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ChineseMed版 - 病案分析26头痛案
相关主题
病案分析24眩晕失眠案最近的两个小医案
病案分析25痞胀便溏案人体里有个自愈医院(zt)
服汤药20天未感到有效,还应该继续吃吗?zz 常用中成药 维C银翘片
《汉传免费课程少阴篇条文146---156条》zz李清峰/石应轩: 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十八)少阴咽痛.4苦酒汤阴阳表里寒热凡例的两条zz
治疗鼻炎病例一则
胃胀痛,请求良方中医治疗瘟疫的原理
麻烦请版主和大家帮忙看看这个治疗失眠的方子,谢谢.中药注射液,又出事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吴茱萸话题: 太阴话题: 头痛话题: 呕吐话题: 半夏
进入ChineseMe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e
发帖数: 305
1
26、头痛案
徐某,男,30岁
初诊日期:2010.4.18.
主诉:头痛,呕吐一周。
刻诊:头痛,头晕,胸胁满闷,呕吐泛酸,唇红,咽干,身冷无汗,二便正常,舌淡胖
苔白腻,双手脉寸关沉细弦,尺脉沉偏紧。
s**g
发帖数: 458
2
小柴加吴萸
a*****e
发帖数: 305
3
《刘志杰经方医案》-头痛案21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67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头痛案
徐某,男,30岁
初诊日期:2010.4.18.
主诉:头痛,呕吐一周。
刻诊:头痛,头晕,胸胁满闷,呕吐泛酸,唇红,咽干,身冷无汗,二便正常,舌淡胖
苔白腻,双手脉寸关沉细弦,尺脉沉偏紧。
分析一下吧?
王荣生:饮 滞 少阳太阴 吴茱萸汤+小柴胡汤。
王芳平: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吴茱萸汤。
许家栋:少阴阳明太阴属厥阴,温经汤。
代志蓉:少阳太阴合病,吴茱萸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梁晓光:太阴少阴病,吴茱萸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冉鹏飞:太阴饮,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无所执着:我选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
慈济堂:厥阴病,吴茱萸汤。
高海荣:吴茱萸汤+苓桂术汤。
呵呵,终于有个说对的。就是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这个病,可以定为太阴病,也可
以定为属太阴病,属厥阴也可以,但是不太严谨。
梁晓光:考虑了苓桂术甘汤,但见到呕吐就选择了半夏的方证。
是的,是要加半夏的。病人以太阴病为主,一派水饮上逆,因为呕吐,伤了些许津液。
唇红,咽干,这是伤津液的表现,有热也不明显。因此,定为太阴病或者属太阴病,比
较合适。我们在太阴病提纲里,讲了吴茱萸汤证,是太阴病上焦水饮的问题。吴茱萸汤
的条文我们再看看:
1、食谷欲呕,属阳明(注:胃虚寒)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2、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4、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凡是太阴或者厥阴上焦水饮,伤了津液,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口干、耳鸣,胃中反酸
的,都是吴茱萸汤所主治的。病人“身冷无汗”,这也是表现出了虚寒津亏的问题。胃
中反酸,这个问题要注意,一般都是水热夹杂导致的。栀子豉汤、泻心汤,都可以解决
,虚寒偏盛的,吴茱萸汤有特效。要结合整体症状去求对证方剂。“头晕,胸胁满闷,
脉沉紧”,这又是个苓桂术甘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
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这个病人,水饮很盛,怕单纯的吴茱萸汤不能胜任,因此,同时考虑对证使用苓桂术甘
汤。在此基础上,又考虑病人痛苦的呕吐,难以进食,就根据药症,加了旱半夏。加了
半夏后,方子里又暗含了小半夏加茯苓汤方义。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处方如下:
人参30 吴茱萸40 生姜30 炙甘草20 云苓40 桂枝30 白术20 旱半夏60
大枣12个
四付水煎服
吴茱萸汤的药量,做了调整。病人寒逆不重,况且吴茱萸太苦,因此减量。生姜当时随
着吴茱萸也减了量。人参和大枣按原量,为了补充津液,养胃气。病人折腾了一周,很
虚弱,因此大苦大辛的药,就轻用了。怕降逆效果不好,就加了半夏。
身冷无汗,是不是表证?这个不该是表证。表证是恶寒,而虚寒证,是畏寒,症状不同
的。并且表证也要有其它表证症状来支持的,这个病人,没有充足的表证证据来支持。
即使它是表证,我们也不怕,因为方子里,吴茱萸、生姜、桂枝,都能解表的。方药十
分对证,疗效当然满意,药后告知,彻底痊愈。
顺便说一下经方方剂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原方
1、定方:原药,原比例,原量。
2、变量方:原药,原比例,药量改变。
二、变方:原药,某味药药量变化。
三、加减方:对原方进行药症以及药量加减。
四、合方。
今后对外讲课,要用这些概念去表述,更严谨些。
1 (共1页)
进入ChineseMe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药注射液,又出事了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十八)少阴咽痛.4苦酒汤
刮肝经刮得胸口燥闷。治疗鼻炎
内经很好看胃胀痛,请求良方
失眠麻烦请版主和大家帮忙看看这个治疗失眠的方子,谢谢.
病案分析24眩晕失眠案最近的两个小医案
病案分析25痞胀便溏案人体里有个自愈医院(zt)
服汤药20天未感到有效,还应该继续吃吗?zz 常用中成药 维C银翘片
《汉传免费课程少阴篇条文146---156条》zz李清峰/石应轩: 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吴茱萸话题: 太阴话题: 头痛话题: 呕吐话题: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