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乞巧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a*******r
发帖数: 3452
1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如梦令] 乞巧
五百年河东:和谐社会是男耕女织,男耕为必要条件,否则没饭吃,故女子乞巧,提高
纺织技艺,造福家庭。
五百年河西:社会进步,吃穿无忧,时尚郎财女貌,女貌易得,化妆术几乎可以易容,
故男子压力很大,以寻金为己任,来稳定关系。
女子乞巧到儿郎寻金,为了婚姻家庭都很卖力气,再过五百年,又会是怎样?
楼主如梦令现在写起来很娴熟了,再接再厉,继续进步。
l*****d
发帖数: 7963
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八月路漫漫】谒金门 乞巧
银河渺,鸡唱碧天将晓。星醉云归荷叶小。香风吹绿草。
执手相携未了,鹊路落花谁扫。七夕纤纤儿女俏,对长空乞巧。
M**a
发帖数: 4816
3
都没见一个人提起?
古代的女孩子在葡萄树下绣些啥子东西的就是为了乞求一份爱情。
又到了每年的七夕日,大部分年青人认为七夕是今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近年又
有商家为了赢利目的操作“七夕中国情人节”的概念,但我觉得他们大多已曲解了它的
真正含义: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应该说是中国的女儿节。
j*j
发帖数: 5564
4
不管是想要向织女乞巧,还是偷听女郎织女的情话,都是偷偷摸摸的,要防着被女郎织女
看见,那自然得躲起来。。。躲家里声音被隔听不清;那就只好躲在既能隐身又不隔音的
葡萄架,南瓜藤下等等
j*j
发帖数: 5564
5
乞谁的巧呢?是乞织女的巧,于是就转回到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上去了 :)
c***r
发帖数: 3965
6
来自主题: _Riddles版 - Re: 七夕乞巧
暮雪方三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庭前,学人拜新月。
r***n
发帖数: 298
7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七夕节习俗若干
七夕节习俗----
·乞巧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
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可谓琳琅满目。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
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
》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
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
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
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
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
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
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
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七夕节习俗若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ural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rowan (幸福的花楸树),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七夕节习俗若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6 02:46:43 2011, 美东)
七夕节习俗----
·乞巧
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
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可谓琳琅满目。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
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儿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荆楚岁时记
》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也有把“
穿针”转为“丢针”的。形式是在七夕夜晚,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丢
入水里,让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辉映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生浮动的阴影,变化多
端。依其形状,就可以占卜投针姑娘针绣工作是拙是巧。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
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98
9
七夕节在当下也被称作中国人的“情人节”,其实在历史上,七夕是“乞巧节”。
七夕佳节的起源比较早。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西晋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曰牵牛织女会天河。”对此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曰,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由此可见,牵牛、织女天河会的传说起源很早。
那么对于历代的中国人都是怎样过七夕的呢?
《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西汉时期,在七夕节这一天,宫廷之中的彩女在高楼穿七孔针乞巧。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从这个记录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风俗是在这一天晾晒经书,还会在席子上面设下酒肉来祭拜牵牛、织女两个星宿,有人晚上还会整夜不睡来守夜,他们认为如果看到天上有白气,如同地上河里的波浪,并且散发出五彩的光芒,那么就立即跪拜、许愿,在三年之内,愿望就会实现。
西晋时期,在这一天除了乞巧之...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0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toughgirls(女汉子), 信区: Astronomy
标题: 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Aug 29 09:09:58 2017,GMT)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或七姐
诞。
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会在鹊桥相会。织
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原本以少女乞巧为传统的七
夕节,逐渐被多情的中国人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传说丨“鹊桥”到底有多长?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天上的织女和人间的牛郎相爱成亲,玉帝和王母娘
娘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牛郎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
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
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
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
间的喜鹊...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1
许多人一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情人节,其实并非如此。古代七夕并不是
人们所说的那种情人幽会或定情的情人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西方那种所谓的一支
玫瑰情人节难以比拟的。在我国古代,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
人称之为“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
最为重视的日子。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同时礼拜七
姐,祈求赐给美满姻缘。
其实,“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国,随
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
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
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
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
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
,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01
12
每一年的七夕,不知尘世中有多少红男绿女像牛郎织女一样约会。反正现在许多人都将
七夕理解成了情人节,大概是因为看到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吧。但实际上,七夕
跟情人节毫无关系(传统社会倒有一个情人节,那就是元宵节),恰恰相反,过去民间
谈婚论嫁,还要有意避开七夕:“七月七日,迎亲嫁女避节。”
为什么?你想啊,牛郎与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两地分居,天各一方,一年才能见面
一次。尽管宋朝诗人秦观写了一首《鹊桥仙》,歌颂七夕的浪漫:“纤云弄巧,飞星传
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
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这样的浪漫只合存在于诗歌
,人世间又有哪对情人愿意相爱的人分隔两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其实是女儿节,或者说是乞巧节。过去的女儿家,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日后能相
夫教子、男耕女织。现在女孩子的理想是“求包养”。品味是不一样的。而织女是巧星
,传统女性的偶像。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都要做各种奇巧小玩艺,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相赠送小工艺品,
送上美好祝福... 阅读全帖
m****z
发帖数: 230
13
在中国古代,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
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生活幸福。尤
其是在隋唐以后,“七夕”已经成为人们必过的传统节日。唐朝诗人崔颢就曾在诗中描
写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
每到“七夕”,不仅民间男女如此,而且身处皇宫内院的皇帝与宫女们也像民间男女一
样,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
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那个“七夕”的夜晚,风流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约会,半夜时两人低声盟
誓:在天比翼双飞,在地相携连理,天长地久,永不分离。然而,古往今来,历朝历代
的皇宫内院中,能有多少皇帝嫔妃像唐玄宗与杨贵妃一样,在“七夕”的夜晚许下生死
相守的誓言。
虽然,唐玄宗和杨贵妃只有秋冬时节才到华清宫居住,“七夕”的时候大概不会在华清
宫里的长生殿私语盟誓。但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还是对“七夕”之夜情有独钟。然而,
在这皇宫内院中,皇帝只有一个,而嫔妃宫女却成百上千,... 阅读全帖
z********u
发帖数: 536
1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新年征文]从立春吃春饼说起
今年的春节和立春节气只隔一天,刚吃完新年的饺子又要吃立春的春饼,想到中国的传
统节日习俗大多和吃有些关系。
正月初一:
北方人过春节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人吃年糕是希望生活水平步步高。
正月初五:
老家的习俗正月初五放鞭炮驱走晦气之后也吃饺子庆祝破五。
正月十五:
元宵节也是上元日,据史料记载,吃元宵的习俗据说从宋代就开始了。原本同样重要的
中元日七月十五和下元日十月十五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清明: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踏青郊游之外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民间还有禁火寒食的
习俗。
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纪念屈原吃粽子更是家喻户晓,连韩国人都很嫉妒我们有这么久远的文化传统。
立夏:
立夏节气的关于吃的习俗更是五花把门: 我的老家是吃鸡蛋糕,不吃就要苦夏,我不
知道具体的来历。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嵊州立夏有斗蛋的风俗,闽南
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赣东北有吃“立夏馃”的习惯,杭俗立
夏日食乌米饭和乌饭糕。徽州城乡均有吃苎叶馃,鸡蛋,蚕豆,豌豆及用秤“称人”的
风俗。扬州人有吃五香茶叶蛋、吃七家茶、不坐门槛、称体重等预防疾病之举。上海郊
县农民取麦粉和...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547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传承七夕节的文化渊源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到来,很多恋人开始了浪漫的约会计划。七夕节源自于牛郎与
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任世间风云变幻,唯有这古
老的节日风俗未有显著变化。“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在中国这
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国度,将这个本就浪漫的节日显得更加唯美动人。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
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
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
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间
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宋元之际,七夕乞巧
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明清时期,七夕做为
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
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
卜女之巧...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368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七夕和淫妇
今天看了相关网页才知道原来七夕又叫做“乞巧”,风行于两宋,而七月七日生人,则
多以“巧”为名,这大概就是水浒中大淫妇潘巧云取名的由因。
宋元时代的旧历七夕,乃是民间盛节。《东京梦华录》说,初六初七日晚,贵家多在庭
院中结彩楼,谓之“乞巧楼”。铺陈瓜果、酒炙、笔砚、针线,女士们各自呈巧,焚香
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使针,或把小蜘蛛放在盒子内,次日看之,若小蜘蛛结
网圆正,谓之“得巧”。又《梦粱录》记,南渡后的杭州,民间亦有此俗,“此东都流
传,至今不改”。
原著中的潘巧云:“黑鬒鬒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
,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
尖尖脚儿,花蔟蔟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
潘巧云是年轻的少妇,并且有过性享受的欲望熟女。 潘巧云先嫁王押司,两年后老公
身故,再嫁杨雄。书中一笔带过潘巧云和前夫的生活,但可以一点,潘巧云和王押司肯
定有过******。王押司是否日夜纵欲而死不得而知,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潘巧云的年龄,但不难推敲得出潘巧云大约25岁。25岁的女人,生理
已经完全成熟,...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7
这个周末恰逢农历“七夕”,与婚登排队、玫瑰看涨的“大趋势”相反,很多网友纷纷提出“不过七夕”,并列出“不过七夕的N条理由”。不少人觉得,虽然是弘扬传统,但是硬把“七夕”说成“中国情人节”理由太牵强。也有网友质疑,中国传统节日非得挂靠在洋节的名称和习惯上,那过传统节日还有什么意义?
理由一
凄美鹊桥会
不是“良辰吉日”
“我小时候就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夫妻不能在一起,一年才能在鹊桥上相聚一次,挺凄美的故事。”所以市民王小姐听到“结婚登记争抢七夕”、“七夕结婚超过8月8日”的消息,觉得有点儿不理解。
在北大历史系读研的小吴说,七夕原本是“乞巧”,古时候原本是女性拜织女,希望能像织女一样美丽、灵巧、聪明。此外,民间还流传着阴历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读书人在这天拜祭一下,祈望自己中状元。“有个爱情故事就是情人节,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
理由二
牛郎和织女
是夫妻非“情人”
在一家知名论坛上,很多网友发帖说,按照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算是合法夫妻,还有一双儿女,只不过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加上牛郎“没车没房”,王母娘娘才从中作梗。“七夕鹊桥相会表达的是一种夫妻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忠贞,和情人节要表...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3081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国版的变形记
薛录事鱼服证仙
话说唐肃宗乾元年间,有个官人姓薛,名伟,吴县人氏,曾中天宝末年进士。初任扶风
县尉,名声颇著,升为蜀中青城县主簿。夫人顾氏,乃是吴县第一个大族,不惟容止端
丽,兼且性格柔婉。夫妻相得,爱敬如宾。不觉在任又经三年,大尹升迁去了。上司知
其廉能,即委他署摄县印。那青城县本在穷山深谷之中,田地硗脊,历年岁歉民贫,盗
贼生发。自薛少府署印,立起保甲之法,凡有盗贼,协力缉捕。又设立义学,教育人材
。又开义仓,赈济孤寡。每至春间,亲往各乡,课农布种。又把好言劝谕,教他本分为
人。因此处处田禾大熟,盗贼尽化为良民。治得县中真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戴
恩怀德,编成歌谣,称颂其美。歌云:
秋至而收,春至而耘。吏不催租,夜不闭门。
百姓乐业,立学兴文。教养兼遂,薛公之恩。
自今孩童,愿以名存。将何字之?薛儿薛孙。
那薛少府不但谦谨仁慈,爱民如子,就是待那同僚,却也谦恭虚己,百凡从厚。原
来这县中有一个县丞,一个主簿,两个县尉。那县丞姓邹名滂,也是进士出身,与薛少
府恰是同年好友。两个县尉,一个姓雷名济,一个姓裴名宽。这三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
,因此臭味相投...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7062
19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Re: [转载] 七夕
七月
初七日 是日为七夕,相传牛郎织女渡银河而相会之日,故小女儿有乞巧之事。以
面粉和糖,制成各种小型之形状,而以油煎之,名曰巧果。向晚陈于庭中,佐以莲
蓬,白藕,红菱之类。对目穿针,乞织女之锡以巧技也。又捕蜘蛛一枚,置之盒中
,明日视之,如结网成者,为得巧之验。又或取雨水井水各半,盛以碗,露一夜,
明日水上结薄衣,投一极小之针浮其上,视其水底影之所似,以占巧拙,似杵形者
则拙也。此风起于南宋。皋亭山西有龙珠山,相传钱王曾乞巧于此,故名巧山,则
又在南宋之前矣。然并非普遍之风俗,好事者偶以此邀兴耳。
是日,妇女多以槿柳叶洗发。
p*****p
发帖数: 7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发七夕包子
索性把知道的都贴上:
《诗经》《小雅》: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苏 轼《菩萨蛮 七夕》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绮疏遗恨》明.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
S*********2
发帖数: 172
21
没文化人,只会转载,O(∩_∩)O哈哈~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 阅读全帖
IC
发帖数: 1215
22
来自主题: bagua版 - 叶孤城,可敢一战
那不如与我大战吧
这个好玩: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
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
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
“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太多了, 都安排不过来了
c********e
发帖数: 42175
23
来自主题: bagua版 - [合集] 叶孤城,可敢一战
☆─────────────────────────────────────☆
IC (I see) 于 (Thu Aug 4 19:51:03 2011, 美东) 提到:
☆─────────────────────────────────────☆
aimer (爱之魅) 于 (Thu Aug 4 19:52:37 2011, 美东) 提到:
讨厌, 又换马甲
☆─────────────────────────────────────☆
IC (I see) 于 (Thu Aug 4 19:53:03 2011, 美东) 提到:
勒紧裤腰带赚工分嘛

☆─────────────────────────────────────☆
aimer (爱之魅) 于 (Thu Aug 4 19:54:05 2011, 美东) 提到:
你要那么多工分做什么? 也要买人裸奔?
☆─────────────────────────────────────☆
IC (I see) 于 (Thu Aug 4 19:54: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e***d
发帖数: 8248
2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祝本版童鞋们七夕快乐~~:)
乞巧节快乐,乞巧乞巧。
s******y
发帖数: 28562
25
茅十七:神仙们的性生活
牛郎织女关系考
这几年西风东渐,中国人过洋节成风,尤其这个情人节成为年青人心目中不可错
过的重大节日。到了这一天,成双的情人们要表演你侬我侬的肥皂剧,单身的光棍们则
要抒发迎风落泪的小资情。有些老同志就看不过眼了,觉得他们崇洋媚外,于是寻章摘
句,考证出中国也有情人节,就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而牛郎与织女就是中国
人忠于爱情的典范。
那么牛郎织女之间是不是真的忠贞不二呢?还是用神经考古法来考证一番吧。先
来看看《太平广记》中的一个故事:
郭翰的艳遇
一个夏日的夜晚,太原一位叫郭翰的单身帅哥正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一阵香风刮
来,一位PLMM从天而降,郭翰以为是神仙来下凡指示工作,赶忙下拜。谁知MM说道:“
我是天上的织女呀,单身太久心情不好,天帝让我出来散心,我听说你为人不错,所以
就想托身与你。”郭翰当时一听这话都傻了,怎么会有这等好事?这时只见织女命侍女
扫屋铺床,打开电风扇——原文说是“会风之扇”,估计和今天的电风扇差不多。然后
织女与郭翰“携手登堂,解衣共卧”,只见她“柔
肌腻体,深情密态,妍艳无匹”,与郭翰一夜欢爱之后,第二天早上凌云而去。从
此以后...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26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转载] 七夕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nun (新翻绿腰), 信区: Jiangsu
标 题: 七夕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Aug 14 22:05:27 2002) WWW-POST
明天是七夕,据说七夕当晚一定会下雨,是牛郎,织女踩着喜鹊脊梁,相拥而泣的泪.
可是可是,郭老对我们说,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雨天的星星?
今天倒是很舒服的雨转多云,明天中午要打个电话回家,看看是否应验.
女子乞巧拜织女,男子乞智祭魁星.巧字与我估计是没缘分了,考试在即,拜我的魁星爷是正
经.呵呵,想当年聊斋读多了,整日做梦,想着若是文曲星下凡就好了.又总琢磨着若是一脚
踢到盏神灯,钻出个魔鬼硬要塞给我三个愿望,第一个一定是全家健康快乐,第二个是给我
智慧,第三个始终下不了决心...眼见着是没有魔鬼的了,自求多福吧.
网上看到了从前各地风俗,剪了江浙的过来.
江蘇
無錫縣乞巧女子以雜花浸水,置於庭中過夜.次日清晨取以洗面,據說能使容貌更加美麗.
吳縣女子七月七日搗鳳仙花汁染指甲.
江南一帶,七夕這天要送五彩繩.因為喜鵲
y*****6
发帖数: 954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学者:七夕不该是情人节 女儿节更好(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2 19:35:58 2007), 转信
婆婆级的乞巧元老是珠村中的乞巧骨干力量。她们当中年纪最小的70岁,最大的86岁。
七夕到底算不算中国情人节?昨日,广州乞巧文化研讨会在天河区政府举行。会上,专家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观点碰撞,中山大学中文系叶春生等认为,中国没有情人节;广东民俗学会会长刘志文却认为中国情人节有三个,七夕是其中之一。
叶春生:说七夕是情人节属炒作
“中国的典籍没有记载过有关情人节的内容,说七夕是情人节,纯粹是商家和媒体炒作的结果,官方从来没有正式认可过,老百姓也未必认同。”昨日上午,在广州乞巧文化研讨会上,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以坚决否定的态度,拉开了对中国情人节讨论的序幕。
他说,据上海有关机构调查,把七夕当作是中国情人节的人,仅占1%~2%。“情人”在古代中国是指不正当男女关系,中国没有专门的情人节,七夕只
S******t
发帖数: 8388
28
来自主题: _Stockcafeteria版 - Re: 才知道今天是七夕哈 (转载)
somebody is even more out of date than me. kakakaka .Chinese valentine day.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
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
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
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
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
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
s******c
发帖数: 1920
29
去年本版有个帖子讨论的那个安徽农民版的红楼后28回
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004635.html
刚发现这个已经出论文了都: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28870-1.shtml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确为红楼梦真本
楼主:吴氏红楼 时间:2014-05-23 15:47:00 点击:4638 回复:21
注:文已刊登在 《红楼研究》 2014年第一期
自《癸酉本石头记》2008年8月在网上流传以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
该书史无前例地披露了后28回的内容,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有的说,这是
曹雪芹真稿;有的说,这是后人假托,双方观点相去甚远。而红学界的权威却沉默不发
声,至今未给出明确的结论。笔者结合甲戌本、庚辰本、蒙府本、戚本、靖本前80回中
的批注,与《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情节内容与结构脉络进行比对、论证,得出了《
癸酉本》为《红楼梦》真本的结论。
读《红楼梦》,须结合批注方能深悟其意,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概因批
书者曾通览全书,故能在前80回中的批语中适度剧...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30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赏月吃月饼的日子。但如果究其本源的话,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
崇拜,在周礼中已经有月明则祭的记载。
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有女娲捧月和嫦娥奔月的典故流传。
女娲捧月的最初故事已经无考,但在汉朝以前的雕像和绘画里却可以找到踪迹,伏羲举
日,女娲捧月,日中为金乌,月内有蟾蜍。
点看全图
费县潘家疃出土的伏羲图和女娲图分别刻在两个门柱上,伏羲为人首龙身,身上有日轮
而手执规,下身长两只足;女娲人首龙身,身上有月轮而手执矩,下身有两只足。
但是女娲捧月似乎只是一种对应,而并无其他故事,虽然月中有蟾蜍这件事情被很多人
记下来了,月宫又在诗词歌赋中被称为是“蟾宫”。
说到月神的正主,还得是嫦娥。嫦娥又名常娥,常仪,更有人说她干脆就是变成了蟾蜍
F,但嫦娥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还是那衣带飘飘的神仙姐姐。
点看全图
嫦娥在中国民俗里是月神,也是掌管女红、生育、平安的神。传统上是由妇女儿童为主
祭拜的。
点看全图
这是一首以拜月为主题的童谣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
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
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
点看全...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1
明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这个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不少人都认为它是“中国情人节”。其实,“七夕”并非情人节。“这属于年轻人误读。”昨日,重庆民俗专家,西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李世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七夕和重庆没有关系
李世平说,他和所有人一样,能够感受到七夕的浪漫色彩。“还没有到这一天,这几个字已经漫天飞舞。”
七夕是咋来的,这个节日和重庆之间有无关联?李世平说,他多次查阅过材料,七夕和重庆没有关系。“其实七夕的来历,大家都知道,就是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
“这个传说,和重庆没有关系。”李世平说。
七夕不是中国情人节
有很多人习惯称七夕为“中国情人节”,并且这个称呼似乎已经被大众认可了。
这一...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095
32
来自主题: Japan版 - 七夕
起源
日本古来の豊作を祖霊に祈る祭(お盆)に、中国から伝来した女性が針仕事の上達を願
う乞巧奠(きっこうでん/きこうでん)や佛教の盂蘭盆会(お盆)などが習合したも
の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そもそも七夕は棚幡とも書いたが、現在でもお盆行事の一部で
もあり、笹は精霊(祖先の霊)が宿る依代である。
七夕を特別な日とすることがいつから起こったかは定かではない。この日の行事につ
いて書かれた最も古い文献は後漢時代の崔寔が書いた『四民月令』に書物を虫干しに
したことが記されているが、七夕の風俗を記したものとしては東晋に葛洪が記した『
西京雑記』に「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襟褸、人倶習之」と記録されたものが
初見である。
織女と牽牛の伝説は『文選』の中の漢の時代に編纂された「古詩十九首[3]」が文献
として初出とされている[4]が、まだ7月7日との関わりは明らかではない。その後、
南北朝時代の『荊楚歳時記』には7月7日、牽牛と織姫が会合する夜であると明記され
、さらに夜に婦人たちが7本の針の穴に美しい彩りの糸を通し、捧げ物を庭に並べて
針仕事の上達を祈ったと書かれており、7月7日に行われた乞巧奠と織
h******y
发帖数: 2025
33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满汉全席之节令宴(图) ZZ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5-09/29/content_3560585.htm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
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
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
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遂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
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
一应俱全。
h******y
发帖数: 2025
34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满汉全席之节令宴 ZZ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
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
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
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
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
应俱全。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蜜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 熊猫蟹肉 虾籽冬笋 五丝洋粉 五香鳜鱼 酸辣黄瓜 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 烧鹧鸪 芜爆散丹 鸡丝豆苗
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 松子海罗干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饼
x*****u
发帖数: 3419
3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七夕节
http://www.chinacattle.com/culture/minsu/ms0025.htm
七夕节
农历七月七日,是一个重要节日,一般称女节、女儿节,亦称七夕节、乞巧节、双七
节、情人节,这些节日名称与牛郎织女有密切关系,因为,牛郎与织女被银河分隔一方,
只有在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吉日良辰,进行许多活动,因而形成许多节
日民俗。
拜双星和乞巧
所谓拜双星,就是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又称为拜银河。这一活动在旧时北京十分流行
。通常是一群少女、少妇聚议,商量过七夕节的方案.选一位家院较大、环境幽静的家庭
少妇主持,供品由大家分摊,采购。在祭双星前夕,必须沐浴,斋戒,然后大家到主妇家
设神偶,大多设在院内的葡萄下,轮流烧香、上供,供品必须有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
果等时令鲜品,花瓶内插有鲜花。姑娘、少妇还把胭脂、淀儿粉等化妆品供上,请织女享
用。少女在烧香时祈求自己像织女一样美丽,将来找到如意郎君。少妇则希望织女保佑自
己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祭毕,她们把化妆品一分为二,一份丢在房顶,象征送给织女,
一份留给自己使用,认为姑娘使用与织女一样的胭脂,自己也就会像织女一样漂亮
r****y
发帖数: 26819
3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发七夕包子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A******6
发帖数: 177
37
第二三三章 英雄多故谋夫病(上)
七月初七,乞巧节。
这一天,对于武朝这个繁华的国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节日 之一。姑娘家们穿针布宴
,向织 女星祈求智慧和巧手,祈求来日姻缘。
大户人家以及皇族宫廷, 往往也有各种奢华饮宴,有这样那样的热闹节目,通宵达旦

只在这天上午,各种喜庆的 气氛已经在汴京城里洋溢起来, 及至傍晚时分,灯火渐渐
亮起, 一辆辆青楼花车在锣鼓喧天中沿主街道巡行,便象征着这个晚 上的喜庆正式开
始。一名名穿着华丽的男男女女,公子书生丫鬟小 姐,将这个含蓄却又醇厚的古代节
日,点缀得充满了书香与文墨气息。
皇宫之中,照惯例张灯结彩 了,但那些喜庆的气氛,并未有传至宫外来。
后宫之中,公主、后妃、宫女们也已经准备好了乞巧的喜宴,这等宴席与聚会通常由皇
后主持,皇上每次也会过来。但今日至入夜以后,皇商还没有过来,几名皇室或亲王家
的小公主小郡主已经在宴会中央比赛穿针,喜庆气氛,一如往日般的令人沉醉。只在偶
尔间,会有某些消息灵通的人,下意识地将目光望向那沉默的皇宫正殿的方向,随后收
回目光,看着宴会中央的活动,笑着鼓起掌来,说几句吉祥话儿。
皇宫正殿其实并未如她们想象的那...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星桥横过鹊飞回
据说昨天七夕。红楼节日,春节,花朝,端午,中秋,重阳,都过了,却没有七夕。与
七夕有关的,算来只有元春省亲时候点的乞巧一出戏。
乞巧,是长生殿密誓一场。脂批又说,伏元春之死。拿元春比杨妃,杨妃当年是三千宠
爱在一身,更与皇帝盟誓,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元春似乎没有这么风光。杨妃马嵬坡
兵变赐死,又太过戏剧化,简直成了宫廷秘史。判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
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二十年来,应该是宫中二十年,从十四岁左
右入宫,三十四岁去世,时间上符合。五月榴花照眼明,元春大年初一生日,石榴为多
子象征,似乎都没关系。拿元春比榴花,可见其光彩照人,却不知有什么隐意。贾元春
才选凤藻宫之日,正是贾政生辰。前文有林如海之死,“九月初三”,黛玉扶灵回乡,
贾琏一边派昭儿回京取“大毛衣服”,可见是十月事。其时秦可卿正是五七。然后出殡
等等余事,无非年底光景。故元春封妃应该是十一二月左右事。与五月无干。三春争及
初春景,自然是说迎探惜三春都没有元春的好时候,虎兕相逢大梦归,历来争议无穷,
高先生让元春虎年卯月而死,作虎兔相逢,支持宫廷政变论的又道虎兕乃兵戈之象。可
是老曹当年,最
k******g
发帖数: 89
39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zz 宫女谈往录7
送鬼的中元节(1)
写完《乞巧》这节以后,我不禁伫笔深思。清宫里的好些举动有些在《红楼梦》里都
能寻见踪迹。
我现在不去查书了,因为读者比我熟悉。《红楼梦》里好多叙述到女孩子做针线活的
地方,像史湘云,算是个侯门小姐吧,写她和寡婶娘在一起做针线的地方最多,而她又最
巧,给宝玉做过香囊(荷包),替袭人为宝玉做过鞋等等;富商巨贾家庭长大的薛宝钗搬进
大观园后,在香菱的陪同下,秋窗深夜还做针线,在绛芸轩里还能替袭人绣鸳鸯呢!连林
黛玉都能做精巧的香袋儿,何况其他人。各屋的丫头更不用说了,慧紫娟不是坐在回廊上
做针线时试的莽玉吗?黄金莺不是替宝玉巧结梅花络吗?俊袭人在怡红院里绣过荷花鸳鸯,
最出名的巧手要数晴雯了,深夜勇补孔雀金裘,可以说巧冠群芳了。《红楼梦》里写女孩
子做针线的地方不下几十处。贾宝玉在四时即景诗里不也说过“卷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
鹉唤茶汤”吗?其劳作也是相当艰苦的。以宝钗为例:“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见长,
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每日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估计她们不会没有
针线妈妈的(旗人称做针线的保姆叫针线妈妈),可她们还自己做针线。这大概是大家闺秀
的风范吧
S**i
发帖数: 205
40
来自主题: NJU版 - 情人节快乐
re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
,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
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
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
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
,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
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
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
,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
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
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z********u
发帖数: 536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七律 七夕
海棠散落半园色,弦月倦听不了情。
织女望断鹊桥路,牛郎心驰河洲棚。
夜长寒孤相思守,天遥世事与命争。
几缕凉风帘影转,邻家芦管出怨声。
发现尾联和晏几道的两首词的意思差不多: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蝶恋花
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z********u
发帖数: 536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载 七律 七夕
发信人: zhangdayou (张打油),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七律 七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11:23:21 2011, 美东)
海棠散落半园色,弦月倦听万古情。
织女望断鹊桥路,牛郎心驰河洲棚。
夜长寒孤相思守,当年舛涩别恨萌。
几缕凉风帘影转,邻家芦管出怨声。
发现尾联和晏几道的两首词的意思差不多: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蝶恋花
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l*******u
发帖数: 2496
43
来自主题: RisingChina版 -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多P]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的绢
本彩色四十景图及汪由敦楷书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题咏,原存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
抢掠烧毁圆明园时被劫,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1983年,法国学术界将四十景图
咏彩色底版赠予圆明园。
【名称】:西峰秀色
【类别】:文化遗址
【年代】:清朝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景观
【文物现状】:
【简介】:
西峰秀色 西有敝厅及平台,雍正时逢七夕邀后妃人等,于此设筵乞巧,有彩棚珠
盒之盛。西北石山摩写庐山景色,山有洞府,称三仙洞,洞门面西,洞中可容两百人,
已塌。北面临河处是花港观鱼。
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
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
【相关资料】:
《西峰秀色》诗
(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
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馀本。方春花
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
垲地高轩架木为,朱明飒爽如秋时。不雕不 太古意,讵惟其丽惟其宜。
西窗正对西山启,遥接嶢峰等尺咫。霜辰红叶诗思杜,雨夕绿螺画看米。
亦有童童盘盖松,重基特立孰与同。
B******1
发帖数: 296
44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象征美好的爱情。七夕节始于汉朝,传说牛郎
和织女每年只有这一天能在鹊桥上相会。因为古代妇女在这一天会向织女乞求智巧,所
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不知不觉
又是一年的七夕节
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不知道此刻的你
身边是否正好有个他(她)
1. 牛郎见到织女后递给她一杯饮料,织女喝了一口:“有点苦,又有点甜,很浓郁的
香味。这是什么?”籍贯是福建的牛郎微笑:“这是思念的味道。你喝的就是这鹊桥上
的灰,是我对你无尽的思念化成的。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鹊桥卡灰。”
2. 七夕节我和一美女老师闲聊,好奇问道:“老师,你有没有男朋友啊?”老师回
眸一笑:“没有啊。”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不找一个啊?”老师羞红了脸:“我老公
不允许。”
3. 今天是七夕节,晚上下班前一女同事送给我一包纸巾,说是七夕礼物,并让我
省着点用。这是我迄今为止收过最走心的礼物。
4. 昨天有人问我,七夕你是一个人吗?我想了一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子不是
一个人难道还能变成一条狗吗?
5. 如果有人问我七夕怎么过,我会告诉他:一笑而过,擦肩而过, 一个人过,看
别人过,曾经有过,闭门思过,爱...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小时候画的七夕诗配画
牵牛织女年年邀,金梭若与人间巧。
须会乞巧已不弄,何意人间多未道。
打油见狂笑!
s*****g
发帖数: 7857
46
七夕还是传统的七巧节。也叫乞巧节吧。是姑娘媳妇们在月夜下,焚香许愿的节日,也
是孩子们吃多种果实糕点和嬉戏的节日。
这个节日也是祝福天下有缘的人幸福长久啊!
d*****a
发帖数: 19
47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七夕
公历3月8日为现代的一个国际性妇女节日,而农历七月初七日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
一的属于妇女的节日,名“七夕”但这两个节日在本质上并不相同,“三八国际妇女节,
,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而“七夕”乞巧,则曲
折地反映了中国旧时代的妇女们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可悲地位。
她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巧”一些,是为了更能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但我们也应
该看到。“七夕”节使在封建礼法制度下处于无权和受压抑地位的妇女们,拥有了一个属
于自己的节日,使她们在这个指定的日子,能合法而堂皇地通过“过节”的形式,表露心
中深藏的美好愿望,舒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从而体现出我国民俗文化中关心女性和同
情女性的一面。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有: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
,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并尊称为“七娘妈
”。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可见民间是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
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
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