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renting版 - 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谁把“特色作业”搞成指挥棒?
相关主题
父母生活中要扮演什么不同角色?自己带,还是送回国?
请问 有 scooter 家长 (转载)中国人喜欢送重礼?
孩子的成长还是需要更多家长的协助请问一下,小孩在学校老说China is the greatest country怎么
unidentified_title《我与女儿同成长》26、女儿怨爸爸像“华侨” [转载]
unidentified_title想问问大家都结婚几年了
unidentified_title大家说一下9分学区还可以吗?
求帮吵架英语退出高考::意味着什么???
给两岁娃念书的问题和孩子一同成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家长话题: 孩子话题: 教育话题: 求帮话题: 作业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u
发帖数: 1
1
社交媒体上,一则“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的话题,引发广泛争议。据悉,
这是父母们在帮孩子完成一项名为“浇灌平安树”的秋假作业,主要依靠“社交媒体转
发”,进行“浇灌”(点击链接中的相关内容)完成。
对于这样的事情,因涉及“一起灌溉平安树,赢万元话费”的商业噱头,便引发人们的
追问。虽然,当地教育局已回应:“这不是必参的强制活动”。但是,因家长们被“活
动绑架”的事实,却让本来带有公益性质(提升安全或环保教育)的活动,彻底变味儿。
坦白讲,类似的“转发”活动,在“家长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孩子“评先进”
,宝宝“评最美”,但凡能跟“奖励”和“奖金”挂钩的,家长们就能拼出老命来为之
“拉票”。至于,孩子到底是不是“先进的苗子”,宝宝到底算不算“最美的胚子”,
似乎不是主要的。
这种“功利的意识下”,自然就会被商业行为轻易利用,成为消费主义大潮中的弄潮儿
。就“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相信“官方”应该不会将其定性为“强制性
”的活动。但是,当活动被分发到基层时,就难免会被扭曲。
对于学校、老师、家长、孩子而言:“不同的所属,不同的指标”。即便“指标”不是
硬性规定,但是都希望在活动中超额完成,响应“上级”的号召,最终落个“好名声”
。这种情境下,特色的活动中,就会潜藏着隐形的“指挥棒”,依次传导。
这种“上级轻微号召,底层强烈响应”的模式,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病
症的核心就是“一切功利化”,那怕参加一个“活动”都要拼出高下,但却从来不管不
顾背后的吃相。而在这种“社会病”的底色中,我们的孩子真的会好吗?
所以,就“特色作业”中家长的扭曲姿势,商业的无耻嘴脸,以及隐形的“指挥棒”铸
造,我们有必要逐个厘清,尽可能的让人们看到其中的“真面目”,让孩子真正的成为
“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是无奈的“裹挟者”。
其一:孩子的“教育评价”,不应该成为家长的负累。
就国内而言,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重视度不够,而是重视的方向不太对。绝大多数家
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焦虑相关的“教育问题”,而且导向很明确,就是要考上名牌
大学,登上人生巅峰。这种情境下,家长们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
甚至,就“教育的初衷”认知,整个社会都偏“功利化”。孩子的人格建设“无所谓”
,只要分数好,就什么都行。这种情形之下,“教育评价”就成为“服务分数”的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让老师和学校的权力被放大化。
只要,“由头”能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评价”,家长就不得不去认真完成。坦白讲,
关乎孩子的“教育评价”,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一种负累。整体教育环境上,已经到了
“不得不”和“必须必”的程度。这也就是为何,房价能被教育策动的主要原因。
其二:“结果”成为尺度的时代,“过程”就会走样儿。
在工作上,以“结果”为导向没问题。但是,在教育中如若以“结果”为导向,那么“
过程”肯定会走样儿。从本质上,人的成长就不会扎实,自然未来会出问题。只可惜,
在一个都想向上攀爬的时代,家长们都想走捷径。
于是,面对教育,家长们只关心分数,即便“素质教育”的号子早已喊出来,依旧不解
决任何问题。“减负”越来越表面化,“分数”越来越硬性化,学生们都在喊累的同时
,家长们也在声嘶力竭的完成最后的跟进。
如“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这样的事情儿,似乎很普遍。因为,我们太知道
,陪孩子熬夜写作业的家长,是“失声”的大多数。从情绪的转化来看,显然这样的事
件,属于一种边缘性的情绪发泄。它本身不解决问题,但问题却会被逐步累积。
其三:家长面对“特色作业”,为何只遵从不反抗?
回到“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事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疏离现象”,
就是当事家长面对“特色作业”时,表现出的是顺从,而外围的家长和社交媒体上的情
绪,却显得很激愤。这种“疏离感”,让人觉得“很可怕”。
并且,有人还会用“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会如此”来搪塞周遭。只是,这样的模式真的
好吗?为何我们的家长们普遍存在“人质情节”(斯德歌尔摩综合征),是因为“世道
变坏”,还是自我的功利心太强,这个真的应该反思一下。
很多人,通常喜欢强调“世道如此,一笔带过”。可是,如若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信
奉自保,相信我们的社会也就难以向前发展。有时候,我们真应该反思,到底是“特色
作业”出问题,还是我们被潜藏的“指挥棒”给迷了心。
1 (共1页)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华人在美国读藤校还是比国内容易不少unidentified_title
gifted and talented 考试新挑战unidentified_title
Parents and teacher meeting说什么?求帮吵架
从听广播想起纯粹兴趣,和理性后兴趣给两岁娃念书的问题
父母生活中要扮演什么不同角色?自己带,还是送回国?
请问 有 scooter 家长 (转载)中国人喜欢送重礼?
孩子的成长还是需要更多家长的协助请问一下,小孩在学校老说China is the greatest country怎么
unidentified_title《我与女儿同成长》26、女儿怨爸爸像“华侨”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家长话题: 孩子话题: 教育话题: 求帮话题: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