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造反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y**********n
发帖数: 555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初期周恩来(天涯转贴)
三、周恩来同中央文革小组关系的另一面
周恩来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更不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决议》所云“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而是毛泽东
手下两大刚柔并济的政治利器。虽然在毛泽东的初始打算中,周恩来也是要被清算的目
标之一,但是在没有彻底打到和解决刘少奇的情况下,周恩来仍然具备巨大的利用价值
。〔33〕徐向前回忆到: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积极响应和支持毛泽东发动文革。对
于那些持有怀疑或者不积极的很多高级干部,周恩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说和帮助他
们加深理解文化大革命的意义、性质、对象和任务。最后徐向前指出,没有周恩来对毛
泽东的“忠心耿耿”,文革是不可能搞起来的。〔34〕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并没
有得到预期的想象中的“一呼百应”,很多例如李井泉之类的高级干部在一开始就对于
毛泽东的“发动文革”很是不理解。个中缘由恐怕是“高岗事件”恍如昨天之事,历史
教训不可不吸取,刘少奇经营党务多年,树大根深,难保不再翻天。还有诸如陈毅之类
一开始是举双手双脚赞同文革并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大搞迫害大揪“牛鬼蛇神”,但是
当揪到自己头上就不“理解”...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
http://maoflag.net/bbs/viewthread.php?tid=1569923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尊敬的薄熙来书记:
我们这些文革老同志,当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投入到那场为了党不变
修国不变色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群众选举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进入省;市委革
命委员会任职(见四川省“红十条” 重庆市“红五条”)。历经四十年的风风雨雨,
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被颠覆;资本主义全面复辟,这都
是现代修正主义作的孽。而我们中国共产党,经过文革洗礼,至少保住了中国共产党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块牌子还有镰刀斧头;五星红旗两面旗帜。这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发
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功绩。
一次大革命运动,有人支持拥护,有人反对抵制,泾渭分明,就怕明着支持,暗中反对
的两面派。说是永不翻案到后来变本加利地搞翻案复辟。1976年粉碎“四人帮”,中共
中央定调为“党内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既然是党内的路线斗争,就应该按照党内路线
斗争的规矩办事。党内历次路线斗争从王明,博古,张闻天,张国焘,至彭,罗,陸,
杨,刘,邓,陶...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373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岩》作者自杀背后的原因
1948年9月10日,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曾被国民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渣
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越狱成功。1967年2月5日,重庆建工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
中带走并关押至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6天之后,由于不堪忍受酷刑他跳楼自杀。
他在其著作《红岩》中所描写的恐怖至极的渣滓洞待了1年零2个月后成功逃脱。然而这
一点,却成了他的“历史问题”。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
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富有家庭,1939年2月,随父母
迁居到洪雅县城,就读于洪雅县中学。1940年,遇到了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马识
途。
1944年,罗广斌跟随马识途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接受“革命思想”。从追求个性解放转
而投身于“革命事业”,于1948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同为地下党的刘
国定、冉益智相继被捕之后投诚国民党,并将罗广斌的身份和盘托出。于是,1948年9
月10日,罗广斌在成都家中被国民政府逮捕。
罗广斌被捕后,在成都稽查处被关押了10多天,1948年9月下旬,罗广斌先后被关押在
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于1949年11月27日越...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525
4
中共元老潘汉年死亡幕后真相
2013-11-21
来源:明镜月刊
潘汉年,中共著名特工,其战争年代的经历堪称传奇。然而中共建政后至文革期间,潘
汉年因“反革命”等罪名被反复逮捕关押,最终在1977年含冤病逝。作家李菁将参与审
理潘汉年案的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任助理审判员彭树华的回忆整理成文----《
潘汉年案审判亲历》,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为读者再现中共传奇人物潘汉年生命
的最后15年。
86岁的彭树华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参与审理了包括“林
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在内的许多大案要案。对他而言,他的职业生涯里最特殊的一
次经历,是参与审判潘汉年案。潘汉年是中共情报战线的一位传奇人物,其后半生遭遇
也令人扼腕叹息。潘汉年案究竟是怎么酿成的,其背后有什么复杂的政治背景与动机,
囿于仍未解禁的一些档案,我们至今无法梳理出一个明晰的脉络,但是彭树华的回忆则
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非同寻常的事件。
突然受命
196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刚上班不久,曾汉周的秘书过来通知我,说曾庭长要我马上
到他办公室去,有急事。那时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任助理审...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宋彬彬原来是MIT的PHD
造反派对毛主席的幻灭感,在文革早期就产生了
毛主席发动文革,造反派真正红火的就是一年到两年时间
全面夺权,似乎是保守派失利了
但是马上,夺权后的革委会就是三结合了,造反派只占三分之一
造反派捧出的上层人物,变成文革新贵,
但是下层,在文革的一次次斗争中,都被整得很惨
文革中后期,风暴过去,快速恢复的,还是保守派和高干
造反派和青年人最后是受文革祸害最深的
所得确实最少的,完全被人当枪了
k*******l
发帖数: 698
6
http://news.ifeng.com/a/20140924/42071927_0.shtml
核心提示:在我看来,文革是一场失败了的反官僚主义和反腐败的运动。现在大家都忙
着否定文革,有人说要开文革纪念馆。可我觉得,最重要的却应该是总结文革的教训,
讨论为什么文革会失败?文革不能简单说是一场浩劫,有人的利益被侵害,但也有得势
者,而且得势的是从来就最没资格谈政治的农民和工人。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作者:箫羽,原题为:《我眼中的文革》
(一)
文革我可以说是没赶上,我记得曾被我妈妈抱着,手里挥着小旗子和一大群人上街,然
后就睡着了,据我妈妈回忆说,那是庆贺粉碎四人帮的游行。我还记得在一间大房子里
,几个人低着头,身上挂着大牌子,上面打着大叉,后来我问我妈那是怎么回事,我妈
却说,那不可能是真的,按我出生的年份,我不可能见过这样的事,这就奇了,莫不成
是我上辈子看见的。
我小时候对文革的印象是极为负面的,我父母的出生都不好,我爷爷家有过十几亩鱼塘
,这在江南就算地主了,在文革中被抄过家,送到乡下改造。我外公当过四大家族手下
一个银行的高级银行,外婆是位模范教师,在文革中被称为‘戴上慈... 阅读全帖
v****g
发帖数: 11080
7
靠,道县大屠杀是保派(就是文革初期被打倒的当权派)镇压造反派,所谓造反派实际
就是一对文革前17年体制不满的那些人,运动初期他们起来打倒前17年掌权的当权派,
67年2月逆流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当权派翻了身,于是对造反派进行残酷的报复镇压,
文革中死的人大多数都是这些人,占到文革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广西和湖南最多
最触目惊心,秦晖对此有专门的论述。后来的官史和反文革派只说文革杀人,故意不说
杀的最多的其实是被当权派镇压的造反派。
c*********d
发帖数: 9770
8
蓑笠翁
彭德怀被变相“流放”到成都。标志文革发动的号角《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于
1965年11月10日在《文汇报》上吹响,预示着彭德怀必定再次要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以“保人”着称于世的周恩来同这个时期的彭德怀关系如何?
传统以来的看法则是,周恩来对于彭德怀从成都被抓回北京不知情因而对于此事所述极
为简略,仅以接到西南局报告后给以指示,一笔带过;〔1〕或者宣称周恩来对于被抓
回北京的彭德怀给予了积极保护。〔2〕但是历史的真相如何?周恩来对于彭德怀被抓
回北京知情不知情?周恩来对于抓到北京的彭德怀给予了哪些保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
措施来保护彭德怀?周恩来在彭德怀受到的迫害应该负哪些责任?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
给以阐明和论述。
“揪彭”无疑符合毛泽东文革斗争的战略决策和整体大方向,但在具体的执行中有以下
几种不同的说法:(1)在1966年12月份,在江青指使下,戚本禹提出或者在江青戚本
禹的授意下,红卫兵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但是戚本禹则声称其是执行周恩来
的命令;〔3〕(2)根据聂树人的回忆,在12月的中旬左右,在周恩来参加的中央文革
碰头会上,江青提出“揪彭”,得到全体参加人...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3735
9
文革后期,毛泽东的身体状态已是日暮西山,不得不考虑接班人人选。作家辛子陵在《
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一书中披露,毛泽东曾在1972年昏迷之际假意传位
与周恩来,此时的毛泽东为未来家天下的布局迷住了心窍,视周恩来为建立毛氏王朝的
最大障碍,大功不赏反而加害。甚至在周恩来病重之际,走向黄泉的途中,毛泽东又捅
来一刀。以下为书中第三十七章全文摘录。
1972年2月12日凌晨,由于肺心病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严重缺氧,毛泽东休克了。护士
长吴旭君立即请来心脏病专家胡旭东抢救。毛泽东侧身躺在床上,面色青紫,已完全昏
迷。经过20分钟紧张的抢救,毛泽东又苏醒过来。这次重病之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再
也没有得到恢复。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王洪文、张春桥、汪东兴领导一个一流专家
组成的医疗组,日以继夜。关注毛泽东的病情。
当毛泽东转危为安的时候,他表演了一出病中交权的戏,为周恩来设置陷阱。
据在场的保健医生李志绥记述,当时的场景如下:
毛将头转向周恩来说:“我不行了,全靠你了……”
周立即插话说:“主席的身体没有大问题,还是要靠主席。”
毛摇摇头说:“不行了,我不行了。我死了以后,事情全由...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宗教的智慧与毛泽东的愚蠢
http://blog.creaders.net/u/798/201603/250255.html
2016-03-04 08:29:40
上篇提到:宗教与科学平衡于战争。
如果您没读懂前文也没关系,因为您肯定会有如下的疑问:宗教教派之间打了一千多年
,为何分不出胜负?今天,润涛阎告诉您答案。
在科学还未发明出避孕措施之前,人口的增长与农产品供应的矛盾一定会在某天灾比如
涝灾旱灾虫灾降临时发生巨大不平衡,这会引起人吃人肉的惨剧。由于贫富差距太大,
底层饥民便可能造反。
当家者知道柴米贵。既得利益集团统治者十分清楚国库里的余粮能养活多少人口。在那
靠天吃饭的年代,无法增加食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杀死青壮年。而发动战争需
要让底层无知的人心甘情愿献身。
这就考验了统治者们的智慧了。
在穆罕默德死前,不论是中东三大宗教统治区还是欧洲亚洲非洲,消灭人口的战争基本
上都是种族之间发生,或种族之内新势力推翻旧势力的改朝换代战争。穆罕默德死后,
他的继承人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同一个宗教分成的两派(什叶派与逊尼派
)通过顶层设计而发动“圣战”,其规模根据双方需要杀掉的人口来决定,而且双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胡平:打倒王力之谜
《现场历史》的第一篇文章是“打倒王力之谜”。
众所周知,王力是在六七年八月底被打倒的;应该说是从那时消失的,因为在当时,中
央的报刊,中央的文件,也包括中央首长的讲话都不曾提到王力被打倒一事。我们祗是
从群众组织贴出的北京动态的大字报上获知王力已经垮台,据说主要错误有两条,一是
杂志社论,其中提出“揪军内一小撮”,毛泽东给这篇社论批上“毁我长城”,“大毒
草”;一是八月七日在外交部的讲话,其中提到“夺外交部的权”,毛泽东把这篇讲话
也批为“大毒草”。
可是按照王力自己的记叙,事情却完全两样。王力坚称他被打倒的真实原因是他得罪了
江青。
至于前述两条错误,王力辩解道,第一,他并“不知道有‘军内一小撮’这个词”(该
书第74页)。在武汉七·二零事件后,“王力这时因为腿被打断,请了假,没有工作,
这个时期的宣传工作不是王力管的。这时报上出现了一系列‘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派’
的提法,这同王力无关”(第74页)。王力非但不是反军乱军,毁我长城的,而且还是“
一直反对江青康生等人对部队的一些做法”,“是‘保卫长城’的”(第10页)。
第二,关于八·七讲话,王力说,他“没有系统地发表什么讲话,祗有一...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1980年代,中共接班梯队的第一名是罗征启,而不是胡锦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2 17:35:35 2016, 美东)
1980年代,中共接班梯队的第一名是罗征启,而不是胡锦涛……作者是见证人。本文摘
自2012年8月5日《开放》杂志,作者万润南,原题为《罗征启:夭折的接班人》。
北京清华大学二校门(图源:记者/比邻)
也许,我们原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总书记。
他叫罗征启,我们清华建筑系的学长。一九三二年出生,比胡锦涛大八岁,比我大
十二岁。他也是所谓“清华牌”干部,学生时代的政治辅导员,文革(专题)前,他已经
是清华党委宣传部的副部长。
清华的文艺社团的党组织归口宣传部领导。当年,文艺社团的书记是印甫盛,团长
是胡锦涛,我是文艺社团的普通一兵。所以,印和胡是我的领导,老罗则是我领导的领
导。
我曾经这样评论他们三位:罗征启英气逼人,印甫盛霸气凌人,胡锦涛和气煦人。
在政治上,老罗是我们共同的引路人。
入党介绍人和我谈莫扎特
罗征...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334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中打人者邓榕、刘亭亭
红卫兵领袖们的前世今生
2016-04-18 08:33:41栏目:历史
北京主要红卫兵组织简介。
清华“三临”:指清华大学文化革命代表大会临时筹备委员会、清华大学红卫兵临时总
部、清华大学红卫兵总部临时主席团。分别成立于1966年7月29日、1966年8月19日、
1966年9月16日。主要人物包括刘涛(主任)、贺鹏飞(副主任)、李黎风、王新民、
乔宗淮、刘菊芬等。
红卫兵一司:全称“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司令部”,1966年8月27日成立的既保工作组
又保老干部,总指挥汪延群。
红卫兵二司:全称“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总部”,1966年9月5日成立,与红卫兵一司大
方向基本差不多少。
红卫兵三司:全称为“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1966年9月6日,
是当时高等院校的少数派,基本态度是造各级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反,与一司和二司
对立,司令朱成昭。
“西纠”:全称“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成立于1966年8月25日。成员单位
包括北京三中、红大附中(女一中)、北京四中、女三中、六中、八中等31所中学红卫
兵组织,后来又19所中学加入。以干部子女红卫兵组成,司令为孔丹,副司令为陈小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33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卫兵领袖们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领袖们的前世今生
2016-04-18 08:33:41栏目:历史
北京主要红卫兵组织简介。
清华“三临”:指清华大学文化革命代表大会临时筹备委员会、清华大学红卫兵临时总
部、清华大学红卫兵总部临时主席团。分别成立于1966年7月29日、1966年8月19日、
1966年9月16日。主要人物包括刘涛(主任)、贺鹏飞(副主任)、李黎风、王新民、
乔宗淮、刘菊芬等。
红卫兵一司:全称“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司令部”,1966年8月27日成立的既保工作组
又保老干部,总指挥汪延群。
红卫兵二司:全称“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总部”,1966年9月5日成立,与红卫兵一司大
方向基本差不多少。
红卫兵三司:全称为“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1966年9月6日,
是当时高等院校的少数派,基本态度是造各级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反,与一司和二司
对立,司令朱成昭。
“西纠”:全称“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成立于1966年8月25日。成员单位
包括北京三中、红大附中(女一中)、北京四中、女三中、六中、八中等31所中学红卫
兵组织,后来又19所中学加入。以干部子女红卫兵组成,司令为孔丹,副司令为陈小
...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5
“当时江青在我脑海里是一尊‘偶像’,拿叶群和她比较,总觉得叶群不修边幅,
有些猥琐,和江青不是一个档次。后来从张云生、吴法宪等人写的回忆录中看到叶群工
于心计,能控制林彪,能当林彪的家,但我当时对此一点也不知道。”秘书阎长贵如是
说。本文摘自2009年第7期《同舟共进》,阎长贵口述、向继东撰文,原题为《在钓鱼
台的日子返回》。
阎长贵,山东聊城人,生于1937年2月。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
配至红旗杂志社工作。1967年1月至1968年1月任江青机要秘书,后被投入秦城监狱近8
年。1979年9月平反,次年3月调回红旗杂志社。
向继东,文史学者。

向:江青不喜欢常住北京,喜欢到处走一走。
阎:是的,江青每年都要在外地住上半年,甚至七八个 月。一般是每年国庆节后
就到广州去了,住一段,再到杭州、上海,五六月才回北京;住不久,又去北戴河。反
正,她像候鸟一样,几乎年年如此。但唯独1967 年是例外,她一直待在北京,哪里也
没去,住处就是钓鱼台十一楼和中南海丰泽园“两点一线”。
向:这是为什么?
阎:当然是忙嘛。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 日,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 阅读全帖
v****g
发帖数: 1108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腊肉为啥敢刨孔老二的坟墓?
据戚本禹说,这个事是曲阜当地造反派自己干的。中央文革没说要刨,只说要批判一下
,当地造反派说要刨,看看里面有什么,康生说孔子墓是后人修的,里面最多有几筒竹
简,没啥文物,不值得刨,但造反派还是刨了,刨开后里面果然只有黄土。
中央文革那些人都是文化人,而且有些是大文化人,不会有破坏文物的冲动,实际上在
破四旧的时候他们还下令保护了文物。文革后有人污蔑康生贪污文物,其实是康生为了
保护文物,低价收购了一些,生前都捐些给国家博物馆了。文革中很多坏事都是地方无
法无天的造反派干的,连中央文革都怪不到,更啥不到腊肉。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依法逮捕刘结挺张西挺
http://www.wengewang.org/read.php?tid=30950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发布: 2011-8-27
尊敬的薄熙来书记:我们这些文革老同志,当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投
入到那场为了党不变修国不变色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群众选举经毛主席;周总理
批准进入省;市委革命委员会任职(见四川省“红十条”重庆市“红五条”)。历经四
十年的风风雨雨,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被颠覆;资本主
义全面复辟,这都是现代修正主义作的孽。而我们中国共产党,经过文革洗礼,至少保
住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块牌子还有镰刀斧头;五星红旗两面旗帜。这就是
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功绩。
一次大革命运动,有人支持拥护,有人反对抵制,泾渭分明,就怕明着支持,暗中反对
的两面派。说是永不翻案到后来变本加利地搞翻案复辟。1976年粉碎“四人帮”,中共
中央定调为“党内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既然是党内的路线斗争,就应该按照党内路线
斗争的规矩办事。党内历次路线斗争从王明,博古,张闻天,张国焘,至彭,罗,陸,
杨... 阅读全帖
q***3
发帖数: 508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沈醉自述文革被批斗始末
沉醉,国民党中将。先后担任国民党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中将
游击司令等职。1949年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时沉醉被扣押,1960年被特赦,任全
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据传记文学作家、《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在书
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我经常与沉醉先生接触,也多次和他长谈。他曾向我谈了他
在“文革”中不同寻常的经历。下面是我记下的沈先生的“文革”自述。”

1991年,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与沈醉交谈
我把三个红卫兵打落水中,还记在日记本上,妻子立即抢去,把这页撕下来
谁也料不到,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能只伤而不死。不过在这艰难的十年,却受
尽平生所没有受过的侮辱。正如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所说:“如果我们被俘后一
开始就用这种侮辱的语言和举动对待我们,肯定不会有什么特赦战犯这个名词,都会宁
死不接受改造的。”
解放后,我和国民党一批高级军政人员在一起改造时,管理我们的干部都遵循一条
不打骂、不侮辱的原则,并在生活上有很好的照顾,所以这一被全世界所认为奇迹的战
犯改造工作,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辉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王绍光访谈录:应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点击:1505 作者:记者 来源:《南风窗》 发布时间:2017-11-10 11:11:57
原题: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王绍光谈整风反右
1.webp (2).jpg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访谈报纸发表了一半,这
里是全文。】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
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在计划之中
;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反右
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我一般讲毛
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后他有三次大的
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文革”。“百花
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如今罗广斌已经死鸟50年
如今罗广斌已经死鸟50年,马识途还活着呢。
不过,罗广斌这孙子撒谎造谣,死有余辜啊!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493739.html
《红岩》作者——罗广斌的起伏人生
文章作者:王春华
对于罗广斌,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是十分熟悉的,因为他的名字和著名小说
《红岩》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就有些陌生了,尤其是对于他
的生平轶事。
罗广斌(1924-1967年),重庆忠县人,著名作家。读中学时因争取婚姻自由与封建
家庭决裂,离家去云南求学。抗战时期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
由于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在
敌人大屠杀时从白公馆越狱脱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共
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长。曾与刘德彬、杨益言合写《在烈火中永生》等小说。
1958-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深受读者喜爱,先后发行350万册,并翻译成英、法、俄、日等19种外文发行。“文化
大革命”中该书被诬蔑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的父亲是改造好的知识分子
聂焱 | 我的父亲是改造好的知识分子
分享到:
时间:2018-07-20 11:04
•来源: 峰锐观察
•作者: 聂焱
•浏览:385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如果把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思想上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一类是没有
改造好或拒绝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那我父亲就属于前者。回顾我父亲的一生,勤俭节
约、安贫乐道、克己奉公、重奉献轻索取、重大局轻名利,对得起家庭,无愧于社会,
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改造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聂焱 | 我的父亲是改造好的知识分子
55岁时的父亲。
我的父亲一个月前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父亲退休时职称是高级工程师(其实他25岁时就成为一个县团级单位技术负责人,享受
总工程师待遇,但之后因调职而未予落实),应该算是个知识分子。
如果把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思想上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一类是没有
改造好或拒绝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那我父亲就属于前者。
回顾我父亲的一生,勤俭节约、安贫乐道、克己奉公、重奉献轻索取、重大局轻名利,
对得起家庭,无愧于社会...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22
https://news.qq.com/zt2011/ghgcd017/index.htm
【出炉】1967年,“革春节的命”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是革命化春节发起者
“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都统统见鬼去吧”
以1967年初的政治风气,“革春节的命”是很自然发生的。首先掀起这个运动的就是夺
权之风最盛的上海。一位叫章仁兴的小有名气的造反派成员,因最适合代言“春节不回
家”被组织挑中,在1月25日的《解放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发表了春节
不回家的倡议。报社配发的评论宣布:春节算得了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
大的节日来到了!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开足马力大
造舆论。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了“五十七个革命组织联合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
开展群众性夺权斗争“的倡议书,里面如此写到——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我们要大破大立。围绕春节,大造几千年来封
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旧风俗、旧习惯的反。大立无产阶级的新风俗、新习惯,大立毛泽
东思想。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工人阶级从
来没有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崔永元:文革好像已经开始了!
凤凰男进来学习了
文革自杀105知识人名录
1、白辛:1920年生,吉林永吉人,赫哲族,原名吴宇洪。著名剧作家。1939年开始从
事戏剧活动,创作了多部抗日剧作。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后又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调到哈尔滨话剧院。他先后创作或改编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
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焦裕禄》等。文
革开始,《冰山上的来客》被江青点名打成“大毒草”遭受批判,1966年9月白辛在松
花江边自杀。
2、曹亨闻:1910年生,浙江临海人。新闻史学家,教授。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新闻
学硕士,并参加反帝大同盟,宣传抗日。1939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主讲中
国和外国新闻史。文革中被诬为“英国间谍”,遭迫害,1968年6月19日自杀。
3、陈邦宪:1914年生,江苏嘉定人。著名医学教授。193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
学部,在重庆等地从事医务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卫生局防疫保健处处长。1947年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回国,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仁济医院院长。1954
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主...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穿帮了的伤痕文学:姚桐斌之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姚桐斌到底是谁害死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9 04:29:26 2013, 美东)
姚桐斌到底是谁害死的 [ 海峰 ] 于:2013-03-08 03:36:30 复:3853965
姚桐斌到底是谁害死的
姚桐斌,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
要创建者之一。两弹元勋之一。文革中遭到红卫兵毒打身亡。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以上是姚桐斌身故的大概描述。显然是文革罪证之一了。但是,我们要不要较较真呢?
我们知道,文革中的红卫兵有两派,一派是保守派(后来称的右派),一派是造反派。保
守派是当权派和支持当权派的群众。通常涉及文革事件,都对此不做深入解读。为什么
呢?因为文革中的保守派和文革后上台的人基本是一伙人,是有很深渊源的。既然否定
了文革,那么文革后上台的人一般不愿意把自已同文革中保守派相连糸。更不愿意把自
已与文革中的暴力事件相联糸。天长日久,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文革后上台的许多人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4631
25
承前页)
马凤山是幸运的。他出身贫农家庭,是解放后考上的大学,没有复杂的历史问题。更幸
运的是52年分配工作的时候来到了哈飞,而不是沈飞。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马凤山的社会情况和屠基达很像,但是他比屠基达更加幸运。马凤山来到哈飞的时候,
正是哈飞建厂初期,在马真老爷子的带领下,马凤山很快成为哈飞的技术骨干。1958年
5月,马凤山在哈飞任气动组组长时,负责了“松花江1号”小型旅客机、“和平401号
”短程喷气旅客机和“和平402号”涡桨支线飞机的气动布局、参数选择、性能计算、
操纵性稳定性计算等气动设计和分析工作,编制了“松花江1号”试飞大纲直至该机试
飞成功。
在这里解释一下:哈飞是172厂的关系。轰6飞机一开始是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的,哈飞
已经发完了全机试制图纸、进行了第一架进口大部件的总装。哈飞很多厂房都是复制毛
熊喀山工厂,据说厕所的位置也是按照图纸上毛熊家工厂厕所的位置来设计的。西飞又
是哈飞的复制厂。在兔子大飞机企业中,哈飞是名副其实的老大;歼击机生产企业名分
上就有争执了,洪都、沈飞谁是老大?
1959年,马凤山参加轰6飞机的仿制设计工作,负责处理设计技术问题,我国派...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毛泽东26位秘书多人遭难 谁结局最惨?(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17:23:19 2015, 美东)
毛泽东一生共有26位秘书,最重要的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江青等...
其中江青是毛的妻子,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均在毛泽东在世时被打倒过,而最惨烈
的是田家英。田家英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有良心有正义感的知识份子。20世纪50年代
后期,毛的“反右”、“大跃进”、“打彭(德怀)”等做法,让田家英非常痛苦。田
家英也是毛秘书中最有文才的一位。最后,他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网络图片)
1、田家英
延安时期,青年田家英投奔到“革命圣地”。他在抗大报上发表的抗日战争、历史、古
典文学文章,毛颇为欣赏。后来,田家英被胡乔木、陈伯达等推荐给毛当秘书,毛让他
写一份调查报告。田家英完成的调查报告,毛看后连声赞扬。这样,毛就启用了田。当
时,田26岁。
田家英的才华,一个小故事足可以说明。1956年9月15日召开...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红岩》作者罗广斌为什么跳楼自杀?(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16:45:59 2016, 美东)
《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在文革期间跳楼自杀。(网络图片)
1948年9月10日,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曾被国民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渣
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越狱成功。1967年2月5日,重庆建工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
中带走并关押至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6天之后,由于不堪忍受酷刑他跳楼自杀。
他在其著作《红岩》中所描写的恐怖至极的渣滓洞待了1年零2个月后成功逃脱。然而这
一点,却成了他的“历史问题”。
渣滓洞和白公馆被虚构为“人间地狱”
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富有家庭,1939年2月,随父母
迁居到洪雅县城,就读于洪雅县中学。1940年,遇到了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马识
途。
1944年,罗广斌跟随马识途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接受“革命思想”。从追求个性解放转
而投身于“革...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红岩》作者罗广斌为什么跳楼自杀?(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16:45:59 2016, 美东)
《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在文革期间跳楼自杀。(网络图片)
1948年9月10日,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曾被国民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渣
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越狱成功。1967年2月5日,重庆建工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
中带走并关押至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6天之后,由于不堪忍受酷刑他跳楼自杀。
他在其著作《红岩》中所描写的恐怖至极的渣滓洞待了1年零2个月后成功逃脱。然而这
一点,却成了他的“历史问题”。
渣滓洞和白公馆被虚构为“人间地狱”
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富有家庭,1939年2月,随父母
迁居到洪雅县城,就读于洪雅县中学。1940年,遇到了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马识
途。
1944年,罗广斌跟随马识途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接受“革命思想”。从追求个性解放转
而投身于“革...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29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往事为鉴——重庆的文革武斗
自文革开始后,重庆就陷入空前动乱之中。1966年12月4日,就发生了造反派与“保守
派”在
重庆市体育场内外的数万人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是文革中的首次大规模武斗(比以往宣
传为文
革首例大规模武斗的上海“康平路事件”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时间要早近一个月)。当
时盛
传“保守派”的工人纠察队打死了造反派,因而在1966年12月17日由红卫兵首都三司发
起在北
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全国在京革命派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誓
师大
会”上,首都三司负责人所致的大会《开幕词》中便特别提到:“在这场尖锐复杂、你
死我活
的斗争中,同志们,在重庆,在成都,在长沙,在上海,在北京等地,我们的一些革命
战友为
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重庆被列在发生
了大规
模武斗流血冲突并有造反派“牺牲”的城市的第一位。
到了1967年,毛泽东号召的“一月夺权”导致造反派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
,在重
庆驻军支持下夺权建立了“革联会”的八一五派,为“捍卫新生红色regime”,对反对
“革联
会”的“反到底派”进行了坚决镇压,其间,发生了许多相互进行打、
f*******a
发帖数: 2662
30
历史跟中国人又开起不痛不痒的玩笑了,昔日的红卫兵造反派居然成
了今天大学里的学术权威和“当权派”,他们中
几乎是清一色当年破四旧、砸古迹、斗“走资派”和打教师的老三
届红卫兵们。无论他们的知识、能为、修养、品质如
何,历史无奈的选择了他们,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和现实的无奈。
即使这些造反派的教授们无心误人子弟,但他们的知识
结构和人格结构都是缺陷不堪,根本担负不起“师表”重任。
整个九十年代文化学术界出现断层都是显而易见。近年来的顾
准热和陈寅恪热就充分说明了知识分子的种种结构性的
危机。五四的学术精神和学识老本吃到八十年代已荡然无存,四五
十年代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劫里逃生残留下
来,老当益壮地把教育与学术的火种勉强的传到八十年代,其后果
是不堪设想的,尽管他们同样存在严重知识缺陷和精力
的不足,可进入九十年代,这批所谓的学究们死了死,退了退,瘫
了瘫。造反派、红卫兵和知青就理所当然充当了“师
表”重任,论资排辈是中国学界与官场的一贯传统。造反派教授们
本着青春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正如哪些死不认罪的日本
侵入者一样麻木不仁和顽固不化。其中反省和忏悔者寥寥无几,相
反的是他们都历史
a*o
发帖数: 25262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习近平 zz
北京——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爆发时,他还是个身材瘦小的13岁少年,说起话来语气温
和,热爱古典诗词。两年后,在武斗成风的红卫兵肆虐的北京城里漂泊沉浮的过程中,
习近平变得坚强起来,成了一个在逆境中生存的斗士。
他的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高官,早几年遭到清洗,被抓了起来,而且遭到反复殴打
。学生造反派洗劫了他的家,强迫他们离开。他的一个姐姐在动乱中死去。这位未来的
中国国家主席作为反革命分子在众人面前游街并被自己的母亲谴责,还差一点被投进一
个关押党内高层失足子女的少管所。
现年62岁的习近平本周正在美国访问。他展现出一名成熟政治家的风范,泰然自若地在
西雅图和美国资本家亲切交谈,周五还会在白宫出席专门为他举办的国宴。但他首次接
受政治洗礼却是在中国首都的街头,在共产党统治之下最为动荡的年代,在毛泽东号召
学生们“炮打司令部”的时候。
“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习近平在2000年接受采访时回忆道。他很少讲到自己
年少时在北京的经历,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我“得罪了造反派,有什么不好的事都算
在我身上。”
习近平经常谈起他在文革后期下乡生活了七年。周二在西雅图发表讲话时,他也再度提
及。那...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第五章 艰难时世 1972~1976(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6 18:07:04 2012, 美东)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2&tid=114&pid=1295
那个时代治安倒是很好。一九七六年春节期间我们家两次遭了盗窃,小偷别的什么都没
动(不过,除了那台收音机以外,当时也是一贫如洗的我们家也的确没什么东西值得偷
),只偷走了放在桌上的两盘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艰难时世 1972~1976(四)
十一、短缺时代
如果说,在那个时代除了政治迫害、户口歧视之外,还有什么让人刻骨铭心的,那就是
无所不在的短缺。“短缺”二字对今天的年轻一代可能是非常陌生了,今天的年轻人除
了缺钱,感觉不到什么物资的短缺。是的,最珍贵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东西,平时人们
只看得到金银珍贵,但没有人...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3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103670&page=1&u
1、 回帖人:hoook14
方舟子,你上学和出国留学的钱是不是你那当法院领导的爹给你搞来的?
我们要质疑你,你证明不了,你就是贪官的狗崽子。
方舟子,你要自证清白!
大笑。
鸡国的沙比人民,快来揪贪官后代!
笑死。
2、 回帖人:hoook14
那个公安局的张局长救了方舟子的妈,结果呢,方舟子当法院院长的爹却宣判张局长犯
“反革命罪,有期徒刑十五年”。
方舟子,你爹也真是够有党性的。
方舟子,不澄清这个,你们方家怎么做人?
3、回帖人:hoook14
我们有权质疑公众人物嘛。方舟子不是公众人物?
方舟子还要解释其出国留学的钱是怎么来的,跟他当法院院长的爹有没有关系?来路正
不正。
这个,比什么代笔的指控要严重多了。
方舟子,你不说清楚,你就是用你爹贪污来的钱出国留学的。
哈哈。
4、回帖人:hoook14
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父亲作为一个小官僚,免不了要受到造反派的围攻批斗。文攻
武卫欲演欲烈,象父亲这类有枪的官更是成为造反派抄家抢劫的目标,眼...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21:46:51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21:36:57 2011, 美东)
http://maoflag.net/bbs/viewthread.php?tid=1569923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尊敬的薄熙来书记:
我们这些文革老同志,当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投入到那场为了党不变
修国不变色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群众选举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进入省;市委革
命委员会任职(见四川省“红十条” 重庆市“红五条”)。历经四十年的风风雨雨,
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被颠覆;资本主义全面复辟,这都
是现代修正主义...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35
1980年代,中共接班梯队的第一名是罗征启,而不是胡锦涛……作者是见证人。本文摘
自2012年8月5日《开放》杂志,作者万润南,原题为《罗征启:夭折的接班人》。
北京清华大学二校门(图源:记者/比邻)
也许,我们原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总书记。
他叫罗征启,我们清华建筑系的学长。一九三二年出生,比胡锦涛大八岁,比我大
十二岁。他也是所谓“清华牌”干部,学生时代的政治辅导员,文革(专题)前,他已经
是清华党委宣传部的副部长。
清华的文艺社团的党组织归口宣传部领导。当年,文艺社团的书记是印甫盛,团长
是胡锦涛,我是文艺社团的普通一兵。所以,印和胡是我的领导,老罗则是我领导的领
导。
我曾经这样评论他们三位:罗征启英气逼人,印甫盛霸气凌人,胡锦涛和气煦人。
在政治上,老罗是我们共同的引路人。
入党介绍人和我谈莫扎特
罗征启曾经是文艺社团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我曾经在《清华岁月》中回忆过一段
往事: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七日,我在清华文艺社团被吸纳为“伟光正”的一员,介绍人
是罗征启和印甫盛。按规定,介绍人要同新成员谈一次话。老罗约我到他的宿舍,在荷
花池畔。我心里怀有好奇,不知道他要跟我讲什么样的共产主...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11
36
来自主题: Prose版 - 顾家(三)
顾家(三)
“飞来横祸”用来形容顾家此时的遭遇是再恰当不过了。那时正是文革蓄势待发之时,
县城虽然山高皇帝远,却也应势随形有了保皇派和造反派。双方武斗火并,造反派
的一个女学生被抓了去乱棍打死。年青力胜的造反派怎能咽下这口恶气,发誓要抓
个保皇派的以血还血。这当口有人密报有个参加保皇派社教的女子落了单,正在离
县城不远的路上,蓄谋已久的人众哪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纠集人马持枪带棒
地将自入虎口的羔羊绑了来。不论青红皂白,先是一顿好打,眼看着花朵一样的女
子就气息奄奄了。
也是顾家命不该绝,藏在县城久等不遇,正在纳闷呢就有熟人一脸惊慌地告诉他顾
家让对头给逮了,小命危在旦夕。藏也是上过前线见过世面的,赶忙着人通知众本
家亲戚,仗着自己是军人,身份中立,合着众人出面找造反派摊牌,只说是误会,
顾家并不是保皇派,况且又要嫁给了军人。得亏藏的本家自然村是县里的大村,藏
的妹夫本家更是城关的大姓,几个小将把了把风头,再三掂量后也不敢犯了众怒,
勉勉强强的放出了一息尚存的顾家。
顾家被抬了出来时,模模糊糊地看到明媚阳光下的众人,只听着有人唤着自己的名
字,却是越来越远,眼前一黑,疲惫而释然地昏了
z*****n
发帖数: 7639
37
文革“新华工”造反派组织,全称毛泽东思想新华工
红色革命造反司令部,文革时期武汉和“钢二司”,
“红三司”,“百万雄师”齐名的造反派组织之一。
不过以学生为主所谓“三新”的造反派,和一工人为
首的“百万雄师”等所谓的“保皇派”存在激烈的观
点对立,1967年夏天发展成为武斗。
7月15日,新华工举行游行示威,途经汉口武胜路电车
公司门前(今京汉大道武胜路口)时,遭遇“百万雄
师”袭击,死伤惨重。
八月一日,“百万雄师”等造反派组织为纪念毛举行
渡江,在司门口下水时由于人潮拥挤发生踩踏事件,
死亡几百人,双方事后互相指责对方破坏。
我舅伯属于“百万雄师”,当时在场,还救起一人。
z*****n
发帖数: 7639
38
文革“新华工”造反派组织,全称毛泽东思想新华工
红色革命造反司令部,文革时期武汉和“钢二司”,
“红三司”,“百万雄师”齐名的造反派组织之一。
不过以学生为主所谓“三新”的造反派,和一工人为
首的“百万雄师”等所谓的“保皇派”存在激烈的观
点对立,1967年夏天发展成为武斗。
7月15日,新华工举行游行示威,途经汉口武胜路电车
公司门前(今京汉大道武胜路口)时,遭遇“百万雄
师”袭击,死伤惨重。
八月一日,“百万雄师”等造反派组织为纪念毛举行
渡江,在司门口下水时由于人潮拥挤发生踩踏事件,
死亡几百人,双方事后互相指责对方破坏。
我舅伯属于“百万雄师”,当时在场,还救起一人。
M******8
发帖数: 10589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31 23:18:41 2013, 美东)
·马洪路·
北京大学的文化革命,必须有“六一八事件”这一篇章。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也绕不开这个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历史事件。
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级保皇派》的
社论,称北大“社教”运动后期召开的国际饭店会议“是1965年发生的一个极端严重的
反革命事件”。这个“定性”结论在北大又投下一颗炸弹,令北大师生员工感到瞠目结
舌。社论一发表,北大内部就围绕这一历史旧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聂元梓一派人开始
对曾在国际饭店会议上不赞成他们观点的人进行肆无忌惮的打击报复。谁敢做“保皇派
”呢?那是已经定性的“资产阶级”,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做起“革命派”来。那个特
定的历史时期,“造反派”是无上光荣的左派桂冠,而“保皇派”则是右派的代名词。
划分是左派还是右派,是以反对以陆平为首的党委为界限的。
6月6日...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2648
40
来自主题: Chongqing版 - 我三舅的故事
核心提示:重庆武斗最惨无人道的事就是互相杀俘虏,这是全国武斗过程中最黑暗的一
幕,是我们这一批人心灵上永远的污点,它不会被时间磨灭。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余刘文 韩平藻 原题为:沉寂的文革青春墓地
在重庆,在和歌乐山烈士陵园遥遥相望的沙坪坝公园里,在荒草和杂木中,有一片人迹
罕至的墓地,它被一道长满青苔的高高的石墙围住,与世隔绝。
这是一个全国仅有的文革墓地,113座坟墓掩埋了400余名当年武斗的死难者。他们中有
年仅14岁的少女,有被称为“校花”的女中学生,有年轻的母亲,她们和更多的他们—
—握着枪和铁棍、刀、匕首等的儿子、丈夫、父亲——交错地倒在这里。
30多年过去了,如今,坟头芳草萋萋,那个动乱年代曾经的厮杀、哀号、枪声、颂歌和
罪恶过去了,被鬼针草、尘土和高墙的阴影层层覆盖。
但是,与死者有关的人还活着。重庆文革派性斗争的波诡云谲、血雨腥风,还影响着他
们……
“我为文化大革命坐了15年牢”
周劲松,男,1945年生,原重庆“8·15派”总负责人之一,曾任重庆市革委会常委,
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入狱,1991年刑满释放,现无业,靠亲朋接济度日。
文革前,我是...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871
41
来自主题: Chongqing版 - zt:文革小史6:左得出奇李井泉
小的时候重庆还在四川管辖,家里面大人一说起来就骂省委书记李井泉,那个时候小,
不懂事,就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别人不骂就骂他。
==================================
文革小史6:左得出奇李井泉

四川的历届省委书记当中,成绩最好的是赵紫阳,名声最差的要数李井泉。井
泉一味取悦于上级,不顾人民疾苦。李井泉主政四川十七年(1949 –1966),真是把四
川搞成了连毛泽东都难以控制的“独立王国”,大大落后于全国的经济和建设发展速度
。我对李的淡薄的记忆源于从文革期间田间地头看露天电影时,零星地看到打倒李井泉
的漫画宣传幻灯片。以下资料摘编于网络世界,以餐对四川文革史有兴趣的同仁们。
文革前的地方官员,尤其是各省委书记,在执行中央的过左政策中,有不得已的
苦衷。但是,李井泉在一味取悦上级,不顾人民疾苦上非常过分。  李井泉主政四川
十七年(1949 –1966),一贯极左。通常是在中央已经过左的政策上再加倍偏左。对
此,白桦的评语比较贴切:“李井泉不仅不折不扣,而且变本加厉地执行极左的方针,
硬是把一个天府之国搞成了饥...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
·马洪路·
北京大学的文化革命,必须有“六一八事件”这一篇章。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也绕不开这个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历史事件。
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级保皇派》的
社论,称北大“社教”运动后期召开的国际饭店会议“是1965年发生的一个极端严重的
反革命事件”。这个“定性”结论在北大又投下一颗炸弹,令北大师生员工感到瞠目结
舌。社论一发表,北大内部就围绕这一历史旧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聂元梓一派人开始
对曾在国际饭店会议上不赞成他们观点的人进行肆无忌惮的打击报复。谁敢做“保皇派
”呢?那是已经定性的“资产阶级”,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做起“革命派”来。那个特
定的历史时期,“造反派”是无上光荣的左派桂冠,而“保皇派”则是右派的代名词。
划分是左派还是右派,是以反对以陆平为首的党委为界限的。
6月6日,康生到北大看大字报,赞扬北大的革命形势。6月7日晚,历史系部分同学
去清华,揭露蒋南翔在我们历史系“半工半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还没有转过弯来的
清华党委组织“辩论会”,围攻北大同学,并驱逐出校。
在腥风血雨袭来时,6月10日,历史系教授汪篯不堪忍受侮辱在家中自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http://bbs1.people.com.cn/post/60/1/2/138520087.html
2014-04-04 09:30:12
在红军东征的途中,毛泽东与贺子珍生下一女,因在征战途中,孩子被送给当地农
民抚养。
孩子被送出后,她的死活便成了一个谜。为了确认这个“红色公主”的死活,从中
央到福建地方,有关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努力。
寻找“红色公主”的经历颇具传奇性,其最终的结果也多少让人感慨不已。
孩子生在东征途中
1930年初春的闽西山区,两匹快马穿行在龙岩山城的薄薄雾霭中,将一位红军少妇
送进虎岭山麓的爱华医院。在这儿,年方二十的贺子珍生下了长女,取名“毛金花”。
孩子尚未满月,贺子珍便经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介绍,含泪将她亲手送给了龙岩城里
的补鞋匠翁清河。
1932年春,毛泽东率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途经龙岩,毛泽东虽然十分想念女儿,
但军政事务缠身,无暇顾及;而此时,贺子珍未随军行动,知情人邓子恢又远在异地,
毛泽东便吩咐胞弟毛泽民代为看望。毛泽民在龙岩城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陪同下,找到了
补鞋匠翁清河,得到的却是小女孩已死的消息。毛泽东接报后十分伤感,沉默了好一会...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4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潘汉年案审判亲历
--作者:彭树华、李菁
86岁的彭树华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参与审理了包括“林
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在内的许多大案要案。对他而言,他的职业生涯里最特殊的一
次经历,是参与审判潘汉年案。潘汉年是中共情报战线的一位传奇人物,其后半生遭遇
也令人扼腕叹息。潘汉年案究竟是怎么酿成的,其背后有什么复杂的政治背景与动机,
囿于仍未解禁的一些档案,我们至今无法梳理出一个明晰的脉络,但是彭树华的回忆则
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非同寻常的事件。

潘汉年
突然受命
196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刚上班不久,曾汉周的秘书过来通知我,说曾庭长要我马上
到他办公室去,有急事。那时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任助理审判员,曾汉周是刑
一庭庭长。
见了曾汉周,简单寒暄之后,他突然话锋一转,很郑重地说:“党中央决定要对潘汉年
案进行审判,党组决定由我、丁汾和你三人组成合议庭,负责审判这个案子。”
对这个事情,我之前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不过第一反应就是这么重要的案子交给我,
至少说明党组织和领导对自己很信任,一时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问曾汉周准备什么时候开庭。曾汉周说:“我们...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核心提示:“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
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
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
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
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
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
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
来的”。
摘自《读书文摘》2004年第12期
作者:尹家民
以写作组名义发表文章在“文革”期间非常盛行,“梁效”、“罗思鼎”、“石一歌”
等笔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以它们名义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7
http://hx.cnd.org/?p=123806
熊为民
前言:
自1955年开始,在毛泽东的一声令下,中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消灭四害运动,麻雀
被认为有害于农业,而和老鼠、苍蝇、蚊子并列,作为应当在七年之内予以消灭的“四
害”之一。而地方贯彻得力的主要是关于打麻雀的指示,因为它最有可能做到,也最容
易看到成效。1958年,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的全国各地,人们一度放下一切
日常工作,靠手抓、胶粘、网拉、夹子扑、弹弓打、毁巢、毒饵诱杀,对麻雀格杀勿论
;或敲盆打桶,或持杆乱打,不允许麻雀有片刻休息,促其心力憔悴而死。仅1958年一
年,全国消灭麻雀逾20亿只。
尽管消灭麻雀的行动遭到一些科学家和苏联专家的反对,但在政治挂帅的大背景下,科
学的决策被搁置一边,对于消灭麻雀的批评被噤声,新闻和文艺工作者也要为政治运动
造势宣传。出于明哲保身,大多数科学家保持沉默,一部分推波助澜,只有极少数耿介
直言,其中的代表者朱冼甚至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毁墓掘尸。本文回顾了1950年代消灭麻
雀运动所留下了的从决策、执行、反馈意见到修订政策的丰富资料,提供了分析毛泽东
时代重大政策的样本,和中...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1 13:53:38 2017, 美东)
http://www.wengewang.org/read.php?tid=30950
重庆文革老同志给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公开信
发布: 2011-8-27
尊敬的薄熙来书记:我们这些文革老同志,当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投
入到那场为了党不变修国不变色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群众选举经毛主席;周总理
批准进入省;市委革命委员会任职(见四川省“红十条”重庆市“红五条”)。历经四
十年的风风雨雨,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已经瓦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被颠覆;资本主
义全面复辟,这都是现代修正主义作的孽。而我们中国共产党,经过文革洗礼,至少保
住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块牌子还有镰刀斧头;五星红旗两面旗帜。这就是
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功绩。
一次大革命运动,有人支持拥护,有人反对抵...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9
四、 如何制造给官僚精英群体工作压力及传递机制
[淘股吧]

  我们刚才讲了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实施管理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控制权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毛泽东时代的资源分配规则中间,精英们基本上没有与控制权相一致的剩余索取权,消费层次与平民阶层落差太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积累起来的政治能量。在这两个视野里去回顾毛泽东时代的分歧和争执,是非常有意思的,咱们的精英们在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既没有捞到他们满意的好处,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下精英们的管理工作还特别不好做。

  关于管理和控制权问题,在这里我们讲两件事,一个是明代晚期的时候,皇帝为什么要搞东厂和西厂这样的特务机构,然后再用这个特务机构去控制各地的官吏。对于这样的选择,原来我完全不懂,就跟着咱们的教授们认为皇帝很腐败无能,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政权形式很落后,他们除了残酷专制之外,管理水平不行,最后落实到“坏人不办好事”的解释上。到1990年代看到朱鎔基搞财税改革之后,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中央政府收入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地方政府拒绝给中央政府上缴收入,中央政府...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月夜逃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8 21:53:24 2011, 美东)
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本刊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
在计划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
才演变为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
“整风”。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
1949年之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