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aNews2版 - 最高法: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可判刑系实证研究确定
相关主题
猛:初中生发造谣帖转500次被拘司法责任制改革后确或出现同案不同判
解读“两高”发布新司法解释 七种邪教行为将从重处罚(2)
“两高”发布新司法解释 七种邪教行为将从重处罚(1)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李鹏总理:海外国人可当“海外信息网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淦颠覆国家政...内蒙古再曝"王帅案":发帖被判刑 重审再加刑(转载三)
“神贴药膏”是欺诈,更是犯罪从福州诽谤罪案判决看国内的所谓维权
专家呼吁立法保障死刑前见家属武汉大学博士生翁玥虚假吹嘘报导究竟惹了谁?
12岁孩子为父亲写的伸冤书,揭露社会的不公!重新创作一个宗教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诽谤话题: 信息网络话题: 他人话题: 诽谤罪话题: 转发
进入ChinaNews2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x*******8
发帖数: 1254
1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
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
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
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
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
要点速读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
可被追究刑责
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
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重点释疑
转发量系实证研究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日渐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出台
司法解释目的是结合新型犯罪方式的特点,对刑法相关条文的法律适用依法进行解释,
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惩治相关犯罪提供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鉴于此,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各方面
意见,并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法律规制原则,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这部司法解释。
孙军工表示,设置转发量,是考虑到转发信息会造成多人浏览该转发信息的后果,对于
数字的确定,是经过实证研究和专业论证而确定的。
司法解释对利用网络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实施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
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认定,
严厉打击信息网络共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
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焦点1
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司法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
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
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
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解读
入罪标准设定严格“门槛”
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此次出台的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中“
情节严重”的判定予以了明确。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望原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的诽谤罪一个显
著特点是,只有“情节严重的”诽谤行为才构成诽谤罪,而一般的诽谤行为只能作为民
事侵权或行政违法行为处理。
长期以来,何谓“情节严重”一直是诽谤罪认定中的一大难题。“现在,司法解释予以
了明确。这就意味着凡是利用信息网络恶意发表诽谤他人信息,达到上述四项标准之一
的,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谢望原说。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
的标准,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门槛”。这充分体现了在依法、准确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
施诽谤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网民的表达权,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引导为
主的精神。
无意转发诽谤言论不追责
《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
、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
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
谤他人”论。
孙军工表示,《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即“捏造事实诽
谤他人”的认定问题。《解释》第一条采取了列举的方式,对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规定进行了类型化和具体化。只要符合《解释》规定的两种情形
之一,即可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针对其中涉及的主观问题,孙军工指出,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
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举报反腐失实但非故意不追责
孙军工在对诽谤罪进行解释时表示,当前,广大网民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网络反腐”、
“微博反腐”,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网民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
发他人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对待,负责任地核实,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即使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不属明知是
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就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三庭庭长戴长林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网上举报一些国家公职人员有渎职、贪污行为,或者新闻记者正常在网上进行舆论监
督,这些行为属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诽谤犯罪是有严格条件
的,如首先要捏造事实在网上散布,强调的是捏造事实,情节严重。如果举报失实,并
非故意捏造事实来诽谤他人,这样的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戴长林认为,公民有权对国
家机关、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对他们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监督和举报权
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法院应该予以保护。这种行为和诽谤有严格区别。
案例
名人遭诽谤以民事案件起诉
2012年9月2日,微博实名认证用户“港怂萨沙”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张馨予原名张燕
,当初在无锡某夜总会坐台,转到杭州某夜总会坐台,杭州红牌,出台很贵,起码3000
元。”此消息一出,令张馨予的“坐台”
传闻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称2012年9月3日,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已经达到了925条。9月
7日,张馨予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请来证人以证清白,并现场签起诉状,对写这条微博
的夏萨沙提起诉讼。9月23日,张馨予的代理律师表示,北京朝阳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张馨予方索赔50.5万元。
2013年7月15日,张馨予名誉权案一审胜诉,朝阳法院判决要求被告夏萨沙向张馨予致
歉,并赔偿6万元。
焦点2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警方可以直接插手
司法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
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解读
合理适度扩张公诉范围
《解释》明确了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将刑法中“严重危害社会
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认定问题进行了列举和细化。孙军工表示,按照刑法规定,除“严
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都属于“告诉才处理”(需要被害人起诉)的
案件。被害人如果没有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人民法
院不能对实施诽谤的行为人处以刑罚,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将
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林维说:“考虑到网络诽谤行为的匿名性、智能性和高度危害
性,如果对于诽谤案件的公诉范围仍然过度限制,势必使得公民个人举证不能,因而无
法充分保障自身权益,也无法实现社会秩序的良性维持。”
林维认为,一方面要尊重公民自己提起诉讼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对于严重危
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合理适度地扩张公诉范围,完善信息网络诽谤案件
自诉转公诉的衔接机制,通过刑事侦查、起诉、审判,及时对此类犯罪加以惩处,实现
公民权利的充分保障和社会秩序、国家利益的维护。
《解释》对该问题作出了适当的规定,既保证了公民个人权利的自我行使,同时也保证
国家刑事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使得刑事司法权能够作为最后的保障适时介入,维持信息
网络秩序的健康发展。”林维说。
1 (共1页)
进入ChinaNews2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重新创作一个宗教吧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淦颠覆国家政...
郭文贵又把FBI忽悠了 美国已经看不上“神贴药膏”是欺诈,更是犯罪
被指王歧山私生女 澳女艺术家拟诉郭文贵专家呼吁立法保障死刑前见家属
如此恶性的案子为什么能得到最轻微的判决?(zz) (转载)12岁孩子为父亲写的伸冤书,揭露社会的不公!
猛:初中生发造谣帖转500次被拘司法责任制改革后确或出现同案不同判
解读“两高”发布新司法解释 七种邪教行为将从重处罚(2)
“两高”发布新司法解释 七种邪教行为将从重处罚(1)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李鹏总理:海外国人可当“海外信息网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诽谤话题: 信息网络话题: 他人话题: 诽谤罪话题: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