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aterWorld版 - 中医在鼠疫中英勇奋战
相关主题
“棒棒医生”还真是根搅屎棒中国的红十字会真有这黑吗!!?
“鼠疫斗士”和“鼠疫逃兵”整点段子。
我也说说我对日本鬼子的心情(估计所谓精英不喜)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止动车追尾
揭秘天朝神秘组织寒心:动车事故殉职司机 铁道部拒绝赔偿
领导 对不起 出了这么大事情 让您受惊了江苏徐州二十四岁帅气警察遭歹徒伏击殉职
红十字会惊天丑闻一箩筐 (转载)我跟康黑们检举两例没有公布经济状况的募捐案例
中国慈善组织近3月受捐额剧降近九成--网易新闻我只看评论帮助殉职的华人警官家庭付mortgage,USAToday 新闻
为啥那么多人认为如果是患了绝症就不要告诉病人实情?大水过后会有鼠疫嘛?或者超级老鼠出现?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鼠疫话题: 殉职话题: 中医话题: 伍连德话题: 防疫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4893
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
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
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
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
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
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直到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
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
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
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无法再进半步的境界,以《伤寒论》和
清代温病学说等“博大精深”的绝世武功所武装的中医在这场惨烈的鼠疫抗战中发挥了
怎样的作用呢?
很惊讶,腐朽的清政府一开始就采取了无比英明的决策,委任回国不久年仅31岁的
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主持东北防疫工作。这个名衔很大,其实当时的西医极少,伍连德
上任到哈尔滨只带了一名学生,整个哈尔滨没有一名华人西医。清政府举全国之力后续
派来支援的西医也只有协和医院、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和北洋医学堂总共二三十名西医。
以这一点人来对抗史上最牛鼠疫这才真正无异于一把细沙投入洞庭湖。伍连德行使钦差
权力征集警察和部队之外,也召集了一批中医(包括自愿参加者),对这个杂牌防疫队
伍进行了简单培训后投入了中国史无前例的抗瘟疫战斗。至战斗结束,根据伍连德的统
计,其中哈尔滨防疫队伍的殉职情况如下:20名医生殉职1名(即法国军医迈斯尼),
殉职率5%;29名医学生殉职1名,殉职率3.5%;中医9名殉职4名,殉职率44.4%;检查员
31名殉职2名,殉职率6.5%;警察688名殉职30名,殉职率4.4%;卫生队206名,殉职11
人,殉职率5.3%;骑警80人殉职5人,殉职率6.2%;救火员20人殉职5人,殉职率25%;
杂役550人殉职102人,殉职率18.5%;厨师60人殉职4人,殉职率6.7%;救护队150人殉
职69人,殉职率46%;士兵1100人殉职63人,殉职率5.7%。总共2943人,297人殉职,殉
职率10%。长春166名卫生防疫人员殉职,其中中医死亡率达54%。
中医在这场鼠疫大战中并没有退缩,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崇高医德,其群体之所以
死亡率比西医甚至其他杂役都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西医理论不信邪,经常不戴口
罩,喜欢切脉,没有消毒意识等。不知是否应该庆幸,当时清政府没有召集全国更多的
中医力量参加这场鼠疫战斗。
如果说第一次东北鼠疫中中医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的话,第二次东北鼠疫中的中医
表现就是一场闹剧了。第二次鼠疫发生在十年之后即1920年,这十年中伍连德一刻也没
有放松,他创建并领导的东北防疫总处艰难维持,十年磨一剑,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一次防鼠疫委员会没有征召中医,只是要求中医们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通知防疫
总处。可是,传来连续几名中医死于鼠疫的消息。伍连德调查了几家中医诊所,这些中
医们要么辩解所接诊病人按中医理论不是鼠疫,要么收了诊金要养家糊口,都交给防疫
总处的话他们的收入怎么办?
伍连德此时已不是钦差,说的话不起作用。于是去找中医的组织“中医研究会”
。这个研究会是中医刚自发成立起来的,豪言要消灭瘟疫。伍连德摆事实讲道理,试图
和那个老中医会长解释清楚鼠疫的危险性和防疫的重要性。但是,老中医根本听不进,
坚持瘟疫不可怕,按中医理论可以扑灭这场时疫。伍连德无法取缔这个中医研究会,闹
到市政府。不料当时市政府也以维稳和和谐为目标,竟然要支持中医研究会,还成立了
中医鼠疫医院,选用12位名医,研究出了几个“秘方”,同时不忘从无比紧缺的防疫经
费中划走4000元。
4月1日,不错就是愚人节这一天,哈尔滨中医鼠疫医院隆重开张,各界名流纷纷道
贺不提。应中医要求,伍连德送来10名经西医确诊的鼠疫病人。5天后没有消息,伍连
德以为伟大的中医真的创造了奇迹,拟亲自再送10名患者过去。就在此时,中医院送来
一封言辞谦卑的信,上次送的10名病人全死了,不要再送了。伍连德这才到各中医诊所
宣布政府命令,诊所早已纷纷关门,那个中医研究会的副会长不知去向,几天后在街上
发现他的尸体。原来他也不信邪在给病人看诊时被传染,尸体被妻子抛到街上,可怜一
代名老中医,落得如此下场。
中医的“添乱”正像王澄先生的妙喻:“就好比全世界的医学队伍汇合成了一个装
甲兵团和疾病作战。突然,边上跑出来一队部落骑兵,手里挥舞着弯刀,嚷嚷着要帮助
参战”,唉,沽名钓誉不要紧,又何必赔上卿卿性命?通算两次鼠疫中,各地中医参与
防疫的约200名,死亡80名,高达40%,原因竟然主要是拒绝戴口罩。中医博大精深的四
诊合参和辨证论治在这场大瘟疫中没有起到丝毫作用(这也印证了“《伤寒论》的现实
作用为零”的论断)。
n****g
发帖数: 14743
2
厉害。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
: 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
: 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
: 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
: 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
: 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直到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
: 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
: 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
: 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无法再进半步的境界,以《伤寒论》和

s********o
发帖数: 2246
3
断章取义严重
I*********t
发帖数: 5258
4
坑王水平下降严重
n**e
发帖数: 2026
5
如果不是你的原创请注明转载,否则就是偷窃行为,就是贼。
m****c
发帖数: 1181
6
回帖有中医的风范,没头没尾,来个阴阳失调的结论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断章取义严重
n**e
发帖数: 2026
7
不是有人拿着搅屎棒来叫板吗?怎么连气都不敢出来喘一声。
“棒棒医生”还真是根搅屎棒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2481375.html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
: 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
: 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
: 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
: 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
: 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直到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
: 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
: 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
: 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无法再进半步的境界,以《伤寒论》和

1 (共1页)
进入WaterWorl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水过后会有鼠疫嘛?或者超级老鼠出现? (转载)领导 对不起 出了这么大事情 让您受惊了
那个说要给我一生幸福的男人昨天打了我 (转载)红十字会惊天丑闻一箩筐 (转载)
整些新段子。中国慈善组织近3月受捐额剧降近九成--网易新闻我只看评论
H7N9应该和长江死猪有关系 (转载)为啥那么多人认为如果是患了绝症就不要告诉病人实情?
“棒棒医生”还真是根搅屎棒中国的红十字会真有这黑吗!!?
“鼠疫斗士”和“鼠疫逃兵”整点段子。
我也说说我对日本鬼子的心情(估计所谓精英不喜)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止动车追尾
揭秘天朝神秘组织寒心:动车事故殉职司机 铁道部拒绝赔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鼠疫话题: 殉职话题: 中医话题: 伍连德话题: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