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谈谈68年上山下乡的战略意义
相关主题
原来上山下乡就是搞文革,那么西方看来一直都在搞文革啊
知青上山下乡有什么不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主席是对的,邓shopping是错的。
上山下乡的三重战略意义:两融一防
上山下乡的原因其实是城市人口严重过剩
习太子上山下乡
为什么要在68年加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小将听好,没胡耀邦,你们现在还上山下乡当农民!
上山下乡的初衷是好的
我一个初中同学30年前就死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青话题: 上山下乡话题: 下乡话题: 知识青年话题: 农村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g
发帖数: 14447
1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3.大规模有秩序的展开百万知青上山下乡,从68年底起,成立新疆等10大建设兵团。
这些举措,特别是第二第三,都是为了防止苏联对我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因此
,号召知青下乡,一方面是为了在可能爆发的核战争里保存青年,一方面是在中国北方
构筑民兵的汪洋大海,防御苏联坦克长驱直入。
也正是因为中国有了如此大规模的防范措施,使得苏联望而生畏,没有孤注一掷。但是
我们并不能因为没有爆发战争,就彻底否定了备战的必要性。事实上,就在68年底毛号
召知青上山下乡不到三个月之后,中苏边境就爆发了小规模冲突,也就是珍宝岛之战。
事实上,直到1978年走资派上台之后,知青为主的建设兵团依然有着突出的战略意义。
以至于虽然78年起邓集团为了否定毛时代开始抹黑上山下乡,但是因为为了准备打那个
投名状不得不提防苏联从北方入侵,不得不推迟了兵团知青的返程过程,搞得知青们意
见很大。
T4
发帖数: 273
2
主席千古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s******8
发帖数: 7105
3
在乡下种地最能保护知识青年,所以你也不要搞什么科学了,到乡下种地就好了。
d***q
发帖数: 1289
4
我觉得主要意义在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吧。有没有人给个这方面的文章啊。我也就是自
己猜想。中国的baby boom一代没有那么多大学上,又不能自己开公司,做个体户,工
厂分配也是一个顶一个,就业压力应该挺大的吧。
H****g
发帖数: 14447
5
所谓缓解就业压力,是78年之后才有过的说法,而出处就是林立果搞的571纲要。
这种说法完全无视60年代中国的外部军事环境。64年中国刚刚爆了原子弹,但是还形不
成战斗力。所以当时几个核大国都曾经试图对中国核基地实施外科手术打击,有苏联,
也有英美。
所以才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说法。这些都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战略举措。68年底的上
山下乡也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跟缓解就业毫无关系。
实际上,如果要为了创造就业,难道在城市创造就业不比在农村更容易更节省成本?当
时财政上为了支援上山下乡,不光是要拿出粮票补贴,还有给知青的安置费用,平均每
个人都是好几百元。如果在城市扩大就业,显然就不需要支出额外这几亿安置费。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主要意义在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吧。有没有人给个这方面的文章啊。我也就是自
: 己猜想。中国的baby boom一代没有那么多大学上,又不能自己开公司,做个体户,工
: 厂分配也是一个顶一个,就业压力应该挺大的吧。

i**n
发帖数: 1436
6
你猜的没错,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其实用脚也
能想明白,真要是保护知青,应该把知青放到大三线的工厂里去。中国本来就缺少知识
分子,怎么可能如此浪费人才呢?现在很多人睁着眼睛胡扯八道,令人不齿。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主要意义在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吧。有没有人给个这方面的文章啊。我也就是自
: 己猜想。中国的baby boom一代没有那么多大学上,又不能自己开公司,做个体户,工
: 厂分配也是一个顶一个,就业压力应该挺大的吧。

H****g
发帖数: 14447
7
然后让苏联坦克长驱直入?

【在 i**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猜的没错,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其实用脚也
: 能想明白,真要是保护知青,应该把知青放到大三线的工厂里去。中国本来就缺少知识
: 分子,怎么可能如此浪费人才呢?现在很多人睁着眼睛胡扯八道,令人不齿。

s**s
发帖数: 781
8
战略意义个头,
就是在社会混乱,经济凋敝的情况下,
没法解决青年人的出路问题,
老毛拍脑袋,变相流放年轻人罢了

苏边境陈兵百万。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s**s
发帖数: 781
9
571纲要说的还基本还没错,
在文革胡搞这个问题上,
毛比林更胡来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所谓缓解就业压力,是78年之后才有过的说法,而出处就是林立果搞的571纲要。
: 这种说法完全无视60年代中国的外部军事环境。64年中国刚刚爆了原子弹,但是还形不
: 成战斗力。所以当时几个核大国都曾经试图对中国核基地实施外科手术打击,有苏联,
: 也有英美。
: 所以才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说法。这些都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战略举措。68年底的上
: 山下乡也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跟缓解就业毫无关系。
: 实际上,如果要为了创造就业,难道在城市创造就业不比在农村更容易更节省成本?当
: 时财政上为了支援上山下乡,不光是要拿出粮票补贴,还有给知青的安置费用,平均每
: 个人都是好几百元。如果在城市扩大就业,显然就不需要支出额外这几亿安置费。

H****g
发帖数: 14447
10
鹦鹉学舌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战略意义个头,
: 就是在社会混乱,经济凋敝的情况下,
: 没法解决青年人的出路问题,
: 老毛拍脑袋,变相流放年轻人罢了
:
: 苏边境陈兵百万。
: 方。

相关主题
上山下乡的三重战略意义:两融一防
上山下乡的原因其实是城市人口严重过剩
习太子上山下乡
为什么要在68年加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k*****a
发帖数: 7389
11
楼主对于上山下乡的军事战略意义基本了解,但是还遗漏了同样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的意义。
上山下乡对于新社会建设也是意义重大的:寄重任于一代知青,让他们撒出文明的火种,急剧提高广大农村文化水平,急剧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千古从未完成的大计几乎成功,假如没有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的破坏。
s**s
发帖数: 781
12
建议转JOKE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对于上山下乡的军事战略意义基本了解,但是还遗漏了同样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的意义。
: 上山下乡对于新社会建设也是意义重大的:寄重任于一代知青,让他们撒出文明的火种,急剧提高广大农村文化水平,急剧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千古从未完成的大计几乎成功,假如没有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的破坏。

k*****a
发帖数: 7389
13
老将的智力,其实比普通农民还低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建议转JOKE
m****i
发帖数: 99
14
先别扯战略意义,什么事情首先都有紧迫的经济,现实意义。
上山下乡主要是把革命的主力疏散到农村,以免文革进行的太过火。
类似的:
百花齐放让知识分子批评党员过火后,搞了反右。
大跃进搞过火后,城市和农村人口失衡,原来到城市工作的人被劝回农村,大概有个几
百万人吧。
w*****1
发帖数: 210
15
你经历过当时的情况吗?纯属瞎掰扯!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c******2
发帖数: 4019
16

方。
老三届的想把你揍成纸片,再印成毛选合体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a***t
发帖数: 772
17
想太多了
城市青年人没有工作可做而已
毛就是史上第一大忽悠
s**********n
发帖数: 118
18
毛主席英明决策!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t**********t
发帖数: 12071
19
LZ想说,解放军打不过苏联人,就拿手无缚鸡之力的知青们去挡苏联坦克。
g**********0
发帖数: 886
20
正解
内蒙新疆一旦遭到进攻
既定的方案就是
PLA正规军“大踏步”向后方“转移”
当地知青组成的“兵团”与阵地共存亡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LZ想说,解放军打不过苏联人,就拿手无缚鸡之力的知青们去挡苏联坦克。
相关主题
小将听好,没胡耀邦,你们现在还上山下乡当农民!
上山下乡的初衷是好的
我一个初中同学30年前就死了
主席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t*******y
发帖数: 21396
21
初中毕业就知识分子了?

【在 i**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猜的没错,8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其实用脚也
: 能想明白,真要是保护知青,应该把知青放到大三线的工厂里去。中国本来就缺少知识
: 分子,怎么可能如此浪费人才呢?现在很多人睁着眼睛胡扯八道,令人不齿。

H****g
发帖数: 14447
22
哈哈,赵姨娘们会数几门炮就能冒充军史专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LZ想说,解放军打不过苏联人,就拿手无缚鸡之力的知青们去挡苏联坦克。
g***r
发帖数: 3498
23
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
尤其是在城乡二元制,压迫农村为发展工业积累的大背景下
即使到了现在
如果强制,北京、上海、广州户口的教师、公务员、医生这些吃公家饭的,每年至少有
几个月去老、少、边、穷地区
相信照样是少部分人悲愤,绝大多数人支持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A*****i
发帖数: 3587
24
LZ编故事的能力登峰造极……
还战略意义,让你去下乡你去么?
H****g
发帖数: 14447
25
因为是战略疏散,所以不是你想去就能去。
一家如果俩孩子,只能去一个,多了不让。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LZ编故事的能力登峰造极……
: 还战略意义,让你去下乡你去么?

b*******m
发帖数: 5492
26
确实厉害,其实57年就是打着反右的旗号,变相保护知识分子,把他们下方到农村去,
干点农活,锻炼锻炼身体什么的。主席其实还是爱护知识分子的,是知识分子不理解主
席的一片苦心阿
S*******r
发帖数: 11017
27
上山下乡最主要的原因是:
当时第一产业(农业)根本无法支撑第二和第三产业,农产量根本无力养活不从事农业
生产的城市人口。只好把这部分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人为地转移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
农村人口。
没有粮食吃这个不是靠财政支出可以解决的。财政赤字可以补贴知青的安置粮食费用,
但是没法变出粮食来喂饱知青。唯一可以用钱解决的就是用外汇去进口粮食,填补国内
粮食产量和国内粮食需求量的巨大缺口,可是中国人民银行印不了美金。
d*********t
发帖数: 4393
28
你有什么根据说一家只能去一个?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是战略疏散,所以不是你想去就能去。
: 一家如果俩孩子,只能去一个,多了不让。

H****g
发帖数: 14447
29
说说多少知青被饿死?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最主要的原因是:
: 当时第一产业(农业)根本无法支撑第二和第三产业,农产量根本无力养活不从事农业
: 生产的城市人口。只好把这部分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人为地转移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
: 农村人口。
: 没有粮食吃这个不是靠财政支出可以解决的。财政赤字可以补贴知青的安置粮食费用,
: 但是没法变出粮食来喂饱知青。唯一可以用钱解决的就是用外汇去进口粮食,填补国内
: 粮食产量和国内粮食需求量的巨大缺口,可是中国人民银行印不了美金。

H****g
发帖数: 14447
30
当时就那样的规定啊,你问问父母有没有子女全部都下乡的不就知道了。

【在 d*********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什么根据说一家只能去一个?
相关主题
就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
北大教授:启动新时代上山下乡工程
我知道的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目的、评价 wiki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S*******r
发帖数: 11017
31
楼主说反了:是一家只能有一个孩子解决城镇就业。其他的全部都得去下乡。
我的父母都是这样,父亲那边本身出身就是农村,所以兄弟姐妹几个中学毕业全回了老
家,只有一个大哥顺补我爷爷在上海退下来的位置去当工人;母亲那边最小的妹妹留在
外公外婆身边当了工人,其余的不是去当兵就是去农场。

【在 d*********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什么根据说一家只能去一个?
b*******m
发帖数: 5492
32
问了父母的,你又说以偏概全,让人找中央红头文件
谁主张谁举证吧,你把红头文件拿出来晾晾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当时就那样的规定啊,你问问父母有没有子女全部都下乡的不就知道了。
H****g
发帖数: 14447
33
另外,不是只能去一个,而是说,如果只有俩孩子,那只能去一个。如果三个,那最多
俩。【 在
davidwright (davidwr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S*******r
发帖数: 11017
34
正是因为是知青,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所以至少能自给自足才不会被饿死啊。
要是不是知青,而是留在城里,那TG根本没粮食给他们吃,这才会被饿死。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说多少知青被饿死?
H****g
发帖数: 14447
35
那就版上做个调查吧。看看谁家里当年是所有子女都上山下乡的?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问了父母的,你又说以偏概全,让人找中央红头文件
: 谁主张谁举证吧,你把红头文件拿出来晾晾

b*******m
发帖数: 5492
36
还是红头文件好,网上调查屁用不顶,网上调查有用的话,日本早被nuke一万回了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版上做个调查吧。看看谁家里当年是所有子女都上山下乡的?
l**k
发帖数: 45267
37
去北大荒的知青对填补劳动力空白,提高农业产量,应该还是有用的
但是广大内地可不是那么缺乏劳动力,我爸说他下放之后第二年起生产队长都不给他派
足够的活,说他们知青分了社员的工分。他们下放那些年也没开垦什么荒地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最主要的原因是:
: 当时第一产业(农业)根本无法支撑第二和第三产业,农产量根本无力养活不从事农业
: 生产的城市人口。只好把这部分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人为地转移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
: 农村人口。
: 没有粮食吃这个不是靠财政支出可以解决的。财政赤字可以补贴知青的安置粮食费用,
: 但是没法变出粮食来喂饱知青。唯一可以用钱解决的就是用外汇去进口粮食,填补国内
: 粮食产量和国内粮食需求量的巨大缺口,可是中国人民银行印不了美金。

S*******r
发帖数: 11017
38
两孩子去一个,你的解读是TG最多只让去一个;那我可以解读成TG只让留一个;
三孩子去两个,你的解读是TG最多只让去倆个;那我依旧可以解读成TG只让留一个。
你觉得你我的解读更consistent还是您的解读?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不是只能去一个,而是说,如果只有俩孩子,那只能去一个。如果三个,那最多
: 俩。【 在
: davidwright (davidwr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H****g
发帖数: 14447
39
希望以后你能用这个标准律己。
红头文件第二条。
二、病残不能参加农业劳动的,独生子女,多子女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中国籍的外国
人子女,不动员下乡。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
1973.08.04
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
一、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以上山下乡为主。除根据有关规定和国家计划直接升学和
不动员下乡的几种人之外,其余的,可以都动员下乡,也可以分配一部分到其他行业,
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
二、病残不能参加农业劳动的,独生子女,多子女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中国籍的外国
人子女,不动员下乡。归侨学生下乡的,主要安排到华侨农场。矿山井下、野外勘探、
森林采伐等行业补充减员或按国家计划增加工人时,可由退休的职工子女顶替,或者
从本单位职工的子女中招收。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红头文件好,网上调查屁用不顶,网上调查有用的话,日本早被nuke一万回了
S*******r
发帖数: 11017
40
我觉得TG也没指望把一群16-17岁的半大孩子赶到农村能提高多少农产量,重点是至少
这批人不用待在城里光消耗粮食不生产了。当时有一个城市户口,ZF是要发各种票证供
给农副产品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变成农村户口,ZF就甩掉这个包袱了。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去北大荒的知青对填补劳动力空白,提高农业产量,应该还是有用的
: 但是广大内地可不是那么缺乏劳动力,我爸说他下放之后第二年起生产队长都不给他派
: 足够的活,说他们知青分了社员的工分。他们下放那些年也没开垦什么荒地

相关主题
讨论知青下乡的,别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我的老师里面很多上山下乡过的
组图:1978年云南五万知青罢工下跪请愿回城 (转载)
84到94算一拨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b*******m
发帖数: 5492
41
你用哪只眼睛看到一家只能去一个了?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希望以后你能用这个标准律己。
: 红头文件第二条。
: 二、病残不能参加农业劳动的,独生子女,多子女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中国籍的外国
: 人子女,不动员下乡。
: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
: 1973.08.04
: 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
: 一、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分配,以上山下乡为主。除根据有关规定和国家计划直接升学和
: 不动员下乡的几种人之外,其余的,可以都动员下乡,也可以分配一部分到其他行业,
: 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

H****g
发帖数: 14447
42
如果按照每家7口人计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个孩子。
中国当时5亿人,就是7000万家庭,2.1亿孩子。
如果每家只让留一个,那么就应该有1.4亿知青。
即使合乎年龄标准的只有10分之一,也有1400万知青。
上山下乡持续了二十多年,那就是有上亿知青?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两孩子去一个,你的解读是TG最多只让去一个;那我可以解读成TG只让留一个;
: 三孩子去两个,你的解读是TG最多只让去倆个;那我依旧可以解读成TG只让留一个。
: 你觉得你我的解读更consistent还是您的解读?

H****g
发帖数: 14447
43
你用那只眼睛看到我说一家只能去一个了?
我说的是,如果有两个孩子,最多去一个。如果有n个孩子,最多去n-1个。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用哪只眼睛看到一家只能去一个了?
b*******m
发帖数: 5492
44
good math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按照每家7口人计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个孩子。
: 中国当时5亿人,就是7000万家庭,2.1亿孩子。
: 如果每家只让留一个,那么就应该有1.4亿知青。
: 即使合乎年龄标准的只有10分之一,也有1400万知青。
: 上山下乡持续了二十多年,那就是有上亿知青?

S*******r
发帖数: 11017
45
你的数据量度太大,这样的估计根本不反应真实情况。5亿人里平均7口之家这个input
实在难以考证,结论上亿知青也随之变成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
你给出的那个文件也无法证明你说的“最多只让去N个”的说法--你大概想证明TG发动
上山下乡是为了对抗北方侵略的论点。也许TG确实有这方面的考量,但这绝对不是上山
下乡的主要意图。
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上山下乡绝对不是TG主动去initiate的,而是被没饭吃搞到
焦头烂额的无奈之举,也许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抵御毛子入侵的作用。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按照每家7口人计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个孩子。
: 中国当时5亿人,就是7000万家庭,2.1亿孩子。
: 如果每家只让留一个,那么就应该有1.4亿知青。
: 即使合乎年龄标准的只有10分之一,也有1400万知青。
: 上山下乡持续了二十多年,那就是有上亿知青?

H****g
发帖数: 14447
46
我至少给你了可以批判可以证伪的数据,还给了你红头文件。
你呢,除了开口就胡喷,有什么可以让别人批判的论据没有?

input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数据量度太大,这样的估计根本不反应真实情况。5亿人里平均7口之家这个input
: 实在难以考证,结论上亿知青也随之变成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
: 你给出的那个文件也无法证明你说的“最多只让去N个”的说法--你大概想证明TG发动
: 上山下乡是为了对抗北方侵略的论点。也许TG确实有这方面的考量,但这绝对不是上山
: 下乡的主要意图。
: 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上山下乡绝对不是TG主动去initiate的,而是被没饭吃搞到
: 焦头烂额的无奈之举,也许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抵御毛子入侵的作用。

r******t
发帖数: 8967
47
不可否认,知青对农村进步贡献巨大。
S*******r
发帖数: 11017
48
首先我哪里有在“胡喷”,请明示。
其次既然你自己承认你的证据数据不可靠,那你的论点显然站不住脚。
最后我给你的论据很明确:本人父母叔伯姨舅的亲身经历,当时国内经济的真实情形。
Don't take it personal.大家探讨历史问题为的就是发掘真实,错了就错了,不用不
好意思承认。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至少给你了可以批判可以证伪的数据,还给了你红头文件。
: 你呢,除了开口就胡喷,有什么可以让别人批判的论据没有?
:
: input

j*******n
发帖数: 10868
49
你给这位讲道理就是joke了,it的论证是太祖朝都吃鲜肉没有冻肉因为老百姓家里没冰箱

input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数据量度太大,这样的估计根本不反应真实情况。5亿人里平均7口之家这个input
: 实在难以考证,结论上亿知青也随之变成了garbage in garbage out
: 你给出的那个文件也无法证明你说的“最多只让去N个”的说法--你大概想证明TG发动
: 上山下乡是为了对抗北方侵略的论点。也许TG确实有这方面的考量,但这绝对不是上山
: 下乡的主要意图。
: 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上山下乡绝对不是TG主动去initiate的,而是被没饭吃搞到
: 焦头烂额的无奈之举,也许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抵御毛子入侵的作用。

w**********k
发帖数: 6250
50
天不生先主席,万古如长夜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相关主题
原来上山下乡就是搞文革,那么西方看来一直都在搞文革啊
知青上山下乡有什么不好?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主席是对的,邓shopping是错的。
上山下乡的三重战略意义:两融一防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b****r
发帖数: 17995
51
要是你住的城市随时可能挨核弹,我看你下不下乡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乡下种地最能保护知识青年,所以你也不要搞什么科学了,到乡下种地就好了。
l**k
发帖数: 45267
52
这么说当年下乡的知青都是自愿去躲核弹的?你父母当过知青么?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你住的城市随时可能挨核弹,我看你下不下乡
d***q
发帖数: 1289
53
大家可能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知青不只是去的东北新疆和云南,很多知青去的是本
地的农村或者靠近自己城市的别的小城市。不知道这里面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知青文革
前好像就有了。
r******n
发帖数: 4522
54
外科手术攻击的是核设施跟基地吧,要知道苏联会核大城市,那就让那帮吃特供的领导
们先下乡了,哪里轮得到革命小将?
b*******8
发帖数: 37364
55
当时如果有的选,城里的还是不愿下乡的吧。从这个意义理解,规定应当是只允许留一
个在城里。
如果大家挤破头要下去,那可以理解成最多去N-1个,只是N-1定的这么高,控制的意义
就不大了,应该定个比较小的常数比如1才合理。
S*******r
发帖数: 11017
56
只要不占用要吃皇粮(粮票副食品票劳保etc)的城市户口名额,举国上下哪里都可以
用来安置知青。我小舅就在省内某农场被消化,我妈则被送去了大兴安岭。
再次证明TG是手里没粮才被迫下放这部分城市人口的。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可能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知青不只是去的东北新疆和云南,很多知青去的是本
: 地的农村或者靠近自己城市的别的小城市。不知道这里面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知青文革
: 前好像就有了。

d***q
发帖数: 1289
57
我的观点虽然也是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为什么后来又有返城呢?难道后来城市里能解决
就业和吃饭问题了?显然有很多人回城后没有能就业,但是吃饭怎么解决的呢?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只要不占用要吃皇粮(粮票副食品票劳保etc)的城市户口名额,举国上下哪里都可以
: 用来安置知青。我小舅就在省内某农场被消化,我妈则被送去了大兴安岭。
: 再次证明TG是手里没粮才被迫下放这部分城市人口的。

S*******r
发帖数: 11017
58
我不是很了解,从WIKI来看貌似大规模返城要等到文革结束的70年代后期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9%9D%92%E5%A4%A7%E8%BF%
而且也是知青不断斗争的结果。
之前如果有陆续返城的,要么是提干,要么是工农兵学员考大学。TG再怎么没钱没粮,
总还是要保有一只公务员和工程师队伍的。
还有就是《天浴》里面女知青靠献身返城的那种例子,不敢说是大规模,但毕竟有这些
现象。多年后长辈们还说,当年农村的生产队长确实没几个是好东西。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观点虽然也是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为什么后来又有返城呢?难道后来城市里能解决
: 就业和吃饭问题了?显然有很多人回城后没有能就业,但是吃饭怎么解决的呢?

g********w
发帖数: 2539
59

出口粮食越来越少,进口粮食越来越多,简单的说就是不再拿人民的口粮换军费。
http://jyw.znufe.edu.cn/znjjslt/zhrmghgjjs/xzglsltyj/t20051115_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观点虽然也是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为什么后来又有返城呢?难道后来城市里能解决
: 就业和吃饭问题了?显然有很多人回城后没有能就业,但是吃饭怎么解决的呢?

H****g
发帖数: 14447
60
你家长辈被生产队长非礼了没有?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是很了解,从WIKI来看貌似大规模返城要等到文革结束的70年代后期了: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9%9D%92%E5%A4%A7%E8%BF%
: 而且也是知青不断斗争的结果。
: 之前如果有陆续返城的,要么是提干,要么是工农兵学员考大学。TG再怎么没钱没粮,
: 总还是要保有一只公务员和工程师队伍的。
: 还有就是《天浴》里面女知青靠献身返城的那种例子,不敢说是大规模,但毕竟有这些
: 现象。多年后长辈们还说,当年农村的生产队长确实没几个是好东西。

相关主题
上山下乡的三重战略意义:两融一防
上山下乡的原因其实是城市人口严重过剩
习太子上山下乡
为什么要在68年加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S*******r
发帖数: 11017
61
这么好的机会肯定得先给令堂这样出身又红又专、拥护伟大主席的革命家庭才是啊
家母不才 出身比较小资 最后还是非常惭愧地考工农兵学员回城的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家长辈被生产队长非礼了没有?
V******B
发帖数: 3940
62
回城是因为招工,后来还可以考大学
老耄死好几年了,才有知青可能回城不需要工作,那个时候,知青都要闹事了

【在 d***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观点虽然也是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为什么后来又有返城呢?难道后来城市里能解决
: 就业和吃饭问题了?显然有很多人回城后没有能就业,但是吃饭怎么解决的呢?

x****f
发帖数: 15
63
re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战略意义个头,
: 就是在社会混乱,经济凋敝的情况下,
: 没法解决青年人的出路问题,
: 老毛拍脑袋,变相流放年轻人罢了
:
: 苏边境陈兵百万。
: 方。

d***q
发帖数: 1289
64
考大学,提干和卖身的应该都是少数,我的意思是那种大规模的返城。印象中,可能大
城市没有全部返城,但是据我观察的一个小城市里的知青几乎都返城了。而且后来返城
都放开了吧,愿意回去的都可以回去。没有返城的,很多人可能因为在当地结婚生子了
,或者像上海这种回去了都不让进家门,或者家里没地方住。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是很了解,从WIKI来看貌似大规模返城要等到文革结束的70年代后期了: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9%9D%92%E5%A4%A7%E8%BF%
: 而且也是知青不断斗争的结果。
: 之前如果有陆续返城的,要么是提干,要么是工农兵学员考大学。TG再怎么没钱没粮,
: 总还是要保有一只公务员和工程师队伍的。
: 还有就是《天浴》里面女知青靠献身返城的那种例子,不敢说是大规模,但毕竟有这些
: 现象。多年后长辈们还说,当年农村的生产队长确实没几个是好东西。

J***M
发帖数: 24
65
让你去战略一下就好了,你是生不逢时阿,要想赶上趟,建议去东北那疙瘩也差不多。
h*d
发帖数: 19309
66
转贴几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2009年01月21日 15:20《党史文苑》【大 中 小】 【打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
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
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
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
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
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
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
,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
.4万人。此后,从1953年到“文革”发动前的1965年,除1958年外,我国小学毕业生
不能升中学,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大学的总人数都在200万以上。
大量学生不能升学,又必须安置,面对这种形势,《人民日报》于1953年12月3日发表
了题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的社论,提出“引导农村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
生产,乃是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的基本办法”。这可以说是日后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
动的源头。以后几年形势日益加剧,一些城市由于升学就业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青年
学生请愿闹事事件。1957年2月18日至4月14日,刘少奇从北京出发,沿京广线南下,做
了56天的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在长沙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经
刘少奇审定后发表在1957年4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要点是:“今年高中毕业生大部
分升学、小部分不升学,初中和高小毕业生部分升学、大部分不升学的情况,是正常现
象”,“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总的趋势将是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
,必须参加生产”,“就全国说来,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
业”。这篇社论实际上代表党中央向知识青年发出了下乡务农的指示,在千百万中小学
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60年代初,三年困难后的调整,使得未能升学的人数又一次
攀升。“文革”爆发后,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到1968年,各地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不招
生,工厂基本不招工。这三年积压的初高中毕业生(“老三届”)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
,成为复课的障碍。知青上山下乡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
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全国出现了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
二、解决城镇就业难题
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
。原本可以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来拓宽的就业渠道被堵死,
致使城镇青年就业门路越来越窄。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有883万人,到1978年减
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5万人③,政府几乎找不到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同时,“一五”
时期的城镇就业政策,伴随着“三大改造”的进程,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对劳动力实行
统包统配,造成了待业人员对国家的依赖。实际上,国家既统不了,又包不起,许多人
消极地等待就业,而许多行业又有待开发,造成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怪现象。
1950年至1955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6.6万、37万、24万、43.9万、11.9万
、5.4万,但1956年猛增至102.5万④,这清晰地说明了就业政策的调整给城镇就业带
来的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高积累,也大大限制了城镇就业容量。
新中国成立后,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由于战略
重点向重工业倾斜,除了“一五”时期和1963至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外,重工业占国家
投资比重,都在50%以上,比苏联还要高(苏联重工业投资比重最高时期不超过40%)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根据统计分析:每亿元投资,用在轻工业
能容纳劳动力1.6万人,用在重工业只能容纳5000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时间里
,在第一、二、三产业关系上,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片面强调城市的生产性质,
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萎缩,这就大大限制了
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人口大国,1949年底人口已达5.4亿。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较为
深重,“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对人口速增的危机普遍缺乏较清醒的认
识,反而认为人多力量大,结果导致人口增长失控。1954年我国人口已突破6亿,60年
代初已接近7亿。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建国初期,伴随
着妇女解放运动和男女平等的提出,原本无须就业的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要求工
作,形成了与城镇知青争岗位的局面,给当时的城镇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从可能性条件来看,当时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确实需要大批的知识青年。与个体经济不同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需要许多管理人才和初级办事人员,而且由于当时我国农村的教育
文化事业相当落后,文盲众多,于是鼓励有文化的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也
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西方的封锁遏制无所畏惧,然而,对美国提出的“和平演变”
策略却深感忧思。尤其是1956年,可谓多事之秋。国际上,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
否定斯大林,并相继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国内,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全
国发生了数十起共约一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了一万多大、中学
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这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警觉。毛泽东认为,匈牙利党
的错误在于“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工业方针错误,工人减薪,资本家简单地被打倒,
知识分子未被改造,反革命分子没有镇压”⑤。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整风运动,然而,由于少数右派分子趁机向党发
动攻击,整风运动转向反右派斗争,并严重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反共
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他们在“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资本家、青年
学生里都有,共产党、青年团里面也有”⑥。1957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妥善安排中小学毕业生下乡》,指出:“在这次反右派斗争中,我们看到,许多旧知
识分子,由于过去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因此,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经
不起社会主义斗争的考验,成了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今天的知识青年,应该从这个
历史事实中接受教训,努力参加生产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到工农群众中去锻炼自己
,使自己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成为忠实的社会主义的战士。”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中苏关系恶化,边
境冲突不断,美国侵略越南,威胁我国安全,同时,美国支持台湾趁大陆出现经济困难
和中苏关系破裂之机,频繁地向大陆派遣武装特务,进行颠覆活动。在国内,为了“反
修防修”,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时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政治意义更加鲜明,
基本可以说,是培养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认为,“既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又
有现代科学文化的新的一代农民、工人、士兵,新的一代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就是我
们要培养的新型接班人。他们不仅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成为领导生产斗争和阶
级斗争的基层干部,并且从这一支队伍里,会涌现出各种人才,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
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无尽源泉。”⑦“文革”期间,知青上山下乡被蒙上浓重的政治色彩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知青的首要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宣布,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终
奋斗目标。而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消除三大差别,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间的差别。党中央把知青上山下乡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途径,称其“既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
要途径。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
’伟大战略方针,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对于巩固
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⑧。
综合来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原因复杂,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它的整个运动过程就不难
发现:这期间高潮和低潮相互交替,而这一特征又与经济建设中一度重演的“过热”与
“紧缩”呈反向运动,即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则相对较强
,与之相应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则处于低潮;反之,当经济发展“紧缩”时,城市对劳
动力的吸纳能力受到限制,与之相应的知青上山下乡则处于高潮。这一切都表明,经济
因素是决定知青上山下乡的根本性因素。尽管如此,我们在看到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的
同时,也要看到教育、人口、政治等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客观结论。
注释:
①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
②中国教育年鉴[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89.
③中国统计年鉴[M].1985.213.
④梁胜宇.“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政策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1).
⑤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361.533.
⑦人民日报[N]1964-05-04(2).
⑧人民日报[N]1967-07-09(2).
(作者:高广景(1981—),男,安徽师范大学2004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原文
发表于《党史文苑》2006年第8期)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2.htm#sub24902
[上山下乡]
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
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
了真枪实弹。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
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
理。文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
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
是严重的。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把这些学生分散到
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与一些
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至于“接
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试想学生真需
要再教育,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更好的老师吗?农村本来就劳动
力过剩,让农村青年去屯垦戍边,即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也有利于农垦事业。上山
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
起源
[上山下乡]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
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
青年就业问题。 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
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
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
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
起始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
远赴黑龙江省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
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
中共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
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垦出1200亩荒地
,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序幕
[上山下乡]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
荒队员的身份来到萝北县。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 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
,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
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
高潮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
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
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
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
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
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
[上山下乡]
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
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原名]毛泽东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作者:[文锋](2006-06-05 19:08:19)
在共和国前27年的历史中,无论是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
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与实践密不可分。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政治运动等,毛
泽东都是最高的决策者和主要的推动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不例外。这场在
中华大地上绵延了20余年、旷古未有、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从由来到兴起,一直与
毛泽东的指示密切相关。
由于历史视角的不同,人们对这场运动的认识和评价至今存有严重分歧。有的人
着重从知识青年个人的前途与际遇出发(或认为从事农业或当农村会计、赤脚医生等,
是荒废青春、摧残人才等),基本否定这场运动;有的人从国家需要与农业发展着眼,
对其采取基本肯定的态度。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客观记述这场运动的由来及兴衰,以期引
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一)五十年代中,毛泽东一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最高指示,使“上山
下乡”成为广大知识青年的自觉行动
作为一场曾长期震撼中华大地的大规模青年运动,“上山下乡”运动的产生是有
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渊源的。
建国后的历史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善于“破坏”旧世界
,也善于“建设”新世界。1953年,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的基础上,我国开始执行“第
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进入起飞发展的关键期;1955年,作为“破除迷信的一
年”,我国又迎来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涨“怒潮”,一年等于几年的合作化速度,成就了
“鸡毛也能飞上天”的豪言、壮语……
但在中国工业经济和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尖锐矛盾和问题:一
方面,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广大农村急需大批劳动力,特别是急需一批有文化的知
识青年。一个会计,一个记账员,都使那些曾苦大仇深的庄稼汉们望眼欲穿,欲求而不
可得。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管很快,但其规模和结构尚不尽合理,中小学
生的入学率较高,而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时还不能满足需求。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中、
小学生毕业后的分配和就业,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随着建国后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婴
儿成活率的大幅度提高,这个问题愈来愈突出。据统计,仅1955年一年,全国就有57万
中学毕业生和236万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
供求双方的问题各执一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了。
195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
生产劳动的工作》,明确指出了中、小学毕业生的未来出路和理由。社论说:“新中国
成立的时间很短,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必须指出,家在城
市的中、小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目前的就业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农业生产对于中
、小学毕业生的容纳量是十分巨大的,现在需要量很大,以后的需要量更大。”这里,
尽管尚未明确提出“上山下乡”,但却要求各地青年组织,帮助城市中的中小学毕业生
“转到农村参加生产和工作。”
这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个按语中,进一步肯定了知
识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
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
作。”12月,毛泽东又在《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的按语中,更明确
地指出:“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
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能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
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这两个按语一发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便作为一个精炼提纯的口号
,迅速在全国广大知识青年中高喊起、流传开,并成为当时一些热血青年的自觉行动。
实际上,早在《人民日报》社论和毛泽东的指示发表前,就有一些知识青年主动
提出过“下乡垦荒”的请求。1955年8月9日,北京石景山区西黄乡22岁的共产党员、乡
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和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等5名青年,即联名向共青团北
京市委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请求批准他们“组织发起一个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
边疆去垦荒。申请书慷慨激昂地写道:“当我们知道祖国有10亿亩的荒地在边疆闲着睡
大觉,我们就恨不能马上跑到边疆去……我们知道,到边疆垦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我们的祖先已经给我们拼出了16亿多亩的土地,他们经历了多少艰苦?耗尽了多少
心血?我们是毛泽东时代的知识青年,我们不是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守着热炕
头的人,我们有志气做一名志愿垦荒的先锋队员。”
8月16日,《北京日报》等全文发表了这份申请书和团中央领导接见他们时对其垦
荒要求的答复。团中央接受了他们的申请,并决定尽快组织城市青年进行“下乡垦荒试
验”。
该消息一发布,立即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短短几天中,北京市自愿报名参加
垦荒的青年即达587人,超过试验需求人数的近10倍。随后,北京团市委即从这些志愿
者中选拔出60名年轻力壮、思想端正的青年,组成“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并于8
月30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会上,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作了《向困难进军》的
讲话,勉励他们发扬“忍受、学习、团结、斗争”的精神,克服困难,在黑龙江的荒原
野岭上安家落户,多做贡献。
9月4日,北京青年垦荒队抵达黑龙江省萝北县凤翔镇南10公里的团结村,正式建
立起“全国第一个垦荒点”。从此,“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长粮”的荒凉北大
荒,燃起了志愿垦荒的第一堆篝火。
星星之火,迅速潦原。全国各地的城市青年纷纷向边疆、荒山挺进……随后,天
津、河北、湖北、山东、哈尔滨等10多个省市的团组织,也相继组织了50余批、约
37000余人参加远征垦荒。次年初,浙江省温州市的知识青年还组成了赴大陈岛的志愿
垦荒队。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首次
使用了“下乡上山”的提法。其中写道:“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
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
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各地热血青年的感召下,1956年一年中,全国就有近20万名城
市青年志愿加入到了垦荒队伍中来……
应该说,此时党和国家号召和鼓励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其主旨是从解决城市
青年学生的就业和加强农业生产的角度考虑的。一批批知识青年从城市到农村,一块块
处女地被挖掘开垦,一片片荒原长出绿油油的庄稼,起到了一举多得、一兴百顺的作用。
进入1957年,毛泽东在其一系列的文章和讲话中,开始强调青年学生参加农业劳
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加强思想改造等问题。这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
由刘少奇主持写成的《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社论,指出:“就全国
来说,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
排中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为了贯彻上述精神,团中
央随后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12个大城市,开始进行有计划地“动员”城市
青年插队下乡的试点工作。当然,此时知青下乡的基本方向,主要还是参加边疆建设、
开垦荒地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而“直接插队落户到农村”的人还很少。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曾一度中断。一时间,城市的
劳动力竟然顿显紧张起来。于是,全国各地又先后从农村中招收了2000余万农民工进城。
进入60年代,适应纠正党的工作中严重的“左”倾错误和解决因自然灾害等原因
造成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中的内容之一就是“精
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196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
镇人口的决定》指出:“城市中一般不能升学或就业的青年,有条件的可以下乡或者安
置到农场劳动。”此后,“上山下乡”再度在全国兴起,且直接下乡插队的人员逐年增
多,形成了“文革”前上山下乡的一个小高潮。
有资料显示:在1962年至1963年间,全国共动员上山下乡人员30万人,直接插队
落户的就有9000余人。1964年间,全国共动员下乡、回乡人员68万余人,其中知识青年
32万余人。1965年,仅到8月份,下乡的知青就有25万余人……这样,至“文革”开始
前,不仅将2000余万在“大跃进”中从农村招来的人员全部动员返回到了农村,而且还
动员了近200万城镇知识青年和其他人员上山下乡。《人民日报》曾为此发表文章《百
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成为新型农民》,称:到农村去,已在我国城市青年中逐步形成了
一个革命高潮,“它是推行党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差别的大事;它为我国知识青年开创了一条最广阔的革命化道路。”
这期间,随着城乡四清运动的开展,上山下乡越来越多地被赋予政治理念和“革
命”色彩。下乡的知青中,出身“地、富、反、坏、右”等家庭成分的青年在知青中的
比重日益增大。以后,随着社会上阶级斗争的调子越唱越高,这些人的家庭原罪感也越
来越强。因此,为了求得人格上的平等和公平对待,尽可能摆脱家庭的阴影,或为改造
思想、证明自我,城市中出身成分不好的青年更多、更积极地选择了上山下乡道路。
为了推动知青下乡的深入进行、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安置城市下乡
青年领导小组,于1965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这是“文革”前召开的唯一一次
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大型会议。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了与会同志
,周恩来曾两次听取专门汇报,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上山下乡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
,讨论、研究了知青安置中的一系列问题,认为: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和闲散劳动力上山
下乡,是城乡劳动力安排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纳入下乡劳动的整体规划中。同时,会议
检查了近年来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965年的工作任务,并计划当年再安置54
万余人。
在安置方向上,会议要求要尽可能地与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大搞样板田相结合
,与国防建设、占领山头、下海、下湖相结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如
:重申“要坚持自愿原则,不能搞强迫命令”;强调安置方式要因地制宜,可集中插队
、分散插队、投靠亲友、建立纯知青为主的生产队和国营农场等。同时强调,动员城市
人员下乡不能向农村“甩包袱”,不能安排老弱病残和劳教人员下乡等等。这对研究、
解决上山下乡工作中的存在的某些问题、确保知青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指导思想上这次会议也开始暴露出一定问题。主要是,会议片面强调了
政治挂帅,而对知青物质待遇的长期考虑和规划严重不足。但无论如何,从总体来看,
到此时为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还是健康的、积极的、平稳的。广大知识青
年的思想也是稳定的,他们中的大多数确实是真诚地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自觉自愿
地走向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并为减轻国家就业压力、加强农业生产,做出了
宝贵贡献。
(二)“文革”期间,以解决城市就业为主旨的“上山下乡”,逐步演变成为一
场“改造青年”、“反修防修”的政治运动
作为解决城市劳动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文革”开始后,随着“红卫兵运动”
的兴起、“革命大批判”的开展和全国上下“造反夺权”的进行,上山下乡几近中断。
那时候,人们的注意力一齐转到运动方面,而此前下乡的知青也纷纷趁机“回城
”参加“革命”,并迅速融入到疯狂的造反洪流中。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党和国家知
青政策中忽视其物质待遇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有些到边远贫困地区插队的知青,因实际
生活困难而开始上访、请愿,要求回城工作;有的知青甚至还借故长期滞留城市。因此
,在1966年至1968年“文革”高潮的两年中,《人民日报》尽管也曾有过知青下乡的零
星报道,但各地下乡人数极少。上山下乡基本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
“文革”高潮过后,毛泽东的一条“最新指示”,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次在全
国范围内广泛兴起,并使其与“文化大革命”这场大运动相结合,逐步演变成为一场知
识青年“改造思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反修防修”、“培养千百万无产阶
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大字标题刊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
里吃闲饭》的报道文章,该文在编者按中披露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文章说:“毛
主席最近又一次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
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
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同时,为了造成强大声势,当日《人民日报》
还用很大篇幅组织了另外两篇报道:一篇是介绍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踊跃
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情况;一篇是介绍陕西省西乡县革委会动员组织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的工作经验。在其后几天里,《人民日报》等连续不断大量报道全国各地热烈响应
“毛主席号召”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
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就像一道最高的动员令,又似一股强劲的旋风,给近乎停滞
的上山下乡撑起风帆,注入动力。于是,广泛的舆论宣传和毛泽东最新赋予的政治使命
,使时断时续的上山下乡工作,最终纳入大搞群众运动的轨道。
如果说,50年代以来的上山下乡,主要还是属于国家的一种调控政策、一种经济
范畴的人事措施的话,那么“文革”高潮过后再度兴起的与“文化大革命”同步进行的
上山下乡,其性质则远远超出了劳动就业的范畴,真正演变成一场名副其实的“政治运
动”了。
这是一股奔腾不熄的洪流。裹挟其中的,不仅仅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中专生
、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生和社会青年,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广大医疗、文
教工作者,国家干部及一些受到运动冲击的“专政对象”……于是,从一望无际的北大
荒原野到孔雀开屏的西双版纳,从天山南北的戈壁绿洲到南疆海岛的橡胶林场,从呼伦
贝尔盟大草原到西藏的世界屋脊,从西北的黄土高原到南国的红土地带,从黄河之滨到
扬子江两岸……到处都是知青的足迹和身影。
毛泽东“最新指示”发表不到半年,《人民日报》即宣布:全国大中城市下乡落
户的知青,已超过文革前10余年下乡知青总数的“几倍到几十倍”,数百万大中学生“
浩浩荡荡地奔赴祖国内地和边疆的广大农村。如今,每一个农村人民公社,每一个农场
、牧场、林场,都有了在那里安家落户、同工农群众并肩战斗的知识分子。这是我国历
史上破天荒的伟大创举,揭开了我国青年运动史的新篇章。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
一个重大成果,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到1970年5月,全国共有5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
个数字比“文革”前5年下乡青年的总和还多3倍。
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主要是采取“直接到农村插队落户”和“参加生产建设兵
团”两种形式,同时也着手进行“建设知青国营、集体农场”的试点。关于该时期上山
下乡的情况和问题,在1970年4月1日国家计委的军代表给毛泽东、中共中央写的《关于
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报告》中,有着比较全面的反映。
这份报告,首先肯定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
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
复辟,促进城乡斗、批、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报告
对有些知青不安心扎根农村和边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是阶级敌人的挑唆和破
坏;二是城乡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三是刘少奇“读书做官”和“下乡镀金
”等修正主义思想的余毒尚未肃清;四是一些地方领导思想认识不足,对知青的生产、
生活和学习重视不足,关心不够。
为此,报告提出了九项政策规定。其中,除了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对上山下乡工作
给予充分重视,要求知青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要求各地区要
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制定规划、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减轻当地群众负担等等外,着
重对上山下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改进意见。如:报告要求各级领
导,要极端重视知青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同工同酬”;明确要求知
青的口粮,不得低于当地单身劳力的实际吃粮水平;要求严厉打击破坏上山下乡的各种
不法行为,对强奸下乡女青年的要依法严惩,对知青女青年“进行逼婚、诱婚的,要坚
决进行批判斗争”;同时点名批评了一些单位对类似事件处理不当、对坏人打击不力等
问题。
报告强调,国家拨给知青的安置费用,必须切实用在知青的生产、生活方面,对
有的地方随便挪用、克扣、挥霍浪费甚至贪污知青安置费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
报告明确提出,对于出身成分不好但现实表现好或可以教育好的知识青年,不得
歧视;并要求各地,尽快对当地知青的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检查,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尽
快对今后的工作做出规划。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窥见”到当时上山下乡的一些基本情况和
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在“文革”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在“文革”中,由
于运动来势很猛,加上当时特殊的政治形势,各级领导只关注、重视知识青年的“再教
育”和“改造世界观”了,甚至认为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改造人的思想,达到再教育的
目的。因此,对一些下乡插队到偏僻、边远和极端贫穷地区的知青,各级领导没能给予
应有的关照,致使一些知青家长和知青难以安心。
1972年底,福建省一名知青家长李庆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为当时某些地区知
青的生产、生活情况留下了一个典型事例。
李庆霖,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下林小学的一名教员。他儿子李良模是1968年届的
初中毕业生,1969年到本县山区萩芦公社水办大队插队落户。1972年12月20日,他给毛
泽东写信告“御状”,反映其儿子在下乡点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主要是口粮、住房
和钱的问题。这封信有1700余言,现择要摘录如下。
信中说:“在孩子上山下乡后的头11个月里,他的口粮是由国家供应的(每个月
定量37斤),生活费是国家发给的(每个月8块钱),除了医药费和日常生活中吃饭需
要的菜金是由知青家长掏腰包外,整个生活待遇在当时,对维持个人在山区里的最低限
度的生活费用,是可以过得去的。”但第二年,国家停止了知青的口粮供应和生活费发
放,知青“和贫下中农一起分粮后,一连串的困难问题便产生了:首先是分得的口粮年
年不够吃,在每一个头年里都要有半年或更多一些日子要跑回家吃黑市粮过日子。……
在山区,孩子终年参加农业劳动,不但口粮不够吃,而且从来不见分红,没有一分钱的
劳动收入。……此外,他从上山下乡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一直没有房子住宿,一直借
住当地贫下中农的房子。目前,房东正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办喜事,早已露出口音,要借
房住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另找住所。看来,孩子在山区,不仅生活上困难成问题,而且
连个歇息的地方也成问题。”
李庆霖在对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表示“完全拥护”后,建议:“对孩子上
山下乡的口粮问题,生活中的吃油用菜问题,穿衣问题,疾病问题,住房问题,学习问
题以及一切日常生活问题,党和国家应当给予一定的照顾,好让孩子在山区得以安心务
农。”
同时,信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在知青招工中的一些“走后门”现象等不正之风
,表示出对上山下乡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忧虑和牢骚。李庆霖说:“在我们这里已上山下
乡的知识青年中,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劳动,并不认真磨练自己,并不虚心接受贫下中农
的再教育,却依仗他们的亲友在社会上的政治势力,拉关系,走后门,都先后优先招工
、招生、招干去了,完成了货真价实的下乡镀金历史过程。有不少在我们地方上执掌大
权的革命干部的子女和亲友,纵使是地富家庭出身,他们赶时髦上山下乡才没几天,就
被‘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调用出去……这么一来,就单剩下了我这号农
村小学教员的子女。”
正是在此前后,其他一些地方的知青随着对实际生活的不如意,“回城光荣”的
思想开始滋长,各地均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有背景、有关系的知青在参军、招工、招干中
“拉关系”、“走后门”问题,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开始泛滥抬头。自此,“神圣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遇到现实问题的严峻“挑战”。广大知青自50年代以来那种
“扎根农村一辈子”的革命热情和激情,退却了。与此同时,一些本来被认为是“根红
苗正”的普通家庭出身的知青,面对回城无计、走后门无望的状况,也变得浮躁和“桀
骜不训”起来。于是,在70年代中,各地知青均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如偷窃、群殴、赌博
、流窜、淫乱等荒唐行为。其中的“偷窃”,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跳丰收舞”。即:
一个或几个知青,在秋收后,到田间或农民家里,“明拿暗抢”粮食、蔬菜、水果、家
禽等农副产品,供自己享用或分享。同时,他们并不把这种行为看作不光彩的“偷盗”
行为,反而认为很正常并得意洋洋、津津乐道……
一些知情的不良行为,给当地的社会秩序、日常生活带来一定混乱,也极大破坏
了知青和上山下乡的声誉,致使一些地区的知青同当地农民、干部的关系紧张起来。一
些集中安置地区的干部、群众,从起初对知青热烈欢迎,变为现在存有看法,并开始对
其敬而远之。
在这种情况下,李庆霖给毛泽东的“千言书”,为党和国家调整知青政策提供了
契机。
这封信,经多方周转,终于到达毛泽东手中。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
类似事件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李庆霖的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使毛泽东、党
中央和国务院,直接、真实地了解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开始着手
解决。
毛泽东复信后,周恩来便受毛泽东的委托,很快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贯彻执行毛泽东指示精神及具体的“统筹解决”办法。5月,在中央召开的一次
工作会议上,形成了《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几个问题的解决意见》,让各省讨
论。
6月10日,中共中央又发出1973年第21号文件,转发了毛泽东给李庆霖的复信,随
同下发的还有“李庆霖给毛泽东的信”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认真学习毛主席给李庆霖
同志的信的通知》。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宣读学习,结合本地知
青工作实际进行研究讨论,并拟在6月下半月,由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各派2
人到中央汇报和解决有关问题。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区讨论研究的基础上,7月,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制定出一些“统筹解决”的具体办法,24日形成了《国务院
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8月4日,中共中央以30号文件形式转发
了这个报告,要求各地“严格全面地(对知青问题)进行检查,抓紧解决目前急需解决
的实际问题。”
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近几年知青下乡的基本情况。称“全国已有800
多万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这些知
青中,“已有59000多人入党,830000多人入团,240000多人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
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认为“在这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充满
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为了培养和造就
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反修防修的一次伟
大战略部署。”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会议共提出了六条统筹解决
的举措,同时起草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和《1973
到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这六条措施是:(1)严格进行检查
,总结经验,加强领导。规定:“县以上党委,都要建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和
得力的办事机构,并由一名书记主管。”(2)切实解决下乡知青的口粮、住房、医疗
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已经下乡插队生活困难的,国家要给予一定补助,今后的安置费
也将适当增加。(3)大力加强对下乡青年的培养教育。(4)坚决刹住各种不正之风。
今后要严格制度,对于违反制度“走后门”者,“不但要把他们的子女退回去,还要给
予纪律处分。”(5)发动群众,对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犯罪活动作坚决斗争。(6
)今后每年都将有大批的城镇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要作
出长远的安置规划,并同国家的整个经济建设、开发边疆和文教科研的规划衔接起来。
可以说,这次会议有限度地统筹解决了下乡青年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实际困难
,其中的一些措施是比较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这对解决当时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
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它是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山下乡正处于
高潮时召开的一次会议,因此对于问题的解决是相对的,不可能终止这场运动。相反,
会议还要求要作出长远规划,继续大规模展开,并对上山下乡政治意义的认识越拔越高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在五六十年代涌现出的如董加耕、邢燕子、侯隽、金训华等大批
知青英雄和先进典型的基础上,又在七十年代涌现出一些“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彻底决
裂”、立志扎根农村的“好青年”,如柴春泽等,并在全国知青中掀起了一个“扎根”
、“决裂”的浪潮……
(三)知青的历史奉献功不可没!但随着“大返城”的呼声日高,进入80年代,
轰轰烈烈的运动悄无声息地走向消亡
必须指出:尽管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情况复杂,各地知青在下乡过程中都程度不
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来看,广大知青为了体谅国家困难和响应党的号
召而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性奉献,是不能抹煞的。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无论是他们在“文革”前自觉自愿“下乡垦荒”,还
是在“文革”中响应号召或被“动员”,也无论是广大知青在以后的岁月中自感青春荒
废,还是他们始终无怨无悔,有一点是我们所不可否认的。这就是:参加到这场运动中
的绝大多数人,最初都曾是力图按照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按照时代的需要,去努力塑造
自己的。“扎根农村干革命,青春献给新农村”,“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
要哪里去安家”,是他们在广阔天地中随时修正自己人生航标的行为指南。在新中国刚
刚诞生的创业时期,在广大农村和农业发展需要他们贡献力量的时候,在党和国家尚处
于困难的时刻,一直在城镇里长大的孩子们,以自己孱弱的身躯,同农村、边疆的父老
乡亲一道,支撑起了共和国大厦。他们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都无私地
奉献给了祖国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因此,广大知青们那种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革
命精神,那种“愿做祖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的高尚情怀,以及他们在祖国的天
南地北、山山水水间留下的光辉业绩,是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学习的。
我们不能忘记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基本国情。那是一个刚刚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
的新的国度,不仅缺医少药,而且人民的生活还处在极度的贫困中。经过此前100余年
的战乱纷争,经过一系列西方列强的瓜分掠夺,曾是文明古国的中国,财富几乎被洗劫
一空,其国民的文盲率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小毕业生便被称为“知识分子”
。而在广大农村中,就连高小毕业生也极少。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和起点上,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仅经
过10余年的艰苦奋斗,便使我国的工业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然而,我国的广大农村却
依然落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还依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推广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不能不看到,正是由于广大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上山下乡,给广大的农民和广
阔的农村,带去了急需的科技知识,带去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信息……
在千百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有的知青后来当上了民办教师,成为贫乡僻壤
中一颗传播文化的种子;有的当上了“赤脚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民排忧解难,解除
病痛;有的成了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了可喜成绩;有的被推
选为生产队会计、保管,成了农民和农村的“红管家”;有的被选拔到农村的各级领导
岗位,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爱戴的带头人;有的则在社队企业中积极奉献、大显身手,
成为后来乡镇企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可以说,在当时农村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
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如果我们站在国家的角度,怎么能说他们就一定比
呆在城镇当工人,或成为专家、学者更有价值呢?而其中更多的知识青年,更是以一个
普通农民的姿态默默耕耘着,以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农产品,无私地支援着祖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往往被人忽视的是,还有一大批下乡插队到祖国海岛边疆的知识青年,他
们曾与千百万复转军人一道,流汗流血,“屯垦戍边”,为捍卫祖国的边疆稳定和领土
主权,构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1969年,当苏联正准备从新疆和内蒙古对我发动突袭
时,忽然发现在我东北、内蒙古和新疆一线,布有几百万“中国部队”(实际是身穿无
领章帽徽的绿军装,一手握镐、一手拿枪的屯垦戍边战士和下乡知青)时,极为惊恐,
他们自以为中国早有准备,便再也没有发动战争的勇气了……
尤其值得人们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的
知青们,他们将自己的全部青春、热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英名!
另外,千百万知识青年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农民,也经历了一场极为艰难的
心理磨练历程。正是在这一历程中,他们的思想、体能、生活和感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在下乡中真切体会到了中国农民的艰辛,从而增强了对中国国情
的认识,激发起了强烈的变革农村的愿望和责任感。因此,他们中尽管不乏“请愿回城
”者,但还有一批全心全意投入到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艰苦斗争中去的热血青年。同时
,也正由于他们经历了如此长期的艰苦磨练,才使他们真正懂得了珍惜今天的生活,并
养成了一种关心国家、乐于奉献、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目前全社会对他们
的公正评价。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品格,所以在他们中间,那些走上领导岗位的,能够保
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那些后来上学深造的,能够珍
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那些进入商界的,也能够凭借自己扎实的根底
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获得显赫的成就。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各行各业中,都有出
身于知青且表现突出的劳动者。如今,他们已是共和国的中坚,正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
当然,随着“文革”的结束和知青本身那种高昂热情的退减及国家对个人利益的
重视等,70年代末,各地陆续出现了更大规模的要求回城就职就工的“返城风”。其中
,尤以1979年以后为甚。
这种部分知青要求回城的现象,早在“文革”期间就曾出现过。1973年,经过对
全国范围内知青工作的大检查,国家的一些有关政策得到了基本落实,但仍有一些问题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随后不久,有关知青的情况和问题再次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反映
到毛泽东、党中央和国务院那里。
1976年2月,距逝世仅有半年多时间的毛泽东,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报告上再次
作出批示:“知青问题,似宜专题研究。先做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以解决。”然而
,只有中止上山下乡,才是解决知青问题的根本办法;而中止了它,又无疑会带来一系
列新问题。就是在这种矛盾困惑中,带着深深的遗憾,毛泽东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1977年,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再次强调:“知识青年上山下
乡的工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而当时推行这一政策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就是也
只能是大力加强坚持扎根、反对拔根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知青的未来出路增添了一条重要渠道。此后,部分知青
通过高考而进入各高、中等学校学习。同时,随着城镇招工指标的扩大,一些老知青也
开始回城工作。这样,就使得尚在农村和边疆中的知识青年,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1977年12月,国家计委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所形成的给中央
政治局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了知青就业要按照“面向学校、农村、
边疆和城镇招工”的原则。第一次朝着调整上山下乡政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这份
“汇报要点”还曾指出:“今后,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除了进学校、上山下乡、支援
边疆和在城镇安排外,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工业基地、大型水利工程和铁路建设,用他们
代替一部分民工。目前,留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有900万人,要切实解决他们的
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于农业。”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广开就业门路、减少上山下
乡人员的思路。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边上山下乡、一边又招民工进城的不必要的
“城乡劳动力大对流”现象。
规模宏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牵涉到中国千百万知青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
,也牵动着毛泽东之后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心。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历时一
个多月时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再次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大型会议
。这次会议,首先对上山下乡工作作了一个基本估计。指出: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革
命路线占主导地位,成绩是主要的。”全国共计17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在农村三
大革命实践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文化科技知识带到了农村,成为农业战线上一支
重要力量;他们在开发边疆和山区,建设草原林区,建设粮食和橡胶基地等方面,做出
了可喜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特别是在保卫边疆、巩固国防上,广大知青立
下了功劳。
但,这次会议也有几点引人注目的变化:(1)“随着四个现代化的逐步实现,随
着社会劳动力结构的逐步改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人数将逐步减少。”同时指出:要
达到这种地步,必须有个过程。(2)“今后,城市中毕业生的安排,实行‘进学校、
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城市安排’四个面向的原则。留城面要逐步扩大。”“有安置条
件的城市,也可以不动员上山下乡。”(3)要办好“三集中一分散”(即集中住宿、
集中吃饭、集中学习、分散劳动)的知青点,今后不再搞“分散插队”。(4)“各地
要奔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尚在农村的广大知青的生
产、生活困难。“对1972年以前下乡的优先安排,两年内解决。”(5)“大专院校招
生、选送出国留学生,要照顾同等条件的下乡知识青年。”(6)“对于迫害知识青年
的案件,要认真查处。罪大恶极的,要坚决镇压。”
同时,会议期间制定的《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中
,也有一些更明确的政策出台。如:凡是独生子女、父母双亡的、归侨学生、中国籍的
外国子女,均不列为下乡对象;家庭确有困难和病疾不能参加劳动的家庭,可以照顾留
城;下乡知青通过业余学习达到高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的,要发给证书,承认学历,用
其所学;已选拔为公社以上机关的脱产干部的知青,经考察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给予定
职定级;1985年之前,对知青农场和企事业单位,坚持“三不政策”,即不交税、不上
交利润、不负担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从知青中招工,要
照顾下乡时间长、困难大的知青,并要适当放宽招工年龄和扩大招收女知青比例,合理
解决下乡知青的工龄和工资待遇问题。另外,规定从1979年起:(1)、到国营农场、
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劳动基地和“五七”干校的,每人补助400元;到集体
单位和知青点的,每人补助600元;下乡位置单程超过500公里的和未婚的知青,每两年
国家补助一次探亲费,已婚的共补三次探望父母路费;在农村安家且住房困难的,每人
补助建房费300元。……
可以看出,为了解决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及其家庭方面的实际困难,党和国家
是花费了很大力量的。国家的知青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各种具体措施也相继出台。尤其
是这次大型会议后,国家调整了“文革”中曾出现的千篇一律和“一刀切”、凡城市毕
业的青年学生基本一律下乡的死板做法,开始逐步拓展多种门路消化吸收青年毕业生,
逐步减少下乡人数。笔者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上,从会议召开的1978年当年开
始和197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开始不再大规模进行了。
1979年春,尽管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股“返城风”,尤以上海最为严重。上
海知青曾一度集会游行、拦截火车、张贴标语,要求返城。但6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发出《关于处理当前部分人员要求复职、复工回城就业等问题的通知》后,这股风很
快就得以平息了。
“三中全会”后,国家改变了上山下乡政策。从1980年开始到1994年末,我国城
镇青年就没有走上山下乡这条路。
在此期间,以前的下乡知青几乎全部返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宣而终”
。中央宣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比较,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
子。党和国家从改革经济体制入手,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开拓就业渠道,并在
1979年底至1981年中,一下安排了共计2600多万回城知青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后来,随
着工资制度的改革,国家又作出了给“自1962年以后下乡的1500万下乡知青”计算工龄
的决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上山下乡”从此成了一个历史概念。但,
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成千上万的知青突然进入城市,势必造成
或加剧“人浮于事”和生产工作效率不高甚至下滑的问题。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经济、
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因此,随着“国企”改
革的进行、“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启动、“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以及“西部大开
发”战略的实施等,近些年党和国家认识到,“支援边远落后地区建设、向农村和边疆
输送知识和知识分子”工作,还需进行。因此,号召和鼓励知识分子,发扬50年代知识
青年“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支援边远落后地区建设。
1994年10月15日,《北京晚报》转引新华社的一则消息说:毕业于江南大学的江
苏省江阴市青年徐建忠,自愿到村办企业上班。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镇青年正在走这条就
业之路,全国到乡镇企业上班的城镇青年已达300万人。其中广东省超过40万人,江苏
省有30万人,山东为20万人,浙江、辽宁、四川、福建、湖北等省也在10万人以上。
当然,这在具体内涵、实际做法和基本特点上,是与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所根本不同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注:作者写作中参考了先辈们大量研究成果,谨表谢意!)
作者:(050080)石家庄飞行学院政教室
p*******e
发帖数: 1749
67
无知者无畏,对于核战争,美苏对对方的态度都是异常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老毛则
号称原子弹不可怕,以深挖洞广积粮的态度对待核战,如果苏联真的打响核战争,不只
是大城市全毁,辐射尘会导致大面积粮食减产,再躲也躲不过辐射和饥荒,最后也不可
能有任何还手之力
另外,蒋介石有可能反攻大陆,但是美国人很聪明,绝对不可能在大陆核战之后排地面
部队去受辐射
所以说没人能打赢核战争,只有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才有胜利可言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p***y
发帖数: 637
68
上山下乡的原因也许没那么复杂。
就是头脑发热,想让城里的青年下乡务农而已。
a*******e
发帖数: 3897
69
嗯,这一点上搞的最成功的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波尔布特了

的意义。
种,急剧提高广大农村文化水平,急剧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千古从未完成的大计几乎成
功,假如没有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的破坏。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对于上山下乡的军事战略意义基本了解,但是还遗漏了同样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的意义。
: 上山下乡对于新社会建设也是意义重大的:寄重任于一代知青,让他们撒出文明的火种,急剧提高广大农村文化水平,急剧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千古从未完成的大计几乎成功,假如没有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的破坏。

t******0
发帖数: 629
70
你对东北有啥意见???!!!

【在 J***M 的大作中提到】
: 让你去战略一下就好了,你是生不逢时阿,要想赶上趟,建议去东北那疙瘩也差不多。
相关主题
小将听好,没胡耀邦,你们现在还上山下乡当农民!
上山下乡的初衷是好的
我一个初中同学30年前就死了
主席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t******0
发帖数: 629
71
波尔布特算哪根儿葱?谁TM拿他沾酱吃?!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一点上搞的最成功的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波尔布特了
:
: 的意义。
: 种,急剧提高广大农村文化水平,急剧缩小城乡差距。这个千古从未完成的大计几乎成
: 功,假如没有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复辟的破坏。

a*******e
发帖数: 3897
72
别自曝无知啊,波尔布特才是把上山下乡战略发挥到极致的伟人

【在 t******0 的大作中提到】
: 波尔布特算哪根儿葱?谁TM拿他沾酱吃?!
t******0
发帖数: 629
73
波尔布特这厮我能不知道?你个连话都读不明白的,还说上别人了?!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自曝无知啊,波尔布特才是把上山下乡战略发挥到极致的伟人
t******0
发帖数: 629
74
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对您的偶像这么无礼。。。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自曝无知啊,波尔布特才是把上山下乡战略发挥到极致的伟人
c**n
发帖数: 851
75
在网上发个毛狠

【在 t******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对东北有啥意见???!!!
h****g
发帖数: 2216
76
毛干的事,说白了就是红色高棉的测试版。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自曝无知啊,波尔布特才是把上山下乡战略发挥到极致的伟人
t******0
发帖数: 629
77
你丫在网上捣个毛乱?!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网上发个毛狠
a*******e
发帖数: 3897
78
所以我说他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啊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毛干的事,说白了就是红色高棉的测试版。
c******m
发帖数: 884
79
一看标题就知道是Herzog发的,进来一看果然是。。。
对了,您再谈谈老毛关闭所有的学校,制造中华科学文化断代的“重大战略意义”吧。

方。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上山下乡始于55年,但是真正大规模展开是在68年底,也就是当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
: 表毛泽东号召之后的事情。
: 如果说最初上山下乡主要是为了弥补城乡知识文化鸿沟,鼓励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
: 合,体现的是文化战略;那么68年展开的大规模上山下乡则主要是战略防御。
: 随着64年中苏论战展开,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将中国视为敌人,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 68年中苏关系也达到49年建国以来最为紧张的顶点,边境冲突一触即发。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作出战略决策,将战略防御重心转移,并且实施三大计划,来
: 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 1.军委决定将军事斗争重心从东南(也就是防御美国以及蒋匪军从海上登陆)转向北方。
: 2.大规模开始将重要国防机构前往西南,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c**n
发帖数: 851
80
被人点一句就非得还回去,小肚鸡肠。我要说的狠一点你是不是要摔杯子跺脚了

【在 t******0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丫在网上捣个毛乱?!
相关主题
就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
北大教授:启动新时代上山下乡工程
我知道的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目的、评价 wiki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t**********t
发帖数: 12071
81
"1969年,当苏联正准备从新疆和内蒙古对我发动突袭时,忽然发现在我东北、内蒙古
和新疆一线,布有几百万“中国部队”(实际是身穿无领章帽徽的绿军装,一手握镐、
一手拿枪的屯垦戍边战士和下乡知青)时,极为惊恐,他们自以为中国早有准备,便再
也没有发动战争的勇气了"
T******y
发帖数: 14506
82
老毛应该每天跑500公里,苏联惊呆,最有战略意义。
s******8
发帖数: 7105
83

你这个算法就是胡扯, 难道你不知道当时80%-90%的人原本就在农村吗?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按照每家7口人计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个孩子。
: 中国当时5亿人,就是7000万家庭,2.1亿孩子。
: 如果每家只让留一个,那么就应该有1.4亿知青。
: 即使合乎年龄标准的只有10分之一,也有1400万知青。
: 上山下乡持续了二十多年,那就是有上亿知青?

H****g
发帖数: 14447
84
毛泽东一向重视人民战争,重视军民合作。68年8月苏联悍然侵略捷克之后,
中共对苏联入侵的评估风险大幅提高,这个背景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
69年军费激增。而且中央军委应对北方威胁的主要战略就是要先放进来,然
后”关门打狗“。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68月12日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
上号召青年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实际上就是大规模充实民兵武装-建设兵团。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1969年,当苏联正准备从新疆和内蒙古对我发动突袭时,忽然发现在我东北、内蒙古
: 和新疆一线,布有几百万“中国部队”(实际是身穿无领章帽徽的绿军装,一手握镐、
: 一手拿枪的屯垦戍边战士和下乡知青)时,极为惊恐,他们自以为中国早有准备,便再
: 也没有发动战争的勇气了"

t**********t
发帖数: 12071
85
苏联不怕几百万解放军,怕几百万知青。看来解放军战斗力连知青都不如啊。呵呵。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毛泽东一向重视人民战争,重视军民合作。68年8月苏联悍然侵略捷克之后,
: 中共对苏联入侵的评估风险大幅提高,这个背景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
: 69年军费激增。而且中央军委应对北方威胁的主要战略就是要先放进来,然
: 后”关门打狗“。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68月12日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
: 上号召青年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实际上就是大规模充实民兵武装-建设兵团。

H****g
发帖数: 14447
86
自己树靶子自己打,阁下随意吧。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苏联不怕几百万解放军,怕几百万知青。看来解放军战斗力连知青都不如啊。呵呵。
t**********t
发帖数: 12071
87
你可不是我树的。呵呵。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己树靶子自己打,阁下随意吧。
t******0
发帖数: 629
88
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许你说别人,不许别人说你?这么霸道可不好,和自由民主背道而
驰LOL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被人点一句就非得还回去,小肚鸡肠。我要说的狠一点你是不是要摔杯子跺脚了
H****g
发帖数: 14447
89
后面的10%权重被你HLL忽视了?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算法就是胡扯, 难道你不知道当时80%-90%的人原本就在农村吗?

s******8
发帖数: 7105
90

你这个算法还有个大死穴,就是你认为一家人每年都生小孩,够傻的吧?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后面的10%权重被你HLL忽视了?
相关主题
讨论知青下乡的,别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我的老师里面很多上山下乡过的
组图:1978年云南五万知青罢工下跪请愿回城 (转载)
84到94算一拨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H****g
发帖数: 14447
91
你愿意较真,我们就认真算算好了。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口的四成为14岁以下的青少年。
而68年上山下乡的青年包括了68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也就是俗称的老三届。年龄
跨度估计在13-18岁。
虽然世界银行没有提供15-18岁这个年龄组的数据,但是基于生育连续性,我们可以将
这个青少年组从0-14岁上移动4岁,改为4到18岁,这一年龄组的比例仍然估计为占到
中国人口的四成。
1968年中国人口7.745亿,68年12月底大规模动员下乡时,我国4-18岁青少年总数在
3.1亿左右;而68年中国农村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3%,也就是城市青少年人口占到3.1
亿的17%,5270万。那么如果青少年在每个年份的分布平均,13-18岁的青少年(也就
是需要上山下乡的城市初中高中生)就将达到5270万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581万。
如果都是一家三个孩子,那么如果按照某些id声称的每家只能留一个,多了就不行。下
乡的知青必然不低于1581万的三分之二,也就是1054万。如果每家平均不到三个孩子,
那么下乡的知青的比例应当更高,比如说达到1100-1200万。
那么68-69年有没有至少1000万知青下乡?如果有,请你提供数据出处。
而且上山下乡持续到了78年,也就是说,从69年之后的9年里,每年都会有新的适龄青
年下乡。按照前面的计算,如果每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为5270万的14分之一,那么9年
里需要下乡的适龄青年人数将达到5270×(1/15)×9=3160万。这3160万里如果有
三分之二必须下乡,那么就是2108万。
加上上面的1000万,就是三千万。
这还没有计算68年之前那10多年里的下乡知青。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真的有这个每家只
能留一个孩子,其他的都必须下乡的政策,那么中国55-79年这25年里下乡的知青总数
将远高于3000万。
而根据现有的知青人数统计,基本都在1600万到1700万之间。也就是说,远低于上面估
算的人数。也就是说,68年的5270万青少年里,只有不到1600万真正下乡,比例为31%。
如果是三口之家,也就是说,全国城市平均起来只有一个孩子下乡。

【在 s******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算法还有个大死穴,就是你认为一家人每年都生小孩,够傻的吧?

s******8
发帖数: 7105
92

1
你总算是搞出了点可靠的计算,不过你的那个40%是14岁以下儿童是否准确?
这个有点玄呀。
你还必须考虑到有些家庭可以利用权势避免下乡,比如参军等等。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愿意较真,我们就认真算算好了。
: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口的四成为14岁以下的青少年。
: 而68年上山下乡的青年包括了68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也就是俗称的老三届。年龄
: 跨度估计在13-18岁。
: 虽然世界银行没有提供15-18岁这个年龄组的数据,但是基于生育连续性,我们可以将
: 这个青少年组从0-14岁上移动4岁,改为4到18岁,这一年龄组的比例仍然估计为占到
: 中国人口的四成。
: 1968年中国人口7.745亿,68年12月底大规模动员下乡时,我国4-18岁青少年总数在
: 3.1亿左右;而68年中国农村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3%,也就是城市青少年人口占到3.1
: 亿的17%,5270万。那么如果青少年在每个年份的分布平均,13-18岁的青少年(也就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一个初中同学30年前就死了
主席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就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
北大教授:启动新时代上山下乡工程
我知道的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目的、评价 wiki
讨论知青下乡的,别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我的老师里面很多上山下乡过的
组图:1978年云南五万知青罢工下跪请愿回城 (转载)
84到94算一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青话题: 上山下乡话题: 下乡话题: 知识青年话题: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