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萧军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萧军日记:延安档案[组图]
作者:萧军 来源:共识网
萧军先生在鲁迅塑像前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既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吉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作和生
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立场比
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可以讲
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实度、
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移默化
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需要深
入,萧军长住边区,与「党人」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劳动;客观需要距离...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51年镇反总共杀了70多万人
延安日记》里的萧军与毛泽东
作者:陈 益 南
原载:《南方周末》报 2014/04/17
毛泽东与萧军个人的单独交谈,或与萧及其他文化人一道谈话的情况,在萧军《延安日
记》中,多达21次。这些交谈,既再现了萧军在延安期间的思想及命运变化过程,也在
一定程度上,生动而细致地披露了毛泽东在政治、文化与生活方面,一些鲜为人知的想
法、观点与作风。
毛泽东与作家萧军的交往,虽然常有真伪难辨的片断文字,散见于书报之中。然而,系
统、完整而可靠的权威实证,却始终未能见到。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问世的萧军《延
安日记》一书,展示了很多细节,由此,人们便可较为清楚地了解到这段历史。
虽然《延安日记》只是个人的视角,而并非官方档案的解密。但是,当事人一方的即时
记录,其可信度,应该说还是很大的。
致信毛泽东要求见面
萧军第一次到延安,是与丁玲等人在1938年3月从山西去西安的途中,而当时,毛泽东
与萧军之间,显然还没有个人的接触。1940年6月,萧军第二次进入延安,并在此工作
生活了五年多,直至抗战胜利。这期间,萧军与毛泽东有了多次交往。
不过,萧军第一次与毛泽东的交往,却并非是他初到延安之际,而是在...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 俱乐部 】
发信人: jsolomon (凬貳癲), 信区: Lei
标 题: 王鹤:萧红——文字与人生一起脱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 03:04:10 2012, 美东)
一、惊世骇俗的女子
有关萧红(1911—1942年)的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场的:她与未婚夫同居于哈尔滨
一旅店,欠了巨额费用,后者逃离,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已怀孕的萧红卖进妓院。危急中
她给报社写信,萧军前往探望,两人互生好感,他奋力将她救出。文学史上遂有珠联璧
合之“两萧”。
在这个简略版的英雄救美传奇里,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
见钟情。实情基本如此,只是前因后果头绪纷纭,说来话长。
季红真的《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将她遇险前后那段经历,梳理得
非常清晰——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
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
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
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6
一、惊世骇俗的女子
有关萧红(1911—1942年)的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场的:她与未婚夫同居于哈尔滨
一旅店,欠了巨额费用,后者逃离,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已怀孕的萧红卖进妓院。危急中
她给报社写信,萧军前往探望,两人互生好感,他奋力将她救出。文学史上遂有珠联璧
合之“两萧”。
在这个简略版的英雄救美传奇里,萧红柔弱无依,萧军骁勇威猛,两个文学青年一
见钟情。实情基本如此,只是前因后果头绪纷纭,说来话长。
季红真的《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将她遇险前后那段经历,梳理得
非常清晰——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
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
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
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喝酒排遣苦闷,性情变得喜怒无常。那时
她与表哥陆哲舜很投契,后者去了北平念大学,萧红遂离家出走,与表哥相聚,进入北
平女师大附属女一中高中部。表哥早有家室,他俩在老家引起轩然大波,陆家、张家都
拒绝寄生活费,除非他们返回。北平天冷、米...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2104
7
来自主题: Heart版 - 关于萧红
《转载》
不过,片名中的“黄金时代”,源于萧红写给萧军的信,而这封信,很是凄凉。
1936年7月15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晚广平治馔为悄吟饯行。”悄吟是《生死
场》之前,萧红的笔名。随后,萧红就一个人去东京养病,真正“悄吟”了。萧红去东
京,现在都知道,主要是她和萧军的感情出了问题,萧军不能停止出轨,萧红不能停止
爱他,两人商量分开一段时间。
但萧红其实没有能力一个人生活。从7月18日她给萧军的第一封信开始,她就不断
地身心痛楚着,不久,她深心敬爱的鲁迅先生也离开了,异国的日夜,她反复发烧,“
精神也烦躁得很”。1936年11月19日,她给萧军写了很长的一封信,其中写道:“窗上
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象有警
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
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确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
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
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
篇幅关系,不另外讨论信中的“黄金时代”具体所指,我要说的是,1...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澎湃新闻 1100万元存款到期后
http://www.sohu.com/a/235867733_260616
2018-06-15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1100万元存款到期后,付玲(化名)前往银行取钱,柜员却递出了一张写有公安局
地址的纸条,要求她报案。
2015年10月17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渤海五路信用社遭遇的奇幻一幕,让付玲意识
到她已是一起金融案件的受害人。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2014年在
这家农信社存入1100万元,一年后存款到期取钱时,却被告知“没有这笔钱”,突如其
来的变故让付玲及家人愣在当场,“钱是在银行存的,存款单还在我手上,钱去了哪里
?”
涉事的滨城区农信社渤海五路分社。当事人供图(本文图片均可在澎湃新闻APP内点击
查看大图)
实际上,从2013年3月到2015年底,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三个网点,像付玲一
样遭遇“存款消失”的储户,共有27名,“消失”的存款共计1.6亿余元。
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年12月5日做出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段某、杨某等
11人,先后在邹平农商行台子支行(山东农信社分支机构)镇中分理处等3个网点以“
非阳光...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4637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油管上可以看《萧红》啊

这个豆板上影评人写的东西的确让我抓狂,让我看不清楚他所认为的笑点和不足在哪里
。有论点无论据,说话不过脑子的感觉。
我早年看《生死场》觉得血腥,看完这个电影完全能理解《生死场》为什么生动血腥了
。 这部电影把萧红的硬气和惨烈表现的很充分。(但电影的封面作的真差)
豆瓣上另外一个影评写的很不错。
〉〉〉以下转载
影评1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20099/
论洛神的溺毙
小胖纸方枪枪 2 2012-07-25 09:38:56
被称为中国文坛的洛神,萧红的经历和文字一样,一直是一段传奇。上世纪中叶颠
沛流离又百舸争流的中国,情路坎坷的才女作家,这样一个故事,能难拍到哪里去?但
是导演霍建起却以实际行动告诉观众:“我能!”
台词无疑是《萧红》的一大致命伤,并且分为两类,其一,是二流近当代文学教科
书萧红赏析选段,用以表现导演对萧红的理解;其二,是《情深深雨蒙蒙》式的对话。
从影片一开始,骆宾基开始抒情:“你的作品宏大,细腻……”云云云云一大段,就让
人感觉大事不好。果然,之后居然出现了鲁迅对萧红萧军情感纠葛的评价:“你们两个
就像两只刺猬……”之...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萧红》:走歪的三角恋
转贴一个文给你们文青们看: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24346/
她们曾仰望同一片星空:冰心、丁玲、萧红人生交往纪事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
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
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戏剧作
家在内,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鲁迅在提到茅盾、丁玲、田军等人后接着说,“田
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有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
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这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人
将冰心、丁玲、萧红作为三代女作家的领军人物并提。是年,冰心36岁,自1919年9月
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已经踏入文坛18年;丁玲32岁,1927年12月以《梦珂》登上文坛
以来,从文也近10年;而萧红这时刚刚25岁,初涉文坛不过3年,她的受重视,实在是
鲁迅独具慧眼。
三位女作家生活于动荡飘摇的时代——即便是共和国时期也并不安定,客观原因
严重妨碍...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6673
11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记两位东北文学的先驱
高中时,我爱上了文学,古典诗词,现代小说都爱,从伙食费里省了不少钱去买唐
诗选,宋词选以及文艺杂志。我不再每周回家,只是为了省下那两块多的长途汽车票钱
,后来妈妈为了能每周看到我,只好来回的路费她都出,因此我的经济又宽裕了许多,
又能买更多的书和杂志。
高二时,有天正趴在教室桌子上睡午觉,有个同学抱着一大堆书进来,多是些理化
英语方面的书,都很旧。他告诉我,县书店正在处理旧书,很便宜,一两毛钱一本。我
听了心痒,午觉也不睡了,回宿舍拿上钱直奔书店而去。
等我到了那里,发现书店专门腾出一个大房间来卖那些处理的旧书,摆得比较乱,
人也很多。我只找文学方面的书,好多作家的名字我都没有听说过,只要我发现,都会
买下来。
那天下午我没有上课,自己躲在宿舍里看我买回来的书。在我买回的一堆书中,有
本萧红文集,里面有散文和小说,文字不是很精细,但是我却感到一股顽强的生命力,
一种认同感。她是黑龙江呼兰人,写的好多东西都是那时东北的事,很与我共鸣。从其
简介中我知道她曾经有个爱人和同志,叫萧军,都是文艺青年,可以算是当时东北作家
群中的突出代表。
知道了萧军的存...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2
伏案写作的老舍。(网路图片)
盛夏的清早,他拿着一本“毛泽东诗词”,出门前拉着四岁孙女的小手说,跟爷爷说“
再见”,这成为老舍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1966年8月24日,这位曾紧跟中共的“人民
艺术家”,选择在一潭湖水中悄然结束生命。
就在自杀的前一天,老舍刚刚遭受红卫兵3个多小时的毒打和辱骂。与他同病相怜的,
还有北京市文联和文化局的28位作家或艺术家,这便是文革历史上血腥的“八二三事件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以笔名“老舍”最为人熟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文
学家及教育家。他生长于贫苦的旗人家庭,入私塾读书成材,长大后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1926年,老舍赴英讲学,以发表《老张的哲学》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抗日战争前后,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问世,因其浓郁的“京味”成为文学经典。
抗战期间,老舍还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辗转武汉、重庆等地
,以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抗敌协会”其实是中共想尽办法控制的文学社团,老舍
更成为周恩来有意拉拢的对象。
年轻时的老舍。(网络图片)
年轻时的老舍。(网络图片)
投向中共后鲜有佳作
文革前,老舍的文名已远播海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章立凡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共同背景:权力斗争与反自由化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文艺思想纷争的背景。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说,延安文艺
界存在五...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老舍──自沉太平湖的文革殉难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2 09:04:12 2017, 美东)
伏案写作的老舍。(网路图片)
盛夏的清早,他拿着一本“毛泽东诗词”,出门前拉着四岁孙女的小手说,跟爷爷说“
再见”,这成为老舍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1966年8月24日,这位曾紧跟中共的“人民
艺术家”,选择在一潭湖水中悄然结束生命。
就在自杀的前一天,老舍刚刚遭受红卫兵3个多小时的毒打和辱骂。与他同病相怜的,
还有北京市文联和文化局的28位作家或艺术家,这便是文革历史上血腥的“八二三事件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以笔名“老舍”最为人熟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文
学家及教育家。他生长于贫苦的旗人家庭,入私塾读书成材,长大后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1926年,老舍赴英讲学,以发表《老张的哲学》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抗日战争前后,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问世,因其浓郁的“京味”成为文学经典。
抗战期间,老舍还是“中华全国文艺界...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2104
16
来自主题: Heart版 - 比缓慢更缓慢(转载)
1
窗外正在落雨,一个写作的好天气。光线通透的晴天,屋里呆不住,总想外出徜徉,做
惊蛰过后地表慌乱爬行的小生物。匀称的雨声来来回回更像按摩曲,收敛了人的情绪,
也平和了人的
思路。一直希望自己的心灵静寂下来,一直希望用一种非常平静的语言描述所要描述的
,不轻易被内容牵着鼻子走,不像路边任意的一片纸屑,被任意的风恣意吹送。这需要
历练和时间。最长的也是最短的,那就是时间,大把大把,转瞬即逝,你怎么看它都对
,又都不对,一路生出接连不断
的错误,将光阴的银子花得所剩无几,看看手心,还握着大把的银两等着挥霍。
2
每个人何尝不是贫穷的富翁?我栽种的花籽都发出芽子来了,窝着脖子,卑躬又亢奋,
我将压在它们头顶的小土坷轻轻拨掉,赠与了它们抵达光明的一小截时间,是否也斩断
了它们一生的一小截时光?我没细想,就这样做了。做完这些,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天
色一暗,我会和那个叫做萧红的
女子碰面,接着读她67 年前创作的《呼兰河传》。1938年,她才27岁,却用72岁的老
道笔触写作,把生理年龄与笔触年龄彻底倒置了,无比耐心无比沉静地不慌不忙地在写
,看不到丁点的浮躁与焦急,甚至写了近4万字了还没有出现一...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overgame(jOy), 信区: Literature
标题: 一个毁灭在情感游戏中的天才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Jul 5 11:31:32 2017,GMT)
初读萧红的《生死场》的时候,我被作品的冷峻惊呆了。天啦,这是出自一位女作
家之手?也难怪鲁迅这样一位高傲的大家要为之作序并极力推荐了。鲁迅在给《生死场
》作序时,称赞萧红“力透纸背的写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她
写农民跟动物一样,吃喝、劳作、配偶、生殖,“忙着生、忙着死”,表达了萧红对她
的家乡父老的悲悯心情。这种悲悯之情是同时代其他作家所缺少的。读了她大多数作品
之后,我不能不为她的才华折服。我个人认为,民国时期的女作家中,萧红的艺术功底
是最深厚的,也是最具有叙述能力和感觉能力的。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她定会有更加杰
出的作品奉献出来。尽管她的作品不算很多,但仅就《生死场》与《呼兰河传》就足够
让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位置了。然而,因了她作品内容的不够时尚、情节的不够刺激
,便注定了她不可能像张爱玲一样热起来。
萧红属于典型的敢爱敢恨型才女。因为与家庭决裂而离家出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1942—1945年,毛泽东发动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经过了整风、肃反、抢救、复审三年
的整风,毛清除了党内王明苏联国际派,争夺了中共最高领导权,并且用恐怖、暴力洗
脑,绑架了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继续革命。延安整风运动中“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
做法被后来历次政治运动延用。
无数爱国青年抱着抗日救国的激情来到延安,却在延安整风中遭受精神和肉体的迫害。
迫害的情况,绝不像毛泽东1943年8月说的“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据中共党史资料
记载,从1942年2月-1943年12月底,延安的知识分子总数四万多人,胡乔木《回忆毛泽
东》一书披露,“1943至1944一年内,仅小小的延安就清出特务一万五千人。”
许多人被逼疯、逼死,或像王实味那样的“托派”、“叛徒”、“特务奸细”被成批处
决。据文献记载,整风进入高潮的“抢救运动”,直接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自杀成为
摆脱恐惧的唯一出路。下面只是摘取部分作者的相关文字。
把人整疯
陶铸和其妻曾志都在整风受到了无情打击。曾志回忆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一位
女同志被打得满脸尽是血污,月经来了,也照斗照打,结果裤子都红透了,还把窑洞的
地面染红了一大块。每到...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亚周2013十大好书
亚洲周刊二零一三年十大好书揭晓,作者为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李兆良、叶曙明
、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及柴静。他们回顾往昔,挖掘尘封记
忆;打捞一麟半爪的史料线索,补足历史叙述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
架构出发,瞻望中国未来,作出精采论述。
二零一三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非小说类)揭晓,来自两岸三地的陈翠莲、吴乃德、胡
慧玲、李兆良、叶曙明、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柴静写出了
年度好书。十本佳作的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我们尚未抵达的二零二三年,涵盖的内
容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到精英阶层的拼搏与迷途,乃至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浮浮沉沉。
既有回顾过去,从小事物小典故中挖掘被尘封的记忆,甚至凭学者的修养见识从一麟半
爪的史料线索中打捞,补足历史的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架构出发,
高屋建瓴、大开大阖,瞻望中国未来的精采论述。
今天的中国经济仍以GDP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发展,综合国力在二零一三年上升
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高峰,同时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的问题也到达了相对的历史高峰。
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越走越远,但政...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20
来自主题: _Hope版 - 《黄金时代》和八卦
《黄金时代》,许鞍华新电影,10月1日上映
三个小时的电影,有些观众睡着了,但是我觉得3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萧红反抗包办婚姻,跟已婚的表哥私奔到北京,就搞得家里在家乡身败名裂,不得不迁
走。
萧红从家里逃跑到哈尔滨,活不下去了,又去投靠前未婚夫,同居,还怀孕了,男的跑
了。
萧红被旅馆老板软禁,萧军去看她,一见钟情。因为萧红会写诗,会画画,女人有才也
很吸引人。大着肚子两人还xxoo, 观众里又一男的,说大着肚子啊,大哥。。。
文学评论家胡风说萧红是靠感受和天才来写作,萧军是靠勤奋和刻苦,在艺术成就上萧
红比萧军高。从此萧红萧军的感情开始出现了裂变。萧军是一个喜欢放电的男子,搞得
有夫之妇怀孕堕胎。最后娶一个老婆生了八个娃,也算人生稳拿了。
二人最终分道扬镳,但萧红始终对萧军非常依恋。这点汤唯演得蛮好的。
萧红与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是清华男,大约是爱慕萧红的才华,比萧红小一岁,从未婚
,愿意跟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结为夫妻。这算真爱吗?可是日军进攻武汉的时候,萧红
让萧军先撤退到重庆,自己大着肚子留在危险的武汉。因为萧红的朋友只搞到一张票,
这个情节太像《滚滚红尘》里的林青霞和秦汉了(也就是...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萧红》台词小议,以及小小八卦
感谢desmond的推荐和链接,看了霍建起导演的这部新片。感觉编导在剧本上花了不少
功夫,但似乎内力稍有不及。说几处我觉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指点。
电影开始时,病榻上的萧红摸索床头的药瓶。照料她的骆宾基急趋前问找什么,她放下
手闭着眼睛赌气似地说:不找什么。这个镜头立刻让我想起《The Hours》的开头,
Virginia Woolf从楼梯上走下,丈夫问她how is sleep,她无精打采地回答uneventful
。两位病中的女作家都以独特、忧郁的亮相先声夺人。Woolf更为自然真实,用词精彩
有力;萧红面对非亲非故舍命照顾的朋友则显得不很合常理,有点使小性子和小家子气
了。
骆宾基随后表白他为什么愿意舍命陪君子:“您的文字开阔,浩荡,舒缓,流动着无尽
的忧伤,我崇拜您……”这样的文学评论是抒情美丽的,这样的电影对白是虚假无力的
。而萧红听着自抚脸庞而笑,这抚摸显得很自恋。后来当萧红面对好友阿虚和丈夫萧军
私通时愤愤地说“我们像演戏一样”,严重感觉编剧心虚词穷。结尾时骆宾基又来夸示
他对萧红数度被弃的人生悲剧的深刻理解:
“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读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
抗战时期的延安
王实味在延安发表杂文《野百合花》,批评共产党治下的“革命圣地”——“衣分三色
,食分五等”而惹祸上身。当时延安的等级制其实不是什么秘密,那些为追求平等、公
正理想而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用不了多久都会经历理想幻灭的过程,只是多数人不会
像他那样公开直言,更多的人是私下抱怨,萧军日记中记录了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他
也是牢骚满腹。之所以他会拍案而起,为他并不认识的王实味说几句公道话,根本原因
还是他们有许多同感,对延安的等级制、特权现象一样有诸多不满。
萧军在延安多年,内心一直在挣扎,渴望离开,一次次又没有走成,拖到抗战结束。早
在1941年5月12日,他就说“自从到延安以来,一直是被不愉快追袭着”,“我怕这里
的:医院、传达室、戏院、饭馆……这表现着官僚、凌乱、卑俗、无教养……啊!丑恶
到这里来集合了!”这些地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特权在那里或隐或现,一个有个性
、有棱角、自视甚高的作家,当然很不习惯这样的环境。次日下午看到江青,又引发了
他内心的这种不平,“遇见毛泽东的老婆骑在马上,跑着去高级干部休养所去了。这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3
傅国涌: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图)
早已成名的作家萧军来到延安,看到很多看不惯的丑恶现象。感到中国革命的路还
是遥远的,但是他没有想到革命只是权力的更迭,而且洪流将裹挟很多人同流合污。
王实味在延安发表杂文《野百合花》,批评共产党治下的“革命圣地”——“衣分
三色,食分五等”而惹祸上身。当时延安的等级制其实不是什么秘密,那些为追求平等
、公正理想而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用不了多久都会经历理想幻灭的过程,只是多数人
不会像他那样公开直言,更多的人是私下抱怨,萧军日记中记录了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
,他也是牢骚满腹。之所以他会拍案而起,为他并不认识的王实味说几句公道话,根本
原因还是他们有许多同感,对延安的等级制、特权现象一样有诸多不满。

看到丑恶在这里集中
萧军在延安多年,内心一直在挣扎,渴望离开,一次次又没有走成,拖到抗战结束
。早在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他就说“自从到延安以来,一直是被不愉快追袭着”,
“我怕这里的:医院、传达室、戏院、饭馆……这表现着官僚、凌乱、卑俗、无教养…
…啊!丑恶到这里来集合了!”这些地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特权在那里或隐或现...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ts 讨论区 】
发信人: huahuamei (meihuahua), 信区: Arts
标 题: 萧红和丁玲的关系之谜:交心互赏还是彼此拒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5 10:38:14 2014, 美东)
1938年2月上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位女作家———丁玲
和萧红,因为抗日救亡事业而巧遇于当时的抗日前线山西临汾。接下来,她们由临汾经
运城到西安,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经常见面,过从频繁的时光,直到是年4月17日夜,萧
红告别丁玲和西安,返回武汉。
对于丁玲和萧红这次烽火岁月里的不期而遇,以往的研究者、传记作家,包括电影编导
,多持赞叹与褒扬的态度,认为其“珍贵”、“难得”,堪称文苑佳话。在他们的学术
或艺术视线里,丁玲和萧红的相见与相处是愉快的、和谐的,彼此之间也是欣赏的、尊
重的。用葛浩文《萧红评传》里的话说:“丁玲与萧红一见如故,她(指丁玲———引
者)可能从这位年轻女作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战前形象,所以两人很快就成了密友。”
相关的研究与创作如此评价或表现丁玲与萧红的相逢以及她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03
25
1938年2月上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位女作家———丁玲
和萧红,因为抗日救亡事业而巧遇于当时的抗日前线山西临汾。接下来,她们由临汾经
运城到西安,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经常见面,过从频繁的时光,直到是年4月17日夜,萧
红告别丁玲和西安,返回武汉。
对于丁玲和萧红这次烽火岁月里的不期而遇,以往的研究者、传记作家,包括电影编导
,多持赞叹与褒扬的态度,认为其“珍贵”、“难得”,堪称文苑佳话。在他们的学术
或艺术视线里,丁玲和萧红的相见与相处是愉快的、和谐的,彼此之间也是欣赏的、尊
重的。用葛浩文《萧红评传》里的话说:“丁玲与萧红一见如故,她(指丁玲———引
者)可能从这位年轻女作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战前形象,所以两人很快就成了密友。”
相关的研究与创作如此评价或表现丁玲与萧红的相逢以及她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不是研
究者与创作者的一厢情愿和自以为是。这里,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无疑来自丁玲的
散文《风雨中忆萧红》。这篇作品写于1942年4月25日,即萧红病逝于香港的三个月零
三天之后。当时在延安窑洞里的丁玲,正处于极度的烦恼与困惑之中———是年3月9日
,她在《解放日报》发...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傅国涌: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图)
傅国涌:延安窑洞中的特权 (图)
早已成名的作家萧军来到延安,看到很多看不惯的丑恶现象。感到中国革命的路还
是遥远的,但是他没有想到革命只是权力的更迭,而且洪流将裹挟很多人同流合污。
王实味在延安发表杂文《野百合花》,批评共产党治下的“革命圣地”——“衣分
三色,食分五等”而惹祸上身。当时延安的等级制其实不是什么秘密,那些为追求平等
、公正理想而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用不了多久都会经历理想幻灭的过程,只是多数人
不会像他那样公开直言,更多的人是私下抱怨,萧军日记中记录了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
,他也是牢骚满腹。之所以他会拍案而起,为他并不认识的王实味说几句公道话,根本
原因还是他们有许多同感,对延安的等级制、特权现象一样有诸多不满。

看到丑恶在这里集中
萧军在延安多年,内心一直在挣扎,渴望离开,一次次又没有走成,拖到抗战结束
。早在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他就说“自从到延安以来,一直是被不愉快追袭着”,
“我怕这里的:医院、传达室、戏院、饭馆……这表现着官僚、凌乱、卑俗、无教养…
…啊!丑恶到这里来集合了!”这些地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特权在那里或隐或现,...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二,造成抢救运动的原因
(一)肃反上一贯的极左路线
造成抢救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党在肃反问题上历来执行的就是一条极左的肃反
路线,只要是肃反或其他政治运动(实际上许多政治运动也与肃反无二,如1957年的“
右派”就和反革命并列为地富反坏右,1959年的“右倾机会主义”后来就被称为反革命
修正主义等等),没有一次不是敌情估计过高和斗争处理过头的。这从党有政权起,在
肃反和整人上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中就可得到充分证明。只是为了维护党的一贯正确和
个人崇拜,才讳疾忌医、不作自我批评、不吸取经验教训,使这条极左路线一直延续至
今。而且由于有关档案的严格保密,加之许多事本来就无档案,所以人们也无法确切知
道历次肃反和其他政治运动究竟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特别是错杀了多少人。但是从以
下登过报和上了书的数字,已可看出这条 “左”的肃反路线前后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
。有人估算,我们党从建立根据地政权起,主要是1930年到1935年,一、四方面军和江
西、鄂豫皖、湘鄂西、闽西等地,在反“AB团”、“社会民主党”、“改组派”等名义
下(全系无中生有,根本不是党史教科书上说的“肃反扩大化”),被自己人杀掉... 阅读全帖
F******w
发帖数: 1088
28
看完电影了,真是感慨,喜欢萧军,如果用现代道德标准评价他的感情婚姻观,除了乱
性,其他什么都好,非常好。
如果我是萧红,我会痛苦,但我不会离开他。当初,能活下来,是因为萧军拯救了她,
就当做牛做马回报他吧,当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男人不断的出轨,是无比痛苦的。
萧军这样的人,也许应该活在旧时代,可以娶他个三妻四妾的,而且,每个都是好女人
,而他对每个也都很用情,你并不感觉他是在玩弄女性。而他在精神上,也绝对的忠于
萧红。
不过,萧红真是一个奇特的女人。她两次恋爱,竟然都是身怀六甲,怀着一个男人的孩
子,和另外一个男人相爱,结合。看过那么多的爱情故事情节,这样的情节,还是第一
次看到。那时候的文人,真的挺豁达潇洒的,这几个男人,要我说,真的都是相当不错
的。搁现在买提的wsn们,接盘接盘的,还真是没有那时候的文人来的开放。
正如最后端木和小骆在她墓前说的:“为什么所有遇上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
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
魂."
打算去读一下她的小说,呵呵。
***********************
附萧红简介:
萧红,中国现...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8210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8210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十大恩爱名人夫妻
沈从文与张兆和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因写过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崭露头角,由于诗人
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
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
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1969年初冬了,沈从文作为反动文人要下放改造的前夕,此时
的张兆和已经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挑粪种田。张允和去看沈从文。一个人生活的沈从文屋
里一片狼藉,乱糟糟的东西,简直无处下脚。闲聊了几句后,张允和要走了。沈从文突
然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
又像笑的对张允和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
十分羞涩而温柔。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沈从文把信放下来,又像给又像不给,
把信放在胸前温了一下,并没有给她。张允和正觉得有些好笑。沈从文忽然说:“三姐
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吸溜吸溜地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
伤心又快乐。
巴金与萧珊...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2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延安时期的“芳华”
作者: 裴毅然
12 月16 日,《芳华》终于上映。经历过国庆换档风波,让这部电影反而更加勾起来观
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任何一部电影都必然遭遇褒贬不一的境遇,冯小刚今年的作
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说他们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从那个时代中过来,怀念《
雪绒花》的美好旋律和那熟悉的军号嘹亮。也有人说冯小刚的社会批判似乎总陷入这样
不战自降的境地,看起来很硬,其实很软,批判的尝试最终都成了虚晃一枪的姿态,悲
剧甚至没有他早年间喜剧的力量足。我们相信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将被《芳华》的各种
影评和分析类文章所湮没,然后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又陷入对现实的妥协中,作鸟兽散
。正如,那些我们已经忘记了的,在延安时期的一群“芳华”少女,他们在那时被称为
“红色爱情之都”的延安里,自己的婚姻却是由组织出面介绍,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规定
。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和“三五八团”之说。前者为:25岁,8年军(干)
龄,团级干部,后者为: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是八路军的团职干部,双方男女必须是党
员、且有3年党龄,双方年龄之和为50岁,这听上去有些可笑的条件,却真实的在那个
时代发生了。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
南...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4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芳华》终于上映
作者: 裴毅然
12 月16 日,《芳华》终于上映。经历过国庆换档风波,让这部电影反而更加勾起来观
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欲望。任何一部电影都必然遭遇褒贬不一的境遇,冯小刚今年的作
品尤其如此。有些人说他们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从那个时代中过来,怀念《
雪绒花》的美好旋律和那熟悉的军号嘹亮。也有人说冯小刚的社会批判似乎总陷入这样
不战自降的境地,看起来很硬,其实很软,批判的尝试最终都成了虚晃一枪的姿态,悲
剧甚至没有他早年间喜剧的力量足。我们相信未来这段时间,我们将被《芳华》的各种
影评和分析类文章所湮没,然后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又陷入对现实的妥协中,作鸟兽散
。正如,那些我们已经忘记了的,在延安时期的一群“芳华”少女,他们在那时被称为
“红色爱情之都”的延安里,自己的婚姻却是由组织出面介绍,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规定
。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和“三五八团”之说。前者为:25岁,8年军(干)
龄,团级干部,后者为:男女双方必须有一方是八路军的团职干部,双方男女必须是党
员、且有3年党龄,双方年龄之和为50岁,这听上去有些可笑的条件,却真实的在那个
时代发生了。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
南...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3373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油管上可以看《萧红》啊

不过萧军有萧军的可爱处
你看海婴回忆萧军哭鲁迅还是蛮感人
在延安,大家开大会批萧军
萧军就是不认错
说,鲁迅,那是父辈
毛主席,顶多算大哥
s*******l
发帖数: 8210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延安性事
[导读]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
军到延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
,重新找对象是我的自由,我有权利作出选择。”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起初很惊讶,后来理解了——环境险恶,说不定哪...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3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延安时期的性与爱
1934年1月,高岗因奸污妇女受到严厉处分,但他仍每到一处都找女人。中央红军到延
安后,他见党内一些高干与自己“同好”,自然不但不收勒自羁,还有所发展。上海财
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毅然,参考诸多史料以及当事人回忆录,撰文《延安情恋》,披
露中共在延安时期高层之间的两性轶事。
革命+恋爱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可能
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大狱
。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后
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什么
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
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当时
,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恢
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做出
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种封建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0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王实味被秘密处死 其妻寻夫41年(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15:53:00 2016, 美东)
王实味与他的著书《野百合花》。(网络图片)
王实味是第一个被延安文艺座谈会无情批判和肉体消灭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椅子
上系着作家、翻译家王实味的冤魂。作家出版社《毛泽东百位文学艺术家手抄珍藏纪念
册》里无数冤魂里面第一个冤魂就是王实味。
官方投机文人政客和100个作家艺术家跪在地上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
时候,人民在纪念王实味,历史在为中国讲述王实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里被消灭的故
事。
1923年,17岁的王实味考取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4年因经济所迫考取邮务,
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院预科,年底发表书信体小说《休息》。他说:“我们青年的使
命就是要用我们的力去捣毁一切黑暗的渊窟,用我们的热血去浇灭一切罪恶的魔火,拯
救砧危的祖国,改造龌龊的社会,乃是我们应有的唯一的目标与责任。”在北大他参...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近日,汤唯和冯绍峰一起接受了《可凡倾听》的访问。汤唯说:“我从小就是好奇宝宝,到现在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绝对的问题少女。”
汤唯接受访问。
许鞍华新作《黄金时代》即将于10月1日上映,这部以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特立独行的人生及令人唏嘘的爱情经历为主线的电影备受关注。近日,汤唯和冯绍峰一起接受了《可凡倾听》的访问。冯绍峰透露,不同于片中萧红缺少“为人妻”的特质,现实生活中汤唯是一个十足的好妻子,“我们在威尼斯时,她都不忘到处挑选给老公的礼物。”谈及爱情观,汤唯说得直接:“不要像萧红、萧军似的就行,也不要端木蕻良。”她称自己是问题少女,但有一手好厨艺,也期待和老公再次合作。
性格:自封神经刀、话痨
《黄金时代》是汤唯与冯绍峰首度合作的电影,两人也是通过这次合作才相识。“我其实在那之前,看过冯绍峰演的影视剧,《宫》、《二次曝光》,但是看完以后,一开始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就彻底忘了。”所以,汤唯对于冯绍峰的第一印象始终停留在了片场初识的那一刻。明明看过作品,却又迅速忘个精光,汤唯的这幅大条神经,让身边的冯绍峰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为让“萧军”不太过“失望”,大条汤唯迅速来了个“神补刀”:“真是记性差。...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43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及时行乐是应该的。及至女性知识分子开始涌入,延安的婚恋
花絮增多:自由恋爱、组织分配、历尽坎坷、第三者插足、爱上老外,三姐妹嫁三兄弟
的“三刘嫁三王”,各有各的戏,各有各的故事。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
期,
作者裴毅然,原题为《延安婚恋故事》。
高岗在西安看到省委领导逛妓院深感诧异
延安“性”事很有特色。南方十年闹红,提着脑袋闹革命,牺牲之事经常发生,不
可能对部属在情恋方面约束过紧。1933年5月18日,陶铸在上海亭子间被捕,下了南京
大狱。其妻曾志(1911~1998)在闽东任临时特委组织部长,同时相好于宣传部长叶飞
(后为上将、福建省委书记)、游击队长任铁峰,遭组织处分,“当时我思想不通,为
什么要我负主要责任?!只因为我是女人吗?我并没有去招惹他们,但我承认在这个问
题上确实有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我认为恋爱是我的权利……我对叶飞是有好感的……
当时,我与他们两人关系较好,工作之余较常来往……陶铸来信说,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恢复自由遥遥无期。而那时我才23岁,我是共产党员、职业革命者,为革命随时都要
做出牺牲;同时也早将‘三从四德’、贞节牌坊那...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44
为什么开文艺座谈会:文人到延安,搅动一池水
来源: 文史参考 作者:李响
1936年初冬,陕西洛川以北。
黄土高原上,一队骑兵护送着一个女子,驰往保安方向。
这女子刚刚把头发剪得像男人一样短,穿着八路军战士的军装。即使亲朋好友,远看恐
怕也辨认不出,她就是曾经名扬海内的左翼女作家——丁玲。
丁玲
1938年的丁玲
此时的丁玲,是在被国民党关押了三年后,经多方营救终于重获自由。牢狱生涯使她对
国统区黑暗现实绝望,决心投奔陕北的中共中央。
作为第一个去陕北的著名文化人,丁玲的到来对中共意义重大。抵达当晚,她就被请进
中央驻地最大的一间窑洞,参加专门为她举办的欢迎茶话会。中共高层领导悉数到场,
丁玲首先看见的是坐在窑洞门槛上的周恩来——陕北艰苦,椅子不够,周恩来便一直坐
在门槛上。
不一会儿,毛泽东来了。他一边踏进窑洞一边问:“我们的女作家在哪呢?”看见丁玲
,毛泽东走过去表示欢迎,还特别提到杨开慧是丁玲的中学同学。
几天后,丁玲主动请缨去陇东前线。她收到毛泽东通过军用电报发来的《临江仙·给丁
玲同志》:“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
将军。”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看《黄金时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zebra (XinXin),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看《黄金时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6 21:10:09 2014, 美东)
这是一部汤唯主演的萧红传记片。精美绝伦的国际大片式的海报兼具中国式的写意。
导演是小资/文艺/小众片,拍啥赔啥不赚钱的香港大导许鞍华。百度大数据公映前预报
此片票房1.3到1.4亿。 公映几天,7000万的投资,只收回了5000万。
这再次证明大数据还只是个传说,和许导演从不赚钱的传奇。
说到萧红,她跟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是大叔极为推崇的两位女神。她们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天才,却长期被主流华语文学界忽视的女作家。1980年代以后,
随着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和葛志浩 (Howard Goldblattt, 他也是莫言小说的
译者)的《萧红评传》出口转内销, 先是在港台,再是在大陆大热,为众多男女文艺
青年和主流文学界所认识和承认。
你要是不知道萧红和张爱玲,请自行脑补。
大叔想起当年在哈尔滨上学,入学第一天,室友老平,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东北大汉,... 阅读全帖
z***a
发帖数: 20
46
来自主题: Movie版 - 我看《黄金时代》
这是一部汤唯主演的萧红传记片。精美绝伦的国际大片式的海报兼具中国式的写意。
导演是小资/文艺/小众片,拍啥赔啥不赚钱的香港大导许鞍华。百度大数据公映前预报
此片票房1.3到1.4亿。 公映几天,7000万的投资,只收回了5000万。
这再次证明大数据还只是个传说,和许导演从不赚钱的传奇。
说到萧红,她跟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是大叔极为推崇的两位女神。她们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天才,却长期被主流华语文学界忽视的女作家。1980年代以后,
随着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和葛志浩 (Howard Goldblattt, 他也是莫言小说的
译者)的《萧红评传》出口转内销, 先是在港台,再是在大陆大热,为众多男女文艺
青年和主流文学界所认识和承认。
你要是不知道萧红和张爱玲,请自行脑补。
大叔想起当年在哈尔滨上学,入学第一天,室友老平,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东北大汉,就
来自萧红的故乡 - 呼兰。 我们认识的第一句话,互问家乡之后, 就谈到了《呼兰河
传》,才女萧红和”小小红军“ 萧红、萧军的事儿。 往事历历在目。
说远了。 这《黄金时代》现在在北美院线同步上映。因为是汤女神主演, 虽然已有...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36289
47
来自主题: Joke版 - 我看《黄金时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看《黄金时代》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00:28:41 2014, 美东)
发信人: zebra (XinXin),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看《黄金时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6 21:10:09 2014, 美东)
这是一部汤唯主演的萧红传记片。精美绝伦的国际大片式的海报兼具中国式的写意。
导演是小资/文艺/小众片,拍啥赔啥不赚钱的香港大导许鞍华。百度大数据公映前预报
此片票房1.3到1.4亿。 公映几天,7000万的投资,只收回了5000万。
这再次证明大数据还只是个传说,和许导演从不赚钱的传奇。
说到萧红,她跟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是大叔极为推崇的两位女神。她们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天才,却长期被主流华语文学界忽视的女作家。1980年代以后,
随着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和葛志浩 (Howard Goldblattt, 他也是莫言小说的
译者)的《萧红评传》...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8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我看《黄金时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zebra (XinXin),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看《黄金时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6 21:10:09 2014, 美东)
这是一部汤唯主演的萧红传记片。精美绝伦的国际大片式的海报兼具中国式的写意。
导演是小资/文艺/小众片,拍啥赔啥不赚钱的香港大导许鞍华。百度大数据公映前预报
此片票房1.3到1.4亿。 公映几天,7000万的投资,只收回了5000万。
这再次证明大数据还只是个传说,和许导演从不赚钱的传奇。
说到萧红,她跟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是大叔极为推崇的两位女神。她们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天才,却长期被主流华语文学界忽视的女作家。1980年代以后,
随着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和葛志浩 (Howard Goldblattt, 他也是莫言小说的
译者)的《萧红评传》出口转内销, 先是在港台,再是在大陆大热,为众多男女文艺
青年和主流文学界所认识和承认。
你要是不知道萧红和张爱玲,请自行脑补。
大叔想起当年在哈尔滨上学,入学第一天,室友老平,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东北大汉,...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我看《黄金时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zebra (XinXin),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看《黄金时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6 21:10:09 2014, 美东)
这是一部汤唯主演的萧红传记片。精美绝伦的国际大片式的海报兼具中国式的写意。
导演是小资/文艺/小众片,拍啥赔啥不赚钱的香港大导许鞍华。百度大数据公映前预报
此片票房1.3到1.4亿。 公映几天,7000万的投资,只收回了5000万。
这再次证明大数据还只是个传说,和许导演从不赚钱的传奇。
说到萧红,她跟她同时代的另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是大叔极为推崇的两位女神。她们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天才,却长期被主流华语文学界忽视的女作家。1980年代以后,
随着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和葛志浩 (Howard Goldblattt, 他也是莫言小说的
译者)的《萧红评传》出口转内销, 先是在港台,再是在大陆大热,为众多男女文艺
青年和主流文学界所认识和承认。
你要是不知道萧红和张爱玲,请自行脑补。
大叔想起当年在哈尔滨上学,入学第一天,室友老平,是一位相貌堂堂的东北大汉,... 阅读全帖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