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主题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最美古文典故石头记读书笔记 第一回:石头的梦
乐器的“八音”是什么?第三十二回(上)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振衣千仞[转载] 为鬼之乐
无题庄子和他的成语zz
求个帮助,有篇古文想不起来叫什么了。有包子[转载] 欢迎来测试一下!:)Re: 我看这样行不行?
紅樓之琴(2)为什么不是每个中国人都阅读《庄子》
蚂蚁现代人可读读故事即可,花太多时间容易走不出消极氛围
在线听故事:妙善公主的修炼传奇道无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已话题: 惠施话题: 庄子话题: 伯牙话题: 庄周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u***************r
发帖数: 11227
1
发信人: jack1985(SAYHELLO),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儒家的“高山流水”与道家的“濠梁之辩”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Oct 23 10:52:02 2017,GMT)
01
说到人生知已,便不能不想到“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
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
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
山流水之曲。
02
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这样两个社会地位与生存处境完全天上地下的人之所以能成
为生死知已,完全是因为他们都具有一种超脱高逸的精神境界。
作为当时非常有名的宫庭琴师,伯牙当有如当今名人明星充分利用自己的声名才艺
,多多演出,发家致富。然而他却只顾苦恼着自己的琴音无人听懂理解。
既然这世间之人没有能听得懂自己在弹奏什么,那为什么还要弹给他们听呢?就因
为他们能给自己支付银子外加鼓掌吗?
伯牙不稀罕。所以他宁愿跑到荒郊野外,把自己的琴声付给清风明月,飞禽走兽。
原以为这荒郊野外不会有人,不想却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
按理,身为樵夫当成天忙着砍柴卖柴,聊以度生,年复一复,日复一日——芸芸众
生,凡夫俗子,谁不是这样度过一生?
然而,这樵夫钟子期却不做普通的樵夫。除了砍柴,他还喜欢每天一边砍柴一边欣
赏着大自然给他的演奏——在他看来,林间的风声鸟鸣,山间的溪流潺潺泉水淙淙,无
不是大自然的绝唱。
而这伯牙的琴声恰好有着大自然的神韵。所以他一听就懂了,听出了"峨峨兮若泰
山"、"洋洋兮若江河"。
于是他们成了知已。
“高山流水”式的知已是一种有着相同志趣和追求,对同一种事物有着高度一致的
看法。这样的人生知己往往可以你唱我和,相知相伴,一路同行。
一直以来,世人都只知向往着这“高山流水”式的知已,却不知还有一种知已。
而这种知己则由一个叫庄周的人和一个叫惠施的人共同演绎。
03
庄周,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那个梦蝶的庄子。
大凡知道庄子人,一定会知道他的“逍遥”,畅游于太虚,傲视万物。时而梦蝶,
时而化鹏。
庄子是高傲的,现实中的一切,人或事或物,都让他可以不悄一顾。然后有一个人
,却让他不能不重视,且视为知己。
谁?一个叫惠施的人。
惠施何人?战国时宋国人也。名家学派的鼻祖,既是庄子的老乡,又是庄子的朋友。
庄子能交到惠施这么一个朋友,是上天对他的特别恩惠。想想啊,在他庄周眼中,
举世皆浊,唯天地清,有谁能配做他的知已?如是没有惠施,恐怕只能孤独地终老于山
林了。
而对于惠施来说,能有庄周这样的至交更是三生有幸。想那战国时的百家诸子,虽
说是个个身怀大智大略,却又是各为其主,各行其道,各谋其利,几乎无不相互攻击诋
毁,甚至残杀。别说是不同门派之间,就是同门之人也可能为了个人的权位而不择手段
。比如那李斯就因为害怕同门师兄韩非子抢了他在秦始皇面前的宠幸而不惜设计置其于
死地。惠施对此一定深有体会。因为他在魏国为相时就被自己的同事张仪所打击排斥,
被驱逐出魏国。想想在那种求得一知已可是是比求得荣华富贵还不易的年月里,惠施能
遇上庄子,岂不是大幸?
04
而这彼此为朋友、为知己的庄子与惠施却是“两个道上”的人,一个为道家,一个
为名家——完全不象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志同道合。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逍遥山林。而惠施则“追得逐利”,到处找官做。
对此,庄子便经常对惠施讽刺挖苦。且写出“惠子相梁”这样的文章来,把惠子在
魏国所得到的相位比作死老鼠,而惠施则是有如一只把死老鼠当作美味的猫头鹰。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两个人一有机会便在一起游乐争辩。
有一次,这两人同濠水。看到濠水之中的游鱼,两人便开始了一段流芳千古的对话。
庄子说:“你看这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多么的快乐啊!”
惠子却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听庄子这么一说,惠子以为自己抓住要害了,“以毒攻毒”道:既然你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那么也就说明你既然不是鱼,当然你就不知道鱼的快乐了
。”
不想庄子不紧不慢道:“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这就说明了你是知道了我的意思才会这么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
乐了。”(《秋水》)
05
这场争辩最终算是谁胜了呢?
应该说没有谁胜,也没有谁败。
可他们要争的也不是胜败,而是“是非”。
他们一生的追求是要找出这世间成物的真谛,而非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胜利者,打倒
某一个人、一群人甚至是全天下的人,而成为“人王”。
而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有可能虽然主张不同,却能成为知已。
据说惠施死时,庄子非常的伤心。
而他伤心的不是因为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知已,而是伤心自己今后再也没有了“对手
”。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做到为自己的对手甚至敌人的死而悲伤的呢?
也许只有庄子。
06
“高水流水”,两位在山林弹琴听音的心灵知己,无疑让人想到道家的隐逸,佛家
的空灵。
然而它实际却是儒家的理想。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的人,更不可能成为知已。
知已的前题是“道相同”。而“高水流水”正是这种“道”高度一致的追求与表现。
然而,这世间万物总是各有各的面目与风采,哪里能有许多的“高度一致”?所以
世人才会感叹:千金异得,知已难求。
庄周与惠施的“濠梁之辩”,其实倒颇有儒家“和而不同”的风采,而他却又实实
在在是道家的。
儒家虽说“和而不同”,但实际是太讲“同”了——“大同”就是儒家的终极理想
。他们即使可以“不同”,也是以“和”为前提。
所以儒家的骨子里是只求“同”的,对于“不同”的,他们往往是要么彻底消灭,
要么同化臣服。总之,是要“党同伐异”。
而道家的庄周与名家惠施则恰恰是因为彼此的不同才成为知已。他们正是知道彼此
不同,才更愿意彼此相互倾听。
“高山流水”式的知已难求,而庄周与惠施式的知已更是千年难遇吧。
1 (共1页)
进入ChineseClass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道无双求个帮助,有篇古文想不起来叫什么了。有包子
红楼梦赏析(1)紅樓之琴(2)
卡通蚂蚁
庄子中的谬论在线听故事:妙善公主的修炼传奇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最美古文典故石头记读书笔记 第一回:石头的梦
乐器的“八音”是什么?第三十二回(上)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振衣千仞[转载] 为鬼之乐
无题庄子和他的成语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已话题: 惠施话题: 庄子话题: 伯牙话题: 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