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风雨小靳庄
相关主题
新常委俞正声与江青毛泽东的复杂关系夹边沟最后的羔羊
弥足珍贵的《批邓数来宝》 (转载)“反右”六十年祭
揭秘:文革结束初期华国锋为何不理睬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第一批样板戏大部分都是好的。
袭来被免职,支持一下他 (转载)大家谈谈历史剧吧
运用出土的秦代竹简深入批邓中国当代舞台艺术的发展演化小史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重庆吹来的风(附:辛子陵谈话)zz
吴三桂投降清军竟是因为一个道士点化? (转载)图记曾风行全国的八大红色样板戏 (转载)
轮回如果真是科尔沁,白人血统可能还真不少周恩来与“样板戏”的戏外戏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靳庄话题: 江青话题: 庄人话题: 样板戏话题: 夜校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2
发帖数: 3402
1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64915/5832243.html
○姜毅然 霞 飞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小靳庄的。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
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成了江青的“点”后,在全国广为宣传。后来又在“学习无
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大出风头,江青还把外宾带到小靳庄去
参观。粉碎“四人帮”后,小靳庄的所谓“经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小靳庄重新
崛起。那么,这个本不知名的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靠实干成了“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建国后,天津市宝坻县林亭口公社的小靳庄,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也走过互助
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道路,也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也搞过“四清”。但在这些运
动中,小靳庄不前也不后,因此也总是不那么出名。上边来宝坻县视察的领导,或者来
宝坻县办事的外地人,大多数不知道有个小靳庄。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到了小靳庄。小靳庄人同全国其他地方的
人们一样,也是抱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但是,小靳庄人搞政治斗
争的结果,却是土地荒了,粮食产量少了,后来就吃返销粮了。
小靳庄人发现种地的人单纯搞政治运动,是代替不了吃饭的,于是,他们重新操起
了锄头。而且,受尽饥饿折磨的小靳庄人重新拿起锄头后,便下了狠心,在种地上花了
大力气。1970年,他们已经不吃返销粮了,社员们还能在每年的秋后分到一些现钱
。接着,小靳庄人又大干两年,到1972年,粮食亩产量破天荒上了“纲要”。当时
,中央对农业生产规定了三个目标:一、“上纲要”(亩产粮食400斤);二、“过
黄河”(亩产粮食600斤);三、“跨长江”(亩产粮食800斤)。可是,北方农
村粮食亩产量大多数上不了“纲要”,于是,“上纲要”就成了北方农村的奋斗目标,
上级也派许多干部下乡抓“点”。经过一段时间,北方农村已经有一些生产大队“上纲
要”了,因此,小靳庄在1972年“上纲要”,并不是最早的。但是,小靳庄“上纲
要”却引起了轰动,原因是小靳庄的土地太差了,原来太穷了。在这块贫瘠的盐碱地上
能够“上纲要”,确实不简单。于是在宝坻县“农业学大寨”的光荣榜里,挂上了小靳
庄的大名,宝坻县也对小靳庄“上纲要”的事情作了报道。
小靳庄人对外介绍的“经验”也是实在的,就是大干、苦干,改土积肥。他们自己
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干下去的。到1974年,小靳庄的粮食产量有了新的飞跃,亩产超
过800斤,一举“跨长江”。这一下,小靳庄更有名了。小靳庄的代表多次登上河北
省、天津市(小靳庄曾先后归河北省和天津市管辖)“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的领奖台
。小靳庄人从心底里感到了自豪和骄傲!
小靳庄虽然出了名,但只是限于宝坻县,顶多也就是在天津市范围内。它仍是坐落
在幽燕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
江青说“这是我的点”
1974年6月,江青来到天津市,住在天津市第一招待所1号楼。这个招待所是
20世纪50年代为毛泽东修建的,条件比较好。江青到天津后,一连几天没有出门,
就在招待所里召见天津市委领导干部来谈话。毛泽东的一个亲戚叫王曼恬,时任天津市
委副书记,也来这里谈过话。谈话之余,江青就到天津俱乐部去游泳。江青除了了解“
批儒评法”情况外,还在天津市召开的大会上发表长篇大论,大谈儒法斗争史,大肆吹
捧吕后和武则天,说她们是有作为的杰出的女政治家。江青说:“现在文章很少提现代
的儒,除了林彪、陈伯达以外,现在有没有儒?有很大的儒……不然,会搞这么大的运
动?”江青特别强调:“注意,大儒不是指刘少奇,也不是指林彪、陈伯达。”江青的
话明显指向了周恩来。
江青发表完演讲,要进一步听天津市“批儒评法”运动的汇报。但是,天津市实在
没有抓出“批儒评法”的什么新典型来,除了照着报纸上的腔调讲几句口号式的话外,
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这使江青很不满意。当时的天津市委领导没有办法,只好把搞政
治活动多一些的农村,也当作“批儒评法”的“典型”来凑数。有一天,江青见天津市
警备区司令员吴岱没有在身边,就问:吴岱到哪里去了?陪同江青的解学恭答:去小靳
庄了,那是他抓的一个学大寨先进典型。江青就问:小靳庄什么地方先进?解答道:“
批林批孔”先进。还说,小靳庄还办政治夜校,不光学政治,还学唱革命样板戏、赛诗
。听了天津市委领导的这些话,江青十分感兴趣,但她同时也有一点怀疑。她认为,世
代务农的小靳庄人,怎么会有这样高的文化素养?还会唱样板戏?她立即要求详细汇报
。可是,天津市委领导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来。这样,江青便决定亲自去小靳庄看个究
竟。
6月22日,江青一行在天津市委领导陪同下,乘小汽车从天津去小靳庄。
按照预先安排,小靳庄召开了欢迎会。会上,党支部副书记首先讲话:“今天,敬
爱的江青同志,在百忙中来到小靳庄,这是对我们极大的关怀,我们表示极大的……”
支部副书记刚说到此,江青就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样子。支部副书记见江青不耐烦,立即
收住话头,让群众发言。预先安排好的一个男社员小心谨慎地站起来刚要发言,不料却
被江青拦住:“让妇女先发言。”于是,妇女队长于瑞芳站了起来。她还没有开口,江
青就问:你叫什么名字?答:叫于瑞芳。江青一听,马上说: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改为
于芳吧。江青给于瑞芳改完名字,也不让她讲话,直接问:你会唱样板戏吗?于瑞芳说
会。接着,就硬着头皮唱了一段《红灯记》中的唱段。接着,王孝齐站起来发言,江青
把“齐”听成了“岐”,认为是周文王摈弃过的岐山的“岐”,就大发议论:周文王嘛
,是奴隶主的代表人物,你这个名字不好,就改为王灭孔吧,代表先进思想的人物。江
青见一个人就先问叫什么名字,然后就是给他改名。她把女青年王淑贤的名字改为王先
,把周福兰的名字改为周克周。还说:用我们这个周,去克他那个周。
改名改得差不多了,江青没有了精神。然而一位女社员的发言,却使江青重新来了
精神。这位女社员在发言中批“驴驾辕,马拉套,妇女们当家瞎胡闹”时,说:“谁敢
说俺瞎胡闹?这是对俺半边天的污蔑。江青同志是女的,却领导文化大革命,领导成千
上万的红卫兵杀向帝、修、反。”听到此,江青颇为得意地频频向这位女社员示以笑脸
。随后的演出挺热闹,由社员朗诵诗,再和演员搭配着唱几段样板戏。
江青决定在小靳庄吃午饭,以表示自己和农民“三同”。江青对吃饭倒是没有什么
讲究,相反,她对在小靳庄吃上农家饭十分满意。饭后,江青在一户社员家睡了午觉。
醒来后,她把陪同她来小靳庄的天津市委领导叫到身边,告诉他们:“小靳庄社员能批
林批孔,又能作诗,又能唱样板戏,以后这里就是我的点。你们要经常来,你不来,我
就敲打你。”江青临上车之前,告诉天津市委领导,要尽快搞个小靳庄经验的总结材料
,送到她那里去。
江青离开小靳庄不久,一份关于小靳庄经验的报告就摆在了江青的办公桌上。江青
看后,立即提笔在报告上批道:“小靳庄政治夜校的经验值得推广。”江青指示后,将
材料在政治局传阅。接着,姚文元主管的宣传口就开始大量报道小靳庄的经验。从此,
小靳庄经验出笼,风靡全国。
小靳庄的所谓“十件新事”
江青确定小靳庄是她的“点”后,在她的指示下,中央的宣传部门对小靳庄进行了
广泛宣传。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地报道了小靳庄的“十
件新事”。江青第一次到小靳庄时,对着全村的老百姓说:“你们干出几件惊天动地的
事来,比如人人会唱歌,人人会写诗,像革命英雄那样去生活,我保证使你们成为了不
起的人物,闻名全国。”
小靳庄“十件新事”的第一件新事就是办起了一所政治夜校。其实,小靳庄早在1
971年就办夜校了,但不是政治夜校,而是农业科技夜校。当时,庄稼人觉得这事挺
新鲜,对办农业科技夜校兴致很高,晚饭后,丢下碗筷就往夜校跑。夜校有时也到田间
地头去讲。夜校在开讲技术课前,有时也念几段报纸。“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党支
部书记王作山认为抓政治要紧,就不让夜校讲技术课,只讲政治课,就是读报纸上的“
批林批孔”文章。后来干脆就叫政治夜校。在政治夜校里,白天社员劳动时,有谁干得
不好了,要批评一下,有哪个社员不劳动而去搞自己的副业去了,也要批一批。
江青把小靳庄的政治夜校当作第一号“经验”,不但宣传,还要巩固。她指示天津
市委,要派大学教授到小靳庄政治夜校来讲课。在1975年冬天,天津南开大学一名
教授冒着大风雪来给农民讲政治经济学,可识字不多的农民怎么能听得懂呢?一个叫魏
文中的政治夜校骨干说:“我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哪能听得懂什么‘垄断’呀!”
《人民日报》1974年8月4日报道说:小靳庄“办起了一所深受群众欢迎的政
治夜校”,三年来,政治夜校学员日益增多,全大队250多名整、半劳力全部参加了
学习。他们每周学习三次,坚持不懈,一批学习革命理论的积极分子在这里成长起来,
一批老社员在这里摘掉了文盲帽子。《人民日报》1975年6月4日头版头条报道说
:“小靳庄政治夜校越办越好”,选学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论人
民民主专政》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有关章节。《人民日报》1976年8月29
日报道:小靳庄“深入批邓抓要害,坚持斗争永向前”。江青还让小靳庄组织起一支理
论队伍,据说有58人参加。他们的口号是:“为革命学习理论!”但是,这些文化水
平本来不高的农民,能搞出多么深的理论来?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用他们平
时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理论见解”。下面是小靳庄一个理论骨
干写的一首“批林批孔”的“理论顺口溜”:
两个毒瓜一根藤,两个和尚一本经,两人走的一条路,做的都是复辟梦。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小靳庄大队支部书记结合“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判
邓小平”写了政治性特别强的一首顺口溜:
挺身顶过台风吹,哪怕地震房屋坍,深入批邓抓要害,坚持斗争永向前。
小靳庄的第二件新事,是农民写诗。小靳庄在过去就有编顺口溜的风俗。农民们把
劳动、生活中的经验和他们处世为人的经验,编成顺口溜,用以教育后人。后来,上边
布置农村抓“批林批孔”,小靳庄党支部书记想不出什么组织农民搞政治的好办法来,
就把顺口溜这种形式和政治联系起来,自己编,也组织农民编了一些顺口溜。渐渐地,
小靳庄就成了诗乡,全村100多人参加了写作,形成了一个场面壮观、有声有势的群
众性诗歌创作活动。不到一年工夫,就写出了1000多首诗。于是,上边有人认为这
是好经验,还组织人给编了诗集。江青认为农民写诗是小靳庄的“十件新事”之一,并
调来诗人帮助改诗。修改过的诗,江青就安排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小靳庄的第三件新事是农民唱样板戏。小靳庄人天性活泼,过去老一辈人爱唱旧京
戏中的段子。“文化大革命”中,搞普及样板戏,一打开广播,就是样板戏。小靳庄人
听的时间长了,加上原来就有爱唱京戏的习惯,也就跟着收音机学会了样板戏里的许多
唱段。小靳庄的党支部书记就顺势组织社员在村头、在地头,搞一些演唱会,还筹钱买
来一台电视机,让全村社员边看电视边学唱样板戏。江青听说这里的农民爱唱样板戏,
非常高兴。她认为,样板戏是她抓的,这个小村庄的农民竟然这样爱唱,说明样板戏有
“威力”。她于是想把小靳庄农民唱样板戏这件事与政治结合起来。她当时诬陷邓小平
反对样板戏,就说:小靳庄农民爱唱样板戏的行动,是对“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反击
。江青还说,不但要会唱样板戏,而且还要学样板戏中的革命英雄人物。于是,在干部
们的动员下,许多人把平凡的事情和李玉和、杨子荣、江水英、方海珍等挂上钩,出现
了一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和做法。在唱革命样板戏时,一些唱得好的、崭露头角的,被组
织起来,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登上了舞台。逢年过节或者农闲时,文艺宣传队
就演出。演出也不限于样板戏,还唱《红大嫂上夜校》、《四个老汉批林批孔》等。江
青说,这是歌颂劳动人民,是射向敌人胸膛的子弹。
小靳庄还有一些新事:女青年订婚、结婚不要彩礼;男青年结婚也不讲排场,嫁娶
这样的喜事,大队召开一个欢庆会,就完成了全部礼仪送入洞房;开办图书室;开展群
众性的体育活动;村里死了人,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寄托哀思;提倡火葬;提倡晚婚
晚育。
但是,这些新事、新风尚,并不是江青搞的,是小靳庄人经过长期社会主义教育,
早就有了群众基础,加上大队党支部的引导而形成的。在江青没去小靳庄之前,甚至在
“文革”之前,这里已经有了新的风尚,而江青却把这些当作是她自己抓“点”抓出来
的。
不仅如此,江青把还本来朴素的东西搞得十分庸俗。例如,在农民写诗问题上,江
青非要搞一个经常性的赛诗会。赛诗会前,农民写的诗,还要由上边派来的人“指导修
改”,经“指导修改”的诗,就带上了强烈的政治性。在江青的要求下,小靳庄编诗、
赛诗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人人都在作诗,人人都要登台赛诗,即使不识字的
人也要编个顺口溜在会上念一念。
197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新型的农民  崭
新的诗篇》的文章。据这篇文章说:“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革命样板戏
的鼓动下,他们(指小靳庄人)开展有声有色的群众性的诗歌创作活动,在不到一年的
时间里,这个101户的大队就写出了1000多首战斗的诗歌。在小靳庄,干部、社
员、妇女、红小兵、知识青年,人人能挥笔作诗。”
在江青的建议下,还出版了《小靳庄诗选》,发行全国。
在马科斯夫人面前表演
1974年9月,菲律宾总统特使马科斯夫人来中国访问。本来没有到天津市访问
的安排,但江青对她多次吹嘘说天津市有个小靳庄,搞得如何如何好,还说:“小靳庄
是我的点,也是中央的点。”江青建议她去看一看,马科斯夫人只好同意了。接着,江
青还要求外交部必须安排马科斯夫人去小靳庄,外交部只好安排。江青陪同马科斯夫人
到小靳庄后,把她倡导的得意之作――小靳庄人写诗、唱样板戏等,全部展现给了马科
斯夫人。
先是小靳庄人赛诗会。赛诗会一开始,是社员于怀哲上场。他一上场就说念道:
新天新地新时代,公社社员多豪迈。满手老茧拿起笔,大步登台赛诗来!
接着,是小靳庄妇女集体朗诵诗。一群穿着朴素的女社员走上台,一人手里拿着一
张写好诗稿的纸念道:
银光飘飘星星闪,一轮明月空中悬。政治夜校灯光亮,照得社员心里暖。劳动妇女
打头炮,批判会上先发言。提起林彪孔老二,满腔怒火胸中燃。
以上是七字一句的,还有一点诗歌的样子,接下来是说妇女解放的:
孔孟之道横行几千年,劳动妇女挣扎在无底深渊。
孔老二胡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唯恐妇女和奴隶闹翻天。
林彪也跟着孔老二,诬蔑咱们只知道柴米和油盐。
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劳动妇女有了发言权。
毛主席信任咱,把劳动妇女比作半边天,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男同志能办到的,女同志也能办到。
阶级敌人恨入骨,千方百计阻挡妇女往前干。
胡说什么“驴驾辕,马拉套,妇女们当家瞎胡闹”,诬蔑妇女队长头发长,见识短。
我们针锋相对作斗争,一定要把社会主义事业扛在肩。
世上绝无天生智,知识才干靠实践。
依靠群众威力大,斗天斗地斗敌顽。
时代不同今胜昔,妇女能顶半边天。
马科斯夫人不懂中国话,听声音念得很齐,翻译对她说了一下诗的内容,她一听说
是讲妇女解放的,也很高兴。
接着是老贫农魏文中上台念诗:
榆木扁担五尺三,一对水桶两头拴,饮满了水,挑在肩,大步流星走得欢。浇一担
,绿一片,浇上万担绿无边,毛泽东思想威力大,永挑重担不换肩。
马科斯夫人看着一拨一拨的人上台又下台,也不懂得他们说什么,出于礼貌,只能
不住地点头。江青看见马科斯夫人的神态,从随从人员手中拿过一本《小靳庄诗歌选》
,送给马科斯夫人。
接着,是小靳庄人学唱样板戏。只见一个老太太走上台,唱了一段样板戏,接着是
青年人上台唱样板戏。男青年学唱郭建光的唱段,女青年则学唱李铁梅的唱段。年轻人
有力气,喊得声音也大,台上搞得很热闹。马科斯夫人听不懂,也不习惯于听这种高声
喊叫,脸上现出了不耐烦的表情。
江青见此,立即叫小靳庄人换节目,她觉得马科斯夫人似乎对诗歌感兴趣,就让再
换成念诗。
马科斯夫人觉得累了,也没有兴趣再听社员念诗了,江青只好收场,陪着她回到了
天津。
邓小平说:“小靳庄有什么好?它是国家用钱喂肥的!”
正在江青抓小靳庄这个“点”的时候,邓小平却发表了不同意见。
1975年9月,中国正在筹备第三届全运会。这是自1956年以来的第三次全
国体育盛会,又是“文革”已经搞了九年之后对我国体育大军的首次检阅。邓小平对此
十分重视,他亲自听取汇报,亲自审查开幕式上的节目,特别是对团体操,从头到尾审
查。但是,受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全运会开幕式上的团体操特别突出政治。一天下午
,邓小平在专心致志地听取即将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演出的大型团体操《红旗颂》的工作
汇报。他频频地点头表示赞同,不时地拿起笔记下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小靳庄群众体育
活动的画面出现了,邓小平皱起了眉头。他打断汇报,问道:“这一组画面是什么意思
?”一位陪同汇报的国家体委负责人回答说:“这是小靳庄的群众体育活动。”邓小平
干脆地说:“撤掉。”国家体委的人听到邓小平这句话后,有些不知所措。邓小平知道
他们的处境也不好,自己如果不清楚地表态,他们不好办,便开口道:“现在是学‘小
’(小靳庄)不学‘大’(大寨),小靳庄有什么好?它是国家用钱喂肥的!”大家听
了邓小平的话不禁愕然,但同时也十分敬佩邓小平的勇气。于是,立即决定撤掉这个节
目。
江青听说邓小平撤掉了小靳庄的节目后十分生气,当着身边工作人员的面发了一通
脾气。但主持审查节目的领导人是邓小平,江青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只好把气压在心里。
江青指示她派驻小靳庄的联络员,在小靳庄搞了一个座谈会,专门针对邓小平的这
句话进行不点名的批判。
自从邓小平说了那句话后,江青就加大了对小靳庄的扶持。各种物资上的援助,名
目繁多的拨款,使小靳庄受益很多。她还指示一些部门,要组织人到小靳庄去学习,同
时要帮助小靳庄劳动。自从江青到小靳庄后,国家为小靳庄无偿拨款共计100781
元,贷款51800元,拨给砖瓦31万块,木材13599立方(不含另外的120
根杂木),化肥155吨,钢材92公斤。此外,为小靳庄修路、建桥梁耗资4320
0元,修厕所花9000元。天津市科技局、农林局还无偿在小靳庄试验安装了170
亩喷灌。除本地、县、乡和厂矿企业单位无法计算的大量人力外,单是外地和军队前往
支援小靳庄生产的人数就有2万人次之多。大批解放军战士,大批天津、宝坻等党政机
关的干部来到小靳庄,他们从小靳庄人手中接过铁锨、犁耙,到田间耕、种、锄、割……
小靳庄成了“批邓”先锋
1975年底,毛泽东已经不能容忍邓小平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邓
小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这是一股“右倾翻案风”。“四人帮”趁机推波助澜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全国展开了。“批邓”一开
始,江青就要求中央派记者去小靳庄采访,而且要求迅速拿出报道稿来。人很快派下去
了,报道稿也写出来了,江青让姚文元赶快安排发表。1976年2月26日,《人民
日报》头版头条的显要位置上,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大号黑体字标题:“十二级台风刮不
倒”,副标题为:“小靳庄大队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前进”。在这篇报道中,有
这样一段描述:
去年8月,有人根据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的“指示”,要小靳庄总结政治
夜校为扫盲服务的经验,妄图把政治夜校扭到单纯扫盲的轨道,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作山
当即顶了回去。“我们的政治夜校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你要的经验我们没有,政治夜
校的方向不能变!”“只要不符合毛泽东思想,谁的意思也不行。”贫下中农听了,立
即高兴地说:“顶得好!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真是大快人心。”
他们不光在报纸上搞宣传,还在村子里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会议。会议是在
村子前面的大土台子上开的。土台子上写着斗大的字: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判大会。会议
一开始,就有人领着大家合唱:
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
嘴上讲仁义,
肚里藏诡计。
鼓吹克己复礼,
一心想复辟!
……
1976年7月,唐山、天津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小靳庄未能幸免。一时间,小靳
庄的许多房屋倒塌了。处在大批判热潮中的小靳庄人惊呆了。
但他们没有被地震吓倒,而是奋起抗震救灾。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他们的表现可
歌可泣。他们在倒塌的房屋里,把家具和生活用品翻出来,在原来的基地上,又盖起了
新房屋。他们没有停止生产,而是继续到田间去劳动。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没有让
一个人挨饿。全村紧急动员,投入抗灾斗争后,仅两天的时间,就给玉米地追肥200
多亩,整修了全部排灌机械,修复了米面加工厂,抢出了7000多斤种子粮。抗震救
灾中,小靳庄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恢复了活动,他们打起鼓,敲起锣,在大操场上排练文
艺节目,这也表现了他们乐观的一面。
大地震后,江青要表现自己,更关心她的“点”怎么样了。这是她第三次来小靳庄
。江青这次到天津后,乘车在天津市内转了几圈,没敢在城里住,而是住在专列上。第
二天,她就提出去小靳庄。江青下了车,步行到村子里。村民们站成两排,夹道欢迎她
。江青开始对小靳庄人讲话。她先问候了几句,就开始批邓了:
“邓纳吉(她把邓小平比作匈牙利共产党的总书记纳吉)要复辟资本主义,他把中
国的煤和石油都卖给外国了!”“邓小平就是谣言公司的总经理!党中央撤销了他的职
务,每月还给他200元钱的生活费,你们说宽大不宽大?”江青讲话一向没有逻辑性
,刚批了邓小平,马上又讲起了妇女问题:“我要为妇女说几句话。”“男的要让位,
女的来管理!氏族社会是女的当家,随着生产力发展,将来管理国家的还得是女同志!”
讲话之后,江青到村子各处转了转,在地震棚里坐了坐,了解受灾情况。她还去看
望了几个社员,对他们表示慰问和关心。接着,她脱下外衣,开始和社员一起进行抗震
救灾劳动。休息时,江青和社员坐在村子里的砖瓦垛上,和大家东拉西扯,表现出接近
群众的样子。她这次带来了向日葵、油沙豆、玉米等种子,让手下人交给大队,说是为
了明年种地用。她见妇女队长于芳头上没有发卡,就从自己头上摘下一个发卡别在于芳
头上,以表示她对妇女同志的重视。临走前,她得知小靳庄还没有挖洞,便嘱咐说:“
深挖洞,把小靳庄地下全挖空!”
走向新生活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江青被抓
了起来。
当中央关于对“四人帮”进行隔离审查的文件传达下来时,小靳庄人陷入了迷茫、
惶恐、不安的状态。他们沉默了。地虽然照样种,但“批邓”是不再搞了,其他政治活
动也不再活跃了,样板戏也不怎么唱了。当小靳庄人知道“四人帮”的罪行时,他们愤
怒了。社员们纷纷表态,拥护中央的决定,也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了批判。
在揭批“四人帮”时,小靳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作山被隔离审查,王作山的宝坻县
县委书记一职和小靳庄大队党支部书记一职也一齐被撤销。要开除他党籍时,他憋不住
了:“我们有什么错?我有什么错?不是你们把江青领来,小靳庄能被毁了吗?”
后来,王作山直接给万里写了一封信,也给帅孟奇写了信,诉说自己的苦衷。万里
和帅孟奇对王作山的来信很重视。在万里和帅孟奇过问下,本着“对党有利,对个人有
利”的原则,解除了对他的审查,他才又回到小靳庄。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王作山
重新得到小靳庄人的信任,又当上了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小靳庄人紧紧跟上时
代潮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开始时,在许多地方等待观望时,他们却把全村十分之
一的土地承包了下去,灾荒之年,这十分之一的地居然养活了全村近600人。小靳庄
的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也受到了周围村庄农民的称赞。小靳庄人终于扬眉吐
气,挺直了腰杆。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寻找致富的道路。
时间不长,小靳庄变了。一座座新房盖了起来。农民们不光吃得饱了,还吃得好了
。他们家里,各种家用电器齐备。年轻一代,开始追求现代的生活。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周恩来与“样板戏”的戏外戏 (转载)运用出土的秦代竹简深入批邓
《奇袭白虎团》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
样板戏《沙家浜》里的沙奶奶有多富?吴三桂投降清军竟是因为一个道士点化? (转载)
[原创]文革怪事见闻(之五)轮回如果真是科尔沁,白人血统可能还真不少
新常委俞正声与江青毛泽东的复杂关系夹边沟最后的羔羊
弥足珍贵的《批邓数来宝》 (转载)“反右”六十年祭
揭秘:文革结束初期华国锋为何不理睬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第一批样板戏大部分都是好的。
袭来被免职,支持一下他 (转载)大家谈谈历史剧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靳庄话题: 江青话题: 庄人话题: 样板戏话题: 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