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冥想
相关主题
拜佛要诀异国他乡 再结佛缘
我们为什么要去帮助别人?向往静处之住所
点亮自性之光慈濟依人不依法,證明慈濟非佛教
宗教经验·冥想(2)Re: 凡涉及实际验证的就不讲
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ZZ重新认识你自己(十四)
佛教禅修/冥想和人意识科学Re: 上班族养生养颜真经 (转载)
何谓冥想?求解答:儒释道都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大脑“上帝区”的发现 (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冥想话题: 意识话题: 研究话题: 状态话题: 注意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n
发帖数: 8253
1
打坐,冥想,这类古老而颇富宗教神秘色彩的行为,蕴涵着几千年来人类对生命和宇宙
的理解,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撰文 韩彦文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某一日,佛祖饭后在恒河边打坐。不久,有一商
队在此处过河,车马众多,喧闹不已。佛祖出定后见地上一片狼藉,便问身边弟子是怎
么回事,弟子答曰:刚才有很多车马过来。佛说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佛经》上的记载真伪难辨,不过我们不妨假设这是真的。那么佛祖之所以会对过
往的商队听而不闻,该是和打坐这一行为有关。而如果有兴趣一探其究竟,弄清楚是否
会有类似故事中的情形出现的话,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在佛家的思想体系下
,依照佛家的方式打坐、修行,依循特定的修习过程去亲身体证这一情形,并最终作出
判断。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条艰难的、充满争议的道路。
另一种就是请来被认为或自认能实现这一情形的人,将其作为研究目标,应用针对
性的方法加以试验,以结果为依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应结论。此即科学的方
法。这种方法的好处除了相对容易外,还在于它较为通用,不管是何种现象——寻常的
、有悖常理的、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只要试验条件允许,都可以用它来研究一番。
而惯常运用此方法的科学家们也习惯了以这样一种态度去面对那些可供研究的对象:事
先不带任何成见、几分怀疑和一份必不可少的好奇心。于是,当打坐、冥想这类行为及
其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影响被列入研究范围,科学家们沿着思维的惯性,如此盘算:这儿
有人声称能做些不同寻常的事,来,让我们把电极放在他们身上……
名不虚传
2004年,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的几位科学家找来了一位65岁、拥有38年冥想经验
的瑜伽大师,他声称自己在冥想过程中感觉不到痛。根据先前的研究,大脑中存在一个
与痛觉感受有关的皮层网络,只要有某种痛的感受产生,该网络的相应区域就会兴奋。
由此,如要通过科学方法来对这位大师的声明进行判断,要做的,就是分别在他冥想和
非冥想状态下,施以一个能够引发常人疼痛的刺激,同时观察其脑中痛觉网络的反应情
况,并加以对比。
一束足够强劲的激光打到其手背上后,结果出来了,脑中痛觉网络对此刺激的反应
果然十分鲜明:非冥想状态下极其兴奋;冥想时波澜不惊。另外,在试验结束后,大师
还被要求对两种状态下的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从0到10,代表从弱到强不同的
疼痛等级。结果非冥想状态得分8,冥想状态得分0,这与两种状态下大脑的活动表现相
一致。
基于先前对痛觉的研究和理解,我们目前所能得出的结论是:这位瑜伽大师在冥想
过程中确实感觉不到痛。如要进一步阐明瑜伽大师是如何做到的,可以从人的痛觉感知
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这一点来推断——长期的瑜伽冥想训练改变了冥想时的心理状态
,进而减弱了痛觉感知。至于想知道此时在体内、脑中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得
继续启用电极。
分歧与统一
科学从不拒绝匪夷所思,什么都可以拿来研究,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结果,都是启发
。打坐和冥想,这类古老而颇富宗教神秘色彩的行为,蕴涵着几千年来人类对生命和宇
宙的理解,为生活在现世的我们带来了深远而丰富的启示,瑜伽大师不同寻常的能力为
痛觉感知潜在机制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冥想(meditation),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进入科学的视野,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
的有三种类型:瑜伽冥想术、禅宗冥想和先验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上世
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冥想方式,也叫超觉静坐)。其他还有佛家另外一些派别的
冥想(如密宗)、道家静坐和近几十年在西方新兴起的几种冥想方式。早期对冥想所引发
的生理上变化的研究达成了初步共识:不同于睡眠、催眠和自我暗示,冥想期间人体处
在的是一种觉醒但代谢减缓的生理状态。
随后有研究确认了这个论断,也有研究否认了这个论断。这是因为科学家所采用的
冥想类型各有针对,即便是同一种类型,在具体的手段和内容上也多有不同:冥想时保
持安静的、一开始要默诵宗教习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语音、音乐引导的;冥想时不着
意于一点的、着意于呼吸的、着意于某部分身体的、想象某种场景的、感知“自我”的
、开始注意于一处,而后不着意于一点的、体验某种情绪(如快乐、悲悯)的,等等。
条件的参差多态导致了结果的巨大分歧、矛盾百出,这是冥想研究一直到现在都存
在的问题,因此要为“冥想”赋予一个标准的各方皆认可的科学定义,一时还难以做到。
不过在多年的积累下,也还是发现了一些基本规律。综合对不同类型冥想期间脑电
波变化情况的研究,一条通常的脑电图发展轨迹被描记了出来:先是冥想初期α波振幅
增加和频率减小;接着,在经验丰富的冥想者脑中会有θ节律波序列呈现;再接下来,
是非常少见的,只有在那些可以达到深度冥想状态(即所谓的“入定”)的冥想者身上才
能够记录到的高频β波(20赫兹以上)爆发。
随着脑成像技术的普遍应用,冥想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方向,科学家们开始根据过程
中相应皮层区域的反应变化,来对其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考察。
非同寻常
首先,借助脑功能成像数据,一个问题得以被进一步澄清:冥想与普通的休息状态
有什么不同?
你斜倚在沙发上,或是躺在床上,眼睛闭着,或是随意将目光落往一处,突然想到
明天的工作或许会遇到麻烦,接着盘算过会儿要不要去吃点夜宵,随即记起昨晚的麻辣
烫味道很不错,这时,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情,比如漫无目的转了一下头,眼光从一处
移到了另一处,也可能是隔壁音乐声响起,听出是那首天天播放得已没了味的老歌,心
想我的耳朵就要起老茧了。
我们休息时的情形就是类似这个样子。对应的,脑中也有一系列事件在上演,概括
起来可作如下表述:不加控制的,自发而流动的各种想法;随时插入的记忆片段;无特
定目的行为的认知处理过程;以及无时不在的对“自我”的感知。如同在不做特殊设定
时,电脑软件会按缺省设置运行一般,在没有接收到目的明确的指定任务,即在通常的
休息状态下时,大脑会以上述事件为蓝本运行。这个蓝本被称为“大脑功能的缺省模式
”。此时大脑中总会有固定的一些皮层区域在兴奋,它们被称作“缺省神经网络”。
而对于冥想,一般人都会联想到以下情景:盘膝而坐,上身挺直,闭目不语,神态
自如。从表面来看,除了要刻意对身姿进行控制,与闭着眼睛休息似乎没什么不同。
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到的区别。事实上,冥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静坐不
动,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精神上的高度专注。不管是专注于呼吸,还是某种内在景象
、某部分躯体,或是根本不专注于任何一处(这是另外一种专注),在冥想时都要对不断
涌现的思维、念头进行控制——一念即起,立刻觉察,并使之消散,而非任其发展——
以便将注意集中于要专注的那一点上,或不让任何其他一点成为注意的对象。这当然有
别于休息时对千思万绪的听之任之,因而在冥想期间,标志休息状态的缺省网络的兴奋
程度会下降,冥想经验越丰富,下降就越显著。
冥想应该是一种少“杂念”乃至无“杂念”的精神状态。不过倘若你之前从未冥想
过,现在有兴趣来尝试一下,就很快会发现各种“杂念”纷至沓来,不胜其扰,越是努
力克制,越是彰显,反倒在休息时不会感到这般的思绪繁乱。
并不奇怪,因为休息状态下对随时出现的各种思维活动是放任自流的,所以不会对
某一念头加以特别关注;而冥想时既然要将意念固定下来,要对不请自来的纷纷“杂念
”进行控制,那么这些“杂念”本身就显得清晰而突兀了。就像流动着的河水虽然杂质
众多,看上去却一片清澈,也无从分辨其中,而一旦将河水盛到杯中,静止下来,过不
了多久,便会泥沙俱下,一目了然。
脑成像仪的扫描结果证实了这种心理感受上的差异。在冥想期间,与维持注意有关
的大脑区域和被认为负责对相互冲突的认知过程进行检测并施以解决的相关脑区强烈兴
奋。这意味着对思维活动的选择和控制,而两处区域均不包含在缺省网络当中,因此虽
然休息时思如流水念如龙,身处其中的我们却茫然而不觉其纷繁。
有趣的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冥想者在冥想时这两处区域的兴奋程度反而变得很低,
对此可以解释为他们更容易将注意集中起来并加以维持,也更容易控制“杂念”。这种
情况倒是接近休息时注意涣散、无认知冲突的放松状态,但同时缺省网络的兴奋程度也
很低,于是在冥想达到一定阶段时,会进入这样一种矛盾的境况:既放松,又专注,或
者说“放松着的专注”。这正是冥想的非同寻常之处。
不同凡响
还不止于此。接下来我们要关注恒河边的佛祖了,看看外部干扰会对他产生的影响
是否真如经文所言那般不足道。研究者在试验进行期间放出一些声响,包括中性的(餐
馆嘈杂声)、正面的(婴儿喔啊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结果显示那些“专注于呼吸
,让注意不着于一点”的试验对象脑中,与处理这些声音有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与
冥想经验呈负相关,即冥想经验越丰富,处理声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就越低——换
句话说,对这些干扰声响所作出的反应就越小,受其影响也就越小。从这一点出发,一
个冥想者如果功力足够深厚,比如达到佛祖的程度,那么在恒河边打坐而不知有商队经
过并不是不可能的。
冥想时确实可能会有可供记载的异事发生,那么有冥想经验者在平常时是否也能留
下一些过人的事迹?一篇发表于2007年的论文就记载下了这么一桩。来自威斯康星大学
“大脑成像与行为研究室”的海琳·斯拉特(Heleen Slagter)与其同事招募了一些并非
骨骼清奇、悟性甚高的志愿者,之前都没有过任何的冥想经验,先让他们参加了一项名
为“注意瞬脱”的试验。所谓注意瞬脱,是指当两个视觉对象(如一个数字或字母)依次
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如果间隔时间足够短的话,由于大脑资源有限,在完成对对象1的
感知过程后,会来不及对对象2进行感知。也就是说看清楚了对象1,就看不清楚对象2。
时间间隔设定为336毫秒,志愿者们取得的成绩是有60%的概率能够准确辨识出对象
2,这就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接下来施以持续3个月的高强度冥想训练,之后,仍
然貌不惊人的他们在重复3个月前做过的同一试验时,辨识准确率达到了80%。
加州大学的神经生物学者大卫·普莱斯特(David Presti)等人则请到了真正的奇人
异士——76名密宗修行者,其中经验最丰富者已冥想了54个年头,另有3名静修者索居
了20载以上。地点从条件齐全的大学实验室搬到了位于喜马拉雅山的静修地及附近,采
用不会产生外在干扰的测量手段,以期获得最为确实的结果。
试验内容是向受试者的左右眼分别展示不同的视觉对象,比如左眼前是一张脸;右
眼前是一个房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双眼竞争,左右眼分别带来的视觉感知以很
快的频率相互转换,脸和房子被交替看到。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而言。在这次试验中
,有50%的受试者停留在其中一种感知上的时间大幅增加,与之前1000名非冥想者的测
试结果对比明显。
不同凡响的背后是长期冥想活动可能在大脑神经层面引发的一些改变。冥想与特定
认知处理过程的关系,及其所带来的认知层面的变化是该领域将来的热门方向。
积极的情绪
此外,冥想还为另一块研究领域打开了一片天地——情绪。大概是受基督教文化的
影响,西方学者在对人的情绪进行研究时,更多针对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抑郁之
类,相对而言,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比较少。而像佛教这样的宗教更关注的是如怜悯、快
乐、仁慈等正面情感,因此可通过承载了这一宗教思想的冥想行为来对这些积极的情绪
加以研究。
也有人推断说,专注于悲悯情绪感受的佛家冥想者,会对他人痛苦的反应更为敏感
。不信就来试验好了。同样的,以下三种声音依次出现:正面的婴儿笑声、中性的餐馆
背景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果不其然,沉浸于悲天悯人心境中的大脑对所有声音的反
应都比在普通休息状态下更为强烈。不出所料,负面的声音尤为刺耳。看来佛祖在恒河
边打坐时,采取的不是这种冥想。
这种方式的冥想会令人常常处于积极情绪的包围当中。先前研究表明,左前额叶的
高度兴奋往往意味着良好的心理状况。诸多试验确实发现,无论是平常如你我一般的大
脑、怀着悲悯心冥想时的经验丰富者的大脑,还是没有经验的志愿者在接受一定时间训
练后的大脑,均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冥冥之意
科学家们一边忙着以冥想为对象做实验,得出新的结果,借此加深对其的理解;一
边忙着为冥想做结论、下定义,提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可依托的理论和观点,为
接下来的实验指明方向。理论和实验,正是科学的左右脚,左脚跨上一步,右脚就会被
带着向前迈出;右脚超到前面,左脚又要及时赶上,交替而进,方能愈行愈远。
上世纪90年代,基于对近千名冥想者的主观经验的综合分析,冥想被赋予了一个标
志性特征:对外部感观世界的关注和高度的注意。差不多同时,一份对人脑意识活动的
创见将意识分为了两个主要方面:感官意识与动作意识。前者是由外部世界传入的信息
所触发的意识活动;后者是内在的、自主控制的、能够引发某种动作的意识活动。冥想
与意识的新观点两厢一结合,促生了对人在冥想时意识活动变化的见解,即一个感官意
识增强的过程。显而易见的是,冥想时多处于静止状态下,这个过程应该伴随着动作意
识的减弱。
此外,随着自上世纪后十年兴起的意识研究热潮的不断向前翻涌,一些与对“自我
”的感知,即自我意识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相继被确认。在意识研究中,自我意识开始
成为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根据目前神经科学领域的分析,意识的不同方面处在对大
脑资源的竞争关系下,一方增强,另一方就要减弱。再加上西方学者对来自于佛家等宗
教的与某种冥想境界相关的一些解释——如“忘我”——的字面化的理解,对于冥想,
就顺理成章又有了一个新的诠释:感官意识的增强,伴随以自我意识的减弱。
总之,冥想被视作了一种讷于内生意识活动,而敏于外部信息输入的精神状态。基
于此认识的一个典型描述是:深度休息而又完全警觉。
应该说这还是一种局限于具体冥想方式、只符合部分情况的论断。参考对这古老行
为的古老理解,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在各家冥想过程中,一开始往往会有专注于
呼吸,或经文、咒语的诵念等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点的前导期,但当进入到最为精深的冥
想层次时,无论是瑜伽,还是佛家、道家,都强调不将注意落于任何一处。这不落于任
何一处当然也包括了不特别注意外部的感观世界。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了一种最佳的精神注意状态,其基本特征之一
,就是向意识领域所发生的一切施以平均的、平等的、公平的注意。这一说法与“不将
注意落于一处”异曲同工,而冥想在根本上所要达到的,也就是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
结合近来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冥想程度越深,对外部输入信息的反应越小,即感官
意识是减弱的。同时由内而发的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所谓的动作意识、自我意识也是在
减弱的。那么,这样看来,冥想,至少是深层次的冥想意味着意识活动的全面衰减。
是否确实如此,还需要用更多的实验来加以验证,或修正,或推翻。
2003年9月,麻省理工学院曾举办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名为“探查大脑”(
Investigating the Mind)的科学研讨会,会议主角是神经科学家与佛学家,以及他们
都感兴趣的有关认知、精神方面的话题。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仅仅想着把电极放到冥想
者身上是不够的,从而开始学习如何保持敬意地与他们交流,从对方的讲述、教授中获
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欲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真正弄清冥想的内涵与实质,也不妨试
试新招。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脑“上帝区”的发现 (ZT)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ZZ
临时一点感想佛教禅修/冥想和人意识科学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何谓冥想?
《自然》:通过神经活性“窥探”内心秘密 zz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拜佛要诀异国他乡 再结佛缘
我们为什么要去帮助别人?向往静处之住所
点亮自性之光慈濟依人不依法,證明慈濟非佛教
宗教经验·冥想(2)Re: 凡涉及实际验证的就不讲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冥想话题: 意识话题: 研究话题: 状态话题: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