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版 - "七一"來臨,中共內外交困
相关主题
新华社的最新忽悠人文章让“官二代”、“富二代”先上战场 (人民网强文)
貪腐創造中國經濟繁榮?据称刘志军被查与高铁供货商丁书苗案有关
中國經濟危機空前 大陸投資者瘋搶黃金习近平农大现身薄王已成俎上之肉
中國必然爆發經濟大通縮中国强势向海洋大国转型
中國經濟內外交困 國人何去何從毕福剑事件发酵 港媒:中共难回避挑战 (转载)
錢荒爆發 政府亡命一搏新疆西藏出事对tg来说是好事。
經濟危機悄然發生 路在何方?吳志森﹕除了繼續抗爭,沒有其他辦法!
中國正在變成火藥桶郎咸平:中國經濟回暖與華爾街的陰謀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香港话题: 協議话题: 大陸话题: 銀行话题: 練乙錚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0
发帖数: 373
1
中國經濟危機到了一個引爆點,習近平能否力挽沉疴?日前正式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
協議》引起臺灣社會群情嘩然,而無數香港人正在準備走向中環。
上證指數再次處于熊市,與不久前達到高點時相比,已經下跌了20%。上周,因為對流
動性的擔憂,同業拆借利率升至兩位數。周一,中國人民銀行公開發表了一份聲明,稱
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合理水平",同時要求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融資進入經
濟領域中的實體生產行業。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中國經濟困境背后的政治意涵》,作者利明璋認為,中國看起
來面臨著一個經典的道德風險問題。政府要么允許違約和倒閉,要么逮捕一些銀行官員
。實際上,在調查銀行間市場的不正當操作時,中國已經逮捕了幾名銀行官員。
利明璋認為,如果不注意政治問題,就很難理解中國經濟:習近平繼承了許多挑戰,"
考慮到這些挑戰,以及一場影響社會上許多強大利益集團的重大經濟改革即將到來的前
景,共產黨的合理反應也許會是,封閉意識形態的艙口,糾正黨風,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并且提高對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和教育部門的監督,隨后才啟動這些會引發不和諧
的經濟變化。"
他認為,"即使習近平能夠成功地推動這些相當艱巨的經濟改革措施(我們應該設想他
會做到),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也會慢于普遍預期"。
"七一"來臨,香港人該做什么?
"七一"臨近,香港街頭很不平靜。《信報》發表評論家練乙錚的文章《往奴役之路的盡
頭處》指出,梁振英政權對香港管治失控,無法對香港作出有效的政治領導和政策指引
,無法對一個多元社會里的人心作最低限度、必要的整合,終于把香港打"散"了。
練乙錚指出,"梁氏把紅旗遍插,其支持者吐氣揚眉非常得意,而香港的一般市民、反
共人士、本土派、民主派,卻因此憂心忡忡"。但是他認為,特區當權者愈是仗權占位
倒行逆施,民心愈是背向,管治力就愈弱。
練乙錚說,維持社會基本秩序,中共主要倚靠對經濟發展成果分配權的壟斷,以及在必
要時實施政權暴力──這就是具現代中國特色的"恩威并重"。他擔心,大陸這兩套"解
決"無法有效管治社會的路數,看來很可能通過梁氏政權的通力合作引進香港。
練乙錚說,"黑夜快將來臨,你要不讓子彈飛,還得靠自己兩條腿,靜靜地走到中環"。
評論家李怡則在香港《蘋果日報》上發表文章《沉默的好人也會變成邪惡的同盟》,以
更加激情的語言鼓動人們參加"七一"游行。
李怡指出,"香港自由法治在褪色,核心價值受挑戰,香港不再令港人感到舒適,感到
驕傲,你們都知道。但你們想:我能夠做甚么?我沒有能力去挽救香港的沉淪,而且是
否有了以上這些現象就意味沉淪也不知道。許多人曾經為香港民主、為香港前途吶喊過
,爭取過,經二、三十年的奮戰,結果是面對中共這龐然大物,越爭取只見越向反民主
反自由的方向倒退。上街抗爭,有用嗎?"
但是,李怡說,"極權社會的形成和得以維持,正是多數人的冷漠造成的"。"如果我們
繼續對大話精容忍,對開始腐爛的香港政治慢慢適應,我們習慣了與謊言為伍,我們就
會自己變成了我們憎恨的制度","七月一日,你知道自己應該做甚么"。
大陸業者包攬臺灣人的"生老病死"?
臺灣和中國大陸歷經漫長與艱辛的談判,終于在日前正式簽署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但是,協議內容一經公布,臺灣社會的實時反應卻是"群情嘩然"。臺灣《工商時報》發
表社論指出,此事充分顯示,"我政府之推動兩岸經貿自由化,亟需有一套正確的方法
,特別是在對內溝通協調方面"。
社論指出,這次臺灣社會對服貿協議的不滿情緒很大,主要原因是,社會各界普遍未料
到,該協議對大陸服務業者開放臺灣市場的程度,竟會"深化"到最貼近民眾生活的服務
業別,包括美容美發、洗衣、餐飲、商品零售、醫院、通訊、視聽、租車等等,因而有
人總括說,大陸業者將包辦臺灣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乃至"生老病死"之相關服務行
業。
社論認為,馬英九政府悶著頭和大陸談判服貿協議,而不給民間作些"預警",是個不正
確的作法。同時,在溝通協調上,未充分表述該協議讓兩岸雙方"對等互利"的性質,而
是偏重于強調該協議"為臺灣業者爭取大陸市場"、 "協助大陸臺商轉型升級"之優點。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郎咸平:中國經濟回暖與華爾街的陰謀 (转载)中國經濟內外交困 國人何去何從
于建嵘: 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加大伯克利演讲錢荒爆發 政府亡命一搏
儿童医院工业氧代替医用氧持续四年,“夫妻档同心协力”搞垄断經濟危機悄然發生 路在何方?
汶川地震2周年 豆腐渣再現 汶川血白流中國正在變成火藥桶
新华社的最新忽悠人文章让“官二代”、“富二代”先上战场 (人民网强文)
貪腐創造中國經濟繁榮?据称刘志军被查与高铁供货商丁书苗案有关
中國經濟危機空前 大陸投資者瘋搶黃金习近平农大现身薄王已成俎上之肉
中國必然爆發經濟大通縮中国强势向海洋大国转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香港话题: 協議话题: 大陸话题: 銀行话题: 練乙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