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7/4)
相关主题
关于中国科举制:何以在中国发生 为何有强大生命力做高考作文题无非小菜一碟,有本事来做科举考试题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是指什么意思?科举到底该不该废除?
推荐一本好书《非常道》兼此书编者一反华文章历朝历代的儒生绝对不会超过 5%
宋亡的崖山之战和日亡的冲绳之战历史上最年轻科举探花仅9个月大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看看你能中状元不?看懂多少? (转载)
科举制度为啥不考 周髀算经 和 九章算术 呢?继续侃大头的八卦 - 风尘爱情故事
古代人上太学有助于科举考试成绩吗?古代高考为何要考九天七夜?常有考生意外死亡
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z'z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举考试话题: 状元话题: 科场话题: 殿试话题: 科举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H
发帖数: 7927
1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黄观和商辂两人,
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最早起源于隋代,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
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
考骑 射、举重等武艺。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
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
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县府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莅
临主持,及格者称生 员,俗称秀才;乡试(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
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
由礼部主持, 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
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
科场作弊及处罚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引发部光彩的一面。
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包括武举)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
1.贿买(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
2.夹带考试经文(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入内作弊。
3.请人代考(俗称替身、捉刀、请枪)。
清代的科场腐败主要来自官员。如嘉庆六年,刑部尚书张若廷帮亲戚夹带;嘉庆十六年
,湖南学政徐松倒卖官学名额,并将自己新编教材高价强卖给学生。清宫档案中记载了
当年查处他们的情况。
科举作弊历代皆有,清朝之前,科场作案的处罚是革职、流放。赵翼叹道:“纳贿舞弊
,仅至窜谪,科场之例,亦太弛纵矣!”清朝首开“科场作弊者死”之先例。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发生丁酉顺天、江南科场舞弊大案,主考官大学士柏葰等收受
考生贿赂。结果柏葰等数十名考官被处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边境。其余
90多名有关官员也受到相应处罚。柏葰是中国唯一被斩处的一品大员,也是科举史上死
于科场案的职位最高的官员。
科举考试的终结
到20世纪初,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已腐朽透了
,各方人士开始激烈地反对及抨击它。其中最有名的是龚自珍的诗:“九洲风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连光绪皇帝在一次阅完殿试考卷后,也不禁长叹:“这样选拔人才,难怪所学非所用呀
!”
在朝野一片呼声中,光绪三十一年,光绪颁下“谕旨”:停止科举考试。此后,金榜题
名永远成为了历史。
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考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
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
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
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
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 学,以期富国利民,
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
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
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
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
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
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r******t
发帖数: 8967
2
看题目比至少比'仰望星空'好多了啊.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j****c
发帖数: 19908
3
这些题目很好阿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
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
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
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 学,以期富国利民,
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
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
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
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
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
侨民策”。
z******a
发帖数: 5381
4
假设每次200多名共事都能上榜
也就是全国每三年作用只有200多人可以有近视出身
所以这个近视还是蛮难的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u*******d
发帖数: 41
5
古人辩证思维还真不错,比现在坚持XX,坚持OO,坚持XXOO好多了
a**u
发帖数: 7128
6
清末考試比較現在好多了。
w******t
发帖数: 16937
7
跟选拨中央委员有一拼。

清末考試比較現在好多了。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6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清末考試比較現在好多了。
O****X
发帖数: 24292
8
题目没有不好的
卷子没有不好的
人才没有不好的

【在 j****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题目很好阿
: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
: 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
: 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
: 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 学,以期富国利民,
: 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
: 事策”。
: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

H*****k
发帖数: 216
9
我大清怎么就亡了呢?
n*******w
发帖数: 6708
10
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首鼠两端,扯JB淡
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就是一句话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但是这个两面性向哪个方向发展, 需要人努力,奋斗
结果大清的人才天天都在研究这个两面性了,从中国历史,研究到世界历史。。。也不
如辩证法的一句话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大清怎么就亡了呢?
相关主题
科举制度为啥不考 周髀算经 和 九章算术 呢?做高考作文题无非小菜一碟,有本事来做科举考试题
古代人上太学有助于科举考试成绩吗?科举到底该不该废除?
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z'z历朝历代的儒生绝对不会超过 5%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O****X
发帖数: 24292
11
气数已尽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大清怎么就亡了呢?
c******n
发帖数: 16403
12
版上各牛逼人士不如就尝试以这些题目来做文章吧, 看看能不能够的上进士水平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g*******g
发帖数: 9753
13
为啥745榜,只有500多个状元??
kx
发帖数: 16384
14
有人卫冕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745榜,只有500多个状元??
E******u
发帖数: 3920
15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人的名字怎么都没听说过,呵呵,好歹也是名人吧,后来干啥去了?
同科进士里好像谭延闿和沈钧儒还有点名,不过不晓得考了第几。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zt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推荐本书吧:<孔门理财学>科举制度为啥不考 周髀算经 和 九章算术 呢?
农政全书看明代马政古代人上太学有助于科举考试成绩吗?
看看古代科举考试作弊,得掉多少官员的脑袋zz中国明代数学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z'z
关于中国科举制:何以在中国发生 为何有强大生命力做高考作文题无非小菜一碟,有本事来做科举考试题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是指什么意思?科举到底该不该废除?
推荐一本好书《非常道》兼此书编者一反华文章历朝历代的儒生绝对不会超过 5%
宋亡的崖山之战和日亡的冲绳之战历史上最年轻科举探花仅9个月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科举考试话题: 状元话题: 科场话题: 殿试话题: 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