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不丹佛陀传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佛教是民主的
相关主题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 (转载)空性(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无死圣度母心要灌顶、讲解法会-洛杉矶7.12-15宗萨钦哲仁波切问答录(实修教言)zt
刚接触佛法的人正在度蜜月期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業力亲近善知识-感念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于北京大学所作的演讲热泪盈眶的宗萨钦哲仁波切
前 言宗萨钦哲仁波切: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 (转载)
浅谈佛教无常观——索达吉堪布香港三德弘法中心演讲不只是爱情,记住一切都很短暂-宗萨钦哲仁波切 (转载)
西方人普遍认为佛教非常科学先进--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转载)业——空性的基础和精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仁波切话题: 佛教徒话题: 佛陀话题: 萨钦哲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n
发帖数: 22303
1
http://news.sina.com 2011年11月17日 23:17 北京新浪网
我会说佛教是理解世界的一种观点,而且是一种相当深奥的观点。但我不会说佛教
所说的真理是惟一的真理,那样太自大了
本刊记者 施雨华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显然和一般人印象中的佛教上师有些不同。他被认为是最具现
代气息的佛教导师。他的弘法风格鲜明大胆、独树一帜。他喜欢开玩笑,极富幽默感,
“讽刺的是”几乎是他的惯用语。他不排斥科技,甚至在法会或日常课诵中使用iPad。
他当过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顾问,后来自己也成了两部电影的导演。和他电影中的小
喇嘛一样,他总不错过4年一届的世界杯。
1961年,他出生在不丹一个拥有众多伟大上师的佛教家族,7岁那年,他被认证为
19世纪西藏最伟大的佛教上师、不分教派(“利美”)运动主要领导者蒋扬钦哲旺波的第
三世转世,很小的时候就被引向藏传佛教的许多伟大导师。“仁波切”即是藏人对转世
修行者的一种尊称。
藏传佛教有极其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方法。宗萨钦哲仁波切回忆,他们这一代成长时
,老一代总训斥他们:你们这些小家伙太懒散了;你们这些小家伙太幸运了;你们这些
小家伙不够努力。他就想:不够努力是什么意思?我们凌晨两点起床,非常早就入睡。
我们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每周没有间歇,每月没有休假,没有父母探望,没有其他孩
子做伴。甚至吃饭、睡觉时都有老师在旁边讲佛陀的故事。这叫不够努力?
对年轻的祖古(“转世活佛”)或仁波切来说,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快速阅读(指发
出声音的念诵)。因为口耳相传是藏传佛教保持传承的重要方法,如果想使传承可以延
续,仁波切们需要大量诵读:经文、咒语、仪轨。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就不可能完成。光
是学这个就要5年时间,这个时候,普通孩子多半在学习语文、数学、科学。
现在,训练方法完全变了。面对新一代修行者时,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心境,有点像
当年的老一代,“和我们相比他们太容易了。他们有那么多玩具、那么多假日,他们的
父母会提出‘我们家仁波切需要这个需要那个’。他们还看电视,怎么都行,你明白吗
?我不会说变糟了,我不知道,但变化是确定无疑的。”
而回想起自己的导师们时,宗萨钦哲仁波切满怀感激:“我现在50岁,我希望能倒
回25年。那时我还不懂得好好珍惜他们。如果回到过去,有那么多事可以做。比如,我
希望25年前我有台录音机,或者摄像机。但你知道当时并没有。”
如今,他在不丹和印度建立了多所佛学院。他监督的悉达多本愿佛学会在全世界有
6个教学及修行中心。同时他还负责钦哲、莲心两个非营利基金会。自2010年起,仁波
切发起“84000”佛典传译计划。这是一项长期的全球行动,目标是将浩瀚的佛教典籍
翻译为现代语言,让全世界共享。
在世界各地讲授佛法,自然要经常使用英语——这次的采访就是用英语进行的。但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他并没怎么学过英语,最多不超过半年。有中国朋友建议他学汉语
,他非常有兴趣,“但在我这个年纪,不得不学4000个词太令人气馁了。”他说他喜欢
北京人的腔调,如果真想说,会试着学一点北京话。
在他看来,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和那些新加坡人、香港人或台湾人——他们都宣称有
志于成为佛教徒——有相当差异。许多时候他似乎更喜欢大陆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
什么文化包袱,就像空白的画布。而在新加坡那样的地方,对佛教已经有先入之见,人
们在向上师求教前头脑里也许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目前,他已经有4部著作译成中文。其中《正见:佛陀的证悟》试图用最简单的语
言说明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佛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如何理解。《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则是深入浅出、精简全面的佛教通论。另
外两本是《人间是剧场》、《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
宗萨钦哲仁波切和电影结缘还是在英国读硕士时。“当时贝托鲁奇正打算拍电影《
小活佛》,想要一些哲学上的建议。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刚好遇到他,告诉他有个喇嘛
喜欢电影,他们联系上了我。在现场我见到了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英若诚。”
后来,他去纽约电影学院读了电影专业。他导演的两部佛教主题电影朴素而耐人寻
味。《高山上的世界杯》说的是小喇嘛为看世界杯费尽周折的故事。《旅行者与魔法师
》则讲述一心去美国开始新生活的不丹年轻人如何在路途中改变了心境。第3部《VARA
》(“Vara”梵文中意为加持、恩惠)目前正在进行。
我们问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宗教传承的使命,他原本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
他说,他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没有很多东西可以参照。不过他也许不介意成为另一个
人,比如“一个有特色的经济学家”。
佛教是现代的、民主的
人物周刊:佛学是真理还是对世界的一种见解?
仁波切:如同所有的思想路径或体系,佛教对整个世界,以及个人世界——我们自
己,有一种独有的见解。因为说到底是自我“创造”了整个世界。禅宗有个说法:学佛
是为了了解自我,而了解自我是为了明白自我并不存在。以此为背景,我会说佛教对自
我和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有相当复杂的分析和见解。如果你检视佛教的教法,比如关于无
常的教导,关于缘起的教导,你可以分析,甚至带一些怀疑的态度,判断它们是不是正
确的。我会说佛教是理解世界的一种观点,而且是一种相当深奥的观点。我不会说佛教
所说的真理是惟一的真理。那么说太自大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认为佛教所说的真理
针对的是个体性体验。就我而言它是足够的、令人满意的。
人物周刊: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
仁波切:我可能会问,你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社会主义者?这有点类似。社会主
义哲学很好,它是以人为本的。但社会主义者可能很多变,有人也许表现得像是很好的
社会主义者,事实上却是资产阶级甚至真正的资本家。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佛
教徒是很困难的。
佛教真的相当复杂,你不可能弄出一本小册子,说这就是佛教徒行为举止的守则。
甚至我自己,尽管已成为佛教徒50年了,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一个佛教
徒可能表现得非常有道德、温和、平静等等。如果我受到考验,例如被强迫不能吃午餐
或晚餐,我想我会发脾气的。但发脾气并不必然意味着你不是佛教徒。按传统,你可以
从皈依与否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但也可以说,如果你接受四法印,至少在智性上
,你可以说你是佛教徒。
我今天刚跟人谈到,在大乘佛教中,特别是在中国,你们尊崇伟大的禅宗大师,也
尊崇济公这样的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禅宗大师们容貌美好,非常安详,而济公是
个醉鬼对吗?没有谁说,“这不是佛教徒。”这显示出智慧总是超越二元判断的。如果
你要定义何为佛教徒,这似乎是惟一的方式。
人物周刊:相比佛教,基督教近些年在中国发展得很快,对此您怎么看?
仁波切:我当然赞成信仰自由。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不只是他们的精神道路,
也包括生活方式。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心灵,没有心灵我们的肉体就与尸体无异。精神
道路是心理性的,和你的精神——如果你喜欢神学词汇——灵魂有关。如果中国人真在
探寻精神道路,而且在这种探寻中找到了基督教,那很好。如果他们所找到的答案是伊
斯兰教,也很好。但如果一个人没去探寻,被强加了一条道路,或是被恩惠和贿赂暗中
旁敲侧击,我就会有疑虑了。选择精神道路就像堕入爱河,如果你选择一种宗教是因为
金钱等等,那这就像娶一个妻子或嫁一个丈夫是因为对方富有。这不是发自内心的。只
要人们真诚探寻,他们选择任何道路都是好的。
人物周刊:在《正见》中,您说佛教比基督教更平等更现代。为什么这么说?
仁波切:佛陀说过,“你是你自己的导师,无人在你之上。”佛陀还说过,“请来
了解。”他没说,“请来加入。”他说他的教导必须受到检查和分析,他的道路不应该
只是在字面意义上被接受,他鼓励这样的分析。他说不应该有指定的领导者创建和强迫
推行规则,拥有权力的是僧伽(僧侣团体)。这就是民主。
佛陀教导说,时间是相对的,外在的全能的造物主并不真正存在。他说每个人都有
基本的人类良善,都有觉悟的潜能。这种潜能必须从内部发现或唤醒,不靠任何人给予
。你也无须向某个人乞求觉悟。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佛教是相当现代和平等的。另
外,佛陀的教导,例如四圣谛或四法印,如果你细看一下,它确实并不受限于地域或文
化。诸行无常这个事实并非只在印度是真的,在中国和欧洲也是如此。因此,它是非常
客观的,真的不是说某种神秘的东西。如果你深入观察,佛教和现代思想更为协调。
佛教徒怎么看普世价值
人物周刊:在中国,近来我们经常谈到自由、平等和民主。对佛教徒,一般人所说
的普世价值意味着什么?他们应该怎么看这些价值?
仁波切:普世价值,像爱、仁慈、怜悯、创造力和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但佛教徒谈
到自由时,也许更重要的是内在自由。一旦一个人由内在获得自由,他就永远自由了。
事实上这种自由是佛教教授了那么多年的核心主题。
中国和印度,一度出现过一些大思想家和智者——我们的祖先中有佛陀、孔子、老
子、庄子,他们如此智慧。在我看来,佛陀的缘起观对现代中国和印度都非常有益,而
中国人和印度人却正在忘记它。在西方人们是非常独立的,缘起的观念对他们而言是很
新的,但它在这里已经存在3000年了。
这和时事很有关系。比如说环境,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物质灾难。国家正在实现所
谓的“富有”,但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人们忘记了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砍了树
做报纸。若干年后或者一代人后,我们的孩子会苦于空气污染。我觉得像印度和中国应
该在幼儿园阶段就引入缘起哲学,让孩子们明白任何事都有后果。你所用的纸有后果,
印度或亚马逊很多树被砍,就是为了制造这些纸。如果能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教育,我们
就能在10年、20年、30年内提高人们的意识。
我们甚至不需要老师们说这是佛教所教导的,这无关紧要。一旦他们理解了那些原
理,爱和怜悯自然会生发。就像我们说,爱你的邻居。当我们爱自己的邻居时,这不应
该只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应该是常识性的行为。我们做某些事是因为我们知道它起作用。
人物周刊:在《正见》中您说,“即使从非常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以心灵为目标的
物质主义,比起纯粹为物质的物质主义,更具有长远的利益。”您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什
么是“以心灵为目标的物质主义”?它为什么比为物质的物质主义更具有长远利益?
仁波切:一般来说,这个世界的人,尤其是现代世界的人,对自己心灵的思考是不
够的。我们自私、自我中心,可是我们没有深思过自己的心灵。而且即使想到了心灵也
总和物质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怎么让自己快乐?我需要买一辆车,那会让我快乐。
这和物质有关。但如果我们去森林里散步,我们不是去占有森林,我们不会把森林搬回
家,你只是在森林里散步,就能以比买车少得多的努力获得持久得多的快乐。这就是我
要说的:沉思。我说的甚至不是精神修行,只是自省而已。现代世界的人缺乏自省。比
如愤怒时我们发泄出来,而不是想想愤怒本身是怎么回事。
z**n
发帖数: 22303
2
宗萨钦哲仁波切 无死圣度母心要灌顶、讲解法会. 美国加州洛杉矶,有中文翻译. 2013
年07月12日~15日: Pasadena Convention Center Ballroom A
http://www.siddharthasintent.org/2013/01/abhisheka-and-teaching
d******r
发帖数: 5008
3

佛教是民主的,所以不民主的不是佛教。
喇嘛教是不民主的,所以喇嘛教非佛教。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ina.com 2011年11月17日 23:17 北京新浪网
: 我会说佛教是理解世界的一种观点,而且是一种相当深奥的观点。但我不会说佛教
: 所说的真理是惟一的真理,那样太自大了
: 本刊记者 施雨华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显然和一般人印象中的佛教上师有些不同。他被认为是最具现
: 代气息的佛教导师。他的弘法风格鲜明大胆、独树一帜。他喜欢开玩笑,极富幽默感,
: “讽刺的是”几乎是他的惯用语。他不排斥科技,甚至在法会或日常课诵中使用iPad。
: 他当过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顾问,后来自己也成了两部电影的导演。和他电影中的小
: 喇嘛一样,他总不错过4年一届的世界杯。
: 1961年,他出生在不丹一个拥有众多伟大上师的佛教家族,7岁那年,他被认证为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业——空性的基础和精华宗萨钦哲仁波切于北京大学所作的演讲
禅修是是技巧,不是目标——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前 言
醒醒:佛陀不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成佛! (转载)浅谈佛教无常观——索达吉堪布香港三德弘法中心演讲
美国有华人佛教组织吗?西方人普遍认为佛教非常科学先进--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转载)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 (转载)空性(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无死圣度母心要灌顶、讲解法会-洛杉矶7.12-15宗萨钦哲仁波切问答录(实修教言)zt
刚接触佛法的人正在度蜜月期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宗萨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業力亲近善知识-感念宗萨钦哲仁波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教话题: 仁波切话题: 佛教徒话题: 佛陀话题: 萨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