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acromolecules版 - 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相关主题
[合集] 《科学》杂志:饶毅等一批教授等为华人争权谋利(z)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四(转)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五(转)
饶毅对《自然》关于达赖喇嘛报道的回应(z)[转载] 转载:中国化学切莫“走偏”——冷观我国成为化学论文世界
饶毅访谈:判断科学质量比评诺贝尔奖重要zz:[转载]美国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引用论文时经常不读原文
Re: 我现在断开你试验一下Re: 好象可以下学位论文A joke
偶们版上没有什么盗版的东东吧。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Z)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转)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过俄意加法 居全球第二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二(转)在1981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在国际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增长了20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实验室话题: 发表话题: 饶毅话题: 数量
进入Macromolecule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h
发帖数: 12367
1
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04:19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 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雷 宇
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
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
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
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
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
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
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
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
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
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
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
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
。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
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
章。其中,两篇是神经发育:2005年《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年《发育生
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是行为,2008年《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
斗。
另外2005年我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
不是我们的研究,但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它对原研究者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释。
而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记者: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
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
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
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
表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
为止,速度都不算很快。
在我的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
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
”,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
一般来说,我的实验室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
做的领域。
在美国时,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
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rey Goodman、加州大学
旧金山分校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的。
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
Tessier-Lavigne是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
于世。1999年我们三个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在同一期《细胞》杂志上。
我的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
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才能在该领域做下去。后来,
从1999~2009年十年,我们共发表约20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
做过其他两个分子,所有这些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
记者:回国以后呢?
饶毅: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我在美国的工作一样。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
点。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我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即使如此,我现在
也有信心把国内的工作做得比美国的好。
这几年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
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
,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
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重要实验,我
都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
“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记者: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
考,积极推进研究。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
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我们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
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
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
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
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
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
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
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
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
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
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
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研,有人认为我做不
出科研成果才谈政策……不一而足。
也有人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实验室的学生也
有善意的担心。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问题就讨论。
但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
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
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记者: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
,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是
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
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
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
但是,世界科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既可能出自快的途径
,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因此,不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
1 (共1页)
进入Macromolecule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在1981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在国际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增长了20倍Re: 我现在断开你试验一下Re: 好象可以下学位论文
我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提高――世界排名保持第五偶们版上没有什么盗版的东东吧。
中国研究生惨遭导师剥削 连民工都不如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转)
如何获得博士论文?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二(转)
[合集] 《科学》杂志:饶毅等一批教授等为华人争权谋利(z)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四(转)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五(转)
饶毅对《自然》关于达赖喇嘛报道的回应(z)[转载] 转载:中国化学切莫“走偏”——冷观我国成为化学论文世界
饶毅访谈:判断科学质量比评诺贝尔奖重要zz:[转载]美国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引用论文时经常不读原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论文话题: 实验室话题: 发表话题: 饶毅话题: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