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hisper版 - 别教我的女儿该穿什么 教你的儿子别去强奸(转载)
相关主题
贱人就是矫情,一点都不假“伪娘”太多的中国是危险的
一个患了神经病的老师大学生创作粤语RAP<佛山声音>高呼佛山“不冷漠”
怎么会有这么悲哀的人生挪威怒怼美国
自尊(新人,第一次发,大家轻拍)不要让慈善变成一种压力
男子遭醉汉活活踢死,冷漠围观岂止麻木(转载)中国秘密动作:让欧美各国惊慌 南海诸国傻眼(图)
你们有没有觉得中国男人越来越可怕了?尤勇批郎朗:爱做秀 一看他闭眼,我就特别恶心(图)
中国是法治国家 (转载)新华网批《非你莫属》:少些横加指责 多些指点
“血汗工厂”条件简陋,艰苦,但好过在农村务农收入,农民工会选择“用脚投票”张绍刚在海归晕倒门后依然强硬:同情是要不来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女儿话题: 儿子话题: 如何话题: 别教话题: 忠告
进入Whisper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a
发帖数: 20
1
每次看到这些“教女人如何自保”的文章,我都心情复杂。
我自己还小时,就十分热爱设想,他年要是有个小女儿,我该如何教育她。如今时
光一晃,这两年身边渐渐多了结婚生子的朋友,哪怕此刻并不能真正确定,以后就想成
一个母亲,我仍然乐于琢磨:有朝一日,如果真有了一个小女儿,有哪些话与道理,我
想告诉她。
去年暑假,和朋友吃饭,饭后逛书店见到一书是所谓的给女孩的人生建议。类似的
书,我小时候也见过,标题类似于“给女孩的一百条忠告”,封面粉红色,印满玫瑰花
纹——其中那些忠告,如今基本忘光,唯有一条印象深刻:“夜间出门不要穿着过于暴
露性感”。作者在写这条忠告时,还配了个小故事,说某个品学兼优的漂亮女孩,晚上
出门穿着性感,被人先奸后杀。我至今连故事的细节都记得清楚——作者说她穿着性感
,是红色毛线吊带黑色超短裙,而她出门,是为了给班级活动买电池。
去年夏日在书店里,朋友和我翻了翻“给女孩的人生建议”的目录,我讲起这个童
年读到的故事/忠告,然后万分矛盾地说,如果有了女儿,我会告诉建议她夜间独自出
门不要穿着过于暴露吗?
去年夏天,我自问自答地极其纠结,当时觉得,立足于眼下的社会环境,设身处地
站在一个母亲的立场上想,或许一定会——即便这听上去近似一种可疑的“谴责受害者
”逻辑,即便很多时候,性侵犯和“穿什么样、长什么样、做了什么”并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面对想象中的女儿,与这个并不符合想象的世界,母亲总是想将发生危险的可能
再降低一点。所以不仅如此,我或许还会教她哪些“自保”方式是有效的(比如一般来
说,我不觉得带着武器一定管用——特别是,歹徒很有可能将你的水果刀胡椒粉用在你
身上)——当然,即便如此,假若她不幸受到任何伤害,我一定也不会说“谁让你不保
护好自己”这话,不会让她觉得自己该负任何责任。
可是说完,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们的社会舆论家庭教育观念,似乎从来不缺少对女儿如何避免危险、如何自我保
护的教育,也从不缺少对“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谴责批评事后诸葛亮,然而成问题的恰
恰在于,当我们将重心一味地放在“教女儿如何避免性侵害”时,却从未重视另一层更
根本的教育:
教儿子(或者任何人)不去性侵害。或者说,教男性如何平等尊重地对待女性。
(甚至,有儿子的家庭,情欲懵懂、恋爱婚姻,在与女伴的互动中,不少家长秉持
的的心态不反而常常是:“不管怎样反正儿子又不会吃亏。”)
BBC记录片《印度的女儿》中,一位当年的凶手在接受采访时说,“她不应该反抗,
她要不反抗,就不会死”——《印度的女儿》在印度被禁,之后,在由这部纪录片起的
女权/人权抗议示威中,有这样一条标语:
“别教我的女儿该穿什么,教你的儿子别去强奸。”
我会教女儿警惕夜晚照明不佳的无人小道吗,会告诉她如何在公共场合避免性骚扰
吗,会提醒她还有一种存在叫“约会强奸”吗——当这世界不是玫瑰色玻璃中样子时,
我想我会。然而,更重要的教育,是这些想对想象中的儿子的话:
不管女孩穿成什么样、在生活和情感上如何行事,都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名正言顺
”地把她怎么样;不管女孩同你的关系是熟人、朋友还是已有亲密关系的恋人,不管你
觉得她传递了什么“信号”,当她说“不”的时候,就是“不”。
“自我保护教育”并非没有必要,然而“自我保护教育”同样也并非没有陷阱——
当我们过多地、单方面地,把避免危险的责任转嫁给(潜在的)可能受害者,注意力却
在从真正的施暴者身上移开。我们的社会规范,不断规训的是女性的身体,不断告诫女
孩“不要挑逗诱惑,否则被侵犯活该”——且不论什么算挑逗诱惑,标准本就可疑,就
说,在这样的规训与教导背后,隐藏、默认、不断常态化的逻辑是,男性性冲动是“天
赋人权”无法控制,所以女性必须保护自身,不去勾引,否则就是咎由自取——且不论
这是对被害者的横加指责二次伤害,是为施暴者的无形纵容与开脱,就说在这种想象中
,同样将男人一并默认当成无法自控、原始冲动下不分是非的动物。
说实话,还真是把两性都不当人。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起源是为纪念多米尼加共和国政治活
动家、代号“蝴蝶”(Las Mariposas)的Mirabal三姐妹(Hermanas Mirabal)——可
我一直觉得,进步不止是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专门日子,而是有朝一日,我们不再需要
专门的一天,来提醒人们“啊原来对妇女的暴力”是要反对要消除的。
就好像,进步是在一代一代教女儿“自保”的同时教导儿子性别平等和尊重,有朝
一日,或许不用再教女儿那样的“自我保护”。
1 (共1页)
进入Whisper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张绍刚在海归晕倒门后依然强硬:同情是要不来的男子遭醉汉活活踢死,冷漠围观岂止麻木(转载)
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你们有没有觉得中国男人越来越可怕了?
中国洗脚军攻陷法国卢浮宫 网友:外国人也泡(组图)中国是法治国家 (转载)
中国人都以啥理由移民美国?网友自制图表告诉你(图)“血汗工厂”条件简陋,艰苦,但好过在农村务农收入,农民工会选择“用脚投票”
贱人就是矫情,一点都不假“伪娘”太多的中国是危险的
一个患了神经病的老师大学生创作粤语RAP<佛山声音>高呼佛山“不冷漠”
怎么会有这么悲哀的人生挪威怒怼美国
自尊(新人,第一次发,大家轻拍)不要让慈善变成一种压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女儿话题: 儿子话题: 如何话题: 别教话题: 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