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台湾高考历史题
相关主题
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烟草生产: 淡巴菰一亩公粮缴史学爱好者们快来围观李将军抗战奇论哦
比较土地制度,三哥这个还是很人道的Re: 写写宋史把
钟离之战后的家庭狗血事件关于我家交粮的问题
越国和再往南的“越”有什么区别么?户口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为什么反人类会成为一项大罪?
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明末大概有多少人不愿再做中国人?
【文摘】第六篇“中国国防论之始祖”3毛泽东三湾改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实行民主,官兵平等
台湾高一学生的历史试题,你我能得多少分?清代漕运:一项重大的国家事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可能话题: 时期话题: 这是话题: 学者话题: 主张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2
发帖数: 9308
1
看到日本的,有感而发,网上的老帖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单一选择题(76%)
1.学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遗址有数量不多、用转轮制成的陶器;乙遗址只发现数量
可观的骨制器具,如骨针等;丙遗址有少量谷子和大量的各种动物骨骸。这三个遗址的
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2.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
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
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3.一项记载指出某地:「居民七十九家,计二百五十七人,无土著。中有女眷者一
人,年六十以上者六人,十六以下者无一人。皆丁壮力农,无妻室,无老耆幼童。」根
据你对汉人移民入台开发过程的知识,这类居民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以下何时何地(注:
地名为今地名)?
(A)明郑时期的新竹 (B)康熙中期的嘉义
(C)雍正时期的台南 (D)乾隆晚期的鹿港
4.一本史书记载某人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
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
」这位说话者最可能是谁?
(A)华盛顿 (B)李自成 (C)俾斯麦 (D)唐景崧
5.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
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
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6.公元前300年左右,一位雅典商人跟朋友谈起自己的事业:「我发现自从亚历山大东
征后,我的生意蒸蒸日上,特别是与波斯人的贸易,让我赚进更多钱」。这位商人成功
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由于埃及受到希腊人统治,使埃及商人无法与雅典商人竞争
(B)雅典与波斯之间不再有政治藩篱,进行远距离贸易更为便利
(C)因为希腊的造船技术大为精进,使货物的运送更为快速便捷
(D)东征过程中发现新航路与贸易路线,使商人更容易进入东方
7.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
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
商人最可能身处那个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8.
职业别 农渔牧 工业 商业 交通业 公职 其它 合计
人数 48 1022 1149 371 1449 7 4046
% 1.19 25.26 28.40 9.17 35.81 0.17 100.0
注:「%」指占该地区该族裔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上表是某地某时期某族裔的职业结构统计表,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族裔可能是
指:
(A)1800年代北美的新英格兰移民
(B)1850年代澳大利亚的英裔移民
(C)1920年代住在台湾的日本人
(D)1950年代新加坡的印度裔
9.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
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
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10.社会上的各种人: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
师、学生、同性恋、残障人士等等,都积极参与这场政治运动。这场政治运动最可能属
于什么性质?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法西斯主义
11.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
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那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12.某书描述杭州一名女子改扮男装,进入书院读书。途中偶遇一男子,自此揭开一场
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因男女双方社会地位悬殊,故事以双方殉情作结。这部书描述的情
境最早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故事提到男女间社会地位悬殊,应系六朝门第社会的反映
(B)故事提到妇女入学读书,应系自由开放的盛唐社会之反映
(C)故事提到书院制度,说明这个故事最早可能是发生在宋代
(D)故事强调女性自主,该故事可能出现在受西方影响的民初
13.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
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
。」这次事件是指何者?
(A)韩战 (B)柏林危机
(C)古巴危机 (D)波湾战争
14.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纔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
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
变化反映出何种趋势?
(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15.一位学者主张:「以六经、孔、孟之旨,还之六经、孔、孟」。关于这位学者
的主张,以下说法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汉代今文经学,主张以微言大义,诠释原始儒学的精义
(B)这是唐人编纂五经正义的宗旨,以恢复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
(C)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主张直指本心,振兴原始儒学的精神
(D)这是清代经学考据,主张通过经典考据,还原原始儒学真相
16.从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
的主轴。如果,欧洲经由输出、交换或生产,最后再将获利输入欧洲。请问从「欧洲输
出、交换或生产、再输入欧洲」的先后顺序为何?
甲 盐 酒 火器
乙 布匹 五金 糖
丙 烟草 稻米 奴隶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7.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
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
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K*****2
发帖数: 9308
2
18.某人指出:我发现四颗行星,发现银河系是一团星体,这是以前的天文学家未曾观
察到的。借助于望远镜,清楚出现在感官前,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争辩,为我们看
到的证据所破除。这种说法最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天文学是十五世纪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十五世纪的事
(B)科学革命是十六世纪肇端的,所以这是十六世纪的事
(C)望远镜是在十七世纪发明的,所以这是十七世纪的事
(D)能如此观测行星者只有牛顿,所以这是十八世纪的事
19.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
裁减军备;2.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
,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那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20.以下那一项最可能是欧洲中古商业组织行会所订立的规范?
(A)「每家应提供一人为领主的草地割草两天,他能从领主那里每天接受三餐。」
(B)「从早晨到十点是读书的时间。十时以后到下午五时前,个人要做指派的工
作。」
(C)「所有的成员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必需品做为劳动的报酬,但不能接受钱币。」
(D)「本团体中任何一人,工作不得早于一日之始,或晚于教堂鸣钟之时。」
21.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
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
甚至和叛贼勾结。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这位官员
最可能是:
(A)汉.周亚夫 (B)唐.李德裕
(C)宋.范仲淹 (D)清.曾国藩
22.一个人如此批评某国:他们有一种错误看法,以为各种信仰可合并为一,他们
相信谈论宗教的方式越多,对公众越有利。尽管他们犯了这种错误,幸好他们仍让我们
自由传道。这个人最可能属于那种宗教,而他批评的是那个国家?
(A)犹太教徒,阿拉伯 (B)伊斯兰教徒,印度
(C)佛教徒,美国 (D)基督教徒,中国
23.一部宗教经典指出:「人之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人之为恶于地上,
天上亦应之为恶,乃其气上通也。」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段话反映的观念可能出现在
那部经典中?
(A)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二元论,应为基督教早期经典的观点
(B)这个说法反映出天人感应论,应为东汉末道教经典的观点
(C)这个说法反映出善恶报应的观念,可能出自印度早期经典
(D)这个说法反映出真神造物的观念,可能出自伊斯兰教经典
24.有人认为:「1920 年代是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开端。」并具体指出一项新产品
对大众文化有重大影响。请问他指的产品是?
(A)电视 (B)收音机 (C)报纸 (D)电报
26.课堂上同学讨论导致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其中那一位同学的发
言内容较为适当?
(A)罗马人生性保守,排斥希腊文化,未能有效吸收希腊文明养分
(B)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发生长期的战争,严重耗损罗马既有的国力
(C)罗马后期为排斥基督教的影响,镇压基督教徒,引起激烈反抗
(D)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张过于快速,无法有效管理帝国和应付外患
27.这座佛寺不祇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
高额利息。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长老们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
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这是什么时期的现象?
(A)这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两汉时期之特征
(B)这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
(C)这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
(D)这是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征
28.有一项条约规定﹕「中日两国应当互相尊重,确保东亚地区和平,日本愿意放
弃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双方在经济事务上紧密合作。中国政府应补偿日本
臣民自『事变』发生以来在中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此处所说的「事变」是指什么?
(A)清末的庚子义和团事变 (B)五四运动中的反日行动
(C)民国二十六年的卢沟桥事变 (D)民国三十一年的珍珠港事变
29.作家描述一个城市:「与伦敦人口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全世界最上等的
羊毛在此地加工,织成布料后,营销各地。许多商人集资,要在市中心建一座大教堂。
工程进行中,商船队除了带回印度香料外,还带回亚洲黑鼠,使全城五分之四的人在一
年中相继死亡,劳工短缺,必须紧急进口奴隶应急,教堂兴建工作才得以继续。」这座
城市可能是:
(A)十世纪的君士坦丁堡 (B)十二世纪的雅典
(C)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 (D)十六世纪的巴黎
32.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
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
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是以下列那
个事件做为背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几年之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几年之后
(D)1910年,日俄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33.某人被后来的学者视为古代思想一大突破的关键人物,认为此人「将人从天上
带回到人间来。」下列有关「某人观点」的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这是对古埃及政教合一制度的赞美
(B)这是对犹太教经典神人关系的描述
(C)这是对中国殷商时期人性观的说明
(D)这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人文观的观察
34.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
。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所谓「后世」及这位学者的时代可能是:
(A)所谓「后世」是指秦汉,这位学者是六朝时人
(B)所谓「后世」是指魏晋,这位学者是隋唐时人
(C)所谓「后世」是指六朝,这位学者是两宋时人
(D)所谓「后世」是指两宋,这位学者是明清时人
36.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次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
、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我们应如何认识
这本书?
(A)这是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次大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37.某个宗教的信徒散布在欧洲许多国家,1930年时,波兰人口的10%属于该教派,
捷克及俄罗斯亦有3%,奥地利及土耳其境内该教派信徒亦占总人口的6%。请问这是那一
个教派?
(A)罗马公教 (B)东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38.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
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
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贰、多重选择题(8%)
39.一位清代学者指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
转东北之变局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说法?
(A)以「地气」流动的观念来解释历史,有违科学精神,此说不足采信
(B)「地气」是当时人对政治形势变动的一种看法,此说内容值得参考
(C)「地气」是指农业生产的能力,「西北转东北」是指其变动的方向
(D)「开元、天宝间」的变局,安史集团攻击长安可视为一项重要指标
(E)唐以后首都从长安东移开封,再北移北京,可以说明地气流动之说
40.一位法国作家回忆其青年时期,其中一节主题是「1942年在巴黎念大学」。下
列那些情节最可能出现在这一节叙述里?
(A)德国首相正在巴黎从事友好访问,两国政府希望加强学生的交流
(B)作家花钱买了一架新的收音机,收听来自德国的广播,学习德文
(C)一家报纸揭露日前德国首相与斯大林签订之和平协议的详细内容
(D)作家参加了当时在巴黎凯旋门前举行的学生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
(E)作家计划在年初前往非洲,参观埃及与埃及古文化的金字塔遗址
41.资料一:《尚书》〈酒诰〉是周初的告诫文书,指出:殷纣王好酒,因此上帝
不再庇佑殷人,以致亡国。
资料二:考古学者指出陪葬品距尸体越近,越具重要性。殷商各个时期墓葬的陪葬
品,青铜食器多置于棺、椁之间,而青铜酒器多置于棺内。
请根据上述资料,指出下列何者是较合理的解释?
(A)〈酒诰〉之说是周人藉以自省,并不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国
(B)〈酒诰〉反映春秋时代的天道观,显然是后人伪造,故不可信
(C)考古证据显示殷人确实好饮酒,证明〈酒诰〉的说法是正确的
(D)考古证据显示殷人好饮酒,但无法证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国
(E)考古证据显示殷人不好酒,〈酒诰〉只是周人宣示伐殷的合理性
42.资料一:历史学者估计,明初(1400年)中国约有6500 万人,到明末(1600年
)人口增加为1亿5千万人。康熙年间(1700年),人口为1亿5千万人。
资料二:1550年时,中国大量栽种玉米、甘藷、马铃薯、花生等多种新作物。
针对两段资料,许多同学有不同的意见,请问何人的说法较正确?
(A)玉米等新作物的产量大,取代原有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才能养活较多人口
(B)玉米等新作物未取代原有作物,但可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增加粮食的供应
(C)从明初至明末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人口的剧增可能与粮食供应增加有关
(D)明末至清初粮食生产条件改变不大,人口亦未见增加,应与其间的动乱有关
(E)因清初人口大量移往台湾及东南亚,所以人口虽有成长,人口总数却未增加
资料一:学者指出:自1530年起,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
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十六世纪后半至十七世纪前半,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
十七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
,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
斤白银,但至1820年代,已逆转为大量流出。
资料二:右图是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
数量统计图
43.数据一「自十七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中国
的速度减缓。」根据你的历史知识,所谓「中国本身因素」最可能是指以下那一项?(
单一选择
题)
(A)货币政策改变,改以铜钱为主要货币,造成白银需求量大减
(B)社会持续动乱,生产失调,商业萎缩,造成白银需求的降低
(C)倭寇为祸南北沿海,迫使中国停止对外贸易,白银需求大减
(D)政府为因应战事,提高税赋,使得银价下降,白银流入减少
44.资料一「自1684 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可能与那一个事
件后的发展最直接相关?(单一选择题)
(A)西班牙殖民菲律宾,扩大对华贸易
(B)康熙平定台湾,开放对外贸易
(C)葡萄牙人殖民澳门,开拓东亚贸易
(D)英国殖民印度,积极拓展贸易
m***n
发帖数: 12188
3
感觉:
具有叙述性
多半不必死记硬背,可以由推理解题。
f**********4
发帖数: 2617
4
ABADCBBCCAACADCAB
CBDDABBDBACBDBCDC
BE BC AD BCD BD BD
前17题错四题,后面的没有狗到答案
c*****1
发帖数: 3240
5

DBDBDBBDBBCBDCCDC
BDE BC AD BCD BD AB

【在 f**********4 的大作中提到】
: ABADCBBCCAACADCAB
: CBDDABBDBACBDBCDC
: BE BC AD BCD BD BD
: 前17题错四题,后面的没有狗到答案

l*****o
发帖数: 9235
6
比日本题好
b****a
发帖数: 37
7
真难
t********n
发帖数: 1524
8
the No.2 is D
the people is General Zuo, Zongtang.
LOL

【在 K*****2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日本的,有感而发,网上的老帖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 单一选择题(76%)
: 1.学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遗址有数量不多、用转轮制成的陶器;乙遗址只发现数量
: 可观的骨制器具,如骨针等;丙遗址有少量谷子和大量的各种动物骨骸。这三个遗址的
: 先后顺序是:
: (A)乙—丙—甲 (B)甲—乙—丙
: (C)丙—乙—甲 (D)乙—甲—丙
: 2.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
: 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
: 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

r******e
发帖数: 244
9
韩退之。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the No.2 is D
: the people is General Zuo, Zongtang.
: LOL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清代漕运:一项重大的国家事务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共和国的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
如果有一项技术可以【文摘】第六篇“中国国防论之始祖”3
现在绝不要对地宫动念头:专家谈秦始皇陵发掘(转载)台湾高一学生的历史试题,你我能得多少分?
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烟草生产: 淡巴菰一亩公粮缴史学爱好者们快来围观李将军抗战奇论哦
比较土地制度,三哥这个还是很人道的Re: 写写宋史把
钟离之战后的家庭狗血事件关于我家交粮的问题
越国和再往南的“越”有什么区别么?户口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可能话题: 时期话题: 这是话题: 学者话题: 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