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非是较量长短
相关主题
求教菩提心佛教与成佛(─)
佛教的六波罗蜜小止观
止观--维基百科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二章 中观的定位问题
有一个问题请教各位达人众生均能成佛的理由;如来藏周遍于一切众生
阿赖耶识功能四分多识仁波切答: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止观双运意识想像所得之戏论性中观
止与观如果那是不能从语言了解的,请不要告诉我 zz (转载)
只有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才能拯救世界[转载]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 陈兵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智顗话题: 修行话题: 部分话题: 圆教话题: 所以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内容应该就是从天台宗开始讲起,不过在讲之前还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很谨慎地
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讲这部分章节,乃至于我们在学这部分章节的时候,秉持的概念
应该是怎么样呢?第一个就是,我们谈到了独立宗派,乃至于说以单一的一经一论当作
立宗的根本的时候,我们在谈到这些的缺失的时候,我们的心态上不是为了要较量长短
乃至于诋毁先贤;我们最主要是应该是要体会古圣先贤用他一生修行淬炼出来、所呈现
给我们看的修行的历程,我们应该是要从里面学到对我们自己的修行有助益的事情。因
为在佛门修行,真正在乎的其实是生死大事。所以我们不是要用来较量长短,也不是要
用这些事迹来沽名钓誉,都不是。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复到每一个人的生死大事,这
个才是真正缅怀先人的方式。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在每一个讲次里面,我们都会不断的
提醒大家。就是说这个讲次最重要的用意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不应该再去单独再去
立宗派,实际上应该是要全面性的修证佛法。所以在开讲之前的话,都一定要先提醒大
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天台宗。天台宗也跟前面我们所看到的三论宗一样,它都极为尊
崇 龙树,所以甚至有人把 龙树菩萨把祂列为是天台的高祖。当然就是说,这部分推崇
龙树菩萨,到底是说实质的意义,还是说当时立宗立派的实际的需求呢,这个部分我
们就不必探究;但实际上就现在的文献来看,龙树菩萨的确就是所谓的天台高祖。天台
宗从真正开始有宗派记载的人物是从慧文法师,慧文法师传到了慧思法师,然后再传到
智顗法师,智顗法师可以说是天台宗的灵魂人物、核心人物。智顗法师,我们就稍微跟
大家介绍一下智顗法师。
智顗法师他出生的年代就是南北朝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父亲是梁朝所倚重的一位
官员,他的父亲非常的杰出,甚受帝王的倚重;所以,当时虽然说周遭南北朝的环境战
乱不断,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民不聊生,可是就是因为他的父亲为朝廷所倚重,所以其实
智顗法师他自幼的生活是过得,跟周围的环境比较起来是相当相当的安定。可是世事好
景不常,梁朝后来就倾灭了;梁朝倾灭了之后,他的父亲当然原来在朝廷方面所享受到
的恩宠就已经没有了;所以就会随著大时代的变迁,开始体会了战乱的种种的苦处。所
以这个时候,智顗大师曾经写下了,他说自己当时是“叹荣会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
。最后他在感叹现实环境这么艰难、这么困苦,体会到诸般的苦之后,他终于决定要寻
求生命的真正的意义,从此一脚踏进了修行之路。他也自己也写下了,他说他自己“誓
作沙门,荷负正法”。他在十八岁那一年就出家了,出家了然后从此之后就舍弃了这个
世间的这些荣华富贵了。智顗法师他后来碰到慧思法师的时候,跟慧思法师可以说是一
见如故,师徒两个人非常的契合。慧思把他当作是好不容易历劫以来再重逢的弟子一般
殷勤对待;智顗也不辜负慧思师父的期待,所以智顗也是非常的用功去修习佛法。
智顗他在世的时候,其实所留下来的著作并不多,最主要都是以讲学为主。他的主
要著作主要有三部:一部叫《法华文句》,再来是《法华玄义》,再来是《摩诃止观》
。从他著作的名字来看,相信大家都会发现到说,智顗有两部著作,三部著作里面有两
部著作,都是以《法华经》为主要的论述对象。没有错!智顗大师就是以《法华经》…
…对于《法华经》非常的尊崇,所以他其实主要的论述也都是以《法华经》当作一个基
础来讲述的。
底下我们就开始来介绍天台的思想。首先,当然我们要看它的思想内涵的时候,都
要从它的判教开始看起。不知道各位菩萨还记得吗?什么是判教呢?判教就叫作教相判
释,也就是基于你现在的了解,把你所看到的所有一切的教法跟义理作适当的判别,并
且将它安排在适当的次第上,这个叫作判教。那判教呢,可以从这个判教我们可以理解
到说,作判教的人到底他是如何去理解这些法的内涵,并且如何去安排法的次第。所以
,判教是理解这个人对于佛教教义了解多少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那我们就接下来来看智顗的判教。智顗的判教可以用简单的四个字来形容,就是“
五时八教”。
首先我们来看看智顗的“五时判教”。就智顗法师的看法来说,他认为,第一时叫
作“华严时”。也就是 佛在菩提树下证成佛果,自在菩提树下证成佛果之后,中间经
过了二十一日所宣讲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集结在《华严经》里面;《华严经》里面
描述的是佛菩萨的自证圣智境界,所以这个叫作第一时是华严时。华严时之后,接下来
佛就开始宣讲阿含。这个是从鹿野苑化度五比丘开始,一直延续了十二年的时间,在
这个十二年的期间,佛不断地在教授解脱道的道理,这部分的道理大部分都集结在《阿
含》里面。并且这个部分到后来的,比方说智顗法师在判教的时候,是把“阿含时”的
内容以“三藏教”来称唿。所谓的三藏教就是经、律、论三藏,并且“经”这个部分特
指的就是《阿含部》的经典,所以叫作三藏教;阿含时就是以三藏教作为教法的内容。
接下来呢,阿含时之后接下来就是“方等时”。智顗法师认为说,阿含时之后接下来接
著就是方等时,这个时间历时有八年。在智顗大师认知里面,他认为方等指的就是唯识
的经典,比方说《楞伽经》,比方说《胜鬘经》等等。所以他是认为在阿含时之后,佛
就开始宣讲唯识的经典。宣讲唯识完了之后,接下来就进入所谓的“般若时”。这个般
若时讲的其实就是《般若经》——大小般若经等等。般若之后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法华
及涅槃时”,宣讲的是《法华经》跟《涅槃经》,申述的是真如跟佛性非一非异的道理。
所以按照智顗法师的判教,他认为,佛陀一生的教法,从华严、阿含之后,就是方
等唯识,接下来是般若,接下来就是法华,这是他关于 佛陀教法的时序的判断。从这
里,我们其实可以马上就可以理解到说,智顗法师的判教关于五时的部分,其实是跟印
度之前的智光法师判教是非常类似的。智光法师是清辨法师的弟子,根据《华严经探玄
记》的记载,智光法师在判教,他是判初时的教,也就是第一时的教是《阿含经》,次
时的教就是所谓唯识的诸经,那最后一个教就是所谓的《般若经》。把这两种的判教比
较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说,除了前面的《华严经》跟后面的《法华经》之外,其余的关于
中间的阿含、唯识以及般若三部、三个时期的判断,其实智顗大师是跟智光法师是一样
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一个判断呢?其实从文字上来讲,文字上来讲的话,似乎也
有它的一些道理。比方说,一般人会觉得《阿含经》里面讲的事情,是所谓的心跟外面
的境都同时都是有;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要根据心有跟境有的状况,不断的在蕴处
界作观行,然后希望到最后能够解脱。可是这个解脱,要往哪个方向解脱呢?所以,一
般人因为看到唯识的经典里面,谈到了非常非常多细微的名相跟心识运作的道理,所以
一般人会觉得说,唯识学讲的是不是就是讲境实际上是空但是心却是有——境空心有?
如果把境空心有跟前面的阿含连结起来,也就是从阿含的心跟境两者都是有,然后再进
一步的修行,就到唯识的心仍然是有,但是境就是空了。这个从文字上看起来,似乎好
像也符合唯识学里面不断的在描述各种细微的心识运作的道理,好像是一致的。按照这
文字的编排上来讲,既然一开始是心跟境两者都有,接下来是心仍然有,但是把周围我
们所面对的这些境给空掉了;接下来似乎唯一的出路就变成说把心跟境两者都空了。所
以他们就会推想,接下来唯识之后,接下来是不是就接到《般若经》了?因为般若经前
前后后都在讲,都在讲这一切诸法都是空的道理,看起来也似乎是符合心境两者都是空
的状况。
所以我们可以说,智光论师跟智顗法师他们所作的判教,除了初时的华严跟后时的
法华涅槃之外,其他三者的判教,就一般的依文解义的状况来讲的话,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问题就是,这个到底是不是符合于经典原意的一个判教方式?这个我们后面会再来
说。
我们紧接下来再讲,智顗大师的判教除了五时之外,另外还有所谓的八教。八教分
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作“化仪四教”,主要是把教法按照不同根器的众生而作出分
别。这个部分跟一般的认知,就是按照不同根器众生而有所分别去说法的内涵是一致的
,比较平常,所以我们就不用再多看了。我们要看的是另外的四个教叫作“化法四教”
。化法四教是智顗法师除了五时之外,另外一个判教的核心,是专门针对教义的内容来
作评判的。那他又有分成四个化法四教,就是藏、通、别、圆——藏教、通教、别教、
圆教四个教。那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藏通别圆”这四个字,并不是智顗法师的专利;
因为在智顗之前,其实就已经有在用藏、通、别、圆的这些字眼,有出现在其他宗派的
论述里面;只是说他认为藏、通、别、圆这四个字,应该要作如下列的解释。我们底下
就来一一的看到,智顗大师是如何解释这个四个字。
首先关于藏教的部分。智顗认为藏教最主要指的就是三藏教,指的就是经、律、论
,经的部分又特指是阿含的经典;这个三藏教最主要就是要化度二乘的人。他认为说这
个教的内涵,包含了在经文里面会看到的四圣谛、八正道跟十二因缘。智顗大师对于三
藏教的看法,其实也确实符合了《阿含经》所显示的经文的内容,确实就是四圣谛、八
正道跟十二因缘。
除了三藏教之外,智顗法师也认为,藏教它的空观是所谓的“析空观”,分析,也
就是说用分析的方式让人来体会空的道理。比方说,在说明事物的空性的时候,我们就
用分析、分离的方式,层层的剥开一件事物。比方说,我们如果看到一个椅子,然后我
们就开始把这个椅子拆成椅背,开始拆成坐的部分,再继续拆成四只脚;所以,椅子原
来是一个整体,经过这样拆解之后,就分成了椅背、椅垫跟椅子的脚等等;所以,原来
椅子的整体在这样子拆解之下,就不再存在了。同样的,我们如果继续再看看椅背的部
分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可以把椅背继续往组成的分子继续拆解。比方说,把椅背再拆成
软质的、有垫的、让人觉得舒服的布套的部分,然后还有什么,还有它内质的,比方说
是金属或是木质所作的材质的部分,还有再加上额外的栓锁的部分等等。所以按照这样
的原则,我们从一个整体的椅子的概念出发,可以经过一层的拆解,把它拆解成为椅背
、椅垫、椅脚等;然后又可以继续再进行第二层的拆解……继续这样一直下去、层层拆
解下去的话,那会发现说,其实事物到最后我们会勐然一发现说,那我们拆解到最后,
原始的椅子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它有实质的存在吗?
这个就是简单的跟大家介绍析空观的方式,用分析解离的方式让大家能够体会到,
眼前的事物并没有实存的自性存在,这是一个方法,也就是析空观。智顗法师认为藏教
讲究的就是析空观。当然就是说,这个部分我们提醒大家,我们现在讲的都是智顗法师
的看法。所以,当然藏教的本身是不是只有析空观呢?那倒不然。这个我们在后面再来
一起讲。
接下来,我们应该紧接著再来看看,智顗法师所认为的通教是什么呢?他认为通教
乃是般若类的经典,是三乘——声闻、缘觉跟菩萨三乘都同样要修习的教法。他认为通
教跟藏教的差异,我们前面讲的藏教的差异主要就是说,三藏的藏教讲的是生灭的十二
因缘,讲的是用分析的方式去体验空的道理;但是通教的话,讲的就是不生不灭的因缘
,并且是用直接体会、当下体会的方式去入于空的道理。这个是他所认为的通教跟藏教
的主要的差别。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来说,智顗法师认为通教就是包含了般若类的经典。
当然这个部分我们也会在后面跟大家说,这样子的看法是有他的缺失的。
接下来别教部分的话,智顗大师认为说,别教就是不共二乘人说,只是菩萨为菩萨
所开示的道理,叫作别教。这个部分一直以来,大致上大家都会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智
顗大师同时也认为说,别教的部分是以所谓的中道佛性为真理;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
看了什么是中道、什么是佛性,这个就得要好好的思惟一番。并且智顗大师认为别教的
方式,修行的方式是“历别入中”,也就是他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会才能够入于中道
。请注意,他是认为要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历别”,一次又一次的体会才能入于中道
。这个部分仍然是我们在后面会给大家分析。
最后是智顗大师所谓的圆教。圆教就是要化度最上根的利根人,所以是直接在当下
就让这个利根人能够入于中道佛性。当然这个部分由于指的是最上利根的人,当然他的
这个境界到底是从哪一个位阶的人开始算起,是最后身的菩萨呢,还是哪一个位阶的菩
萨呢,这个部分就值得要好好的思量。

圆教在智顗大师的看法里面,圆教就是化度最上利根的人。他同样以中道佛性为真
理,他的体会的方式是所谓的“圆顿入中”。所以我们如果把圆教跟别教两者放在一起
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智顗大师认为:别教是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会、一次又一
次的体悟,才能够领会到中道佛性;而圆教就是直接刹那时就已经可以领会到中道佛性
了。这个是智顗大师在别教跟圆教中间,他所界定的差别。当然就是说,我们在还没有
看里面的这个道理之前,我们直接看所谓的别教跟圆教差别的时候,那圆教呢,圆教看
起来按照智顗大师的文字上的意思,应该就顿时顿悟就可以入到中道佛性,并且智顗大
师又是以中道佛性作为修行的最高的目标;所以这样看起来,就会变成是凡是圆教所化
者,从圆教修习者,似乎就可以当下就成就了究竟的果位。
这个当然就是后来有衍生了许许多多的这些说法,或者是说一些过患。比方说有人
就会说,圆教,修习圆教的人一生就有机会可以顿超十地。各位菩萨听到这样的说法的
时候,应该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在近代的藏传佛教里面也常常在说:只要按照密教的
道理去修行,有些是说按照那样修行七日便能成佛;有些说到一生就能够顿超十地而成
佛。那这些都是他的思想的缘起处,可以说都跟我们讲智顗大师的这个圆教的思想,多
少有一些的关联。
底下我们就来看看藏、通、别、圆。我们说过藏、通、别、圆这四个字,其实不是
智顗大师所发明的,因为在之前的人里面,就已经在用这些字眼在描述不同的修行的法
门跟状况;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妨藉著介绍天台宗的同时,我们来说说关于藏、通、别、
圆比较圆满的看法是怎么样。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三藏教”藏教的部分。我们在这个部分完全同意智顗大师的看
法,三藏教确实就是经、律、论,并且这个经的部分指的是阿含的部分;它是正化二乘
、傍化菩萨,也就是主要教化的对象就是二乘人,并且是以解脱道作为内涵;它的经文
里面所揭示的像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个都是所谓藏教的内涵。但是,我们要
稍微进一步去看,我们说《阿含经》的解脱义,并不是只是在析空的这个状况;因为我
们从《阿含经》整体来看,我们强调整体来看的话,《阿含经》的解脱义其实是在“人
我空”,是在“五蕴空”。
我们说,以照《阿含经》 佛所教导的方式去观行的时候,您必然可以发现,从人
我到五蕴确实是一种解析的作用。如同说我们之前举例子,举析空观的时候,把一张椅
子拆成椅背、椅垫跟椅脚一样类似的作法。我们把人我这个范畴,我们把它拆成五蕴,
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组成的部分,从这个部分再去探究;所以从人我到五蕴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部分确实就是一种解析的作用。但是接下来在五蕴的观行的部
分,关于五蕴是不是真实、五蕴的空相到底如何的这部分的观行,却不是仅仅由分析组
成分子而得。因为在《阿含经》里面的话,我们可以说 佛在教我们在观行,比方说受
蕴到底是不是空的时候,往往都不是在说把这个受蕴的部分把它拆解成这个苦受、乐受
、不苦不乐受,然后又要再继续拆解成苦受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受、乐受有什么哪些细
微的受,佛并没有这样作;实际上就是说,在受蕴的部分,拆成苦受、乐受、不苦不乐
受,然后再去一一观行这些受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的时候,这个部分彻
底观行的话,就已经可以成就“受蕴是空”的这个认知了。所以,在受的部分的话,除
了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外,并没有再一路拆解过去,这个跟我们在前面看过的
讲的析空观里面,要把事物一路拆解、无穷的拆解这样的方式去看,是有所不同的。受
蕴如此,其实想蕴、行蕴这个部分,每一蕴也都是如此。
所以这一部分的观行,跟所谓的无穷尽的层层拆解,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在这个部
分的观行,主要是要针对我人的我们自己的内心来作观行,而不是去观行外界“我所”
的事物,这个也是跟所谓的析空观有根本上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通教”。通教这个“通”字显然它就是通二乘跟大乘的菩萨,所
以我们在这里比较圆满的界定应该是说,除了三藏教之外,其余的都是所谓大乘菩萨。
那么通教菩萨最主要就是说,假如说菩萨他还没有听闻般若的义理,或者他已经听闻了
,但是他还没有开始起修,那这个时候他会纯粹只依前面的三藏教去进行解脱的修行,
去断见惑、断思惑;一旦他断了见惑思惑之后,他因为悲心使然,所以他不入涅槃而常
住世间。像这类型的人,我们把他叫作通教菩萨。把他叫作通教菩萨,最主要是因为他
的所修所证,都是跟二乘的三藏教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悲心使然,再加上说其实他对大
乘也有一些的相信,所以他会选择常住世间不入涅槃,这个就是所谓的通教菩萨。
那“别教”的部分呢,我们也完全同意别教是所谓的不共二乘人,是菩萨专门为菩
萨所开示的修行的道理。但别教的内涵,我们在这里就进一步为它作清楚的界定。别教
所修行的内涵就是以真心如来藏作为核心,修行起修的重点就是,第一个在修行的时候
,要力求破参明心,要取得总相智。总相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用总体、整体的方式来
认取、认知到说,我们有这样的真心如来藏的存在,这个就是大乘七住菩萨的明心的智
慧。那一旦有了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智慧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别相智的修行。所谓
的别相智,当然就是比总相智更为深入,别别相貌所应该要认取的智慧。那菩萨依照悟
后,他在破参明心悟后依止善知识,或者是他假如是有宿世利根的人,他自己有能力依
照《般若经》的熏习别相智,就可以一路从七住位一路修行,乃至于到达初地的入地心
、入地心的通达位,这个部分我们就把它叫作别相智。一旦入地了之后,接下就要修习
、开始要修习种智了,开始要修习种智,从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最后圆满成佛
,这个部分修习就是种智的内涵。
所以别教菩萨,我们说别教菩萨所修习的就是以总相智、别相智跟种智三种不同的
智慧为主;但这三种不同的智慧却都是以真心如来藏为核心。因为这一些的道理是声闻
跟缘觉人所没有办法修习的,因为定性的声闻跟缘觉人往往在成就解脱道之后,就会因
为无余涅槃的吸引,直接就进去了;那进去之后,进到无余涅槃位之后,所有的一切的
心行都不现起,那又怎么去修习别相智、种智乃至于说最粗浅的总相智呢?所以,这个
部分是不共二乘人而说的,这个部分叫作别教。
如果我们回头来看别教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说,如果我们要把
智顗大师的这个“历别入中”放在这里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应该会发现到,“历别入中
”放在这里是有唐突之处的。因为各位看,我们在七住菩萨破参明心的时候,破参明心
这件事情是当下破参即得,并不是分分体会而得的。即便是我们假如把“历别入中”的
这个“中”字讲成最后身的菩萨位阶的话,那同样也是,因为在修行的过程中最后成就
佛果的时候,祂在最后身菩萨的破参明心跟最后身菩萨的眼见佛性,其过程也都是直接
顿悟而得,而不是分别体会、分分体会而得。所以,所谓的“历别入中”在实证上面,
的的确确是没有办法完全描述了实证的状况。这是别教。
再来“圆教”的部分。圆教其实里面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了解到所谓的“六即佛
”的道理。因为在智顗大师原先的说法里面的话,会觉得说圆教部分是圆顿入中,也就
是说直截了当的就悟到了;反而,如果我们按照我们刚才一路说的道理来看,反而在别
教菩萨的每一关的证悟,其实都比较符合智顗大师所谓的“圆顿入中”的模式。所以在
这里我们应该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所谓的圆教的这个修行,其实应该用六即佛来看。这
个六即佛的内容就是理即、名字、观行、相似、分证跟究竟即佛。
“理即佛”指的就是一般的凡夫众生,它的意思就是说,众生的身中都有跟佛如来
一样的如来藏存在,所以说按照道理来讲,众生就是佛,这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
指的是,众生初初接触佛法,而了知自己原来自己的身上就有如来藏,所以这个叫名字
即佛。“观行即佛”指的就是,我们佛弟子接触佛法之后,知道自己本身有佛的体性,
然后再按照善知识的指导一路作观行;这个观行的期间,越作观行越深信有自性法身,
这个其实就是大乘别教的六住位之前,叫作观行即佛。那“相似即佛”呢,从“相似”
这个字眼就意思约略我们就可以了知,这个指的就是七住菩萨明心开始;那七住菩萨明
心因为就是证悟了真心如来藏,而这个真心如来藏,不管我们从总相智、别相智,乃至
于入地之后所修的层层的种智,其实都不会离开真心如来藏;所以按照这个道理来讲,
我们从七住位开始所证到的真心如来藏的总相,其实就已经是跟佛有相似之处了,所以
叫作相似即佛。我们说,真正的对于真如佛性有真正的证悟了解,那还是要到初地入地
之后;所以把初地到最后身菩萨的位阶,把它叫作“分证即佛”,也就是分分去证,分
分去证真如——真心如来藏的种种的智慧。最后当然就是“究竟即佛”,也就是最后已
经成佛了。有“六即佛”。
那我们回头来看呢,我们说之前在看到智顗大师在讲圆教的时候曾经讲到说,圆教
的话是“圆顿入中”,这个后来产生了一些的后患,也就是往往有一些的修行人都觉得
说圆教是可以走捷径的;更是有后世的藏传佛敎、西藏密宗的学人往往觉得说,密宗的
这些密法是无上的大法,只要修习了之后,就可以一生顿超十地、一生成佛;乃至于说
修行了什么特别法门之后,七日就可以成佛了。为了要确实能够挽救这样的过患,所以
我们提出说,在圆教的部分的观行,应该请大家要注意到有六即佛的方式。按照六即佛
的方式,可以说最后只有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其他的五项即佛的方式都还落在菩
萨的这个位阶的修行里面。这是关于圆教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跟大家解释智顗其他的主要思想。他有所谓的“一心三观”。这个
一心三观说的是什么呢?其实所谓的“三”这个字眼,最主要是从《中论》里面的〈观
四谛品〉而来。〈观四谛品〉的偈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亦为中道义。】这里面就出现了所谓的“空”这个字,跟“假名”这个字跟“中道”,
所以说,后来的人在看这一句偈的时候,往往都把空跟假跟中分别去探讨它们的意涵;
并且分别想要去分析说,到底空跟假跟中之间的次第是如何。那智顗大师在这里呢,他
的看法是认为,假跟中跟空,假名、中道跟空这个三者是不可分的,它的关系是“一而
三,三而一”,并非次第而得,这个是智顗大师的看法。
但是我们针对智顗大师的这个说法的话,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各
位菩萨请想想看,如果还没有具足圆证的人,无论作任何的事情其实都有修行的次第,
是吗?但是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已经具足圆证的人的话,在他看来这些道理,就如同
我们要渡河的时候要坐的竹筏一样:一旦渡河了,一旦到生死的彼岸了,我们还要留著
“空”的筏,留著“假”的筏,留著“中”的筏吗?所以,如果真正已经具足圆证的人
,怎么还会在看说是不是“三观”呢?是不是有这个“三”这个字眼呢?所以,具足圆
证应该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必要了;可是对于未具足圆证的人,这里面一定有它的修行次
第。所以我们在这里说,一心三观这件事情固然在理上看起来是很绝妙;可是对于我们
要问的是,到底对于修行有没有实际的帮助?如果说不能够按照当时学人所需要的修行
的这些指导,按照因病与药的方式给他指导,让他按照一定的次第修行的话,这样子的
说法其实在实证意义上面就会变得很薄弱。接下来,智顗大师的思想还有所谓的“一念
三千”。这个一念三千,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留在下一次再说。
我们在这里要再次的提醒大家,我们从之前所看到的藏、通、别、圆所谓的化法四
教里面具体的内涵,以及所谓的五时判教的过程,还有所谓的我们刚才讲的一心三观的
过程,相信各位菩萨都已经发现,这些个说法,如果我们仅是从文字上面去判断的时候
,看起来它们好像也都有道理在。特别是像比方说一心三观的这件事情,你可以说在《
中论》里面,由于在同一个偈里面,就已经把空、假、中这三个名词都已经写在同一个
偈里面了;所以按照这样的,岂不是意味著那空、假、中本来就是所谓的一心三观吗?
可是实际上,你假如是真的按照《阿含经》的方式去修行的话,乃至于修行到了、时候
到了可以差不多快要破参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会历经所谓的“四加行位”;那在
四加行位里面,所谓的这个加行的部分,其中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名”的寻思;这个名
的寻思,寻思的就是所谓的假名的这些状况。那从这里的确可以看出,真正的修行其实
内涵是有次第性的;不是说写在同一个偈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时而得。
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认为,最主要会产生这些在修行上面稍微有一点偏差的状况,
最主要就是因为独立宗派的关系;因为你如果在一个宗派里面独尊哪一些经论的话,你
就看不到佛法的全貌。所以我们在最后还是要重申:我们不应该再分宗派,我们应该要
全面性的修证佛法!
智顗大师的主要思想,其中的一个“一心三观”,我们说空、假、中的这个部分,它到
底是“一而三,三而一”,或是有它的次第在呢?我们的看法是,倒是要依照不同的学
人,他有不同的根性,有不同的状况,所以你要当机,要有所侧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到智顗大师的另外一个主要思想,是所谓的“一念三千”。一念
三千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就是我们一个念头生起,同时具备了三千的世间。这个文字
上听起来非常非常的玄妙。他的原文是,智顗大师的原文是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
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所以这样看起来,一念同时具
三千世间,真的是按照这个文字看来有它的胜妙之处。但是到底是如何得出这个一念三
千呢?我们接下来就按照智顗大师的著述来为大家解析。
首先我们看到,我们都知道三界总共会分成——按照有情众生往生的去处,可以分
成六道、六界,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跟天,这个是六道,
我们熟知的六道。这个六界如果再加上声闻、缘觉、菩萨跟佛,就会形成了十个不同有
情的状况,这个就叫作十界。从十界开始,智顗大师认为,就如同我们的一念,我们的
念头起来的时候,这个念头可以是作恶,也可以是作善,所以说这个念头的本身其实就
已经含摄了其他各界的内涵。比方说,如果我们现在在人间,而我们动的念头却是极恶
毒极恶毒的念头,这个时候虽然说我们是在人这一界,可是我们同样因为念头的关系,
所以我们也含摄了地狱这一界。那依照这样的道理,所以智顗大师认为这个十界,这个
十界会互相含摄,所以最起码十乘以十就开始有百界;也就是包含你现在正在哪一界里
面,以及你现在的起心动念,这个加在一起互相的含摄的结果,就变成了百界。
那百界呢,接下来百界又怎么推演呢?百界再加上所谓的“十如是”,就会变成“
千如是”。什么叫作十如是呢?十如是要回归到这个经文,我们说这个经文里面,是从
《妙法莲华经》里面所引出来的。这个经文是这样说的:【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
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妙法莲华经》)所以在《莲华经》里面提出了哪十个东
西呢?就是所谓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跟本末究竟这十项内容。这个
十项内容,智顗大师就根据这个《妙法莲华经》里面所揭示的这个十项内容,把它掺上
了之前我们谈到的十界含摄成为百界;百界分别在每一个界里面分别都有如是力、如是
体、如是用、如是因缘等等,这个十如是这样相乘起来的结果,就变成了千如是。从千
如是再加上有三种的世间,意思就是国土世间、五阴世间跟众生世间,这个三个世间把
它加乘在一起,千如是就会演变成三千世间。
所以智顗大师的这个三千世间的这个想法,在推演的过程中的确是非常的玄妙。不
过,我们当然在领会到这个部分的玄妙之余,我们应该回头来看看一念三千的这些观念
跟推演的过程,在我们修行上面应该怎么样发挥用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首先所谓的从十界含摄成百界,也就是一界分别含摄另外十界,
所以十界就有百界的这个说法,我们在这里要稍微慎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说别的
状况,我们光是说佛的部分,佛之所以成就究竟的佛果,表示说佛的一切的种子都已经
清净至极了,才能够成就佛地极其胜妙的功德。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说,我们说佛地怎
么会含摄其余界的种子呢?特别是佛地怎么可能还会含摄三恶道的种子呢?所以从这个
十界来看的话,我们说佛这一界是非常非常鲜明的,祂是不会跟其他的九界来含摄的;
只有佛来度众生,而不是说佛的心念起念,起心动念还会含摄其他九界的种子。同样的
,我们在余道的含摄,我们比方说,我们说六道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
天上这个六道众生心念互相含摄的状况,我们可以用阿赖耶识种子的道理,我们可以勉
强说得通。我们可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起心动念是行善的话,那我们是跟天
相应;如果我们一心向恶的话,那么我们就是跟三恶道相应,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勉强
说,这个部分有它含摄的道理。但是,十界确实不能够因为这样子就说直接变成百界,
因为光是佛这一界就已经完全不同。
再来,我们说千如是这个一千呢,从百界加上十如是而来的。最重点是说,我们能
不能把百界跟十如是直接相乘而得到千如是呢?我们得要回归到《妙法莲华经》里面去
看。我们提醒大家,《妙法莲华经》里面所述说的经文是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
相”;所谓的诸法实相,就是诸法的相、性、体、力等等总共有十相的内容。我们姑且
不论这个十相的部分的道理、这个十相内涵,到底它的确切的内容是什么;但是从这个
经文里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的实相,也就是只有佛与佛才能
确实的掌握这个十如是的内容。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当我们看到说十如是乃是佛的境
界,佛地以下仅能进行少分或多分的修证,但只有佛才具足十如是;所以,我们把百界
直接乘上十如是,到底是不是如理作意呢,这个就值得商榷啰!因为除了佛地之外,觉
知心是不能够一念遍缘所谓的千如是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是佛地的功德;所
以把百界乘以十如是,一方面在理上面说起来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十如是的具足是佛的
境界,其他界的众生都没有办法具足十如是的观行,那这样百界乘以十如是就不如理了
。接下来,我们说只有佛地的觉知心才能够遍缘,那除了佛地之外,其他都没有办法有
这样的功德;所以把百界直接乘上十如是得到千如是的这个结果,在理上面值得商榷,
并且在修证上面也同样值得商榷。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智顗大师的另外一个主要的思想,是所谓的“止观”。止是什
么意思呢?止就是去絶分别,远离邪念,使你的心能够安住在一境当中,叫作止。观就
是所谓的发起正智,历历分明去照见诸法,叫作观。止跟观,在智顗大师所揭示的修行
的历程里面,主要是用在禅定的修行里面;那这个部分呢,而且这个部分应该是从智顗
大师的师父,从慧思那边所习来的。但是,止观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给它极大的肯
定。因为止观的道理,不止是修习禅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这样的修习,因为禅定的每一
地每一地的境界的修习,都是要经过止观的程序才有办法达到。可是我们也要说,除了
禅定之外,其实我们在所有一切智慧的修行里面,也确实都是需要止观的过程。比方说
,我们就拿菩萨要开悟明心所需要的准备工作来讲,要开悟明心的时候,除了福德要具
足,并且智慧要熏习正知正见之外,除了这两个之外,你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你如
果没有定力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际去参究。这个所需要的定力,其实就可以对应到我
们说的止观的“止”这个字上面。那观呢,我们可以说,菩萨在破参明心的时候,在止
的这个基础上面,去用思惟观去寻找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所以止观的这个修行的用途,
其实不只于禅定,其实在智慧的修行上面,每一分每一地的智慧修行,也都是止观的过
程。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要给智顗大师很大很大的掌声。因为智顗大师提出的这个止
观,使得我们后人有现行的这个止观的名相可以去依止,让我们在修习智慧的过程上面
,能够按照这样的过程,一路一路的修行上来;所以这个是智顗大师极大的功德。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整个再来检视天台宗,所谓立天台宗的这件事情来讲,我们可
以看到,从我们一开始讲的所谓的五时,也就是把这个唯识列在般若之后的判教——五
时判教,以及所谓八教的内容,比方说藏、通、别、圆各自的修持的方式,乃至于说一
心三观、一念三千这些非常玄妙的这些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我们现在应该可以了解
,这个理论有许多的部分都是用情解思惟的方式,去揣测什么是中道、什么是佛性。我
们光是从他把唯识跟般若的地位,把般若摆在唯识的后面,我们大概就知道他对于中道
跟佛性的了解,应该就只是停留在那里,而不知道说在唯识的经典里面是如何精采的描
述中道跟佛性的内容。所以说,独尊天台宗就会发生说以情解思惟去揣测这些中道佛性
的这些结果,而不能说从真心如来藏的真实法性真的去体证中道佛性。就如同我们之前
有讲的,你应该是要努力去实证“三自性”;你证了“三自性”的内涵之后,你才能知
道说“三无性”讲的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认真来看的话,其实不只是三自性、三无性
的这些的道理;其实我们证四圣谛,行八正道,修禅定等等,都一定要讲求真正去实证
之后,才能够知道说 佛所说的道理,才能够切身的体会 佛所说的道理。
关于智顗大师所写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跟《摩诃止观》的这些内容,我
们从以上的介绍里面,我们都知道说他的理是非常的玄妙;可是我们也给大家分析了这
些玄妙的部分,其实都是依照文字去解析的,情解思惟去推测的。甚至在他的著作里面
,也出现了所谓“草木亦有佛性”这样的字句。草木亦有佛性这样的字句,其实这个部
分在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之后,他当然可以在草木之上看到他自己的佛性;可是问题是那
个佛性是他自己的佛性,而不是草木的佛性。草木在佛教的认知里面,本来就是无情。
我们整个佛教的修行,其实都是环绕在有情上面去修行的;所以当他说出草木亦有佛性
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有误导众生的过失。
最后,我们还是必须要强调的就是,智顗大师所提出来的止观禅定的事修,止观禅
定的修习方式,对于我们在修习禅定有直接的助益,对于三地菩萨要修习增上心学也是
一样有所助益;甚至我们说,把止观的这个道理,把它应用在智慧度的修行上面,也是
一样都可以发挥它的用处。所以在这个部分来讲,我们要赞扬智顗大师在止观方面所给
我们的指导。
不过我们这样整体判断下来,就是说可以看到,天台宗可以说在我们修证上面最有
利的指导,就是所谓的止观方面;其他的部分,其实你是很难用在修行上面,并且对实
质上面有所助益的。所以,我们在这里还是可以看到,独尊天台一宗的结果,就会变成
了修习的佛法就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再次的主张:不应该再另外
再立宗派,而是应该要回归一个佛乘全面性的修证佛法。这是关于天台宗的部分。
宗通与说通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转载]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 陈兵阿赖耶识功能四分
终究有一天阿罗汉会从无余涅槃中再度现起止观双运
集体禅修活动止与观
绕塔之功德只有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才能拯救世界
求教菩提心佛教与成佛(─)
佛教的六波罗蜜小止观
止观--维基百科印顺法师的悲哀 第二章 中观的定位问题
有一个问题请教各位达人众生均能成佛的理由;如来藏周遍于一切众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智顗话题: 修行话题: 部分话题: 圆教话题: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