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ravel版 - 迦南十六日(15)——巴勒斯坦
相关主题
迦南十六日(6)——雕刻时光假名厄瓜多尔及龟岛18日56 基多之四
迦南十六日(5)——彩色山谷冬天的童话-意大利和奥地利游记-5
迦南十六日(14)——无信仰者的耶路撒冷三人行之巴尔干-保加利亚
[合集] 想问问去百老汇看演出三人行之巴尔干-天空之城Meteora
F1签证过期还能去加勒比地区旅游么?保加利亚没有玫瑰
关于去加勒比的签证问题假名希腊13日11A俄西俄斯.罗卡斯修道院
ZT 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免(落地)簽證或其他相當簽證便利方式前往之國家(地區) ZT假名希腊13日12天空之城修道院
有了美国绿卡去哪些国家可以免签/落地签?最高冷的小城,阿维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向导话题: 修道院话题: 难民营话题: 巴勒斯坦人话题: 这些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h
发帖数: 809
1
今天的西岸一日游是很早就在网上订好的,跟的是一个叫做Green Olive的巴勒斯坦人
经营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在网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好处是会带游客去看真正的巴勒斯
坦人的生活(其实也只是他们想让游客看到的那部分),而批评则集中在组织者的政治
倾向太过明显,很多观点也失偏颇;耳听为虚,眼见的却也未必为实。八点半从YMCA的
大门口出发,坐车没几分钟过了一处检查站,就进入了巴控区的伯利恒。我们的向导不
能进入耶路撒冷,只能在这里等我们。向导是一个有加拿大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从小在
难民营长大;有着阿拉伯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我随便一个问题刚问了一半,他就能接
着话头滔滔不绝的扯上好几分钟,弄得我都不敢轻易问问题了,而且有些问题也确实不
好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问@.@ 他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张地图,上面有近几十年来巴以
分界线的变迁;地图上巴勒斯坦的领地,正一点点的被邻居蚕食。之后他指给我们看了
远处山上的一段水泥墙,也就是现在巴以的隔离墙;他又指了更远处的一个山头,说那
里才是联合国划定的巴以分界的绿线,而现在绿线和隔离墙之间的区域已经建满了犹太
人定居点。墙的这一侧,贴着墙的一些高层建筑的窗户都给填实了,向导说以色列这么
做是因为security reason,又说他们无论做什么事,借口都是security reason,包括
建这个水泥隔离墙。向导的原话是,我们每天都有上万的居民在以色列境内打黑工,他
们根本不知道。要是真想爆炸,早炸了,岂是这些防护措施能防的住的?隔离墙进入以
色列境内的关口冷冷清清——其实整个城市都非常冷清,门口整齐的停着一排出租车,
却一个司机也看不到。
向导带我们步行参观了一些墙上的绘画,学柏林墙的,找了一些艺术家画了些带有政治
寓意的图画;也有当地居民的涂鸦,还看到了几句中文和韩文的标语。
一段墙上整齐的贴满了大字报,每一张上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很多人早起出门上班,
晚上却再也回不去被占领的家园了。这些宣传资料显然都是特意为西方游客准备的,因
为只有英文,没有阿拉伯文的。最著名的两幅图画:穿着防弹衣的和平鸽和投掷鲜花的
人、都不在这段隔离墙上,我们后来坐车去参观的。城市里是真够脏的,那么长的隔离
墙,很多段的墙根下都堆满了垃圾,好几米宽,一人多高,熏的人根本到不了近前。马
路中间有一扇门,门上是一把巨大的钥匙;很多巴勒斯坦人还保留着当年的门钥匙,他
们渴望着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即使当年的房屋也许早已不在。
伯利恒城里有宾馆,然而向导说虽然就在耶路撒冷边上,价钱也便宜,来住的人却很少
。宾馆边上是一座四层的楼房,架子已经搭好很多年了;历史上的某一天以色列政府说
修这座楼需要特殊的工作证,于是楼就此烂尾,陪伴着边上孤独的旅馆。
逛了一圈城市,却没见到几个当地人。向导接着带我们去了一个叫Aida的难民营;这里
原本是个叫Ellar的村庄,1948年被占领的时候还有510个居民;今天这些难民营的土地
都是归联合国所有的。刚开始设立时,只有一些临时的帐篷,因为那时的巴勒斯坦人都
相信这只是临时的住所,他们很快就能回到被占领的家园;几年之后,建起了一些永久
性帐篷,因为看起来他们在这里居住的时间要比他们预计的长;时至今日,随着一座座
水泥房的建立,我不知道这些巴勒斯坦人心中是否还存有、在有生之年回归故土的希望
。难民营里街道的布局和上个世纪国内的乡镇很像:两三层楼的住宅,水泥的外墙上满
是花花绿绿的涂鸦;窗户都是装了铁栏杆的防盗窗;电线毫无章法的挂的到处都是;地
上不算特别脏,一些垃圾被扫到了路边堆着。街上几乎看不到人,有些孩子在自家的阳
台上好奇的看着我们。
向导带我们去了这个营地的活动中心,里面的那个接待mm也是从小在难民营长大的。她
带我们进了一间小屋子,放了一段录像给我们看。感觉真像以前的茶话会啊,我们围成
半圈坐在沙发上,每人面前一杯茶… 录像介绍的就是Aida的历史和现况,Aida是阿拉
伯女孩的名字,这个营地也致力于对女孩的教育,房间里有不少这里孩子的绘画、摄影
和裁缝作品。用这个mm的话来说,她希望等将来有机会工作的时候,这些技能能够派上
用场。然后mm就开始介绍这里的生活了,说组织小朋友们去过一次欧洲旅游,小朋友们
很好奇为什么欧洲国家间可以随意进出,而自己想去自己国家的占领区却困难重重(巴
勒斯坦人管以色列叫占领区:occupied)——俺就想着,挺不错了,小小年纪就有机会
游历欧洲,不要说现在国内,就是美国的小朋友这么点大就有出境游经历的也没多少吧
… mm又讲到她的一个朋友,和耶路撒冷的一个女孩结婚,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拿到
以色列的居住证,最终团聚。——俺又很不争气的想,比我们办绿卡好像还要快点?最
后说到,以色列的机场是不让他们去的,想出去都得先花一天时间到安曼去坐飞机——
这个好像是有点不方便。有人问他们有没有想过通过谈判解决这些问题,mm说不过是城
下之盟;而问他们的愿望时,mm直接说收复全部失地,这个好像很不现实哈,而且,约
旦能答应不?不过mm说的有一句话我很认同,犹太人认为这片地方是上帝许诺给他们的
没有关系,但上帝并没有说许给了他们,就不再允许其他任何人居住了… 茶话会结束
,向导说圣诞节和新年,联合国有礼物给小朋友们,让我们帮忙发;现在小朋友还没有
叫齐,所以先带我们到楼顶看看风景。从楼顶可以看到近处耸立的隔离墙,墙外山坡上
,犹太人定居点的房子整齐划一;而墙里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房子则参差不齐。每一座楼
的屋顶上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储水罐,向导说如果问犹太导游,他们有各种解释:好看
;阿拉伯人传统;或者居民买不起水、只好储雨;但如果问巴勒斯坦人,只会得到一个
答案,那就是因为以色列的限水政策。按这个向导的说法,以色列政府控制了水源,隔
一段时间会用水车向巴勒斯坦居民区卖昂贵的饮用水;每次买水的时候,他们都会把屋
顶的水箱装满,因为不知道下一次买水是什么时候… 昨天刚好送了一趟水,所以今天
看到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晾着新洗的衣物。
孩子们到了以后,就开始发礼物了。这些孩子显然是经过挑选的,我在来的路上看到的
几个脏兮兮的玩泥巴的小朋友就没有被邀请,虽然他们住的很近。这些小孩显然经历过
很多次这样的场面了,安安静静的围坐成一个圆圈;我们被安排每人发几个小朋友,然
后就一群人对着我们照相。说实话,我挺不爽的,一般照人都要先征求对方意见的吧,
更何况这种明显不是作为私人收藏用途的照片;招呼也不打一个,就噼里啪啦乱照,旅
行社的行程上也没这条啊。之前还觉得有点内疚,觉得我们把难民营里的人像动物一样
围观——合着是我们被他们围观啊。礼物都被包装的很好,我按顺序发,最后发的那个
小朋友已经从另一个人手里拿到一份了。向导当时就叫我取回来,说一个小朋友只有一
份;我看桌上还剩很多,就说算了吧,已经给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多不好,结果向导就
自己从小朋友手里把东西给抢过来了… 这真是实实在在的作秀啊。然后就是合影了,
每个小朋友都训练有素的把礼物举过头顶,这个场景应该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等到拆
礼物的时候,有些小女孩是真的很开心;而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无动于衷的表情。
从物质上来说,我觉得这些孩子的生存环境不算特别糟糕了,从小也都能接受教育;他
们所失去的是自由。从小就被人用作政治舞台上的道具,在一个个的秀场里做着自己并
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表演。而强加给他们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的,并不只有以色列政府。
第二站是伯利恒城里耶稣诞生的教堂;我们在离教堂还有两条街的地方下车,步行前往
教堂所在的广场。街道两侧都是看着有些历史的石头房子;路很宽,也算干净;跨着街
道、一排排挂着很多庆祝圣诞的星星,都只有一个轮廓,看着颇为朴素。
广场附近人终于多了起来,周围都是巴勒斯坦人开的商铺,卖当地的工艺品和各种甜食
;我们在一家餐馆里吃的午饭,又是那个著名的大锅饭upside down。向导很激愤的说
,超过95%的游客来西岸就是直奔这个教堂,然后直接离去,他们根本不愿多花一点点
时间去看看生活在这个教堂周边的人。广场上有一块宣传板,贴的就是向导一早给我们
的巴以历史关系的资料,我躲太阳、在底下站了五分钟,从头到尾也没见一个游客过来
看过一眼。为了表示对这个教堂的不屑,向导让另一个当地的阿拉伯人带我们进去。这
个教堂从外面看也是其貌不扬,如果没有顶上那个明显是后修的钟楼,整个建筑看着就
像是中世纪城堡的遗址。我们从一扇又窄又矮的门钻进去,里面昏暗的很,只在高处有
几扇很小的窗户透光。那个带我们进去的向导什么都不懂,我们只好自己逛。教堂本身
挺朴素的,灰白色的粉刷墙面、粗木条架起的屋顶、不着一点颜色的玻璃窗;但里面的
那些陈设,虽年代久远,却依然可见画工之细致、雕刻之精美;而且这些陈设看起来用
的都是真金白银啊、镶着各种颜色的大宝石。
还有一处马赛克,被保护在了地板下面。一侧的走道站满了人,全是排队等着下石洞的
。带我们进去的这个向导主动说,他有办法带我们从另一个门不用排队下去… 我们真
没人提这个要求,谁要是想下去等散团自己再回来排队就是了,但向导一定要带我们下
去,似乎我们如果不下去,他就会很没面子… 石洞很小,裸露在外面的部分都用黄布
包着,顶上垂下几盏银色的吊灯;洞里和对面大家排队下来的通道里已经堵的水泄不通
。我没有挤到前面去摸马槽,上帝要是知道我们是插队的估计也会不高兴>.< 有一个牧
师在槽前发卡片,上面似乎是耶稣的头像还有一些文字。我也没拿,主要是实在不知道
拿回去该怎么处置…
离开广场,之前的那个向导开车带我们去山里的东正教修道院Mar Saba。经过了几个巴
勒斯坦人的村庄,好多小孩在路边嬉戏。和难民营里的孩子比,这些孩子应该要幸福的
多。他们自由,而且他们有土地,可以靠劳动养活自己,而不需要受人嗟来之食。在一
处山坡上,向导停车让我们眺望远处山脊上的耶路撒冷,最显眼的就是闪闪发光的金顶
和不远处那堵弧形的隔离墙。
离开村子前,向导请我们喝了路中央一个小摊上的茶;据他说,这是这一带最有名的茶
,来往的车辆都要停下来喝一杯的。水壶的外面被镀上了金、银,所谓的茶其实是茶包
泡的,不过水里放了一种当地植物的叶子,散发出一股特别浓郁的薄荷香。之后进入丘
陵地带,公路盘旋在矮山间;有几处可以眺望到远方苍茫的死海;据向导说,有条
trail可以一天走到死海边。地形和约旦死海那一侧的很像,就是颜色太单一了;山上
几乎看不到任何植被,那座至今仍有大约20个僧侣居住的五世纪修道院就藏在这丘陵间
。修道院依山建在一处河谷里,背靠着一侧的山崖、面向着谷底的流水——那条时断时
续的小溪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干净,修道院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入河的。修道院所
在的山崖顶上,有一座长方体的石建筑,是整个修道院女性唯一被允许进入的建筑。对
面的山崖上,看到很多建在天然洞穴里的石屋,正面是一堵石头整整齐齐码成的墙,上
面有门有窗;一条狭窄的trail串起这些石屋。据说现在这里每年都举办一次宗教活动
,届时那些远道而来的僧侣们便住在这些石屋里。修道院由许多石头房子组成,这些房
子拾级而下;从山顶俯瞰,最明显的就是散落在山间的、东正教所特有的那些洋葱头屋
顶们。
这侧山崖有一条trail可以下到谷底,很可惜的是,向导并没给我们时间下去参观,而
只是让我们在山崖顶上照相——其实除了控诉自己国家受到的不公待遇外,也大可以多
介绍一些文化遗产,包括圣诞教堂、包括这个修道院,这也能给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啊。
如果拿耶路撒冷周边接触到的有限的犹太向导和阿拉伯向导做一个比较的话,我觉得犹
太人是骄傲而又自卑的,他们的向导非常职业,有问必答但却总让我觉得和他们之间有
一种被刻意保持的距离:你出钱买我的服务,但我们不是朋友。我甚至看不出一点向导
们对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文化的热情,永远波澜不惊的语调、永远不紧不慢的语速,和
他们的对话好像在用google语音服务… 阿拉伯的向导则特别的热情,一路永远不会冷
场;他们会说各种各样的笑话,然后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会拿着车里的麦克风
唱歌,然后邀请我们跟他一起唱;你要是真问他点历史问题,他就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对于那些极端的宗教人士,穆斯林就不说了。晚上在青年旅馆的时候,同屋的一个香
港男孩给我看了一段youtube上的视频:几个犹太拉比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义愤填
膺的说女孩就不应该上学、不应该接受任何教育;还有很多关于复辟的话。以前只知道
穆斯林国家女性没有地位,这个视频真是看的我很震惊。那个香港男孩是坐以色列航空
的飞机来的,因为打算在巴勒斯坦村庄做一个星期的义工,在机场接受了近乎一丝不挂
的安检,还被盘问了很久的问题;让我非常庆幸没有飞特拉维夫。
回耶路撒冷之前,又在关卡附近换了一次车;路边醒目的红牌子上三种文字写着,我们
刚刚走过的路,以色列公民禁止进入。这些关卡晚上到第二天凌晨对巴勒斯坦人是关闭
的,他们要是半夜得个急病、还得申请特批才能进城,还是很麻烦的。回到古城里,离
日落还有一段时间,就先到Austrian Hospice的屋顶上去看风景。为了方便自己国家的
信徒来耶路撒冷朝圣,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宗教团体都在古城里设置了招待所、供信徒歇
脚。奥地利的这个位置得天独厚,从屋顶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金顶圣殿的上半部分。屋
顶立着一个基督教的石头十字架,和后面东正教蓝色的洋葱头屋顶、穆斯林圣殿闪闪发
光的金顶,刚好处在一条直线上。
其他几个方向上,大大小小的石头房子们依地势而建,塞满了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各种
屋顶的宗教建筑见缝插针般点缀期间。从楼上下来,差不多日落了,正好去西墙广场看
安息日的开始。人是真多啊,酱油群众大部分都被隔离在了栏杆外面;栏杆到墙之间基
本全是犹太人,脑袋上都别着顶白色的小帽子。广场上音乐很响,很多犹太人互相勾着
肩、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声载歌载舞。觉得这些人的生活真滋润啊,每个星期都
能过一次节…
w**m
发帖数: 488
2
谢谢分享,很有意思。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的西岸一日游是很早就在网上订好的,跟的是一个叫做Green Olive的巴勒斯坦人
: 经营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在网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好处是会带游客去看真正的巴勒斯
: 坦人的生活(其实也只是他们想让游客看到的那部分),而批评则集中在组织者的政治
: 倾向太过明显,很多观点也失偏颇;耳听为虚,眼见的却也未必为实。八点半从YMCA的
: 大门口出发,坐车没几分钟过了一处检查站,就进入了巴控区的伯利恒。我们的向导不
: 能进入耶路撒冷,只能在这里等我们。向导是一个有加拿大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从小在
: 难民营长大;有着阿拉伯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我随便一个问题刚问了一半,他就能接
: 着话头滔滔不绝的扯上好几分钟,弄得我都不敢轻易问问题了,而且有些问题也确实不
: 好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问@.@ 他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张地图,上面有近几十年来巴以
: 分界线的变迁;地图上巴勒斯坦的领地,正一点点的被邻居蚕食。之后他指给我们看了

j*****g
发帖数: 552
3
真好,我们自己去啥故事都听不到。。。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的西岸一日游是很早就在网上订好的,跟的是一个叫做Green Olive的巴勒斯坦人
: 经营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在网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好处是会带游客去看真正的巴勒斯
: 坦人的生活(其实也只是他们想让游客看到的那部分),而批评则集中在组织者的政治
: 倾向太过明显,很多观点也失偏颇;耳听为虚,眼见的却也未必为实。八点半从YMCA的
: 大门口出发,坐车没几分钟过了一处检查站,就进入了巴控区的伯利恒。我们的向导不
: 能进入耶路撒冷,只能在这里等我们。向导是一个有加拿大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从小在
: 难民营长大;有着阿拉伯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我随便一个问题刚问了一半,他就能接
: 着话头滔滔不绝的扯上好几分钟,弄得我都不敢轻易问问题了,而且有些问题也确实不
: 好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问@.@ 他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张地图,上面有近几十年来巴以
: 分界线的变迁;地图上巴勒斯坦的领地,正一点点的被邻居蚕食。之后他指给我们看了

D******6
发帖数: 6211
4
羡慕,很希望也有机会去。
在穆斯林,女性也许在政治经济方面没有地位,但是,在教育方面,穆斯林是不歧视女
生的,他们鼓励女生受教育,而且,在中东,有的大学里女生会占到70%。。。而且全
是政府免费教育。其实即使在政治经济上,穆斯林女性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弱,更多的是
家族势力的比拼,而不是性别的差别。巴基斯坦不是有过女总理?反而我们处处强调半
边天的中国,没有见过什么女性领导人。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的西岸一日游是很早就在网上订好的,跟的是一个叫做Green Olive的巴勒斯坦人
: 经营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在网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好处是会带游客去看真正的巴勒斯
: 坦人的生活(其实也只是他们想让游客看到的那部分),而批评则集中在组织者的政治
: 倾向太过明显,很多观点也失偏颇;耳听为虚,眼见的却也未必为实。八点半从YMCA的
: 大门口出发,坐车没几分钟过了一处检查站,就进入了巴控区的伯利恒。我们的向导不
: 能进入耶路撒冷,只能在这里等我们。向导是一个有加拿大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从小在
: 难民营长大;有着阿拉伯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我随便一个问题刚问了一半,他就能接
: 着话头滔滔不绝的扯上好几分钟,弄得我都不敢轻易问问题了,而且有些问题也确实不
: 好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问@.@ 他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张地图,上面有近几十年来巴以
: 分界线的变迁;地图上巴勒斯坦的领地,正一点点的被邻居蚕食。之后他指给我们看了

V**5
发帖数: 515
5
看来,与1930 年代华沙的犹太人积聚点getto有些类似啊。造孽造孽,无语。
s***n
发帖数: 10693
6
好看

【在 r******h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的西岸一日游是很早就在网上订好的,跟的是一个叫做Green Olive的巴勒斯坦人
: 经营的旅行社。这个旅行社在网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好处是会带游客去看真正的巴勒斯
: 坦人的生活(其实也只是他们想让游客看到的那部分),而批评则集中在组织者的政治
: 倾向太过明显,很多观点也失偏颇;耳听为虚,眼见的却也未必为实。八点半从YMCA的
: 大门口出发,坐车没几分钟过了一处检查站,就进入了巴控区的伯利恒。我们的向导不
: 能进入耶路撒冷,只能在这里等我们。向导是一个有加拿大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从小在
: 难民营长大;有着阿拉伯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我随便一个问题刚问了一半,他就能接
: 着话头滔滔不绝的扯上好几分钟,弄得我都不敢轻易问问题了,而且有些问题也确实不
: 好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问@.@ 他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张地图,上面有近几十年来巴以
: 分界线的变迁;地图上巴勒斯坦的领地,正一点点的被邻居蚕食。之后他指给我们看了

1 (共1页)
进入Travel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最高冷的小城,阿维拉F1签证过期还能去加勒比地区旅游么?
希腊有啥好玩的地方推荐么?关于去加勒比的签证问题
班加罗尔日记(9)--MysoreZT 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免(落地)簽證或其他相當簽證便利方式前往之國家(地區) ZT
南加州之旅6有了美国绿卡去哪些国家可以免签/落地签?
迦南十六日(6)——雕刻时光假名厄瓜多尔及龟岛18日56 基多之四
迦南十六日(5)——彩色山谷冬天的童话-意大利和奥地利游记-5
迦南十六日(14)——无信仰者的耶路撒冷三人行之巴尔干-保加利亚
[合集] 想问问去百老汇看演出三人行之巴尔干-天空之城Meteora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向导话题: 修道院话题: 难民营话题: 巴勒斯坦人话题: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