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菩提比丘:善根栽培
相关主题
是否有必要给亲人单独做功德回向?关于持不殺生戒的开示
菩提比丘:新世纪的佛教社会道德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他自己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论
内在质量的生活——Maha Boowa创古仁波切:修行人的八种心障
转: 念大悲咒9年亲历多次奇异感应苏菲的世界 21 休姆
只为辜恩始报恩(序11)孙不二女丹诀诗
<<现代因果实录>>:佛教徒可以吃肉吗?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8)—— 由戒而生定
[合集] 一点建议可以吃肉但是不杀生吗?
道破玄机ZzZT我本人信仰三宝,但我的信仰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我应当怎么办?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行为话题: 意向话题: 尸罗话题: 比丘话题: 修行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U
发帖数: 7025
1
善根栽培
菩提比丘著 何蕙仪译
渐进式的修炼分三个阶段∶善性的培养、定力的修习、智慧的增长。只要行为品德与戒律相应,便能锻链心灵,在善德根性扎稳之后,大道的不同阶段,便自然会按著心灵提升的法则渐次出现,直至最后达到安然自在的解脱。
佛陀所教的精神修炼,是个自我转化与自我超越的双重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效果,则是全面性的解脱。自我转化是要铲除所有不健全的想法或恶念,再以自他兼利的无染之心取而代之。至于自我超越,则是集中于慧力的培养,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洞见身心皆无实性,因而放下一切与「我」或「我所」相应的自我中心意识。当这个双重的锻链过程达到最高层次时,苦恼自会灭除,因为当智慧苏醒之后,在贪欲背后支撑的无明─苦恼的根源─将一去不复返。
渐进的修炼
我们对恶念的倾向和私心的执著,全都发自心底潜藏的种子。为了拔除这些苦恼的根源,并滋长对实相的洞视彻见,佛陀以渐进的锻链模式开显他的教化。佛教的实践在于渐进的潜修和次第的成就,并非一蹴即成。它更像一棵树或任何一类生物,有机地循序成长,每一阶段都必然要依著前一阶段作为基石,继而顺应引生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阶段。
渐进式的修炼主要分三个阶段∶戒或善性(sīla)的培养、定力(samādhi)的修习、智慧(paññā)的增长。如果继续以树的生长来比喻佛法的修行,那么,信念(saddha)应该就是树的种子,因为信心不单只是引发我们实践修行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每个修行阶段发展的滋养剂。戒是心的根,正如树根能成为一棵树的地基,戒德是巩固我们心灵生活上修炼的根柢;定力则是树干,坚稳不屈的象征;而智慧就如同树枝,因为它会绽放觉悟的花朵,并结出解脱的果实。
正如一棵树的活力般,心灵的活力也有赖于健壮的善根。如果一棵树的根生得又浅又弱,长出来的树干枝叶就难以茁壮。同样的道理,没有强健根基的心灵,也不可能结出优良的果实。因此,要在修行道上更上层楼,从一开始便得要好好培养根性,不然,结局便只会是失望、沮丧,甚至是危险。修行道上的根基蕴藏于「戒行善性」,也就是能导致正确道德行为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禅修、智慧和要达到更高成就的地基。
戒(善性)是修行的基础
这里必须说的是∶戒行善性的培养,是成功\实践佛法的先要。但这并不等于一般教界保守人士所相信,非要具备圆满的德性才可以开始禅修。果真要依这种说法,就根本不可能有开始禅修的一天了,因为德性的日益净化,正是禅修过程中正念、正定和智慧所产生的效用。但是如果说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倒也是真的,因为让禅修有所成就,关键确实就在德性的清净。如果我们在善根上的功\力没有扎稳,那么,禅修的能力自然也会薄弱
。如果品行常常与道德的原则相违,那么,在禅修时为了掌控心而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然,因为在背后驱使我们所有行为的污染心,正是我们想透过禅修来驱除的目标。
只有当修行是建基在正确行为的准则上,从内心著手的禅修才会有所进展和成就。以持戒应具备的原则作为基础,善根才会滋生出正定的树干;而有了正定的心,才又会萌生智慧;继而开花并结出正觉之果,最终得以从缠缚之中达到彻底的自由解脱。因此,如同一个善巧的园丁先照顾好幼苖的根,一个诚切寻求开悟的人也应在修行之始,先照顾好自己修行的根基─道德和善性的磨链。
尸罗
尸罗(sīla)这个巴利文,原先的意思只解释作品行。但以佛教在心灵部分的修炼而言,尸罗的意思就是特指某一种品行,而那就是善良的品行。从这个意思再延伸,这种善良的品行也代表著某一类性格,而那就是善良的性格。因此,尸罗除了解释作道德的品行或以道德为规范的惯性行为之外,同时也指善性,即行持道德原则所要引生的内在质素。
要明白尸罗在佛教修行范畴上的重要性,需要知道以上的两种意思。尸罗的第一重意思,涵盖\了「不犯身口二业来守持道德生活」的根本戒规。这是身体与言行的道德修习。
从约束不道德的念头来防止其表现于身口的行为,继而将这种约束性的锻链发展成正确行为的惯性原则。
但是,尸罗的整体并不止于外在行为表现的约束,实际上是有其在心理上的深层影响,即是尸罗表达道德清净的第二重意思─从持守与道德相应的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净化。这一方面的尸罗非常著重行为背后的驱动性,它并不单只看形于外的「行为表现」,还要审视驱使良好行为背后的「发心」是否正确。
经过以上一番审察之后,尸罗显现了它的二元特质∶外在行为与内在性格的净化。在佛陀的教义里,这内与外两方面的体验,并不是分成两片而各有领域、互不相关的。它们其实被认定是一体的两面,如同一个磁场的两极,相辅相承、互为映照、彼此相容,各自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互通的。佛教认为身体和语言上的行为,并非是依附在某种精神特质,同时又可以被分拆出来的东西,它们其实是显示著背后推动这些行为的心态。而这
些心态并不纯粹源自精神的领域,同时也受到外界各种不同的情况与环境变化所影响著。它们从心识生起,通过身、口、意三个渠道,展现出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必然互为影响的各种事情。我们从每一个行动,都可以推断出一种心境状态,而从这种心态,又可以预测接下来的行为举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那么密切,就像演奏台上那份乐章曲谱与乐团合奏表演之间的微妙互动。
正因为道德的行为和品格的清净彼此互依,它俩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含蓄却又复杂的关系。要达到德行的全面净化,就必须实现尸罗的双层意义∶一方面让身体的行为及言行,与道德理念相符;另一方面则要涤除思想和意念上的污染,使其清净无瑕。没有后者,只有前者是不足够的;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也不可能。从精神和心灵发展的立足点来说,内外两者之间,内在的一面是较为重要的,因为身口二业的道德意义,基本上是发
自相应的内心状况。但从心灵修炼而言,道德的规范则是首先要著重的,因为在修行之始,品格的净化,是我们立意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不是起始便已在眼前的现存条件。
根据佛教所说的因缘法则,每一情况都只可以在某些适当条件之下才能成就。这个原则不单只是一般与心物有关现象所立足的法则,也同样运行在次第的修行。无始以来,意识之流已被贪、瞠、痴等不善根性所污损腐蚀,这些染污所产生的作用,不仅成为我们思想的源头和习气的温床,更成了我们对待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行为和观感的导引。要一下子连根拔除这些烦恼,直达完美的精神境界,这几乎是异想天开。若要实实在在、
有系统地作出心灵方面的修炼,就必须从「人的本性」开始著手。在实行这种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不应该认为「只要知道什么是人类优良的典范」便已足够,但同时也不应该在「尚未懂得如何去实现这个理想」之前,便要求有所成就。
以法转化心识
佛陀的教化,基本上认为∶我们只要透过正确的方法,便应该有能力去改变和转化自己。我们并不是注定永远都要担负长久积聚的习气和倾向,而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除这些倾向,继而达到全面清净和自由自主的。当从正见中获得适当的启发时,我们便会在意识的运作上,产生彻底的改革,而那些看似无法变更的心识内容,便得以重整更新。
在这条道路上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品格的净化,而佛陀提供我们重整品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专为帮助我们能在言行上遵循尸罗,而订定的一系列戒条。换言之,作为「道德规范」的尸罗,就变成「引生善性」尸罗的手段了。这种方法的功\效,来自于前面提及的关乎内与外这两重紧密体验的互相呼应。由于内外彼此的相连互印,任何一方面都可导致另一方面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变更。
正如心内的状况会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动作─无论是身体或言语─我们避免或表现的某些行为,也同样会回转到我们的心识,从而改变我们的思想模式。充满贪欲和瞠恚的思想和心态会衍生出杀、盗、妄语等业行;守持戒杀、戒盗、戒妄语等原则,可以让我们的心倾向于慈爱、满足、忠实与真诚。因此,就算尸罗作为道德上的清净,未必是心灵修行的起点,但在品德上依循正确的准则,真的可以让我们最终达到这个目标。
意向是内外沟通的桥梁
意向或思心所(cetanā)是使尸罗的两个层面相接,让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清净互通的媒介桥梁。意向是一种精神因素,泛存于每一个体验和下意识的行为之中。这种因素令我们的经历变得目的化(即朝向某目标而前进),因为它的特有功\能会带领其他相关的因素,去达到某特定的目标。佛陀说,其实所有的业(kamma)本质上就是意向,终究来说,行为本身都只是意向通过身体、语言、心念三个渠道所显现出来的表象。
正如佛所说∶「比丘们,我称『行』为意向。一个人立定意向后,才会经由身体、语言和心念起行造业。」
哪种行为属于哪一类别,是由意向决定的,而行为也是因此才有道德上的意义。但由于意向在每一刻的意识之中都存在,因此,它在本性上并没有道德、不道德的分别。意向的道德素质来自另一些被称为根性(mūla)的心理因素,而意向力就是这些因素在某些活动经验之下所产生起来的。这些根性从道德的意义上可分为两类∶不善的(akusala)和善的(kusala)。所谓不善就是指贪、瞠、痴;善的就是不贪、不瞠、不
痴。但善根不单只是没有染污的存在,它更象征著布施、慈爱和智慧等圆满和正面的因素。
当我们的意向被贪、瞠、痴等不善根驱使时,它就会从身体和语言表现出来,形成恶的业行,如杀、盗、淫、妄语、毁谤、恶口、绮语等。就这样,我们内在精神世界的污染,就会延伸到外界的时空而愈加污暗。虽然这种意向上污染的动力很强,但未尝是不可逆转的。善的意向可以取代恶的意向,继而将心态从基本上整个翻转过来。
要重新导引意向,首先就要肯主动依循正规的行为─真正愿意地「去恶从善」。这样一来,当蠢蠢欲动的恶念意向被抑制时,甚至恶念意向被我们立志要身口两方都向善的愿力取代时,一个逆转的过程便开始启动了。当这个过程能够持续,它必然会对我们性格上的道德倾向产生深远的改变。原因就是意向念力所发动的行为,不单只影响当时的行为动作,它更会回应到最初产生意向力的意识之流,使它再往原先想法的方向走。─恶
的意向走往道德的堕落;善的意向走往道德的净化。每次当恶的意念被善的意念取代时,向善的意志力将因此而随之增强。
善与恶并不同时生起
每一个因素取代的过程,都有赖于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任何一刻经验是可以同时容纳相互抵触的心灵素质,而转化也是因应相关根性的效能而完成的。正如恶意会相应贪瞠痴等不善根而生起;善意也会引出与其相应的善根─不贪、不瞠、不痴。既然相悖的素质不可能共存,那么,当善意取代恶意,也就是不善根被转为善根了。如果这类善的意向不断涌现,善根便会让它所代表的素质─如布施、慈爱和智慧─逐渐薰染思想之流。久
而久之,这些素质所聚积的力量,便会成为性格上惯常的主要素养,渐渐将倾向恶的心态掩盖\。就这样,经常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反覆进行善根锻链的话,性格上的转化便会自然形成。在道德的范畴上,便能从最初容易受惑;渐而变得清净无染;甚至远离恶念心魔的引诱。
意向虽然是作出改变的重要工具,但意志愿力本身往往都是动摇而不稳定的,它需要有专门的引导,来引领它去实践和达成善行。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一般所谓的「好心好意」根本完全不足够─只要这位具备思考能力的人,一天仍是被痴想无明所蒙蔽,那么,「好心造坏事」的可能性就一天存在。这类情况屡见不鲜,那些对道德只有一知半解的人身上更是随时发生。依佛法而言,善意必定要化为行动来实践,一定要以一些正确行
为的特定原则为规范。这些原则虽然在实践时有其弹性,却不需要历史文化或现存的价值观作为依据,因为这些原则本身,有其来自宇宙因果法则的确定性,更是出离生死轮转与度脱苦恼之道上,永恒受用的修行法。
以正语、正业、正命为导引
为了引导「意向」往善的方向走,佛陀明确清晰地开示了道德实践修行所需的因素,确保行者在正觉道上的进展。这些因素蕴藏在八正道中那三个含有良善德行的项目∶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避免说任何会产生伤害的话语─不妄语、不毁谤、不恶口和不绮语。持守正语的人要时刻真诚,说的话尽是温柔、有意义和导致和平的。正业就是,通过不杀、不盗、不淫来禁止身体上的恶行,而这里所说的不淫,是指出家僧众要守
持独身;在家众则是不犯邪淫不法的性行为,或建立不合法的性关系。发愿修持正业者的行为必须常怀悲心、忠诚与清净。正命则要求行者,不做任何伤害众生或导致众生苦恼的交易和勾当,例如进行肉食、奴隶、军火、毒物,以及酒精毒品等的买卖。一个崇高的行者会避免这些有害的交易活动,而以和平正直的事业谋生。
潜藏在八正道之中的因素,在抑制人们心中低劣及具破坏性的念头发动的同时,更可以促进高尚清净的情操与表现。虽然往往为了方便说明所要摒除的各类行为,时常会以负面的词义来表达,但这些行为上的指引,能够引发健康的心态,继而表现为利益大众的品德行为,全部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用。如果就强烈的方面来说,这些修炼的准则更会潜入心识的深处,消减倾恶的意向力,重新引导意向往善的方向走。如果就广泛的方
面来说,它们则可直达人们在社会上生存的一切活动,对竞争、剥削、执著、暴力、战争等浪潮生起阻挡的作用。
在心理的层面而言,它们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健康;从社会的角度而论,它们则能够促进和谐;而在心灵的层次上,它们更是在解脱道上继续迈进的必要基础。如果能够持续实践这种修习,一切从贪瞠痴所生起的心态,便都会受到检肃,而不贪、不瞠、不痴的行为,便会随之而增长,让我们得以过著布施、慈爱和智慧的生活。
戒反映内心的清净
由此可见,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行为的规范并不是为了我们的好心好意而虚设的,这些规条实在是正业的必须指南。它们不单只是修炼的重要一环,因为当这些规条的实践是由意向力所驱动时,它们实则就是净化心灵的基本途径。这种情形在襌修上尤为显著,修行的戒律能够防止对襌修具破坏性的烦恼生起。只要我们谨守戒律,一定就可以避免较粗显的贪瞠痴,也因为这样,我们就不用面对一般人在道德出轨时,所要面对的愧\疚
、焦虑和不安了。
若我们回头再看,最初以树来象征佛法修习的这个比喻,以戒德善性比作树根,那么,正确品行的原则,就应该可以比喻为让树根在其中生长的泥土了。正如泥土中的养分能让一棵树开枝散叶,修行佛法的规条,其所蕴含的清净功\德,就是支持我们精神生命继续成长的养分。这些戒律含藏著一位阿罗汉或圆满圣者所自然表现的行为─阿罗汉形于外的行为,是其内心清净的自然流露。他本然之性令他的所作无瑕、离尘绝染。他断不
会再为欲念、恶意、妄想和恐怖所驱动,导致起行造业。─这根本就是他存在的本然法则,绝非为了依从强制性的戒律使然。
不过,一位凡夫,当然就很有可能会作出违反道德的行为了。与罗汉圣者刚好相反,凡夫心田中的不善根性早已牢固广植,因此,他经常会受到越轨行为的引诱,随时有可能作出杀、盗、淫、妄、饮酒的行为,尤其在缺乏一套稳健的戒条时,他就更容易向恶念的诱惑低头了。由此可见,一套以智慧和慈悲为支柱的道德基准,是必须的,因为这样,才可以令凡夫节制自己的行为,好让他们的行为,能够与一位真正解脱者的自然行止
相符。
由此可见,佛教戒条的意义远远超出它在行为上的禁令作用。每一条戒都具体反应著不同的心态,而其原则所导引出来的实际行动,都蕴含著内心清净的光照。这些戒条能让无形的清净境界显现出来。它们能让心内的清净,透过身体和语言,反应在我们的实际行动,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有所适从而特设的。只要行为品德与戒律相应,人们便能够培养心灵上的锻链,长养我们的良善德性。又当我们
的善德根性扎稳之后,大道的不同阶段,便自然会按著心灵提升的法则渐次出现,直至最后达到顶点的圆满知见,以及安然自在的解脱。就如同我们的大导师所言∶
「比丘们,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是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没有悔疚的自由感觉在我心中生起。』比丘们,没有悔疚的自由感觉,自会在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没有悔疚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喜乐在我心中生起。』比丘们,喜乐自会在一个已经没有悔疚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喜乐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欢快在我心中生起。』比丘们,欢快自会在一个喜乐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充满欢快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我的身体安宁。』比丘们,一个充满欢快的人的身体自会安宁,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身体安宁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体验到极乐。』比丘们,一个身体安宁的人自会体验到极乐,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体验到极乐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我的心能够变得静定。』
比丘们,一个体验到极乐的人的心自会变得静定,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心已静定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能知能见事物的如如实相。』比丘们,一个心已静定的人,自会能知能见事物的如如实相,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能知能见事物如如实相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变得不迷恋、不狂热。』比丘们,那个能知能见事物如如实相的人,自会变得不迷恋、不狂热。」
对于一个不迷恋、不狂热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证得解脱的知见。」比丘们,那个不迷恋、不狂热的人,自会得证解脱的知见。
因此,比丘们,一个阶段流入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前达到完成,就这样从此岸渡往至彼岸。」(《增支部10:2》)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93
r*******c
发帖数: 1060
2
渐进式的修炼主要分三个阶段∶戒或善性(sīla)的培养、定力(samādhi)的修习
、智慧(paññā)的增长。如果继续以树的生长来比喻佛法的修行,那
么,信念(saddha)应该就是树的种子,因为信心不单只是引发我们实践修行的先决条
件,同时也是每个修行阶段发展的滋养剂。戒是心的根,正如树根能成为一棵树的地基
,戒德是巩固我们心灵生活上修炼的根柢;定力则是树干,坚稳不屈的象征;而智慧就
如同树枝,因为它会绽放觉悟的花朵,并结出解脱的果实。
---------------善!
意向或思心所(cetanā)是使尸罗的两个层面相接,让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清净互通
的媒介桥梁。意向是一种精神因素,泛存于每一个体验和下意识的行为之中。这种因素
令我们的经历变得目的化(即朝向某目标而前进),因为它的特有功\能会带领其他相
关的因素,去达到某特定的目标。佛陀说,其实所有的业(kamma)本质上就是意向,
终究来说,行为本身都只是意向通过身体、语言、心念三个渠道所显现出来的表象。
----------意向是 intention 吗?
T*******y
发帖数: 6523
3
This is a very nice read. May I know who is this "大导师" mentioned
there?
This is a quote I like to match the saying in your post: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There's much debate on who said it exactly, but perhaps it does not
matter.
It is very true that with total acceptance of oneself and the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feeling guilty within or demanding on
others; joy, health, peace, and clarity naturally follow.
To reach that first step with total acceptance, though, there's perhaps
the most confusion. 善 in my dictionary is unconditional love, and
morality is a timely thing, which can change its contents.
======================================================================
"就如同我们的大导师所言∶
比丘们,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是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没有悔疚的自由感觉在我
心中生起。』比丘们,没有悔疚的自由感觉,自会在一位善者或有德之士的心中生起,
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没有悔疚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喜乐在我心中生起。』比
丘们,喜乐自会在一个已经没有悔疚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喜乐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欢快在我心中生起。』比丘们,
欢快自会在一个喜乐的人的心中生起,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充满欢快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我的身体安宁。』比丘们,
一个充满欢快的人的身体自会安宁,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身体安宁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体验到极乐。』比丘们,
一个身体安宁的人自会体验到极乐,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体验到极乐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让我的心能够变得静定。』
比丘们,一个体验到极乐的人的心自会变得静定,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心已静定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能知能见事物的如如实相
。』比丘们,一个心已静定的人,自会能知能见事物的如如实相,此乃自然法则。
对于一个能知能见事物如如实相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变得不迷恋
、不狂热。』比丘们,那个能知能见事物如如实相的人,自会变得不迷恋、不狂热。」
对于一个不迷恋、不狂热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想∶『愿我证得解脱的知见。
」比丘们,那个不迷恋、不狂热的人,自会得证解脱的知见。
因此,比丘们,一个阶段流入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前达到完成,就这样
从此岸渡往至彼岸。」(《增支部10:2》)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93
"
S**U
发帖数: 7025
4
大导师 => 佛陀。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This is a very nice read. May I know who is this "大导师" mentioned
: there?
: This is a quote I like to match the saying in your post:
: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character.
: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 There's much debate on who said it exactly, but perhaps it does not
: matter.

T*******y
发帖数: 6523
5
I see. Indeed. Thanks!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导师 => 佛陀。
S**U
发帖数: 7025
6
从佛法来说,unconditional love 是善的一部分,智慧也是善的必要条件。佛法的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高。
爱人不得法,好心办坏事,都显示智慧对善的必要。
真与善,依佛法是不能分开的。
More at my old post
http://ym.mitbbs.com/article_t1/Wisdom/31475033_0_1.html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This is a very nice read. May I know who is this "大导师" mentioned
: there?
: This is a quote I like to match the saying in your post:
: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character.
: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 There's much debate on who said it exactly, but perhaps it does not
: matter.

T*******y
发帖数: 6523
7
Thanks a lot for all this info!

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
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
高。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佛法来说,unconditional love 是善的一部分,智慧也是善的必要条件。佛法的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高。
: 爱人不得法,好心办坏事,都显示智慧对善的必要。
: 真与善,依佛法是不能分开的。
: More at my old post
: http://ym.mitbbs.com/article_t1/Wisdom/31475033_0_1.html

S**U
发帖数: 7025
8
You are welcome!
I enjoy your presence.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a lot for all this info!
:
: 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
: 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
: 高。

J******s
发帖数: 7538
9
I do not think it is proper to put 戒 and 善 together. They are different,
戒 is the basis for 定, 慧 and 善, but 善 somehow is
like a method which is helpful and necessary for 定 and 慧.
And 戒 is not the only way to foster 善, 定 and 慧 could also.

戒律相应,便能锻链心灵,在善德根性扎稳之后,大道的不同阶段,便自然会按著心灵
提升的法则渐次出现,直至最后达到安然自在的解脱。
是全面性的解脱。自我转化是要铲除所有不健全的想法或恶念,再以自他兼利的无染之
心取而代之。至于自我超越,则是集中于慧力的培养,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洞见身心皆无
实性,因而放下一切与「我」或「我所」相应的自我中心意识。当这个双重的锻链过程
达到最高层次时,苦恼自会灭除,因为当智慧苏醒之后,在贪欲背后支撑的无明─苦恼
的根源─将一去不复返。
源,并滋长对实相的洞视彻见,佛陀以渐进的锻链模式开显他的教化。佛教的实践在于
渐进的潜修和次第的成就,并非一蹴即成。它更像一棵树或任何一类生物,有机地循序
成长,每一阶段都必然要依著前一阶段作为基石,继而顺应引生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阶段。
习、智慧(paññā)的增长。如果继续以树的生长来比喻佛法的修行,那么
,信念(saddha)应该就是树的种子,因为信心不单只是引发我们实践修行的先决条件
,同时也是每个修行阶段发展的滋养剂。戒是心的根,正如树根能成为一棵树的地基,
戒德是巩固我们心灵生活上修炼的根柢;定力则是树干,坚稳不屈的象征;而智慧就如
同树枝,因为它会绽放觉悟的花朵,并结出解脱的果实。
弱,长出来的树干枝叶就难以茁壮。同样的道理,没有强健根基的心灵,也不可能结出
优良的果实。因此,要在修行道上更上层楼,从一开始便得要好好培养根性,不然,结
局便只会是失望、沮丧,甚至是危险。修行道上的根基蕴藏于「戒行善性」,也就是能
导致正确道德行为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禅修、智慧和要达到更高成就的地基。
界保守人士所相信,非要具备圆满的德性才可以开始禅修。果真要依这种说法,就根本
不可能有开始禅修的一天了,因为德性的日益净化,正是禅修过程中正念、正定和智慧
所产生的效用。但是如果说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倒也是真的,因为让禅修有所成就,关键
确实就在德性的清净。如果我们在善根上的功\力没有扎稳,那么,禅修的能力自然也
会薄弱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善根栽培
: 菩提比丘著 何蕙仪译
: 渐进式的修炼分三个阶段∶善性的培养、定力的修习、智慧的增长。只要行为品德与戒律相应,便能锻链心灵,在善德根性扎稳之后,大道的不同阶段,便自然会按著心灵提升的法则渐次出现,直至最后达到安然自在的解脱。
: 佛陀所教的精神修炼,是个自我转化与自我超越的双重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效果,则是全面性的解脱。自我转化是要铲除所有不健全的想法或恶念,再以自他兼利的无染之心取而代之。至于自我超越,则是集中于慧力的培养,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洞见身心皆无实性,因而放下一切与「我」或「我所」相应的自我中心意识。当这个双重的锻链过程达到最高层次时,苦恼自会灭除,因为当智慧苏醒之后,在贪欲背后支撑的无明─苦恼的根源─将一去不复返。
: 渐进的修炼
: 我们对恶念的倾向和私心的执著,全都发自心底潜藏的种子。为了拔除这些苦恼的根源,并滋长对实相的洞视彻见,佛陀以渐进的锻链模式开显他的教化。佛教的实践在于渐进的潜修和次第的成就,并非一蹴即成。它更像一棵树或任何一类生物,有机地循序成长,每一阶段都必然要依著前一阶段作为基石,继而顺应引生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阶段。
: 渐进式的修炼主要分三个阶段∶戒或善性(sīla)的培养、定力(samādhi)的修习、智慧(paññā)的增长。如果继续以树的生长来比喻佛法的修行,那么,信念(saddha)应该就是树的种子,因为信心不单只是引发我们实践修行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每个修行阶段发展的滋养剂。戒是心的根,正如树根能成为一棵树的地基,戒德是巩固我们心灵生活上修炼的根柢;定力则是树干,坚稳不屈的象征;而智慧就如同树枝,因为它会绽放觉悟的花朵,并结出解脱的果实。
: 正如一棵树的活力般,心灵的活力也有赖于健壮的善根。如果一棵树的根生得又浅又弱,长出来的树干枝叶就难以茁壮。同样的道理,没有强健根基的心灵,也不可能结出优良的果实。因此,要在修行道上更上层楼,从一开始便得要好好培养根性,不然,结局便只会是失望、沮丧,甚至是危险。修行道上的根基蕴藏于「戒行善性」,也就是能导致正确道德行为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禅修、智慧和要达到更高成就的地基。
: 戒(善性)是修行的基础
: 这里必须说的是∶戒行善性的培养,是成功\实践佛法的先要。但这并不等于一般教界保守人士所相信,非要具备圆满的德性才可以开始禅修。果真要依这种说法,就根本不可能有开始禅修的一天了,因为德性的日益净化,正是禅修过程中正念、正定和智慧所产生的效用。但是如果说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倒也是真的,因为让禅修有所成就,关键确实就在德性的清净。如果我们在善根上的功\力没有扎稳,那么,禅修的能力自然也会薄弱

J******s
发帖数: 7538
10
善与恶并不同时生起
每一个因素取代的过程,都有赖于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任何一刻经验是可以同时容纳相
互抵触的心灵素质,而转化也是因应相关根性的效能而完成的。正如恶意会相应贪瞠痴
等不善根而生起;善意也会引出与其相应的善根─不贪、不瞠、不痴。既然相悖的素质
不可能共存,那么,当善意取代恶意,也就是不善根被转为善根了。如果这类善的意向
不断涌现,善根便会让它所代表的素质─如布施、慈爱和智慧─逐渐薰染思想之流。久
而久之,这些素质所聚积的力量,便会成为性格上惯常的主要素养,渐渐将倾向恶的心
态掩盖\。就这样,经常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反覆进行善根锻链的话,性格上的转化
便会自然形成。在道德的范畴上,便能从最初容易受惑;渐而变得清净无染;甚至远离
恶念心魔的引诱。
--------------------------------
Yeah, 善与恶 are mutually exclusive. But in this paragraph,
'如果这类善的意向不断涌现,善根便会让它所代表的素质─如布施、慈爱和智慧─逐
渐薰染思想之流。久而久之,这些素质所聚积的力量,便会成为性格上惯常的主要素养
,渐渐将倾向恶的心态掩盖。'
This is not practical.
'将倾向恶的心态掩盖' The author used the wrong words.
J******s
发帖数: 7538
11
Nice, this explanation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
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
高。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佛法来说,unconditional love 是善的一部分,智慧也是善的必要条件。佛法的智慧,是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基础。八正道的「正见」,就是从明白因果开始,从正确的理解采取的行动,才会达到效果,并从经验中使理解不断提高。
: 爱人不得法,好心办坏事,都显示智慧对善的必要。
: 真与善,依佛法是不能分开的。
: More at my old post
: http://ym.mitbbs.com/article_t1/Wisdom/31475033_0_1.html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ZT我本人信仰三宝,但我的信仰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我应当怎么办?只为辜恩始报恩(序11)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现代因果实录>>:佛教徒可以吃肉吗?
切莫在懵懂无知中犯下舍法罪[合集] 一点建议
为何我们生于此?---阿姜查尊者道破玄机Zz
是否有必要给亲人单独做功德回向?关于持不殺生戒的开示
菩提比丘:新世纪的佛教社会道德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他自己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论
内在质量的生活——Maha Boowa创古仁波切:修行人的八种心障
转: 念大悲咒9年亲历多次奇异感应苏菲的世界 21 休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行为话题: 意向话题: 尸罗话题: 比丘话题: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