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沈志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y
发帖数: 53800
1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仁川登陆
可笑的是某些著名SB口口声声沈志华要黑毛,结果自己却不得不承认沈志华在凤凰卫视
说起仁川登陆是毛粉。这不是SB自打耳光是什么?
具体到仁川登陆,预测到仁川这个地点并不难,历史上这么多在仁川的登陆,你以为金
胖真那么蠢事先没有预料到美军会在仁川或者其他地点登陆?但是金胖当时的形势只能
是孤注一掷,手头现有的有限兵力白白摆在仁川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浪费显然不如都压到
釜山前线更有效。更何况tg告诉金胖的也不只仁川一个地点。要是历史上美军在其它什
么地点登陆,tg照样会大肆吹嘘我们事先准确预测到了美军在该地点登陆。
还有,美海军认为仁川登陆是1:5000的冒险,tg那帮土包子对此有过研究吗?tg对于
仁川登陆的不利条件有过实际研究吗?至少从目前文献来看根本看不出这一点。

Republic
r*****y
发帖数: 53800
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仁川登陆
sb就是 sb,沈志华明明是有一说一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偏要给人家一顶黑毛的帽子,不
是SB是什么?到头来又承认沈志华粉毛,不是精分是什么?
l*****7
发帖数: 8463
3
朝鲜战争发生的原因——史上最深刻分析!入骨级!!(转载)
http://site.6park.com/military/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
送交者: 大侠客88[中书令★★★] 于 2013-09-07 9:21 已读 1329 次
朝鲜战争发生的原因——史上最深刻分析!入骨级!!(转载)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整理版)
——兼批沈志华等人观点
目录
一、引言
二、战争爆发前一年发生的相关关键事件
三、战争爆发后各方的表现
四、动机分析及推理
五、对几个流行观点的辨析批判
1、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吗
2、苏联发动战争只是为了获得韩国的不冻港吗
3、苏联是判断失误,以为美国不会或来不及干涉吗
4、中国不应该出兵吗
5、中国没有抓住停战机会及早停战是错误吗
6、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边倒是不好的吗
7、中国刚建国就逼讨中长铁路旅大港是没必要吗
六、战争的后续影响
一、引言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影响深远,虽然三年后签订了停战协议,但60多年过去了,
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对于战争的起因和评价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苏...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260
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2009年度十大好书(zz)
在美国没有继续做历史了。这边的方法论、历史观和意识形态,和中国不同,我不能适
应,就以历史学的基础转到其他相关学科了。原来在国内做中国现当代史,所以这个书
单里的苏联专题研究的主编沈志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的作者杨奎松,都是我当时
在国内最喜欢的老师。他们的书,史料详尽准确,论述公正严谨,破除49年后的左派“
史由论出”,严格坚持“论由史出”的史学方法,在史学界开创了一个令人欣喜的实事
求是的新局面。不过,这样,两位学者的治学之路,也是步履维艰啊。但他们还在努力
不懈、坚定不移的还原1900以后被掩盖抹杀的中国历史。版上如果想看他们的书,就买
香港或者台湾出版的版本,就我所知,大陆版本,都是被处理审查过的。
杨奎松老师的个人主页是
http://www.yangkuisong.net/
沈志华老师的个人主页,没有内容,原因不详。。。。
这两位老师的学品、人品,都是我认为最棒一流的,是我一直以来学习的楷模啊。呵呵
,碰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书,上了榜单,很高兴,就多说了几句。^_^
我很想认识一下你提到的这3位还在做历史的朋友。 :)
C***3
发帖数: 2226
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书八卦(不断更新)
沈志华教授关于中苏关系的讲座,披露秘辛,很是引人入胜。可给我总是有一点儿哗众
取宠的感觉。比如他说毛主席访问苏联,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时,带去的寿礼是两万斤
大白菜,而且还强调说斯大林回赠中国的,都是小汽车、金手表和金烟盒([重读中华
人民共和国史02.沈志华 第1讲 中苏同盟条约,约二十七分处)。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
印象,我想不清毛主席此举的用意何在?是表示对斯大林的轻蔑还是存心激怒对方?今
看师哲的回忆录,送给斯大林的礼物,是丝绸和屏风(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
层人物》P111页)。说起来就平淡无奇了,倒是在正常人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C***3
发帖数: 2226
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书八卦(不断更新)
沈志华教授关于中苏关系的讲座,披露秘辛,很是引人入胜。可给我总是有一点儿哗众
取宠的感觉。比如他说毛主席访问苏联,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时,带去的寿礼是两万斤
大白菜,而且还强调说斯大林回赠中国的,都是小汽车、金手表和金烟盒([重读中华
人民共和国史02.沈志华 第1讲 中苏同盟条约,约二十七分处)。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
印象,我想不清毛主席此举的用意何在?是表示对斯大林的轻蔑还是存心激怒对方?今
看师哲的回忆录,送给斯大林的礼物,是丝绸和屏风(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
层人物》P111页)。说起来就平淡无奇了,倒是在正常人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x****o
发帖数: 29677
7
来自主题: board版 - 建议开“中国现代历史版”

我说一下吧,我本来就是支持古代讨论的,现在不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版面主题如此
,全民跟进,你看看主题,再看看发贴ID,不仅仅是几个人,几乎所有人都跟着跳坑
我觉得这跟季节有关系,主题都是一阵一阵的。不管分不分版,本月暂不M1911后
的东西
=======================
* ● 法国为什么是五常之一?(225b) 0/0 jjjstc2012-01-05 --
6 * ● 中国八年抗战(110b) 0/0 Ksharp2012-01-05 --
7 * ● 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747b) 19/276 abcxyz6688 2012-01-05 kirklook 01-
05 16:34
8 ● TG开发敌后根据地算不算消极抗日?(1.2k) 15/85 fongfong5 2012-01-05
fongfong501-05 16:34
9 ● (马甲评论史版网友,五)kzeng, tonyxu(1.4k) 5/223 thisismymj
2012-01-05 kirklook01-05 16:32
10 ● 我认为就算毛主席投降...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8
来自主题: board版 - 建议开“中国现代历史版”
俺对你没多大意见
现在的情况不是版规一方面的问题
而是站规也在滞肘
吵架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买卖提本来就一帮里比多过剩的多
挑头发帖和回帖吵架多的基本都是那些人
不喜欢吵架的基本都不爱掺和这些东西
所以就显得都是那些话题和帖子
回顾一下其他版
牛屎化就是这么开始的
用数量淹了
劣币驱逐良币

我说一下吧,我本来就是支持古代讨论的,现在不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版面主题如此
,全民跟进,你看看主题,再看看发贴ID,不仅仅是几个人,几乎所有人都跟着跳坑
我觉得这跟季节有关系,主题都是一阵一阵的。不管分不分版,本月暂不M1911后
的东西
=======================
* ● 法国为什么是五常之一?(225b) 0/0 jjjstc2012-01-05 --
6 * ● 中国八年抗战(110b) 0/0 Ksharp2012-01-05 --
7 * ● 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747b) 19/276 abcxyz6688 2012-01-05 kirklook 01-
05 16:34
8 ● TG开发敌后根据地算不算消极抗日?(1.2k) 15/85 fon...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志愿军老兵口述抗美援朝:朝鲜金矿多怎会吃不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0 13:46:04 2013, 美东)
http://news.sina.com.cn/c/sd/2013-08-20/115727997987.shtml
2013年08月20日11:57 南都网
2003年5月,湖南攸县农村的8位志愿军老兵。10年后回访时,其中6人已悄然逝去
图王景春
几位志愿军老兵展示自己的立功证、伤残军人证与勋章
图王景春
作者:万静波 海鹏飞
重新打量朝鲜战争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半岛延续数年的战火终于
熄灭。
在得来不易的和平背后,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伤亡情况,至今尚无定论。官
方资料显示:前后四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参战部队共达24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志愿
军共伤亡36万人。
60年后,当年的志愿军老兵,绝大多数已经离世。数十万志愿军将士的伤亡,“巩
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地位...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0
☆─────────────────────────────────────☆
shanggj (shanggj) 于 (Sat Apr 7 00:32:02 2012, 美东) 提到:
虎肉军史基金征文
<<从苏联档案看朝鲜战争的起源>>
活跃版面做点贡献,也争取挣点伪币.这篇征文主要是读<<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
文件(上)>> (沈志华 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从刊登(48) ) 后的一点个人
心得. 沈这个人很有些意思, 前段有网友帖过他的经历, 好象先经商, 90年后弃商求
学, 回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研究, 恰逢苏联垮台, 俄国档案解密 ( 据闻是卖档案
赚钱, 老毛子够惨的), 沈自费收集近15,000件俄国档案. 2002年出版了<<苏联历史档
案选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但此书被严禁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的资料(? 沈
解释说是极其敏感, 我是实在不懂中宣部的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
只能在海外出版, 香港的出版商嫌没油水不干, 最后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接手, 于2003年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11
虎肉军史基金征文
<<从苏联档案看朝鲜战争的起源>>
活跃版面做点贡献,也争取挣点伪币.这篇征文主要是读<<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
文件(上)>> (沈志华 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从刊登(48) ) 后的一点个人
心得. 沈这个人很有些意思, 前段有网友帖过他的经历, 好象先经商, 90年后弃商求
学, 回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研究, 恰逢苏联垮台, 俄国档案解密 ( 据闻是卖档案
赚钱, 老毛子够惨的), 沈自费收集近15,000件俄国档案. 2002年出版了<<苏联历史档
案选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但此书被严禁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的资料(? 沈
解释说是极其敏感, 我是实在不懂中宣部的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
只能在海外出版, 香港的出版商嫌没油水不干, 最后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接手, 于2003年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出版.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收集苏联档案
材料554份, 时间跨度从 1945年12月 – 1954年3月 (最后单独一份为1966年8月, 不记
入时间跨度). 另备有朝鲜战争大事年表, 俄国主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长期以来,总有人追捧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很是硬气,为国人挣足了面子。特别是近
年来领土争端不断,很多人开始怀念毛泽东时代外交的“挺直腰杆”,甚至总能听到“
如果毛泽东在世的话……还敢这样吗?”的说法。
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恐怕并非像某些人所称颂的那样底气十足。外交状况如何取决于国家
的整体实力,当时的国力恐怕还不足以让领导者的腰杆硬起来。那么,当时都有哪些国
家侵犯过中国的国家利益呢?
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挑战”中国者
在领土方面,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和珍宝岛之战,
这似乎成为那个时代外交强硬的象征。但事实是,当时很多领土争端和谈判中,中方基
本都不占优势。
美国:53年单方面托管钓鱼岛;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
毛泽东时代中美基本都处于敌对状态,虽然中国不断进行斗争,但美国一直都在侵犯中
国的领土主权。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将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并在1971年之前长期对华
封锁,这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但只是由于国防实力不足,当时的领导
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几乎都无能为力。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之外,美国还在三件事情
上给中国带来不小的麻烦。
1、钓鱼岛问题...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印度洋与中国政策
大家看欧洲地图就会明白这点。在北半球北美、亚洲、欧洲三大板块中,欧洲的破碎程
度最高,其特点是从中心即意大利北部开始破碎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载袁愈荌译、唐莫荛注:《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05页。]公元800年,继罗马帝国之后,查理大帝将群雄纷争的欧洲归于一统,其
历史贡献类似中国的秦始皇,可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统一的欧洲就为查理大帝的
三个“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孙子于843年用一纸《凡尔登条约》 一分为三,这不仅奠定
了后来意、法、德三国的雏形,而且在欧洲大陆地缘政治中深埋了极难修复的破碎性的
根基,这反过来为欧洲绵延千年之久的混战及地处欧洲大陆边缘的不列颠岛国最终成长
为世界大国提供了天然的地缘政治条件。
地区版图破碎并不怕,最怕的是象欧洲那样的对称性破碎。一旦对称性破碎局面形成,
这个地区就没有希望了,因为地区被拦腰斩断了。司马光可能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写
《资治通鉴》时将周天子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为开篇,就在这一年晋国正
式分封韩、赵、魏为诸候,其后果与公元843年将欧洲一分为三的《凡尔登条约》一样
,造成中...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oldid=
3892793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谚文 한국 전쟁 포로 교환
문제
汉字 韓國戰爭捕虜交換問題
文观部式 Hanguk Jeonjaeng Poro Gyohwan Munje
马-赖式 Han'guk Chŏnjaeng P’oro Kyohwan Munje
志愿军战俘赴台
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军士兵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是指朝鲜战争后期,交战双方在战俘遣返的原则上陷入尖锐分歧
,成为停战的最大障碍。1951年12月,朝鲜停战谈判进入战俘议程后,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提出停战后双方战俘应“全部遣返”
,主导联合国军的美利坚合众国则坚持“自愿遣返”(后修改为“非强制性遣返”)。
双方为战俘遣返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外交和军事斗争。1953年3月...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22:26:07 2016, 美东)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oldid=
3892793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谚文 한국 전쟁 포로 교환
문제
汉字 韓國戰爭捕虜交換問題
文观部式 Hanguk Jeonjaeng Poro Gyohwan Munje
马-赖式 Han'guk Chŏnjaeng P’oro Kyohwan Munje
志愿军战俘赴台
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军士兵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是指朝鲜战争后期,交战双方在战俘遣返的原则上陷入尖锐分歧
,成为停战的最大障碍。1951年12月,朝鲜停战谈判进入...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30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志愿军老兵惨景(转载)
2003年5月,湖南攸县农村的8位志愿军老兵。10年后回访时,其中6人已悄然逝去
重新打量朝鲜战争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半岛延续数年的战火终于
熄灭。
在得来不易的和平背后,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伤亡情况,至今尚无定论。官
方资料显示:前后四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参战部队共达24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志愿
军共伤亡36万人。
60年后,当年的志愿军老兵,绝大多数已经离世。数十万志愿军将士的伤亡,“巩
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地位,也巩固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的稳定,为中国后来
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学家沈志华语)
10年前,湖南攸县籍志愿军老兵颜桐生对记者回忆,当时对抗美援朝的宣传说法是
:美帝侵入我们的邻国朝鲜,其实是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要不抗美援朝,就有吃
二遍苦受二桩罪的危险。
60年后,我们重新打量朝鲜战争。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大战,如今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朝鲜的存在,为中国和平发展赢得了战略缓冲空间;也有人认为,中国参
战,代价沉重;朝鲜问题成为困扰中国数十年的一笔“负资产”。
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也许并未如想象般...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朱学勤等:高华追思会上的发言zt
朱学勤(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学术成就永存史卷
我们这一代人在几个历史重大问题上,不能交白卷。在众多答卷中,我以为高华
这一份是最为出色者之一。主持人让我总结高华先生的学术成就,我不合适。还是让我
作为高华的朋友,一个与他交往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讲高华这个人,
讲讲高华这本书。
高华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杰出代表。我们这一代人有两件事无法回避,一是文革,
二是改革,这是我们的生命底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写,后代人也可以写,但文革
的历史,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交这个答卷,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不能交白卷。
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也通过各种文本、各种方式,陆陆续续地交出了答卷,但在
众多答卷中,我以为高华这一份是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深刻挖掘了文革得以形成的老根
——中共党内生活之渊源。文革发生已经有四十多年来,到现在还是一个聚集风云的话
题。在历史上,它还会和法国大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命运一样,让多少代人持续不断地争
论下去。但无论是后面有多少代人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它绕不过我们这一代文革经
历者所交出的答卷,绕不过高华这个人。
高华让我最感佩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研究生考试,我们这... 阅读全帖
y*******2
发帖数: 300
18
朱学勤(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学术成就永存史卷
我们这一代人在几个历史重大问题上,不能交白卷。在众多答卷中,我以为高华这一份
是最为出色者之一。
主持人让我总结高华先生的学术成就,我不合适。还是让我作为高华的朋友,一个与他
交往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讲高华这个人,讲讲高华这本书。
高华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杰出代表。我们这一代人有两件事无法回避,一是文革,二是
改革,这是我们的生命底色。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写,后代人也可以写,但文革的历
史,必须由我们自己来交这个答卷,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不能交白卷。
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也通过各种文本、各种方式,陆陆续续地交出了答卷,但在众多
答卷中,我以为高华这一份是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深刻挖掘了文革得以形成 的老根—
—中共党内生活之渊源。文革发生已经有四十多年来,到现在还是一个聚集风云的话题
。在历史上,它还会和法国大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命运一样,让多少代人持续不断地争论
下去。但无论是后面有多少代人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它绕不过我们这一代文革经历
者所交出的答卷,绕不过高华这个人。
高华让我最感佩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研究生考试,我们...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高华教授的葬礼
“高华,一路走好”。2011年12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追悼会在南京石子岗殡
仪馆举行。国内各地知识界人士、亲友家属、南京大学师生数百人为其送行。海外知识
界数十位重量级人士或撰挽联,或联合发出追悼信,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则在网络空间
进行悼念。对于一个学术体制内的边缘者,老中青三代知识界追思之隆,近年罕见。
高华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结束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史学,其后留校任教,巨
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集史识、史才与史德于一体,以
卓越的学术水准享誉海内外,被业界誉为“当代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而
在其“行将成大学问,步入黄金收获季节之际”(海外学人追悼信语),因病于2011年
12月26日22时15分逝世,享年57岁。其英年早逝的消息震动海内外知识界。
高华先生的追悼仪式于2011年12月30日8时30分举行。当日,殡仪馆最大的悼念大厅人
山人海,气氛庄重肃然。灵台前摆放着高华微笑的大幅照片——高华其时处于病中,白
发如雪,却精神卓烁。照片前,高华安详地躺在白菊丛中。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前副
校长董健先生的挽联“射日成高手启蒙著...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2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合集] 高华教授的葬礼
☆─────────────────────────────────────☆
begonialeaf (秋海棠花叶) 于 (Mon Jan 2 01:13:37 2012, 美东) 提到:
南京市的殡仪馆在一个叫做石子岗的地方,所以我们南京人咒人死就会说送你去石子岗
。这个殡仪馆有很多个厅,高华教授的葬礼应该是租的最大的那个厅。
☆─────────────────────────────────────☆
begonialeaf (秋海棠花叶) 于 (Mon Jan 2 02:24:06 2012, 美东) 提到:
“高华,一路走好”。2011年12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追悼会在南京石子岗殡
仪馆举行。国内各地知识界人士、亲友家属、南京大学师生数百人为其送行。海外知识
界数十位重量级人士或撰挽联,或联合发出追悼信,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则在网络空间
进行悼念。对于一个学术体制内的边缘者,老中青三代知识界追思之隆,近年罕见。
高华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结束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史学,其后留校任教,巨
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2771
21
破灭的历史神话:毛泽东时代敢动中国的国家(组图)
文章来源: 腾讯 于 2012-08-24 16:01: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
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5883 次)
长期以来,总有人追捧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外交很是硬气,为国人挣足了面子。特别
是近年来领土争端不断,很多人开始怀念毛泽东时代外交的“挺直腰杆”,甚至总能听
到“如果毛泽东在世的话……还敢这样吗?”的说法。
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恐怕并非像某些人所称颂的那样底气十足。外交状况如何取决于
国家的整体实力,当时的国力恐怕还不足以让领导者的腰杆硬起来。那么,当时都有哪
些国家侵犯过中国的国家利益呢?
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挑战”中国者
在领土方面,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和珍宝岛之
战,这似乎成为那个时代外交强硬的象征。但事实是,当时很多领土争端和谈判中,中
方基本都不占优势。
美国:53年单方面托管钓鱼岛;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
毛泽东时代中美基本都处于敌对状态,虽然中国不断进行斗争,但美国一直都在侵
犯中国的领土主权。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将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并在1971年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2
袁腾飞……
费正清的博士论文导师是清华的蒋廷黻。
前几年去世的南大的高华搞毛泽东研究出名。朱维铮、葛兆光、朱学勤主攻思想史,兼
及近现代。许纪霖是搞近现代的。这批人再过几十年可能称得上大家?不知道,不清楚
学界……
看维基历史学家列表里的近现代史方面:
近現代史(清末至今)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
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
例》、《通鉴胡注表微》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1918年—1988年),《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胡绳(1918年—2000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
天國史事日誌》
唐德剛(1920年—2009年),《晚清七十年》、《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
錄》、《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660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各位来说说文革有什么好处
“白卷英雄”张铁生从囚犯到富翁
2012-03-26 09:58: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头戴几十年“白卷英雄”的帽子,却很少人知道,其实张铁生并没交过白卷。他的一封
写在试卷背面的信,改变了1973年全国大学招生的路线,一代青年的命运被重写,而他
自己也被绑上了一辆无法掌控的战车。
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这次考试中,“白卷英雄”张
铁生的出现影响了当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
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无数知识青年的大学梦瞬间支离破碎,而彼时梦圆的张铁生更无
法料想,他此后的人生将画出何等跌宕的曲线。
特殊的高考
如果没有1973年的高考,张铁生只是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一个
普通插队青年。而他参加的“高考”,实际上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考。
1966年6月1日,北京女一中高三(4)班和四中高三(5)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状
告当时的高考制度使得许多青年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率,分数挂帅,将大量优秀工农和革命干部的子女拒之门外... 阅读全帖
n*****m
发帖数: 869
24
“白卷英雄”张铁生从囚犯到富翁
2012-03-26 09:58: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头戴几十年“白卷英雄”的帽子,却很少人知道,其实张铁生并没交过白卷。他的一封
写在试卷背面的信,改变了1973年全国大学招生的路线,一代青年的命运被重写,而他
自己也被绑上了一辆无法掌控的战车。
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这次考试中,“白卷英雄”张
铁生的出现影响了当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
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无数知识青年的大学梦瞬间支离破碎,而彼时梦圆的张铁生更无
法料想,他此后的人生将画出何等跌宕的曲线。
特殊的高考
如果没有1973年的高考,张铁生只是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一个
普通插队青年。而他参加的“高考”,实际上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考。
1966年6月1日,北京女一中高三(4)班和四中高三(5)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状
告当时的高考制度使得许多青年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率,分数挂帅,将大量优秀工农和革命干部的子女拒之门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沈志华后来也提到到了70年代初
不但没做成亚洲革命领袖
倒愕然发现跟周围一圈都闹翻了
这欲抑先扬玩的哟 沈志华大大的坏
n*****m
发帖数: 869
26
“白卷英雄”张铁生从囚犯到富翁
2012-03-26 09:58: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头戴几十年“白卷英雄”的帽子,却很少人知道,其实张铁生并没交过白卷。他的一封
写在试卷背面的信,改变了1973年全国大学招生的路线,一代青年的命运被重写,而他
自己也被绑上了一辆无法掌控的战车。
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这次考试中,“白卷英雄”张
铁生的出现影响了当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考分越高越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
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无数知识青年的大学梦瞬间支离破碎,而彼时梦圆的张铁生更无
法料想,他此后的人生将画出何等跌宕的曲线。
特殊的高考
如果没有1973年的高考,张铁生只是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一个
普通插队青年。而他参加的“高考”,实际上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考。
1966年6月1日,北京女一中高三(4)班和四中高三(5)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状
告当时的高考制度使得许多青年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率,分数挂帅,将大量优秀工农和革命干部的子女拒之门外...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看中苏分裂
前两天看蔡元培论述的红楼梦,很长很长,中心大意是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映射作品。所
谓红,朱也,映射明朝,蔡的论据连篇累牍,不过我读了总感觉有点牵强,觉得蔡就属
于先有论点后找论据型的,也有很多不利的证据,蔡就简单地说无关主旨或者干脆不讲
就忽略了。这个沈志华似乎也有这个倾向。沈的主要依据是一些中共内部的文档电文,
公开程度不明。记得陈寅恪还是谁说,历史研究要尽量用一些公众能接触到的资料;不
然某人引用的独家材料,别人无从知道他是否有作假或者故意忽略了什么。
不过沈有一些观点,还是有点意思的。比如反右,认为是毛的判断失误。我觉得有一定
道理。如果说双百是毛得阳谋,故意要引蛇出洞,那么毛也太恶毒了,这个不像是一个
有道之君所为。所以不如说,反右的原因,是双百搞到后来非镇压收不了场。
沈的其他言论,无从评论。只就中苏分裂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我倾向于林彪的观点:做
绝了,绝则错。
苏联援助中国得156个项目,详细条目在这里:
http://menglixunmeng.bokee.com/viewdiary.16057225.html
所以,并非是156个技术,每个项目下面可能有若干配套的技术。
工科
b****r
发帖数: 2555
28
☆─────────────────────────────────────☆
Communipig (共产猪) 于 (Tue Sep 27 09:13:11 2011, 美东) 提到:
作者:钱文军
(1)说句老实话,我一贯地不愿意去写朝鲜战争中具体的战例。因为实在写不下去。
几十万血肉之躯,哪一个都是爹妈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有哪一
个不被爹妈寄托了无限的希望?结果,枪声一响,爹娘白养,都躺在朝鲜冰冷的泥土里
,还被他们用血肉之躯保住的金日成掘了一次墓。俺自己的两位堂兄就是志愿军战士,
一个舅舅在志愿军空军,另一个舅舅也从朝鲜负伤归来,虽然他们都没有葬身朝鲜,但
也从他们的口述中知道曾经的惨烈。既然如今有那么些躺着说话腰不疼的家伙喋喋不休
,没完没了地意淫,只好说几句。
志愿军在朝鲜,包围美军一个团以上兵力的战例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二次战役中长
津湖之战(美韩方称为下碣隅里之战);另一次是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砥平里之战(我
方亦称横城反击战)。而我们的文字宣传资料包括彭德怀的谈话,都说,志愿军歼灭美
军一个整团的惟一战例就是长津湖作战,且美军第7师第31...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1382
29
——央视解密中苏恩怨再引批毛潮
作者:(大陆)朱家台
彻底摧毁了毛泽东。在《独领风骚》一集中,有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十一月重访莫斯科,
参加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的片段,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世界死一半人也无
所谓」的名言:「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核战争也不可怕,世界有二十七亿人,死一些
人算不了什么。中国有六亿人,就是炸死一半人,还有三亿人,我怕谁?」此事虽然多
年在民间传说,但人们总是不太相信毛主席会说让中国死一半人也无所谓。现在党的权
威喉舌央视播出毛泽东讲此话的历史档案,铁证如山,毛左们再也不能说毛泽东及其领
导的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了。
茅于轼连发三微博叫好
蛇年正月初一(二月十日)到初七,央视九频道每晚九时播放两集纪录片《中苏外交档案
解密》(每集二十分钟),第一次代表中央全面曝光了中苏两党两国恩怨的一些谜底。片
中通过毛泽东早期俄文翻译师哲之女、苏联驻华使馆人员荣植等亲历者倾情讲述,以及
沈志华、杨奎松、李海文等一批国内知名冷战史研究专家的最新解读,透露了中苏两党
一再背信弃义,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尔虞我诈、互以政治魔术要挟的历史真相。
节目播出,朝野震动,左...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8925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鞑子的口音真好听
北京人太多了 我去
101中学:
习近平(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曾庆红(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李铁映(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刘淇(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
刘鹤(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梅颖(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白克明(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河北省委
书记)
廖晖(第10、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伍绍祖(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委主任)
张研农 (人民日报社社长)
何其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施光南(中国著名音乐家)
谢飞 (著名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张琳(游泳运动员,北京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2009年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
由泳金牌,男子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
文兴宇(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
韩倞(英文:Carma Hinton 美国女纪录片制作人,中国研究学者)
钱永刚(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兼职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8925
31
北京人太多了 我去
101中学:
习近平(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曾庆红(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李铁映(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刘淇(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
刘鹤(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梅颖(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白克明(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河北省委
书记)
廖晖(第10、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伍绍祖(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委主任)
张研农 (人民日报社社长)
何其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施光南(中国著名音乐家)
谢飞(著名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张琳(游泳运动员,北京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2009年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
由泳金牌,男子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
文兴宇(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
韩倞(英文:Carma Hinton 美国女纪录片制作人,中国研究学者)
钱永刚(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兼职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高华老师走了 (转载)
RIP. 金冲及不知道。许纪霖熟一点。杨奎松还有沈志华罗志田都听版友介绍过。
somedaywi听过高华的课,评价很高,找出来贴在下面纪念一下。为啥新闻里只说华师
大历史系特聘教授,不说他是南大教授啊?
发信人: somedaywi (someday),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Fancci 通知] 哈佛辛亥百年論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 16:52:00 2011, 美东)
高华的课还上过。两门。本人有魅力,上课也非常好。这还是在他真正出名以前。当时
觉得他不会久居人下,我慧眼吧。 呵呵。
他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材料熟悉,最重要的是有common sense,是用人心来观察人,分
析人,所以历史在他手里活灵活现,不是那些生硬的数据。他讲毛,讲共产党史,真是
漂亮。
后来离开了南大,据说是去华南师大?但是好像后来又说手续没有办成。后来,又听说
健康有问题。但是回国没缘分见到他。
他相貌英俊,声音好听,打扮很正,是知识分子格,但是不迂腐,不夸张,他是我最喜
欢的老师之一。
另外,Wisconsin的那位,见过。还有那个叫杨奎松的...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 杨奎松新书
zz杨奎松新书对谈memo
杨:我1982年大学毕业,志向是重写中共历史。为此从19世纪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
中国的传播开始入手,现在才研究到50年代。也就是说对建国后的历史研究才刚刚入手
。接下来将全力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
80年代进行中共党史包括国民党史的研究都非常困难,势头转好是从90年代。大量
新的档案从俄国、台湾和大陆开始开放。海外有很多学者批判中共党史或者说中国现代
史研究,中国已经有学者做出了回应,因为在当时的限制下,或者在官方单位工作,或
者有足够的资金到海外去。后一个条件在当时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至于前者,杨认为自
己不能长时间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因为长此以往会让自己受到很多局限,比如假如自
己想要去讲课,需要整个教研室的试听,等等。90年代中期以前,所有研究中国现代史
的学者都有很多禁区,不小心碰到就会遍体鳞伤。
杨认为自己的研究和目前已有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不在于观点。如果把
中共党史定位于历史研究的科目,最主要的任务第一是还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如
果只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那部分历史,都很难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情况。杨希望了解中国
为什么会发生各种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4
11、叶群为什么惶恐?
周恩来1972年8月在向回国述职的大使以及外事部门的负责人作报告时说:我们怎么也
不会想到他(林彪)会跑,因盘问他私调飞机一事,他提心吊胆,逃跑了。(陈扬勇《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5页)
汪东兴认为,「周总理提出要去北戴河,这一下子叶群警觉了,她慌了。周总理要是一
来,林彪南逃广州、另立中央政府的阴谋也就搞不成了。」(汪东兴《毛泽东与林彪反
革命集团的斗争》,205页)
中国大陆的官方研究者几乎都持与汪东兴类似的观点。
不过,正如笔者前面指出的那样,叶群在与周恩来通话之前就已经决定连夜走,怎么会
因为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就慌了呢?周恩来到北戴河扑个空对叶群的夜行又有什么影响呢?
高文谦则认为:「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
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
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
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
,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35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写的是什么咩?哈哈哈
这是列举档案呢,还是发表独家观点啊
档案,人家沈教授都有,都是人家搞来的呢
观点,人家沈教授谈了N次了,哈哈哈,你写了什么呢?
哈哈哈哈,有这功夫还不如把沈志华演讲变成文字版贴上来呢
哈哈哈哈哈哈
M******a
发帖数: 6723
36
https://www.1xuezhe.exuezhe.com/QK/art/605629
第一作者:尹广明
作者简介:尹广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人大复印:《中国现代史》2016 年 07 期
原发期刊:《近代史研究》2016 年第 20162 期 第 39-55 页
关键词: 远东华人/ 内务人民委员部/ 中苏交涉/
摘要: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苏联以巩固边防安全为由,清肃远东地区“不可靠”
民族,半年内罗织罪名抓捕中国人1万余名,远东华人群体为之震怖。中国驻苏使领机
构要求停止滥捕,但苏联态度强硬。中方虽与苏方进行了艰苦交涉,但时值全面抗战爆
发不久,国民政府渴望获得苏联援助,故在交涉过程中投鼠忌器,亦未向国内媒体透露
苏联在远东排华之事。为尽量减少华侨所遭痛苦,最后只得寻求妥协办法。不过,经两
国交涉,且因国际形势变化,苏方态度有所软化,并最终下令停止从远东地区强迫迁移
中国人,准许他们“自愿”迁往新疆,但这种所谓“自愿”迁移本质上依然带有强制性
。已被定罪的华人多数并未因中苏交涉而被释放,其中更有3000多人被处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7
旁观者高华——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高华先生
南都周刊 记者_齐介仑 实习记者_宋淑美、李宁 南京报道 摄影_杨晞
连绵不绝的小雨终于停下来,乍暖还寒的南京,气温陡然下降。下午3点15分,每天极
其规律的两个小时午休结束,高华起身下床。
今年57岁的他还没有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岗位上退休,但因为重病在身,四年来他
很少出现在校园里了。平常的这个时候,偶有他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到家里来听课。
当天因为采访而取消了。
从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至今30余年里,高华不断有重磅文章见诸报端,而2000年完
成写作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更是奠定了他在史学
领域的学术地位。
世事难料的是,原本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高华,在2007年遭遇重大人生转折,这年春天,
他被查出重病,治病养病代替治学,成了生活的重中之重。
当天高华气色较好,虽然三个小时的访谈休息了三回。他周到谦和,但说话非常克制严
谨,对时局时事的评论,更是字斟句酌,言之有据。每当一句话一个数字拿不准时,他
便直接去书房查阅资料。
这一如他强调的治学态度:多讲事实,少评论。《红太阳》这本书便是在这样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2009年:十年思想历程
接下来的2009年,对于高华来说是多难之年。先是2月份母亲患肠癌住院,高华和
弟弟、妹妹每日奔走于医院。
每天上午,高华由亲戚小孙陪着,坐公交车去医院,陪母亲坐会儿。下午,他一边
辅导学生,一边应广东人民出版社之邀,整理新书《革命年代》的书稿。
在整理文章时,几十年来母亲的关爱和教诲时时浮现于他的脑海,“特别在文革的
艰难岁月中,母亲带领我们一家人,相依为命,才走出了那场暴风雨,往事如昨,历历
在目”。
在高华的主治医生之一、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副主任医师印象中,高华
是个孝子,在他患病期间,母亲也病重,高华操了太多的心。于医生曾提醒他自己也是
重症患者,不可以那么累。
母亲临终前一个月,几乎昏迷不醒,高华仍是天天探望。至4月底,母亲病逝。此
后一段时间,高华天天失眠。祸不单行,5月份,85岁的父亲不幸摔伤,致股骨颈骨折
,从此长期住院。
这一年,《红太阳》已出版十年。十年风雨,赞誉峰起。如学者朱学勤所言,这本
书开辟了毛泽东研究的一个崭新的空间,说得低调一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说得稍微
满一点,在毛泽东研究,延安整风研究,从延安整风到文革的历史研究中...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作者:沈志华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国
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讨
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所采取的方针。本文使用的材料
,除了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外,还有一些俄国的档案文件和当事人口述史料,而这些是很
多中国研究者没有看到或引用过的重要资料。在研读这些史料的基础上,笔者拟考察
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方针及其形成的基础、变化的原因,以求对这
一课题。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
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
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记录片。不仅如此
,斯大林甚至表示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的意愿。苏联外交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
约(第二稿)信心十足地提到,当缔约国的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即尽其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在苏联刚刚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这种说法无...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0
四、「新时代」中国:新威权还是新极权?
FT中文网:您对中国社会今天的性质如何界定?清华的郭于华老师认为中国已经从「党
国」变成了「党社会」,党渗透入一切生产生活,与社会融在一起。您是否同意?「党
社会」是国家主义最极端的一种形式吗?
荣剑:我不大同意郭老师的这个看法。这是基于我对中国的第三重分析框架,也就是国
家和社会的关系。这是我从1983年做硕士论文以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一个研究课题。
国家和社会存在着三个关系。一是社会决定国家,就是说国家权力来源于社会的委托,
这里的国家指的是国家政权(state);二是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国家和社会是有各
自明确的边界;三是国家和社会的统一,是指国家权力重新回到社会,社会自治化程度
越来越高,社会把原来委托给国家的权力逐步收回来了。现在很多欧美国家都是这样,
社会高度自治了。
从中国最近40年来看,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程度的确是越来越高了。改革前,国家和社
会融为一体,国家控制着社会的所有领域;改革之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
会自主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市民社会开始形成。国家在超常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社
会的巨大的活动空间。一方面,党和政... 阅读全帖
n******o
发帖数: 362
41
看沈志华讲老毛访问苏联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14/210421817565.shtml
第一次访问憋气啊,第二次扬眉吐气了,俨然是大哥,而赫鲁晓夫是弟弟了
胡core也是啊,上次来,连个dinner都没有,美国甚至都不承认是state visit
这次的礼遇的确是大大增加了,从礼炮到晚宴,功夫做全套,客客气气,毕恭毕敬
中国的实力也大大加强了,许多事情老大哥也得听中国的了,
然而,毛第二次访问苏联是57年,几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Mitbbs上常有小将跳出来
说没有发生过。
现在回头看,按沈的披露,当时中国的大笔援外,发展工业等等是符合当时老毛的整体
战略的,当时中国就是要做共产主义的大哥,做大哥一定要收小弟的,收小弟一定要花钱的。
这些花在收小弟方面的钱与“三年困难时期”有多大的关系,现在说不清楚,但当时战
略有问题,这点是无疑的。
那几年现在回头看,工业和技术的成就确实很多,好多小将至今还津津乐道也是合理的
。但究竟什么造成了60开始的严重经济失衡?
这几年和当时有没有可比性?历史不是简单重复,但胡core享受国宴之时,突然读到...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苏反目真是够可惜的
沈志华:
一个橘子再加一个橘子是两个橘子,
一盘蛋炒饭再加一盘蛋炒饭是两盘蛋炒饭,
一块腊肉再加一块腊肉是两块腊肉,
一只烤鸭再加一只烤鸭是两只烤鸭,
.....
所以1+1=2
老牛:
我承认上面所有腊肉,橘子,烤鸭,蛋炒饭的例子是事实,
但是沈的结论是错的,正确答案是1+1=3.
k**a
发帖数: 1181
43
这个苏联解密档案又是沈志华两口子出来上蹿下跳吧?
沈夫妇说的很多事实,可以一看,但是他们对事实的解释,完全出于个人好恶个人恩怨,狭
隘得不像话.
p*********3
发帖数: 8525
44
谈不上事出突然
很多人说tg事先对朝鲜战争不知情,还说这是沈志华的观点。可沈编译的俄国档案里,
就有1949年5月毛与朝鲜军政治部主任金一的会谈概要,要点有:毛答应向朝鲜提供军
队;进攻南朝鲜的时机(会谈中认为1950年初比较合适);美军撤退后,如果日本增援
南朝鲜,该如何应对的问题等等
w********2
发帖数: 632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雅尔塔协定》与“隔江而治”
毛泽东挫败“隔江而治”的分裂图谋
来源:党史纵横2017.1 作者:王梦悦 时间:2017-06-21
编者语:1948年底,国共大战胜负已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北岸,蒋介石政
权四面楚歌,精锐丧尽,败局已定……此时,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面对的是“宜将剩
勇追穷寇”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还是“沽名学霸王”满足于“南北而治”?最终,
毛泽东排除干扰,选择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众所周知,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不顾中国人民为二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不知
情的情况下,秘密作出了导致中国再次被瓜分和分裂的《雅尔塔协定》。
苏、美利用蒋介石肢解战后中国
1945年2月8日,在美、苏、英三国首脑第五次会议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与斯大林进
行了私下会晤。这次会晤对远东,尤其是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这次会晤主要涉及三
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东北亚的利益分割,总的结论是:朝鲜托管,蒙古维持现状,苏
联获得中国大连旅顺和中东铁路。也就是说,从蒙古到东北整个属于中国的地区均被苏
联纳入其势力范围。苏联获得千岛群岛、库页岛及邻近一切岛屿;二是印度支那实行托
管,实际上是被纳入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老将喜欢看沈志华
其实感觉沈对老毛的评价比较理性,跟版上老将完全不是一个调子
w********2
发帖数: 632
47
毛泽东挫败“隔江而治”的分裂图谋
来源:党史纵横2017.1 作者:王梦悦 时间:2017-06-21
0 伟人毛泽东革命史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timg (4).jpg
编者语:1948年底,国共大战胜负已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北岸,蒋介石政
权四面楚歌,精锐丧尽,败局已定……此时,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面对的是“宜将剩
勇追穷寇”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还是“沽名学霸王”满足于“南北而治”?最终,
毛泽东排除干扰,选择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众所周知,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不顾中国人民为二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不知
情的情况下,秘密作出了导致中国再次被瓜分和分裂的《雅尔塔协定》。
苏、美利用蒋介石肢解战后中国
1945年2月8日,在美、苏、英三国首脑第五次会议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与斯大林进
行了私下会晤。这次会晤对远东,尤其是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这次会晤主要涉及三
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东北亚的利益分割,总的结论是:朝鲜托管,蒙古维持现状,苏
联获得中国大连旅顺和中东铁路。也就是说,从蒙古到东北整个属于中国的地区均被苏
联纳入其势力...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62年伊塔事件历史考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1962年伊塔事件历史考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6 11:28:46 2019, 美东)
李丹慧 历史之瞳 历史之瞳 微信号 HistoryPupil
功能介绍
所谓历史,是要阐明因果关系。
对于1962年的新疆边民外逃事件——伊塔事件,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和历史学家,
由于档案材料的缺乏,对这个问题或未能展开比较深入的论析,或是只能通过推断进行
讨论。现根据笔者与东方历史学会沈志华先生在新疆自治区和伊犁自治州档案馆查阅的
材料,以及对当事人和知情人士的采访录,对此事件进行新的探讨。
作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冷战史研究中心的教授
本文原载于《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4期,第1-8页;第5期,第1-22页。有微调
一、历史根源:苏联在新疆的影响及边境问题
苏联对新疆,特别是伊犁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方面化的影响,可以远溯
至沙俄时代。早在1851年,沙皇政府就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
商章...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49
参战是因为毛热心帮人?你以为毛没有自己的战略考虑啊?帮金胖只是一个小的因素,
主要的考虑还是自己的利益。毛出兵也绝非热脸贴冷屁股,金胖当时对毛可热情得很。
金胖是曾经误会以为志愿军的部队是要交给他指挥,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军队称“
志愿军”,而且周恩来向金强调金演讲的措辞一定要是“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朝鲜人民
军总部指挥之下的参加作战”,加上之前中国曾经移交过3个师给朝鲜人民军,这些造
成了金的误会。消除误会后双方很快就建立了中朝联合司令部,而且中国占绝对指挥权。
这些都在沈志华的书里面提及。沈还采访过柴成文。柴认为金一开始是以为中国军队只
是临时帮忙顶一下,所以朝鲜需要掌握指挥权,后来知道中国准备派几十万部队参战后
,才知道事情重大。
p****c
发帖数: 8062
50
不知道。。。。前一阵听了沈志华几个讲座的录音,不错,好像沈是4中的,锥克知道
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