胸襟开阔,得理让三分
,处处留人面子,行事十分漂亮;要说人脉关系,他跟袁崇焕旧部、李闯势力都有关系
,还是武林盟主,青竹帮、金龙帮和恶虎沟等势力都对他心悦诚服;要说在华山派内部
的个人势力,他虽然年轻、入门晚,却收了一个武功甚至超出归二娘的徒弟何铁手,刘
培生得他指点,也终生对他恭敬万分。而且,他还有年龄优势,黄真和归辛树都已年过
五十,而袁承志不过二十出头。
这样一个“完美的同志”,又为什么没有接位呢?
写这一段时,正是29岁的湖北宜城市市长周森锋被网友们人肉搜索的时候。说实在
话,一个29岁的正处级干部其实没啥大不了的,干部年轻化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
个年龄层出现的副处以上干部也实在是数不清了。但周森锋的问题在于他的起点太高,
一毕业就是副处级干部,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这都是不符合组织
程序的。按理说,硕士毕业也就能享受个副科级待遇,挂着副主任科员的名头参与基层
工作,积累经验,过两年就可以向上提拔,但周森锋一下子跨越了公务员考试、副主任
科员、正科等几个阶段,直接跳到副处,大家怀疑其中有猫腻是一种必然。而且,虽然
他只是个县级市市长、正处级干部,但毕竟是“市长”,对于那些搞不清楚级别、职位
的普通来百姓来说,“市长”二字确实很刺眼。至于官员选拔欠缺透明度所导致的群众
不信任感,以及由此衍生的“背景说”等等,与本文无关,就不展开了。
事实上,袁承志所面临的问题与周森锋有点相似。在我看来,条件完美的袁承志尚
且无法上位,习惯背着手由人打伞服侍的周森锋更是站不住脚,遭遇质疑是必然的。
四、起点太高、年纪太小
我们先来说说袁承志的起点,与完全违背了组织程序的周X锋不同,袁承志是穆人
清的嫡传弟子,绝无造假,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存在着先天劣势,穆人清在刚收他做徒
弟的时候,就说:“你那两个师兄都比你大上二三十岁。他们的徒弟都比你大得多啦。
他们说不定会怪我,到这时还给他们添个娃娃师弟。嘿嘿,要是你不用功,将来给他们
的徒子徒孙比下去,他们可更有道理来怪我啦。”
穆人清毕竟是一派掌门,清晰预见到了袁承志将来要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大师兄
黄真和二师兄归辛树都对袁承志这个小师弟有过质疑。黄真生性诙谐,心胸宽阔,倒没
有看不起袁承志,但还是低估了其武功,在石梁派的时候出于关心,十分担心袁承志的
“莽撞”,直到袁承志展示深厚功力时,才松一口气,心中喝彩。而心胸狭窄的归辛树
夫妇,则是一开始就偏帮自己门下,对袁承志十分轻视。
而第三代弟子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小师叔”,则更为轻视。比如梅剑和和孙
仲君二人,在金龙帮一事中极为骄横,在明知袁承志是长辈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
又比如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眼见袁承志比自己的儿子岁数还小,便不肯施礼,崔希敏
同样如此。而冯难敌的两个儿子更是对这个“小师叔祖”十分看不起,存心要看他的笑
话。
要知道,华山派是一个正义门派,每个弟子都是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具备比
其他门派更高的团队素质,但为什么袁承志还会遭遇这样的待遇呢?
这当然与华山派的内部结构有关,华山派众人在江湖中地位很高,人人自恃身份,
自然难以约束,我们现在说知识分子越多的单位越难管,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而另一个值得留意的事实则是:当袁承志展示自己的武功,并为同门排忧解难之后
,大家对袁承志的态度都从轻视转变为尊敬。换言之,华山派诸人起初对袁承志的忽视
,在于其年龄与辈份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信任感。
说白了就是,袁承志的起点太高。
五、穆人清想玩“兄终弟及”?
在官场上,起点高绝对不是坏事,人家忙活十几年才能达到的高度,你三五年就做
到了,节省下来的时间会让你的仕途事半功倍。而且高起点很容易造成一种良性循环,
使你在每一次竞争中都拥有年龄优势,累积效应越来越大。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起点高
不等于日后的发展一定会好,在金字塔的官员结构中,很多起点很高、曾被人看好的人
物也会成为塔基的一部分,未能达到预料中的高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年龄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拥有年龄优势的情况下,你需要付出
更多的努力去获取大家的信赖。这种信赖有业务上的,也有人际关系上的,事实上,人
们普遍对年轻领导者的处事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有些人更是出于妒忌,报以更苛刻的
态度。
这其实是对年轻人最有效的考验,通过了就必然一马平川,没通过就免不了泯然众
人矣。
有些人可能又要说了,袁承志明明经受住了考验啊,他业务能力强,又懂得处理关
系,该把握原则的时候决不让步,该不张扬的时候就不张扬,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新一
代掌门呢?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因为袁承志的年龄实在太轻,他才二十多岁,而黄真和归辛树
分别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如果袁承志此时就任掌门,以他的能力和精力,如果也像穆人
清那样任职至八十多岁,那等于是把持华山派长达六十年。在封建王朝历史上,有许多
这样的例子,年轻时代的英明君主,往往老年昏聩,这一方面是精力问题,另一方面,
长期掌权所导致的惰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惰性会导致组织架构的老化、运作机
制的僵化,进而导致整个体系的低效率。
穆人清作为上一任掌门,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华山派的内部章程并没有规定掌门任
期,也就是说没有制度约束,那就需要“人治”。所以,穆人清必须考虑接班人的年龄
,以免一人长期掌权。所以,他挑选了守成的黄真。
那么,袁承志是否就失去了担任掌门的希望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如果袁承志最后
没有出海远走高飞,他应该是下一任掌门的候选人之一——换言之,宋初的“兄终弟及
”那一套应该是穆人清的一种备选方案。史书记载,赵匡胤传位赵光义,其实是早就定
下来的“祖制”,“兄终弟及”的用意是避免皇帝即位时年龄太小,无法妥善处理朝政
。但赵光义自己做了皇帝后,觉得皇帝还是自家人坐比较好,不但传位给自己儿子,还
把赵匡胤的儿子“清理”得一干二净。
照这么说,华山派如果也来这一套,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是否答应也很难说呢!但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第三代弟子暂时还找不出一个能够胜任的接班人,那么袁承志接班
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六、有个好“皇孙”
说到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碧血剑》中着墨不多,只是说他“四十多岁年纪,虎
背熊腰,筋骨似铁”,江湖人称“八面威风”,连袁承志看到他,也是暗中喝彩,心想
“大师哥如此英雄,确要这样威风的人物才能做他掌门弟子”。
到了《鹿鼎记》时代,冯难敌成了华山派掌门人。那时距离《碧血剑》的时代已有
二十多年,穆人清和黄真已经辞世,袁承志远走异国,归辛树夫妇也已老迈,冯难敌成
为江湖声望最高的人之一,连他的两个儿子都号称“两河大侠”。
从穆人清传位黄真,再到第三代的冯难敌,华山派掌门的选择都是嫡系大弟子。但
黄真与冯难敌面临的形势截然不同,黄真论业务能力和江湖声望,都不如二师弟归辛树
和三师弟袁承志,而冯难敌在华山派的第三代弟子中却是鹤立鸡群,声望无人能及(剔
除半途入门并远走海外的何铁手)。我们之前曾说归辛树和袁承志二人自身势力太强,
所以需要黄真掌权,以免权力失衡,但为什么到了第三代,实力最强的冯难敌反而没有
受到这些制约呢?
根据我的分析,当年黄真之所以胜出,是通过了年龄、协调能力等几方面的综合评
定,再加上派系制衡的需要。但华山派作为当时江湖中的第一门派,其路线并非关起门
来自娱自乐,而是积极参与到时局之中,是“反清复明”的重要基石,归辛树是江南武
林领袖,袁承志更是武林盟主,相比黄真,他们可以更好地推进华山派的既定政策与路
线。黄真在这种情况下胜出,需要更大的助力,而这个助力,也许就是他的大弟子冯难
敌。
野史记载,康熙晚年确定接班人时,历经多番考察,最终在四皇子(即日后的雍正
)和十四皇子间犹豫不决,问计方苞,方苞的建议是如果对这两位皇子难以取舍,那不
妨看皇孙,有个好皇孙,可保三代平安。康熙立刻想起四皇子的儿子弘历(即日后的乾
隆),遂下定决心由四皇子接位。
而穆人清在考虑接班人时,黄真具有出色的协调能力,但归辛树和袁承志胜在声望
与业务能力,袁承志更是八面玲珑的角色,这个取舍难度同样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
认为穆人清也是考虑到了第三代的因素,当时满清入关,李闯势力出现严重的腐化态势
,穆人清已经预见到了日后斗争的难度,黄真一代的作用是“守成”,要稳妥地扩张华
山派的势力与声望,而第三代面临的也许就是残酷的斗争,冯难敌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七、最是精明刘培生
归辛树作为穆人清的二弟子,隐然是江南武林领袖,但他和老婆归二娘二人气量偏
狭,对自己的弟子十分护短。他们的弟子也是典型的“被惯坏的孩子”,梅剑和骄横无
比,孙仲君更是心狠手辣,一见面就砍下罗立如一条手臂,还杀了洪胜海全家,令人不
齿。
也正因为这些劣迹,在华山派三大弟子中,归辛树这一派系怕是人望最低的——领
导死板小气,手下个个眼高于顶、不会做人,貌似干练,实则都是大草包。在江湖上混
,武功这玩意儿实际作用不大,再强的高手也抗不住人家群殴,左右逢源的人才能吃得
开,韦小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归辛树则是反面教材。
但在归辛树的这一派系中,三弟子“五丁手”刘培生却大智若愚,是个难得的聪明
人。
在闵子华邀集帮手向金龙帮寻仇一事中,梅剑和与孙仲君俨然以闵方代言人自居,
事事争先出头,在我看来纯属傻到家了。要知道,他们虽然江湖声望极高,但毕竟不是
当事人,而且,相比清凉寺的十力大师、昆仑名宿张心一等人,他们毕竟是年轻后辈,
礼节上也应该多请示多汇报。结果呢?孙仲君二话不说砍下罗立如的一条手臂,连己方
都觉得如此对付一个下书人实在过分,梅剑和将记录双方误会的书信证据撕毁,更是无
礼至极,不但无助于化解双方仇怨,也让此前已表态此事就此罢休的十力大师等前辈失
了面子。这二人若是有一天落难,注定是踩一脚的人多,拉一把的人少。
但在这场闹剧中,外形朴实的刘培生一直没有掺和。而到了袁承志出场,亮明身份
后,梅剑和毫不相信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少年会是师叔,言语十分不客气,甚至还
骂出了“浑小子”三字,刘培生则显示了自己的大智若愚,虽然他也心存疑虑,但言语
客气,当看到袁承志亮出一招华山派拳法后,心里立刻大为佩服,上前讨教。
在我看来,以刘培生的精明,他应该已从袁承志这一招的精妙中基本相信了对方的
师叔身份,但他上前讨教,一方面是为了完全证实,杜绝有人打着华山派旗号招摇撞骗
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眼馋于那一招的精妙,想趁机学点东西。
袁承志没让他失望,五招之内将其击倒,但拆招过程中先后教了“武学之道,不可
拘泥成法”,起手式这种客套招数其实也可破敌等道理,刘培生立刻拜倒与这位师叔相
认,并真心说出了一句“师叔拳法神妙莫测,适才这五招明说过招,其实是以本门拳法
中的精义相授。晚辈感激不尽,回去一定细心体会”,而且日后根据这五招触类旁通,
受益终身。
相比之下,梅剑和随后的讨教就显得无礼又无知,他心里已相信袁承志是师叔,却
依然站在左首而非下首,意思是只认袁承志是平辈而非长辈,争一时之意气,结果自取
其辱。
在官场之上,刘培生的大智若愚才是最值得学习的。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2——袁承志的势力
(2011-02-05 08:35:00)
袁承志的势力(作者:笨笨大头)
一、袁承志势力的构成
根据《碧血剑》书中所述,袁承志就是个黑小子,跟帅不搭边,但这个黑小子也不
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跟无数美女有暧昧关系,而且清一色是对方主动,温青青就不用
说了,还有神仙般的阿九、古代女强人焦宛儿,一个个都看上了他。
这就是主角的运气吧?武侠小说里永远打不死的大众情人主角,那绝对不是浪得虚
名的。而且袁承志除了感情运奇佳之外,事业运也很旺。他老爹袁崇焕蒙冤而死,但其
旧部都奉其为少主,他又是穆人清的关门弟子,换言之等于“双料太子党”。另外,他
很会做人,知交满天下,还身为七省武林盟主。他跟李闯势力渊源很深,与李岩是结拜
兄弟,与崔秋山情谊深厚;直隶与山东的两大强盗集团都唯他马首是瞻,帮会头子程青
竹和沙天广甚至甘愿做他的跟班;金龙帮、仙都派和名震五省的“盖孟尝”孟伯飞等人
都得他大恩,即便是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龙游帮帮主荣彩,也觉得他“很会做人”。换言
之,袁承志的“关系”遍布江湖,势力十分庞大。
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何种状况下的政治体系,内部都并非铁板一块,下属也分个亲
疏远近,袁承志的势力同样如此,有些是心贴心的体己人,有些则是利益结盟者,还有
一些则是墙头草,压根靠不住。平时看起来,可能大家都差不多,但到了关键时刻,袁
承志的用人选择会不一样,而手下人的选择同样会不一样。研究袁承志的势力构成,有
助于我们洞悉《碧血剑》的潜规则。
我们先看看华山派内部,主要包括穆人清与三大弟子,还有第三代的各门弟子,如
果加上有渊源的旁支别系,就还包括哑巴、崔秋山和安大娘这几人。
严格来说,在华山派内部,真正属于袁承志嫡系的人并不多,哑巴自然算是一个,
崔秋山也算一个,但二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山派门徒,没什么话语权。而袁承志只
收了一个弟子,那就是五毒教主何铁手,由于“出身”不好,何铁手虽然武功极高,但
在华山派的话语权并不见得能比哑巴高多少。
至于对袁承志终生恭敬的刘培生,此人大智若愚,不排除倒向袁承志的可能,但他
毕竟是归辛树的弟子,在没有涉及大原则问题时,他还是属于归氏派系。归辛树夫妇虽
得袁承志的大恩,但毕竟初次见面就生出嫌隙,且存在争位冲突,他们夫妇又心胸狭窄
,感激之情无法填补彼此间的鸿沟。
再说说大师兄黄真这一派系,黄真本人对袁承志很好,但毕竟接任了掌门位置,与
小师弟就有了距离,要知道,领导和下属之间总要有点距离感,否则工作就不好开展。
而黄真的大弟子冯难敌虽然最终对袁承志的武功十分钦佩,但作为下一任掌门的候选人
,冯难敌注定对袁承志心存顾虑。
也就是说,袁承志在华山派内部的势力并没有强于两位师兄,甚至还有所不及,这
也侧面印证了制衡的道理——他在外面闯出了极大名头,但在内部就无法一家独大,而
是要与另外两股势力基本平衡,一方面需要为掌门所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成为掌门的制
衡,以免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二、成功的圣峰嶂大会
所谓“山宗”,就是袁崇焕的旧部,他们不满袁崇焕冤死,自组势力,抚养袁承志
,要为袁崇焕复仇。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包括孙仲寿、朱安国和倪浩等人。
这批人此前作为袁崇焕的部下,出生入死,忠心可靠。他们虽然不是江湖中人,却
是袁承志成为七省武林盟主的关键所在——首先,他们为袁承志提供了幼年时的生存土
壤,一方面保护袁承志躲过锦衣卫的追杀,另一方面则选出朱安国和应松等四人为袁承
志进行“启蒙教育”,打下文武底子倒是小事,关键是培养了袁承志的道德观念和侠义
心肠,成年后的袁承志既有原则又会做人,童年时的教育十分重要。
在这里值得留意的是两个大会的召开——袁承志幼年时的圣峰嶂大会和一举奠定江
湖地位的泰山大会。
我们先来看看圣峰嶂大会,这次大会事机不密,最后遭遇了明军的暗袭,导致了应
松被害,但却决定了袁党与李闯势力的结盟,也使得袁承志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袁党带头
人得到了进入华山派的机会。本来,“山宗”诸人“虽然憎恨崇祯皇帝,杀官诛奸之事
也作了不少,但本都是大明命官,要他们反,却是不愿,只求刺死崇祯后,另立宗室明
君”,而且他们还认为“李自成虽然名头极大,但打家劫舍,流窜掳掠,干的是强盗勾
当,大家心中一直也不大瞧得起”,但李闯势力的刘芳亮等三人专程前来请求结盟,确
实让孙仲寿心动。
为什么呢?因为圣峰嶂大会已经走漏了风声,被锦衣卫得知了消息,孙仲寿的考虑
是“咱们的事已给曹太监知道,如不和李将军合盟以举大事,不但刺杀崇祯给袁督师报
仇之事难以成功,只怕曹太监还要派人到处截杀。咱们势孤力弱,难免一一遭了毒手”
,要知道,“山宗”诸人都是袁崇焕旧部,行军打仗都是好手,但要玩江湖中的暗杀与
反暗杀、拳脚刀剑功夫,均非所长。但如果能够与李闯势力结盟,就有了“集群效应”
,要说冲锋陷阵,那可是横行天下,谁也不怕。
在我看来,“山宗”与李闯势力的结盟,意味着“山宗”政治路线的改变,孙仲寿
的那句“山宗帮李将军打官兵,李将军事成之后,须得竭力灭了满洲鞑子。咱们话又说
明在先,日后李将军要做皇帝,我们山宗朋友却不赞成,须得由太祖皇帝的子孙姓朱的
来做”,在我看来这话纯属白说——谁打天下不是为了自己做皇帝?孙仲寿文武全才,
自然对此心知肚明,他说这番话,其实只是无奈的挣扎罢了。
三、一边倒的泰山大会
袁承志在运送宝藏的途中,收服直隶与山东群盗,并劫取了漕运银子,声势大振。
此时,“山宗”首领人物孙仲寿建议他就近在泰山举行大会,进行结盟。
这次大会无疑是袁承志人生中的一个高峰,河北青竹帮、山东群盗和江苏金龙帮等
大帮派都推举其为盟主,而他就任盟主后,率众取得锦阳关大捷,一举奠定江湖地位。
泰山大会的团结程度,在金庸书中可谓难得一见,袁承志的当选几乎是必然,盖孟
尝孟伯飞虽也被提名为候选人,但感觉上就是个摆设,全无竞争力。
在我看来,清凉寺下院方丈十力大师和海外七十二岛盟主郑起云二人疑似“托儿”
。先是十力大师提出了盟主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位盟主必须智勇双全,有仁有义,方
能服众”,紧跟着郑起云假意推举十力大师本人,十力大师则说了一句“老衲风烛残年
,哪能担当重任?”看似推托,实际上却是增加了一个盟主候选人的必备条件——年纪
要轻。
智勇双全,有仁有义,还得年轻,这就是在为袁承志度身定做竞选条件啊!
而孟伯飞的大弟子丁游推举自己师父,我认为同样属于增加候选条件,“孟老爷子
身家财产,非同小可。咱们大家所干的却是啸聚山林的勾当,要是孟老爷子给咱们带头
,必定连累于他,大家心里不安”,换言之,盟主还不能有家累,还得是光棍一条,无
牵无挂。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开始犹疑,受过袁承志大恩的金龙帮帮主焦公礼适时开口,说
有一位少年英雄,虽然名声不大,但“武功盖世,仁义包天”,而山东群盗之首沙天广
也冒出来,说他心目中同样有一位少年英雄,程青竹也随声附和,说青竹帮与沙天广意
见统一。
在我看来,如果这次选举存在黑幕的话,那制造黑幕的技巧可谓高超,要知道,焦
公礼、程青竹和沙天广这三大帮派首脑分别雄踞江苏、直隶与山东,都是江湖中顶尖的
黑社会头子,他们三个人当场吵起来,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这个时候,“托儿”十
力大师又出现了,他让三人不要再吵,先把想要推举的人的名字报出来,而三大黑社会
头子偏偏报出了同一个人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视袁承志?
但相比之下,“山宗”势力的介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三大黑社会头子对袁承志
的推举,只能引起大家对袁承志的关注以及对其能力的认可,但我们知道,要做领导,
除了业务能力之外,协调能力和人脉关系都不能少,在特殊背景下,还得有些别人不具
备的“卖点”。
那么,袁承志的卖点是什么?孙仲寿帮助他告诉了大家:“袁公子是我们袁督师的
独生亲子,我们‘山宗’旧友内举不避亲,以为请他担当盟主,最是合适不过”。作为
一股非江湖势力,“山宗”却对这次江湖大会的决策造成了根本的影响,“袁督师的独
生亲子”这个身份一亮明,“群雄叹声四起,本来无可无不可的人也一致赞成。”
更重要的是,随后的锦阳关大捷也恰恰是在“山宗”众人的主导下取得的,行军打
仗并非江湖中人所长,却恰恰是“山宗”的老本行,他们约束群雄,获取大胜,真正奠
定了袁承志的盟主地位。
四、程青竹和沙天广的不同
程青竹是直隶青竹帮的帮主,沙天广是山东恶虎沟的寨主,在山东群盗中声望最高
,二人均是雄踞一方的黑帮老大。他们在劫取袁承志的珠宝时不打不相识,成了好友,
又都感激袁承志相救之恩,双双陪伴袁承志北上京城,成了这位武林盟主的两大跟班。
但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在金庸所修订的不同版本的《碧血剑》中,二人的最终归宿
并不相同。一个版本是“袁承志当下率领青青、何惕守、哑巴、崔希敏等人,再召集孙
仲寿等“山宗”旧人、孟伯飞父子、罗立如、焦宛儿、程青竹、沙天广、胡桂南、铁罗
汉等豪杰,得了张朝唐、杨鹏举等人之助,远征异域,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另一个版本与之几乎没有差别,却偏偏少了沙天广的名字,而改动极大的新修版中,
袁承志给了众部属一个自行选择的机会,不愿远赴异国的人可以回故乡,愿做“山大王
”的就分别归属沙天广与程青竹,在直鲁两地混饭吃,然后再率领其他人远征异域。换
言之,在新修版中,沙天广和程青竹最后并没有随袁承志远走。
三个版本,三种不同的归宿,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我们把二人的归宿视为一种概率事件,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有三次选择机会
的情况下,程青竹两次选择与袁承志出海远走,而沙天广只有一次。再联系书中其他细
节,我们会发现程、沙二人作为袁承志的亲信,关系也有远近之分。
在我看来,此二人与袁承志的关系远近,与人品有关,也与背景有关。
先说人品,程青竹与沙天广比武时,程青竹取胜,随即说声“承让”便回头离去,
颇有宗师风范,而沙天广却突施暗算,人品高下立时可见。袁承志这样的正道人物,肯
定会对沙天广此举不以为然,沙天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而更重要的是背景,程青竹是袁崇焕幕僚程本直的弟弟,程本直追随袁崇焕,并与
之同死,他写下的那段“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
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我每次读时都少不了心潮
澎湃,两眼潮湿。
在我看来,有了这么一层关系,程青竹其实已经可以算作是袁党势力了,他的青竹
帮完全可以与“山宗”势力并行,成为袁承志真正的左膀右臂。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3——五毒教的暗战
(2011-02-06 08:16:34)
五毒教的暗战(作者:笨笨大头)
一、无人能够“垂帘听政”
五毒教是《碧血剑》里最神秘的帮派,金庸在描写这个教派时,运用了不少蒙太奇
手法,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比如先通过单铁生的故弄玄虚增加神秘感,又通过锦衣毒丐
齐云傲的出场,渲染这个帮派的诡异。而五毒教的教主何铁手,在我看来则是《碧血剑
》中刻画最出彩的人物。作为教主,她因为迷恋女扮男装的温青青,转而相助袁承志,
引起教中诸人的不满,被逼退位,最终导致了她的叛教。
在书中,五毒教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个,包括教主何铁手、锦衣毒丐齐云傲
、何红药,以及左右护法潘秀达和岑其斯。除了教主何铁手之外,其余四人都可算作是
五毒教内的中层干部,而这样的中层干部,五毒教内起码有十六人——“只听殿后钟声
当当,走出一群人来,高高矮矮,有男有女,分站椅子两旁,每边八人,共是一十六人
。锦衣毒丐站在左首第二。右首第二人钩鼻深目,满脸伤疤,赫然是个相貌凶恶的老乞
婆。”
换言之,锦衣毒丐齐云傲在中层干部中排名第三,何红药则排名第四,而左右护法
潘秀达和岑其斯二人,则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因为书中介绍此二人的出场时,用了一
句“陡然间衣襟带风,教主何铁手身旁两人一跃而前,站在老乞婆两侧”——站在教主
的左右,那自然是左右首排名第一的人物。在三联版的《碧血剑》中,这个片断的描写
有所改动,详细表述了四人所坐的位置,排名顺序并没有改变。
何铁手是上任教主的女儿,接替父亲成为教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何铁手的父亲在
她五岁时就去世了,也就是说,何铁手接位时年仅五岁。在历史上,“娃娃皇帝”很多
,有些皇帝即位时甚至只有两三岁,别说处理政务了,生活都无法自理。五岁的何铁手
自然也无法独立发号施令,那么,“垂帘听政”或者说独揽大权的会是谁?毕竟,“娃
娃皇帝”要不就背后有太后,要不就身边有权臣,五毒教会例外吗?
书中并未提到这一点,而按照我个人分析,在何铁手幼年时,教务处理的方式应该
是集体决策,因为从五毒教的内部格局来看,并没有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人物。何红药
虽然是前教主亲妹、新教主的姑姑,在血缘上符合“垂帘听政”的条件,但曾犯下大错
,“底子”不好;齐云傲野心极大,但实力并不占优;左右护法位置很高,但应该是老
教主托孤的对象,没有野心(这个问题以后会详细论述),他们都没有“垂帘听政”的
能力或者空间,集体决策是唯一的选择。
二、五毒教领导没有“犯错空间”
何铁手在帮助袁承志粉碎诚王谋反阴谋后,被本教教众逼迫退位,险些丧命,幸得
袁承志相救。一把手被下属集体逼迫退位,这种事情并不多见,所以很值得研究。
表面上看,何铁手遭下属反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何红药说她“贪恋情欲,忘了教
中深仇,反与本教为敌”,齐云傲说她“与敌联手,坏了拥立新君、乘机光大本教的大
事”,但在我看来,这两件事不过是引子,五毒教的制度与人际关系已经决定了这个帮
派的暗流涌动,何铁手虽然能够在“太平时期”约束教众,但一旦出现路线失误或思路
分歧,人心便容易背离,说白了就是何铁手并无绝对权威,对其位置虎视眈眈的大有人
在,容不得她犯错。
领导有没有犯错空间,这其实是考验团队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团队如果有
凝聚力,有着共同的组织目标,那么领导就有着相对较大的犯错空间(当然,不是无休
止的犯错),而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凝聚力,个个心灰意冷,对领导的要求也会变得更苛
刻,决策上的一点点小偏差都会被无限放大,并形成倍数级的累积效应,激发更大的不
满。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犯错空间”,无论是多英明神武的领导,他始终是一个人,是
人就会犯错,是人就不可能事事滴水不漏,决策者要统筹全局、协调各种事务和人际关
系,犯错的几率反倒更大,许多事情都需要具体实施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团队
能否包容他,是其成败的关键。
而对于何铁手来说,她恰恰缺少了这样一个环境。
我认为这之中是存在历史原因的,上一任教主(也就是何铁手的父亲)之所以英年
早逝,起因就是妹妹何红药被金蛇郎君诱骗失身,还导致了教内几件宝物失窃。这绝对
是一个重大的“安全事故”,导致了何红药被问责,遭受万蛇咬啮之灾,且三十年内都
得乞讨为生,而作为何红药的哥哥,老教主虽然没有被直接问责,但也注定脸上无光,
而且必然会遭遇教内非议,最终活活气死。
也恰恰因为老教主任期内的这一重大失误,何铁手的接位必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老爸犯下大错,女儿还是个五岁娃娃,屁股下面的教主位置不让人眼红才怪。好在老
教主已有准备,他安排的第二把手、第三把手,也就是左右护法潘秀达和岑其斯,都是
他的亲信,是他托孤的对象。
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看一个细节:当温青青坦承金蛇郎君是自己父亲时,被仇
恨蒙蔽了眼睛的何红药率先发难,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左右护法。这三个人对金蛇郎君这
四个字都十分敏感,何红药是为情所困,左右护法则是牢记老教主被活活气死的深仇大
恨,而与之相对的,就是齐云傲的毫无反应——金庸貌似信笔游疆,可拿捏却十分准确。
可以想见的是,左右护法的存在是何铁手能够安然度过童年,直至亲掌教务的关键。
三、元老派的倒戈相向
因为老教主的托孤,何铁手得到了左右护法的辅佐,并在成年后顺利执掌教务。
应该说,何铁手是个争气的孩子,在父亲早亡的情况下,她将自己的聪明灵秀发挥
得淋漓尽致。论武功,她虽然逊色于袁承志,却远高于教内其他高手;论形象,她美艳
绝伦,压根让人看不出她的教主身份;论心计,她能够让袁承志屡屡吃亏、防不胜防;
论野心,她敢于参与朝廷内部斗争,率领教内高手从云南杀到京城……
但这一切都因为温青青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何铁手误以为身穿男装的温青青真的
是男儿身,还心生爱慕,不惜为她破坏了谋逆大计。
这么一来,教内的野心派就得到了表现机会,为首的便是何红药和齐云傲,而其他
教众并无异议。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四把手齐云傲、五把手何红药带头推翻教主,二把手潘秀达和
三把手岑其斯为什么甘心跟随呢?而且,按照作者你之前的分析,作为二把手和三把手
的左右护法,不恰恰是老教主安排给何铁手的亲信吗?他们当年匡扶幼主,什么腥风血
雨、暗流涌动都挺过来了,现在何铁手成年了,翅膀也硬了,他们怎么又敢招惹她了呢?
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内的元老派,左右护法全心忠于老教主,而对于老教主指定的
接班人,他们也无条件扶持。按常理来说,这种没有野心的元老派其实是组织架构里最
让人放心的一环,要权威有权威,要忠心有忠心,唯独没有野心,说白了就是“干活多
还拿钱少,威信高又不计较”。这种人往往不会干涉整个组织的路线变化,换言之,何
铁手率众赴京谋逆,他们会服从,但如果何铁手坚持留在云南发展,做一个守成之主,
他们依然会服从。
但何铁手却做出了他们唯一不能接受的事情,那就是放过了温青青——对于他们来
说,组织路线不重要、帮会发展不重要(只要不是把云南老巢的基业都给毁了),重要
的是老教主的仇,仇人的后代就在眼前,何铁手却贪恋私情,那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也正因此,他们轻易被齐云傲和何红药煽动,加入了反抗何铁手的行列,也导致了
何铁手的孤军作战。但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并无野心,所以也并没有成为推翻教主的带
头人。
四、有能力却不贴心的齐云傲
何红药和锦衣毒丐齐云傲是逼迫何铁手退位的两个带头人,前者是何铁手的姑姑,
后者则是何铁手的师兄。
何铁手聪明灵秀,心狠手辣,是以在五毒教内发号施令,无人敢不从。但她在团结
工作上做得并不好,书中借袁承志之口说了一句“五毒教这些人,我每个都交过手,没
一人及得上她一半本事。但单凭武力压人,只怕这教主也做不长久。”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武力不可能压倒一切,人心向背才是关键。
但何铁手是不是什么也没有做呢?当然不是,何红药因为当年的重大过错,遭受万
蛇咬啮之灾,且三十年内都得乞讨为生,在教内的“政治生涯”本已断送,但在何铁手
掌权期间,她已重新回到领导层,成为第五把手,我认为这之中是有背景的。我曾分析
过,由于父亲在位期间的重大失误,何铁手的根基并不稳,左右护法的忠心耿耿虽然能
够保证她的教主位置,但要掌控全局,她还需要培育自己的势力,而何红药作为自己的
姑姑,自然成为笼络对象。
应该说,何红药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和何铁手站在了一起,并且认可了她的教主权威
,比如二人在宫中向温青青逼问金蛇郎君下落时,何红药怒火攻心,要向青青下毒手,
何铁手则以教中诸人都被袁承志点了穴道,需要对方解穴为由,予以制止,何红药依然
不依不饶,何铁手怒道:“我见你是长辈,让你三分。但如你犯了教规,我可也不能容
情”,何红药“见她摆出教主的身份,气焰顿煞,颓然坐在椅上”,由此可见,何红药
即便是失去理智时,也不敢公然挑战何铁手的教主权威。如果不是何铁手为了温青青不
惜打乱诚王的谋逆计划,何红药即便生有叛意,也不敢公然实施。
但在齐云傲的问题上,何铁手显然处理失当。齐云傲是何铁手的师兄,辈分比左右
护法和何红药都低了一辈,换言之,他是教内的中生代。对于何铁手来说,要想确保自
己的位置,那么对于同辈的中层干部就得坚持“或拉或打”的办法,有用且听话的,那
就拉拢过来为己所用,没用或者不听话的,那就得打入冷宫,不给翻身机会。而齐云傲
又是什么情况呢?他在江湖上名头颇响,野心却又极大,桀骜不驯,这种有能力但不贴
心的人对一把手来说是个巨大威胁,但何铁手没有压制他,反而让他担任第四把手,无
疑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心腹大患。
五、齐云傲为何争不过何红药
如果说何红药牢牢不忘的是自己与金蛇郎君的仇恨,那么齐云傲牢牢不忘的,则是
功名利禄。
我敢断言,在五毒教精英集体离开老巢云南,赴京帮助诚王谋逆的这一事件中,齐
云傲绝对是最坚定的支持者,我甚至可以断言,诚王的使者在云南拜会、拉拢五毒教时
,首先找的也不是教主何铁手,而是齐云傲,而如果何铁手曾为此事犹豫不决,那么让
她下定决心的也必然是齐云傲。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明清两代强调办事先找门房,去权臣家办事得先
找管家,都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外人直接和一把手沟通,很难达成共识,但如果先
和下面的人沟通,就多了一大助力,当一把手犹豫不决时,下面的人可以适时提供参考
意见,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何铁手的临阵倒戈,不仅仅败坏了诚王的阴谋,也粉碎了齐云傲的“梦想”,到
手的功名利禄就此飞了。于是,他与何红药形成了临时的统一战线,要逼迫何铁手退位。
不过,何铁手武功高强,确实令人畏惧,她只说了一句“你们要待怎样?”众人便
“登时默不作声”。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刻,因为何铁手的权威,众人心有畏惧,如果没有人带头,这
一场武力逼宫很可能就无法演下去了。这时,挺身而出的是何红药,她说出了“另立教
主”四个字,按照五毒教的教规,只有老教主过世,才能立新教主,这就等于公然与何
铁手决裂,要取她的性命。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教众依然沉默不语。此时,又是何红
药抢先出手,带动众人加入战团。
齐云傲呢?他躲在一旁,用金蛇暗算何铁手,一举成功。如果没有袁承志相救,何
铁手必然丧命。
在我看来,在这个事件中,齐云傲体现了自己老奸巨滑的一面,但有得也有失。先
说“得”,何铁手武功明显超出教中众人,齐云傲没有像何红药那样把自己置于明处,
无疑是相当聪明的选择,也正是这样,他才能趁何铁手不备,偷袭成功;再说“失”,
在冲突一触即发的敏感时刻,齐云傲选择了沉默,何红药则挺身而出,相比之下,后者
显然更有担当与魄力,会赢得更高的人望,而在此后的二人争位中,齐云傲未能获得足
够的支持,最终失败,被迫重新投靠何铁手,在我看来多少也与他“不够勇敢”的表现
有关。

【在 Z*****l 的大作中提到】
: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1——华山派
: (2011-02-04 09:23:10)
: 华山派(作者:笨笨大头)
: 一、穆人清的深谋远虑
: 如果我们将《笑傲江湖》的时代确定为明朝,那么,华山派的演变基本可以确定为
: “倚天——笑傲——碧血剑”这三个时代。
: 在《倚天》中,华山派表现可谓糟糕,而到了《笑傲》时代,华山派又经历了巨大
: 动荡,可到了《碧血剑》,华山派已经成为武林中的顶级门派,穆人清被认为是武林第
: 一人,弟子也成为武林中的领袖级人物,甚至徒孙走出去,也能成为一流好手敬仰的人
: 物。

Z*****l
发帖数: 14069
3
各有所好么。
无斋不是也写了黑话水浒。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武侠看到这个程度
: 好累啊
:
: 金庸政治学之《碧血剑》1——华山派
: (2011-02-04 09:23:10)
: 华山派(作者:笨笨大头)
: 一、穆人清的深谋远虑
: 如果我们将《笑傲江湖》的时代确定为明朝,那么,华山派的演变基本可以确定为
: “倚天——笑傲——碧血剑”这三个时代。
: 在《倚天》中,华山派表现可谓糟糕,而到了《笑傲》时代,华山派又经历了巨大

t*n
发帖数: 14458
4
他也挺累的

各有所好么。
无斋不是也写了黑话水浒。

【在 Z*****l 的大作中提到】
: 各有所好么。
: 无斋不是也写了黑话水浒。

Z*****l
发帖数: 14069
5
觉得累是因为没兴趣,有兴趣看得很爽。
比如俺看打网游的和打GTA的,也觉得累。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也挺累的
:
: 各有所好么。
: 无斋不是也写了黑话水浒。

t*n
发帖数: 14458
6
tonyxu那个水浒还好
这个政治学的看着就头疼

觉得累是因为没兴趣,有兴趣看得很爽。
比如俺看打网游的和打GTA的,也觉得累。

【在 Z*****l 的大作中提到】
: 觉得累是因为没兴趣,有兴趣看得很爽。
: 比如俺看打网游的和打GTA的,也觉得累。

k**n
发帖数: 3989
7
太长。。。越看越累。
1 (共1页)
进入paladin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金庸武侠除了武当少林,其他门派是否虚构金庸笔下十大素质最高人物
《连城诀》是金庸的失败作,展开说说金庸小说最让人伤感的一句话
看完《碧血剑》 忍不住想表扬一下窃明真好看啊
[2014书单]《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传 《碧血剑》 将被河蟹 ...
那么多好女人,袁承志为何喜欢温青青碧血剑
武侠小说的六大门派设定是金庸开创的吗?你们说有没可能把金庸作品重组系统化
倒贴倒贴:第三百三十八章狗少也有真诚时金庸的那些书里, 最喜欢看的却是<<倚天屠龙记>>
【真吾传】转载自起点 第二回 在回帖里。重读碧血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袁承志话题: 何铁手话题: 华山派话题: 何红药话题: 归辛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