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BibleStudy版 - ZT: 海云: 母子心灵对话…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相关主题
ZT: 海云:信 Believe(灵性小说 一)正要出去跑步,忽然下雨了
ZT: 两位美丽的少女 --海云ZT:我经历的两次裁员
关于“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ZT: 孩子,我为你心痛!(十六岁的高中生卧轨自杀)
ZT: 在内室里 -- 第一日 慕安德烈慕安德烈:谦卑与圣洁
ZT: 在内室里 -- 第二日 慕安德烈台湾文化部长带头外f
ZT: 在内室里 -- 第三日 慕安德烈一些中英文书想要和版上姐妹分享
ZT: 在内室里 -- 第四日 慕安德烈请问西雅图有中文书店么?
ZT: 在内室里 -- 第五日 慕安德烈孩子, 你慢慢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龙应台话题: 安德烈话题: 儿子话题: 母亲话题: 亲爱
1 (共1页)
y***y
发帖数: 4957
1
母子心灵对话…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010-10-03 23:43:07

最近读了龙应台的两本书,其中《亲爱的安德烈》我是一气读完,还有点欲罢不能。
这本书比起其它几本她写的我读过的书来说,没有那么多文学修辞,没有那些个华丽的
词藻,更没有太过尖锐的政治见解,但是一个母亲和她青少年的儿子间的互动,一个母
亲真诚地希望了解正在生长大的孩子的迫切心理,和一个孩子即将进入社会这个大世界
前后的心理挣扎, 以及一个受过西方教育有着东方背景的职业女性和一个土生土长在
西方土壤里却不断受到东方文化影响的孩子间的矛盾和相互接受的过程,都从每一份书
信中一一呈现。
读完书,我有种冲动,想和我十五岁的儿子好好谈谈,想问问他是否愿意每天抽一小
段时间和做母亲的我写封伊妹儿的短信?儿子如今每天有写伊妹儿汇报自己一天的动静
的习惯,但是却是发给他在加州的朋友,还是在加州朋友的要求之下做的。和儿子的爸
爸说起我这个想法,他当然是我何必“多此一举”,他转身要求儿子每天临睡前从他房
间出来,到我们的房间里与我们做父母的交谈十五分钟。而在这十五分钟的大部分时间
,横下来比我们家任何人都长的大孩子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床上,对我所有的问话不是点
头摇头就是夹着时不时受不了我们“愚蠢”的问话似的哈哈大笑。我抚摸着儿子黑黑卷
卷浓密的头发,有一天也想开了:这个世上每对父母子女都有其独特的交流方式,龙应
台的家庭因素和她远离正在生长发育孩子的内疚造成了她有了以书信与孩子沟通的想法
,最终的结果当然仍是孩子长大,母亲和孩子间的沟通书信却留了下来成了珍贵的记忆
和见证。 我的孩子就在身边,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相互影响,能够每天见到
他就已经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知足了,不是吗?还有三年,他就要上大学去了,那时,我
们母子真的就如风筝和放风筝的人一样,儿子像风筝越飞越高,只有亲情像那手中的线
,两头牵系。
回到龙应台和她儿子的书信中,其中有两封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一封是二十一
岁的安德烈说五十四岁的母亲龙应台对他的问话太落后于他所处的时代,令他觉得他们
母子实在像动物园里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所以决定回问一下母亲。儿子问母亲的几
个问答很有趣,我自己一边看也一边回答,和龙应台的答案有同有异,当然是因为我们
各自的家庭背景和自身环境所决定的。因为觉得有趣,我摘录如下,读者朋友们中的为
人父母者也可以对照问答看看和自己的答案的异同之处,也许会有些对比性的思考的启
迪。
安德烈问龙应台:
1. 你怎样面对自己的“老”?
2. 你希望人们怎样记得你?
3. 人生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事是什么?
4. 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儿子一顿是什么时候?
5.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
6. 这个世界上你最尊敬谁?(一个有名的,一个没名的)
7. 如果你能,你愿回到过去还是未来?
8. 你恐惧什么?
龙应台的回答:
1. “老”是一个败坏的过程。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了。从她患老人痴呆症的母亲
身上和别的老人身上,甚至她自己身上他都看到这点。 当她坐在电脑前,突然想给自
己泡杯茶,起身走了一半捡起地上的报纸,拿到垃圾桶里扔掉,再回到电脑前坐下,隐
隐的觉得有件事好象忘了做……
但是,对于所有宗教生死以赴的这种终极大问,她却不敢回答了。只有开始思考个人败
坏的处理技术问题,比如:昏迷是要不要急救?要不要气切插管?还有自身遗体的处理
方式等等。最后,做母亲的无奈地对儿子说:“这些处理,你大概都会在现场吧—要麻
烦你了,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点眼湿)
2. 作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和学者的龙应台不在乎是否会被国人记得,也不在乎是否会
被读者记得,她只希望被她的孩子记在心上。就像冬夜里的那一盆火,给他们温暖。她
希望她作为母亲给与他们的爱与孩子们永存。
(同感)
3. 她没有直接回答她有的懊恼,因为人生对于她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所有的决定
都是过河之卒,所有的决定相互牵连,偶然中的必然,如棋局中的落手无悔。(同感)
4. 她回答儿子每次看见他抽烟都想扁他。
5. 我很喜欢她对“人们的期许”的回答。她说:“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 总有另
一半的人在批判我。 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
种你必须学会“抵御”的东西,因为那种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
6. 没名的,龙应台尊敬那些扶贫济弱的人, 那些能独立思考的人,那些愿意和别人
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有名的,她无法回答。
7. 如果能搭时间隧道的快车,龙应台愿意回到过去。去看孔子时的中国,或是苏格
拉底时的欧洲。但是她也想到未来看看,等到她的两个儿子都四十多岁,她想偷看一下
他们幸不幸福? 可是,接着她马上说她将——不敢看!
(我会心一笑,自言自语:我也是!还是不要比较,我也不敢看。)
8. 龙应台的恐惧也是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惧吧。她恐惧失去所爱!孩子小的时 候
, 她害怕他们被人绑架, 害怕他们长大吸毒,害怕他们乘飞机会掉下来……她还恐惧
失去所能。“能”包括:能走路、能赏花、能分辨是非、能思想、能有所不为、能爱…
…而这每一种能力都可能瞬间失去。显然,她恐惧失去!
龙应台意识到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她觉得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面
对老和死的态度。
“优雅地老去”真的是容易说不容易做的事!而和一个年轻人谈这种问题就更是不容易!

评论(6) 引用 浏览(184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在水一方 留言时间:2010-10-04 01:17:02
海云 几个月前,当我读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龙应台对孩子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甚至她和儿子的谈到的<为谁加油?/逃避国家/你是
哪国人?/文化,因为逗留>等都是我和儿子曾经有过的对话话题.于是,我按制不住这种
冲动,把电子版的《亲爱的安德烈》给儿子发去,希望他能先读读,然后和我一起谈谈读
后感.
很多天后,再问儿子读了没有,回答说,“读了一半不想再读了”.为他为什么,他说, “
安德烈写的东西他还喜欢看,而龙应台写的部分太沉长,抓不住她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读
不下去”.不知道是因为他的中文不够好还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我对龙应台写的东
西那么有同感,而儿子那种很漠然的态度另我很失望,这可能是做母亲和做孩子读这本书
的感觉吧.
1 (共1页)
相关主题
孩子, 你慢慢来ZT: 在内室里 -- 第二日 慕安德烈
11/9-14台湾大华严寺海云继梦法师佛教讲座ZT: 在内室里 -- 第三日 慕安德烈
作家海云6月7日在Bellevue举办关于子女教育的免费讲座ZT: 在内室里 -- 第四日 慕安德烈
30岁海归剩女POSTDOC想嫁顾家男ZT: 在内室里 -- 第五日 慕安德烈
ZT: 海云:信 Believe(灵性小说 一)正要出去跑步,忽然下雨了
ZT: 两位美丽的少女 --海云ZT:我经历的两次裁员
关于“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ZT: 孩子,我为你心痛!(十六岁的高中生卧轨自杀)
ZT: 在内室里 -- 第一日 慕安德烈慕安德烈:谦卑与圣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龙应台话题: 安德烈话题: 儿子话题: 母亲话题: 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