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相关主题
有我或无我?我们的修行Zz
顿和渐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演讲(哲学系)-佛教空性观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佛教空性观 ----——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唯识--百度百科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四西方人普遍认为佛教非常科学先进--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转载)
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中印佛学源流略讲
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婆罗门还是佛教徒-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第5章 沩仰法脉zt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顿渐话题: 空宗话题: 众生话题: 性宗话题: 诸法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n
发帖数: 1993
1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说名字心缘等相,乃至唯是一心。楞伽云,坚实心。良由此宗所说,本性不但空寂,而
乃自然常知。故应目为心也。
三,性字二体异者。空宗以诸法无性为性,性宗以灵明常住不空之体为性。故性字虽同
,而体异也。
四,真智真知异者。空宗以分别为知,无分别为智。智深知浅。性宗以能证圣理之妙慧
为智,以该于理智,通于凡圣之灵性为知。知通智局。上引问明品已自分别。况十回向
品说真如云,照明为性。起信说,真如自体,真实识知。
五,有我无我异者。空宗以有我为妄,无我为真。性宗以无我为妄,有我为真。故涅槃
经云,无我者,名为生死;有我者,名为如来。又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乃至广破
二乘无常无我之见,如春池执砾为宝。广赞常乐我净而为究竟。乃至云无我法中有真我
(良由众生迷自真我。妄执五蕴为我。故佛于大小乘、法相及破相教中,破之云无。今
于性宗直明实体,故显之云有也)。
六,遮诠表诠异者。遮谓遣其所非,表谓显其所是。又遮者拣却诸余,表者直示当体。
如诸经所说真妙理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
性非相等,皆是遮诠。(诸经论中,每以非字非却诸法。动即有三十五十个非字也。不
字无字亦尔。故云绝百非)。若云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昭昭,惺惺寂寂等,皆是
表诠。若无知见等体,显何法为性?说何法不生灭等?必须认得见今了然,而知即是心
性。方说此知不生不灭等。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
是表。诸教每云绝百非者,皆是遮词。直显一真,方为表语。空宗之言但是遮诠,性宗
之言有遮有表。但遮者未了,兼表者乃的。今时学人皆谓,遮言为深,表言为浅。故唯
重非心非佛,无为无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但以遮非之词为妙,不欲亲自证认
法体,故如此也(悟息后即任遮表临时)。
七,认名认体异者。谓佛法世法,一一皆有名体。且如世间称大,不过四物。如智论云
,地水火风是四物名,坚湿暖动是四物体。今且说水,设有人问:每闻澄之即清,混之
即浊,堰之即止,决之即流,而能溉灌万物,洗涤万秽。此是何物(举功能义用而问也
)?答云:是水(举名答也)。愚者认名便谓已解。智者应更问云:何者是水(征其体
也)?答云:湿即是水(克体指也。此一言便定,更无别字可替也。若云水波清浊凝流
是水,何异他所问之词)。佛法亦尔。设有人问:每闻诸经云,迷之即垢,悟之即净,
纵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举功能义用而问也)?答
云:是心(举名答也)。愚者认名便谓已识。智者应更问:何者是心(征其体也)?答
:知即是心(指其体也。此言最的,余字不如。若云非性非相,能语言运动等是心者,
何异他所问词也)。以此而推,水之名体,各唯一字,余皆义用。心之名体亦然。湿之
一字,贯于清浊等万用万义之中。知之一字亦贯于贪嗔慈忍善恶苦乐万用万义之处。今
时学禅人多疑云:达摩但说心,荷泽何以说知?如此疑者,岂不似疑云:比只闻井中有
水,云何今日忽觉井中湿耶?思之思之。直须悟得水是名,不是湿,湿是水,不是名。
即清浊水波凝流,无义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净善
恶,无义不通也。空宗相宗为对。初学及浅机,恐随言生执。故但标名,而遮其非。唯
广以义用,而引其意。性宗对久学及上根,令忘言认体,故一言直示(达摩云,指一言
以直示。后人意不解,寻思何者是一言。若云即心是佛是一言者,此是四言,何为名一
也)。认得体已,方于体上照察义用,故无不通矣。
八,二谛三谛异者。空宗所说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出二谛,学者皆知,不必引释。性
宗则摄一切性相及自体,总为三谛。以缘起色等诸法为俗谛。缘无自性,诸法即空为真
谛(此与空宗相宗一谛,义无别也)。一真心体,非空非色,能空能色,为中道第一义
谛。其犹明镜,亦具三义。镜中影像,不得呼青为黄,妍媸各别,如俗谛。影无自性,
一一全空,如真谛。其体常明,非空非青黄,能空能青黄,如第一义谛。具如璎珞大品
本业等经所说,故天台宗依此三谛,修三止三观,成就三德也。
九,三性空有异者。三性谓遍计所执性(妄情于我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
如痴孩镜中见人面像,执为有命,质碍骨肉等)。依地起性(此所执法,依他众缘相因
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相,如镜中影像也)。圆成实性(本觉真心,始觉显现,圆满
成就,真实常住,如镜之明)。空宗云,诸经每说有者,即约遍计依他;每说空者,即
是圆成实性。三法皆无性也。性宗即三法皆具空有之义。谓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
无;圆成情无理有,相无性有。
十,佛德空有异者。空宗说佛以空为德,无有少法是名菩提,色见声求皆行邪道。中论
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性宗
则一切诸佛自体,皆有常乐我净,十身十智,真实功德,相好通光,一一无尽,性自本
有,不待机缘。
十异历然,二门焕矣。虽分教相,亦勿滞情。三教三宗是一味法。故须先约三种佛教,
证三宗禅心。然后禅教双忘,心佛俱寂。俱寂即念念皆佛,无一念而非佛心。双忘即句
句皆禅,无一句而非禅教。如此则自然闻泯绝无寄之说,知是破我执情;闻息妄修心之
言,知是断我习气。执情破,而真性显,即泯绝是显性之宗。习气尽,而佛道成,即修
心是成佛之行。顿渐空有既无所乖,荷泽江西秀能岂不相契?若能如是通达,则为他人
说无非妙方,闻他人说无非妙药。药之与病,只在执之与通。故先德云,执则字字疮疣
,通则文文妙药。通者了三宗不相违也。
问:前云,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未审三种教中何顿何渐?
答:法义深浅已备,尽于三种。但以世尊说时,仪式不同。有称理顿说,有随机渐说。
故复名顿教渐教。非三教外别有顿渐。渐者,为中下根即时未能信悟圆觉妙理者,且说
前人天、小乘乃至法相(上皆第一教也)、破相(第二教也)。待其根器成熟,方为说
于了义,即法华涅槃等经是也(此及下逐机顿教合为第三教也。其化仪顿即总摄三般。
西域此方古今诸德,所判教为三时五时者,但是渐教一类,不摄华严经等)。
顿者复二:一,逐机顿;二,化仪顿。
逐机顿者。遇凡夫上根利智,直示真法。闻即顿悟,全同佛果。如华严中,初发心时,
即得阿耨菩提。圆觉经中,观行成时,即成佛道。然始同前二教中行门,惭除凡习,渐
显圣德。如风激动,大海不能现像。风若顿息,则波浪渐停,影像渐显也(风喻迷情,
海喻心性。波喻烦恼,影喻功用。起信论中一一配合)。即华严一分及圆觉佛顶密严胜
鬘如来藏之类二十余部经是也。遇机即说,不定初后,与禅门第三直显心性宗全相同也。
二,化仪顿。谓佛初成道,为宿世缘熟上根之流,一时顿说性相理事,众生万惑,菩萨
万行,贤圣地位,诸佛万德。因该果海,初心即得菩提。果彻因源,位满犹称菩萨。此
唯华严一经及十地论,名为圆顿教,余皆不备。(前叙外难云,顿悟成佛是违经者,余
今于此通了)。其中所说,诸法是全一心之证法,一心是全诸法之一心。性相圆融,一
多自在。故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
入相即,无碍镕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名为无障碍法界。
此上顿渐,皆就佛约教而说。若就机约悟修说者,意又不同。如前所叙诸家,有云,先
因渐修功成,而豁然顿悟(犹如伐木片片渐斫一时顿倒。亦如远诣都城,步步渐行,一
日顿到也)。有云,因顿修而渐悟(如人学射,顿者箭箭直注意在中的,渐者日久方始
渐亲渐中。此说运心顿修,不言功行顿毕)。有云,因渐修而渐悟(如登九层之台,足
履渐高,所见渐远。故有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者。皆说证悟也。有云
,先须顿悟,方可渐修者。此约解悟也(约断障说,如日顿出霜露渐消。约成德说,如
孩子生,即顿具四肢六根,长即渐成志气功业)。故华严说,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然
后三贤十圣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称真。何有修真
之行,不从真起。故彼经说,若未闻说此法,多劫修六度行,毕竟不能证真也)。有云
,顿悟顿修者。此说上上智,根性乐欲俱胜(根胜故悟,欲胜故修)。一闻千悟,得大
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断障如斩一綟丝,万条顿断。修德如染一綟丝,万条顿色
也。荷泽云,见无念体,不逐物生。又云,一念与本性相应,便具河沙功德。八万四千
波罗蜜门,一时齐用也)。此人三业,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金刚三昧经云,空心
不动,具六波罗蜜。法华亦说,父母所生眼耳,彻见三千界等也)。且就事迹而言之,
如牛头融大师之类也。此门有二意。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
然上皆只约今生而论,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熏而发现也。
有云,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者,诚哉此理。固不在言,本只论机。谁言法体顿渐,义意
有此多门。门门有意,非强穿凿。况楞伽四渐四顿(义与渐修顿悟相类)。此犹不敢繁
云。比见时辈论者,但有顿渐之言,都不分析。就教有化仪之顿渐,应机之顿渐。就人
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发意修行之顿渐。于中唯云先顿悟后渐修,似违
反也。欲绝疑者,岂不见日光顿出,霜露渐消;孩子顿生(四肢六根即具),志气渐立
(肌肤人物业艺皆渐成也);猛风顿息,波浪渐停;明良顿成,礼乐渐学(如高贵子孙
,于小时乱没落为奴,生来自不知贵。时清父母访得当日全身是贵人,而行迹去就不可
顿改,故须渐学)。是知顿渐之义,甚为要矣。
然此文本意,虽但叙禅诠缘达摩一宗,是佛法通体。诸家所述,又各不同。今集为一藏
,都成理事具足。至于悟解修证门户,亦始终周圆。故所叙之顿渐,须备尽其意。令血
脉连续,本末有绪。欲见本末纶绪,先须推穷,此上三种顿说渐说教中所诠之法,本从
何来?见在何处?又须仰观诸佛说此教意,本为何事?即一大藏经,始终本末,一时洞
然明了也。
且推穷教法从何来者。本从世尊一真心体流出,展转至于当时人之耳,今时人之目。其
所说义,亦只是凡圣所依。一真心体随缘流出,展转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身心之中。
但各于自心静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而显现也(华严云,如是如是思惟,如是如是
显现也)。
次观佛说经本意者。世尊自云,我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欲令
众生开佛知见,乃至入佛知见道故。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无
有余乘,若二若三。三世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虽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
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故我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普见一切众生皆成
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皆般涅槃(华严妙严品云,佛在摩竭提国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其地坚固,金刚所成。其菩提树,高广严显。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众生等
,一一如文),普见一切众生贪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身智,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
来藏经文也),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我欲教以圣道,
令其永离妄想,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如我无异(华严出现品文也,唯改当字为
欲字,令顺语势也。法华亦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遂为此等众
生于菩提场,称于大方广法界,敷演万德,因华以严本性,令成万德佛果。其有往劫与
我同种善根,曾得我于劫海中以四摄法而摄受者(亦妙严品文也),始见我身(频呻三
昧卢含那身),闻我所说(说上华严),即皆信受入如来慧。乃至逝多林,我入师子频
呻三昧,大众皆证法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佛在法华会说,昔在华严会中,五百声闻
如聋如盲,不见佛境界,不闻圆融法,是也。次云,我今亦令得闻此经入于佛慧,即直
至四十年后法华会中皆得授记,是也),及溺贪爱之水等者(亦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唯
于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于无为广大深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
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释曰,即华严所说学小乘者,法华会中还得授记,
及不在此会亦展转令与授记,是此云不厌舍也),如是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难
可度脱。我于三七日,思惟如是事。我若但为赞于佛乘,彼即没在苦,毁谤不信故,疾
入于恶道。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进退难为,遂寻念过
去佛所行方便力,方知过去诸佛皆以小乘引诱,然后令入究竟一乘。故我今所得道,亦
应说三乘。我如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
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闻慰喻,随顺诸佛意故,方往波罗奈国转四谛法轮
,度憍陈如等五人。渐渐诸处,乃至千万(如羊车也),亦为求缘觉说十二因缘(如鹿
车也)。亦为求大乘者说六波罗蜜(如牛车也。此上皆当第一密意依性说相教。此上三
车皆是宅中。指云在门外者,以喻权教三乘云云)。中间又为说甚深般若波罗蜜,陶汰
如上声闻,进趣诸小菩萨(此当第二密意破相显性教也)。渐渐见其根熟,遂于灵鹫山
开示如来知见,普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究竟一乘。如四衢道中白牛车也。权
教牛车大乘与实教白牛车一乘不同者,三十余本经论,具有明文),显示三乘法身,平
等入一乘道。乃至我临欲灭度,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作大师子吼,显常住法,决定
说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究竟涅槃常乐我净,皆令安住秘密藏中
(法华且收二乘,至涅槃经方普收六道,会权入实,须渐次故也)。即与华严海会师子
频呻大众顿证,无有别异(法华涅槃,是渐教中之终极。与华严等顿教,深浅无异。都
为第三显示真心即性教也)。我既所应度者,皆以度讫,未得度者,已为作得度因缘。
故于双树间,入大寂灭定,反本还源,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常住法界,常寂常照也。
评曰,上来三纸全是于诸经中录佛自言也。但以抄录之故,不免于连续缀合之处,或加
减改换三字两字而已。唯叙华严处一行半,是以经题显佛意,非佛本语也。便请将佛此
自述本意,判前三种教宗。岂得言权实一般?岂得言始终二法?禅宗例教,谁谓不然。
窃欲和会,良由此也。谁闻此说而不除疑?若犹执迷,则吾不复也。然上所引,佛自云
,我见众生皆成正觉。又云,根钝痴盲。语似相违,便欲于其中次第通释。恐间杂佛语
,文相交加。今于此后,方始全依上代祖师马鸣菩萨,具明众生一心迷悟、本末、始终
,悉令显现。自然见全佛之众生,扰扰生死。全众生之佛,寂寂涅槃。全顿悟之习气,
念念攀缘。全习气之顿悟,心心寂照。即于佛语相违之处,自见无所违也。谓六道凡夫
,三乘贤圣,根本悉是灵明清净一法界心,性觉宝光,各各圆满,本不名诸佛,亦不名
众生。但以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随迷悟之缘,造业受报,遂名众生。修道证真
,遂名诸佛。又虽随缘而不失自性,故常非虚妄,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遂
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真如生灭二门,未曾暂阙。但随缘门中,凡圣无定。谓本来未曾
觉悟,故说烦恼无始。若悟修证,即烦恼断尽,故说有终。然实无别始觉,亦无不觉,
毕竟平等。故此一心,法尔有真妄二义。二义复各二义。故常具真如生灭二门。各二义
者,真有不变随缘二义,妄有体空成事二义。谓由真不变故,妄体空为真如门。由真随
缘故,妄成事为生灭门。以生灭即真如故,诸经说,无佛无众生,本来涅槃,常寂灭相
。又以真如即生灭故,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既知迷悟凡圣在生灭门,今于
此门具彰凡圣二相。即真妄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此识在凡,本来常有觉与
不觉二义。觉是三乘贤圣之本,不觉是六道凡夫之本。今且示凡夫本末,总有十重(今
每重以梦喻侧注一一合之)。一,谓一切众生虽皆有本觉真心(如一富贵人,端正多智
,自在宅中住)。二,未遇善友开示,法尔本来不觉(如宅中人睡自不知也。论云,依
本觉故而有不觉也)。三,不觉故,法尔念起(如睡法尔有梦。论云,依不觉故生三种
相。此是初一)。四,念起故,有能见相(如梦中之想)。五,以有见故,根身世界妄
现(梦中别见有身在他乡贫苦,及见种种好恶事境)。六,不知此等从自念起,执为定
有,名为法执(正梦时,法尔必执所见物为实有也)。七,执法定故,便见自他之殊,
名为我执(梦时必认他乡贫苦身,为己本身)。八,执此四大为我身故,法尔贪爱顺情
诸境,欲以润我,嗔嫌违情诸境,恐损恼我,愚痴之情种种计校(此是三毒,如梦在他
乡所见违顺等事,亦贪嗔也)。九,由此故,造善恶等业(梦中或偷夺打骂,或行恩布
德)。十,业成难逃,如影响应于形声,故受六道业系苦乐相(如梦因偷夺打骂,彼捉
枷禁决罚,或因行恩,得报举荐拜官署职)。此上十重生起次第,血脉连接,行相甚明
。但约理观心而推照,即历然可见。次辨悟后修证,还有十重翻妄即真,无别法故。然
迷悟义别,顺逆次殊。前是迷真逐妄,从微细顺次生起,展转至粗。后乃悟妄归真,从
粗重逆次断除,展转至细。以能翻之智,自浅之深。粗障易遣,浅智即能翻故。细惑难
除,深智方能断故。故后十从末逆次翻破前十。唯后一前二有少参差。下当显示十重者。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zt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四
关于金刚经的考古研究简述zt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
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ZT)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zt禅宗“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第5章 沩仰法脉
有我或无我?我们的修行Zz
顿和渐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演讲(哲学系)-佛教空性观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佛教空性观 ----——索达吉堪布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唯识--百度百科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顿渐话题: 空宗话题: 众生话题: 性宗话题: 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