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明崇祯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i
发帖数: 2107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ibugui (买买提皇协军总指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版三颇有明崇祯皇帝的魄力和杀伐决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6 15:09:57 2017, 美东)
上任,即收拾了历史版魏忠贤,也就是海日海公公,政治为之一新;
然而东林党(机器人们)必然做大,也是预料之中。
大明之亡,非是崇祯,而是大势之所趋。
买买提药丸,换谁来,都是崇祯;
滴答作为东林党代表,天天欢呼雀跃。
偶代表蒙古利亚,只是看戏。
b**********u
发帖数: 2817
2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近20年来崇祯研究综述 牛纪荣 zt
近20年来崇祯研究综述 牛纪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明亡清兴历史关头的崇祯帝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人物之一,学界
对其予以多方面的剖析,积极深入的探讨其功过得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研究的层面
上较前更趋于细化与深入。研究的内容大致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崇祯帝的性格、用人
政策、崇祯与明政权崩溃的关系以及对崇祯帝历史地位的评价等。下面就20世纪80年代
以来对崇祯的学术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的总结和梳理。
一、崇祯的性格问题
学者一般认为,崇祯的性格特点是复杂的,表现出两面性。如王昊认为:一方面,“崇祯勤
心政治,生活简朴,不玩物、不丧志,更不沉溺于酒色。”另一方面, “崇祯帝的性格特
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急躁、多疑、自信及死爱面子等。”[1]董郁奎也认为:一方面,“
崇祯崇尚节俭、勤于政事,私生活上也比其先辈们节制的多。”另一方面,“崇祯虚荣、
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谏。”[2]此外,信之认为:“我们姑且不论崇祯这个悲剧人物的诸多
不幸,仅他的实事求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揭短露丑的精神,是很有现实借鉴意
义的。”[3]永增认为:“崇祯皇帝的性格弱点———多疑、寡恩、刚愎自用断送了明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坑死崇祯的“光处长”
周淮安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
这是一个天崩地坼,山河巨变的动荡时代。
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内有“流贼”攻城略地。《明史》称“溃烂而莫可救”,两百七十
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是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一个新政权的成立意味着敲响旧政权
的“丧钟”。
从飘忽不定的“流贼”到建立政权,从无政治主张的农民到明确“争天下”的集团,李
自成已经向崇祯亮明了“掘墓人”身份。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所向披靡,官民迎降。下一个目标十
分明确: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京赶考去!
摆在崇祯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死守京师,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不成功则成仁;二是
南迁,做战略性转移,迁都南京,重振旗鼓再图一战。
无论是崇祯,还是群臣,其实内心都很明白,第一个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
继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克星”孙传庭潼关兵败身亡后,最后一支“听指挥
,能打仗”的明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
分镇各地的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等将领虽然掌握有兵马,但朝廷实际上已指挥不动
,他们已经成了各怀鬼胎,有奶就是娘的地方军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后路。
...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为什么治不了左良玉?
左才是一代军阀的典型啊。崇祯皇帝这么刚愎自用,为什么能容忍他。
明崇祯十年(1637年)安庆告急,左良玉当时正在南阳与农民军作战,河南监军太监力
促左良玉入山“围剿”农民军,左良玉拥兵不动,崇祯遂派熊文灿至安庆,请左良玉至
安庆。可左良玉对熊文灿漠然置之,擅去郧县攻打张献忠。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
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
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遂攻打襄阳,左良玉撤兵至武昌,左良玉向楚王要兵员
、要粮饷,均没得到补给,遂掠夺武昌包括漕粮盐舶。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
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
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m*****t
发帖数: 16663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有相似之处。
当然,川普个人操守比崇祯差远了,我说的是治国方式。崇祯也崇尚节俭,还以身作则
,据说穿有补丁的裤子,以为可以省出一个强国,川普也一样,还没上台就各种砍价,
还沾沾自喜,殊不知对于一个国家,钱流动起来才能带动经济,政府有时还得故意花钱
,光省是不行的。
而且两人一样的刚愎自用,一上台就想铲除“X党”,其实明朝不搞阉党,不逼魏忠贤
自杀,估计不至
于亡得那么快,崇祯后来醒悟又重新重用阉党,但为时已晚,其实一个国家,特务机构
是有存在必要的,而川普要是真的动了两党,美国下坡路会走得很快,历史证明任何反制
英雄治国都是一塌糊涂,所谓的明君都是懂得变通。
而且俩人外交上都比较反复,崇祯在是否跟满清议和一直犹豫不定,川普对于毛子也是
反复无常,这样很容易人心涣散,给对方可乘之机。
还有用人,俩人都喜欢用有争议的“祸根”,崇祯启用本来已经被贬的袁崇焕,造成后
来的毛文龙被杀,部下集体叛变,为明亡种下祸根,而川普重用种族分子,加剧种族矛
盾,会动摇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根本,都是隐患。
m****e
发帖数: 16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川普何德何能敢比崇祯?
崇祯是中国历代皇帝面临的最大死局,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现代人带着金手指过去
都解不了套,川普过去死的比崇祯快多了。你觉得崇祯有救,是你对明朝的僵局了解太
少。崇祯基本已经做了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做的一切。
就连起点yy文,穿越成崇祯的都特别少。当然说的是历史类,你要写种马穿成谁都行女
人多就好。写明朝的历史小说大把大把,穿越成谁的都有,为啥人家不写崇祯?因为解
不开这个死连环。看了几篇就一个还算有可行性的,是杀出一个血流成河赤地千里,首
先把老爹搞了,不然登基太晚来不及了。
h*h
发帖数: 27852
8
虎狼 作者:灰熊猫
[全文阅读] [全文下载]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序章 第一节 自荐 第二节 变故 第三节 冒名
第四节 犄角 第五节 交兵 第六节 死地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序章
[更新时间] 2010-05-04 17:29:52 [字数] 7021
本故事是《窃明》实体书内容的后续,由于穿越者黄石的出现,这个世界晚明的人物、
事件发生一些改变,本该已经灭亡的明崇祯朝在故事开始的时间点上仍顽强地存活着……
崇祯二十年二月的福建霞浦,一个身着明军校尉军服的年轻人刚走出福宁镇老营,手握
重兵现任福宁镇总兵施策罕见地亲自把这个青年军官送出门外,这让那个年轻人感到份
外不安,连连向施总兵抱拳道:“大帅,不敢劳您远送,让这么多兄弟们看见卑职该如
何是好啊?”
“贤侄今天的身份不同了,”福宁镇总兵笑着对年轻人道:“昔日贤侄是我手下一校,
这次可是朝廷堂堂贵使,理所应当,理所应当。”
年轻人向施策再三拜别后,离开霞浦大营,又立刻赶去拜会他父亲的另外一位旧部,福
宁镇的鲍博文副将。虽说说是副将,但实际上鲍博文几乎不归施策节制,起因自然来自
年轻人父亲的安排,不过倒也符合朝廷大小相制的既

发帖数: 1
9
发信人: wsbioguy2 (postdo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崇祯的明朝不亡,天理不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 23:58:23 2017, 美东)
明崇祯就是个智障
毛虫帧比崇祯更残暴
s**6
发帖数: 48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魏忠贤并不仅仅是太监,不仅仅是特务,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税收。
九千岁往各地排的税监,特别是江南的税监,矿监可以带回花花的银子。
所以,天启皇帝随便怎么玩木工活,朝廷也还撑得住,也没人造反。
等着崇祯这二货上来,废掉九千岁,把税监一撤,好家伙,税全完了。
打仗,赈灾,干啥不要钱? 没钱怎么玩?
东林党上台,除了吹牛逼,就是给江南减税,甚至免税。当时,
大明局势,东北有满清虎视眈眈,西北中原又连年大旱,民不聊生,
只有江南和平富庶,收成不错。按道理,江南这时候就该多缴税,
本来北方打仗,就在保卫江南。
结果,东林党忙着给江南减税,免税,而加征的军饷等全都摁倒
西北和中原的人头上,反正江南人不出。整个苏州府的茶叶税,一年
才四两银子,也就打法个叫花子。
结果大明朝完蛋,满清来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人头滚滚之后,
东林党的一帮二货率先投降,一帮人老老实实交重税,也不抱怨了。
再敢抱怨,辫子子爷直接杀你全家。“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诗
就可以杀几万。敢抗税? 杀你祖宗十八代!
结果,都老老实实了,人就是贱呀!
晚明的确是内忧外患不断,但是,那局面换个牛逼皇帝,都不用唐太宗,
光武帝这种的... 阅读全帖
b*****2
发帖数: 194
11
崇祯
理由:家破亡国
大凡一个朝代的结束,都会有一两个比较拉风的昏君。夏商亡于桀纣,周朝则毁在
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手里。而明崇祯皇帝是个特列。他接手皇位的时候
,大明朝的江山已然是风雨飘摇。尽管他在位17年来励精图治,每日早朝。对内清除阉
党,对外积极防御后金的侵略。但是始终是无力回天,以至于在最后自缢的时候不禁感
叹:"历史上每一次亡国都会有一个亡国之君,没想到自己辛苦十余载最终还是和桀纣
殊途同归。历史敢于以身殉国的君主也是屈指可数,而生的时候兢兢业业,死也都要和
江山共存亡的就惟有崇祯了。
陈士美
全是让评剧《秦香莲》闹的,那个陈士美是故事里一个虚构的靶子,作为历史人物
他是被冤枉的,或者说,他得罪了刀笔小人,不明不白地惹了一身的腥臊,落得个遗臭
万年的下场。历史上的陈士美考中了状元,当上了驸马,官职薪水都不低,但不是欺上
瞒下,忘恩负义,犯了重婚罪。
事情原本是另一番情景:一个昔日同窗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找到陈士美想谋个生路,
结果日理万机且有"书呆子"作派的陈士美不但没有答应他,而且有怠慢之嫌。真是秉公
办事,不念旧情呀!这个同窗很是窝火,便心存报复。可人家高官厚禄...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12
上任,即收拾了历史版魏忠贤,也就是海日海公公,政治为之一新;
然而东林党(机器人们)必然做大,也是预料之中。
大明之亡,非是崇祯,而是大势之所趋。
买买提药丸,换谁来,都是崇祯;
滴答作为东林党代表,天天欢呼雀跃。
偶代表蒙古利亚,只是看戏。
w*******2
发帖数: 2199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的明朝不亡,天理不容
明崇祯就是个智障
毛虫帧比崇祯更残暴
e*******2
发帖数: 847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完全没有可比性。崇祯皇帝勤俭持家,性格谨慎。川普性格浮夸,到处惹是生非。大明
是老朱家的江山,所以崇祯一心一意为了国,为了家。
川普这个总统本来就不是他的,他只不过暂时出任管理职位。管的好还是坏不会影响他
的身价姓名。而且他自己也是俄罗斯的间谍,对普金俯首帖耳是他的本职工作。
x****o
发帖数: 29677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崇祯384年,清宣统103年
崇祯就算了吧,没他明朝不一定灭亡
x****o
发帖数: 29677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明崇祯384年,清宣统103年

崇祯在他自己的任期内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m*****t
发帖数: 16663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在稅这个问题上,崇祯也跟川普差不多啊。
都是减富人的稅来挤兑穷人,
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东林党基本都是眼高手低的SB,跟菌斑高学历索南右派有得一拼。
m**c
发帖数: 101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你们都错了,崇祯应该在江南进行代议制征税改革,选举首辅
c*********7
发帖数: 19373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就凭崇祯国亡能自尽,trump 就没这胆识

反制
m*****t
发帖数: 1666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川普和明崇祯皇帝
他俩最大共同点是格局小,不适合做君王。
崇祯除掉宦官集团,使东林党失去制约,国家就成天处于撕逼的状态,想怎么撕就怎么
撕,当皇帝是摆设,加上外忧内患,不亡也难。
s**p
发帖数: 1097
21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川普搞不好是个崇祯
都说tg是后清,搞不好美帝先成了后明。
崇祯当年励精图治,想出各种政策,想“make明朝great again”,结果导致国家灭亡。
这两脾气也有些像,都急脾气,勤奋,昼夜勤政,越搞越乱。也都面临着最大的党争,
各种乱。
s**********e
发帖数: 2888
22
相反,明朝亡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亡于fengqi所说的“尤其是面对国难的时候,武夫军
人殉国的比比例文人多得多。”
清军入关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中国东北以满
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
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吴三桂
吴三桂
吴三桂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罪己诏该怎么写?
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赤野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往事如烟,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后世人当凭吊之。
引子: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
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
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亡国之君,这位命运多舛的崇
祯皇帝朱由检也最终于1644年的一个凄风苦雨的黎明时分,在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彪悍
的陕西大兵压境的武力剑锋逼迫之下,绝望地选择以自缢的惨烈方式在紫禁城北侧的煤
山松柏下结束了他痛苦而忙碌的悲情人生,并以自杀行动向全天下的黎民苍生下达了他
三十四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罪己诏"。崇祯帝殉国之后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竟酿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大灾难,令后人观之读之不免为生活在那个血雨腥风、
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年代的芸芸众生所遭受的不幸与苦难嘘唏慨叹不已,唉!这可真谓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明末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1610─1644),在其一生中共先后六次向普天之下颁布了罪
己诏,这对于一个天贵皇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sh (niday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4:09:33 2016, 美东)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48969/answer/250095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城被破时崇祯究竟有多少银子
刘海会一起学明史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剧中说北京城破之际崇祯是非常
贫穷的,国库干涸,内宫的珍宝都被充了军费。我们都是笃信不疑。而一次在书店翻看
晁中辰写的《崇祯大传》时说崇祯时一个非常喜欢敛财的皇帝,北京被破时有内帑千万
余两。感觉2个说法差距很大,所以想查一些文章看看。先看到了这些:发现这据说李
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
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
然后其他就非常复杂。一次有幸搜索到了下面这篇文章,其中比较多引用的是黄仁宇的
作品,觉得非常好,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
一、前言
崇祯内帑,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很多历史论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出来大吵一番。辩论
双方都掌握了不少证据,都认为自己的证据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就是...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明末蒙古的衰落与满洲的崛起
发表于:2012-07-09 19:19:04
作者:大好河山在这里
一. 蒙古插汉部的东迁导致女真崛起
明初,明成祖于永乐年间在东北设置了建州、海西、野人三卫来控制女真。(女真
这个名称从明初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太祖努儿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于天聪九年钦定国名
为“满洲”,女真及诸申等名始废。)
后来,明廷又先后在建州卫附近分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五年,明与朝鲜联
手进剿扰边的女真,建州诸卫的头目董山、李满住父子等被杀戮。建州女真一蹶不振。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的达延汗继承了汗位。经过奋斗,大致统一了部落割据、四分
五裂的蒙古草原之后,便废除了太师制,分封诸子及亲族。到了明嘉靖年间,蒙古大汗
的宗本部落插汉部(即左翼)迫于右翼的压力,东迁辽河河套,蒙古本部再度分裂。《
明实录》嘉靖二十六年六月记载:“是时,(蒙古右翼头目)俺答诸酋与(插汉头目)
小王子有隙,小王子欲寇辽东,俺答以其谋来告,请得以中国夹击之,且以此立信。”
但是,“夹击”计划显然没有得到落实。插汉部成功的东迁到了辽东。
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西部的俺答接受了明廷的封贡,“七镇皆宁,独土蛮(插
汉...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橡树 | 明亡,怨谁?
原创: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清廷官修《明史》,评价明帝国有“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之盛誉。
然而,明帝国,华夏历史最后的中原帝国,终究在连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中忽然轰然
坍塌。
明帝国神秘而快速的终结,《明史》有几成定式的答案: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明史》评述明末几位皇帝,对崇祯多有惋惜,对神宗、熹宗这两位明帝并不看好。后
人采信《明史》,这一习惯也就延续到现在,流行于小说和影视剧。
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很多资料记载,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文人党团把持
朝政,相互博弈,倾轧不息。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当然也算是有所依据。不过,明亡还有一口最大的黑锅,是被魏忠
贤扛到今天。
阉党无好人,史家们众口一词让大家也就这么习惯了。
可是,史书便是真相?
自北魏崔浩开创秽史时代,官修史书总是不清不楚为后人留下考究的余味。明末,同样
如此。
明神宗在位期间,明帝国首辅内阁制更为完善,既有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的“万历中兴
”。
期间,明神宗常年不上朝,却没有宦官之乱、外戚干政、权臣挟政乱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8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9
☆─────────────────────────────────────☆
sniperxp (鱿鱼~ 最爱干红,可惜没有柠檬) 于 (Wed May 8 19:48:10 2013, 美东) 提到:
简直就是秦桧第二啊
☆─────────────────────────────────────☆
daye520 (哈哈) 于 (Wed May 8 21:22:14 2013, 美东) 提到:
窃明最大的贡献就是解释了袁崇焕的动机。不是投降鞑子而是养贼自重。

☆─────────────────────────────────────☆
Roethlisberg (Big Ben) 于 (Wed May 8 22:13:34 2013, 美东) 提到:
三桂就没这个觉悟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May 8 23:57:11 2013, 美东) 提到:
武夫出身没见识
☆─────────────────────────────...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浙江江苏状元问题
贴个状元榜,明朝的。
◆吳伯宗
江西金溪人,名祐,字伯宗,以字行世。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状元。
◆朱善
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丰城(今江西丰城
)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壬子科状元。
◆丁顯
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
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
◆任亨泰
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
)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皇觀
直隶贵池(今安徽贵池)人,字澜伯,一字尚宾。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三年(1363
),卒于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累官至礼部侍中
◆張信
浙江定海人。字彦实,号城甫。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
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陳
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字...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02
31
袁南生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
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由于通信手
段的进步和互联网广泛使用,使更多的人可参与到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局势相关问题的讨
论中,这就为“愤青”群体的产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顾名思义,“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
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愤青”同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
化、简单化。“愤青”容...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又称松锦大战,是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明崇祯
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
月,战争经历了三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廷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系东北边防,防卫金人。崇德五年
(1640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今辽
宁义县),“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
1641年)三月,清兵包围了锦州,“填壕毁堑,声援断绝”[1]。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
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
山、杏山、锦州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明廷命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
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
关”,速会兵于宁远[2]。
目录 [隐藏]
1 首战初捷
2 突围
3 影响
4 注释
首战初捷[编辑]洪承畴本人多谋善断。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部至松
山与杏山之间。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在乳峰山战事胶着,“...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93
34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
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
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
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呢?
要论崇祯最可恨之处,对照他悲情的命运,可能有些残酷。但一个事实却是:崇祯与一
个铁腕君主最大的差距,不是勤劳,而是用人。
他在位时期,曾经无比信用的臣子们,对照后来李自成占北京后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十
分的不堪。最被他宠爱的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一个被李自成查出贪赃,私吞的白
银埋的家里满地窖都是,另一个主动卖身投靠,为了表忠心在农民军战士面前慷慨激昂
,大骂崇祯无道,结果连打崇祯打了一辈子,素来暴虐的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看不下去
了,上来就是俩个耳刮子: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这么说他!
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说,崇祯这辈子,真是瞎了眼。
要说他用过的人,一个好人没有,当然也不对。但更严重的情况是,即使遇到了靠谱的
臣子,他也不会用。
至少有两...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35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36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3140
37
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比大清末年强不少
公元1633年,距离明朝灭亡已经只剩下仅仅十年的时间,国内旱灾频繁爆发,瘟疫猖獗
,流寇不断,关外满清铁骑屡屡扣关,明朝大厦将倾,而此时遥远的东南沿海,日益强
大的西方殖民国开始了对华的侵略战争,为首的就是荷兰。
海上马车夫的雄心
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之前,荷兰则是西方实力最强的国家。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
达,但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来往于世界各地
,赚取了很多的钱财。荷兰因此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荷兰是欧洲最早建立资本
主义的国家,与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不同,荷兰的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荷兰的海
军舰只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1倍,其船舶总吨位相当于英国、法国、西班牙、葡
萄牙四国之和,成为名副其实、横扫大洋的海上霸王。它们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护本
国商船,并从事海外殖民掠夺。在亚洲,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爪
哇。
不久,荷兰舰队便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并且不断追捕、抢劫中国
商船,垄断了东方贸易。
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控制这一地区的贸易,还一度侵占我国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755
3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果崇祯没有吊死,而是迁都南京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崇祯自缢殉
国,接着吴三桂打
开山海关,满洲鐡蹄长驱中原。至此汉仪不复再,汉人昔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束发
高耸的道骨仙风、
飒爽、华贵之姿态彻底被满清埋葬!从此窄袖缚身、阴阳头,脑后扎个猪尾巴成为汉人
被满清奴役的标
志。造成明亡之后无中华的最大责任人就是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
如果崇祯不选择吊死在歪脖子槐树上,不沽名钓誉,贪图以死殉国的清誉!而是本
着为大明江山社稷
社稷着想,在迁都南京这件事上 ,能够做出向诛杀袁崇焕那样乾纲独断的勇气,力排
众议,在李自成进军
山西之时,留下坚决反对南迁的大臣留守北京(事实上,坚决反对南迁的最先变节);
自己和主张南迁的
大臣、愿意跟随的士民迁都南京,统筹剿抚 、征讨农民军、满清势力,大明尚可国祚
延续,甚至一举收复
旧山河,中华也免于覆灭,而崇祯倒也可能成为功超汉光武帝的中兴之君、中华的大救
星!
凭什么说崇祯不吊死,选择南迁,大明就不至于覆灭,甚至有中兴的可能呢?因为
南京作为明太祖的
龙兴之地,南京,城大而坚固,拥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士商云集;有明以来一直是整...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3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zt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 阅读全帖
l****p
发帖数: 27354
40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911/c372327-25640593.html
就晚明的形势而言,未必没有“事在人为”的余地。但崇祯皇帝念兹在兹的是要一个“
万全之策”,害怕风险,绝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结果只能坐等亡国。
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因为把李自成写得像一个共产党员,颇受人诟病。但人们忘
记了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有那么一些人,可以为了某种原则、观念或看法,牺牲个人利益
甚至生命。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底层社会,也从来都是有的。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其
实就是中国底层社会中的这样一类人物。他们或许文化不高,但讲义气,急人所难,处
事公道,慈悲为怀,而且很有能量,在群众中颇有威信,于平凡中透着性格上的魅力。
笔者当年下乡时,也曾见识过这样的人物,甚至因为他们不是党员而颇感怅然。
《李自成》沉寂多年,如果就因为它的主人公太像一个共产党员,实在太让人遗憾了。
这本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不仅把明末农民战争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也充分展
现了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关外满族的强悍及其统治者的足智多谋,以及明末崇祯皇帝
空怀中兴壮志却无力回天的悲凉。
时过...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马勇:乾隆这样评价崇祯帝
2015-11-12 11:51
来源: 作者博客
乾隆说,崇祯帝最后将亡国的责任推给群臣,推给温体仁,但“亡国之君,各贤其臣,
于体仁又何责焉?”那么多文臣武将不用,十七年换了五十相,竟让温体仁独占八年,
巍然不动。这究竟是大臣的错,还是崇祯的错?
大明王朝是帝制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崇祯皇帝是这个政权最后一位君主,是
他将大明王朝送进了历史,结束了朱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
奇怪的是,一个将江山弄丢的亡国之君,在过往三百七十年间很少受到指责。不论
是明朝遗老,还是新朝统治者;也不论是新史学,还是旧史学;人们对崇祯帝抱有普遍同
情,以为明朝之所以亡国,并不是崇祯的错。
善良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崇祯亡国抱有同情,主要是因为他在最后时刻壮烈殉国,
而且留下了感人的遗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一死报国,其情其景,令人感动。不过,崇祯帝将所有责任推给“众爱卿”
,其反省、道歉显然并不那么真诚。即便崇祯帝的检讨发自内心,然历史主义回望显然
问题多多。只是他的死太悲壮了,并不是所有末代君主都能做到,因而崇祯虽是亡...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开国的汉族功臣
1.
范文程 清初汉族官员中,最有影响的就是他,张良加陈平式人物。我认为他最大的
功绩有二,一是出反间计害死袁崇焕,二是帮助太宗招降了洪承畴。
2.吴三桂 中国头号汉奸,先后叛明、顺、清,但在顺治10年之前,却是清朝入主中原
的大大功臣。清廷也没亏待他,封平西王,云贵川桂都听他调度,子尚公主,封赏居清
朝汉人之冠.
3.洪承畴 汉人看来他是大汉奸,满洲人对他也没什么好感,但满清征服中国,他确实
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功勋卓著。
4. 孔有德 清初四大汉人王爷之一,在南方战场被南明李定国部击毙。幸好死的早,否
则康熙年间就是“四蕃之乱.
5.
李永芳,辽东铁岭(今属辽宁)人。
原为明朝抚顺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因后金兵攻陷旅顺,李永芳投降努尔哈
赤,授三等副将,娶阿巴泰之女为妻,是明朝官员第一位降清者。天命六年,以功授三
等总兵官。及后于萨尔浒之战中献计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努尔哈赤采用此
计,便决定以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以多战少来打败明军。曾随兵征讨朝鲜。崇祯七
年卒。有子九人,知名者有次子李率泰、三子刚阿泰、五子巴颜。李永芳之女嫁阿巴泰
孙辅国公翁古。李侍尧...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排一排各省实力(军事)

历史比你胡搅蛮缠强多了,来看看你袁督师是个什么鸟货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后金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境蒙古,由喜
峰口攻陷遵化,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戒严。明崇祯帝下令各地勤王,孙承宗全权负责北
京防御。
袁崇焕带关宁军赶赴北京后,受命代替孙承宗全权负责。袁崇焕将勤王军刘策调至密云
、通州,守将尤世威调至昌平,北京城下只余关宁军,致使后金军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
顺利通过军事重镇蓟镇、通州一线,抵达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北京城下旁观坐
看将军满桂与后金军血战,不派一兵一卒,并几次上书要求率军入城,均被崇祯帝拒绝
。满桂兵败,向关宁军靠拢过程中被关宁军以箭射退,愤而入城面告崇祯皇帝,并以关
宁军之箭证之。
袁崇焕的种种举动,引起北京城内军民的极度不满,文臣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
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园亭庄舍被敌骑蹂躏殆尽。十一
月二十三日,崇祯帝命袁崇焕与满桂当面对质,袁崇焕不能作答,崇祯帝怒之,遂将其
下狱
宁锦大捷
后金攻下了辽西二十座堡垒中的十七座(除了锦州堡、宁远堡、大福堡),抢割了明军
数千倾军屯粮食,把二万多关宁军抓回去做了包...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4
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
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此番清军志在必取锦州,皇太极认识到,锦州
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
极入关的第一步。
第二年四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召集八镇总兵所部,共步兵十三万、
骑兵四万,筹措一年的军粮,从宁远进发,支援锦州。
驻守锦州的明将祖大寿,派人出城通知洪承畴,清军势大,不可轻率与战。洪承畴
也想采取步步为营之策,徐图进取。谁知明廷派来的监军张若麟既不知兵,又好大言,
密派使者至京,奏请崇祯帝敕令洪承畴速与清军决战,洪承畴无奈,只得率六万步骑疾
进,屯于松山,清军来攻,不利而退,是为明清松山大战前的序战,明军先获小胜。
清帝皇太极闻知明廷发兵赴援,也马上率大军自沈阳出发,仅六日便抵达松山,双
方在松山摆开阵势,追备决战。
当时,明军的粮草都储存在笔架冈。皇太极侦之后,派遣奇兵偷袭洪承畴在塔山的
护饷之兵,明军毫无准备,被打得溃不成军,明军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一年军饷,尽为
清军所有,并占领杏山截断了明军的粮道。
形势急转直下,洪承...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1621
45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47:31 2013, 美东) 提到:
说它经典是因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情产生的过程,“既悦其色,复恋其情”。这
是比较自然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人最先感知的也是一个人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的相互
吸引,带来了情感和肉体的交流,然后是各种社会经济现实,决定了最终的关系走向,
李瓶儿和西门庆是情,欲,钱,交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
☆─────────────────────────────────────☆
charmed (仙境别红尘) 于 (Sun Dec 22 11:55:55 2013, 美东) 提到:
情,欲,钱,交织的关系,的确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不过我就读不进金瓶梅,它太不
风花雪月了,不适合YY。。。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59:0...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崇祯长篇等关于蓟门等的说法
我拿袁黑们推崇的崇祯实录和崇祯长篇重新考订一下吧。
崇祯实录,崇祯长篇对後金兵的称呼都是大清或者清兵,肯定是后人有改动。崇祯实录的
记叙非常简略,一年事只用一卷来记载,据<明实录研究>一书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更详细
的叙事由崇祯长编负担; 而且这两本书必经过清初明史馆的人修订过。可惜的是崇祯长编
已残缺不全。
时间表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按照崇祯长篇的说法,
11月29日午夜,袁崇焕派发援兵。赵率教在袁的命令到达之前即已奉圣旨入援。
11月5日丙戌,後金兵围遵化,遵化陷落(内应纵火),巡抚王元雅被执。(崇祯长篇1560
页)。
王元雅这厮一向麻痹大意,败宜当然。"9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
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督御史王元雅曰,此虚警耳,遣其众归,
师果不出。"(明实录)
11月7日戊子朝廷才知道遵化陷落,为此还以侦探不明的罪名把兵部尚书王洽下狱。然
而用处不大,赵率教的败没似乎直到五天后的15日明朝廷才知道。总之,象我以前说的
那样,侦察能力是明军的一个问题。我胡乱猜想是明军侦骑的马术和箭术不行,后金很
重视情报,估计也挺重视消灭明军的侦骑的。
明实录又
x*****z
发帖数: 787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肖
似,都是阴狠、猜忌、残暴兼而有之。除了语录、红卫兵、整肃干部,以及因自卑感而
迫害知识分子等仿制品之外,毛泽东师法朱元璋有时甚至到了亦步亦趋的境地。例如他
所提出而在大陆上一度广为宣传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便完全是抄袭朱元
璋的‘高筑...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2 16:29:41 2015, 美东)
毛泽东曾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不恰当。毛是心狠手辣的政治流氓、权谋大师
,马克思只是埋首书斋、愤世嫉俗的激进思想家,二人的性格修养、精神气质格格不入
;作为草莽“革命家”、山大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事与天潢贵胄秦始皇亦相
去甚远。
在共产主义“神圣家族”里,与毛泽东言行举止最相近的人其实是斯大林;在中国历代
帝王中,与毛泽东极其神似之人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毛自比“马克思加秦始皇”是自我
膨胀、自我陶醉,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寓自勉自励之意完全不同,试想,一身而兼祧
古今中外之主义宗师、帝王魁首,岂非世间“伟光正”之极致?然而,说毛是“马克思
加秦始皇”,实不如说毛是“斯大林加朱元璋”,或“中国的斯大林、现代的朱元璋”
更加传神,更加入木三分。
毛泽东神似朱元璋
关于毛泽东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写道:“就性格言,两人尤为...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0787
49
林错
说到崇祯,值得一提的是历来对崇祯的评价蛮复杂的,主流的观点是此人勤政节俭,私
德颇佳,而且即位初期一扫阉党,但由于性格弱点太突出——刚愎自用,暴躁多疑,而
且吝啬小气,不仅很快又重新启用太监这个千古苛政工具,明明打不过后金又打肿脸撑
胖子硬挺,最重要的是,没事就把看不顺眼的文臣武将罢官赐死,搞得好端端几个人才
都被他枉杀了,自毁长城,实在是可怜可恨啊。
对此,在下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与诸位大人同观。
话说当初崇祯登基的时候才16岁,在没有祖母没有老丈人的帮助下,独力把魏忠贤斗倒
,“天下”大喜过望,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而且崇祯和天启不同,从小就喜欢读书
,虽然以前只能在太监的帮助下自学,但一登基就请大臣给他补课,表现的十分谦虚好
学,让东林党人一时大快,认为尧舜大治的日子就要在紧密团结在崇祯周围的东林党手
中实现了。
当时,崇祯组建了一个全新的东林党内阁,一时也是“众正盈朝”。内阁的官员们随即
向皇帝建议,应该撤销掉东厂这个特务机构,因为这种监视对东林君子们的一种侮辱。
崇祯对东林君子的道德操守是很信任的,他完全相信即使没有人监视他们,文官也不会
贪污国家的钱,而且会尽心尽力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1 22:32:24 2019, 美东)
原创:隔壁的老罗 隔壁的老罗 微信号 xinjingluopan
功能介绍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让自己知道,当下的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于煤山自缢。
太监的评价:“若厂公还在,天下本不会如此的。”
文官的评价是:“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皇帝遗恨:“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可见相互的怨恨。
要说到崇祯朝廷,免不了要说东林党。
最近一年常在无锡,动笔前想去下一直没进的东林书院,于是阴雨初冬,驱车前往,未
料巷口冷清,书院内部施工,闭门谢客。正遗憾间,管理员送客开门,入内留个影,匆
匆作别。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次见东林党和顾宪成的名号还是初中课本,却不料
以今日时境,自把某种势力比作东林党后,东林已快成敏感词了。
东林源于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削职回无锡老家讲学,得地方官员支...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