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转贴]佛法与不二论
相关主题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转帖《缅甸禅修之旅》
[合集]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合集] 想打长老光头的在家人
梵我如一 and 如实知见?上座部佛教在美国Theravada Buddhism in America
笼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san hose上座部禅修的帖子怎么没了?
佛法与科学[合集] 马哈希尊者说初果体证涅槃
印度教的不二论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
佛法与不二论 ZZ短期内取证涅槃的方法 -- 上座部马哈希尊者
今天的一点小小感悟空的觉醒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二论话题: 烦恼话题: 解脱话题: 佛教话题: 轮回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459
1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6033611&extra=page%3D1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面对的一个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传统的上座部止观禅与不二论的玄
思传统间的冲突。“不二论”的最佳代表,是印度正统哲学“不二论吠檀多”与“大乘
佛教”。面对这冲突的反应横跨两极:一极是激烈的对抗,另一极是各式各样的综合与
混合。当中的对话变化多端,本文实无法解释所有相关的复杂与微妙问题,然而,我想
以上座部佛教的经论立场来写,希望可以提供些微贡献。
我的第一个意见:一个禅修系统是不会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任何一种可信的灵修系统
,经常都是被发现在某一概念距阵之内,并用来解决或实现这概念距阵所解说的问题或
目标。因此,把互不兼容的概念框架里的技巧合并起来,实在是危险的。虽然这种合并
可以安抚一些偏爱实验或折衷主义人士,它的长期影响将带来一定的“认知失调”,且
将回荡至内心深处和激起更大的混乱。
我的第二个意见:各种 “不二论”的灵修传统并非互相一致,相反地,所包含的诸种
意见可说极之不同,且难免会被包含它们的哲学思想所污染。在吠檀多派的经典里,不
二论是指最内层的‘我Atman’与‘梵Brahman’并无本质上的分别,而‘梵’又称作神
圣的真实、或世界的本体。从最高实现的观点来看只有两点:一、只有一个最终的真实
存在,那就是‘梵’与‘我’的合一;二、心灵修养的目标是要知道人自身的‘真我’
是永恒的真实,那就是实在、意识与极乐。
由于所有佛教派系均抗拒 ‘我’的观念,故此无人可以接受吠檀多派的不二论。从上
座部佛教传统的角度看,任何寻求自我的举动,无论是‘常我’或是一个‘绝对的我、
普遍的我’,将会被视为是一种错觉而被消除,或被视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产生
于没有适当地了解具体经验的本性。
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这
三种烙印(基本特性)。任何有关此类瞬息万变、依赖因缘的五蕴现象所假设出来的‘
我’,都会被视为‘身见’,此‘身见’正是系缚众生于生死轮回中的最根本的‘结’
。佛教认为,获得解脱不能通过实现一个‘真我’或‘绝对的我’,而是通过消除对五
蕴有关的最微细的自我意识,消除所有制造‘我’、‘我所’等想法、潜在的‘我慢’
倾向等。
大乘各派虽有很大的分歧,但都同意要坚持一个论点,那就是声称:生死轮回与涅槃、
污染与清净、烦恼与智慧、迷与悟等等,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但从上座部佛教
的角度来看,这是荒诞不经的。对大乘来说,实现佛教修道所要达至的觉悟,正是要唤
醒此不二论的观点。大乘否决传统的、对立的二元论,因为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
由于缺乏任何内在的实质或本质,因此在共性之‘空’中,所有主流佛教所安立之各式
各样明显相反的现象终于不谋而合:“诸法(现象)皆有一性,那就是‘空性’或 ‘
无性’。”
在巴利文的藏经中,并无发现佛陀的教导有赞成过任何形式的不二论。我想补充一点:
也没有发现不二论的观点被含藏于佛语之中。同时,我亦不认为,有巴利文的经典提出
过二元论,安立一个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假设,供给知识分子们去认同。我认为佛陀的教
导特色,本质上是务实的,不是思辩的。
虽然如此,我想进一步说明,这种务实主义也非全无哲学根据,而是以佛陀所觉悟到的
、洞悉到的诸法实相为根据。相对于不二论系统,佛陀不是要发现隐藏于世间经验背后
或下面的一个统一原则,相反地,它采用具体的现实生活经验,以当中混乱一片的差异
与紧张为它的出发点与框架,从中试图诊断出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因此,佛教修道的指导原则不是最终的统一,而是灭绝苦痛,俾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
困境。
当我们如实地审查当下的经验时,我们会发现,它贯穿着许多极为重要的二元性,对灵
修的追求上有深刻的含义。佛陀在巴利文经藏中教导我们,坚定不移地专注着这些相对
现象,并且确认它们,才是忠实地寻找解脱智慧所必须的。正是这些对立的善与恶、苦
与乐、智与痴的存在,使追求觉悟与解脱成为那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关注。
有为(受条件限制的)与无为(不受条件限制的)站在众多的对立面上:生死轮回是指
不断的出生与死亡,在那里,一切皆是无常的,变易的,令人苦恼的;而作为最终解脱
的涅槃状态是不生、不老与不死。在早期的文献里,虽然涅槃含有最终真实的意义,而
非仅是一种道德或心理状态,但没有些微暗示过,此真实在某深层次中,与它示现的对
立面 ——生死轮回有着形而上学的不可分辨性。
与此相反,佛陀一再地教导,生死轮回是受贪嗔痴影响的痛苦境界,在轮回中,我们累
积起来的眼泪远远超过所有的海洋;而涅槃是不可逆转之生死轮回的解脱,要实现就必
须完全消除贪嗔痴与舍弃一切有为的存在。因此,上座部以轮回与涅槃的对立为全面追
求解脱的出发点,更有甚者,它把这种对立作为达至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那正是超越
轮回与实现解脱的涅槃。
上座部与大乘还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大乘仅把轮回与涅槃的对立,视为专为钝根众生而
设的初步教导,最终要由较高层次的实现不二论所替代;但上座部佛教并不同意,因为
从巴利文的藏经来看,即使是佛陀与阿罗汉,他们的苦与苦的止息、轮回与涅槃等,仍
然是不同的。
追求灵修的人士仍在探索不同的玄思传统,他们普遍认为,最高的灵修教导必须安立一
种形而上学的玄奥的统一,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觉悟的哲学基础。若以此假设为公
理,他们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巴利文经藏的佛教,与伴之而来坚持对二元对立面
作严肃的评估,是有缺陷的与暂时性的,有需要通过实现不二论来完成始得。对倾向此
想的人士,以终极的统一来消除二元的对立面,自然觉得更为深刻与完整了。
然而,这种假设正是‘我想’挑战的。‘我想’宣称:参照佛陀的原本教义,那种深刻
与完整不必以差别的代价来取得,就以成熟的世间反思,已能表露无遗的那些二元的对
立面与其多样性,就足可达至最高尚的成就了。此外,我想补充一点,此种坚持确认真
正的二元对立面的教导,最终会比较令人满意。它比较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尽管它拒绝
内心的渴望全面统一,它需要考虑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要保持立足
于现实。
我之所以认为保存在上座部传统里的佛教,远远超过任何解决人类心灵困境的企图,是
在于它的坚持现实而非坚持统一。佛法不是指导我们走向一个无所不包的绝对,在那里
日常的紧张与压力可消融于形而上学的统一,或莫测高深的‘空’性之中。相反地,佛
法指导我们面向现实作为最终的理解领域,以及如实地面对事物本身。
首先,佛法为我们指出苦、集(苦因)、灭、道等四圣谛,作为如实的解脱宣言。佛陀
宣称,这四个真理,是崇高的真理(圣谛),而导致它们的崇高,正因为它们是现实的
、不离正道的与不变的。就因为不能如实地面对这些圣谛,我们便在生死轮回中流浪了
这么久,也只有通达这些如实的真理,才能令人达致真正完美的灵修境界:一切苦恼的
止息。
继续下来,我打算讨论佛教中的圣法与不二论思想间的三个主要不同领域,这三个领域
即佛教中之三学:戒、定、慧。有关戒律(美德)方面,两者的分别并非立即可见,因
为两者在开始修习时,一般都会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它们的分别不是在开始,而是在后
期,即在进阶时对戒律的功用有不同的评估方式。
对于那些不二论系统,所有二元的对立面最终都会在实现不二、绝对、或本体时被超越
,由于绝对包含并超越了所有的多样性,实现了它的人士即可泯灭 ‘好’与‘坏’、
‘善’与‘恶’等之间的区别。不二论者认为,二元对立面的区别只适用于世俗谛的水
平,并不适用于已达终极实现的水平,它们只对学员而非对熟练的行家有约束力。
因此,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历史形态(特别是在印度教与佛教的密宗)中找到如下的不二
论哲学特色:已觉悟的圣者行为是不受道德所规范的。圣者已超越所有世俗谛的‘好’
与‘坏’的区别,他的行为自发于对终极的直觉,因此不再受道德规条所限,那些道德
规条只对那些向着光明挣扎的人士有效而已,他的行为是一股难以捉摸的、难以理解的
流动,从所谓“疯癫智慧”中流出。
对于佛教圣法来说,道德与不道德的两种行为区别,是鲜明和清晰的,就算修道至最高
境界,这种区别依然会存在,就如南传佛教《中部》第114经所言:“身体的行为有两
部分:应修习部分与不应修习部分,两者是明显不同的。”佛教之完美圣者阿罗汉的行
为,无论在精神上或字面上说,必然已体现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对他而言,奉持字面上
的戒律是自发与自然的。佛陀说过,解脱者能依戒律生活,于微细的犯戒中看到危险,
他不会故意违反道德戒律,也不会受到贪嗔痴或恐惧所驱使,而去胡作非为。
在禅修或禅定上,我们又再发现不二论系统与圣法之间在外貌上的一个惊人差异。对于
不二论系统来说,由于任何区别最终皆非真实,禅修目标当然就不会着重消除内心的烦
恼与培养良善的心态了。这些不二论系统会说:烦恼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内在的实质,
甚至说成是‘绝对统一’的不同示现,因此,进行任何消除烦恼的实践,都是徒劳无功
的,就像逃避一只虚幻的恶魔,设法消除烦恼只会加强二元对立面的幻象而已。在不二
论者心中波动着的禅修主题宣称:“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烦恼与超越的智慧在本质
上是一样的;只有用激情才能消除激情。”
在圣法之中,禅修实践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一种清净心灵的过程来展开的。此过程从
认知不善念的危险开始,这些不善念是我们的真正污染物,是我们需要降伏与消除的。
培育对治它们的善念,才能彻底销毁这些污染性烦恼,达致完善的境界。整个过程皆需
要明辨心念的善与恶、黑与白等质量,以及依赖努力和勤奋,就如《中部》第2经所言
:“修行者不可容忍任何一个出现的不善念,要抛弃它,驱散它,取消它,废弃它。”
又如《相应部》第46:40经所言:障碍是 “盲目的原因,无明的原因,会破坏智慧,不
利于涅槃。”禅修实践可排除内心的污垢,为销毁诸漏(烦恼)作出最好的准备。
最后,在智慧的领域上,圣法与不二论系统又再各走极端。在不二论的系统里,智慧的
任务是要突破多元化的外表,以发现他们的统一真实基础。有分别和多样性的具体现象
,只不过是外表的状况而已,真正的实在是一个‘实在的绝对’,譬如大我、梵我、神
性等。或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零,譬如空性、空的心性等。对这些不二论系统来说,只
有达致根本的统一,即一切对立泯灭无余、一切分别烟消云散,解脱才会降临。
而在圣法之中,智慧的目的是要如实地了知事物真相。因此,要如实地了知事物真相,
智慧必须精确地尊重事物的特殊性。智慧不会干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存在,相反,它只
会揭示诸法(各种现象)的共同特性,希望深入洞悉它们的性质与结构。它不是向着认
同无所不包的一切方向移动,而是向着远离一切、脱离一切、放开一切的方向前进。智
慧的培育,完全没有藉着把具体现象贬为外表来损害它们,也没有视它们为本体的开放
窗口。相反,它审查与辨识,以了解事物的真相,如佛经所言:“什么是如实的了知?
修行者会了知:那是色,那是色的生起与消失;那是受…想…行…识,识的生起与消失
。当一位修行者看到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时,他就会远离痛苦,这便是清净
之道。”
灵修系统往往会受其喜爱的比喻与陈述的教义所影响。不二论系统有两个突出的比喻:
一个是虚空,它包含一切,也同时渗透一切,但其本身却全无实体。另一个是海洋,在
众多变幻莫测的波浪下面,海洋仍能保持其自身的特性。而圣法中所用的比喻则甚为多
种多样,虽然如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敏锐的洞察力——它是一种对所
有可见物的清楚而精确的全景视觉,洞察到每一事物。
正如南传《中部》第39 经所言:“那好像在深山中的一个清澈、宁静的湖边站着,一
个有良好视力的人会看到贝壳、砂砾、卵石,也会看到浅滩里的鱼游来游去和休息。他
可能会想:‘这里有一个湖,它清澈、宁静,这里还有贝壳、砂砾、卵石,在这些浅滩
中有些鱼在游来游去和休息。’一位比丘也会如实地理解到:‘这是苦,这是集,这是
苦灭,这是导致苦灭之道。’当他如是知,如是见时,他的心便从烦恼中得到解脱,随
着解脱,他知道自已经得到解脱。”
——菩提尊者开示于2010年6月
注:根据维基百科,不二论是印度哲学中吠陀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属唯心主义思想。
Advaita,字面解为非二元,是一种一元思想体系。 Advaita主要指自我和完整(即梵
)同一。第一个有系统整理不二论的哲学家是商羯罗。商羯罗将吠陀文献及乔荼波陀所
倡导的不二论理念整理出来。与部分奥义书导师及乔荼波陀一脉相承,商羯罗将不二论
的理念(非二元的现实)详细地加以说明。以下的箴言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梵是唯一
真理,世界是幻象,梵与自我终究是没有分别的。梵是唯一的、是全部、是唯一的真实
。除此以外,包括宇宙、物质都是虚假的。物质世界只是梵转化成的幻象。梵没有性质
、没有形状,是自有、绝对及不灭。
J******s
发帖数: 7538
2
mark
感觉这文章写到一些要点, 但是也有些形而上, 尤其前半部分.
这句话说的很好 "本质上是务实的,不是思辩的".
这一段so typical
"在禅修或禅定上,我们又再发现不二论系统与圣法之间在外貌上的一个惊人差异。对于
不二论系统来说,由于任何区别最终皆非真实,禅修目标当然就不会着重消除内心的烦
恼与培养良善的心态了。这些不二论系统会说:烦恼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内在的实质,
甚至说成是‘绝对统一’的不同示现,因此,进行任何消除烦恼的实践,都是徒劳无功
的,就像逃避一只虚幻的恶魔,设法消除烦恼只会加强二元对立面的幻象而已。在不二
论者心中波动着的禅修主题宣称:“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烦恼与超越的智慧在本质
上是一样的;只有用激情才能消除激情。”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6033611&extra=page%3D1
: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面对的一个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传统的上座部止观禅与不二论的玄
: 思传统间的冲突。“不二论”的最佳代表,是印度正统哲学“不二论吠檀多”与“大乘
: 佛教”。面对这冲突的反应横跨两极:一极是激烈的对抗,另一极是各式各样的综合与
: 混合。当中的对话变化多端,本文实无法解释所有相关的复杂与微妙问题,然而,我想
: 以上座部佛教的经论立场来写,希望可以提供些微贡献。
: 我的第一个意见:一个禅修系统是不会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任何一种可信的灵修系统
: ,经常都是被发现在某一概念距阵之内,并用来解决或实现这概念距阵所解说的问题或
: 目标。因此,把互不兼容的概念框架里的技巧合并起来,实在是危险的。虽然这种合并
: 可以安抚一些偏爱实验或折衷主义人士,它的长期影响将带来一定的“认知失调”,且

f*******8
发帖数: 3612
3
关键是这些批不二论的人犯的一个根本错误是,
他们没有修正,所以把别人修证后得到的观点,当成他们没有修正而自我想象的观点了。
他们批的其实自己的幻觉,而当成是在批别人。
这个原因也很明白,就是他们(不是指你)不愿意修行,
而自欺欺人地认为我只要看看书,就可以批、评经典了。
打个个人理解的比方说:
我们一辈子都认五蕴为自我.
而实际上呢,我为司机,五蕴为车,世人一辈子人车不分,
禁锢于车中。但凡车子有些问题,自己就认为我怀了。我出事了,而恐惧发抖。
而佛法,就是要让人认识到车非我,自我圆满具足,车不是。
为了认识这个车非我,从车中跳出来,
我哪怕把车子砸烂了,也要做的。砸烂的过程,就可能行为古怪。
(但并不是说行为古怪的人就是在做砸烂车的事)。
为了这个悟,禅师可能用各种手段,甚至是激烈的手段,无非要从五蕴中解脱出来。
车,好坏都没关系,人出来就行。这是不二的一种。
但这并不是说,我从车中跳出来后,就不可以再把车修好了。
相反,应该能修的更好,更容易,因为修车的时候,你没有恐惧。
可以脱车修理。这就是禅宗的悟后起修的一种。
而世人的所谓修行,都是人车不分,把擦车、修车当修行。
最终还是车一出事,人就发抖。
所以他们自称说的是佛法,其实还是世法。
(我这说的还不是究竟无我的境界,那个还难以想象)
或者,修四禅八定,靠强大的定力以保证车出事时,人不发抖。
其实即使他不发抖,他还是已经认车为我了。只不过定力强压而已。
而那个迷,并没有除掉。
当然,赞同不二论的,也不一定真懂。
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自己当下的问题,心结、心障,实际解决。
而不是把心事用在评论那些自己八杆子都打不到的事情上去,
学法理,分别名相是对的,好的。
但是“分别名相不知休”就误人了。搞不清楚什么时间该停,就误导人了。
因为真正确知名相的含义是要靠实修才行的。

对于
的玄
大乘
合与
我想
系统
题或
合并
,且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mark
: 感觉这文章写到一些要点, 但是也有些形而上, 尤其前半部分.
: 这句话说的很好 "本质上是务实的,不是思辩的".
: 这一段so typical
: "在禅修或禅定上,我们又再发现不二论系统与圣法之间在外貌上的一个惊人差异。对于
: 不二论系统来说,由于任何区别最终皆非真实,禅修目标当然就不会着重消除内心的烦
: 恼与培养良善的心态了。这些不二论系统会说:烦恼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内在的实质,
: 甚至说成是‘绝对统一’的不同示现,因此,进行任何消除烦恼的实践,都是徒劳无功
: 的,就像逃避一只虚幻的恶魔,设法消除烦恼只会加强二元对立面的幻象而已。在不二
: 论者心中波动着的禅修主题宣称:“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烦恼与超越的智慧在本质

S**U
发帖数: 7025
4
杂阿含105经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10.html
离开五蕴而有如来,杂阿含经很多经是明确反对的。中观论、入中论用与杂阿含经同样的方法,离开五蕴寻求常住不变、独立、觉性的「神我」,找不到。
阿含与中观要破「离开五蕴的真我」,是因为这是修禅定容易落入的陷阱。八正道以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验是否只是四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藏修行其实只是禅定,没有如实观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是对定境的肯定(不空如来藏),以舍弃烦恼的境界(空如来藏)为慧,所以解脱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修如来藏离开观五蕴的缘起,自然认为说四圣谛没必要。如果现观依四圣谛修,到了「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爱用自己有修行来否认阿含经,爱认为谁有修行,那是freeman08 的自由。连佛陀也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只是说给有缘人。

了。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这些批不二论的人犯的一个根本错误是,
: 他们没有修正,所以把别人修证后得到的观点,当成他们没有修正而自我想象的观点了。
: 他们批的其实自己的幻觉,而当成是在批别人。
: 这个原因也很明白,就是他们(不是指你)不愿意修行,
: 而自欺欺人地认为我只要看看书,就可以批、评经典了。
: 打个个人理解的比方说:
: 我们一辈子都认五蕴为自我.
: 而实际上呢,我为司机,五蕴为车,世人一辈子人车不分,
: 禁锢于车中。但凡车子有些问题,自己就认为我怀了。我出事了,而恐惧发抖。
: 而佛法,就是要让人认识到车非我,自我圆满具足,车不是。

a***n
发帖数: 1993
5
不二论这段关于解脱烦恼的方法非常好。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缘起的。它以什么为缘?它以快乐为缘。人感受到烦恼,是
因为他们心中留存有对快乐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来自过去的经验,可能来自对未来的
追求。他们用这种快乐的印象去对比当下的境界,于是把当下判定为烦恼。于是想脱离
当下烦恼的境界,进入到理想中快乐的境界中去。于是越挣扎越烦恼,犹如陷入流沙和
沼泽,弃影劳形,扬汤止沸。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正是由于对烦恼的排斥和对
快乐的追求,误把病根当作良药。
如果能悬崖撒手,抛弃对快乐的向往,勇敢地走进烦恼,就会发现烦恼当下烟消云散,
烦恼与快乐同时湮灭于空中。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离开快乐与烦恼
,当下如是而已。当下如一颗明珠,随外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用快乐去映衬,它显出
烦恼;用烦恼去映衬,他显出快乐。
这些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领悟,不是靠思辨玄想得出的结论。
昔有僧问一老宿。世界恁么热。未审向甚么处回避。老宿曰。向镬汤垆炭里回避。曰只
如镬汤垆炭里。作么生回避。曰众苦不能到。愿居士。日用四威仪中。只如此做工夫。
老宿之言不可忽。此是妙喜得効底药方。非与居士此道相契。此心相知。亦不肯容易传
授。只用一念相应草汤下。更不用别汤。使若用别汤。便令人发狂。不可不知也。一念
相应草不用他求。亦只在居士四威仪中。明处明如日。黑处黑如漆。若信手拈来。以本
地风光一照。无有错者。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故佛祖常以此药。向镬汤垆炭里。医苦
恼众生生死大病。号大医王。不识居士还信得及否。若言我自有父子不传之秘方。不用
向镬汤垆炭里回避底妙术。却望居士布施也。

对于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mark
: 感觉这文章写到一些要点, 但是也有些形而上, 尤其前半部分.
: 这句话说的很好 "本质上是务实的,不是思辩的".
: 这一段so typical
: "在禅修或禅定上,我们又再发现不二论系统与圣法之间在外貌上的一个惊人差异。对于
: 不二论系统来说,由于任何区别最终皆非真实,禅修目标当然就不会着重消除内心的烦
: 恼与培养良善的心态了。这些不二论系统会说:烦恼只是虚有其表,没有内在的实质,
: 甚至说成是‘绝对统一’的不同示现,因此,进行任何消除烦恼的实践,都是徒劳无功
: 的,就像逃避一只虚幻的恶魔,设法消除烦恼只会加强二元对立面的幻象而已。在不二
: 论者心中波动着的禅修主题宣称:“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烦恼与超越的智慧在本质

a***n
发帖数: 1993
6
这里关于如来藏的解说完全是无根无据,胡说八道,异想天开。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105经
: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10.html
: 离开五蕴而有如来,杂阿含经很多经是明确反对的。中观论、入中论用与杂阿含经同样的方法,离开五蕴寻求常住不变、独立、觉性的「神我」,找不到。
: 阿含与中观要破「离开五蕴的真我」,是因为这是修禅定容易落入的陷阱。八正道以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验是否只是四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藏修行其实只是禅定,没有如实观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 ,是对定境的肯定(不空如来藏),以舍弃烦恼的境界(空如来藏)为慧,所以解脱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 修如来藏离开观五蕴的缘起,自然认为说四圣谛没必要。如果现观依四圣谛修,到了「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 爱用自己有修行来否认阿含经,爱认为谁有修行,那是freeman08 的自由。连佛陀也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只是说给有缘人。
:
: 了。

f*******8
发帖数: 3612
7

我根本就没有说离开五蕴而有如来。
所以为了怕人误解,我特地说了:
*** 我这说的还不是究竟无我的境界,那个还难以想象
而世人的所谓修行,都是人车不分,把擦车、修车当修行。
最终还是车一出事,人就发抖。
所以他们自称说的是佛法,其实还是世法。
(我这说的还不是究竟无我的境界,那个还难以想象)
我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不过你看不懂,根本原因是是你只懂读书记忆名词,
具体原因是五蕴在你看来还是一个朦胧一团的混合体,还分不清识蕴到底有多少差别。
也不知道五蕴解脱是分层次、有次第的。并非直接就到完全无我的。
看书而分不清别人说的次第。
就好象一个人一点基本科学知识都没有,就直接上测不准,
不知道测不准原理到底在说什么,是什么场合应用,
不明白那不是小学生说的测不准,就随便批评或应用测不准。
买个酱油,一斤两斤也不分,美其名曰测不准,那当然是分不清次第而造成。
提不出真正的问题,比如:
修行是为了破除自我的迷惑,佛已经彻底破除了自我的迷惑,所以佛不需要再修行。
罗汉要修行,就是因为他还有自我的迷惑,也就是还有我。
一个解脱者还有我,那表示什么意思?
既然解脱了,为什么还有我?
罗汉果的解脱者,是五蕴全破了,还是只破了一部分?
如果只破了一部分,到底破了什么,没破什么?
再比如,印顺法师写成佛之道,是他已经走过了?
还是他已经很接近成佛了。
他认为自己懂佛法,还是不懂佛法?
如果一个人不修行,就可以自称懂佛法,那是不是在骂佛?
因为佛的意思是要修才懂,现在人自称不修就懂,不修就能写成佛之道,
岂不是说佛在故意难为大家么?
海水不可斗量。智慧不可想象。呵呵。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105经
: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10.html
: 离开五蕴而有如来,杂阿含经很多经是明确反对的。中观论、入中论用与杂阿含经同样的方法,离开五蕴寻求常住不变、独立、觉性的「神我」,找不到。
: 阿含与中观要破「离开五蕴的真我」,是因为这是修禅定容易落入的陷阱。八正道以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验是否只是四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藏修行其实只是禅定,没有如实观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 ,是对定境的肯定(不空如来藏),以舍弃烦恼的境界(空如来藏)为慧,所以解脱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 修如来藏离开观五蕴的缘起,自然认为说四圣谛没必要。如果现观依四圣谛修,到了「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 爱用自己有修行来否认阿含经,爱认为谁有修行,那是freeman08 的自由。连佛陀也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只是说给有缘人。
:
: 了。

J******s
发帖数: 7538
8
"而不是把心事用在评论那些自己八杆子都打不到的事情上去" 这句话很正点, 在说您
自己么?
哈哈哈
你经常自己编故事, 然后说给自己听其实.

了。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这些批不二论的人犯的一个根本错误是,
: 他们没有修正,所以把别人修证后得到的观点,当成他们没有修正而自我想象的观点了。
: 他们批的其实自己的幻觉,而当成是在批别人。
: 这个原因也很明白,就是他们(不是指你)不愿意修行,
: 而自欺欺人地认为我只要看看书,就可以批、评经典了。
: 打个个人理解的比方说:
: 我们一辈子都认五蕴为自我.
: 而实际上呢,我为司机,五蕴为车,世人一辈子人车不分,
: 禁锢于车中。但凡车子有些问题,自己就认为我怀了。我出事了,而恐惧发抖。
: 而佛法,就是要让人认识到车非我,自我圆满具足,车不是。

f*******8
发帖数: 3612
9
个人感觉这些不管用,都是在杂念思维中打滚。
真正有作用当然是修念住,
就像大念住经里说的一样,此是唯一方法。
问题就是现在宣传阿含的人其实也并不修阿含,而只是口头阿含。
就像说禅宗的人也有口头禅一样的。
所以我要欣赏就是欣赏佩服Dipa ma那种人。
当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Dipa ma小时候佛经读得也不少。

的烦
质,
无功
不二
本质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二论这段关于解脱烦恼的方法非常好。
: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缘起的。它以什么为缘?它以快乐为缘。人感受到烦恼,是
: 因为他们心中留存有对快乐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来自过去的经验,可能来自对未来的
: 追求。他们用这种快乐的印象去对比当下的境界,于是把当下判定为烦恼。于是想脱离
: 当下烦恼的境界,进入到理想中快乐的境界中去。于是越挣扎越烦恼,犹如陷入流沙和
: 沼泽,弃影劳形,扬汤止沸。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正是由于对烦恼的排斥和对
: 快乐的追求,误把病根当作良药。
: 如果能悬崖撒手,抛弃对快乐的向往,勇敢地走进烦恼,就会发现烦恼当下烟消云散,
: 烦恼与快乐同时湮灭于空中。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离开快乐与烦恼
: ,当下如是而已。当下如一颗明珠,随外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用快乐去映衬,它显出

f*******8
发帖数: 3612
10
我是说,那些人根本不知道人家祖师说“轮回涅磐不二”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开始胡批猛批了。
他们才是自己编故事然后批自己的故事。
这种愚昧程度可以打个比方:
海深堡说测不准原理(类似莲花生大师说的轮回涅磐不二),本来是个科学道理,
被一个小商贩(民科)学去了,
苦主去那商贩打两斤酱油,结果那个商贩给了一斤。
回家发现给了一斤,找小贩理论,小贩说,你不知道现在科学都说了,测不准。
你回家吧。
苦主回家就开始写文章批判测不准原理,
也不知道他所了解的“测不准”不过是小贩教的而已。
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判断力完全交给小贩来管理了。
现在很多人干的都是这种事,有什么办法。
佛说你们要修才懂,他说我不修就懂,打一次酱油就懂了。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而不是把心事用在评论那些自己八杆子都打不到的事情上去" 这句话很正点, 在说您
: 自己么?
: 哈哈哈
: 你经常自己编故事, 然后说给自己听其实.
:
: 了。

相关主题
印度教的不二论转帖《缅甸禅修之旅》
佛法与不二论 ZZ[合集] 想打长老光头的在家人
今天的一点小小感悟上座部佛教在美国Theravada Buddhism in America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a***n
发帖数: 1993
11
根据我个人体验,这很有效。否则我也不会认同它。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感觉这些不管用,都是在杂念思维中打滚。
: 真正有作用当然是修念住,
: 就像大念住经里说的一样,此是唯一方法。
: 问题就是现在宣传阿含的人其实也并不修阿含,而只是口头阿含。
: 就像说禅宗的人也有口头禅一样的。
: 所以我要欣赏就是欣赏佩服Dipa ma那种人。
: 当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Dipa ma小时候佛经读得也不少。
:
: 的烦
: 质,

J******s
发帖数: 7538
12
其实你最喜欢漫无边际地编故事, 而且大多数时候是自言自语.
你延伸能力很强, 但是基本是自我延伸, 对空气说话.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说,那些人根本不知道人家祖师说“轮回涅磐不二”究竟是什么意思,
: 就开始胡批猛批了。
: 他们才是自己编故事然后批自己的故事。
: 这种愚昧程度可以打个比方:
: 海深堡说测不准原理(类似莲花生大师说的轮回涅磐不二),本来是个科学道理,
: 被一个小商贩(民科)学去了,
: 苦主去那商贩打两斤酱油,结果那个商贩给了一斤。
: 回家发现给了一斤,找小贩理论,小贩说,你不知道现在科学都说了,测不准。
: 你回家吧。
: 苦主回家就开始写文章批判测不准原理,

f*******8
发帖数: 3612
13
有效可能是能让人平静,不过平静和解脱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说他世法上有效,我是说这跟解脱没什么关系。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根据我个人体验,这很有效。否则我也不会认同它。
J******s
发帖数: 7538
14
依"定"舍弃烦恼算不算自欺欺人? 哈
mark

样的方法,离开五蕴寻求常住不变、
独立、觉性的「神我」,找不到。
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
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
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
验是否只是四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
藏修行其实只是禅定,没有如实观
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
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
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
只是说给有缘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105经
: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10.html
: 离开五蕴而有如来,杂阿含经很多经是明确反对的。中观论、入中论用与杂阿含经同样的方法,离开五蕴寻求常住不变、独立、觉性的「神我」,找不到。
: 阿含与中观要破「离开五蕴的真我」,是因为这是修禅定容易落入的陷阱。八正道以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验是否只是四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藏修行其实只是禅定,没有如实观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 ,是对定境的肯定(不空如来藏),以舍弃烦恼的境界(空如来藏)为慧,所以解脱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 修如来藏离开观五蕴的缘起,自然认为说四圣谛没必要。如果现观依四圣谛修,到了「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 爱用自己有修行来否认阿含经,爱认为谁有修行,那是freeman08 的自由。连佛陀也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只是说给有缘人。
:
: 了。

f*******8
发帖数: 3612
15
你说我延伸,我只是没有扭曲他的本意。
只不过是把他们的背景声音接个喇叭播出来听听是什么意思而已。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最喜欢漫无边际地编故事, 而且大多数时候是自言自语.
: 你延伸能力很强, 但是基本是自我延伸, 对空气说话.

J******s
发帖数: 7538
16
拜托, 您那喇叭经常带变音的, 还是怎么让您自己悦耳怎么来. 哈哈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我延伸,我只是没有扭曲他的本意。
: 只不过是把他们的背景声音接个喇叭播出来听听是什么意思而已。

J******s
发帖数: 7538
17
"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 谁敢说他可以离开烦恼的缘?烦恼的缘要来
的时候, 就在眼前的时候, 谁挡得住? 这不瞎扯么?
这不是生活中的领悟, 这是"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这连思辨都不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二论这段关于解脱烦恼的方法非常好。
: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缘起的。它以什么为缘?它以快乐为缘。人感受到烦恼,是
: 因为他们心中留存有对快乐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来自过去的经验,可能来自对未来的
: 追求。他们用这种快乐的印象去对比当下的境界,于是把当下判定为烦恼。于是想脱离
: 当下烦恼的境界,进入到理想中快乐的境界中去。于是越挣扎越烦恼,犹如陷入流沙和
: 沼泽,弃影劳形,扬汤止沸。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正是由于对烦恼的排斥和对
: 快乐的追求,误把病根当作良药。
: 如果能悬崖撒手,抛弃对快乐的向往,勇敢地走进烦恼,就会发现烦恼当下烟消云散,
: 烦恼与快乐同时湮灭于空中。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离开快乐与烦恼
: ,当下如是而已。当下如一颗明珠,随外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用快乐去映衬,它显出

a***n
发帖数: 1993
18
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法中没有障碍了,就是菩提。当然,障碍也是菩提的作
用。
重要的是在生起烦恼和获得平静的过程中见到他们的缘起。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效可能是能让人平静,不过平静和解脱不是一回事。
: 你可以说他世法上有效,我是说这跟解脱没什么关系。

a***n
发帖数: 1993
19
我说过烦恼的缘要来的时候,要去挡住它了么?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 谁敢说他可以离开烦恼的缘?烦恼的缘要来
: 的时候, 就在眼前的时候, 谁挡得住? 这不瞎扯么?
: 这不是生活中的领悟, 这是"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这连思辨都不算.

J******s
发帖数: 7538
20
whatever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过烦恼的缘要来的时候,要去挡住它了么?
相关主题
san hose上座部禅修的帖子怎么没了?短期内取证涅槃的方法 -- 上座部马哈希尊者
[合集] 马哈希尊者说初果体证涅槃空的觉醒Zz
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不承认涅槃是五蕴完全灭尽的几种情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S**U
发帖数: 7025
21
初果身见不再生起,四果烦恼不再生起。
不二论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哪个不再生起?烦恼湮灭于空中,将来烦恼还生不生?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二论这段关于解脱烦恼的方法非常好。
: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它是缘起的。它以什么为缘?它以快乐为缘。人感受到烦恼,是
: 因为他们心中留存有对快乐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来自过去的经验,可能来自对未来的
: 追求。他们用这种快乐的印象去对比当下的境界,于是把当下判定为烦恼。于是想脱离
: 当下烦恼的境界,进入到理想中快乐的境界中去。于是越挣扎越烦恼,犹如陷入流沙和
: 沼泽,弃影劳形,扬汤止沸。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正是由于对烦恼的排斥和对
: 快乐的追求,误把病根当作良药。
: 如果能悬崖撒手,抛弃对快乐的向往,勇敢地走进烦恼,就会发现烦恼当下烟消云散,
: 烦恼与快乐同时湮灭于空中。因为离开烦恼的缘,烦恼并无自身存在。离开快乐与烦恼
: ,当下如是而已。当下如一颗明珠,随外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用快乐去映衬,它显出

b*****l
发帖数: 3821
22
如果连般若空性和如来藏都分不清,
就不要扯着‘中观’的虎皮去打‘如来藏’的风车了。

正见为先,正定最后,就是因为以我见相应修定,定境就会有常乐我净的「神我」特性
。佛陀觉悟,就是舍弃各种「神我」见。如来藏修行者,不爱说自己的体验是否只是四
禅八定,而要强调定慧一体,否定阿含对止观的分别对待,也是因为如来藏修行其实只
是禅定,没有如实观慧。离开观五蕴的缘起,哪有因如实观而生的慧?如来藏修行的体验
不稳定,因为对烦恼的根本-五蕴,没有因观而生的慧,只能不断的趋向定境,依靠定
境舍弃烦恼。这是杀烦恼贼不尽。
「道非道知见清净」阶段,自然会知道修如来藏非解脱道。
无法改变提婆达多的见解,我的话只是说给有缘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初果身见不再生起,四果烦恼不再生起。
: 不二论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哪个不再生起?烦恼湮灭于空中,将来烦恼还生不生?

a***n
发帖数: 1993
23
生灭是二元论,是幻象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初果身见不再生起,四果烦恼不再生起。
: 不二论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哪个不再生起?烦恼湮灭于空中,将来烦恼还生不生?

S**U
发帖数: 7025
24
烦恼生起就没解脱,说「生起是幻象」还是没解脱。
释迦成佛后有烦恼吗?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生灭是二元论,是幻象
a***n
发帖数: 1993
25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
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晦,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
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
永断疑悔。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
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
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
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
目,
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
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
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
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盘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有,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有,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
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
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 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盘,何
况能以
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如萤取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
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本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有故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盘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诸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烦恼生起就没解脱,说「生起是幻象」还是没解脱。
: 释迦成佛后有烦恼吗?

a***n
发帖数: 1993
26
如果非要追求黄叶止啼式的答案,那就是永远不生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烦恼生起就没解脱,说「生起是幻象」还是没解脱。
: 释迦成佛后有烦恼吗?

S**U
发帖数: 7025
27
历史上,谁这样修,修到烦恼永远不生?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非要追求黄叶止啼式的答案,那就是永远不生
a***n
发帖数: 1993
28
各大祖师
比如,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的二祖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历史上,谁这样修,修到烦恼永远不生?
a***n
发帖数: 1993
29
当然,烦恼不烦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在的事相证明不了,打了麻醉药,被人肢解
也不生嗔恨。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各大祖师
: 比如,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的二祖

f*******8
发帖数: 3612
30

(南传)这方面的描述还是不错的。
不必要的是因为不理解而否定汉传的另一种方式。
,是
来的
脱离
沙和
和对
散,
烦恼
显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初果身见不再生起,四果烦恼不再生起。
: 不二论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哪个不再生起?烦恼湮灭于空中,将来烦恼还生不生?

相关主题
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合集]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
无我演变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理解梵我如一 and 如实知见?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笼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f*******8
发帖数: 3612
31

不过会背诵这句话并不意味就懂的这句话。
身见不再生起,是什么意思?
是:有身而看不见,
还是:身体没了,
还是:有身,但是不再以身为我?
还是什么?
仅仅背诵,也不过是仅仅背诵而已。
,是
来的
脱离
沙和
和对
散,
烦恼
显出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初果身见不再生起,四果烦恼不再生起。
: 不二论这种解脱烦恼的方法,哪个不再生起?烦恼湮灭于空中,将来烦恼还生不生?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空的觉醒Zz佛法与科学
不承认涅槃是五蕴完全灭尽的几种情况印度教的不二论
大小乘思想对立的核心:不二论和二元论的对抗佛法与不二论 ZZ
无我演变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理解今天的一点小小感悟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转帖《缅甸禅修之旅》
[合集] 上座部菩提比丘對大乘不二論的激烈批判[合集] 想打长老光头的在家人
梵我如一 and 如实知见?上座部佛教在美国Theravada Buddhism in America
笼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san hose上座部禅修的帖子怎么没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二论话题: 烦恼话题: 解脱话题: 佛教话题: 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