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小破猫,要多学习啊
相关主题
都看好了,到底谁搞的分税制习近平推动财政事权改革为这事儿做铺垫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来夸夸朱消气的丰功伟绩别只盯着房价,房地产税的影响比这大得多
中国简单粗暴的税法最符合人心财税体制改革
王福重:GDP造假启示录增值税将推向全国面临中央地方分成问题
朱镕基时期的财税改革:邓小平江泽民赞成适当集权广东代表再提改革分税制:地方的钱被拿走太多 (转载)
传地税系统或面临分拆 整合仍困难广东代表再提改革分税制:地方的钱被拿走太多 (转载)
疯狂的土地财政盛宴释放重大信号广东代表再提改革分税制:地方的钱被拿走太多
备受关注的国地税合并大幕将正式开启我来说说“藏富于民”和“国进民退”吧 (原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改革话题: 分税制话题: 朱镕基话题: 1994话题: 中央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c
发帖数: 2959
1
小破猫的军事文章没看过,不评价,第一次意识到他的问题是他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评论
太不靠谱,比如谢国忠,被他定义成一个只会喊加息的人。谢国忠没水平,投行
一年给他1-2千万,人家傻啊?连基本投行经济学家的运作方式都不知道,你以为他靠
给报纸电话写几句,说几句就能拿那么多钱?市场上那么多基金一年几百万买他的分析
报告。你以为买他在报纸电视上讲的东西?机构投资者连续多年把他评为亚洲区第一经
济学家,那些机构蠢啊?
这个也就算了,毕竟很多人都不清楚投行的内部运作。
今天又来了一出分税制的问题,业内谁不知道这是朱镕基的功劳,到他嘴里成了李鹏的
功能,和和朱都没关系了。
“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
总算谈下来了,我自己则掉了5斤肉。”——朱镕基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从1995年开始又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之2002年的所得
税收入分享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这
是我国建国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
大制度创新。
【改革历史:朱镕基的改革年】
1993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推出分税制改革。所谓分税制,就是把税源分
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3种,目的是把地方拿大头、中央拿小头的财政格
局掉个个,有评论称“这简直就是在割地方大员的肉”。加强中央政府财力也许是朱镕
基最重要的经济思路,这一思路贯穿了他的副总理和总理任期,使得中央政府办了大量
长期以来应办想办但没钱办的事情,成效立竿见影。还在他的副总理末期,中国经济的
瓶颈制约已经得到解决,经济发展的平台初步搭成。
改革历史:朱镕基的改革年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虽说改革总是有人失去有人得
到,但要让强势阶层让出既得利益又谈何容易
“十六条”里有十三条是经济手段,只有三条是行政手段,因此,本次宏观调控与
过去行政收权式的治理整顿是有本质区别的,也不会重蹈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的覆辙。
这是报纸上对1993年6月下发的中央六号文件所作的解释。
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手持尚方宝剑的督察组在后面虎视眈眈,如果不是
上升到党纪高度,如果没有对丢乌纱帽的恐惧,习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
当局和实际上受控于地方大员的银行系统对六号文件的执行就要大打折扣。
中国那些为数不多的懂得西方市场经济原理的经济学家此刻向中南海建言:现在的
关键不是热与不热的问题,而是改与不改的问题。他们说,加速发展首先要加速改革,
只讲发展不讲改革,肯定要出乱子。他们还说,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只有彻底改革中国
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体制,中央政府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
调控手段,中国经济才有可能走出计划体制下的治乱循环。
经济学家的意思很清楚,六号文件无疑是一剂猛药,但是长治久安靠的是制度建设。
他们把意见告诉了朱镕基。“必须紧紧抓住和十分珍惜当前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朱镕基把手一扬,拧起眉毛说,“坚决推进我们酝酿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改革。
”这话要是不加署名,人们会认为是哪位40岁以下以敢言著称的经济学家说的,怎么也
不会想到竟然出自这个固执、强悍,甚至有些专断的政府的副总理之口。
可是当时这样说话的人还不只是朱镕基,还有江泽民,还有李鹏,他们连续发表加
快改革的长篇讲话时,党的另外4位常委也全都在场聆听,即使在中国这样充满了会议
和讲话的国家,这种局面也是不多见的。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经济纲领宣布,要“在本世纪
末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
1994年后来被称为“改革年”。元旦刚过,国务院的高官们就放下架子主动约见记
者,党的宣传机构则表现出一贯的高效率,大家听来听去,好不容易弄明白,朱镕基的
“改革新政”内容如下:财税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物价体制改革。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虽说改革总是有人失去有人得到,但要让强势阶层让出既得
利益又谈何容易。
最难办的财税改革,朱镕基要推行的是分税制,就是把税源分成中央税、地方税和
中央地方共享税3种,目的是把地方拿大头、中央拿小头的财政格局掉个个,而这简直
就是在割地方大员的肉。
可是说话口气有多粗从来都跟腰包有多鼓成正比,不改财税体制,中央政府就无法
主导新经济体制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放权让利,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从
1978的31.2%下降到1994年的14%,能源交通通信等需要全局考虑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央
却没钱上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诸侯经济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各地封锁市
场自造财源,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富省愈富、穷省愈穷,中央却无力调剂;
公款高消费难以控制,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里的中坚分子,朱镕基设计一个中央和地方分享权力和利益的
制度,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充当一个调停人。这个调停人强硬而不失灵活,尽管如此,分
税制的确立也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朱镕基后来回忆说:“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
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总算谈下来了,我自己则掉了5
斤肉。”
从那时起,“朱老板”的称谓就不限于银行系统了,而另一个为朱所不喜欢的称谓
也不胫而走———“经济沙皇”。
分税制是一个讨价还价的产物: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
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
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可是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
若干返还地方。
分税制的效果是逐步显现的,1995年,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降到了谷底,10.
7%,自那以后稳步上升,2001年达到了17.1%。
加强中央政府财力也许是朱镕基最重要的经济思路,这一思路贯穿了他的副总理和
总理任期,使得中央政府办了大量长期以来应办想办但没钱办的事情,成效立竿见影。
还在他的副总理末期,中国经济的瓶颈制约已经得到解决,经济发展的平台初步搭成。
1994年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汇率并轨。1994年之前,官方牌价是1美元兑5元多人民
币,但是外汇调剂市场是1比8元多,黑市价更高,在1992、1993年投资高涨时,1比10
你都换不到美元。
这就给“官倒”以巨大的牟利空间,1987年的外汇价差是500亿,1993年这个数字
可能翻了1倍。
可以想见,朱镕基在1993年底宣布自1994年元旦起取消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的消
息引起的震动有多么大,断了的财路有多么多。
经济学家吴敬琏1997年回忆道:“那时既得利益者进行广泛的公关活动,宣传汇率
并轨将引起巨大混乱,甚至导致人民币崩溃。可是中国政府顶住了压力如期实现并轨,
虽然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而有过短期的小混乱,但是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总的结果是
好的。”
汇率双轨制的结束减少了经济运行的中间成本,人民币从此迈出了按市场定价的脚
步,中国的出口则立即受益,外贸在当年就由赤字转为黑字。
更长远的影响还在后面。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一些国家的经济遭到摧
毁性的破坏,但是中国成功避过风暴。评论者看到的多是中国政府当时的举措,只有少
部分人指出:1993年的宏观调控和1994年的汇率并轨,使中国得以提前补漏,这是中国
后来避免危机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但是也有论者指出汇率并轨的副作用,比如新华社高级记者、经济学者杨继绳就始
终认为,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之所以高达24.1%,人民币因汇率并轨而大幅贬值是最重
要的原因。
1994年的另一项影响全局的改革是银行改革:目的是让银行摆脱地方政府干预,把
人民银行办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成立独立的政策银行承担政策性贷款
。这项改革之所以紧迫,是因为1980年代以来历次经济过热的资金来源都是银行贷款,
在各级政府的干预下,银行成了官员和官商的提款机,但是无论政府、企业还是银行,
都毋需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事实上,同时推开的投资体制和计划体制改革,想解决的正是同一个问题。
至于价格体制改革,则是要完成1988年物价闯关的未竟之业。如同审批制在2001年
,价格双轨制在1994年已经是千夫所指,人神共愤。统计数字显示,1992年仅利率双轨
制一项,就有2200亿以上的寻租空间。
朱镕基在1994年的一揽子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是中央的集体决策,不要
把功劳挂在某一个人头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今年76岁的杨启先回顾
说,“但是朱镕基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从1980年代就开始酝酿,
但是一直没敢作决策,为什么朱能作决策?
因为他有魄力、他敢于改革。1994年的改革非常关键,没有这次改革就没有日后软
着陆的成功。”
s**d
发帖数: 18498
2
中央文件算数还是这种马屁文算数?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5155699.html
1991年的朱镕基算老几,当年总书记总理借钱借不来,他一个刚上来的排名最后的副总
理“一个省一个省去谈”,让人直接把饭碗交出来,就谈成了?
你愿意被忽悠是你的事,我反正把事实列出来了。
z***c
发帖数: 2959
3
俺把原来的标题换了一下,想想你在自己了解的专业应该还是很懂行的,
专业之外多学习吧

家。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小破猫的军事文章没看过,不评价,第一次意识到他的问题是他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评论
: 太不靠谱,比如谢国忠,被他定义成一个只会喊加息的人。谢国忠没水平,投行
: 一年给他1-2千万,人家傻啊?连基本投行经济学家的运作方式都不知道,你以为他靠
: 给报纸电话写几句,说几句就能拿那么多钱?市场上那么多基金一年几百万买他的分析
: 报告。你以为买他在报纸电视上讲的东西?机构投资者连续多年把他评为亚洲区第一经
: 济学家,那些机构蠢啊?
: 这个也就算了,毕竟很多人都不清楚投行的内部运作。
: 今天又来了一出分税制的问题,业内谁不知道这是朱镕基的功劳,到他嘴里成了李鹏的
: 功能,和和朱都没关系了。
: “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

z***c
发帖数: 2959
4
要嘴硬请继续,要丢人请继续
项怀诚:亲历分税制改革 朱镕基同志“东奔西走做工作”
2008年08月25日 07:46中国财经报【大 中 小】 【打印】
“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及时的、成功的,对形成当前经济的好形势发挥了重要
作用。”“对财税体制取得的成功,怎么评价都不过分。”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
镕基曾对分税制改革作出这样的评价。1994年我国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在新中国财政
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改革,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
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了稳定的渠道,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增强了财政的宏
观调控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财税体制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拉开分税制改革序幕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1992
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
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有一段专门论述财税体制改革,总计800多字,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把
现行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二是改革和完善税收
制度,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三是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公布以后,分税制改革就在全党动员起来了。此前,就财税体制改
革曾作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是数据上的准备工作。财税体制改革要算很多账,调整分
配关系,无论中央与地方之间还是国家与企业之间,都很复杂。地区之间要平衡,行业
之间税负也要平衡,很难处理。二是要设计税种。精简哪些税种,新建哪些税种等等,
税负的调整还要征求各方面意见。三是要介绍分税制,因为上上下下并不熟悉。时任财
政部部长的刘仲藜在北京龙泉宾馆主持召开了一次体制改革座谈会,我当时是常务副部
长,在会上有个发言,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分税制。龙泉宾馆会议对统一思想非常
有益,随后工商税制改革和分税制改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1993年下半年,无论财
政部还是税务总局两个办公楼晚上经常灯火通明。那时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大大提高了
效率。税务总局出了很多改革方案,还开了很多座谈会,包括纳税人的、地方政府的、
专家学者的、海外一些人的。就工商税制改革听取各方面意见而言,这次可能是历史上
最充分的一次了。我认为在分税制改革中当时的国家税务总局做了大量工作。
镕基同志“东奔西走做工作”
对分税制改革,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非常关心和支持。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存感激
。我知道,小平、陈云同志始终关心分税制改革,支持中央适当集中财权。时任中共中
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先后多次分片主持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的书记、省长座谈会,宣
讲政策,听取意见,消除误会。记得1993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的珠岛宾馆召开中
南和西南两大区10个省的书记、省长座谈会。原先财政部没有随行任务,会上有位省长
对分税制提出一些意见,因为涉及许多具体政策,曾庆红同志临时电话通知我参加会议
。我接了电话就直奔机场,当晚赶到广州。所以我赶上了那次座谈会的尾巴,亲身体会
到高层领导对分税制改革的关心和支持。
负责财税改革工作的常务副总理朱镕基同志亲自带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带领相关
部门的同志,先后走了13个省,面对面地算账,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每次去都是专
机,一般是五六十人,最多的一次80多人。镕基同志说过,到地方去征求意见,核心问
题是财政,所以他对财政部特别宽容,在严格控制随行人员的前提下,却对财政部网开
一面,愿去几位就去几位。先后随镕基同志到各省市征求意见的同志,有刘仲藜、刘克
崮,姜永华、王立峰、许宏才等。除了广东、海南,其他地方我都去了。每次随行都不
轻松,经常加班加点,有的时候通宵达旦,车轮大战。事后镕基同志曾经半开玩笑地说
过,自己那段日子是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苦口婆心,有时忍气吞声,有时软硬兼施。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央文件算数还是这种马屁文算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5155699.html
: 1991年的朱镕基算老几,当年总书记总理借钱借不来,他一个刚上来的排名最后的副总
: 理“一个省一个省去谈”,让人直接把饭碗交出来,就谈成了?
: 你愿意被忽悠是你的事,我反正把事实列出来了。

s**d
发帖数: 18498
5
嘴硬的是你吧,中央全会,党代会的文件,头两年就说了要搞分税制,这是什么分量?
等朱镕基当上常务副总理,决定都做了,他还做狗屁工作。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嘴硬请继续,要丢人请继续
: 项怀诚:亲历分税制改革 朱镕基同志“东奔西走做工作”
: 2008年08月25日 07:46中国财经报【大 中 小】 【打印】
: “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及时的、成功的,对形成当前经济的好形势发挥了重要
: 作用。”“对财税体制取得的成功,怎么评价都不过分。”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
: 镕基曾对分税制改革作出这样的评价。1994年我国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在新中国财政
: 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改革,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
: 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了稳定的渠道,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增强了财政的宏
: 观调控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形成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 的财税体制框架。

a***t
发帖数: 772
6
哈哈,掉了五斤肉
用金马奖评委的话讲:演的太过猛烈
当然,糊弄九十年代啥也没见过的老百姓,还是有效的
h******k
发帖数: 13418
7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
笑死了!
u*********r
发帖数: 7835
8
不过当年的确靠的是老朱搞定分税制哈,主要是搞定了南天王,谢非后来也给调到中央
给了个国家领导人的头衔郁郁而终。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掉了五斤肉
: 用金马奖评委的话讲:演的太过猛烈
: 当然,糊弄九十年代啥也没见过的老百姓,还是有效的

s**d
发帖数: 18498
9
他一个排名最后的副总理,搞定谁阿

【在 u*********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过当年的确靠的是老朱搞定分税制哈,主要是搞定了南天王,谢非后来也给调到中央
: 给了个国家领导人的头衔郁郁而终。

h******k
发帖数: 13418
10
93年财政部通宵达旦忙活,朱94年全国旅游了一下,顺便带上财政部的工作人员,算摘了
桃子.
相关主题
传地税系统或面临分拆 整合仍困难习近平推动财政事权改革为这事儿做铺垫
疯狂的土地财政盛宴释放重大信号别只盯着房价,房地产税的影响比这大得多
备受关注的国地税合并大幕将正式开启财税体制改革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z***c
发帖数: 2959
11
桃子好摘的话,其他副总理就不会闲着了,也不会摘完后关于各类分税制的文章,
报纸上的,学术期刊上的,李鹏两个字都只出现一两次了。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93年财政部通宵达旦忙活,朱94年全国旅游了一下,顺便带上财政部的工作人员,算摘了
: 桃子.

h******k
发帖数: 13418
12
朱真正牛B的是执行14大的挫子精神,搞国企下岗改革,为私有化提供土壤,才有了今天N
多的亿万富翁.
z***c
发帖数: 2959
13
嗯,本来我想把朱做的几件事情列出来,解释今天温家宝政府有钱了(他做的事情
对老百姓是好是孬另说)
写快了只写了一个分税制就急急忙忙发出来,没想到到引出另一讨论

N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朱真正牛B的是执行14大的挫子精神,搞国企下岗改革,为私有化提供土壤,才有了今天N
: 多的亿万富翁.

h******k
发帖数: 13418
14
其他人想上也不行啊,朱这个大右派对国企有刻骨铭心的仇恨,捧红他才能让中国挥刀自
宫,再养肥N多的亿万富翁,这里边的水你翻两篇文章就懂了?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桃子好摘的话,其他副总理就不会闲着了,也不会摘完后关于各类分税制的文章,
: 报纸上的,学术期刊上的,李鹏两个字都只出现一两次了。

s**d
发帖数: 18498
15
你看看最近10年和再往前10年,发电量,煤炭消耗量,运输周转量都是多少,增长率多
少,再说为什么有钱。提醒你一下,增长这些东西不用中央财政出钱。你最好再解释解
释为什么老朱在的时候才那么点产量,电和煤居然都能过剩。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本来我想把朱做的几件事情列出来,解释今天温家宝政府有钱了(他做的事情
: 对老百姓是好是孬另说)
: 写快了只写了一个分税制就急急忙忙发出来,没想到到引出另一讨论
:
: N

h******k
发帖数: 13418
16
这事破帽说的没错,朱既不时前期的决策和也不是主要工作的领导者,就是后来全国旅游
了以下,摘了桃子.朱说自己苦口婆心,有时忍气吞声,不过是给自己贴金的手段,副总理
身份的钦差,未来总理的候选,有几个地方官员敢对着干,他不把困难摆摆,怎么显出自己
干事了.有人捧朱才是真的,最后把朱屠户捧上来,对国企打开杀界了.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本来我想把朱做的几件事情列出来,解释今天温家宝政府有钱了(他做的事情
: 对老百姓是好是孬另说)
: 写快了只写了一个分税制就急急忙忙发出来,没想到到引出另一讨论
:
: N

z***c
发帖数: 2959
17
WTO红利知道吧,影帝占一个时间差的优势,影帝才是摘桃子的人。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看最近10年和再往前10年,发电量,煤炭消耗量,运输周转量都是多少,增长率多
: 少,再说为什么有钱。提醒你一下,增长这些东西不用中央财政出钱。你最好再解释解
: 释为什么老朱在的时候才那么点产量,电和煤居然都能过剩。

h******k
发帖数: 13418
18
这个桃子当然要承认啊.影帝摘了和朱屠户摘没有矛盾.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WTO红利知道吧,影帝占一个时间差的优势,影帝才是摘桃子的人。
z***c
发帖数: 2959
19
破猫可没觉得影帝是摘桃子的,他觉得02年到现在换其他人都不如影帝干得好。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桃子当然要承认啊.影帝摘了和朱屠户摘没有矛盾.
h******k
发帖数: 13418
20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不能人为的建立联系,破帽对影帝的评价和他对朱的评价没什么内
部联系.起码在影帝和朱的交集WTO上,破帽并没有抹杀朱对WTO的贡献,
影帝干的好能不能全部归功于WTO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破猫可没觉得影帝是摘桃子的,他觉得02年到现在换其他人都不如影帝干得好。
z***c
发帖数: 2959
21
我知道的严肃的研究是把近十年的发展归功到WTO红利和人口红利上,谁觉得影帝功劳
更大的不妨拿研究来说话,我也跟着学习。反正现在的学科进步,把政策量化的研究
方法多多,在统计意义上都是可以拿来分析研究的。
破猫估计要拿高铁来说话,不过诺贝奖Fogel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如果美国没有建铁路
,美国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不会有什么不同。高铁也许不一样,不过抛开表面的东西
,要拿严肃的研究来说话,否则就是给影帝瞎贴金。当然了,这只是bbs,也没必要太
较真。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不能人为的建立联系,破帽对影帝的评价和他对朱的评价没什么内
: 部联系.起码在影帝和朱的交集WTO上,破帽并没有抹杀朱对WTO的贡献,
: 影帝干的好能不能全部归功于WTO也是值得商榷的.

d1
发帖数: 1213
22
我知道你看宏观,可是客观的事实就是,普通大学生毕业工资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啊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看最近10年和再往前10年,发电量,煤炭消耗量,运输周转量都是多少,增长率多
: 少,再说为什么有钱。提醒你一下,增长这些东西不用中央财政出钱。你最好再解释解
: 释为什么老朱在的时候才那么点产量,电和煤居然都能过剩。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来说说“藏富于民”和“国进民退”吧 (原创)朱镕基时期的财税改革:邓小平江泽民赞成适当集权
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分税制传地税系统或面临分拆 整合仍困难
朱镕基是不折不扣的老将啊!疯狂的土地财政盛宴释放重大信号
萝卜朱清华谈话曝光 提及房地产和地方政府 zz备受关注的国地税合并大幕将正式开启
都看好了,到底谁搞的分税制习近平推动财政事权改革为这事儿做铺垫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来夸夸朱消气的丰功伟绩别只盯着房价,房地产税的影响比这大得多
中国简单粗暴的税法最符合人心财税体制改革
王福重:GDP造假启示录增值税将推向全国面临中央地方分成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改革话题: 分税制话题: 朱镕基话题: 1994话题: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