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Zhejiang版 - 欲望是苦 (正版)
相关主题
谈缘:南怀瑾 (转载)空的觉醒Zz
欲望是苦 (仿佛是诗)择偶的智慧
莫言演讲稿,精彩! (转载)我的一个疑问
欲望是苦到底谁在迫害科学
欲望是苦 (正版) (转载)有没有人对于 眼皮跳 和 Lucky Cookie 能有执取?
抉择二无我讲记7/10【EVENT广告】发布09、10月活动者请跟随此贴
是谁伤了我们的心 (ZT)小杯子,看俺给你整的两斤草
是谁伤了我们的心 (ZT)奔月(四十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欲望话题: 世俗话题: 轮回话题: 问题话题: 快乐
进入Zhejia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n
发帖数: 22303
1
欲望是苦
梭巴仁波切/开示
释妙喜/恭译
不随顺欲望便是修行,随顺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
启开佛法之门》,他们所修行体验到的是,要断除世俗八法,免除贪执今生的欲望。不
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
世俗法的念头。
当你被告以应当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你就没有快乐可
言,你就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
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这是由于你还没有了悟欲望的过患,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是苦。其实欲望本身是受苦、
病态的心。若欲望薰心,心会产生幻觉使你看不出有别种快乐,真正的快乐。
譬如,当你对一个对境产生欲望,而享用它,你安立这种经验为“乐”。对你来说,这
好像是乐,其实只是苦。当你一直持续那个行为,例如吃东西,你的快乐不会增加,只
会减少。一旦肚子饱了,你的快乐就变成苦苦。在那个行为苦的本质还不明显之前,看
起来好像是乐,不过等到苦的本质显著了,它就变成苦苦。当苦还不明显,被称为“乐
”的感受,好像真的是乐,可是一旦你持续那个行为,就逐渐变成苦受。
舍弃欲望带来的安详,引导你达到涅槃,无忧的境界。这份无欲的安详,使你得以充份
发展,臻至成佛。你可以永享这份安详。从你初次超脱世俗八法的念头,断除欲望起,
就开始在心流中发展这份安详,乃至永远享有。
假如你觉得,牺牲欲望就是牺牲快乐,变得一无所有,要记得,你的一切困境,都是基
于欲望和世俗八法的念头。不知道欲望的本质是苦,即看不出另有更殊胜的快乐。你看
不出牺牲世俗法的念头,内心无欲,便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不靠任
何外在的感官对境,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发展出来的。你可以用自己的心,发展这份安详。
譬如我们说,你得了会发痒的皮肤病。为了止痒,你抓得很厉害,把皮肤都抓伤了。与
其把抓痒带来的舒解,称为乐受,不如根本没有任何皮肤病,那岂不是更好吗?有欲望
就像得了这种皮肤病。
没有欲望,就没有由欲望滋生一切困境的肇因;就不会有演化的过程。假使我们没有这
具肇自烦恼和业,被烦恼的种子染污的躯体、轮回,就不必经历冷热、饥渴以及其他一
切困境。我们也不必担心生存问题,或耗费这么多时间、金钱照顾身体。我们一直忙著
,只为了维持这具躯壳好看。从头发到脚趾,我们下很多工夫装饰这具躯壳。宝贵的人
生,很多就花在那上面。可是,一旦你生病了,即使吃药也不一定治得好。所以,根本
不要有这个躯体、这个轮回,不是更好吗?那样你就不必经历这一切麻烦。
没有欲望,内心就会很安详。你可以把这份安详发展到完满。这份工作有止境。依赖欲
望外在的对境,寻求轮回的享乐,则永无止境。无论你朝著那个目标下多少工夫,永无
止境;好比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它永不停息。
首先,依赖外在感官对境的短暂快乐,本质是苦;其次,不管你做什么,谋求短暂快乐
的工作,永远没完没了。
少欲即少苦
在种敦巴经常念诵的偈诵中,龙树菩萨说:
“得或不得;安乐或不安乐;悦意或不悦意事;
称赞或讥毁:这些八世俗法不是我内心的对境。
它们对我而言,都是一样。”
求不得,不快乐,听到不悦意声,恶名昭彰,受到毁谤,何以这些都会是问题,很容易
了解。这些都是一般公认的问题。可是你也许不承认,有所得,舒适安乐,听到悦意声
,有好名誉,以及受称赞也是问题。事实上,它们都一样,都是问题。
其实,境相本身不是问题。拥有财富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才是问题?问题是渴求、执
取财富的心,那才是问题。拥有朋友不是问题;执取朋友的心,使得拥有朋友变成问题。
欲望使得享有这四样东西──物质、舒适、悦意声、称赞变成问题。假如没有欲望,没
有俗虑,有没有这些外境,都不成问题。有一天晚上你可能睡得正舒服,突然有蚊子咬
你,使得你的睡眠受到干扰。假使你有强烈的俗虑,强烈地渴求舒适,被蚊子叮到,便
会很苦恼。仅仅是被一只蚊子叮到,没有什么危险,不会引生任何严重的疾病。蚊子只
是从你的身体取出很小、很小的一滴血,可是一看到那只蚊子的身体,装著自己的血,
你就大感震惊。整个晚上,你都在生蚊子的气,无法释怀。隔天,一整天都在埋怨那只
蚊子,“昨晚我有好几个小时,没办法睡觉。”失眠一个晚上或甚至几小时,好像失落
珍贵的珠宝一样。你愤愤不平,犹如遗失一百万元的人。对某些人来说,即使这么小的
问题,都可以小题大作。
另外有些人,非常渴望受到别人称赞、尊敬。如果你忽视这种人,鼻子朝天,和他们擦
身而过,或仅仅说了一、两句不恭敬的话,他们不中意听,就可能使他们内心产生很大
的痛苦。或者假使你以不敬的态度,给他们东西,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同样会引起很大
的痛苦。对这种期望很高,非常执著的人,甚至是他们不喜欢的一个小动作,都会引起
很大的痛苦,感到好像有一只箭射入他们的心一样。
嗔怒顿时强烈地生起。他们的身体一下子变得很紧张。脸原先松弛、平和,现在变得有
点恐怖──涨起来而且僵硬,耳朵、鼻子变红,前额的血管暴张。整个人突然变得性情
很粗暴、不快。
人们越渴望受到称赞、尊敬,若是得不到,就会越痛苦。其他的欲望对境也一样。越强
烈地渴求物质、舒适、悦意声和称赞,一旦事与愿违,就会更痛苦。
假如你期望朋友会一直愉快、微笑、恭敬、和善,一直顺从你的意愿做事,一旦有一天
他们出乎意料地做了某件令你不悦的事情,那件芝麻小事,就会在你的内心,引起无法
置信的痛苦。
这一切都和俗虑,和你对某物的欲望多么强烈有关系。你对四种悦意境的欲望愈少,一
旦遭逢四种不悦意境,问题也会比较少。少欲即少苦。断除对此生的执取,你遭受非难
或求不得时,就不会受伤害,因为你不执取称赞或有所得。
同样,假如你不执著地期望朋友会一直善待你,一直对你微笑,一直有求必应,即使朋
友变了,做出违背你的意愿的事,你也不会受伤害。你的心宁静、平和。由于断除了执
著四种悦意境的欲望,就是遭逢四种不悦意境,也不成问题。那些都无法伤害你,不会
干扰你的心。
世俗法的念头,使你攀缘今生的四种悦意境。没有这种念头,内心会非常宁静、平和。
当你遭遇四种不悦意境,不会受到干扰;遭遇四种悦意境,同样不会干扰你。如果有人
称赞你,无所谓;有人讥毁你,也不会扰乱你的心。你的人生就会安稳,而且内心平和
,不会再起起伏伏。这就是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遭遇困境时,你怎么保持内心平和?你怎么保护自己的心,不受四种不悦意境干扰?在
于了悟,执取这四种悦意境正是问题所在。你必须了悟这四种悦意境的过患,舍弃一切
攀缘。这是基本的心理建设。用这个方法,不悦意境就不会干扰你。
陈那瓦格西往往念诵这首偈颂,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生活舒适就快乐,否则就不快乐:
凡是贪图现世乐的活动,都要视如毒药地舍弃。
善与不善,纯粹是内心的作用。
断除不善、以及非善非恶的动机。
后者是指怀著不定动机的身语业;这些称为“不定”业。
最好的修心方法,是期待四种不悦意境,而非四种悦意境。预期遭受非难和不敬。这样
修行出离心,断除欲望,是最佳的心理建设。如果我们修炼自己的心,期待不悦意境,
一旦不悦意境真正出现,就不会觉得它突如其来,因为有备无患,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在你懂得佛法或禅修之前,你认为不舒适,不悦意声,受非难和求不得,是可厌的问题
。现在,只要你好好地审察执取物质、舒适、悦意声、赞誉的心,其本质如何,便不会
认为那是快乐;反之,你会看出那也是苦。那不是你在懂得佛法之前所认为的快乐。那
不是平和;是痛苦。
执取的心,黏著在欲望的对境上。当你受到赞誉:“你真聪明!”“你讲得真好!”“
你对佛法的了解真是透彻!”,你的心黏著在赞誉上,不再自由。好比身上绑著锁链,
内心被贪欲系缚、套牢、主宰,好像黏住外境,动弹不得。又如飞蛾飞入熔化的腊;整
个身体,翅膀,四肢全都浸在烛腊中。由于它的身体、四肢非常脆弱,很难从烛腊中抽
离。好比苍蝇困在蜘蛛网中:四肢都被蜘蛛网裹住,很难脱身。又好像陷在蜂蜜中的蚂
蚁。贪欲,即是黏著在外境上的心。
欲望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正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提到:
我们随顺欲望,希望得到满足,然而随顺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
事实上,随顺欲望的结果,只是不满足。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却只感到不满足。
随顺欲望,和得不到满足,是轮回的大问题。诸如罹患癌症或爱滋病,并不是大问题。
和随顺欲望、得不到满足比较起来,癌症和爱滋病不算什么,不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
可是,如果你今生拥有暇满人身,却不设法处理欲望的问题,这个问题会生生世世延续
下去。
随顺欲望,使你不断地系缚轮回,一再地经历六道的种种苦;周而复始,没完没了。只
要你一直随顺欲望,就得不到真正的满足,真正的平安。随顺欲望只会带给你不满足,
使你一直遭受六道轮回的苦。
世俗法的念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召来这一切令我们非常害怕的疾病。它生生世世,周
而复始地,召来一个人所遭遇的一切严重困境;由于俗虑而造业,使我们一再地经历这
些困境。世俗法的念头、执取今生的欲望,是最严重的疾病。和世俗法比较起来,其他
的问题都不算什么。
如果你没有世俗法的念头,使你系缚轮回,即使有人杀死你,那也不过是让你换个躯壳
而已。你的意识,取得另一个暇满人身,或往生净土。被杀,只不过是让你转换到另一
个躯体的因缘。然而,假使你有世俗法的念头,又不修行,虽然没有人杀你,你长命百
岁,其实是一直不断地糟踏自己的暇满人身,用来造恶道的因;你把自己幸运的人身,
用来造下投生不幸恶趣的因,使自己不再有修行佛法的机会。你活得越久,造的恶业越
多,那将使你沉沦恶趣,受苦好几劫之久。所以,世俗法的念头,远比仇人只是把你杀
死,伤害力更大。
宗喀巴大师有关随顺欲望的引文,接著说:
欲望带来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由于
随顺欲望,内心变得粗浮、不安。
不满足引生千百种问题。例如,怀有强烈的欲望,很容易生气。执取心越强烈,相对地
所生起的嗔心也越强烈。如果你不太执著,有人扰乱你,你不会很生气。你可能还是会
受困扰,可是比以前轻微。生起嗔心、嫉妒等等,和执取有连带关系。由于执取,这些
其他的恶念才会生起。一旦任何诸如此类的恶念生起,你就造下恶业、恶趣的因。
当你的内心被欲望掩没,完全被欲望薰心的时候,你没有办法禅修。即使你有一些空性
的概念,也很难有任何空性的觉受。在你内心宁静、平和的时候,也许有些空性的觉受
。可是一旦内心被遮蔽,欲望的浓雾覆蔽一切,你就无法禅修空性,甚且无法思惟欲望
的过患。
假如你对某个对境怀有强烈的欲望,却没办法接近它,你会很不高兴。你无法放松;因
为内心放不下,身体也放松不了。即使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工作要做,因为欲望使你的
心放不下,身体无法安然、放松。
欲望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过患。想想看酗酒和吸毒成瘾的人。他们的人生沦落到非常不快
乐,无法自主,什么事都做不了。更甚的是,他们损伤自己的觉知和记忆力。
疾病肇自充满欲望而不满足的心,也就是世俗法的恶念;不满足是罹病的因缘。因而你
病上好多年,花费了好几千美金不心甘情愿的钜大费用。如果你没有办法用正当方法得
到金钱,就必须去偷盗。你的内心会很困扰,精神崩溃乃至发疯。然后你必须花相当多
的时间、金钱在心理咨商上面,最后甚至可能住进疯人院。
那么,这一切的根源何在?一时失控的欲望!就在你没有防护自己世俗法的念头,当你
不修行佛法的那一刻,带来了许许多多问题。问题继续不断,年复一年,使你不但要花
费一大笔钱,而且令你的人生没有必要地复杂、艰困。这一切忧虑、花费,都是世俗八
法的念头所引起的。假使你从一开始使自己不受世俗法束缚,那些年来一切你不想要有
的麻烦和花费,就不至于发生。你根本不必要经历那些遭遇。
很显然,这是爱滋病的根源。由于受世俗八法的宰制,才会得爱滋病。我问过由性交而
传染的爱滋病患,他们开始有症状时的心理状态,有人说,那是一种很强烈的性欲,在
那种不善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开始每天发烧,冒汗、虚弱。
基本上所有疾病,包括爱滋病和癌症,都肇自世俗法的念头。人际关系的问题也一样:
只要一个人不设法自我约束,人际关系的问题,就会一直不断地延续下去。人生变成地
狱,在堕入真正的地狱之前,就以人身体验地狱。四面八方都是地狱,你会感到整个人
受困、窒闷,甚至没有办法呼吸。
一旦欲望无法得逞,得不到所要的东西,往往会精神崩溃,萌生自杀的念头。最近在瑞
士,有一个学佛的学生,有类似这样的问题而自杀,把自己吊死了。我想他听过一些佛
法,可是没有下很多工夫修行或闭关。他有很好的工作,赚很多钱,不过有人际关系的
问题。这一类的问题,可能使你有很多次想要自杀的经验,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基本
上,这是世俗法欲望的过患。
噶当派贡巴瓦格西具有神通和其他很多证量,他说过:
一个人如果怀著世俗八法的念头造业,
而得到四种顺遂的果报──舒适、物质、悦意声和赞誉,
那仅仅是现世的果报,来世毫无利益。
假使造的业带来四种不顺遂的果报,那就连现世的利益都没有了。
抱著世俗八法的思想造业,所带来的四种顺遂果报,最后往往还是会导致四种不顺遂的
果报。例如,你在商业上,也许连连成功,由于那么成功,于是你本著更多的世俗法思
想行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成功的业报受尽,随即尝受失败的业。你可能就在一天之
内变成乞丐。当天你还是百万富翁,隔天你甚至不知道怎么付房租、照顾家人。你的整
个生活垮了。
这是因为抱著世俗法的思想行事的缘故。即使物质上舒适,你却不满足,继续以世俗法
的思想造业。由于过去的成功,有一天会耗尽成功的业,一切都垮下来。昨天还是富翁
,不愁钱财,今天突然连最基本,照顾家庭这种事都必须操心,变得不知所措,吃不下
饭,睡不著觉。
譬如,纵使一次、二次、三次偷盗得手,你不可能永远成功。你必须约束自己的欲望,
必须找到若干满足。否则,一直偷盗,有一天一定会被逮到。不管是什么过失,一直反
覆地重犯,一定会变成大问题。欲望的另一个过患是,它终究会导致诸多不顺遂。
使自己超脱欲望,就是一大保护。断除对某物或某人的执取,意即其他一切恶念就不会
生起,因而也不会造那一切恶业。那就提供难以置信的保护。由于执取一个特定的对象
,往往使你造下很多牵连到其他许多众生的恶业。断除执取,你就不再造恶趣因。
一旦你止息了欲念,大和平即随之而来。在你解除欲望的束缚时,当下就体验得到这份
真正的和平。专注在这上面。当你能够这么做,就没有问题了。一旦你企盼获得这份更
大的安乐,真正的和平,相形之下,短暂的快乐就变得无味,而且不太难以舍离──几
乎轻松得就像捡起用过的卫生纸。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虞陷入沮丧或发狂。
总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我们有多少问题,都别无选择:必须修行佛法。修行佛
法,意谓约束我们的心,节制欲望。不要说过清净修行的苦修生活,最起码为了获得内
心的和平以及现世的安乐,遏止问题扩增,我们也必须节制欲望。
终止轮回
正如龙树所说:
出自贪、嗔、痴所造的业,是不善业。
出自无贪、无嗔、无痴所造的业是善业。
无论是善或不善,业都是由心所积聚的。
只要我们贪求舒适、物质、恭敬和美名,而且想规避不舒适、无所得、不恭敬、恶名,
那么一切行为,都是出自贪嗔痴的动机。这意谓,不善业远比善业多。
论典在此说:
十分重要的是,设法不生起贪图现世乐的欲望。
万一生起了这种欲望,要设法舍弃它。
此外,阿底峡尊者也说:
假如根部有毒,枝叶也会有毒。如果根部具有药性,
枝叶也一样具有药性。
同理,依贪嗔痴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善的。
换言之,任何活动──不管是农业、商业、斗争、帮助亲友或禅修──只要是本著世俗
法的思想,贪执此生,而且出自贪嗔痴的动机,如上所述,“唯是轮回和恶趣的肇因”

论典接著说:
为了萃取精华,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贪执此生。
“萃取精华”是指这世圆满的人身。
接下来是续部教法的一段引文,通常用在密续灌顶,当做前行的发心。
具有充份的依止心,寻求超脱轮回的人,才允许进入坛城。
一个人不应该贪图现世的果报。
这是说,一个人不应该追求快乐、舒适、物质、恭敬等等属于今生的一切。
引文接著说:
贪图现世的人,将无法成办超越轮回的人生意义。
这是说,贪图现世的人,他的作为不会成为成佛的因,佛果是超越轮回的境界。
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道理:假如你只是著眼于获得现世乐,这是你唯一的期望,那么你
所做的一切事──工作,课诵,接受灌顶,吃饭,睡觉──都不会变成圣法。那一切行
为都是不善业。虽然你希望得到快乐,实际上从这些行为得到的,却只是苦。你工作的
目的,在于获得现世乐,其实你的作为反而变成障碍,使你得不到现世乐。考察一下我
们自己和别人的人生经验,就能够了解个中道理。
引文的结论是:
寻求超脱轮回,将会增长现世轮回的安乐。
这是说,任何人如果只寻求超越轮回的佛果,而且为了达到佛果而修行,即使不去刻意
追求,也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现世乐。
龙树在《致友人书》中说:
如果火花掉到你的头发或衣服上,有著火的危险,
你会立刻把它拂掉。
同样,设法不再轮转生死,非常值得一试。
当火花掉到身上,你会毫不迟疑地拂除,即使火花可能只会烧到头发或衣服,你也会马
上采取行动。那么,你当然更应该努力消除堕入恶趣的因,以及轮回不断的苦。
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生死轮回,我们的诸蕴得自烦恼和业,被烦恼的种子染污。因
为受生,我们必须尝受行苦,坏苦、以及苦苦。不但今生要经历这些苦,而且现在这个
轮回又形成尽未来世的轮回及苦的基础。轮回生死一次,即造下来生好几世的轮回因。
这个过程连绵不绝。
龙树是说,这种状况远比身上沾到火花严重得多,我们一定要设法不再轮回生死。那么
,应该怎么做呢?教法中提到,贪爱是使我们系缚轮回的锁链;贪爱是来世轮回的最近
因。贪爱不仅使我们在这一生就造恶业,而且在我们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使我们贪
执身体诸蕴。死亡之际,爱和取引导我们来世投生六道轮回中的某一道。由于贪爱是轮
回的主因,为了不再轮回生死,断除贪爱是必要的修行。这是终止轮回相续之道。
总之,所有的修行人,都应该舍离贪图今生舒适的欲望。除非舍离了这个欲望,否则根
本不算是“修行人”。凡是基于欲望,追求今生舒适的一切作为,都不是正法。只要还
有欲望,就不是在修行佛法。西藏有句谚语:因为马并没有狮子的特质,不要把马称做
狮子。有一位噶当派格西,迦姆巴喇嘛说:
舍离今生,是佛法的最初步。
你一点也没有做佛法的修行,却以自居修行人为傲──多愚蠢!
省察一下你的心流是否含有修行的第一步:舍离今生。
即使你认为自己不是宗教人士,不过,既然你希求快乐,不愿意遭逢困境,所以你还是
必须节制欲望。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你不能靠吃药、开刀或其他外在的方式,减轻欲
望或其他烦恼。唯一解决之道是,思惟欲望的过患以及人生的短暂。即使你不是佛教徒
,也不想成为佛教徒,这都是必要的心理建设。此外,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为了减少人
生的问题,你必须反省欲望的过患。消除了欲望,问题就不复存在。舍弃了欲望,就不
会再出现任何问题。
修习菩提心,有助于节制欲望。自他相换,意即舍离自己,而爱惜他人(参见第九章)
,或者具有非常善良的心,想要解除其他人的痛苦,使他们获得安乐,这可解决许多问
题。
如果心力还不够坚强,无法修习菩提心,应该省思诸如人身宝贵,尤其是无常与死亡(
参见第七章)的禅修课题。忆念人生极其短暂,死亡随时会来临,同时把这些想法,关
连到恶道、业等等,你就能够遏止欲望。
就像我前面提过,寂天说的“心的秘密”不是什么高深的证量。了悟世俗八法的过患,
省思无常与死亡,也可以视为“心的秘密”。
禅思无常与死亡,而且认知欲望的过患:意即了解一切问题都肇自欲望,这会带给你力
量,下定决心舍弃这一生,断除对今生的执取。这两者使你更坚强,并削弱世俗法的势
力。它们带给你断除执取此生的力量,令你解脱欲望的束缚。
假如你不了悟内心的这些秘密,虽然你希求快乐,不愿意受苦,你所经验的,却适得其
反。你会沉沦在轮回中,得不到暂时和究竟的快乐,不断地受苦。可是一旦了悟这些内
心的秘密、佛法的无上义,你就能够获得快乐,消除痛苦,而不至于漫无目标地在轮回
中漂泊。
j*j
发帖数: 5564
2
蚊子的例子确实是人自己的思想放大了自己的痛苦
如果我们从小不被教育蚊子叮咬的为害,蚊子叮咬时估计没那么难受
譬如我小时候在家种田时,常被蚂蟥叮咬。当专心插秧时根本没空去驱赶蚂蟥,因此很多
蚂蟥叮在小腿上也毫无知觉。所以,痛啊苦啊,这些感觉都是需要自己思想上去留意才
能感知,留意得越专著就感知得越痛苦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欲望是苦
: 梭巴仁波切/开示
: 释妙喜/恭译
: 不随顺欲望便是修行,随顺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
: 启开佛法之门》,他们所修行体验到的是,要断除世俗八法,免除贪执今生的欲望。不
: 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
: 世俗法的念头。
: 当你被告以应当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你就没有快乐可
: 言,你就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
: 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z**n
发帖数: 22303
3
我的上师曾对我说过,他现在肉体上承受的痛苦,一般人连一成都承受不了。可是有了
菩提心的摄持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一年四季全球奔波,为的就是利益有情。所以佛教决不
是关起门来消极避世的。
当今的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却越来越难找到快乐和内心的宁静,一定
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改变。这片开示对非佛教徒来说不大会引起多少共鸣,劝当是
提供了一个不同甚至有些另类的思考角度吧。

很多

【在 j*j 的大作中提到】
: 蚊子的例子确实是人自己的思想放大了自己的痛苦
: 如果我们从小不被教育蚊子叮咬的为害,蚊子叮咬时估计没那么难受
: 譬如我小时候在家种田时,常被蚂蟥叮咬。当专心插秧时根本没空去驱赶蚂蟥,因此很多
: 蚂蟥叮在小腿上也毫无知觉。所以,痛啊苦啊,这些感觉都是需要自己思想上去留意才
: 能感知,留意得越专著就感知得越痛苦

wh
发帖数: 141625
4
蚊子吸血我不怕,最怕它叫唤……

很多

【在 j*j 的大作中提到】
: 蚊子的例子确实是人自己的思想放大了自己的痛苦
: 如果我们从小不被教育蚊子叮咬的为害,蚊子叮咬时估计没那么难受
: 譬如我小时候在家种田时,常被蚂蟥叮咬。当专心插秧时根本没空去驱赶蚂蟥,因此很多
: 蚂蟥叮在小腿上也毫无知觉。所以,痛啊苦啊,这些感觉都是需要自己思想上去留意才
: 能感知,留意得越专著就感知得越痛苦

wh
发帖数: 141625
5
生小孩的肉体痛苦指数挺高的,事后想想很开心,那么厉害的都熬过来了,哈哈。哎你
好像还要写一篇东西宗教的感想吗?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上师曾对我说过,他现在肉体上承受的痛苦,一般人连一成都承受不了。可是有了
: 菩提心的摄持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一年四季全球奔波,为的就是利益有情。所以佛教决不
: 是关起门来消极避世的。
: 当今的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却越来越难找到快乐和内心的宁静,一定
: 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改变。这片开示对非佛教徒来说不大会引起多少共鸣,劝当是
: 提供了一个不同甚至有些另类的思考角度吧。
:
: 很多

z**n
发帖数: 22303
6
没有这个打算啊,大德们的论著开示读都读不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生小孩的肉体痛苦指数挺高的,事后想想很开心,那么厉害的都熬过来了,哈哈。哎你
: 好像还要写一篇东西宗教的感想吗?

1 (共1页)
进入Zhejia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奔月(四十二)欲望是苦 (正版) (转载)
生活中的佛法抉择二无我讲记7/10
根法的取舍和原始佛法的执取的不同是谁伤了我们的心 (ZT)
[合集] 根法的取舍和原始佛法的执取的不同是谁伤了我们的心 (ZT)
谈缘:南怀瑾 (转载)空的觉醒Zz
欲望是苦 (仿佛是诗)择偶的智慧
莫言演讲稿,精彩! (转载)我的一个疑问
欲望是苦到底谁在迫害科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欲望话题: 世俗话题: 轮回话题: 问题话题: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