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hanghai版 - 中共在下一盘棋
相关主题
新年漫谈中美经济京沪深杭1月卖地超千亿元 房价可能酝酿更大涨幅 (转载)
上海车牌最低成交价突破9万 (转载)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通缩离我们已很近
从7/23动车事故遇难者赔偿金谈起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货币"传递政策新信号 ZZ
京津沪渝穗五大城市经济加速zz重新设限就是倒退
高盛, OK。 哈哈 (转载)黑格尔书当代解释的80%出自Kojeve
质疑中国社保基金大肆投资美商风投公司在华拍摄娱乐大片的做法 (转载)关于长生不老的形而上学理论
上海人均GDP已逼近匈牙利 (转载)是非海归:陷入争议漩涡的中国海归高官
上海市青浦区11套高端海源别墅将被打造成亿元豪宅 (转载)曹建明曾在餐厅干3年苦工 为惩恶扬善学法律(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民币话题: 中国话题: 经济话题: 万亿元话题: 朱镕基
进入Shangha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e
发帖数: 63
1
近来,中国经济崩溃论在大陆各网站上甚嚣尘上。许多网民举出身边发生的种种例子说
明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万劫不回的深渊。沈阳市政府没有钱了,就对全城的商家进行罚款
,名目五花八门,金额有的高达十多万元人民币,导致所有的商店都铁将军守门,弄得
整个沈阳市死气沉沉像鬼城一样。陕西省各乡政府经费不足,就逼迫怀上第二胎的孕妇
交纳社会抚养费,一胎四万元人民币,否则抓人强制引产,连八个月的胎儿也不放过。
温家宝总理又去浙江调研中小企业了,中国沿海城市的许多厂家缺乏流通资金无法生产
,纷纷倒闭关门,而借了高利贷的业主则跑路当起了现代隐士。全国各地高铁建设停工
了,铁道部雇用的三百多万农民工已经半年未领到工资。几年前温家宝曾经在电视和报
刊上高调亮相,为一个民工成功地讨回欠薪,现在面对上千万为政绩工程打工而被各地
政府拖欠工资的民工却一声不吭。网友称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已经崩溃或即将崩溃的迹象
,我认为他们有点儿天真。因为大陆所有的媒体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经济统计数据都
经过政府精心修改后发布,几千万名党员和公务员永远会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所以中
国经济从外表看是不会有问题的。这不,陕西省安检局杨局长就走马灯似地换戴着十几
块名表笑容可掬地为党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和银行都
归一个大老板所有,这个公司欠了另一个公司或银行的钱不按时归还是不会有法律后果
的。大老板只是不停地把身上的钱从一个口袋挪入另一个口袋,但这些口袋里钱的总数
是不会减少的。如果大老板觉得缺钱花,他还可以像魔术师一般从口袋里源源不断地变
出钱来潇洒一回。
中国经济的真正变革始于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这个讲话的真实内容我们不得
而知。但有人研究声称,现在占领中国大街小巷的洗头店、浴足店、会所和休闲中心等
新型服务业是那年他访问视察深圳后,像星星之火首先出现于这个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
,进而燎原蔓延到全国的。这个人类最古老的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
要特色。当年,无数温饱之余有了点闲钱的港澳和台湾同胞闻香风而动,要么妙手空空
地从中国银行取得的贷款冒充外资进行投资,要么把将要淘汰的工厂从世界各地搬到大
陆沿海城市继续生产。众人拾柴火焰高,终于使中国经济摆脱了1989年以后暗淡无光的
日子。总设计师的这一招确实令人拍案叫绝。金钱美色双管齐下,天下谁能坐怀不乱?
中国银行贷给海外真真假假的投资者的钱是从哪里来的?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比上一年
多印了6100亿元的人民币。1993年又比1992年多印9400亿元人民币。而1994年则比1993
年多印12100亿元人民币。三年扩充人民币存量2.76万亿元。如果银行的准备金是8.5%
,则新增货币存量可使央行多放贷款32.47万亿元。1989年人民币存量M2才1.2万亿元,
而到1993年人民币存量M2已翻番增加到3.49万亿元。那几年中国经济发烧了,疯狂了。
小平同志不打桥牌,开始下棋了。棋的目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起初人们不知道他
会让哪一部分人富起来,以为人人有份。现在大家看清那些“富二代”和“红二代”是
一伙人时,恍然大悟了当初的布局。设计师就是高瞻远瞩,若要中国不步当年东欧和苏
联的后尘,就要让红色后代们尽快富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动力永葆江山不变色。
但是央行大马力开动印钞机也引发了超级通货膨胀。而黑道白道只要赚钱就是红道的小
平指示引起了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大办公司的狂潮。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权力出租,利用管
辖的资源空手套白狼,不择手段地捞钱。在一片乌烟瘴气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
队登台亮相了,他们同样办起公司。边防部队因地制宜搞起走私行业,军车押送走私品
。各地公安局和国安部办公室搞起了为走私品打保票的副业,化非法为合法。中国的经
济确实被搞活了。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建造楼堂馆所,海南岛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到同温
层。原来可以忽略不计的第三产业更是一骑绝尘,老板和官员们在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的
夜总会和娱乐城一掷千金,穷奢极侈。别人都在吃香的,喝辣的,中央政府这时却在哭
穷,抱怨钱都被地方政府赚去了。大通胀下的老白姓生活艰难怨声载道。1993年中国居
民生活费用价格增长14.7%,1994年增幅上升到24.1%,其中副食品价格增长31.8%!眼
看情况不妙了,小平同志下出了第二步棋,找来朱镕基当国务院副总理,对过热的经济
进行宏观调控。
朱镕基上任后立马解决了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钱花的头痛问题。在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
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2%。即使拥有印钞机这个人间宝贝,中央还是清汤挂面,地方却
富得流油。朱镕基同一个个地方诸侯较劲谈判后,从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中央得到80
%的税收,地方拿20%。1995年朱镕基向地方送出一个大礼包,慷慨允许地方政府保留90
%的土地出让金。这样,中央和地方各有所获,皆大欢喜。接下来朱镕基的举动可谓石
破天惊,他亲自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向外界表示他治理中国恶性通胀的坚强决心。
这开了中国总理作秀的滥觞。他的后任温家宝乐此不疲,荣获影帝称号。为什么说朱镕
基是作秀呢?表面看来,他任央行行长是为了更方便地采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即停止
央行滥印人民币。但据以后披露的数据,在朱镕基担任行长期间,央行印制人民币的速
度没有减缓,反而加快了。除了前面给出的数据,1995年央行的货币投放量是1.4万亿
元,1996年是1.6万亿元,1997年是1.5万亿元。只有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央行才恋
恋不舍地减少了货币投放量,只多印1.3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政府用这些新鲜出炉花花
绿绿的纸币悄无声息地抽取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美国政府是明借,中国共产党是
暗抢。实际上,党下的这盘棋中最关键的一着就是投放天量人民币。看懂这着棋就能理
解中国政府自1992年以来的种种经济决策和动作。朱镕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是政治
局作出的安排,目的是做秀给全国民众和外国投资者看,掩盖央行仍在拼命印钱的真相
。朱镕基抑制通胀的真正三板斧是把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到18%,把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
率贬到8.28对1,以及要求银行强制收回贷款。这三项措施不像拔掉党的奶嘴,即关掉
印钞机,没有给党带来一分钱的损失。宏观调控挡住了一些神仙的财路。海南岛房地产
投机的泡沫爆破了,军队和武警开的公司被勒令关门了。我们无从知道朱镕基发出豪言
壮语:“给我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的时候是否在演戏,但他的
另一个桥段却脍炙人口。拿一个没有红色血统小学文化的农民赖昌星祭刀,杀鸡儆猴,
以便煞住军队和海关的走私风。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惊无险地渡过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迎来了以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黄金十年”。
当然朱镕基知道央行的印钞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能给中
国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预先防止源源而来的人民币流入民众消费品领域造成严重后果
,他走出了下一步棋。宏观经济学有一条规律,如果货币流通量的增长速度和经济活动
总量的增长速度同步,就不会产生恶性通货膨胀。朱镕基的前任李鹏思想陈旧落伍,只
会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核电站等固定资产投资来化解过剩的人民币。朱镕基却思想
解放胆大妄为,转眼间取消了公费医疗、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高等教育产业化,让泛
滥成灾的人民币流进这三个巨型蓄水池。果然民众不敢消费了,把可怜巴巴的那点儿工
资都存银行了。因为他们要存钱看病,为孩子将来上大学交学费,买房子也需要付头款
。对日常生活用品需求的下降带来这些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国经济进入低通胀高增长的
十年。这期间央行的印钞机也没闲着。1999年人民币存量增加1.54万亿元。2000年增加
1.56万亿元。2001年增加1.82万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3万亿元。从1992年到2001年,
中国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而这期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货币发
行速度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
中共确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千方百计地拔高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当年美国靠第二次世
界大战来扩充全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自己的GDP。而中国是通过海量发行人民
币来人工地提升中国的GDP。人民币潮水般地从政府部门、国企、银行滚滚流出,带来
了投资需求和百业兴旺。造高楼、建厂房、筑桥修路、搞煤矿和发电站及大码头等等都
有了资金。特别是1999年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后,每年有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国资金兑
换成央行印制的人民币进入中国,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动力。肯塔基、麦当劳
、星巴克、GE、通用等等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为中国引入了新行业、新技术、新管理和
新思维,也造就了一代经济新人。外资在沿海地区建立的无数来料加工厂,吸引了亿万
个内地农民外出打工。而这些农民工又把挣到的人民币寄回家乡,促进了家乡的经济繁
荣,广大农村出现了盖房热。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总供给。由于中国政
府有意压低劳工阶层的工资,95%的民众消费能力低下,造成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
求的增长不同步,中国经济的总供给远远高于总需求,海量的过剩产品就以跳楼价卖给
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享受幸福去了。更有甚者,中国出口得到的外汇被中共无偿拿去
,用来购买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行的债券,而被强制结汇后的国内生产厂家只能拿到央行
新发行的人民币。中国政府不断增加的天量外汇储备正是从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之间的差额逐年积累起来的。这就解开了为什么中共不计一切后果地人为提高中国经济
的总供给,不管不顾中国经济的总需求的谜了。保持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
落差是中国政府的另一条秘密生财之道。
虽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年年增长,2002年为18904亿元人民币,2003年为21715亿元,
2004年为26355亿元,但它还是贪婪地自己给自己印钞票花。2002年央行新印31000亿元
人民币,2003年新印36000亿元,2004年新印34000亿元,人民币存量达到25.32万亿元
。中国政府无节制地印制人民币到底为了什么?有人说,政府各级官员的吃喝玩乐三公
消费需要花钱,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需要花钱,政府需要花钱进口先进的防暴装备
和武器“维稳”,政府需要花钱提升GDP,为提升GDP而搞的豆腐渣工程需要花钱维修或
推倒重来,政府需要花钱收买知识分子和五毛为其评功摆好转移视线,政府需要花钱圈
养运动员为其争光脸上贴金,政府需要烧钱办奥运会世博会证明其体制优越,政府需要
办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电信为民众不胡思乱想而夜不成寐,政府还需要兢兢业业地管理甄
别删除互联网搜索引擎微薄上的敏感词敏感话敏感文章等等,中国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
多着呢!也有人认为中国政府这样做是为了对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灰色收入征税。我认
为上面所列举的种种原因都有一点道理,但这些都不是二十年来中共持之以恒地印制天
量人民币的真正原因。从1992年起中共的最高层就开始下一盘很大的棋,棋局的最终目
的是保存红色家族红色种子。这局棋的每一步都是要把天量的人民币变成红色家族手中
的资本,使红色后代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的富豪。如此,他们就不愁今后中国的社会变
迁,制度变化,普世价值被最终接受。中共会继续下这一盘棋,进一步开放经济,土地
自由买卖,国营企业私有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私人可以对外投资等等。这样天量的人
民币就会渐步转变成权贵们手中的资本了。
s*********t
发帖数: 5781
2
长,求撒吗瑞

【在 n*e 的大作中提到】
: 近来,中国经济崩溃论在大陆各网站上甚嚣尘上。许多网民举出身边发生的种种例子说
: 明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万劫不回的深渊。沈阳市政府没有钱了,就对全城的商家进行罚款
: ,名目五花八门,金额有的高达十多万元人民币,导致所有的商店都铁将军守门,弄得
: 整个沈阳市死气沉沉像鬼城一样。陕西省各乡政府经费不足,就逼迫怀上第二胎的孕妇
: 交纳社会抚养费,一胎四万元人民币,否则抓人强制引产,连八个月的胎儿也不放过。
: 温家宝总理又去浙江调研中小企业了,中国沿海城市的许多厂家缺乏流通资金无法生产
: ,纷纷倒闭关门,而借了高利贷的业主则跑路当起了现代隐士。全国各地高铁建设停工
: 了,铁道部雇用的三百多万农民工已经半年未领到工资。几年前温家宝曾经在电视和报
: 刊上高调亮相,为一个民工成功地讨回欠薪,现在面对上千万为政绩工程打工而被各地
: 政府拖欠工资的民工却一声不吭。网友称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已经崩溃或即将崩溃的迹象

n*e
发帖数: 63
3
What do you mean?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长,求撒吗瑞
s*********t
发帖数: 5781
4
summary

【在 n*e 的大作中提到】
: What do you mean?
1 (共1页)
进入Shangha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曹建明曾在餐厅干3年苦工 为惩恶扬善学法律(图)高盛, OK。 哈哈 (转载)
柯耶夫2:后资本主义.Henry Ford.质疑中国社保基金大肆投资美商风投公司在华拍摄娱乐大片的做法 (转载)
科耶夫3:美国黑帮上海人均GDP已逼近匈牙利 (转载)
全球化最早可能是毛泽东提出来的上海市青浦区11套高端海源别墅将被打造成亿元豪宅 (转载)
新年漫谈中美经济京沪深杭1月卖地超千亿元 房价可能酝酿更大涨幅 (转载)
上海车牌最低成交价突破9万 (转载)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通缩离我们已很近
从7/23动车事故遇难者赔偿金谈起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货币"传递政策新信号 ZZ
京津沪渝穗五大城市经济加速zz重新设限就是倒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人民币话题: 中国话题: 经济话题: 万亿元话题: 朱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