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把盲目排外称为爱国,是近代中国的悲剧
相关主题
这本书是大清的“武穆遗书”, 却帮了日本人学术讨论贴:清朝算不算史上最搓朝代?
明末公知为何敢骂帝王为贼?日本为什么叫美国做米国zz
下一个戊戌年,我们在哪?“项羽东渡乌江”,渡的其实是长江 (转贴)
汉语粉丝 -- 崔万里赵构要是没能成功逃出,是不是大宋必亡?
汉赵春秋(4)为什么关天培陈化成比海龄有名?
有没有人研究过崇洋媚外思想的历史演化给拥李派再来块板砖
基辛格回忆录的几个说法google 来的一篇
发现朝鲜历史很简单摘自《给孩子的1001 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清政府话题: 改革话题: 中国话题: 狄夷话题: 观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R
发帖数: 22479
1
雷颐
晚清政府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这场改革的失败,对现在的我们有
怎样的启示?
7月29日,雷颐老师在北京思想食堂发表《为何晚清政府的“改革开放”没有成功》的
演讲。通过对历史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在场近百位会员解读清政府是如何错失改革机遇
,最终走向覆亡。
晚清改革的失败源于制度滞后,所有变革都非常被动,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不得已一
点点做出改变,最终导致了灭亡。
观念和利益的问题
导致清政府的改革滞后
改革滞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的原因,没有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和现代化对中国的
挑战。二是利益的原因,现代性的制度改革影响到皇家的利益。
最早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就认为英国的武器那么好,我们应该向英国学习。但是
道光皇帝给了一个批示:一派胡言。事实上当时人们就是这种观念。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做了件在当时犯忌的事,他组织翻译了《四洲志》。魏源在这个
基础上搜集更多的资料,编写了《海国图志》。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师夷长
技以制夷,认为中国还是在世界的中心,中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就是武器不如狄夷,
只要学习它的武器,就能把它打败。
观点出来,石破天惊,从朝廷到读书人再到一般士绅,只要知道这本书的人,绝大多数
都很愤怒,觉得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用今天的话说,你
身为一个高级干部,怎么能主张全盘西化,所以《海国图志》很快被禁了。
作为一个政府和狄夷打仗,他的武器比我好,把我打败了,我要想办法用他的武器,这
才是一个正常的政府。但为什么清政府就不允许?
华夏是世界的中心
其他的国家都是狄夷
这里我们要说到更深远的一个传统观念,就是中国历来所谓的国际关系,就是和东亚周
边国家的关系,而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比中国发达。无论是日本、朝鲜、越南,还是其他
东南亚有些还不能称之为国家的地方,都是在学中国。
所以中国从春秋时候起,就形成了一个观念,叫作狄夷和华夏,把北边的非华夏文化的
称为狄,把南邦称为蛮,把西边的非华夏文化称为戎,把东边称为夷。
这种观念在千百年里发展成一种很深厚的理论:只能用夏变夷,不能用夷变夏。只能我
们去感染他们,改变他们,因为那些都谈不上是文明。只有我们是文明的,不可能是我
们向他们学习。
外交部一旦成立
中国就不再是天朝上国
所以清政府是没有平等外交这个观念的。
直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在八国联军的强迫下,必须成立一个外交部,中国才有外交
部。鸦片战争之后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南方五口通商,清政府用一个什么机构和他们打
交道?
清政府觉得自己还是天朝上国,不能用外交部,一旦成立外交部,自己就不再是天朝上
国了。但是英国的船炮又很厉害,必须得有一个机构来和他们打交道,怎么办?他们想
了一个办法,用地方官来跟他们打交道。
清政府觉得特别巧妙,自鸣得意,其实是被固有的观念绊住手脚,非常缺乏远见。
外交权应该是中央的,在近代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哪个地方掌握了外交权,地方官的权
力就会很大。所以袁世凯当了北洋大臣,北洋军阀做大,而清政府毫无办法。
所以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误国?
是坚持中国有几百年传统,宁愿打败仗也不向狄夷学习,是真正的爱国;还是像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制夷,承认东方有优长之处,是真正的爱国呢?
把盲目排外称之为爱国,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悲剧。
清政府的禁书
成为明治维新的推动力
林则徐和魏源为启蒙中国人编写的《海国图志》被清政府拒绝,却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
,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被“天朝上国”的观念所误,清政府将这本
书列为禁书,最后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日本找了当时最了解汉语、学问最好的人来总编校订《海国图志》。这个叫岩谷宕阴的
人翻译完书,写了一个序说: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魏源感到悲哀,忠正之士,你写的
书,自己的君主不用,反而流落他邦,被我们日本人用了。
从1840年到1862年,22年时间,清政府什么都没有做,因循守旧,空度岁月。
所以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两个不同国家,一个现代国家和一个非现代的国家之间
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都没有给中国带来多大震动,
真正带来震动的是甲午战争。
正如梁启超说,中国四千年迷梦是甲午一役而震惊。
革命和改革的赛跑
最终以清政府立宪失败落幕
到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的时候,中国社会出现三种力量,一是清政府,力量最大,二
是立宪派,三是力量最弱小的革命派。这三者的政策互动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是改革延
续清政府统治,还是革命。而在当时,支持清政府的社会基础阶层都认为立宪是假的。
1910年春天,当坚决反对同盟会的上海商会领导人集体加入同盟会革命党的时候,革命
和改革的赛跑基本上已经结束。
这70年来制度非常滞后,清政府的改革每一次都是非常被动,无论是用器物、用枪、用
炮、架电线、修铁路、建海军司令部,都是非常被动。
1898年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清政府放弃了。对体制内边缘的人用最激烈的
手段进行镇压,社会变革的动力就落到了体制外的人身上。体制外的人要进行社会变革
,就要推翻体制本身。
清政府一次次错失了最好的窗口期,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上一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就
像一个企业负了大量的债务,不愿意付利息,最后必然破产。
体制的变革和调整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士绅开始投身现代企业,新闻记者
、律师等职业出现。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不改革,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矛盾积累到最后,整个社会情绪就是宁愿
鱼死网破、玉石俱焚而不愿意接受改革。这种情绪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时候,就为社会边
缘的革命党人提供了一个舞台。只要时机合适,这些人一下子就会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暴力革命就成了不二之选。
借用梁启超1907年写的那一句话:“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
,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要真正的避免革命和暴力、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不断地
进行体制的调整和变革。
l********e
发帖数: 3986
2
在国家,政府,民族,政权,效忠对象,都无法准确定义的时候,能爱国的要么是白吃
,要么是神经错乱。
l*****i
发帖数: 20533
3
盲目排外不可取。跪舔洋大人也不可取。贵在中庸之道。
Y**M
发帖数: 2315
4
被跪舔的就是马恩列斯,这个后果比盲目排外严重多了。
中国人首先是跪舔满洲,然后在满洲手下盲目排外;然后再跪舔洋大人马恩列斯,
然后在共产党手下继续盲目排外;然后再跪舔......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摘自《给孩子的1001 夜》汉赵春秋(4)
挖个新坑-清代用外国人有没有人研究过崇洋媚外思想的历史演化
当年西方向清政府要大秦景教碑,清政府为什么拒绝了?基辛格回忆录的几个说法
马关签约后清政府不付款会怎样?发现朝鲜历史很简单
这本书是大清的“武穆遗书”, 却帮了日本人学术讨论贴:清朝算不算史上最搓朝代?
明末公知为何敢骂帝王为贼?日本为什么叫美国做米国zz
下一个戊戌年,我们在哪?“项羽东渡乌江”,渡的其实是长江 (转贴)
汉语粉丝 -- 崔万里赵构要是没能成功逃出,是不是大宋必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清政府话题: 改革话题: 中国话题: 狄夷话题: 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