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施一公的文章也反映出文革期间小城镇和农村是不要肉票的
相关主题
谈谈为什么当年要送右派和干部“住牛棚”揭开谎言——详评季羡林《牛棚杂忆》
“两少一宽”其实并非改开才有的,而是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政策老田:文革时期的干部“进牛棚”
黑窑奴工与“伤痕文学”的末路(ZT)村官考试领先公安局长儿子被设套成网上逃犯zz
毛新宇的压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他得不到毛派的承认内地的宗教势力发展相当迅速
文革时期的卖猪留肉票别吵了,来学习先总统空一格雄奇公常先生的言论汇编
驳斥wakeupguy的文革期间亲戚寄猪肉一文海归帝都见闻(一)
这是五七干校的一些情况7旬老太送水支撑全家 儿孙患重病
因为受西方毒害最深铁轨上放课钻石火车压过会咋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施一公话题: 农村话题: 肉票话题: 五七干校话题: 知识分子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l
发帖数: 8702
1
文革期间,除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需要肉票之外,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也是都不需
要肉票的。所以才会出现东北人跑到北京或者上海买几十斤猪肉回家,才会出现施一公
回忆的,“1971年的春节,我还不到四岁,父亲从镇上买来十多斤五花肉,做成一大锅
香喷喷的红烧肉,由我们几个孩子随便吃”。
当然,不要肉票并不意味着猪肉消费就能达到如今的水平。施一公文章也提到,“一年
多来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款待,我们都不遗余力”,这就意味着平常不会这么敞开肚子吃
。这也和我们家的经历是一样的。当时我们家作为很普通的知识分子,70年代时每周买
一次猪肉,并不需要任何肉票。另外呢,过节时也会买个大猪头,猪耳朵当下酒菜。
施一公也提到,他父亲当时在公社里唯一的高中任教,教数学。从别的地方看到施一公
父母都是大学生,他父亲还是哈工大毕业的。在文革时期,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除了
大批知青下乡任教,还有就是像施一公父母这样的知识分子,以及不少北京等大城市下
方的专家和干部,当时叫做“知识分子要走五七道路”,也就是到五七干校。改开后,
把五七干校称之为牛棚,说成是迫害知识分子,事实上呢,毛泽东女儿也是到牛棚住了
好几年,并且跟当地一个知青结婚生子。在今天,你能想象习近平女儿去富士康打工并
且嫁给农民工吗?
说到五七干校,比较有名的就是湖北沙洋,当时去了不少中央部委的干部,还有一些是
当时北京院校的教授。一些身体比较弱的,就会安排给当地的小学教书。后来这些农村
孩子里也出来不少人才。当然了,改革开放时代,这些人大学毕业了基本都出国,留在
国外工作了,类似于施一公的经历。而如今的农村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上学要跑很
远,面临被校长强奸的可能;如果是跟着父母到城里,很可能连学都没得上。
所以说,好蛋这样的农村孩子,其实是享受着文革时期教育下乡带来的好处。如果他生
在如今的农村,很可能就像那2.5亿农民工的孩子那样,不太可能上名牌大学并且出国
,当然,这不妨碍他天天上网骂毛腊肉,舔蒋校长。尽管蒋校长的时代,农村80%到90%
的人都是目不识丁。目不识丁到什么程度呢?我曾经到过农村,在毛时代扫盲的农村老
大娘讲,她学会阿拉伯数字,就是50年代扫盲时学的。之前连1,2,3都不认识。
s****i
发帖数: 5144
2
至少教育这块,你说到点子上了。
驻马店地区还有一所杨庄高中,十一公那会儿也牛得很。据说都是城里下放的右派当老
师。现在县一级的高中全面沦陷,老师都跑到市里,甚至省会了
w******e
发帖数: 953
3
What a crap! Does 施一公remember how big his dick was when he was less than
4 years old?

【在 I********l 的大作中提到】
: 文革期间,除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需要肉票之外,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也是都不需
: 要肉票的。所以才会出现东北人跑到北京或者上海买几十斤猪肉回家,才会出现施一公
: 回忆的,“1971年的春节,我还不到四岁,父亲从镇上买来十多斤五花肉,做成一大锅
: 香喷喷的红烧肉,由我们几个孩子随便吃”。
: 当然,不要肉票并不意味着猪肉消费就能达到如今的水平。施一公文章也提到,“一年
: 多来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款待,我们都不遗余力”,这就意味着平常不会这么敞开肚子吃
: 。这也和我们家的经历是一样的。当时我们家作为很普通的知识分子,70年代时每周买
: 一次猪肉,并不需要任何肉票。另外呢,过节时也会买个大猪头,猪耳朵当下酒菜。
: 施一公也提到,他父亲当时在公社里唯一的高中任教,教数学。从别的地方看到施一公
: 父母都是大学生,他父亲还是哈工大毕业的。在文革时期,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除了

c*****g
发帖数: 492
4
楼主以前说的还好
这个不同意
因为我爸妈在70年代就不知道肉是什么
r********9
发帖数: 18394
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对当地肯定有好处, 但个人牺牲不少, 而且政策持续不了, 人
性都是自私的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铁轨上放课钻石火车压过会咋样?文革时期的卖猪留肉票
老将们如果得势了统治了中国驳斥wakeupguy的文革期间亲戚寄猪肉一文
共军比日军厉害很多好像是蒋校长亲口承认的 (转载)这是五七干校的一些情况
转载:蒋校长介石诗词鉴赏 (转载)因为受西方毒害最深
谈谈为什么当年要送右派和干部“住牛棚”揭开谎言——详评季羡林《牛棚杂忆》
“两少一宽”其实并非改开才有的,而是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政策老田:文革时期的干部“进牛棚”
黑窑奴工与“伤痕文学”的末路(ZT)村官考试领先公安局长儿子被设套成网上逃犯zz
毛新宇的压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他得不到毛派的承认内地的宗教势力发展相当迅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施一公话题: 农村话题: 肉票话题: 五七干校话题: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