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周作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38600
1
初夜权血泪史:苏鲁新媳妇先给地主睡三天
2013年09月27日11:45 新浪读书 微博 我有话说(1,720人参与)
本文摘自:《文史哲》2013年1期,作者:马俊亚,原题为:《近代苏鲁地区的初
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20世纪40年代中期,据苏北土地改革工作者调查,“地主对佃户的妻女,可以随意
侮辱、霸占。……甚至有若干地区如宿迁北部,还保留‘初夜权’制度,佃户娶妻,首
先要让地主睏过,然后可以同房”。
世界各地的初夜权叙述,绝大多数存在于文学作品或口头传说中①,缺乏过硬的史
料证据②。苏鲁地区的初夜权资料则极为丰富可靠,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苏北涟水籍的严中平先生生前多次指出,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差别极大,苏北就存在着初
夜权的现象③。应该说,这一现象源于苏北特殊的社会结构。

华夏(汉)民族地区,初夜权多为民间传说,并且存在较大争议④。郭沫若认为,《
诗经》时代,公子们对平民女子拥有初夜权⑤。有些学者则认为,周代、乃至中国传统
社会不可能存在初夜权⑥。上述对中国初夜权的看法,均是臆测。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
权有着充分的依据。
与欧洲相似,中国文学作品中不乏初夜权记...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2
初夜权血泪史:苏鲁新媳妇先给地主睡三天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13-09-27/1145543222.sht
本文摘自:《文史哲》2013年1期,作者:马俊亚,原题为:《近代苏鲁地区的初
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20世纪40年代中期,据苏北土地改革工作者调查,“地主对佃户的妻女,可以随意
侮辱、霸占。……甚至有若干地区如宿迁北部,还保留‘初夜权’制度,佃户娶妻,首
先要让地主睏过,然后可以同房”。
世界各地的初夜权叙述,绝大多数存在于文学作品或口头传说中①,缺乏过硬的史
料证据②。苏鲁地区的初夜权资料则极为丰富可靠,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苏北涟水籍的严中平先生生前多次指出,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差别极大,苏北就存在着初
夜权的现象③。应该说,这一现象源于苏北特殊的社会结构。

华夏(汉)民族地区,初夜权多为民间传说,并且存在较大争议④。郭沫若认为,《
诗经》时代,公子们对平民女子拥有初夜权⑤。有些学者则认为,周代、乃至中国传统
社会不可能存在初夜权⑥。上述对中国初夜权的看法,均是臆测。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
权有着充分的依...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本文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观察者网特此转发全文,以期帮助读者了解
最真实的学术界。全文如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
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分享到:
时间:2017-09-30 09:32
•来源: 察网
•作者: 李斌
•浏览:644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郭沫若研究在80年代以来的遇冷,跟“非郭沫若”认识装置有关。“去革命化”“现代
化范式”“为学术而学术”“纯文学”是这种认识装置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学术和文学
创作为革命和现实生活服务的革命者郭沫若,被排除在这种认识装置之外,在相关的文
学史和史学史研究中被割裂、放逐、抛弃。同时,郭沫若研究受“非郭沫若”认识装置
的影响,一些成果出现了偏差。反思“非郭沫若”认识装置,需要反思80年代以来的社
会思潮,但又不是回到“革命史范式”,而是突破专业分工,重建一种更具包容性和整
体感的研究范式,从而寻求知识分子跟政治、社会、阶层、种族、媒体等构建新型关系
的另一种可能性。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李斌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尽管自80年代以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
可讳言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斌 时间:2017-12-27
92 0 意识形态安全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提要:“重写文学史”、“为学术而学术”影响下的“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出现,主
要源自知识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他们急于抛弃社会主义中国和左
翼知识界的历史,拥抱“历史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80年代以来,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可
讳言,在文史领域,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相当冷门的专业。在文学史专业中,郭沫若研
究不仅不能跟鲁迅研究相比,也无法跟周作人、沈从文研究相比;在史学史和近代思想
史研究领域亦如此,与研究章太炎、胡适、陈寅恪等人相比,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郭沫若研究一点都不为过。
郭沫若研究在近三十年来遭受遇冷的原因,与其说是郭沫若在婚姻生活、道德品质、人
生道路以及学术成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如说是我们关于郭沫若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
子的奋斗目标、人生路向及活动方式的认识装置发生了改变。新时期以来,对于中国独
特的现代化道路,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知识界...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3513
6
有鸡巴毛用,把老妈弟弟们都接过来,结果因为偷窥,被人家赶出来,整个一个大宅子
都没了。
八道湾11号,最多时有周家三代十二口人,母亲,三兄弟夫妇,周作人的三个孩子,周
建人的两个孩子。
周作人把鲁迅撵走,就把宅子改成“苦雨斋”,“苦茶庵”。
傻逼鲁迅最后在上海只好住亭子间,一直租房子,他在上海做了将近十年的无房户,到
死都没有买上房子。
b********n
发帖数: 38600
7
国内的那些贸易投降派不过是早看了中国要讲有信心不舒服,现在乘贸易战要学秦桧万
俟勰罗汝及要反攻倒算而已。
反正中国这历史上从来是汉奸惜汉奸:周作人骂岳飞之跋扈(不过请立宋孝宗而已),
高晓松之骂红楼梦捧金瓶梅高世,张戎之改革开放慈禧太后,走向共和之李鸿章老成谋
国,外加一圈变态的民国粉,风筝的国民党有情有义,这帮逼本来就是要信打造一个中
华民国,能不怂包么?
看看当今这些到者老成谋国旗号的汉奸,跟周作人汪精卫们有区别么?
没有。

发帖数: 1
8
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因《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获名,然随着南京大屠杀研
究的深入,其困惑越来越深,最后竟以自杀结束生命。自杀前她与身边亲友说:“在访
问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发现不仅仅是日本人的问题,还有中国人的奴性,中国人有一
种极其恶歹的心理,在世界民族中也罕见!从来没有一种人,因为不同的主子,可以作
践自己的同类,到了极其残忍的地步。我原本想拿大刀砍向鬼子,可是发现需要砍的,
还有自己的同胞。”何以要砍向自己的同胞,自己同胞的所作所为当砍。
扬州十日时,江南居民只要遇见一个满洲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
,无一敢逃者”。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年,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
!”这些人便战战兢兢,无一敢动。此清兵便押着这些人青壮年赴屠场,其间无一人反
抗,一人敢跑。至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杀。
南京大屠杀时,如此情形再度上演。日本人抓住国军后,进行甄别,在押的上万人中潜
有换了兵装的师长团长。日本人喝道:“谁是当官的?站出来!”顿时众手齐指那些师
长团长们。但结局却无异,指人者与被指者统统一死。有人说南人文弱,故由着清兵造
次,其... 阅读全帖
q***s
发帖数: 2243
9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9_8_21_18_37_46_668.html
明报/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18日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在1952年
文艺界整风运动中,因告发胡风,令胡风及其文艺派别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全国
2000多人受牵连,是中共建政后首场大规模文字狱。虽然胡风案后来平反,舒芜也曾反
思,但「告密者」身分仍是其一生尴尬。
舒芜原名方管,安徽桐城人。《北京青年报》引述其女儿方竹称,父亲并未留下任何遗
言。舒芜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后日(24日)在北京复兴医院告别厅举行。
报道又引述上海《文汇报》笔会主编刘绪源说,应承认舒芜在《红楼梦》、「五四」文
学、鲁迅,以及周作人研究上成就卓著。舒芜著有《红楼说梦》、《周作人的是非功过
》、杂文集《挂剑集》及女性研究专著《哀妇人》等。
s**a
发帖数: 1906
10
鲁迅除了不给她感情上的任何希望其他方面对她还可以的。
不过朱安和鲁迅他妈还有周作人至少在鲁迅不在的时候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好久
那个时候鲁迅和周作人关系已经破裂了,朱安那个时候是生活得相当郁闷
s**a
发帖数: 1906
11
这个。。。周作人和周树人闹翻大家都知道吧。。。
朱安虽然和周树人无夫妻之实,但是也是树人那一房的啊。。。
那会那一大家子包括老太和朱安基本生活费啥的都是靠周作人。。。你说朱安心里爽不爽
c*********d
发帖数: 9770
12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6
13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中文图书转卖
搬家, 下列中文图书转卖 $1 per book (min $5, otherwise $3 per book)
水浒传 金庸全集(36本) 寓言典故三百篇
红楼梦 绝代双骄 论语今释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吕氏春秋 八十忆双亲
三国演义 鬼谷子 大清后妃
孟子 孙子 昨日遗书
老子 帝王家训 今生今世
论语, 大学, 中庸 韩非子 生命的不可思议
易经 左氏春秋 清宫轶事
庄子 冰心文萃 萧太后评传
朱子语类(1-8集) 徐志摩文萃 黄河青山
魏叔子文集(上中下) 老舍作品(6本) 半生为人
唐诗三百首 秦淮世家 我们的钱媛
唐诗鼓吹评注 过去集 看上去很美
唐诗合解笺注 尝试集 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
沉思录 周作人散文钞 我的爷爷郁达夫
智慧树 哈藻集 我与蒋介石的七年之痒
我的人生思考 沉沦 世界少儿文学经典(9本)
有节制的生活 往事 红楼韵语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6
14
来自主题: Chicago版 - 中文图书转卖
苍茫时分 山口百惠自传 尝试集 胡适 半生为人
沉思录 (旧) 沉沦 郁达夫 残缺的记忆
傅雷家书 浮生三记 沈君山 车主自主手册
古春风楼所记 (三 六)台 高拜石 高阳说曹雪芹 大清后妃
林海音作品集 古代后妃传 帝国时代
林家次女 林太乙 顾随说禅 看不见的和谐
论中国近世文学 胡适 周作人 (袖珍本) 过去集 郁达夫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古罗马塞涅卡) 哈藻集 老舍 论语今释
水浒传 红牡丹 林语堂 培养完美女孩
唐诗三百首 寂寞烟花梦一朵 陆小曼 清宫轶事
魏叔子文集(上中下) 老舍作品(6本) 生命的不可思议 胡茵梦
我的人生思考 (James Ellen) 潜水钟与蝴蝶 史怀哲自传
吾国吾民, 八十自述 (旧) 上海的女儿 周采芹 世界少儿文学经典(9本)
颜氏家训 (袖珍本) 往事 冰心 我们的钱媛
有节制的生活 (古罗马西塞罗) 围城 (旧) 萧太后评传
智慧书 (Balt...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6647
15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你们谁的马甲比鲁迅多 (转载)
这个我哪里听说过,台湾学生在国中或者高中的课本中应该有周作人的文章,对吗?
光从文章本身来说,周作人的水平要比鲁迅高不少
郭沫若这人rp差,全中国都知道,为了拍老毛马屁,那是做到了文人的底线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大家介意晒一晒自己的保留书目么
嗯,我看梁实秋周作人的不多,好像不大看得进去,可能我对古文一窍不通,所以看他
们这些古意盎然的东西不太有感觉。周作人有点bitter的味道,果然是苦雨斋的,感觉
他的古文功底非常扎实,比林语堂强得多。梁实秋是不是有点酸?对了他们说好多吃,
好多生活情趣的东西,我自己不大会吃也不大有情趣,就看不进了,哈哈哈。
哎不要客气,我写读后感都是随便乱写的,有人一起聊才带劲。《我们仨》和《记杨必
》我正好都写过:
http://74.53.4.74/bbsann2/entertainment.faq/LeisureTime/ID/wh/M.1235348243.50/%A1%B0%CE%D2%D2%BB%B8%F6%C8%CB%CB%BC%C4%EE%CE%D2%C3%C7%D8%ED%A1%B1
http://74.53.4.74/bbsann2/entertainment.faq/LeisureTime/ID/wh/M.1240179973_2.40/%D1%EE%E7%AD%D0%B4%D1%EE%B1%D8
是啊我也觉得我们仨很悲而伤,读完不想再读。另外觉得她因为年老怀念,有些事写得
比较
wh
发帖数: 141625
17
徐志摩的诗是不是有点纤弱啊?是有很不错的,意象语言都清新。不过整体是不是和英
国那几个同样早夭的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激情有余后劲不足。甚至还不如他们;白话文
作为新文学语言不如近代英语发展得长久成熟。白话诗直到现在也还很薄弱,似乎还没
完全找到自己的表达。大陆那些写新诗的还不如港台余光中那些比较传统的。徐志摩开
新诗之先,有一定成就吧。
长篇我第一个想起来的也是老舍。散文在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等之间还是选周作人?不
过老实说我觉得新文学这块实在是挺弱的,语言刚起步,政治压力又大。

,
诗很快就没落了.
wh
发帖数: 141625
18
周作人比蚊子老……哈哈哈。周作人的文字更瘦和老到;蚊子比年轻人老到,比老年人
年轻,哈哈,你看他对各种网络流行词运用自如,对潮流了如指掌。蚊子我觉得网络小
说那一段有点像我写女人书房一样借题发挥了。最后一段也有点。你想表达的感情很多
,常常不由自主地就要感叹开去,哈哈。因为不想泄露过多情节,我看完也不知道故事
是啥,电影也没看过,就有点懵。看完很感兴趣,尤其想推荐给中年男人朋友看,哈哈
,很多人会有共鸣吧。这个作者是爱尔兰苏格兰人吗?
m**e
发帖数: 27062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m**e
发帖数: 27062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观康熙初版《全唐诗》记 (转载)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99年出版,彩色影印,印数六百八十,定价2000
看介绍也就是16开,我印象有误,可能是函套误导
可惜当年琢磨着想落下,没心思去一页页扫描
(咦,听起来很道德败坏的样子)
那做得是非常非常漂亮的
互动百科上抄一段
“通信所用信笺,既有荣宝斋、清秘阁刻印的彩色信笺,也有曲园、苦雨斋、
煅药庐等自制信笺。至于书法,周多为蝇头行楷,随意写来,不拘一格,
一以贯之。俞则变化不拘,时而正楷,时而行书,时而草书,均功底深厚,
挥洒自如,有欧体遗韵。在使用印章上,二人略有不同。俞平伯一般只署名,
不签印,有时钤印也是极其例外,但如书奉诗词,则必盖印无疑。而周作人,
对印章似乎情有独钟,每封信上,名章、闲章、边款等,往往同时使用,
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据我不完全统计,周作人所用印章,不少于50种。”
z********e
发帖数: 8818
21
大是大非和本人品性咋这么矛盾呢。比如郁达夫,我很看不惯他对王映霞的态度,但人
家真的是非常爱国。。
柯灵我从来没听说过,不知道在民族大义方面如何。还有,张爱玲被吃豆腐的时候是不
是已经和胡兰成离婚了?
我对胡兰成的政治方面不了解,不知道他除了写几篇附和的文章外(周作人是不是也写
过?为啥大家批判周作人好像不那么厉害一些?),有没有具体做过“带路”的事情。
《今生今世》里刻意回避了他政治的那方面。(是不是人都不愿意
自揭其短?)
z********e
发帖数: 8818
22
大是大非和本人品性咋这么矛盾呢。比如郁达夫,我很看不惯他对王映霞的态度,但人
家真的是非常爱国。。
柯灵我从来没听说过,不知道在民族大义方面如何。还有,张爱玲被吃豆腐的时候是不
是已经和胡兰成离婚了?
我对胡兰成的政治方面不了解,不知道他除了写几篇附和的文章外(周作人是不是也写
过?为啥大家批判周作人好像不那么厉害一些?),有没有具体做过“带路”的事情。
《今生今世》里刻意回避了他政治的那方面。(是不是人都不愿意
自揭其短?)
wh
发帖数: 141625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遗忘与被遗忘
你爸喜欢吃么?喜欢梁实秋的人有的是喜欢他说吃,呵呵。梁实秋周作人的文字都很漂
亮,梁好像更丰润,周作人苦一点。
b********n
发帖数: 16354
24
鲁迅这个人过于博爱,做人不能真正做到绝决,真是让人叹息~~他母亲确实过于强势
,这点可能也是鲁迅生性软弱的一个原因,不过周作人就好很多啊,他娶日本太太,直
接带回老家,又带她上北京,兄弟合住的时候那个家就是周作人太太主持的,后来他母
亲也是跟鲁迅住~~
人结婚后父母家和后来的家如果万万不能兼容,还需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就很需要这
个男人的取舍,为他自己的决定负责,谁都不得罪的好事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但鲁迅
没有办法在困局中做抉择,大半生被困的不能动弹,直到最后离开北京才和许广平真的
在一起吧,总共也没几年~~
我昨晚还看到一个故事的边角料,一个男人被母亲和姐姐拉扯大,每天下班后先回家跟
母亲和姐姐报到,再骑车回家跟妻子过,sigh~~又能怎么说呢,恐怕他一辈子也就如
此了~~
e*******c
发帖数: 2133
25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6354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大家也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作家吧
lol,那个年代滴,偶比较心水周作人和徐志摩~~文章写得软,做人却果决得很~~
想来觉得好有意思~~鲁迅的文章很硬啊,周作人童鞋比起来多点悲悯豁达,他回忆起
故乡来也是另一番风味,对比着鲁迅来看很有趣,觉得是一个家乡,又不是一个,哈哈
~~
e*******c
发帖数: 2133
27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黄花囡囡 (转载)
发信人: joj (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2 02:59:29 2012, 美东)
搜了一下,发现周作人也写到过鼠曲草
-------------------------------------
故乡的野菜 [ZZ]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
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10764
29
梁文道还好吧,我看过他的一些小文章,没系统看过整本书,他不是做“时评”的吗?
跟周和梁不算一个路数吧?周作人跟梁实秋也不大一样吧?周作人比较清苦,我倒是挺
喜欢的,他们周家人写文章有一脉相承的趣味,有点涩,看起来有点拙,但是其实很可
爱,我都挺喜欢的。
东看一点西看一点,不懂瞎说啊...

小。
wh
发帖数: 141625
30
嗯,是我自己没耐心看细节文章。乡版聊过他:
发信人: flyingsoul (flyingsoul),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2 12:27:31 2012, 美东)
周老二行文比周老大流畅。
发信人: aldernetwork (alder),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3 23:27:18 2012, 美东)
Re.
似乎心气也比老大平和一点。 :)
发信人: joj (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4 14:24:10 2012, 美东)
他的心气是平和得过头了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5 14:21:40 2012, 美东)
嗯。鲁迅的文字有时硬拗,不过我的总体感觉是比周作人的印象深刻,有血性。可能因
为我...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31
夏安可以搞二王的估计还有别的好多东西,周作人至少可以拉上或者交给小茶搞。记得
有次聊天好像小茶和风王都很懂周作人的样子。
S***E
发帖数: 1977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2014书单]《留学生活》
《留学生活》,周作人等作,张耀宗等编,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8月1版2印本。
这书是三联的“中学生图书馆”中的一本,是和套书一起买回来的。所以买之前根本
不知道是什么书。
读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出来的书。三联书店说得明白,在2012年看见中国
新一代留学大潮兴起,所以搜罗旧文,从留学先贤的回忆录里面撷取关于留学生活的片
段,一共找到25篇文章,编成了这本书。文章作者的留学生活早至1906年的周作人,晚
到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宋明炜,整整跨越了100年。书编辑起来应该说难度不大,属
于剪刀浆糊就能干的活。
三联的本意,大概是想在留学大潮里从老留小留的兜里分一杯羹,这从编者前言就可
以看出来。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江城准备考研之前,就买了中国大学生杂志编的考研励
志书里面寻找正能量。那本书和这本《留学生活》走的一样的路子。 遗憾的是我看本
书没达到这个目标。原因如下。
一是作者的选取。三联编书,总脱不了它的“文化味”。如果说在休闲书上说文化味
是好事,在这里就有点束手束脚。书里面的前辈先贤,大多离现在时代已远。首先在时
代上就隔膜着。而这本书的前辈先贤还大多是在欧美名校里面读到Ph...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38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最近读文的一些杂感
王小波的杂文属白活类。这种风格,是喜欢白活的人,怎么想就怎么写下来。
汪曾祺周作人的散文,冲淡平和,也属于怎么想就怎么写,所以自然,放松。
余秋雨类的散文,文辞优美,写的时候得拿着端着,想想就累。
王小波的小说也白活。读他的黄金时代,全篇只一处近文艺腔。就是最后描写陈清扬爱
上王二。
“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
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印象深刻。
豆瓣上有人问王小波之后,还有哪些有趣的作家。有人推荐冯唐。立即又有人揪出冯唐
抄袭/效颦的地方。
“再后来,柳青回忆,我第一次和她做爱,全过程中,没有出一点声音。我射精的时候
全身战抖,两眼闪亮,在无声无息中,泪流如注。柳青说,她心痛如绞,在那一瞬间,
她深深爱上了我,她发现她其实从来没有爱上过其他任何人,而且不可能再爱上其他任
何人。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改变,甚至不以她的意志而转移。她可以从此夜夜做鸡而同时
为我守身如玉。”
随便翻了翻冯唐的博客。随机的四篇文里,就有三处自吹自擂。冯唐,在什么才算“自
然”上有语感欠缺。我以后,不会再浪费时间在他的文章上了。
...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38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最近读文的一些杂感
王小波的杂文属白活类。这种风格,是喜欢白活的人,怎么想就怎么写下来。
汪曾祺周作人的散文,冲淡平和,也属于怎么想就怎么写,所以自然,放松。
余秋雨类的散文,文辞优美,写的时候得拿着端着,想想就累。
王小波的小说也白活。读他的黄金时代,全篇只一处近文艺腔。就是最后描写陈清扬爱
上王二。
“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
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印象深刻。
豆瓣上有人问王小波之后,还有哪些有趣的作家。有人推荐冯唐。立即又有人揪出冯唐
抄袭/效颦的地方。
“再后来,柳青回忆,我第一次和她做爱,全过程中,没有出一点声音。我射精的时候
全身战抖,两眼闪亮,在无声无息中,泪流如注。柳青说,她心痛如绞,在那一瞬间,
她深深爱上了我,她发现她其实从来没有爱上过其他任何人,而且不可能再爱上其他任
何人。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改变,甚至不以她的意志而转移。她可以从此夜夜做鸡而同时
为我守身如玉。”
随便翻了翻冯唐的博客。随机的四篇文里,就有三处自吹自擂。冯唐,在什么才算“自
然”上有语感欠缺。我以后,不会再浪费时间在他的文章上了。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1593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秋】没有中秋月的秋
承蒙夸奖XDDD~~~平时我其实不是这个腔调的。前些日子败回来一套周作人散文(没错
,就是从当当买的,一套三十五本),看了几天,就不由自主地写成这德行了……
也不敢说是效法他了,周作人措辞遣句之间那份举重若轻和行文之中看尽千帆的淡然无
人能及。
c********d
发帖数: 11593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慎入】 我承认我手欠……
昨晚读周作人的《夜读抄》,其中有一则缢女考,大约是因为报上登出了某个上吊自杀
的女子仍在吊着的照片,这种对死者人文关怀的缺乏引发了他的愤怒。于是周老先生一
贯的冷言冷语就出来了,说道这吊死人的膀子原是中国文人爱做的,还特地引了些诗来
作旁证。
我读了诗的摘抄之后手欠地去搜了原诗,结果连恐怖带恶心,一直到一点钟才睡着。
本着死贫道也要死道友的精神,这就将原诗贴上来以飨同好。
--------------------------------------------------------------------
邻女有自经者,不晓何因。而里媪述其光艳皎洁,阅日不变,且以中夜起自结束,选彩
而衣,配花而戴,绾髻涂妆,膏唇耀首,以至约缣迫袜,皆著意精好,尽态极妍,而始
毕命焉。其所悬之带,以润州朱丝数百条,长九尺许,为十股细辫,手自盘制逾月甫成
,同伴以为缠腰物也,而不知其用意至此。为诗以吊之。(明·王彦泓)
明姿靓服严妆乍,垂手亭亭俨图画。女伴当窗唤不应,还疑背面秋千下。
娇痴小妹忽惊啼,懊恼春宵睡似泥。何刻停灯开钿匣,几时响屟度楼梯。
肌肤到此真冰雪,颓玉俄俄扶不得。素颈何曾著啮痕,却教反...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1593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幽默的【诗词】?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首——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诗一般,但是背后的故事很搞笑。
然后是上次在周作人自编集里看到的一首——
黑道呼兮红道喝,风流太守赏梅花。梅花低首开言道,小的梅花接老爷。
周作人对此诗的评价是“淘气”,当时一见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A**e
发帖数: 1388
38
朱安呢,当了一辈子秋天的扇子。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待她的吧。朱安是小脚,知道鲁
迅喜欢大脚,在新婚时,穿了一双大鞋,给鞋子里塞了棉花,谁知下轿时鞋子滑掉,让
鲁迅很是讥讽。 鲁迅讥讽朱安的小脚,讥讽朱安不识字,讥讽朱安长得难看。朱安
心里难过,却还是满怀希望地做着蜗牛,她吃力地往上爬,想着总有一天大先生能明白
她的好,接纳地。 在朱安的思想意识里,嫁了鲁迅,这辈子就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
家的鬼,鲁迅的立场就是她的立场。就连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反目。朱安也记在心里,在
鲁迅死后,她宁愿挨饿,也不受周作人的接济。她的这些想法与张幼仪是不同的,张幼
仪爱徐志摩,却不想失去自己。 不同的思想,导致了她们相似的命运不同的结局。
朱安后来已不是爱鲁迅,而是讨好和巴结。在鲁迅的冷淡里,她依然展现着自己的
韧劲儿,努力把大先生往自己身边拉。 1919年,鲁迅在北京买下一处院子,接母亲
同住,问朱安愿意不愿意过来。如果朱安想结束这种守活寡的生活,不再跟过来,鲁迅
也是愿意的。然而,朱安非常乐意跟过来。 鲁迅对朱安采取的态度是当她不存在。
他内心为这桩无爱的婚姻痛苦万分,却不
M****N
发帖数: 16093
39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昨晚梦见雪叔
又想起一个八卦,好像说鲁迅跟周作人反目,就是因为周作人老婆,一个日本女人?
m****o
发帖数: 47
40
来自主题: LES版 - 春日梨花香入骨
哎哟俺的亲命
为了grasp basic idea把这些骨头搬过来大家一起啃
第一,周作人说,文学的领域内有两种不同的潮流,甲为诗言志——言志派,乙为文以
载道——载道派;但是周作人之所以用“言志”、“载道”来划分文学潮流,就在于他
认为“中国的文学,在过去所走的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像一条弯曲的河流,从甲处流
到乙处,又从乙处流到甲处。遇到一次抵抗,其方向即取一次转变。”
所以是甲中有乙,乙中有甲。
第二,钱钟书的意见可以解释为,即使某些作家、某些作品,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呈现
旁逸斜出的一面,但从文学史的一面看,它们大体还是在文学曲线旁若即若离。而牵动
这条曲线的,既有一个时代社会风潮、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的横向拉动(体现为“载道
”),也有文学创作者内在个性追求的纵向制约(体现为“言志”)。
所以也是甲中有乙,乙中有甲。
所以判语就是版大和小加灰都是一条路线
还是可以PK一把的
z**********e
发帖数: 22064
4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漫话鲁迅: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
http://cul.history.sina.com.cn/zl/wenyi/2015-03-06/17331134.sht
2015年03月06日17:33文化专栏 作者:钱理群
文/新浪专栏文化谭钱理群
我讲座的题目是“漫话鲁迅”。我想跟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
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就是鲁迅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
写作背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因为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
多得多。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我觉得,难就难在
要真正地弄懂鲁迅很不容易。到底他在想什么?到底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
非常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自己有过说明,他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
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很麻烦了。我们所读到的是他所写的,但
和他为自己写的、他所想的不一样。他的大多数著作都是为他人写的,那么,我们怎么
能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也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说的是真话
,当然,我也并不想讲假话,但是,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我只是把
我想说...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名人茗言:懂了茶 便懂得很多
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孙中山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鲁迅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的尘梦。——周作人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
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周作人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
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梁实秋
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犹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
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林语堂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烟酒虽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们都是男性的
——粗莽、热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气——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戟、淡淡的
相依,茶是女性的。——老舍
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
身养性的手段。——吴觉农
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
文化。——贾平凹
中国人饮茶,别有一番情味,在安逸无事中,心平...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每周一诗/诗人 - 沙龙
不喜欢洋诗人. 俺提议唐朝的著名工农兵诗人张打油.
咏雪. 唐-张打油
江山一笼统,
井上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
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如他的“咏雪”就颇有名:“江山一笼统
,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看来这位张打油作诗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以至这类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841
44
跑题一下,也是关于儿童的书。
周作人写过一片文章介绍杨柳风--一本写给小孩子的书,也是很可爱。
因为这个专门去买了杨柳风来看,是一本可爱的儿童书,有漂亮的插图,
不过还是周作人写的书评更可爱一些,呼呼。。
再跑题,关于插图。
好象现在出版的书,有插图的很少。记得最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
小说,有不少有原版的插图。好象名利场的插图还是萨克雷自己画的呢。
后来就慢慢没有了,后来哪个(是上海译文么?)出版社那一套世界名著
普及本简直是恶俗了!
看晦庵书话,似乎解放前的书对装帧插图还是很讲究的(鲁迅在这方面也
挺小资的:P),怎么现在越来越少了。。
顺便DD rap,他在这个板写的关于装帧的帖子也是虎头蛇尾。
r*********g
发帖数: 5450
45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讲点特务的故事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ntaSoccer 俱乐部 】
发信人: Klinsmann (巨耳根), 信区: FantaSoccer
标 题: 讲点特务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5 03:14:25 2010, 美东)
大家都看过潜伏把,里面的主要场景都放在了天津站。吴站长说了,天津是个重建的站
,那安就说说之前的天津站。
天津站之前的站长叫曾澈,32年从上海法学院毕业以后加入了军统,算得上是军统早期
干将。平津失陷以后,一群以北洋大学(现在的天大)为主的青年学生自发组织了一个
松散的暴力团体:抗日杀奸团。38年曾澈受命来到天津加入了杀奸团并逐渐取得了领导
权,将这学生组织发展成了一个天津军统的主要行动力量,当然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他
们的行动其实受到了军统得指示和支持。杀奸团行动频繁成功率也颇高,制裁了不少汉
奸和日本军警,安这讲个不太成功的例子。
39年,传说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有意投靠日本,打算出任华北伪政府的教育部长,因
为其名声影响巨大,重庆闻报后决定刺杀周作人。任务就交给了天津站,由他们派人去
北平异地行刺。元旦这天,三名学生枪手冒充天津中日中
e*******c
发帖数: 2133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4:39:23 2012, 美东)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47
李渔(1611~1679年),清代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
江兰溪人。
著有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10种、小说《十二楼》等15篇和《闲情偶寄》等多
种著作。
《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
等。在中国传
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
食的精美,在平
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
清淡,忌油
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闲情偶
寄》文字清新
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读后留香齿颊,余味道无穷。周作人先生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
本书唯一缺憾
中在于没能涉及老年生活,否则必有奇文妙论。总之,《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
周作人、梁实
秋、林语党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
品位、营造艺
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蔬食第一
……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
c**********o
发帖数: 193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xil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1998年07月22日
■旧闻今读
周氏兄弟的北大同事
文/黄乔生
  周作人在北大,因为讲义编得好,又不断发表一些
文章,因此慢慢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本来像他这样的学历和资历,
在北大能站得住脚是很不容易的。他没有得到博士学位,学问也相当
杂。另外一个文科教授刘半农就很被胡适等人瞧不起,后来刘半农一
怒之下放弃了教授职位,千里迢迢跑到巴黎,挣回一个法国国家博士
的头衔回来,这才取得了心理平衡。周作人虽然没有学位,却没有受
到排挤,并且很受尊重。
  北大同事,有很多知名人士。
  首先是校长蔡元培。他与周氏兄弟早已打过交道。
他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这在外边的人看来有些举动过于大胆了,
其实他在生活上是最端正严谨的人。他在学校发起成立了进德会,主
张不嫖、不赌、不娶妾,更高的要求是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