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turnee版 -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外国都没做过,你做这干什么(图) (转载)
相关主题
如果不想自己,只是为了孩子浙江大学重用被科技部通报的洗钱者、并让百姓为其双重买单! (转载)
海归版最大的悲哀是一群海不归loser的存在Re: 在美国感觉信任问题很让人头疼 (转载)
这个人其实很牛了方舟子:唐骏应该丢掉工作
温家宝在科技界大会讲话 称科技决定民族兴衰对打假英雄方舟子可以继续质疑 (转载)
看来饶毅在国内也不好混呀90后女生相亲破口大骂:瞧你那破车 房子那么小(图) (转载)
海龟参考:中国招聘教授10年变化和今后趋势(zz)宋祖英被质疑假唱 刘谦抽李云迪水 (转载)
暴露造假的人和事对中国发展有益处。找出越多越好。(ZT)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想象力?
美削减7%科研经费让NIH和生物科技界尴尬读古代史: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延续几百年的学派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质疑话题: 张双南话题: 科学话题: 批评话题: 精神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3088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外国都没做过,你做这干什么(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6 09:39:24 2018, 美东)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外国都没做过,你做这干什么(图)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于 2018-06-05 19:55: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9304 次)
据《科技日报》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刚刚回国时
,非常不习惯——在学术上,没有人和他“吵架”了。
“不但如此,一旦给别人的学术观点挑毛病,对方就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张
双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质疑,进行学术争论,在国外
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然而,这在国内显得有些“大逆不道”。
质疑,在张双南看来,正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
质疑乃科学精神之核心
张双南把科学精神总结为六个字:唯一、独立、质疑。
所谓唯一,即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科学规律,而科学规律是唯一的。所谓独立,即科
学规律独立于发现者,不管谁来做科学研究,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在方法正确的
前提下,所发现的科学规律是相同的。所谓质疑,从字面上看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张双
南认为,它恰恰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两个字。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张双南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和量子力学,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新理
论对旧理论的质疑,甚至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难以擦
出真理的火花。
但在中国科技界,似乎缺乏这样的习惯。大家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在潜
在的气氛中对批评和质疑是不鼓励的,因为这样会“伤和气”。张双南认为,这并非中
国科技界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然。
张双南曾想办法以图改变这种风气。几年前,他尝试举办“学术批评论坛”,邀请
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人对自己提出学术批评。“既然不方便当面批评别人,那就邀请
别人来批评自己好了。”这是张双南当时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个“学术批评论坛”只
办了一次,之后便难以推行。
张双南观察到,质疑精神的缺失,使科技圈出现不少怪现象。科研人员不但很少与
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争论,对国外的学术思想更是缺乏批判和质疑。在申请科研项目时,
首先会被问,这种研究外国人有没有做过?跟踪外国人的前沿研究容易通过,也容易出
成果。假如外国人没有做过,就会被问,外国人都没做过,你做这个干什么?
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在科研领域,很多原创思想都是外国人提出来
的,中国人则负责实现它,或者进一步提升它。用张双南的话说,外国人负责“挖坑”
,中国人负责“灌水”。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这些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很
多,但是原创性思想或成果却很少。换句话说,他们的论文所涉及的“坑”,都是外国
人挖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挖的。
张双南(图源:中科院官网)
解铃还需系铃人
难道中国人真的不擅长质疑吗?
张双南以前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每堂课必须向他提一个问
题,越尖锐越好。最近他又在中国科学院开了一门关于科学方法的课程,也提出同样要
求。他发现,在鼓励批评和质疑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常常与他进行热烈讨论,有时甚
至会和他吵起来。这让张双南感觉非常好。
“所以不是中国人缺乏质疑的能力,而是我们的文化氛围不鼓励批评质疑,慢慢把
大家的棱角磨平了。”张双南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张双南认为,质疑精神的缺失源于文化传统,质疑精神的培养也
要从文化入手,形成鼓励批评质疑的氛围。
在教育层面,张双南发现,学校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科学知识,但很少告诉他们,什
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首先要培养他们分
析、批判、质疑的能力。
张双南提到了人们常讲的“文化自信”。在他看来,真正的自信,就是既敢于接受
批评质疑,正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也敢于批评和质疑他人。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科技
界:应该既欢迎和鼓励国内同行之间互相批评质疑,也要敢于批评和质疑国外同行的学
术观点。
“没有质疑,科学精神无从谈起。没有科学精神,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
不会成为先进的文化,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有自信!”张双南总结说。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科技日报》6日头版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发展离不开质疑,进步离不开批判》。
原文如下:
质疑是科学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笛卡尔说,一切感官获取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唯有怀疑本身不可怀疑。就人类
已知和未知的比重而言,真理的海洋仍以神秘姿态示人。合理质疑科学发展中前人的成
果,不先入为主地迷信书本和权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已有观点,正是科学的精
髓所在、价值所在。
纵览人类科学发展史,一个个勇于质疑的科学家书写了熠熠生辉的篇章。哥白尼的
质疑将宇宙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尽管又有后人质疑“日心说”,如是往复延续,人
们才得以不断地探索和认识宇宙;伽利略的质疑推翻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
成比例”的学说,开实验科学之先河,人们才得以广泛运用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进入
现代物理学殿堂;如果爱(电视剧)因斯坦不曾质疑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就无从产生
……质疑如一股强大动力,激活创造性思维,从而推动科学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
不仅科学自身的发展如此,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如此。科学是文明进步的基础,
质疑则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良药苦口利于病,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求我们用好质
疑这一剂良方,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不断校正发展的航向。
当然,质疑本身也需要科学的精神。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过犹不及,“质疑
”不等于盲目“怀疑”,更不是毫无根据的全面否定。质疑实质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
,有助于发现前人科学探索中的缺陷、漏洞以及经不起检验、不完全适用之处等。
质疑需要独立理性的思考。质疑已有理论或成果,是一个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着
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随意向别人提问。质疑他人的同时,也要质疑自己下过的结论
,甚至质疑自己的质疑。如是,对以往的成果进行合理扬弃,而非简单“师承”,方为
质疑应有的科学态度。
探索未知,道阻且长,多一些科学的质疑,才可能产生更多更好的观点和成果,才
可能碰撞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火花。现在,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奋进,我们迫切需要
勇于质疑、科学质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质疑最大的“敌人”恐怕是我们“自
己”。对科学而言,合理质疑的缺失甚至比在罗马鲜花广场等待布鲁诺的火堆更可怕。
1 (共1页)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缺乏原创性科研是因为中国在补几百年的课 (转载)看来饶毅在国内也不好混呀
曼哈顿富人雇人陪孩子玩 时薪400美元海龟参考:中国招聘教授10年变化和今后趋势(zz)
中国青年教师的困境与出路(zz)暴露造假的人和事对中国发展有益处。找出越多越好。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美削减7%科研经费让NIH和生物科技界尴尬
如果不想自己,只是为了孩子浙江大学重用被科技部通报的洗钱者、并让百姓为其双重买单! (转载)
海归版最大的悲哀是一群海不归loser的存在Re: 在美国感觉信任问题很让人头疼 (转载)
这个人其实很牛了方舟子:唐骏应该丢掉工作
温家宝在科技界大会讲话 称科技决定民族兴衰对打假英雄方舟子可以继续质疑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质疑话题: 张双南话题: 科学话题: 批评话题: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