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因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s
发帖数: 753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
姚南强
神泰《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其实因明就
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
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
上的区别。
一、 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
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天主《入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
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陈那《理门论
》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
,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
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在篇幅上
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天主《入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
。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
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
》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
,把因明定... 阅读全帖
z****r
发帖数: 5
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汉传因明学习笔记
一、因明概述
(一)因明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因明产生于古印度,是古印度五种学问之一。五种学问即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
,因明、内明。因明梵音醯都费陀,属于论理的学科。由宗,因、喻三部分组成,其中
因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叫因明。
据传说,因明是一位叫“足目”的仙人创立的。足目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印度正理派
的创始人,其主要因明著作是《正理经》。不过,按照现在的学者的看法,《正理经》
虽然托名足目,但实际上是正理派学者在他死后在公元250至350年间编纂而成的,因此
它是正理派的集体成果。在佛教徒中,龙树,无著,世亲等大师都对因明有专门的论述
。后来,陈那深入研习并著述,对因明学的完备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到了法称
则使因明理论更加完备.唐玄奘大师西游求法,将一些因明论典带回中华传授。在其弟
了窥基等人的帮助下,使因明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学习因明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因明是在辩论中产生,并在辩论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关于思维
和辩论方法的学问。因明在古代印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在
欧洲学术中的位置。因此掌握因明,其主要用途有二:
第一,自悟。
由于
S**U
发帖数: 7025
3
因明学纲要
因明二字,梵云醯都费陀。醯都言因,费陀云明。
「因」指推理论证的基础和依据,「明」即知识和智慧之意。「因明」可释为藉论理而启人智慧的学问,能破除黯障,引发正智;藉澄清认识根源而剖析认识主体自身,并通过建立「立」「破」之则而令他人舍妄归真。它是印度古典逻辑中佛家所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除研究推理、论证等逻辑形式外,也探讨如何认识对象的一些问题(量论)。因明学乃菩萨度众工具,是菩萨五明学处之一,亦是必学之学。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简称《入论》)云∶「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此颂总摄因明要义,概括了佛家因明的全体内容,亦即古来所说的「二悟八义(又称二益八门),四真四似」。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简称《大疏》)云∶「四真四似,即为八义∶
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
二者能破,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征宗,故名能破。
三者似能立,三支互阙,多言有过,虚功\\自陷,故名似立。
四者似能破,敌者量圆,妄生弹诘,所申过起,故名似破。……
宗义各定,邪正难知,由况既彰,是非遂著。功\\成胜负,彼此俱明,故从多分,皆悟他也。……
五...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4
因明学,五明之一,乃逻辑学,是源于印度的一种思维规则和推理方法。视频是2012年
喇荣佛教大学因明系辩论大赛的现场:
上半场
下半场:

发帖数: 1
5
因明根本就没人看,因为猪八戒的师傅自己也没搞明白,跟郭靖背九阴真经一样。

发帖数: 1
6
放屁
[在 laodongzhe (组长) 的大作中提到:]
:因明根本就没人看,因为猪八戒的师傅自己也没搞明白,跟郭靖背九阴真经一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中央
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对台工
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
H****2
发帖数: 824
7
因明天有雨,我钓鱼改周日(23日)去。
9:30am在31街大三元快餐店集合。名额不限,请自帶钓具和用品。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
在藏传佛教中因明与内明合一,可以通过现、比二量证成四谛之理,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量论具备了修道次第的意义。
J******s
发帖数: 7538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
我对因明十分十分有兴趣,我就是想学习怎么如理思维
z**n
发帖数: 22303
10
我的皮毛知识是没有能力回答你的问题的,看这个帖子吧: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
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一般僧人全部学完需十五年左右。
下面,略加介绍五部大论: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
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
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
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
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
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
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
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
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
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经典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
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
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
百七十一卷。清朝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教经典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7:16 2011, 美东) 提到: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3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浅谈科学与显密教法
——上师“佛教与科学”主题演讲
演讲人:索达吉堪布
一.缘起
去年十月,首届“佛教与科学”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知识分子,参加了去年
的论坛。因为大多数学者都是佛教徒,为此,我们邀请了一些无宗教信仰人士参加。会
场的效果非常好。各种尖锐、对立的观点,让大家应接不暇。由于这个缘起,诞生了今
年的“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
我个人认为,研讨应采用英国圆桌会议的方式。公元五世纪,亚瑟国王与他的骑士开会
时,与会者的座位不分尊卑高下,体现了平等、协商的胸怀。从那以后,圆桌会议精神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有缘的学者从国内外闻讯而来,希望以此因缘,找到他们内心思
维和寻求的答案。在这里,没有一位教授和博士会被置于高位,也没有一个本科生会处
于低位。身份、头衔和名声不是标准。谁拥有真理,我们以真理为衡量标准。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ks/qa_list.php?id=1305
如果有条件,研讨会也可以在阶梯教室进行。不管是教授,还是总统,演讲时,只能抬
头向上看;听讲的人,从上向下审视。只要说得不对,谁都可以举手,发表观点。看演
讲...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5
按:许多藏传佛教在家弟子在学了一些基本佛学知识,从五加行开始实修(包括学习《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闻思佛法,本文将为此提供重要
指导。不少显宗弟子错误地以为藏密就是男女双修加咒语神通,然后对之大肆诋毁,有
的附佛外道也是恶毒攻击藏传佛教,造下堕金刚地狱之恶因,真是可悲可叹!但愿他们
看了本文再看看《般若锋兮金刚焰》,能猛烈忏悔!
特别提示:本文全文摘自《般若锋兮金刚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释智诚、秋吉
彭措著作)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
佛教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6
林生茂居士口译
因此,佛所说的教法,也是相对应于众生。一开始,佛陀所说的是相对于外相的修持;
在外相的修持上,主要便是藉助于戒律 方面的 教授。至于主要的外相修持,也就是行
为上的修持方法。
尔后,佛陀则进一步的讲演了内相的修持。关于内相上的修持,则是进一步的开示相关
于诸佛的清净佛土、极乐净土等等。
是以,佛陀开示了∶倘若行善做好,来生就会投生到这般的清净净土当中,或,因为如
此的善行,所以会有很好的来生;再如,如果做不好、造恶业,来生就会堕至三恶道,
将会受至各种不圆满的各式痛苦等等。
到了最后,佛陀则开示∶一切的修行,最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的自心;因为外在的行为、
举止,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对「自心上的
观照」。
因此,佛陀在密相──密的修持上,最主要的就是开示密乘、金刚乘的各种修持法门。
同时也提及∶在修行当中,依止金刚乘的教法修持,能够非常迅速的证得修行的果位。
如果是依著显乘修持( 此处所讲的是经部如中观的见地),那么,证得果位的力量,以
及时间、速度,就较为缓慢,不似修持金刚乘的法门般快速。尽管在开示上,有著时间
快慢的区别,但是并不意味...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观精要 二
中观精要注释﹕
1)《 四百颂》:(梵音﹕Catuhsatakasastrakarika) 古印度佛学家圣天论师所著,书
中主要讲述般若经文所说的空性。
2)龙树:(梵音﹕Nagarjuna , 藏音: Klu-sgrub), 大乘佛教开派祖师,佛陀圆寂四百
年后,生于南印度一婆罗门家中,自幼精通密宗四续,显宗三藏等一切经典,以及内外
道术之学,在那烂陀寺出家,法名具德比丘。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大师,而且在医学、天
文学、建筑学、政治学等领域,造诣非凡。另外,他还能将铁石点化成黄金,精通炼冶
术。享年六百多岁。
3)月称菩萨:(梵音﹕Chandrakirti, 藏音:Zla -ba Grags-pa),公元七世纪,佛教
中观派哲学最伟大的导师之一,出身于南印度一婆罗门家族,后出家学习龙树菩萨中观
哲学,担任那烂陀佛教寺院的主持。着有《明句论》,以及龙树菩萨著作的其它释论,
圣天菩萨的四百论释,《入中论》等。开中观应成派哲学的先河。
4)《入中观论》:入中论,(梵音﹕Madhyamakavatara),月称菩萨所著的一部中观哲学
著作。书中对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作了精辟的阐述与补充。
...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部大论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
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法称论师),就是当时的代
表人物。随着佛法传入西藏,印度大班智达和藏族大译师将印土流传的大量殊胜经论译
成藏文,之后于不断讲闻抉择、善加弘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
的显宗教法体系。
名闻遐迩的“五部大论”,究竟何所指呢?它们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
若。此为总的分类,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下面逐一介绍: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
的...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9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因明的创始者印度法称论师所讲的《释量论.成量品》。《释量
论.成量品》主要是由两个大的问题(构成),
1、一个问题讲到了每个众生都有无始以来的前生后世。如果你们自己觉得“人到底有
没有前世后世?”,你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部论。
2、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我们佛教的祖师,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一切三世诸佛是
真正的….,用现在的话来讲是科学家。在他的思想上学术上找不到任何毛病,从这两
个方面来叙述的。因此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至关重大。
现在一说科学,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很合理,依据充分的;一说宗教的时候,就觉得好像
是不是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或者是带有其他的情绪问题等等。这样的想法的确是不合理
的。这一点很多高等学校的一些宗教研究室和哲学研究室,现在纷纷的在发现当中。所
以我们在座的很多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因为我们的环境、教育、各方面的生活习
惯所导致,在脑海当中有邪知邪见,还有一些怀疑,各种不好的一些分别念,这些要一
一的清除,要清除垃圾恐怕也不是那么小的一个工程。
所以自己在人生道路当中,既要对周围的环境做环保,要搞环保,更重要的我们的思想
上,我们这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b*******3
发帖数: 8135
21
唐玄奘 - 玄奘主要贡献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
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
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
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
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
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
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
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
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
”。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
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
的全貌。当时印度...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2
四、唯识理论的建立
建立唯识理论,是由因明学来的,要懂因明。十大论师的陈那论师,是因明学的祖
师之一,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在陈那之先,由商羯那主写了《因明入正理门论》)
,它是根据事实、根据道理来建立,来显出真理,它不是乱说的,要合乎因明嘛,现在
讲要合乎逻辑,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自悟悟他,来建立逻辑,建立论理,八法中有四
法是衡量自悟,有四法是衡量悟他,你自己都没有悟,没有根据,怎样去悟他呢?
自悟是哪几种呢?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现量是根据现在实证,现证
现知,这个现量不象现在实验的科学,只见到物质一边,现量的内容很宽广的,包括五
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种。
五俱现量就是根据五根(眼耳鼻舌身)现量所证。
意识现量就是结合眼耳鼻舌身同时意识,正确的观察,得到的结论。
自证现量,就是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证得了悟的境,真实不虚。
瑜伽现量,就是你所见的,与佛的真理,与涅槃菩提、与佛的教理行果都相应。这
个现量现证就比唯物的科学宽得多了。假如违反这一点,就是似现量,是相似的,假的
。比量就是根据已知得到未知,比如你看那座山,若是起了烟,起了雾,就知道要下雨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因明多说两句。
汉地因明能开花结果,其首倡之功\,应归于玄奘大师。
玄奘法师回中土后,先后翻译了『因明入正理论』与『因明正理门论』。
可惜汉传传统不重视因明,谈法义喜欢天马行空,不喜欢严密论证分析。似是而非的说法,很容易散布。
阿含经说佛语的特色是「文善义妙」,"perfect in wording and meaning",论师说这是菩萨过去世学习声明与因明的果。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菩萨于此五种明处若正勤求。则名勤求一切明处。......
因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摧伏他论胜利相。二者显示免脱他论胜利相。
声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显示语工胜利相。

发帖数: 1
24
公元一世纪时 马鸣菩萨往生,二世纪时 龙树、提婆菩萨往生,约五世纪时 无著
、世亲菩萨往生。至公元664 年唐朝高宗时,玄奘菩萨往生;约早于此十多年前,印度
戒日王往生,相对稳定的中印度政权随即开始分裂斗争,全印度相继陷入动荡战乱的纷
争时期,于是印度全境形成比戒日王时期更为四分五裂的状况,直到十三世纪时全印度
才被回教军队完成统一,结束各国割据的局面。然究其实,印度自从公元前232 年左右
,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就已陷入各国分裂的情形了;后代之印王就算是勇猛如戒日王
一般,只能够统一掌控中印度以北的国土,也只是五天竺的国王之一而已。因此可说,
自阿育王死后,印度全境即已陷入列国分据,互相争战,政治混乱,各自为政的状况了。
从宗教上来看,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的笈多王朝,并不是以佛教为国教,而是以
婆罗门教为国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在全印度各地兴盛弘传、广建寺庙。佛教
势力并不是主导印度宗教的主流思想。至八世纪时,更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度教排挤攻击
佛教的活动。换句话说,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
,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6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公元一世纪时 马鸣菩萨往生,二世纪时 龙树、提婆菩萨往生,约五世纪时 无著、
世亲菩萨往生。至公元664 年唐朝高宗时,玄奘菩萨往生;约早于此十多年前,印度戒
日王往生,相对稳定的中印度政权随即开始分裂斗争,全印度相继陷入动荡战乱的纷争
时期,于是印度全境形成比戒日王时期更为四分五裂的状况,直到十三世纪时全印度才
被回教军队完成统一,结束各国割据的局面。然究其实,印度自从公元前232 年左右,
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就已陷入各国分裂的情形了;后代之印王就算是勇猛如戒日王一
般,只能够统一掌控中印度以北的国土,也只是五天竺的国王之一而已。因此可说,自
阿育王死后,印度全境即已陷入列国分据,互相争战,政治混乱,各自为政的状况了。
从宗教上来看,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的笈多王朝,并不是以佛教为国教,而是以
婆罗门教为国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在全印度各地兴盛弘传、广建寺庙。佛教
势力并不是主导印度宗教的主流思想。至八世纪时,更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度教排挤攻击
佛教的活动。换句话说,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
,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一时... 阅读全帖
f*x
发帖数: 19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人朱少章
当那封信来的时侯,朱弁正躺在自己的太学宿舍里的那张单人床上。
当时正好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外面阳光明媚,屋子里很亮堂。朱弁
喜欢在这种时侯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躺着。所有的太学生几乎都到西
湖去赏芙蓉了。但是朱弁喜欢一个人在屋里躺着。
从朱弁的角度从窗户看出去,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长得很好,叶子
又绿又密。朱弁知道那棵树上还长了许多又红又大的石榴花,但是
朱弁自己看不见,因为他是色盲。
当然朱弁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色盲。色盲的存在是500多年后的一个意
大利色盲发现的,在朱弁的时代,所有的色盲都不知道自己是色盲,
朱弁也不例外。但是朱弁知道到春天的时侯花就会开,尽管自己看
不见,花也还是会开。这一点是同宿舍的赵德章最近证明的。赵德
章的伯父是一位藏书丰富的公爵,赵德章在很小的时侯就看了很多佛
教因明学的典籍,所以现在在太学里是因明方面的高手。比如赵德
章认为天理和因明是互相融合的,天理中的天君亲和因明里的天因明相
对应,这一点连国子监的祭酒张宜大人以前都不曾听说,对此朱弁由
衷地佩服不已。
但是当那封信到来得时侯朱弁并没有在想天理的问题,那不是他的兴趣。
朱弁当初进太学的时侯选择的是比较务实的策论
f*******8
发帖数: 3612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臣弑其君,可乎?
因明只是为了推理用的,基本属于演绎推理。
根本佛法不是用演绎得来的。
辨别力也不是因明可以替代的,
你如果不能通过实修提高辨别力,纵然学习一辈子因明,
也不懂因明的局限。这就是整体上、根本上、不懂因明了。
这就是死读书了。
f*******8
发帖数: 3612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谈肉身菩萨
呵呵,我没正规学过因明,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那篇文的推论。
因为我的推论很符合逻辑:
因明必须符合逻辑,如果一个自称学了因明的人最后都不安逻辑推理了。
那他肯定是没学过因明。
我的理解:
只要有逻辑就够了。
佛法和世间法不共的地方,应该不在因明逻辑等等,
而是在于实修方法。
所以,谈论普通问题,只要符合逻辑就对了。
a*****y
发帖数: 33185
31
☆─────────────────────────────────────☆
JeanIris (Iris) 于 (Thu Dec 23 14:07:26 2010, 美东) 提到:
放眼望去,满版都是吃包子的女ID
版主这个是你的功劳?
如果是,太搞笑了,你是不是把鹊桥,food,fashion的你认识的女ID打算都找来啊?
如过我说错了见谅。
但是请你解释一下,你这么搞法比较可笑。
☆─────────────────────────────────────☆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于 (Thu Dec 23 14:09:15 2010, 美东) 提到:
确实是我的功劳,但无论是不是我认识的,都跑来吃了,主要还是看中包子,我哪有那
么大的面子啊。

☆─────────────────────────────────────☆
JeanIris (Iris) 于 (Thu Dec 23 14:11:38 2010, 美东) 提到:
单纯吃包子的为什么要m?
你版主做的真的很搞笑,这里好歹不是单纯灌水的版面,结果你当版主,先搞成刷...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附佛外道的特征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Thu Oct 13 18:11:02 2011, 美东) 提到:
It pains me to read that long post. Can I ask more questions in a new
post?
What is right or what is wrong in WaiChi's opinions?
=================================================================
发信人: luobing (萝冰),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合集] 关于和胡茵梦的见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18:07:24 2011, 美东)
☆─────────────────────────────────────☆
luobing (萝冰) 于 (Thu Oct 13 18:18:59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35
有福报的人,钱是“哗啦哗啦”来的---索达吉堪布
由行所思善,无论至何处,
福报皆现前,供以善果德。
以欲乐心引发而奉行善法的人,无论转生于何处,或者到什么地方去,善业的福德果报
都会现前,供养他以善妙的安乐。
佛教历史上有一位福力王,不管前往哪个穷人家,他刚跨入家门,其家就会涌出众多
财富,金银珠宝随处充满。还有个人叫果帕拉,生于非常富贵的家庭,在他出生时,一
头金色的大象出现在家中。以后不论果帕拉走到哪里,金象都是跟着他,而且它排出的
粪便全是黄金。后来果帕拉出家并证悟阿罗汉果,金象始终跟着他,给僧团带来了诸多
不便。他试图让金象离开,但它不肯离去。于是他请求佛陀帮忙:“这个大象一直跟着
我怎么办哪?现在我已经出了家,还要这些金子有什么用呢?”(有些道友也是:“我
现在已经出家了,这个金耳环有什么用呢?一定要供养,但是又舍不得,怎么办?”)
佛陀说:“你只要对它说三次‘我不再需要你了’,它就会离开的。”果帕拉照做后,
金象就消失了。他之所以有这种果报,因为前世供养过一座白象雕塑,那是迦叶佛入母
胎时所骑之象。
因此,在殊胜的对境前作供养,即使只有一些小小的供品,福德也会生生世世如亲...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6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p/The%20Rest/52%E5%91%82
吕澄对唯识的大贡献有3点:
1.发现《瑜伽论》最后二十卷里是全部《杂
阿含经》本母,因此瑜伽一系学说是以阿含经为基础。印顺法师推崇中观,也同样论证
中观以阿含经为基础。大乘三系中,只有中国流行的如来藏在阿含经中没有根据。吕澄
为这一系列研究开了头。
2.确定了唯识古今学说分歧之所在(详见《内学》第三辑所载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引言
3.弘扬因明学。法相宗重视因明学,吕澄译出若干因明学名著(如《因明抉
择论》、《集量论释略抄》等,并校正窥基 《因明入正理论疏》的谬误。
吕澄原原本本讲述印度佛学史,在中国这是第一部书。厘清了汉传佛教过去对于印度佛
学的一些错误认识。
m***n
发帖数: 12188
37
内容全不靠谱。论战消灭佛教的故事,应该是后来的印度教制造出来的传说。
按照逻辑:
1)靠几场论战在短期击败一个大宗教是不可能的。
2)那烂陀遗址已经从森林里找出来了,还建了大学,里面有十几万被突厥穆斯林屠杀
的佛教僧人尸骨。比商羯罗晚几百年。说明不是他消灭了佛教,而是突厥穆斯林。
3)商羯罗这个人和大禹类似,到底是否存在都是说不清楚的。
4)一个寿命只有32岁的人,能有那么多学术著作,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5) 他的人生经历也太传奇了。在东南西北各建一个大庙,最后死在喜马拉雅山,这也
是印度神话的常用叙述(圣山,圣湖,雪山神女之类)。
6)印度无信史。可靠的历史都是在中国波斯的记录中。
7)在西藏和汉地佛教的一些著作里面,说他因为辩论失败,跳恒河自杀。信不信由你。
以下拷贝:
---------------------------
关于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
的吠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
数世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
商羯罗死时很年轻,32岁时病逝在喜马拉雅山的基达那特。商羯...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38
玄奘传习因明,译有《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
典籍。当时崇拜印度,类似索南现在学习《微积分理论》
c******n
发帖数: 16666
39
来自主题: Joke版 - 拔魔后记第三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nodream (nodream), 信区: paladin
标 题: 拔魔后记第三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0 09:39:51 2016, 美东)

这是一篇胡思乱想的文章,请大家胡乱看之。

假如世上真有修仙成功者,当其飞升上天、至高无上时,接下来会做什么?《拔魔》里
的至强者昆沌为什么要选择居于十一世界的最底层?

先从一些不甚相关的事情说起吧。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物的争论很激烈,甚至有人因此反目成仇。我学的是文科,对
其中的细节问题一头雾水,更不用说分辨孰是孰非,只是对其中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
争论过程中,反对转基因的一些人要求权威部门和生物学家证明转基因的绝对安全性,
表面看上去,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也极其合理的要求,但却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他们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奇怪的说法——实质等同原则。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所谓实质等同原则的定义是这样的:若一种生物工程食物或食物
成分与其相应的传统食物或食物成分基本相同,则可以认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想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耗费一点精力。
... 阅读全帖
n*****m
发帖数: 9872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拔魔后记第三篇

这是一篇胡思乱想的文章,请大家胡乱看之。

假如世上真有修仙成功者,当其飞升上天、至高无上时,接下来会做什么?《拔魔》里
的至强者昆沌为什么要选择居于十一世界的最底层?

先从一些不甚相关的事情说起吧。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物的争论很激烈,甚至有人因此反目成仇。我学的是文科,对
其中的细节问题一头雾水,更不用说分辨孰是孰非,只是对其中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
争论过程中,反对转基因的一些人要求权威部门和生物学家证明转基因的绝对安全性,
表面看上去,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也极其合理的要求,但却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他们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奇怪的说法——实质等同原则。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所谓实质等同原则的定义是这样的:若一种生物工程食物或食物
成分与其相应的传统食物或食物成分基本相同,则可以认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想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耗费一点精力。
语言的“准确”与“易懂”就像是量子的速度与位置,一个准确,另一个就会模糊。追
求准确,就要加入诸多前提条件,对几乎每一个词的含义做出严格限定,结果一个简单
的问题变成了对一个领域的综述,没有一点专业知识,很难听懂;追求易懂,就要干净
利索,...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1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25 12:53:47 2010, 美东) 提到: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让我们看看儒者奉行「正名」的结果如何。
http://zh.wikipedia.org/zh-hk/大礼议
大礼议是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一场政治斗争,发生于明世宗登基
不久之时。当时,世宗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
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大礼议历时三年(
1521年至1524年)才落幕。
经了三年的大礼议,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朱厚熜已经羽翼丰满,并且由议礼的过程
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一意独行。如遇上不合自己心
意的大臣,都会下狱廷杖。大礼议加强了皇权专制,促成了朱厚熜刚愎自用的政治作风。
大礼议不过是儒家政治实践失败的一例,类似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不断重复。根本原因是
儒家政治思想...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42
二、显密的不同点
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上。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
许多不同。
先看看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禅
宗的方法则主要针对根机极好的人,所以显得很简单,缺乏从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统
。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个方法,但是,对于像他
那样根机如此成熟的人而言,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证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譬如一个瓶子,我们确实看
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许多的微尘组合而成,不是一体性的东西,而这些微尘也可再分
,到最后分完时,就是空性了。这并不是说,它到最后变成空性,而是它永远没有离开
过空性。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教给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概
念,并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这一块布,把它拆开来就是一堆毛线,那么布到哪里去了
呢?是消失了吗?而我穿的到底是布还是毛线?这毛线也是由羊毛织成的,那我穿的是
布、毛线、还是羊毛?如将羊毛分割至最细的微尘然后放在一旁,则当初的那块布去了
那儿?难道我原来穿的就是微尘?显宗是经由此种推理方法去了解...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1392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z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lvn5.html
-慈诚罗珠
佛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因为其中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科学等丰富的学科
知识。不仅如此,佛教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此处要介绍的,就是佛教
三观当中的世界观。
世界观首先是一个知识,然后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将这些知识变成一种方式方法,
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一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利益更多的人、更多的生命
,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健康、愉快。本来,这也是佛教的目的与宗旨。
有些学佛或学其他宗教的人,总喜欢神神叨叨,讲神通、讲境界,这并不是佛教的初衷
。佛教虽不排斥神通,但也不追求神通。佛教最倡导的,是怎么样培养爱心,怎么样增
长智慧,怎么样学会奉献等等。
如今的每个人,尤其是很多企业家的压力都相当大。很多物质不能解决的精神层面的问
题,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达以后,很多有钱人却发现,金钱并不
是自己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万能。过去以为,有钱一定会很幸福,但实际上金钱不但不能
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4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如本法师
大乘佛法以六度万行为修行大纲,菩萨修行在因地的时候,必须依六波罗蜜为修行法则
,一一进修入道,依六度波罗蜜的修证作为桥梁,才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安乐
的彼岸。也就是 菩萨修行为因,成就佛道是果,而由因到果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而
这段距离,就有待菩萨广修六度波罗蜜来圆满成就。
六度波罗蜜是菩萨实践的法门,是成就佛道的阶梯,是转凡入圣的宝筏;此六度法
门成就的时候,就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时候。
由此可知,菩萨道与六度波罗蜜是一体,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离六度无菩萨
,离菩萨无六度;六度因菩萨而有,有菩萨方有六度,菩萨与六度之关系,形影不离。
六度即:
一、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度悭贪。
二、持戒(律仪度、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度毁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度嗔恚。
四、精进(断精进、修精进、求化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乱。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痴。
菩萨道之精神与特色
菩萨道的精神与特色总摄归纳为五,即:一慈悲无尽。二智慧无尽。三时空无碍。
四空有...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二课(4) 有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讲解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6 17:51:10 2013,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Wisdo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二课(4) 有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讲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6 07:18:13 2013, 美东)
第二课
索达吉堪布 讲解
学习了《普贤行愿品》以后,大家在念诵时要会观想其意义。我想,除了个别观想能力
特别差的人,大部分人通过学习都应该会观想。这次讲《普贤行愿品》,我主要在字面
上作简单介绍,遇到重要问题也顺便作一些发挥。从表面上看,我们每天都念《普贤行
愿品》,词句和内容应该很好解释,...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98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二课(4) 有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讲解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6 17:51:10 2013,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Wisdo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二课(4) 有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讲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6 07:18:13 2013, 美东)
第二课
索达吉堪布 讲解
学习了《普贤行愿品》以后,大家在念诵时要会观想其意义。我想,除了个别观想能力
特别差的人,大部分人通过学习都应该会观想。这次讲《普贤行愿品》,我主要在字面
上作简单介绍,遇到重要问题也顺便作一些发挥。从表面上看,我们每天都念《普贤行
愿品》,词句和内容应该很好解释,...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4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尢智表居士著
五、佛经的理论和内容
上文仅仅讲到佛经的皮相,还没有接触到经文的内容。可是皮相和骨肉是有密切关系的
,要是名词混淆,句法错乱,讹字连篇,章节不明,那么我早就把它置诸高阁了;只因
为佛经的皮相端庄美丽,正和菩萨的相貌作和谐的对比,所以我对于研究佛经的理论,
自有不能自已的趋势。我最初所读的《楞严经》,本是一部辞藻丰美的经典,优美的笔
调既足引人入胜,而其组织的严整,说理的精妙,更使人爱不忍释。所以杨仁山居士在
旧书摊上看到了这部经,竟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才走。
古人诗说:“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糠枇书。”我对此也有同样的感觉。我又把它
当作一本“实验指导书”,因为这部经的结构确乎和指导书有相同之点。普通一本指导
学生实验的书,总是分为下列几段:1、实验的目的,2、应用的材料仪器工具,3、实
验所依据的理论,4、实验工作的方法和步骤,5、从这一实验应得怎样的效果,6、实
验时应该注意或预防的事项,7、最后是结论,说明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某种理论的
正确,或者有什么实用的价值等等。
《楞严经》也可分成以下几段:1、说经的缘起(即序文),2、说明修治的对象(例如
七处证心等),3、...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8
61.境界超过那洛巴的寂密
上述的所有传承,大成就者寂密全部具足。
寂密尊者在印度南方喇嘛扎(水坛)降生,为国王种姓。他从小就与其他孩童截然不同
,众多的世间学问和因明、声明等,他一经接触,即能融会于心,并被赋予深入独特的
理解。他父亲是一位密咒士,在意觉受中亲眼现见过度母,度母授予他灌顶和修法,他
把它传给了少年寂密。自此,寂密对世间轮回盛事已兴味索然。
二十二岁时,他来到大海岸边一个叫贡戈那(金幢)的地方,那里的道场闻思兴盛,道
风肃然清净,恍若不闻鸡犬之声的天外花园。其内住有五十位比丘与在家居士共一千多
人。亲教师是诸智者之源——阿阇黎绕登各巴,寂密在他面前受了近圆戒(比丘戒),
学习了声闻、唯识和中观各大派卷帙繁复的经文和论典,并获得了根本性的了解。他音
色柔美,常以娴熟的背诵方式为别人传讲《般若十万颂》及《唯识四经》等。因为没有
财物供养上师,他心中一直憾然有愧,不能释怀。
为了实现供养上师的心愿,他前往斯里兰卡诸岛。那时,他已成就了马哈嘎拉法力强大
的密咒。他以妙音为人们宣说无垢正法,受到当地信众极大的恭敬和欢迎。他把所获的
利养全部换成七宝供养上师,向上师竭诚祈请,乞求授...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95
49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归敬颂:
文殊师利妙吉祥,陈那法称理自在。
商羯罗主大乘天,诸传承师莲足礼。
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提出“真唯识量”(又称“唯识比量”)是佛学和因明学发展
史上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奘师因此而获“大乘天”之号,连小乘人也称之为“解脱天
”,声名大振于印度全境。
对于“真唯识量”,历史上就连大乘教人内部也异说纷呈,评价不一。许多唯识理论家
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比量。日僧善珠甚至盛赞其为“万世立量之正轨”。但是玄奘的门
人定宾却认为不过是权宜之计,“今详三藏一时之用,将以对敌,未必即堪久后流行”
。今之学者,异见分歧之大,势同水火。有的主张,这是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共比量,
它很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也有的认为“真唯识量”是疏谬不堪的“似能立”(
错误的论证),它以自比量冒充共比量,在宗、因、喻三支上普遍犯过,是一个诡辩。
本文广集古今贤哲之说,从因明学角度试为剖析。
一、缘起
玄奘提出“唯识比量”之前,在印度学成将还,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高僧。当时南
印度有个叫般若毱多(智护)的老婆罗门,他很看不起大乘所主张的心外无境的唯识学
说,著《破大乘
a*******g
发帖数: 867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zt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79315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归敬颂:
文殊师利妙吉祥,陈那法称理自在。 商羯罗主大乘天,诸传承师莲足礼。
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提出“真唯识量”(又称“唯识比量”)是佛学和因明学发展
史上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奘师因此而获“大乘天”之号,连小乘人也称之为“解脱天
”,声名大振于印度全境。
对于“真唯识量”,历史上就连大乘教人内部也异说纷呈,评价不一。许多唯识理
论家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比量。日僧善珠甚至盛赞其为“万世立量之正轨”。但是玄奘
的门人定宾却认为不过是权宜之计,“今详三藏一时之用,将以对敌,未必即堪久后流
行”。今之学者,异见分歧之大,势同水火。有的主张,这是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共比
量,它很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也有的认为“真唯识量”是疏谬不堪的“似能立
”(错误的论证),它以自比量冒充共比量,在宗、因、喻三支上普遍犯过,是一个诡
辩。本文广集古今贤哲之说,从因明学角度试为剖析。
一、缘起
玄奘提出“唯识比量”之前,在印度学成将还,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