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eadline版 - 《舌尖2》"胃口"变大 描绘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组图)
相关主题
《舌尖》拍摄对象选择标准:长得周正 眼神真诚(组图)《舌尖2》播出被指社会话题多 网友?想批判啥?(图)
《舌尖上的中国2》主创:只拍50元内的食物(组图)《舌尖2》收官 《三餐》“调查”百姓幸福感(图)
《舌尖2》宣传回应未开拍 预售每集超4万美金(图)《舌尖2》落幕槽点不断 被批人文过度美食不足(图)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计划在2014年春节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引关注 参展戛纳纪录片受热捧
《舌尖上的中国2》延播:原因很多 不方便说(图)《舌尖上的中国》走红 吸引无数观众在深夜守候
"舌尖"吃出国门 有望联手BBC尝试舌尖上的"他"国(图)人民日报赞《舌尖上的中国》:真诚才能感动人(组图)
《舌尖上的中国2》神似《人类星球》 被指抄袭(图)很难忍心批评《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遥远所以美丽
《舌尖2》品"家常" 回应外媒质疑:国际化纪录片(图)央视欲造《舌尖》品牌 年底开拍第二季(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舌尖话题: 陈晓卿话题: 美食话题: 京报话题: 拍摄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于本周五(18日)晚9点CCTV-1播出。对于是否能在深夜“解馋”满足大家的“食欲”,总导演陈晓卿说,美食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东西,你觉得解馋的别人不一定解馋。而且,在第二部中也展现出了导演组更大的“野心”,透过美食,还描绘了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
无论是处于“游牧状态”的养蜂人,还是与鱼儿和谐共生的渔民,他们在与食材打交道的同时,也在延续着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处于“游牧状态”的养蜂人,还是与鱼儿和谐共生的渔民,他们在与食材打交道的同时,也在延续着自己的生活。
新京报4月14日报道 “在四季变化中,中国人寻找美食的秘密。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能够在餐桌中品尝四季变换、时间流转”。吃货们的福利来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于本周五(18日)晚9点CCTV-1播出。对于是否能在深夜“解馋”满足大家的“食欲”,总导演陈晓卿说,美食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东西,你觉得解馋的别人不一定解馋。而且,在第二部中也展现出了导演组更大的“野心”,透过美食,还描绘了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
触碰更多社会层面内容
《舌尖》第一季大火之后,接下来做《舌尖2》似乎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但在陈晓卿看来,《舌尖2》希望传达出一些“更在意”的东西,“除了介绍中国的好吃的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好吃的,能够看到我们熟视无睹的一些事?”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舌尖2》比《舌尖1》更多地触碰了社会层面的内容。
《舌尖2》中涉及不少2012-2013的热点话题,比如切糕、艺考、富士康,这些关键词都以巧妙的方式被“植入”到片中,这样透过美食看到的现实才更有质感。每一个美食都会承载着两个主题,比如红烧肉是一个主题,但是用红烧肉来讲家常菜,家常的主题是一个更大的主题,里面包括家庭成员各自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美食是窗户的话,在《舌尖2》中能够看到更多时代变迁下的中国,陈晓卿说。
叙述风格更加“有个性”
《舌尖2》涉及300余种美食,拍摄了150多个人物。据陈晓卿介绍,他希望通过《舌尖2》,诠释一道道美食背后的人文风情,进一步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与《舌尖》第一季相比,《舌尖2》的叙述风格也更加个人化,每一集都多多少少带有各自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而这也正是陈晓卿所提倡的。尽管如此,但导演中没有几个会做饭的,也没有几个是特别爱吃的那种。因此,每个导演在拍每道食物之前要做很多功课,每个人光买书就差不多花了一两万块钱,其中要学习的不仅是美食,还有人文、地理、历史等等方面的知识。
《舌尖2》风格多样,比如,讲述刀功的片段,借鉴了武侠片的风格。屋檐下,伴随着爷爷的琵琶曲,两个孙子在骄阳下苦练刀功。当琵琶曲戛然而止,画面进入抽象的意境。中国烹饪千变万化的刀功,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剪辑下一一呈现。
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当年《舌尖》第一季播出了绥德“黄馍馍”,老黄和“黄馍馍”一起火了,新一季仍会有一些特别的人物。
寻找人物也成为拍摄中最繁重的工作,而导演组“找人”也没有任何诀窍可言,就是直接到民间去找。陈晓卿说,《舌尖2》有一集讲蜂蜜,主人公是四川乐山的一对养蜂夫妻。导演为记录他们养蜂的故事,从乐山到秦岭,再到甘肃山丹牧场,前后跨越6个月,与他们一起风餐露宿,甚至坐在卡车车斗上行程2000多公里。“这种游牧式的养蜂方式我小时候见过,那时候就在想他们从哪儿来,将要到哪儿去?看起来比较有哲学的意思,现在有机会把这个事情拍出来,通过食物展现出来,其实也是一种思考个体命运的方式。”
《舌尖2》中还通过芒种、立秋、霜降等几个节气,展现了打造美食的原材料在农人手中经历四季轮回生生不息的过程,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华子鱼”,展现了广袤美丽的草原,快乐的渔民,以及华子鱼洄游的壮观,让人印象深刻。这部分内容是在“贡格尔河”拍摄的,这里是华子鱼的温柔乡,华子鱼是一种随着时节变化逆流而上产卵的洄游型鱼类,由于气候变化,河道变窄,鱼儿今年从这条河道走,明天可能就从那条河道走,渔民有时候要走四五十公里才能找到另一条河道,当地渔民只能人为地将鱼放置到上游,同时把杨胡草插到河道里让它们排卵。
在“华子鱼”中有这样一段话,“杨胡草把是华子鱼的爱巢,在这里,草原、鱼和人类,是吉祥的一家”,这也正是《舌尖2》的特色,除了更丰富的美食之外,更着重讲述人与自然、与生灵之间相互依存的默契。如今,达里湖渔民仍延续着冬捕的风俗,“冬捕”即冬天凿冰捕鱼而食,下网、打眼、走杆、拉网、出鱼,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风景。
总导演评论音轨
“现在的春节就是春运,根本不是过去我们叫春种秋收夏耘冬贮,现在春节的意思基本上蜕变为买火车票。有一个东西叫团圆饭,这是一个承载物,为了这个团圆饭,人们可能要经历很多辛苦,从四面八方赶回家。”
《舌尖2》是在类型化方面的创新,每一集都希望在统一的影像风格之外,做个性化的尝试。比如,《脚步》一集主要借鉴公路电影的风格;《家常》中部分故事的场面调度和人物关系表现,使人联想到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以及李安的《饮食男女》;《相逢》一集由于涉及历史性题材,借鉴葡萄牙大师奥利维拉的电影《我要回家》,用一种返璞归真的叙事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纵横捭阖;《秘境》追求的是BBC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品质;分集《三餐》则更出人意料地将目光投注于社会事件,风格冷峻,宛如一部《60分钟时事杂志》,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讲蜂蜜那一集,导演组了解到要割出1公斤蜂蜜,蜜蜂需要飞行200万次。蜜蜂非常辛苦,这样带着蜜蜂迁徙的养蜂人也非常辛苦,养蜂人大概平均一个月就要搬一次家,每年都要跑遍大半个中国,风餐露宿,人在哪,家就在哪,通过镜头,人们才知道吃到蜂蜜是多么不容易。除了展示蜂蜜诞生的全过程外,这对生活在帐篷里、向往自由的夫妻,要比食物带给我们的感动更多一些。剧组跟拍这对夫妇的生活了解到,两口子从认识到现在没有分开过,女主人公说,我觉得做什么不重要,只要我们俩在一起,就是最浪漫的事情。
独家专访《舌尖》系列总导演陈晓卿,在解馋中解构创作,在选题中深化主题
美食是相通的,人的命运也相通
《舌尖上的中国2》总导演陈晓卿。
为了力求画面精美有料,《舌尖2》摄制组的足迹踏遍美丽中国。
主题 《舌尖2》在弥补前一季的缺失
新京报:《舌尖2》比第一部投资多了多少?
陈晓卿:《舌尖2》投资提高了30%,高在设备、周期上面了。周期也是一年,去年1月开的发布会,那个时候还没开始,3月份才凑齐人。
其实拍摄就半年,主要就是靠调研,天天调查。如果在拍摄和调研之间,我们更重视的是调研,我们第一季就是受益于这种国外的正规的纪录片生产模式,这次我们的调研教师和第一季也是一个老师,他是BBC《美丽中国》的东方调研人。
新京报:《舌尖2》和第一季相比,感觉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故事?
陈晓卿:最后一集《三餐》中是比较突出的。这集里面有很多异类,本来还有北京雾霾,逃离城市,我们就把这些都拿掉了。就是两个北京的白领,怎么放弃北京的生活,去了云南。
新京报:会不会担心造成《舌尖2》“解馋”的比重少了?
陈晓卿:我们自己也有这个担心和感觉,现在美食比重的总量并没有下降,只是故事更抓人了。可能会给人导致错觉,就是吃的东西少了,人的故事那么多。其实我们每一集的社会热点特别克制,最多两次。
新京报:怎么平衡美食和人物的比重?
陈晓卿:这个是两难的,不可能全部都达到,如果单纯追求收视率,那就是展现吃,我到《舌尖3》的时候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就是把美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但《舌尖2》实际上是把前一季的缺失弥补掉。第一季没有淋漓尽致展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或者说展现得还不够。
拍摄 创作中“消化”南北饮食差异
新京报:拍摄美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晓卿:饮食差异,南北给我们带来的困难也比较大。我们每讲一个食物都分为几个层次,从获取到烹饪要突出它的唯一性以及繁复的烹饪过程,像这个“做的过程”南方很仔细,在北方就像“快进”了一样。我们每一种食物都很注重它本身的历史,但导演自己消化,并不在片子中长篇累牍地掉书袋。对于所谓“传说”,我们更加慎重,比如乾隆下江南,我们甚至统计过,以他下江南的食物传说来计算,即便他每天都在吃,也不可能吃完那些传说中的食物,他肯定会问:“时间去哪儿了?”
新京报:那在选材取舍上会怎么权衡?
陈晓卿:比如《家常》这一集需要人生的几个阶段,里面既有大家庭的故事,也有夫妻二人小家庭的故事。其中还有产妇生产的故事,如果看一个中国家庭,这一集基本上都展现全了。尤其是当你仔细琢磨这几个人生阶段的时候,发现都有相应的美食能够结合。比如孕妇坐月子的汤就有三种,炖汤、煨汤和煲汤。而这些合在一起,正好能聚合成一个大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不管环境如何,不管生活水平好坏,中国人都善于把最平凡的东西做出最极致的味道。
新京报:片中每一道菜导演都要亲自吃一下吗?
陈晓卿:会,但拍摄是眼睛看到,和鼻子嗅到、嘴巴尝到的是不一样的。
新京报:拍摄的时候是先确定美食还是人物?
陈晓卿:我们先确定主题,然后再找美食界的专家,向他们请教,主要向大家请教关于美食和传统文化的一些故事。比如煲汤,我不仅想说汤,还想通过它来表现婆媳之间的关系,后者可能是我们更要着重表现的。我希望通过《舌尖2》来告诉大家,美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还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文明不仅仅是唐诗宋词,还包括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饮食也一样。
周播 对抗综艺的“舌尖小白鼠”
新京报:片子拍完之后你给什么人看了吗?
陈晓卿:今年清明,我拿着一个电脑,在安徽农村放给农民看,我要知道我的观众是什么反应。结果有的农民看着看着睡着了,也有开始聊天的,但另一场合,饭馆的服务员就忘了上菜了,完全忘了。我就知道年轻人可以,一部分老年人可能不是我们的目标。
如果在国外做一个节目的调研,这个过程是一直持续的。我们在整个后期制作的时候,每一集的片子都改过很多次。如果你采访分集导演,他们会告诉你我是怎么折磨他们的,我自己都觉得他们背后会往我的照片上扎针,因为我发现此后我的肩周炎竟然好了(笑)。有的故事改了12遍,就是我对于观众的判断,甚至到配音,比如“切中肯綮”这个词有点生僻,后来就被换掉了。
新京报:有了第一季的成功,再拍摄第二季,是不是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陈晓卿:《舌尖》最痛苦的不是拍摄,是两头——前面找人和后期制作,太痛苦了。说到找人,我的微博私信每天能接到三十多个自荐的,最多一百多个自己家乡的美食,但它是没有分量的,比如有人会说“我想你们来拍一下我们的山药粉,特别好吃。”它缺少了一个支撑的东西,我是拿什么来说它?拿故事?工艺?人生?我总得给它贴一个东西吧。
新京报:《舌尖2》周播有担忧吗?
陈晓卿:对一个节目来说,不可能要求每一集的整体质量都这么高,而且我们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没有做周播的设计,如果要做的话,应该不是这样做。肯定要有一个终极悬念,包括台里确定改周播之后,我们在结构上做尽可能的调整,我们也把它叫调研,根据客户不同的需要,你要做后期的各种准备。我自己起码没有这么强的信心爆棚,周播一定要非常强大的自信才能出来。
国外的剧都是周播,我们谁要敢周播剧早死八遍了。但是我们要做这种尝试,我也理解台里领导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对抗综艺节目,我们也开玩笑说自己是“舌尖上的小白鼠”。
晓 说
我希望这部纪录片通过空间上的相逢,带出食材和调研超越的相逢,再往后就是历史线索上的相逢。举个例子,你今天在开封吃的小笼包已经不是正经的小笼包,但在杭州还可以找到,他们的包子馅还是宋朝的那个配方,而现在杭州的西湖醋鱼和开封的鲤鱼焙面也有相通。再比如炒南北,几十年前北方非常出色的一道菜,蘑菇烩玉兰片,就是为了找到两边的源头。这道菜给你的不仅仅是美味,是中国人在美食方面的审美。给你无穷尽的空间的联想。尤其是在过去没有交通的年代,多么的珍贵啊。能够走到一起。我想说的是,美食是相通的,人的命运也相通。
m*******6
发帖数: 11762
2
看着电视上的东西要比实际的好吃的多
1 (共1页)
进入Headlin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央视欲造《舌尖》品牌 年底开拍第二季(图)《舌尖上的中国2》延播:原因很多 不方便说(图)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媒体热议措手不及 遗憾多(图)"舌尖"吃出国门 有望联手BBC尝试舌尖上的"他"国(图)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即将开动 或植入广告(图)《舌尖上的中国2》神似《人类星球》 被指抄袭(图)
《舌尖上的中国2》将播 导演:这回川菜多(图)《舌尖2》品"家常" 回应外媒质疑:国际化纪录片(图)
《舌尖》拍摄对象选择标准:长得周正 眼神真诚(组图)《舌尖2》播出被指社会话题多 网友?想批判啥?(图)
《舌尖上的中国2》主创:只拍50元内的食物(组图)《舌尖2》收官 《三餐》“调查”百姓幸福感(图)
《舌尖2》宣传回应未开拍 预售每集超4万美金(图)《舌尖2》落幕槽点不断 被批人文过度美食不足(图)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计划在2014年春节播出《舌尖上的中国》引关注 参展戛纳纪录片受热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舌尖话题: 陈晓卿话题: 美食话题: 京报话题: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