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航向拜占庭
相关主题
我也来说《少年天子》说到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首轮投票前十名回国琐事-图书市场
【打包下载】【第1-8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奇幻与明晰
麦家《刀尖》即为谍战领域封笔之作 会尝试写爱情或武侠刘路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二例zt
茅盾文学奖一问王小波1996年的写给新的一年
一句顶一万句蛯名健一: 第八届美国got talent show 冠军
求推荐图书馆购买中文图书书单 (包子答谢) (转载)死亡与不朽 (转载)
一般般的张居正WH回来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评委话题: 教堂话题: 茅奖话题: 旋转话题: 评奖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5
发帖数: 645
1
陈丹青:航向拜占庭
发布者 eic 在 11-09-15 02:03

伊斯坦布尔。破晓时分。从机场驰入市区途中,曙色初动,晨光曦微。旅馆登记毕,出
外抽烟,古城的小街,鹅卵石路面,店户人家停在清早的静谧中,天色转为青白:蓝色
清真寺巍然在望,照耀全寺的夜灯犹未熄灭。
这著名的寺,先在旅游图册中认识,此刻亲眼看见了。亲眼看见,指的是你与观看之物
的距离,步行大约十分钟吧。旅馆职员说,稍远处,被清真寺遮没的那边,就是圣索菲
亚大教堂。
年前,《华夏地理》叶南兄动议给我各国走走看看,归来写游记。远游的诱惑,很难拒
绝。去哪一国?忽而决定是土耳其——欧陆熟悉了,虽未造访斯拉夫列国,法、意、德
、荷、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却已到过不止一次,不止两次:我的知识与向往总在
西方。因为是亚洲人?亚洲。除了日本,斯里兰卡、柬埔寨、越南、印度、波斯国……
都没去过,也不知自己想不想去。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以色列,烽火不熄,天
天出现报章与视频,倒是很想去的,只为两河流域的雕刻,阿富汗的佛头,好看透顶,
可我时常忘记这些国家也属亚洲:在中国,那里古称西亚,欧洲人则古称近东:我,一
个中国人,很少认真想起过西亚,倘若愿意说实话,我对连绵广袤的亚洲,其实冷漠而
无知。
中土航班夜十二点起航,正好通宵昏迷,翌晨飞到,等于醒来。此刻我果然站在连接欧
亚的国土么?晴,毫无倦意——今次同行有叶南先生并《大学生》杂志的小王,王肇辉
,十几小时前我们还在北京机场,现在三个中国人站在黎明的伊斯坦布尔街角,呆看蓝
色清真寺。天色大亮了,海鸥在寺庙上空高低回旋,鸣声喑哑而清远。初到异国头一天
、头半天,最是新鲜,各自房中收拾稍歇,大约八点九点,上五楼顶层早餐室,餐室连
着阳台,一眼看见阳台下居民连绵,万瓦鳞次,拥着两座三座小型清真寺,由近及远,
伸向海。海,展开,展开,停满大货轮,有如军舰,朝阳隔雾照临,海面浅淡,看不清
海际线——这是我陌生的海。尼斯、纽约、旧金山、拿坡里、威海、普陀山、香港、厦
门,海岸各异,我指的不是洋面的颜色,而是眼前弥漫海空之间的耀目的银灰:这就是
连接黑海的那片海湾吗?忽然想起《赛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想起托尔斯泰怎样描述俄
军战败,撤离炮台,从海上回望陷落的要塞,那就是中亚的海啊:将近四十年前的阅读
,早经忘记,倏然记起了,仿佛很久很久前去过的地方,其实只是小说。如今看着土耳
其海空的银雾,我竟想起俄罗斯文学。
现在我离俄国与希腊多么近啊,一在正北,一在正西,好像就能跨上自行车一路骑去—
—我喜欢留着熟知的国度,迟迟不去;我也喜欢忽然来到陌生的国度,满怀无知。这是
我第一次造访伊斯兰教国家。土耳其的现代化,自不如西欧,比之伊拉克阿富汗,却是
富足和平之邦。极目四望,伊斯坦布尔市容以西亚民族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形态,密集
展开,错杂的民居大致三五层高,或精或陋,五色斑斓,到处晾出洗过的衣服,街头巷
尾是嬉戏的孩子或呆坐的闲人,半数妇女包着伊斯兰世界的花头巾,那掩饰性别的扮相
,格外性感而良善。部分男子的面容与地中海沿岸种性相若,白皙精致,部分则接近我
们看熟的新疆人。当年霍去病一路击溃的突厥人就是他们的祖先吗?我随时在人丛中撞
见李公麟与赵子昂笔下的“胡人”,满腮虬髯,长长的勾鼻,目眶深陷,暴凸的眼——
我无法描述中东西亚的群体面相,在东亚人看来,他们的骨相和毛发与欧洲人多有相似
,但比之西欧诸国的现代群相,我又想起彼得鲁齐的准确描述:“那种前消费时代的淳
朴的表情。”
我迷恋所有古寺的表情,不知如何解读,也不想解读。不必是任一宗教的信徒,我遍访
艺术,惟宗教艺术最是耐看,包括教堂。远来土耳其,我差不多是为瞻仰教堂:蓝色清
真寺的起建,时在明代,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资格实在太老了,起建之初正当华夏的北魏
末期,如今中国哪有半座北魏时期的寺庙而完整如昔啊——初到四五日,我决定哪儿也
不去,就在两座老教堂附近镇日游荡,画速写。由旅社所在走数百步,即是蓝色清真寺
的围墙,墙外老树排列,高及寺腰,枝条纠结,春芽将绽。我们到得早,全寺正在清晓
的爽净中醒来,回廊与高柱间空无人迹,仰面眺望,旭辉隔雾映照大圆顶,巍然灿然,
真有今古之感。
伊斯兰庙堂的处处空寂,神态清竣而严厉。天王或金刚的凶神恶煞,不是严厉;十字架
上的耶稣忘之惨痛,尤非严厉。东正教镶嵌画中的圣经人物,面相身姿十二分严厉,但
那是艺术效果,用意倒是刚正而悲悯——伊斯兰教堂神情严厉,即不设偶像,这一招是
厉害的:没有神主,没有祭坛,没有圣人,没有音乐,没有魔鬼和天使,没有经义的描
绘与叙述。进入殿堂,一律脱鞋:天光射下,四壁瓷蓝,纯净的阿拉伯蓝,以无数花枝
绘作装饰,凝结为晶亮的瓷。我从未见过如此空旷无物的殿堂,不给你看见人世,不使
动念,没有一张桌椅或条凳,猩红大地毯供人成排跪拜,一位员工正在来回吸尘——每
一座基督教教堂布满重重偶像,那偶像,于我即是人脸人身,是种种艺术的手法与表情
,在那里,偶像环绕的中心,是祭坛,众目视线的归结,是十字架,管风琴的每根钢条
指向上天:这一切设置都是语言,感召劝说,滔滔不绝,而清真寺殿堂的清旷,坚持无
言。除了图解经书的细密画,伊斯兰文明没有西方意义的所谓艺术,没有艺术,即卸除
了你的感官。我四处走动,仰看,唯数百年磨损擦洗的石柱与瓷面闪着圆润的微光,美
极了,美极了,但是不恐惧,不震撼,不被吸引,不分神——这就是我所谓严厉,严厉
的意思,就是进到殿下不容思想,唯圃伏跪拜。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相对而望,其间隔一座小公园,奇树繁花。几天后从海湾
另一端的古塔顶端远远俯瞰全城,两座古老的教堂沐在夕照中,形同姊妹,貌合而神离
——向上,向中心,分布庙身的重重寺房纠结涌动,拱起巨大的寺顶,方圆交叠,如堡
垒,稳重而厚实。不知起于中东西亚的几大宗教,孰先孰后,是哪一教的教堂设计施行
影响或受了影响。相比犹太教基督教东正教教堂,清真寺迥然独异的大手笔,是紧贴主
庙的四边忽起四柱或六柱高高的塔,环伺内外,森然标举,兼具轻盈与严厉之美,表彰
出尘与镇压之象。这高塔的设计是出于教义么?我无知,但寺身周围的空间毅然决然给
出几根笔直的竖线,古意之余,竟是摩登之极。
圣索菲亚原是拜占庭大教堂,堡垒型庙身,通体赭红,雄居海岸,环列庙身的四柱高塔
实在多少世纪之后才为清真教徒所增建,世世代代,浑然相契,今已难于呈示圣索菲亚
原初风神了。二教而合于一寺的体格,在世界范围大教堂可有先例么?座于四根塔柱之
间,远远看去,索菲亚已被清真寺造型俨然包围,凝固为永久的劫持,而竟成全一种伟
大的不伦不类——进得寺园,一眼看见老树丛中堆满大大小小废弃千年的石柱,倍感亲
切:亲切起于熟悉。在西欧列国看到太多希腊罗马石柱,顶端的花叶雕饰百般变化,柱
身或分长短粗细,有的布满石槽条纹,有的浑圆无迹,经岁月磨损,裂缝也如结痂已久
的伤痕,与千古石面的质地相凝结。拜占庭时期的石柱造型凝练收蓄:柱头雕饰的繁杂
与锐度被简化、磨圆,古拙而浑厚,但与希腊罗马的风格似乎很难截然区分,基调是早
经希腊定妥,此后的化变,犹如汉与魏晋的种种造型,含混相沿,也可判然识辨。是的
,这里的石柱群只消一瞥,罗马就是罗马,拜占庭是拜占庭。
起于何时,为了什么缘故,这些柱头、门楣、檐饰、碑石,被弃置庙沿?是从教堂清出
抑或由别处集来这里?现在它们或者被排列着,或没入年年春草,伴着老树,有如墓园
,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展开其间,有风吹来,一派静谧,不是无声的静,而是静的神情—
—留到土耳其的最后几天,我在东南部以弗所地区看到了远为壮观的古希腊遗址废墟群。
我是唯知观看不问究竟的人。欧洲与西亚的历史,这一族打来,那一族败走,战乱交叠
,忽然城市被焚,忽然起建大教堂……土耳其历史、圣索菲亚的来历,厚厚的旅游册明
写着。“Lonely Planet”中文本,字迹小而密,戴上花镜,试着读,倾刻忘记……我
的感应总在步入教堂的一瞬。多么宏大昏暗啊!有如罗马万神殿,天光从高高的高高的
穹顶透下微明,很久我才看清圣索菲亚殿堂暗沉沉金碧辉煌的种种结构与壁饰。人变小
了,稍有言动,即是闷住的回声,旋即消音。相比之下,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那座正宗的
拜占庭教堂在记忆中变得洞窟般狭小,然而这里不再是一座纯正的拜占庭教堂,也不是
一座清真寺。她的外观被添加的高塔而改篡,内部则是一种文明覆盖另一种文明的工艺
景观,或者,我愿意说,那是政治景观——穆斯林进入索菲亚即施行消除偶像的改造工
程,每一天顶、每一墙面及无数转角,伊斯兰图案逐一覆盖了东正教镶嵌画,正厅将近
二十米高处,在原来的廊柱和转角的东南西北角,悬挂着巨大黑色圆型板块,数米高宽
的伊斯兰经文文句挥写其上,犹如大标语,望之尤其触目而严厉。骨架无法拆除,皮相
可以更换,同样的故事在敦煌发生。隋唐与辽金的工匠也曾直接在北魏洞窟的墙面描绘
新的壁画——啊古人做事何其强暴而坦然,而当初哪想到这是强暴,这是坦然——当斯
坦因们剥取佛画,张大千面壁临摹时,墙面内层的千年旧作出现了。不过敦煌壁画的覆
盖与被覆盖,都是佛教故事,虽然中国有些佛寺的墙面也曾被绘以道教画面,但再大的
佛堂与圣索菲亚正殿相比,亦如小厅——时在中国的元明之际,拜占庭没落,穆斯林涌
入。景象谅必壮观:教堂墙面支架累累,每一寸镶嵌画被工匠们以抹泥板涂没。
如今在二楼回廊的两三处墙面,在危然高耸的穹顶斜角,保留着,或者说,厚厚的伊斯
兰墙饰被剥除了,耶稣、圣母、圣彼得,灿然出现,凝在千万片七彩晶莹的镶嵌石片中
,幽光斑斓,端详后世的来者,也被今人仰望。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这些镶嵌画
得以面世?后来我们被告知,覆盖形同保护,存封泥墙内里的镶嵌画完好如昔,然而只
要这是一座清真寺,它们永难见光。
镶嵌画。容我多说几句。在旅行的末一日我们被领到老城深处的Kariye Muzesi,一座
小小的未经改造的拜占庭教堂——今之意大利小镇保留许多东正教小教堂——建于11世
纪,纯正如昔,千年的砖墙,周围是寻常民居,风日妍静。初期东正教小教堂的那种狭
小,多么古朴,我遭遇了我所见过的最精美的镶嵌画与湿壁画:天顶画不过在三四米高
处,看得近切。耶稣从两具棺木中奋然拽出复活的死者,那决绝之状,当下照面,有一
瞬,不由得心惊。后来文艺复兴的圣经画实在太过温柔,13、14世纪意大利人的优美绘
画已然预告了所谓“现代性”:在描摹圣主的同时,他们渐渐爱上人间。我久已就范文
艺复兴令人目迷而软化的美,每见刚正的中世纪壁画,其实心生惧怕:那才是真的信仰
,真的信仰于是又艺术的力。越是古早的宗教画越是风神凛然,拜占庭画中的耶稣与徒
众个个是一副拯救世界的狠劲,眉目胡须莫不表出断然革命的神情。镶嵌的石质强化了
这刚硬:石片拼图不可能出现流利的曲线与婉转多变的形。艺术与材质,材质与信仰,
似乎是早经约定的关系,性能丰富的材料有效减损艺术的力度,反之亦然,久看,多看
,无所不能的油画不及此前的湿壁画,因湿壁画必须趁墙面当天的湿度勾勒刻画,难于
修改,而湿壁画又不如镶嵌画,因必须在密实拼贴的石片中找到最为简骸的形。近世油
画的惟妙惟肖是在期待人间的目光,那目光因科学知识——也即人类那点可敬可怜的小
聪明——而兑现了绘画的所谓真实感,导向文艺的理性。而早古信众在密密实实的镶嵌
石缝中认出耶稣的脸庞与目光,我猜,他们确信那是神迹。
镶嵌画确如神迹,殷红、翠绿、铬黄、湛蓝,间中闪烁着金色,拼凑成形。油画的真实
感非仅手艺长进,也是物理与化学的长进:是的,科学与进步意谓信仰开始分心。在拜
占庭时代,艺术全心伺奉宗教,文艺复兴的伟大——或谓劫数——是宗教开始委身艺术
。我忽然明白何以日渐看破的油画的软弱,每见早古的镶嵌画,总有艺术之外的省思。
回到门外阳光下,我们进入时有位老人独坐偏廊小院,朗读经书,现在仍竟安坐着,浑
身夕阳:那是可兰经还是东正教圣经?这位老人与我们并不活在同一时间的维度。土耳
其早经实现了器物的现代化,实行民主制七十多年,然而这里的人民似乎并不像中国这
样急于勾搭似是而非的“现代性”。伊斯坦布尔遍布一千七百多所大小寺庙,囊括各种
宗教,当然,十之八九属于伊斯兰教——中国人虽然从未当真敬鬼信神,然而直到上世
纪四十年代,譬如北京城也有一千多所寺庙,日日香火,今存数十庙,淹没在丑陋的新
厦高楼间,连摆设也谈不上了——穆斯林的祈祷每天五次:晨、近午、午后、黄昏、夜
晚,风雨无阻,千年不断。蓝色清真寺东墙角排列着清爽的水龙头专供祈祷者礼拜前净
手,高塔的大喇叭有如文革初年发布“最高指示”般,传出大声颂唱的经文,引导全城
圃伏跪拜,起身后,信众照常办公或做生意。同一天我们被领到建于16世纪的圣乔治教
堂,中等规模,却是全世界东正教的“麦加”,各国信众每年四五月间蜂拥而来,好几
国的皇亲国戚在这儿行礼受封,包括英皇室戴安娜王妃及其二子。中国人关于传统与现
代的种种喋喋不休与夸大其词,也是土耳其人热衷的话题么?在穆斯林国家,历经千年
的生活方式照常在阳光下行进如仪,我注意到,每块镶嵌画的七彩石子洁净无尘,显然
常在擦洗。
我不喜欢被领着参观,宁可兀自游荡,呆看。教堂的每一角度,每一结构,每一时辰,
都是好看的,好看得叫人暗暗吃惊,恍然失神。正午的大日头格外肃静,蓝色清真寺犹
如白骨,背衬晴空;傍午斜阳将圣索菲亚上下每一凹凸起伏切割为美丽的局部,阴阳向
背,均匀而倾斜。黄昏正对落日,寺庙凝成雄奇的剪影,横卧的晚霞被笔直的尖塔笔直
切断,由落日的一面东望,圣索菲亚遍沐夕阳,浓郁的酒红色缓缓转为浅绛,灰紫,逐
渐变蓝。忽然,八方潜伏的射灯点亮了,一时间,寺庙周身狰狞而妩媚,有选择地没入
昏暗,有选择地迎对照明——谁建造了这些大教堂?古人多么懂得尺度与比例。现代摩
天楼的体量与高度远远超过古教堂,惊人,险齐,但无涉崇高伟大;伟大崇高,事关建
筑的比例,比例导引观看:经由寺房的种种结构,人的视线向寺顶汇合聚焦的观看过程
,便起崇高之感,教堂的尖顶或圆顶不是句号,不是终结,而是引视线指向天际,为无
形的上升感与消失感,赋予有形。
初访一国,第二站自有新的兴奋。譬如到得米兰,几天后去佛罗伦萨,巴黎南下则造访
亚威农或普罗旺斯……今夜我在塞尔柱。土耳其全境可游之处太多,中南西部散着无数
古老西亚的景点。“景点”,旅游词语,太功利,功利即是无趣,现今我们都是旅游者
,自当随俗:来回班机、全程的旅馆、走访地点,一律早早预订。真的旅行是漫长的辛
苦,古人与马徒步跋涉,一路迎向未知的经历。此行计划惟在伊斯坦布尔之外访塞尔柱
,不及别处:古希腊著名城邦以弗所遗址就在镇外不远的山麓。
初到一地,周围走走也属心旷神怡。这里不穷不富,清爽,清爽到无可驻足,使镇子好
看的是远远环绕的群山。大道旁棕榈树,路边小清真寺新砌的瓷壁。当地博物馆又一组
希腊罗马雕刻,其中几具仰面击倒的战士雕刻从未见过,躯干残断,其状生猛——古代
艺术家多擅于斗殴,看熟了伤亡之相——可惜馆小而量少,如所有古老国家,次要的残
柱碑檐统统堆在庭园或馆外,杂草丛生。回程路经一处荒坡,乱石中豁然耸立罗马石柱
,这儿两尊,那儿一排,越看越多。它们日日夜夜站在这里么,我被告知这是昔年的公
共浴场,池壁残砖长满绿生生的细草,衬着黄菊和蒲公英。被坡面遮没的那一头据说是
古希腊阿尔忒弥斯神庙,只剩碎石基了。我又性急画速写,笔尖跟着柱饰匆忙旋转。明
天将看到大片的城邦遗址了,眼前石柱已如希腊戏剧的开场白,叫人按捺不住。
此后两天我在以弗所废墟堆丧魂落魄,速写薄将近用完。请看照片与我的画——画、照
片只能是粗鲁的稀释与框限——忽然,庞大遗址沿着山谷漫坡的两端展开了,白石累累
,那一瞬无法描述;移步踯躅,每一石柱群角度的每一变换参差,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
,比前一秒的注视更其好看,好看得心烦意乱;即便站定一处放眼巡视,也处处构图。
我的目光永在搜索构图:山势倾伏,石柱竖直,杂树与碎石穿插其间,姿态复姿态,眼
睛哪里忙得过来。喘息着,攀援古剧场石阶一级级达于顶端,四看远近,景致纷陈简直
狼藉遍野。山中乍晴乍阴,废墟群骤而沉下脸来,转瞬被烈日照射,那灿烂之象,无情
而可怖;广大坡面延伸向上及于峰峦,众花怒放,群树繁荣,以春日的猖狂和野蛮,争
相展示苍绿与翠紫,大规模回应千年废墟:一切是在今天;我试着详察这里那里的遗址
局部;残缺块垒断续拼凑当年的正殿、耳房、拱门、回廊,还有厕所……却忍不住时时
移目眺望远山怎样起伏远引,怎样在视线终点美丽地倾斜。那伟大而茫然的倾斜令人心
醉,少年时代山中岁月,我终生患了目接群峰的痴呆症——这是我头一回置身野外的希
腊遗址,却仍旧频频看顾无古无今的山,沛然神伤。
下雨了。雨中寻去遗址南端,更庞大的城廓废墟迎面而来:总督府,城邦图书馆,另一
座大剧场,间杂过于密集的石柱与残殿。为了常年修复,当地文物考古所已建巨大的间
架笼罩包围总督府。驱入避雨,巡看数十间殿房的镶嵌地面,高贵的图案设计两千多年
前已被希腊人的美感搜索殆尽。傍午雨止,辽阔空山,虫鸣鸟叫,喧腾而寂静,天际云
雾疾走,形势浩荡,状如战事的尾声,神似田园交响乐三四乐章的交接:鼓声渐遥,长
笛萧然。昔年山中雨歇野田怅望,雨气蒸蒸,山气清清,正是这身心舒阔的时刻啊,一
时回到插队时光的赣南,而分明目前是古希腊,我身在土耳其。
以弗所,公元前十世纪建城,属艾奥尼亚地区,据说除了雅典,希腊全境也不见这般完
整的城邦旧址。前547年,时在中国春秋年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征服此地,百年后
人民起义,归复独立。秦汉之交,划入古埃及托勒密二世版图,迄至西汉中叶,成为罗
马帝国一部分。公园263年,哥特人攻入,洗劫焚烧,城邦渐趋没落。魏晋年间被亚历
山大收入帝国版图。拜占庭初期仍属重要港口,6世纪,爱琴海泥沙注入,海滨淤塞,
城市被放弃。当塞尔柱突厥人兵马到来,1071年,这里已是一座小村。
由小村而上溯城邦。以弗所履历近两千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是唐人的目光
。神州如今尚能迎对夕照的古楼宇,多属明清两代,仅有的几处唐宋古建筑是明人清人
的补修或重建——我不知世界各国可有其它古遗址如希腊和罗马,城廓历然,柱石遍野
,迄今裸裎前生的骨骸,成全来世的凭吊与赏看:古埃及更古,遗迹多为神庙,玛雅故
址倒也完好,巫气太重,都不及希腊城邦的废墟堆,处处留情,给你怀想当初的盛世与
人烟。那些年走在曼哈顿,举目仰看,忽儿想:这超级城邦总有溃亡的一天吧,数千年
后,谁愿万里迢迢飞过来,只为瞻仰形销骨立的钢筋水泥群?
他们弄来多少石头啊,以弗所亡,留下的还是石头,准确地说,圆柱、雕刻:永世长存
,万寿无疆,恐怕比人类命长。想想看,城邦落草少说也已逾千载,今人说起古希腊,
其实说的是古废墟。电影厂搭造的希腊景观,博物馆复原的城邦图画,我都不当真。那
一切不可能再现了,眼前是石缝中绿生生的细草,浓密簇拥,叫不出名目。我想不出以
弗所的万民生息怎样在这些石头里朝朝暮暮,异族的军马怎样一次次兵临城下,市民奔
散——在眼前这山谷中奔散——或者,集体投降。夜里游人散尽,月下虫鸣,这里是巨
大的坟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赫拉克利特(前540—480)说。他被认作是
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他本
应继承王位,让与兄弟了,独自隐在阿尔忒弥斯神庙里,波斯王大流士邀他去宫廷当太
师,他说:“我对显赫感到恐惧。”他整天和孩子玩骰子,冲着围观者叫道:“你们这
班无赖,何必大惊小怪,难道这不比你们参加的政治活动更好么?”晚岁的赫拉克利特
简直与叔齐伯夷通生气,据说吃的是植物与草根——遗迹只是遗迹,是死城的物化,可
是记载与传说穿越韶光,活下来。我在纷乱石砾中确认有过这样一位老人,他生前被称
为“哭泣的哲学家”。
另一位名声太大的大人物,耶稣的妈妈,圣玛利亚,晚年移居以弗所,死在这里了。废
墟不远处即是她朴素的旧居,松柏环绕,小极了,旅游图册有照片,我没决定去:在无
数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刻中,我无数次见过无数的她。她的旧居竟在这里吗,我终于相信
世间真的有过一位女子名叫玛利亚,迁来这里前,她在利伯恒眼看自己的儿子钉上十字
架。
眼前的群山,圣玛利亚,赫拉克利特,天天望见。如今这里是遗址公园了,近出口处,
傍晚,景象如幻似真:天暗下来。忽然,透过被山风驱驰的雨云,夕阳光漫天闪烁,金
紫交加,如阴霾,又如辉映,照亮遗址尽头的大路,大路两端的石柱均匀齐整远过去,
朝向一道孤伶伶的远峰,消失了——那远峰的姿态与黛蓝,那么西方,那么董其昌——
我被告知这条大街昔日通向海港,由海边登岸,则渔夫或君王就沿着这大街进入城邦。
石柱悬挂灯盏,当然,那灯盏其实是火炬,而石柱两侧是货品盈盈的店家,人生鼎沸,
熙熙攘攘:这是以弗所城的第五大道啊,现在除了两排石柱在,道中是蓬勃的荒凉,两
侧美树翩翩,三五截店家的大拱门掩埋泥草,细看,依稀可辨凹凸的砖墙。
翌日,全天,我在废墟堆画了又画,至少有九件速写勾勒那座远峰:从大剧场顶端俯瞰
,这妙峰与港口之间曾经是海啊,现在,千年积淤的湿地蒙着难以辨识的植被,与城邦
的遗迹连成一片。希腊人当年选择大道尽头迎向海中孤峰,真是意味深长。我的目光寻
索峰顶与山腰的美丽褶皱,取悦铅笔线,我也画了十数具移至山坡的石棺,空空如也,
雕饰斑斑,主人想必是显贵吧,骨骸在魏晋或北宋时即已散失,棺室为风日销噬,已如
光洁的石槽,周围碧草如茵。它们停在那里给我画,一动不动,好像说,那就是文明与
时间,不必感伤。
最快意的时光,那天,是一去一回,徒步穿过庄稼地,泥土潮湿,时而有清风。塞尔柱
城堡,每一回望,更远了,背后山势展开,分配晴云的阴影。在泥路中倾听自己的脚步
与心跳,因为野旷大静,空中鸟叫很远很远。贴近山岗的小径深入林木,橄榄树林顺坡
势直铺眼前,细叶拂面而来,辛辣而芬芳。如今置身野田已是稀有的时刻,我竟不愿这
半小时路径倏然走完——伊斯坦布尔,旅程最后两天,宁静的以弗所使我忘了这座大城
。汇入环城公路的车流,我们又回到了伊斯兰世界,大小清真寺从车窗外掠过,我已熟
识它们的方位。
一位来自新疆而入籍土耳其的女士快乐地陪同我们,听她唱歌般介绍种种古迹,才知太
多景点还没去过,选了几处,匆匆一到——希腊东正教主教堂的金碧辉煌,卡利亚小教
堂的镶嵌画,上篇描述过了。一座庞大的罗马地下水宫就在圣索菲亚北侧,为抵御外敌
储蓄水源,由查士尼丁大帝修建,石柱森然,如整座雅典神庙被移入地下,幽暗的水池
肥鱼游弋,如在阴间。奥斯曼帝国新皇宫适逢闭馆,不去也罢。使我懊悔的是初到几天
懵然错过的古城墙,延绵二十余公里:城南部分建于罗马时期,残破断续,包围城廓西
北段是拜占庭城墙,墙体与箭垛大致完好,墙外车流浩荡,墙内民居累累,每一城门巍
然高踞,夕阳逼射:论年资,那才是“汉家陵阙”啊,远胜于北京的明城墙。
据说丝绸之路的逶迤西去,十字军的浩荡东征,遥遥终点即是君士坦丁堡:其中尚有多
少历史的消息有待窥知而修习?短短不到两周,我的无知在这里汇合了。
现在我要将心神摇动的一瞬,写在结尾。无关寺庙与希腊,而是四位男子的默默旋转:
那是一场安排在中世纪古堡的演出,观众团团坐满,舞台在中央。五条汉子通身古袍坐
在墙侧起奏了,琴,笛,鼓,萧,无乐章,不分段,是古老西亚的曲调,喃喃颂唱,不
抑不扬。四位身披黑麾的青年入场,悄然而英俊,莹白的脸,黑须沿着两鬓汇聚下腭,
高耸的毡帽据说象征墓碑。他们并排站定,在颂唱中褪下厚麾,露出白衬衫、白长裙,
左臂拢抱右肩,右臂拢抱左肩,垂头默立。良久,一个接一个移入圆心,兀自旋转,旋
转,旋转,白裙渐渐鼓起,飞舞,呈波浪状,越转越快:来不及看清,他们的双臂舒展
了,在旋转中缓缓平摊,随即扬起,高过头顶,脸颊轻靠左膀或右膀,闭着眼,鼻梁更
其端直,好似倾听自己,昏过去了,同时轻盈、规律、无比专心、逐渐猛烈地旋转、旋
转、旋转。诵唱继续,一圈接一圈的旋转沿着舞台边缘依次闪过去,转回来,约三四分
钟,渐如停歇的风扇,缓缓放慢,停住,裙裾垂落,又复一排站定,左右臂抱,默然垂
头——接着,重新开始,旋转,旋转,越来越快,犹如被看不见的手解除捆绑,他们的
双臂再次舒展摊举,昏过去似的,旋转,旋转,直到放缓,回复静默,左臂右抱,如是
再三:颂唱停止了,青年一声不响,没入后台。
这不是舞蹈,而是古老神秘主义梅夫拉维苏菲教派的托钵僧入会仪式,始于中世纪。每
夜,全城有几个场所售票表演:之所以被称为旋转舞(Dervish Swirling Dance),是
因专事收纳男丁,被不同政权禁止,禁止不止,二十世纪中叶遂允许作为舞蹈,公开表
演——所有舞蹈,尤其是现代舞蹈,变得只是舞蹈了。这自我旋转的“表演”只有单一
的语言,仿佛念经。相传苏菲教义的灵感来自印度瑜珈派和古希腊新柏拉图主义——我
从未见过这般飞旋的入定,一切归结为旋转,在旋转中不顾一切。这是身体的哲学语言
么,何其专心致志,怎么说呢:全副身心的High,始终闭着眼,旁若无人。当臂膊在旋
转中解开而升举的一瞬,那舍弃而狂喜之状,我心惊动。音乐不为这旋转伴奏,径自进
行,一如他们自己旋转,复由四人的旋转,构成旋转的圆周与圆心。
不可能,也不应描述这旋转。回旅舍关起门,我立刻转了两转,迅即不支。哪位男童没
在空地上猛然发疯似地兀自旋转么?我们永远遗失了一心一意的专注与狂喜。信从并不
单是跪拜与祈祷,最高的虔敬,尤当身心献给虔敬的最初一瞬,那夜,我知道可以是不
停不停的旋转——就像每次结束异国的旅程,回到北京,我再次确认自己远远不了解人
类,不了解世界。
b*s
发帖数: 82482
2
这位老大,写游记要看好地图:
“忽然想起《赛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想起托尔斯泰怎样描述俄
军战败,撤离炮台,从海上回望陷落的要塞,那就是中亚的海啊”
赛瓦斯托波尔在黑海,不在中亚。中亚的是里海。
文章气势磅礴很好,但是在细节上出问题就影响credibility了。出版社和杂志社有专
门的fact checker,网文就没有这个便利了。这些个低级问题出错不应该,打回去重写
,呵呵。
b*s
发帖数: 82482
3
“今之意大利小镇保留许多东正教小教堂”
意大利是Catholics的大本营,何来东正教?从东西教会分离的时候,意大利就没有过
Orthodox的影响啊!
j******n
发帖数: 21641
4
陈丹青搞不好就是余秋雨第二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位老大,写游记要看好地图:
: “忽然想起《赛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想起托尔斯泰怎样描述俄
: 军战败,撤离炮台,从海上回望陷落的要塞,那就是中亚的海啊”
: 赛瓦斯托波尔在黑海,不在中亚。中亚的是里海。
: 文章气势磅礴很好,但是在细节上出问题就影响credibility了。出版社和杂志社有专
: 门的fact checker,网文就没有这个便利了。这些个低级问题出错不应该,打回去重写
: ,呵呵。

j******n
发帖数: 21641
5
有,但不是'很多'
赫赫
作者最后那句话很自我解嘲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今之意大利小镇保留许多东正教小教堂”
: 意大利是Catholics的大本营,何来东正教?从东西教会分离的时候,意大利就没有过
: Orthodox的影响啊!

b*s
发帖数: 82482
6
“在东亚人看来,他们的骨相和毛发与欧洲人多有相似
,但比之西欧诸国的现代群相,我又想起彼得鲁齐的准确描述:“那种前消费时代的淳
朴的表情。”
我常和几个土耳其哥们去喝茶吃饭。他们的长相太多样了,有金发的,有新疆人模样的
,也有地中海南岸人长相的。但是没有一个感觉淳朴的。可能是在纽约呆久了?
"罗马就是罗马,拜占庭是拜占庭"
拜占庭一贯自称罗马正朔,虽然史称东罗马。柱式一直沿用希腊的Ionian和Doric等风
格,其实罗马的柱式没有什么创新,东西皆然。罗马的Tuscan风格其实是简化的Doric
。其实在拜占庭就没有什么罗马式的风格。
看出来了,老大就是走马观花,全然没有领会土耳其的真正味道,tourist性质的道听
途说,就是到此一游的文章,完全没有吃到伊斯坦布尔的味道。另外,这个地方不叫拜
占庭很久了。原来听过BBC的《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的游记随笔,那里的记
人记事至少还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位老大敢情就是一点Research都没做!
“我是唯知观看不问究竟的人。欧洲与西亚的历史,这一族打来,那一族败走,战乱交叠
,忽然城市被焚,忽然起建大教堂……土耳其历史、圣索菲亚的来历,厚厚的旅游册明
写着。“Lonely Planet”中文本,字迹小而密,戴上花镜,试着读,倾刻忘记”
b*s
发帖数: 82482
7
多谢!
查到了东正教原来在意大利有地下教堂的,跟我国的地下天主教类似。长见识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但不是'很多'
: 赫赫
: 作者最后那句话很自我解嘲

g***y
发帖数: 16371
8
唉,从他的文章里看看他自己的感受合对画的认识就罢了
他拿乐人家的好处到处去旅游回来给人写一篇文章
就是个应试之作,没准还是赶出来的呢,哪顾的上去做research呀
今天收拾东西,转的这篇我还没看呢

Doric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东亚人看来,他们的骨相和毛发与欧洲人多有相似
: ,但比之西欧诸国的现代群相,我又想起彼得鲁齐的准确描述:“那种前消费时代的淳
: 朴的表情。”
: 我常和几个土耳其哥们去喝茶吃饭。他们的长相太多样了,有金发的,有新疆人模样的
: ,也有地中海南岸人长相的。但是没有一个感觉淳朴的。可能是在纽约呆久了?
: "罗马就是罗马,拜占庭是拜占庭"
: 拜占庭一贯自称罗马正朔,虽然史称东罗马。柱式一直沿用希腊的Ionian和Doric等风
: 格,其实罗马的柱式没有什么创新,东西皆然。罗马的Tuscan风格其实是简化的Doric
: 。其实在拜占庭就没有什么罗马式的风格。
: 看出来了,老大就是走马观花,全然没有领会土耳其的真正味道,tourist性质的道听

b*s
发帖数: 82482
9
敢情这个不是一般的网文,是发表之作?怪不得这么长。但是,这么说来Editor/Fact
checker也太失职了吧。其实找个大学生Intern做Reseach和fact checking很便宜的。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唉,从他的文章里看看他自己的感受合对画的认识就罢了
: 他拿乐人家的好处到处去旅游回来给人写一篇文章
: 就是个应试之作,没准还是赶出来的呢,哪顾的上去做research呀
: 今天收拾东西,转的这篇我还没看呢
:
: Doric

g***y
发帖数: 16371
10
对这种艺术家就不要指望能从里面看到多少历史和地理的知识乐
不过如果你有机会见到他并向他指出的话,他倒是会狠感激的

Fact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敢情这个不是一般的网文,是发表之作?怪不得这么长。但是,这么说来Editor/Fact
: checker也太失职了吧。其实找个大学生Intern做Reseach和fact checking很便宜的。

相关主题
一句顶一万句说到茅盾文学奖
求推荐图书馆购买中文图书书单 (包子答谢) (转载)回国琐事-图书市场
一般般的张居正奇幻与明晰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s
发帖数: 82482
11
怪不得这个Rimini听起来很耳熟呢?原来是柴可夫斯基的Francesca da Rimini里面同
一个地方呀。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但不是'很多'
: 赫赫
: 作者最后那句话很自我解嘲

j******n
发帖数: 21641
12
余秋雨以前故意为难参加歌唱比赛的选手看来是有准备的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对这种艺术家就不要指望能从里面看到多少历史和地理的知识乐
: 不过如果你有机会见到他并向他指出的话,他倒是会狠感激的
:
: Fact

g***y
发帖数: 16371
13
不知道,他的节目也没怎么看过
当年在伦敦还巧遇他的文化苦旅之行
我对名人没兴趣就掉头走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余秋雨以前故意为难参加歌唱比赛的选手看来是有准备的
l******m
发帖数: 31446
14
有点儿气势,随我。那年去香港住在星光大道边儿上的洲际,晚上从大堂往外走,迎头
赶上那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二楼举行,坞央坞央无数尖叫的影迷正堆上来迎周
润发什么的大牌儿,我也是头都没回的出了大堂,奔对个儿的半岛顶楼酒吧去了。。。
内个可是全球最值得去的十大酒吧之一哎,周润发算个茄子啊。。。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他的节目也没怎么看过
: 当年在伦敦还巧遇他的文化苦旅之行
: 我对名人没兴趣就掉头走了

g***y
发帖数: 16371
15
你气势比我强多了,我那是因为余不是帅哥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儿气势,随我。那年去香港住在星光大道边儿上的洲际,晚上从大堂往外走,迎头
: 赶上那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二楼举行,坞央坞央无数尖叫的影迷正堆上来迎周
: 润发什么的大牌儿,我也是头都没回的出了大堂,奔对个儿的半岛顶楼酒吧去了。。。
: 内个可是全球最值得去的十大酒吧之一哎,周润发算个茄子啊。。。

j******n
发帖数: 21641
16
那年我在金融中心大厦正好碰到巩利宣传黄金甲
下午在那看到记者都在等,我就等,我以为周润发液要来呢
后来就巩来了,一直到她离开,都晚上8点多了,回到猪笼寨吃了碗面
其实有阵子我挤到记者堆里,不断挥手希望她看过来,但她一直头歪在另外一边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儿气势,随我。那年去香港住在星光大道边儿上的洲际,晚上从大堂往外走,迎头
: 赶上那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二楼举行,坞央坞央无数尖叫的影迷正堆上来迎周
: 润发什么的大牌儿,我也是头都没回的出了大堂,奔对个儿的半岛顶楼酒吧去了。。。
: 内个可是全球最值得去的十大酒吧之一哎,周润发算个茄子啊。。。

b*s
发帖数: 82482
17
意大利的东正教有这么几家:
The Greek Orthodox Archdiocese of Italy and Exarchate of Southern Europe, a
diocese of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
Romanian Orthodox Diocese of Italy, a diocese of the Romanian Metropolis of
We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
Serbian Orthodox Church - Metropolitan of Zagreb, Ljubljana and All Italy
The Orthodox Church in Italy, an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The Patriarchal Metropolitan of Aquilea, and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founded in 1983 by Evloghios, a priest of a Russian parish in Milan,
following the Old Calendarist tradition, with followers in Italy,
Switzerland, France, and North America
大多都是1980以后建立的。传统上,意大利是天主教总部,其他的信仰很难站住脚。南
欧基本上就是天主教的天下。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 查到了东正教原来在意大利有地下教堂的,跟我国的地下天主教类似。长见识了!

M****N
发帖数: 16093
18
笨蛋,挥手有什么用啊,记者都是靠叫的。巩俐有啥小名儿?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年我在金融中心大厦正好碰到巩利宣传黄金甲
: 下午在那看到记者都在等,我就等,我以为周润发液要来呢
: 后来就巩来了,一直到她离开,都晚上8点多了,回到猪笼寨吃了碗面
: 其实有阵子我挤到记者堆里,不断挥手希望她看过来,但她一直头歪在另外一边

j******n
发帖数: 21641
19
是的,记者好象叫个小名的,广东话听不懂,叫完,还哄然大笑,当时我就自卑自己的相机
跟人家比那是搓啊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笨蛋,挥手有什么用啊,记者都是靠叫的。巩俐有啥小名儿?
l******m
发帖数: 31446
20
影片宣传倒是没赶上过,不过那年住北京的中国大的时候,正赶上中国主持的朝鲜问题
四方会谈在那里举行,一进大厅,发现一红带圈着的区域里挤着无数的记者,拿着长枪
短炮的瞄着门口,甚是受宠若惊,一抬头,哦,四方会谈。
想想自己这些年东跑西颠儿的还真遇到过不少所谓的名人。在美国大使馆签证按指纹,
碰到唱歌的那个孙悦被使馆维持秩序的北京大叔吼得直吐舌头,因为伊和羽泉、陈坤(
真名叫陈翔宇,在我前面被警卫CHECK身份证,然后那个警卫在他走了后念叨,哦,原
来叫陈翔宇。。。)等一帮子在里面叽叽喳喳的,北京的那些爷可不管你是谁;住香港
另一家洲际,大堂下楼梯是和正在外边拍MV跑进来喝水的许志安撞一满怀;回北京入关
排队,发现罗大佑就在我旁边那队排着,特不起眼儿一干吧小老头;从北京飞上海,碰
到吴金贵,坐我左边隔俩座儿;从北京飞青岛碰到山东省政协一头头,老太太,前后左
右坐着巨精神的小伙儿----怎么知道是她,是因为坐头等舱却得从机尾开的一个门(麦
道飞机?)一路走到前面,掀门帘儿进去,发现那么一捆人坐里面。。。最近的一次,
去西藏,和老狼同一航班,前后脚出来取行李。。。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年我在金融中心大厦正好碰到巩利宣传黄金甲
: 下午在那看到记者都在等,我就等,我以为周润发液要来呢
: 后来就巩来了,一直到她离开,都晚上8点多了,回到猪笼寨吃了碗面
: 其实有阵子我挤到记者堆里,不断挥手希望她看过来,但她一直头歪在另外一边

相关主题
刘路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二例zt死亡与不朽 (转载)
王小波1996年的写给新的一年WH回来啦!
蛯名健一: 第八届美国got talent show 冠军wh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y
发帖数: 46535
21
哈哈,我也想着余秋雨,不过陈丹青看这个更随意一些,文字没余秋雨那么讲究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陈丹青搞不好就是余秋雨第二
s*******y
发帖数: 46535
22
陈丹青是不是高瘦帅哥?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唉,从他的文章里看看他自己的感受合对画的认识就罢了
: 他拿乐人家的好处到处去旅游回来给人写一篇文章
: 就是个应试之作,没准还是赶出来的呢,哪顾的上去做research呀
: 今天收拾东西,转的这篇我还没看呢
:
: Doric

s*******y
发帖数: 46535
23
莉莉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笨蛋,挥手有什么用啊,记者都是靠叫的。巩俐有啥小名儿?
g***y
发帖数: 16371
24
没那么瘦,不过一点儿都不胖,挺高的,给人感觉挺好的也狠自然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陈丹青是不是高瘦帅哥?
s*******y
发帖数: 46535
25
嗯,狠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那么瘦,不过一点儿都不胖,挺高的,给人感觉挺好的也狠自然
b*s
发帖数: 82482
26
"赫拉克利特(前540—480)说。他被认作是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
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
爱菲斯 = 以弗所 = Ephesus
一个词,在一句中文里面居然要翻译成两个中文词,难道不是故意刁难中文读者?
j******n
发帖数: 21641
27
这个也许不是翻译者的问题
而是历史的问题
爱菲斯学派和作为地名的以弗所这两个专用名词从不同途径翻译到中国了
当他们见面时,才发现是一回事
就象Florence,按英语的音译的应该是佛罗(洛)伦斯,但在足球界叫佛罗伦萨,甚至叫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赫拉克利特(前540—480)说。他被认作是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
: 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
: 爱菲斯 = 以弗所 = Ephesus
: 一个词,在一句中文里面居然要翻译成两个中文词,难道不是故意刁难中文读者?

s***n
发帖数: 10693
28
只听说过那个Ephesus
因为土耳其。。。

"赫拉克利特(前540—480)说。他被认作是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
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
爱菲斯 = 以弗所 = Ephesus
一个词,在一句中文里面居然要翻译成两个中文词,难道不是故意刁难中文读者?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赫拉克利特(前540—480)说。他被认作是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
: 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
: 爱菲斯 = 以弗所 = Ephesus
: 一个词,在一句中文里面居然要翻译成两个中文词,难道不是故意刁难中文读者?

s*******y
发帖数: 46535
29
nod

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
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也许不是翻译者的问题
: 而是历史的问题
: 爱菲斯学派和作为地名的以弗所这两个专用名词从不同途径翻译到中国了
: 当他们见面时,才发现是一回事
: 就象Florence,按英语的音译的应该是佛罗(洛)伦斯,但在足球界叫佛罗伦萨,甚至叫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b*s
发帖数: 82482
30
问题是,当他们见面时,很多人认为他们不是一回事,这个很误导的。

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
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也许不是翻译者的问题
: 而是历史的问题
: 爱菲斯学派和作为地名的以弗所这两个专用名词从不同途径翻译到中国了
: 当他们见面时,才发现是一回事
: 就象Florence,按英语的音译的应该是佛罗(洛)伦斯,但在足球界叫佛罗伦萨,甚至叫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相关主题
分赃分赃!图书馆处理书茅盾文学奖首轮投票前十名
百合花(茹志鹃)【打包下载】【第1-8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我也来说《少年天子》麦家《刀尖》即为谍战领域封笔之作 会尝试写爱情或武侠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j******n
发帖数: 21641
31
是,作者或编辑不偷懒不怕罗嗦应该加个注
现在国内大量出新翻译的外文书,很多名头是教授,实际是学生翻的,有很多所谓常识
性错误,无法责备,无所避免,我们看到了爱多事倒是可以写人民来信请他再版时修正
,如果他还再版的话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当他们见面时,很多人认为他们不是一回事,这个很误导的。
:
: 佛罗伦提娜,在徐志摩那叫翡冷翠(来自意大利原名O,这个无所谓,现在都叫佛罗伦斯好
: 了(作为地名),偏偏今人黄永玉写过他的艺术游历叫<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D******6
发帖数: 6211
32
哈哈,还人民来信,那叫读者来信吧。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作者或编辑不偷懒不怕罗嗦应该加个注
: 现在国内大量出新翻译的外文书,很多名头是教授,实际是学生翻的,有很多所谓常识
: 性错误,无法责备,无所避免,我们看到了爱多事倒是可以写人民来信请他再版时修正
: ,如果他还再版的话

j******n
发帖数: 21641
33
你知道我什么意思的, 给你看个长8G, 你就更明白了
不过肖老师主要质疑的是程序, 我个人认为, 当今小说界, 毕飞宇和刘震云早该拿最高
奖了, 至于张炜, 这部大作没看过(可能看过部分, 因为他是把自己的很多作品串起来
了), 如果相比他以前的作品没有大的提高, 可能确实会受到很多质疑, 莫言虽然也写
得比较自恋, 比这个老乡还是有更多可看之点的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闹剧与骗局
--2011中国文坛腐败备忘录
作者:肖鹰
一句话点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头看是闹剧,结尾看是骗局。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头看是闹剧:178部长篇小说,61个评委,75天阅读,
20天6次投票评奖--这是瞎子点灯不用蜡的把戏;结尾看是骗局:五部获奖作品,
中国作协下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独占三部:《你在高原》、《推拿》、《一句顶
一万句》,这三部获奖作品参评和评奖均违反评奖纪律的“回避规定”--这是
自办自奖的作协逗你玩。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一出“好大喜公”的文学评奖闹剧
这出闹剧是在今年五月中旬,以评委会公布评委名单和参评作品名单开幕的;
至8月20日评奖揭晓,在大约95天的时间,61个评委“完成了”178参评作品的审
读、研讨和评选,并在其中最后20天的集中评奖中,经过6次5轮投票,最终评选
出5部获奖作品。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办公室主任胡平先生向媒体宣称:“(本届)评奖
是复杂多变的,就像一场足球赛,充满刺激和偶然性,谁也不能完全控制,事先
能做的只是制定规则。” (2011年08月14日,人民日报)
文学批评家、《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指出: 61位评委,从5月16日中国作
协开始公布所谓评委数开始阅读180作品,实际上是194部作品,因为张炜的《你
在高原》450万字15卷,到8月1日评委聚集北京投票,然后8月5 日公布所谓第一
次投票选出81部作品,不算通知时间,不算统计,满打满算也就是80天,其实也
就是75天。这就是说,每个评委80天读194部作品,一天要读两部半。(《评委
读不完小说,茅盾文学奖如何公正》,萧夏林新浪博客,2011-08-18)
无疑,这是中外文学史上空前未有的“好大喜公”的“文学评奖”设计,是
中国作协在1958中国大跃进的模板上创新并发射的一颗“文学评奖卫星”。
这场闹剧,有两个看点:
其一,在最后集中评选的20天中,“尽职负责的”61个评委“抢读作品”。
本届茅奖评委盛子潮回复说:“至少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大多数评委看过
四五部(该书共10册),评奖期间我也看了其中的三部。” 评委麦家表示,没有
读完去投票的确不严肃,但他读完了。“《你在高原》进入前20之前,我看了6
册。进了20之后,我觉得把它看完是我的责任,所以咬着牙用一天半的时间把它
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你在高原》票数最多引争议》,京华时报
2011年08月21日)
另据媒体报道,有评委说:“《你在高原》我是细看了两部,后面的就都是
粗略的看了看,因为一个半月的阅读作品的时间不够了,大部分的评委也都是看
到这个程度。”而评委麦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自己硬着头皮看了两部。
(《茅奖5作品3部被指涉嫌违规》,西安晚报,2011-08-25)
其二,在投票评选期间,评委会发明并推行“代读作品法”。
水美(记者):从茅盾文学奖组委会收到的参评作品来看,数量是非常庞大
的,公众完全有理由质疑:在并不长的时间里,评委们真的能够较为认真地读完
作品吗?能够真正地以作品的质量优劣去投票吗?//王春林(茅奖评委):这次
评奖一共分了6个小组,在第一个阶段,每个小组都分配了相应的阅读讨论任务。
我在第6组,我记得我们组分到的小说是29部。然后,我们再分头进行阅读,保
证每部小说都能够有3位以上的评委认真读过。……评奖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
评奖所体现的是61位评委的集体意志。你没有任何理由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到全部
评委身上去。(《评奖体现的是评委的集体意志来源》,2011年08月25日,山西
日报)
肖鹰点评:以至少一天100万字的速度 “抢读”作品,3位评委为其他58位
评委“代读”作品,178参评作品的命运除了体现一个幽灵操纵的“61位评委的
集体意志”外,还有别的命运吗?这个幽灵是什么呢?看终选实名投票公告就可
知:中国作协系统的所有评委投票完全一致地投给了五部获奖作品,而这个“一
致投票”显然保证和主导了五部获奖作品的高票当选(最高58票,最低45票)。
丑闻之一:本届五部获奖作品,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独占三部,此三部作品均
涉嫌严重违纪参评。
本届茅奖共五部获奖作品,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独占三部:作家出版社出版
《你在高原》(作者,张炜);《人民文学》发表《推拿》(作者,毕飞宇)和
《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这三部获奖作品均涉嫌严重违纪参评。
(1)获奖作品《你在高原》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
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先生担任总策划和出版人。依据《茅盾文学奖
评奖条例(2011年2月25日修订)》,中国作协书记处是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直
接领导,而何建明先生作为在任书记处书记负有集体领导责任。
作协书记处书记、《你在高原》总策划、出版人何建明“介入”第八届茅盾
文学奖评选的三个公开信息:
1)“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几年,中国作协和很多地方作协,都推选在文坛有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担任主
席、副主席,而这些人大多数保持着旺盛的持续写作能力,例如王安忆刚完成新
作《天香》,方方刚写出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新作《民的1911》,而毕飞宇的
《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也均质量上乘。他们的作品入选概率较
高,实属正常。”(《茅与盾 攻与守 茅盾文学奖争议缠身》,8月15日号《文
汇报》)
2)针对舆论对《你在高原》获奖有效性的质疑,何建明先生即撰文致中国
新闻网,称:“事实上在此次茅盾文学奖评选过程中,61位评委中绝大多数都看
完了《你在高原》,令人可悲的是,那些靠嘴皮子吃饭的‘学者’‘评论家’反
而觉得‘永远看不完’。这只能说明浮躁占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太久了。” 评
奖揭晓的第二天(《何建明:61位茅奖评委绝大多数看完了《你在高原》》,8月
21日,中国新闻网)
3)盛子潮说,得知张炜获奖后,最高兴的人是作家出版社的社长何建明。
“当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喝酒,何建明那叫一个高兴啊。《你在高原》这部作品确
实太长了,张炜本人的要求又很高——要求10本一起出,而且首印至少5万册,
当时辗转了好几家出版社,没一家愿意出。作家出版社认为他们有这份责任,就
坚持出了这本书。”盛子潮说,何建明知道张炜获奖了之后,一高兴就跟书商一
桌桌地敬酒,一边喝酒一边还念叨着:“肯定可以回本了!还能加印!(《茅盾
文学奖评委盛子潮:对张炜的抨击太毒舌》,扬子晚报,2011-09/04)
肖鹰点评:在第八届茅奖评选前期,公开向媒体推荐四位作家的“质量上乘”
作品:其中,王安忆没有参评,而方方的参评作品是《水在时间之下》。只有
《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两部是参评作品,而且都是中国作家出版
集团旗下《人民文学》首发,最终这两部作品均获奖。以其特殊身份,何建明先
生如此有的放矢,是否忘记了避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茅奖揭晓当晚,中
国作协副主席、《你在高原》总策划、出版人何建明先生就与茅奖评委和书商群
聚盛宴,为《你在高原》获奖大庆,这不是向社会演示了一个“中国作协副主席
-茅奖评委-书商”之间的利益链?何建明先生曾在一个讲话中告诫下属“我们
的追求是让文学获得尊严”(中国作家网,2010年04月07日)。“文学的尊严”就
是在这个“三位一体的茅奖利益链”上实现的?
(2))A,获奖作品《推拿》,发表在2008年第九期《人民文学》,获2008
“人民文学奖”年度大奖;并于2008年9月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B,获奖作
品《一句顶一万句》,发表在2009年《人民文学》第二期、第三期,获2009“人
民文学奖”年度大奖;并于2009年3月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国务院2001年
343号令颁布、2011年3月19日修订的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在第九条中明确指
出:“本条例所称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
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国家规定,作为期刊社的
《人民文学》,是《推拿》、《一句顶一万句》的“出版单位”。
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先生是《人民文学》主编,并担任本届茅奖评委会副
主任。这两部作品参评,作为原发期刊的责任编辑回避评奖工作,作为原发期刊
主编李敬泽不仅没有回避评奖工作,担任评委会副主任,并且在在几轮实名制投
票中均为这两部作品投赞成票。
邱华栋首先承认了毕飞宇的《推拿》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在各自的
出版社出版之前,曾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几乎全文刊发过,只有少量删节。不
过,他对关于两部作品获奖违反评奖规则的质疑表示否认,并给予解释:“质疑
者没有弄清‘刊发’和‘出版’是两个概念,根据茅奖评奖条例中‘评奖纪律’
中‘应注定回避’的范围,指明的是出版单位,而不是刊发单位。而且,这两部
作品在申报本届茅奖的时候,推荐单位明确写明是两家出版社。我们杂志本来是
作品选送、推荐单位,但为了避嫌,这次一部都没有向上推荐。”// “邱华栋
还透露,他本人就是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责任编辑,本来自己也有机会当
评委,但由于责编身份,就必须回避。至于首发获奖作品的杂志是否能得到茅奖
评委会的奖励,他明确表示不会得到任何奖励。” (《网友称茅奖两部获奖作
品涉嫌违纪》,2011-08-24 02,长江商报)
针对此前有青年作家质疑李敬泽作为《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而《推拿》和
《一句顶一万句》首发于《人民文学》上,所以其参评是违规这一质疑时,李敬
泽只用了六个字来回应,那就是:“仔细研究条例!”(《读者的意见就是对茅
盾文学奖最大的鼓励》,2011年9月9日,《西安晚报》)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2011年2月25日修订)》的第六条“评奖纪律”第
二则规定:“评奖委员会成员和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中,如有作品参评,或系参
评作品的编辑、参评作品所属的文库或丛书的主编、参评作者的亲属、参评作品
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主动回避。相关人员可选择退出评委会,或作品退出
评选。”
肖鹰点评:请问,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先生,您指示“仔细研究条例”,是要求公众“研究”
本届茅奖评选看不见的“潜规则”吗?
丑闻之二:对于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中国作协暴露出的“好大喜公”
和严重违纪行为,61个评委不仅表现了逆来顺受和集体沉默,至还有不少评委公
开做出有泯常识和良知的辩护和歌颂。
对于大众对最终获奖作品的争论,王春林说,“只要是评奖总会有争议。但
是,本届'茅奖'的评选制度已经臻于完美,可以说是最公正、透明的一届。”
(《 茅盾文学奖评选体制内作品惹质疑》,2011年08月25日,中国新闻网)
在微博的讨论中,绝大多数人都将目光放在了获得票数最高的《你在高原》
上,在61位评委中,《你在高原》获得了58票。对于网友质疑这部450万字的大
部头著作评委是否真的都读完的问题,记者拨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评委的电话。
“《你在高原》我是细看了两部,后面的就都是粗略的看了看,因为一个半月的
阅读作品的时间不够了,大部分的评委也都是看到这个程度,除了我们中有一些
之前参加过研讨会的评委,会对这部大部头的作品从头到尾看了2遍。在每次投
票前,我们都是经过讨论的,每个人都要发言,提出好与不好,过程虽然有些繁
琐,但也很严谨。其实《你在高原》是一部很厚重、时间跨度很大的作品,叙事
的手法和文学的张力都有新的探索,其中的个别片段拿出来也可以独立成为散文
的,这也就是他获奖的理由吧。”(《矛盾“茅奖”:评委看不全 读者全不
看》,2011-08-24,辽沈晚报)
评委雷达认为不能机械地理解阅读,国外文学评奖评委把所有作品都一字一
字读完也是不可能的。“阅读可以是精读、细读、浏览,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
读。这样大体量的作品把握起来的确有难度,但不是不可以把握。评委们都有丰
富的阅读经验,对它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可以做出考量的。”雷达同时也表示,张
炜扎扎实实创作多年,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也使得他人气很旺。//评委
周大新说,普通读者如果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抽读其中几册,“即使只读几册,
张炜的文字功夫和写作艺术你也能深刻地体会到。”(《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你
在高原》票数最多引争议》,京华时报2011年08月21日)
理论上,178部作品每个评委都应该读过,可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茅盾
文学奖的评委,本来就是对国内现当代文学的创作非常关注和熟悉的评论家,4
年来产生的优秀长篇小说,尤其是那些反响比较大的作品,大家都有相当的了解。
(《这是近几届最好的一次茅奖评选》,2011年08月23日,山西晚报)
肖鹰点评:也许第八届茅奖评选,不是最虚假的文学评奖;但是在虚假的评
奖闹剧之后众评委如此公开以假作真、以耻为荣,一定是中外文学评奖史上绝无
仅有的。本届评奖揭晓后,评委会负责人曾得意宣称,“61个评委5轮6次投票,
无一废票”。然而,这366张“有效票”投出的不是茅盾文学奖的公正和文学的
尊严,而是61个评委对违纪参评作品背后的权力的屈从,对文学良知的背叛。
丑闻之三:五个获奖作者,真正看重的不是文学的尊严,而是获得“茅奖”
的名利,因此,他们对历史上最腐败的茅奖评选不是谴责,而是感戴和吹捧。
本报讯 (记者文静)昨天,在国新办近年来举办的首场非官方发布会上,4
位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刘醒龙、莫言、刘震云集体接受记者采访。
针对网络上的质疑,他们都认可大评委制度,“我觉得文学不但经过了文学的洗
礼,也经过了民主的洗礼。”刘震云说。//本届茅盾文学奖组建62人评委会的大
评委制,试行实名投票和评委投票情况公布制。“如果不是评选办法的改变,我
觉得我们5个未必能获奖。”刘震云表示,“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因为这次
评奖方法和规则的改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词:民主。我觉得文学不但经过了文
学的洗礼,也经过了民主的洗礼。”//针对外界普遍关注的“评奖是否公正”这
个问题,莫言认为,本届评奖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但是公正这个问题确实
很难说,文学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说相对公正。”(《四茅奖
获得者肯定大评委制》,2011-08-27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您获奖后,有人质疑您凭作品长度获奖,有人质疑评委并没有读完您
的作品,您怎么看这些质疑?//张炜:纯文学过长就没人读了,这个说法完全是
以一己的心态去替代和揣测众人的心态。……至于评委能不能读完,这不是作者
关心的事情。评委的文学良知和基本的判断力应该得到信任。……所以我有这样
一个感慨:读者不问,问者不读。读书人埋头读书,陷入情景不能自拔,或感动
或愤怒,哪有时间东张西望问来问去?而专事询问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好好读书
的人。(《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释疑:读者不问 问者不读》,2011/09/09,齐鲁晚
报)
肖鹰点评:针对公众质疑暴露了严重建纪行为的茅奖评选公正性,获奖作者
公然宣称本届评选是“文学的洗礼,民主的洗礼”。这位作家是在表现幽默还是
无耻?这位作者在对“茅奖民主”感激涕澪的同时,还言词振振地对诺贝尔文学
奖表示不屑,声称“诺贝尔奖评选的是翻译”。至此,我不仅对这位作家的品格
而且要对其心智表示遗憾了。获奖作者回应质疑竟然出言“读者不问,问者不
读。”在张炜们的心目中,读者就只能以“文盲的虔诚”做信仰其“纯文学”的
“信徒”,而无权追问“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的茅盾文学奖的评选
公正?这就是“众望所归”的“茅盾文学奖作家”?对于这样的“茅盾文学奖作
家”,公众能期待他们对社会正义有起码的良知和担当吗?
结 语
评论家千里光将本届茅奖评选比喻为“球臭不算,还赌球行贿吹黑哨”的中
国足球超级联赛(《茅奖莫要像中超》,2011-09-09,南方都市报)这的确揭示
了两者之间内在的共性――虽然足球与文学相距太远。
作为对本届茅盾文学的终结性评论,我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是一场由中
国作协导演的“好大喜公”的评奖闹剧,在这场闹剧中串演了三大中国文学丑闻。
2011年中秋之午,清华园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还人民来信,那叫读者来信吧。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WH回来啦!茅盾文学奖一问
wh一句顶一万句
分赃分赃!图书馆处理书求推荐图书馆购买中文图书书单 (包子答谢) (转载)
百合花(茹志鹃)一般般的张居正
我也来说《少年天子》说到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首轮投票前十名回国琐事-图书市场
【打包下载】【第1-8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奇幻与明晰
麦家《刀尖》即为谍战领域封笔之作 会尝试写爱情或武侠刘路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二例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评委话题: 教堂话题: 茅奖话题: 旋转话题: 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