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后汉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v******a
发帖数: 45075
1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后汉高祖——刘知远
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卒于后汉乾佑元年(948年)。他在后晋开运
四年(947年)称帝建立后汉,改名刘(上日下高),庙号高祖。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
居太原。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
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
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
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不久升任马
步军都指挥使。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在开封称帝,建立了后
晋,是为后晋高祖。从此,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
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
、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于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死
去。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后晋开运元年(94
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
N*******e
发帖数: 580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不行,后汉乳交太多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就是因为这一点 后汉人物无论学识还是人品都突过于前汉
N*******e
发帖数: 580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就知道你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在 dnls (西方伪史考) 的大作中提到:]
:就是因为这一点 后汉人物无论学识还是人品都突过于前汉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华夏文明自轩辕黄帝经两千余年之独立演进 而造极于后汉之世
N*******e
发帖数: 580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在 dnls (西方伪史考) 的大作中提到:]
:华夏文明自轩辕黄帝经两千余年之独立演进 而造极于后汉之世
P**T
发帖数: 2274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汉不如后汉
后汉军事和前汉持平,经济和科技高出一大截,属于华夏帝国第一阶段的巅峰,第二阶
段的巅峰是唐朝,第三阶段的巅峰是明朝
v******a
发帖数: 45075
8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后汉皇后李三娘
李三娘(913?——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
李氏出身农家女儿,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
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
而拒绝。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抢亲,930年生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李
氏年约18岁,刘知远年38岁。婚后,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为魏
国夫人。
947 年,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李氏谏道:“方今起
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
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刘知远纳谏,果
然因此赢得人心。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氏为皇后。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
帝,尊李氏为皇太后。
950年,隐帝在宠臣郭允明、李业的怂恿下,准备杀死枢密使杨(分阝)和都指挥使史
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说:“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后弟李业在旁说:“先皇帝
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太后力劝无效,隐帝拂袖而去说:“何必谋于闺门”。
杨(分阝)、史弘肇
f*******e
发帖数: 279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献帝后人东渡日本[zz]
source: http://www.ourhappyland.net/xungen/liu/liu08002.html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
、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
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日本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称,阿知王是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氏
灭汉建魏,汉献帝刘协被曹丕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
河南省修武县东北)。阿知王在这时也随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后来司马氏
灭魏建立西晋,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开始恶化。太康十年(289
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五月初一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
"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
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
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
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2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要害词】曹雪芹祖籍/古襄平/辽阳/铁岭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 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
阳说”。持曹雪芹祖籍河北“丰润... 阅读全帖
y***f
发帖数: 341
13
“乌鸦好比潘仁美,早晚要把他性命追……”这是川剧名段《五台会兄》中的一句台词。《五台会兄》讲的是杨延昭深入辽国,盗取杨业遗骸,归途经五台山,夜宿兴国寺,与五郎杨延德相遇,随后共同与辽人战斗的故事。《五台会兄》中,有很多台词都在控诉奸臣潘仁美对杨家犯下的滔天大罪。
1978年,四川曾公开出版过这一名段的黑胶唱片。五郎杨延德的饰演者是川剧名家吴晓雷,这张唱片是他去世前两年(1958年)录制的。1952年10月,吴晓雷与名生角陈淡然带着《五台会兄》,作为川剧优秀表演项目,参加了文化部在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收音机还属奢侈品的年代,吴晓雷的唱段被电台反复播放,让潘仁美奸臣的形象在川人的心中扎了根。
潘仁美的原型叫潘美
在古代中国,曲艺的素材来源,最多的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加工。深入人心的奸臣潘仁美形象,是被戏剧文艺作品歪曲了的。那么,历史上的潘仁美,到底有没有害过杨家将?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本史书,是被广泛认可的正史,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二十四史”。关于宋代的正史叫《宋史》,修撰者脱脱,是元代的哈萨克政治家。中国古代历来有后朝修撰前朝历史的传统,《宋史》是研究宋...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戏说高家枪
残唐五代乱世出英雄,各路英雄风云际会是说故事好材料。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即有
善说五代史故事人,说一部五代史平话。元杂剧里颇有关于五代好汉们的剧目,有南戏
白兔记,明朝小说有三言里史弘肇龙虎风云会,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有残唐五代演义。
不过五代评书比起深入人心的三国,隋唐可差远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部赵匡胤演义,奇
怪滴至今印象深刻,算是五代末事。
此书来历不清楚,特地查了一下,据说是刘兰芳根据他老师孙惠文口述整理的,估计是
民间说书人口耳相传,而且可以算做杨家将前传,里面杨老令公还是一莽撞搞笑的小朋
友。听名字似乎是赵匡胤做主角,其实他的戏份并不出彩。赵匡胤故事很早就有流传,
三言里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源头可能可以追朔到宋代平话;传说中的一条杆棒打
出赵宋天下的英雄好汉,在开国皇帝里是排名靠前传奇人物。这本书可能为了突出赵匡
胤,将郭威柴荣大大贬低;郭威在里面是一个颇狡猾又狭隘的家伙,柴荣则老成忠厚却
没有什么才干。好玩的段子一个是郑恩郑子明,跟隋唐里的程咬金,岳家将的牛皋一脉
相承的角色,还有就是事实上的主角:高家枪传人高怀德高怀亮这哥儿俩再加上点杨继
业这三位的故事。
演义故事从后...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15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北汉开国帝王——刘崇
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个国家之一,刘崇便是这个国家的开国皇帝,在位约三年
多的时间。
刘崇(公元895至公元954年),原名崇彦,后改为崇,后汉并州晋阳人,即帝位后改
名(上日下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家世贫寒,不学无术,是一个市井无赖
。他嗜酒嗜赌如命,穷愁潦倒,无以生计,遂投军为兵卒。天福六年(公元941),其兄刘
知远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时,遂推荐他做了河东步军都指挥。天福十二年,
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后赴开封建都,以刘崇为北京(太原)留守,加同平章事。
乾佑元年(948年),刘知远突然去世,隐帝刘承佑即位,后汉大权落入枢密使郭威之
手。刘崇与郭威一向不和,便问判官郑珙怎么办?郑珙献计说:“朝廷肯定要出事,晋阳
兵强马壮,地形险固,十州赋税,足以自给。你是宗室,现在不作准备,将来一定会受制
于郭威。”至此,刘崇停止上交赋税,搜罗人才,招兵买马,图谋待举。
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率兵突袭后汉都城开封,城破之日,隐帝被弑。以郭威
之意,此举便要夺位称帝。但是,他很快发现隐帝虽死,后汉大臣们并没有立即拥戴自己
的意思。他害怕刘崇出兵晋阳讨伐自己,遂
E******u
发帖数: 392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和靖康耻不同的是,刘知远马上起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把契丹人赶走了。这位沙陀
人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否则以后就没有宋朝了。
后汉纪一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 天福十二年(947年):正月,契丹主入汴;高勋斩张彦泽
以平众怒;以冯道为太傅。押晋主、李太后、冯后至契丹,寻至建州。契丹主纵胡骑四
出劫掠,曰“打草谷”。二月,契丹主自以为夷、夏皇帝。刘知远于太原(晋阳)即皇
帝位,乃为天福年号。相州兵变,赵晖杀辽使自据;契丹复陷相州,屠城。东方群盗大
起,陷宋、亳、密州。各州频有杀契丹刺史自领州事者。吴越败唐军于福州。三月,契
丹主发大梁北返,得疾,至杀胡林而卒。契丹诸将奉兀欲为主,据恒州。
后汉纪二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 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契丹永康王兀欲召群臣集恒
州。汉帝从郭威议,发兵北京(太原),自阴地关出晋、绛。洛阳萧翰立唐明宗子许王
从益为帝,萧翰北归。契丹主兀欲勒兵北归,与述律太后军战于石桥,太后兵大败,兀
欲幽太后于阿保机墓,自称天授皇帝;兴兵诛讨叛部,不暇南寇。六月,汉帝由陕州至
洛阳,杀李从益及王淑妃;帝至大梁。吴越主弘倧袭位。恒州汉兵反正,请冯道、李崧
慰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06/28/verList_1.htm
日期:2015-06-26 作者:陈文龙 来源:文汇报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五代十国全图[晋天福八年(943年)]
唐末五代北方割据政权首领李茂贞墓中彩绘浮雕:左图为二人轿子图
右图为胡人持节牵驼图。
五代初期北平国统治者王处直墓中彩绘浮雕散乐图
河北正定开元寺中的五代节度使安重荣巨碑残石及赑屃
五代契丹画家胡瓌《卓歇图》(局部)
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庄宗李存勖
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
陈文龙
谈到五代,自然想到“乱世”一词,这个时代被看作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
,并且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五代历史的重要性早已引起学界的
充分关注,五代时期的地缘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建等议题成为讨论的重点,五代时
期的“内亚因素”也是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可以注意的面向。
907年朱温废唐,960年赵匡胤建宋,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欧阳修《本论》中说:“前日五代之乱可谓极矣,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华社微博纪念汉光武帝登基
不光是沙陀那个汉。刘渊那个前赵开始也叫汉。
还有北汉和南汉。
总之诸葛亮之后的汉至少有四个。刘知远的汉拿到后汉这个称号也是经过争夺的


: 一直到民国我们现在所说的东汉仍然广泛地被称为后汉 因为胡人的那个伪汉在
历史上

: 的存在感太小了,还有那个南汉也是。去翻翻钱穆吕思勉的书就好了,剑桥秦汉
史里也

: 叫后汉,更不用说历史上N多本后汉书 后汉纪 后汉志

: 上面微博的说法没有问题

q****n
发帖数: 4574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上人讲解<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上人
摘要:◎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
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
◎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
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
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
。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
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
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
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
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0
http://www.ipaigu.com/e8219.html
李世民 唐太宗 唐秦王 唐尚书令 唐天策上将
王莽 新帝,无尊号 西汉摄皇帝 西汉宰衡 西汉大司马
刘秀 东汉光武帝 玄汉萧王 玄汉大司马 玄汉破虏大将军
刘备 蜀汉昭烈帝 东汉汉中王 东汉大司马 东汉左将军
曹丕 曹魏文帝 东汉魏王 东汉丞相 东汉五官中郎将
司马炎 西晋武帝 曹魏晋王 曹魏相国 曹魏中抚军
司马伦 西晋帝,无尊号 西晋赵王 西晋相国 西晋右军将军
司马睿 东晋元帝 西晋琅琊王 西晋丞相 西晋左将军
司马昱 东晋简文帝 东晋会稽王 东晋丞相 东晋大将军
桓玄 楚武焯帝 东晋楚王 东晋丞相 东晋大将军
刘曜 汉赵帝,无尊号 汉赵中山王 汉赵相国 汉赵车骑大将军
李寿 成汉昭文帝 成汉汉王 成汉侍中 成汉大将军
石勒 后赵明帝 汉赵赵王 汉赵太宰 汉赵大将军
石虎 后赵武帝 后赵中山王 后赵丞相 汉赵征虏将军
慕容儁 前燕景昭帝 东晋燕王 东晋侍中 东晋大将军
慕容垂 后燕武成帝 前燕吴王 前燕侍中 前秦冠军将军
慕容德 南燕献武帝 前燕范阳王 后燕丞相 后燕车骑大将军
慕容超 南燕文帝 南燕北海王 南燕侍... 阅读全帖
B***6
发帖数: 78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谈谈 佘太君
《浩学历史网》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
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
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
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
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
杨门女将中少数民族不少。例如有人考证穆桂英的姓“穆”是鲜卑大姓慕容氏的转
音。姓氏考略云: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而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今天的大同,注:云中
为大同在历史上的一个称谓),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
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
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皇帝的寿命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汉平帝刘箕子 14岁 前9年—5年
15 孺子婴刘婴 21岁 5年—25年
16 新朝王莽 68岁 前45年-23年
17 汉光武帝刘秀 63岁 前6年-57年
18 汉明帝刘庄 ...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皇帝的寿命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gsddup (天天向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皇帝的寿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 02:18:06 2015, 美东)
1 秦始皇嬴政 50岁 前259年-前210年
2 秦二世嬴胡亥 24岁 前230年—前207年
3 汉高帝刘邦 62岁 前256年-前195年
4 汉惠帝刘盈 23岁 前210年—前188年
5 汉文帝刘恒 46岁 前202年-前157年
6 汉景帝刘启 48岁 前188年-前141年
7 汉武帝刘彻 70岁 前156年-前87年
8 汉昭帝刘弗陵 21岁 前94年—前74年
9 昌邑王刘贺 34岁 前92年—前59年
10 汉宣帝刘询 45岁 前91年—前49年
11 汉元帝刘奭 42岁 前74年—前33年
12 汉成帝刘骜 45岁 前51年—前7年
13 汉哀帝刘欣 26岁 前26年—前1年
14...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68152
24
从古到今,深宫秘事,永远都是老百姓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宋朝的深宫秘事中,最广为
人知的就是“狸猫换太子”。
说是在宋真宗的后宫中,德妃刘娥与李宸妃同时有孕,李宸妃先期诞下皇子,刘德妃妒
忌,就将一只剥皮狸猫换去了皇长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便对李氏加以惩处,
而将刘德妃随后生下的儿子立为皇储。
另一种说法则是李宸妃产下皇子,刘德妃却不慎流产,她忌毒之下将李宸妃之子据为己
有,(当然倒霉的还是狸猫)。
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李宸妃被迫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
闱迷案。于是虐待动物的刘娥被活活吓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
龙图阁大学士。
而实际上,这个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相比,不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是差得太远了。虽
然当事人仍然是宋真宗和刘娥、李宸妃,但是与老包却一点边都搭不上——包拯中进士
后,因为父母年高一直没有离家,直到刘娥去世四年后,守完孝的包拯才出仕为官做知
县。再说,把老包的升迁归于这么一桩事体,也未免太不把老包的政绩当一回事了。
刘娥约生于北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
、后汉王国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新华社微博纪念汉光武帝登基

一直到民国我们现在所说的东汉仍然广泛地被称为后汉 因为胡人的那个伪汉在历史上
的存在感太小了,还有那个南汉也是。去翻翻钱穆吕思勉的书就好了,剑桥秦汉史里也
叫后汉,更不用说历史上N多本后汉书 后汉纪 后汉志
上面微博的说法没有问题
d******a
发帖数: 32122
26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高宗挂是真的了

这些人里,比如曹叡和隋炀帝,是“重新打一遍天下”还是粗鄙?
太祖
汉高帝 刘邦
魏武帝 曹操
吴大帝 孙权
晋文帝司马昭
后赵武帝 石虎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
北燕文成帝冯跋
前秦惠武帝苻洪
后秦武昭帝姚苌
后凉懿武帝吕光
夏桓帝刘卫辰
楚太祖桓温
刘宋文帝刘义隆
南齐高帝萧道成
萧梁太祖萧顺之
陈太祖陈文赞
北魏太祖拓跋郁律
北周文帝宇文泰
隋武元帝杨忠
唐太祖李虎
后唐太祖李克用
武周太祖武士彟
后梁太祖朱温
后周太祖郭威
吴太祖杨行密
齐太祖徐温
闽太祖王审知
南汉太祖刘安仁
宋太祖赵匡胤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西夏太祖李继迁
大理太祖段思平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夏太祖明玉珍
明太祖朱元璋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高祖
商高祖王亥
魏文帝曹丕
晋宣帝司马懿
前赵光文帝刘渊
后赵明帝石勒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
前秦明帝苻健
后秦文桓帝姚兴
刘宋武帝刘裕
萧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北魏孝文帝元宏
北齐神武帝高欢
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文帝杨坚
唐高祖李渊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吴高祖杨隆演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高祖刘龑(yǎn)
...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7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李 筠
李筠,生年未详,卒于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并
州太原(今太原市)人,五代时后周大将。
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 100斤的硬弓,连发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唐秦王
李从荣麾下,后唐末帝清泰(934——936年)初年迁为控鹤指挥使。
后晋出帝开运(944——946年)末年,契丹辽太宗率兵攻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灭
后晋。李筠被燕王赵延寿召为部将,但不久即出谋联合晋军诸将击败契丹留守将领耶律解
里的部队,收复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此时,后汉高祖刘知远于晋阳(今太原市)称帝
,李筠率部投奔晋阳,被任命为博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刺史。
后汉枢密使郭威出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保举李筠为先锋指挥使,又为北面缘
边巡检。后汉高祖乾佑三年( 950年),郭威叛汉攻入汴京,李筠与郭崇威随从作战,于
留子陂击败后汉大将慕容彦超(刘知远之弟),建立功勋。广顺元年( 951年),郭威革
汉祚称帝,是为后周太祖。太祖论开国功绩,迁李筠为昭义军(治所在潞州,今山西长治
市)节度史、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此后数年之间,后周世宗屡次与北汉构兵。李筠驻潞
州,以奇兵屡破支援晋阳
c***s
发帖数: 70028
28
冯道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9
☆─────────────────────────────────────☆
lacri (lacri) 于 (Mon Oct 4 10:30:50 2010, 美东) 提到:
本来大波无故封我我不想在这里发言了,但看到那个大坑就不得不说几句。
一些ID有很多常识性错误,估计都是看市面上畅销书看的,或是看了某个学者的著作
就以为真相在握了。
清,篡改历史,压制汉人,都是证据确凿的,但文化落后却不好说,清代确实是集中国
学问之大成的时期,名家辈出,像考据训诂的进展和发达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
前面几个朝代加起来也比不上的,清诗宗宋,比明高了一个档次。而金石,术数,医药
等方面的研究整理也是值得称道的。以上的细节都可以google。
清代皇帝权力大是封建社会空前的,但历史愈发展,皇帝权力越大,后来的朝代的皇帝
专权总是比前面大,这也就反面证明了明朝并不是所谓的什么民主萌芽。明朝国初时朱
元璋就废了宰相,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朝臣可以当庭脱了裤子打板子,皇帝权力无限
大。有人不知看了啥老jw张居正,实在不知道,张居正的权和太监的权都是皇帝给的
,本质上都是皇帝的,想收回去就收...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30
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去哪儿了?
受评书、戏剧、电影及电视剧等影响,杨家将的声威在普通人眼里那是神威无比的——
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
帅、杨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其实,杨家将并不仅仅是传说,历史上真
有杨家一门忠烈御敌。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
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战斗力,北宋灭亡时,这样一支生力军去
哪了呢?
杨家将的威名实际上只维持了三代而已,在北宋灭亡前,就已实力不在。杨业,杨延昭
,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
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
历史上的杨家将里并没有佘太君,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
冼,而非潘美。王冼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而起家。可能是由于王冼官职太小,不足以
突出杨家,所以在杨家将的传说中潘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
第一代,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业(演义小说的杨令公...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370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冯道
冯道一生,历经五朝,三入中书,担任宰相、三公、三师等职位近三十年,前后俸事八
姓十帝,终身享受“国家高级领导人待遇”。冯道处乱世而历巨变,政权和皇帝走马灯
似的轮替不休,他的官运却一路亨通,长兴不衰,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
王,五代末年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实为历代所罕见。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唐末
投刘守光作参军,刘守光败后投时任河东监军的宦官张承业,被命为巡官。张承业以其
“文章履行”为由,将冯道推荐给晋王李克用,冯道遂被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后唐庄
宗李存勗即位后拜冯道为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来兵变,夺取了
李存勖的皇位,即为后唐明宗。冯道转而奉迎李嗣源,因“劝进”有功拜为宰相。长兴
四年(933年)明宗死,继续担任愍帝时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反,愍帝出
逃后冯道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潞王登基,即唐末帝,冯道继续担任宰相一职。后晋灭后
唐后,冯道又事后晋,任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后又加封司徒,兼侍中,封鲁
国公。石敬瑭死后,冯道任后晋出帝石重贵之宰相。契丹灭晋后,冯道事契丹,被封为
太傅,...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宫崎市定:冯道与汪兆铭
宫崎市定 随读随写 微信号 IslandofHistory
功能介绍
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恶人,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中国五代时期的宰相冯道就是其中的
一种,被认为是“古来无节操”、不知羞耻之流的代表。但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
冯道生于唐末僖宗中和二年(882),也就是逆贼黄巢占领都城长安的时候。但冯道是
现在北京附近的瀛洲人,远离内乱的中心,故得以免于战火,能够接受到初等教育。他
二十六岁时,后梁取代了唐朝,此后局势更加混乱。后梁定都开封,号称正统,但是时
天下已经四分五裂,冯道家乡附近的军阀刘守光就在北京自立为燕帝。冯道曾出仕燕帝
,因意见不合而入狱。燕帝被今山西的大军阀晋王李存勖消灭后,冯道又出仕晋王。当
时,晋王与后梁隔着黄河对峙,连年斗得你死我活。晋王的将领擅自掠夺和奴役人民,
当时作为文官的冯道,也默默地收下了抢来的作为战利品的妇女,但冯道又派人保护将
她们送还给她们的父母。最后,后梁向晋王臣服,晋王正式建立了五代第二个正统王朝
后唐,统一了华北,冯道再次出仕中央,担任宰相。不久,后晋在契丹的帮助下代后唐
自立,冯道仍是宰相。再后来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入侵灭中...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761
3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ZT imac 出品:三字经今解
26。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古人说,(南北朝)之后就到了隋朝,天下再一次统一。但是隋朝只经历了两个皇帝(
实际上有名号的还蛮多的,但是后头都是傀儡皇帝)就不能再传下去,灭亡了。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隋朝的开国皇帝叫做杨坚,汉族。不过他这个
汉族,well,一直都在北方,真的很难说清楚。当然族谱能看到的部分,血缘来说是纯
粹汉族,祖上能上溯到汉朝的太尉杨震。但是在北方,他爹都被赐姓什么“普六茹”,
文化习俗价值观等等应该是融合得很厉害了。
杨坚是国家领导人家庭级别的高干出身,长得很奇特(各种史书都这么说),文武双全
非常牛逼。杨坚年纪轻轻,好像是20岁不到就继承父亲爵位称公了。40岁的时候,公元
581年,杨坚废掉北周的皇帝,建立了隋朝。7年之后,公元589年,杨坚派出自己的儿
子杨广,轻松搞定了陈后主叔宝,统一了中国。杨坚是个历史上评价极高的皇帝。他在
位的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主要贡献有:改革行政区划,实现省管县的两级管理;
制订《开皇律》,用法律为多民族统一政权奠定基础;改革民政制度,用外貌画图法(
大索貌阅法)来进行人口普查,使得国家对人力资源的调控...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5
哈,从宦官到火星~
赞总结历代兴亡,类似处,北方游牧民族消耗军力与经济,内部底层的宗教力量,各级
政府权力拉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消长,中央是朝堂外戚宦官的角力,中央在这些
权力斗争中丧失权威和控制力,地方随之坐大。两汉又相似又不一样,同尊外戚,前汉
重"母以子贵",后汉重"子以母贵",前汉皇后出身寒微的多,后汉反之。同样都是
豪强控制土地,王莽的改革不是也从土地开始么,直接导致新朝崩溃。后汉外戚,阴马
窦邓梁,到桓帝依靠宦官帮助诛梁氏,宦官力量占优,外戚窦氏与士大夫联合,也被诛
灭,导致最后引地方豪强力量对抗宦官。。。。。如果说魏晋是中央集权政府的崩溃的
话,那么南北朝可以说各自重建,然后汇合于隋唐,唐末重演宦官-朝堂-外部地方势
力,到宋才建立完全文官政府,然后毁灭于蛮族入侵。。。。
y****e
发帖数: 23939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武力排名
1、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之一,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
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擅使一柄毕燕挝,天下无人能在他手上走过三回合,是
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一个叫薛阿檀,一个叫安休休,均有万
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八万人马,并且冲进长
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得片甲不留。
2、史建瑭:为白袍将军史敬思之子,雁门人,擅使一口花刀,在与王彦章大战二百合
后,抽铁鞭猛击王彦章后背,将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
3、王彦章:号铁枪将,擅使一条大铁枪,为后梁大将,威震五代各国。李存孝死后,
王彦章率弟与晋王李克用大战,杀其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大败李
克用军。后在与高思继的交战中,使用回马枪枪挑高思继,令唐军闻风丧胆。
4、高思继:“白马银枪”高思继,与王彦章并列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家枪威震天
下。在与王彦章的战斗中,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时,王彦章只得使
计诈败诱高思继追来,遂使回马枪杀之。
5、刘知远:为后汉王,沙陀部人,继位之后又改名为刘嵩。刘知远擅使一口金刀,号
“金刀王”,文武双全...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7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38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五代名将折从阮
折从阮,五代时后晋将领,西京大同人。初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改名从
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后裔。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云
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
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次作战必胜。后汉时,在府州建永安军,擢本州团练史、兼领朔州刺
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
后周时期,折从阮镇守北方边塞的宣义、保义、静难、永安等四镇,为节度使。因镇
守边关有功,去世之时,周太祖赠他为中书令。
折从阮一生经历了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这个时期内外混战交
替,他的主要功绩是抵御契丹入侵,戍守边境,对于维护中原安全,效忠于后周统一中国
之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折氏门中,从折从阮到折可适,几代人为宋朝将领,其中有三个节度使、四个团练使
、一个观察使、一个防御使。折从阮之孙女折赛花,为杨业之妻,折氏家族对于杨家将忠
心抗辽具有很大影响。
O*******k
发帖数: 901
39
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
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
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
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
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
,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
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
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
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
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mmerX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z-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民国在台湾--好文必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02:13:42 2011, 美东)
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
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
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
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
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
,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41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时间:2012-03-22 14:33来源:铁血论坛 作者:蓝黑无敌战舰888
一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说过:中国史上到南宋灭亡就停止了,人们问
他为何? 他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
在中国。 为什么? 因为《礼》曰: “华夏,重信义!! 而胡人,无!!” 今天的我
们,绝对是炎黄的耻辱! 在骂日本人乱改教科书的时候,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扪心自
问, 远到甲申,近至文革,哪次我们好好反省过?
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有兴趣
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
。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
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一“敬”姓大臣因为要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讳,忍痛减“文”改姓为“苟”。
一千多年后,荥阳市雷垌村几百名“苟”姓后人不堪祖宗改姓所累,改回“敬”姓。这几年,郑州也陆续有苟姓人改姓敬。
心声
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儿姓苟
“宁可不给孩儿上户口,也不能让他姓苟。”早在妻子准备怀孕时,郑州市民苟先生就决定要给孩子改姓,甚至一度撂下了上边那句狠话。
苟先生从上幼儿园起,就被老师、小朋友们喊作“小苟(音同狗)”、“苟”、“汪汪”。因为这,不管父亲怎么打骂,他都不愿意去上学。后来勉强去上学了,迟到、逃课也是常有的事儿——他不想听见老师点名,只要点到他的名字,就会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如今,苟先生已是一家单位的中层领导,却依然没能走出姓氏的阴影。他说,同事顾虑到他的感受,都不喊“那个字”,而是以他的名字或名字加职务来称呼他。如非必要,他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姓氏,跟知道他姓氏的人说话时也习惯以“那个字”代替。
在苟先生看来,“苟”姓带来的羞辱和创伤,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心中,足以影响他一生。他说,他所经历过的这一切,绝对不能让孩子再次经历。
尴尬
总是被嘲笑,游泳被叫“狗刨”
事实上,因为“苟...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4
是以国都的地理方位定的东西汉,正式的叫法应该是先后汉或者前后汉。但是私人谈话
之间称西汉也不见得全无可能吧?
f****i
发帖数: 9419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市面上历史书的常见大错误
俺自己打字没兴趣扫盲了,贴一个已经合集的,但是N天前回复的内容。看看曹操老爹
啥时候死得,比较有趣哦,穿越呀,一个人死了两回。
下面给你找几个史书不同的说法。
三国志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
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
三国志武帝纪(1):“四年夏,太祖还军定陶。下邳厥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
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
出。 ”
三国志武帝纪(2):“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
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
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
,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
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
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
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6
扯淡了,自己装高人在先,然后不是对着铁证顾左右而言他,再不就是东拉西扯,不然
就是故意歪曲和掩盖史料,这就叫理科生的严谨?扯淡扯到了极点了,理科生要都这样
,干脆排队跳湖去得了。从来就没看到有人中文烂到这样的,旁观人都看到你没看懂别
人反讽,说你是当日最佳笑点了,还敢说自己中文好?害得我后来都不好意思太不厚道。
不扯那么多了,说了没办法扯淡扯下去,不是必要,你不翻译那些史料,让所有人看看
到底如何说通是洗劫和屠杀的意思,我不会回复。这里我还是贴史料,大家凭着史料看
,开始还能让你东拉西扯惹生气,现在根本不会。
后汉纪卷二十四:“春正月,钜鹿人张角谋反。
初,角弟良,弟宝自称大医〔一〕,事善道〔二〕,疾病者辄跪拜首过〔三〕,病
者颇愈,转相诳耀。十余年间,弟子数十万人,周遍天下,置三十六坊,各有所主。期
三月五日起兵,同时俱发。角弟子济阴人唐客上书告角〔四〕,天子遣使者捕角。角等
知事已露,因晨夜敕诸坊,促令起兵。 ”
关键词置“三十六坊,各有所主。”注意这个通方的坊字,前后文看看,还有后面贴的
一段,看看坊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类似传教教区的教徒盘踞地的意思。
后汉纪卷二十四:“  二月,...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7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生物战争及其深远后果
2010-09-24
草根简介
在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
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
,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
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
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由于何新的特殊影响,他一度成为海内外各主要新闻
机构追逐采访的对象。采访过他的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同社、ABC、NHK、美国之
音、路透社、独立报、费加罗报等世界著名传媒。1994年后,何新主动拒绝与一切内外
传媒作直接接触。也不再出席公开会议,讲课讲演。从公众视线中遁失。
最新评论 更多>>
“在社会分配上,我强烈主张由国家.. "若论安全系数,高铁肯定高于飞机... 学习!
一代英豪自有不凡处。 .. 温州特大动车事故后,何先生还认为.. 已经有比较确切的
消息证明温州动车.. 支持何新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兼粉丝 好文,转载,发扬光大。
罗斯柴尔德: http://ww...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51
48
以力得之,不负旧德为正,以诈得之,欺凌寡弱不正。
正+:秦,汉,北魏,唐,后唐,元,明
正 -:魏,刘宋,北周,后汉,清,
如果没有曹魏,汉朝天下更早完蛋。
刘宋同理,可惜它残害旧主,所以不如魏。
北周从北魏孝武帝取得合法性,以武力击败高欢而自立,可以为正。但是毒死孝武帝,
不义,所以不是最正。
后汉取天下于契丹 ,无叛 晋之名 ,可以为正。但有叛 晋之实。
清虽取天下以力,实为侥幸。
不正- :梁,后周,北齐,陈,
梁以臣伐君,不正,但是齐主昏暴,给人 口实。
后周同样以臣伐君,但是汉主不义在先。而且二者都是以力胜之,所以不算最不正。
高欢背叛尔朱氏,陈霸先偷袭王僧辩,皆不义。
不正+:晋,南齐,隋,后梁,后晋,宋。
后晋以无耻,最不正。隋最侥幸。晋与南齐最狡诈凶残。后梁虽得之以力,对唐朝君臣
太过残忍。宋虽宽容,实际是胁迫孤儿寡母。
b****r
发帖数: 2555
49
☆─────────────────────────────────────☆
gshjj (各输己键) 于 (Fri Jul 29 11:07:04 2011, 美东) 提到:

☆─────────────────────────────────────☆
piglet (人不猥琐枉中年) 于 (Fri Jul 29 11:12:25 2011, 美东) 提到:
你怎么定义得国正不正?
要我看来,除了老朱,其它啥刘三、李二、赵大、思汉、猪皮,都是前朝臣子篡逆

☆─────────────────────────────────────☆
mitbbsindc (谁人不识君) 于 (Fri Jul 29 12:14:10 2011, 美东) 提到:
中国的历史是家天下,朝代更迭都是以更改国姓为标志的,所以都不能算。
☆─────────────────────────────────────☆
Wanerbei (玩儿呗) 于 (Fri Jul 29 12:38:44 2011, 美东) 提到:
论有道伐无道,商周明正些。
论开国帝王能力,...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嗯,这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把外戚宦官看成内外朝之间的争斗,有一种理论就认
为后汉因为外朝/相权过大,所以外戚才能和宦官争斗不休。可为啥外戚这个皇帝的自
家人会成了外朝的首领,而不是通过太后统领内朝呢?相权在这个斗争里面的位置又在
那儿?为什么唐的宦官可以取得领军的权力,而汉明的宦官无论多么权势滔天,都无法
控制禁军?我宋又是如何限制了宦官参政的?
以上这些还只是对fact的思考,如果要引入value的判断,问题就更复杂了,后汉为什
么会“亲小人,远贤臣”?黄门和外戚们为什么个个都面目狰狞,一心迫害清流,他们
这么做的利益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可以限制他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