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K12版 - 来,要推孩子钢琴的,转Chua妈文
相关主题
凶妈妈的育儿经: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组图) (转载)嘿嘿嘿
还有一篇Chua妈文章,一代不如一代?(这篇不错)翻了翻奥数教材
今天发个神经什么样的art class才好?
培养孩子reading的建议我来搬点旧的东西----麻省KINDERGARTEN研究报告
推荐一套书关于孩子学中文的小调查问卷
老大,问个问题严肃的话题:你们是怎么推孩子守规矩的
读书笔记--虎妈的战歌,还有人看吗?这个俱乐部越来越好玩了
教会你们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索菲娅话题: 露露话题: 孩子话题: 父母话题: 钢琴
1 (共1页)
i**e
发帖数: 19242
1
为什么索菲娅3岁开始练钢琴,7岁获奖?在千难万难的“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
选择放弃。然而中国父母却会在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
索菲娅的前三个钢琴教师,都不太适合她。
第 一位老师是个俄罗斯老太太,她叫埃莉娜,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样式老旧的
裙子,过膝的长筒袜;在授课时,从头至尾都面无表情,好像她把整个世界的悲哀都一
肩扛了。她来我家做家庭教师,仿佛就是为了自己练习一个小时钢琴,而索菲娅和我
只是傻傻地坐在长沙发上听她弹奏,并感受莫名的苦闷和折磨。第一次课结束 时,我
觉得自己很崩溃,而索菲娅则一直在玩她的纸娃娃。我不敢告诉埃莉娜她无法胜任钢琴
教师的工作,担心她会伤心流泪。我只是告诉她,我们盼望着她下一次 的钢琴课,到
时候我会跟她联络。
我们尝试的第二位钢琴老师,是一个奇怪的小个子。此人一头短发,戴着圆圆的金
边眼镜,曾经在军队里服役, 名为“MJ”。MJ总是穿着西装、打着领结,从外表你很
难判断其性别,而我却喜欢这种朴实的风格。头一次见面,MJ就告诉我们,索菲娅天生
就是块学音乐的 料。然而不幸的是,三个星期后的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到MJ的家里
去上课,而MJ却从人间蒸发了。我们只看到那所房子里摆着截然不同的家具,住着完全
陌生 的人。
第三位教师理查德是个说话轻声细语、臀部丰满、好玩爵士乐的男人。他说他有个
两岁的女儿。首次谋面,他就大侃特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及时行乐,给索菲
娅和我好好地上了一课。不像其他比较传统的老师会按部就班地授课,他说他不屑于使
用别人撰写的教材;他强调即兴的发挥和自我的表 现。理查德认为音乐里没有什么法
则需要遵循,只要跟着感觉走,就无人有权对你作出评判;而那些商业化的运作和你死
我活的所谓竞赛,已经毁灭了钢琴的世界。
可怜的家伙—我猜他根本就没有做钢琴教师的能力。
作为中国移民家的大女儿,我没有时间来临时拼凑或编造自己的法则。我要维护家
庭的名誉,要为一天天衰老的父母赢得骄傲和自尊。我喜欢明确的目标,看到通向成功
的确定无疑的路!
正 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十分欣赏铃木钢琴教学法。它有7本书,每个人都必须从第
一册开始入门;每本书都有10至15首曲子,练习者要循序渐进地逐一练习。而孩 子们
刻苦地投入练习,为的是每星期都能学习新的曲子。如果一首曲子就要练好几个星期,
甚至好几个月,他们就会感到厌烦而放弃练习。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些 孩子通过学
习铃木的教材,琴艺就是提高得比别人更快—孩子们如果勤学苦练,就会4岁的比6岁的
厉害,6岁的比16岁的更牛。
制造“音乐神童”,铃木教学系统名声在外。
发 生在索菲娅身上的故事,验证了铃木钢琴教学法的传奇。那时候,索菲娅才5岁
,师从铃木钢琴教学法知名教师米歇尔。米歇尔在纽黑文一个被称为社区音乐学校的
地方,拥有一间庞大的钢琴工作室。在那里,她以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慧眼,发现了索
菲娅。她不仅赞赏索菲娅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而且让索菲娅爱上了钢琴。
铃木钢琴教学法简直就像是为索菲娅量身定做的。她学得很快,并能够自觉地在课
后留下来,专心致志地延长练习的时间,这说明索菲娅已经从中国文化在教育孩 子方
面的优势中获益。而学校里大多数西方学生的父母,都对孩子们来这里练琴抱着宽松和
放纵的态度。我记得有个叫奥布里的女孩,长期以来,她每天竟然只练习 一分钟,而
那时她已经7岁了。有的孩子练琴是有偿的—大杯的圣代冰激凌,或者大盒的乐高牌拼
装玩具。许多学生还以种种借口逃避练习,即便是在授课的日子里 也常常缺席。
铃木钢琴教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希望家长也能旁听每一次的音乐课,这样才有利
于督促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的练习。这就是说,索菲 娅上钢琴课,从头至尾我都得“陪
读”。于是,我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小时候,我也要上钢琴课,但是我的父母没有钱
聘请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只能接受一位邻 居的指导。授课期间,他还要时不时地主
持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公司的聚会。跟着索菲娅的老师,我得以恶补了许多音乐的理论
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因 为我的陪伴,索菲娅每天至少练琴90分钟,周末也不间断。在那些上课的日子
里,我们练习的时间就会翻倍。我帮助索菲娅记住了她学过的所有东西,甚至包括那
些老师不曾传授的内容。而我,没有给过索菲娅一分钱的奖励。我想,这也是我们之所
以能够沿着铃木钢琴教学法的阶梯拾级而上的根本原因。
其他学生的父母将练习目标定为一年完成一本书,而我们从第一册—星星变奏曲入
门;3个月后,索菲娅就开始弹奏第二册—舒曼钢琴曲;6个月后,她进阶第三册——由
克莱门特创作的小奏鸣曲。而我依然感觉进度缓慢。
现在,我该把自己心知肚明的事实挑明了。我知道,有我这样的母亲,其实索菲娅
常常并不开心。在我督促索菲娅练琴的日子里,她记得我有3句口头禅:
1. 天哪,你怎么弹得越来越糟糕!
2. 快点儿,我数三下,你就得找准音调!
3. 如果下次你再弹错一个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茸茸的小动物扔到火里化为灰
烬!
现 在回想起来,这些“杀气腾腾”的督战方式似乎有点儿过激,但它们的确十分
奏效。索菲娅和我,真是一对天生默契的母女组合。我意志坚定认准的事情会“一根筋
走到头”,而索菲娅则显得成熟、耐心,富有同理心—这些我本应具有却一直缺失的
优秀品质。她相信妈妈知道,对她来说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即便我有时大发雷霆 或出
口伤人,她也会原谅我。
7岁那年,索菲娅在当地的钢琴比赛中,以一曲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创作
的《蝴蝶》,赢得了她的第一块奖 牌。《蝴蝶》是格里格66首抒情乐曲中的一首,其
中每个细小的片段,都意在唤起听众独特别致的心绪和海阔天空的想象,表现出蝴蝶轻
盈的翩翩之态和欢快舒畅 的情趣。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刻苦的演练,才有可能
达到如此美丽的意境。
中国父母深知这样的道理:成为行家里手的过程,其实毫无乐趣可言。要掌握任何
高超的技艺,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们从本性来讲,绝不会爱好努力。因此,一
开始就不给他们选择“不努力”的机会,便显得至关重要。
孩 子的反抗对父母的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万事总是开头难,在千难万难的“
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选择放弃。然而,如果应用得当,中国父母的教子策略会带
来良性循环。 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练习;而美国父母则不
欣赏机械的重复。其实,不管是弹奏钢琴还是演算数学,一旦孩子展现了杰出的天赋,
就会得 到赞扬、钦佩和满足。这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自信的基石,并令艰苦卓绝、了
无情趣的活动变得充满乐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使父母更容易引导孩子们登上更加努力
的新台阶。
在获奖者的音乐会上,当我看着索菲娅灵巧的手指,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在琴键上上
下翻飞、跃动,我克制住内心的自豪、欢欣和憧憬。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明天的来临—
—明天,我要和索菲娅一起,加倍地努力,朝着音乐的广阔天地大踏步迈进……
i**e
发帖数: 19242
2
这个貌似是一网站(www.babykey.com)上,中译版"虎妈战斗进行曲“
如果大家对Chua妈还没有彻底厌倦的话
//看过英文版的同灌们,也可以谈谈这翻译的是否靠铺? :)
i**e
发帖数: 19242
3
露露的乐器:
露露对音乐有着近乎完美的感受力。然而不幸的是,她讨厌训练,练习时经常走神—不
是议论窗外的鸟儿,就是……
达勒姆——我喜欢这个地方。
我的同事们慷慨大方、和蔼可亲、聪明睿智,我在那儿结交了不少密友。生活中唯
一的不爽就是,我的丈夫杰德依然在500英里之外的耶鲁大学任教。不过,我们轮流往
返于达勒姆和纽黑文之间,还是挺过了那段两地分居的日子。
1999年,在索菲娅已经7岁、路易莎也满4岁时,纽约大学法学院邀请我去做访问学
者,时间是6个月。我不想离开达勒姆,但是纽约距离纽黑文可是近了不少。因此,我
打点行装去了曼哈顿。
那6个月的压力可真大呀!
在 法律教学的世界里,“访问”意味着加入教学的行列,真刀真枪地干。差不多
整整一个学期,你既要给那里的每个人留下聪明能干的好印象,又要面对几乎被他们榨
干的现实。[例如:“本尼迪克特,我想直截了当地问问你,你与众不同的新思维模式
,是不是比你所预想的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你撰写的《法律与拉康 ①》一文
的注释81中,你陈述的观点非常危险,我不能确信我是否被你说服了。你是否介意我把
它拿到我任教的课堂上去讨论?”]
在考虑让索 菲娅进哪所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们发现曼哈顿果然“名不虚传”。杰
德和我被引进了三年级小学生的世界,我们发现那些小家伙们在信托基金一套又一套培
训方案的 鼓动下,要为美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前的标准考试SAT①作准备,这就像一
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却硬要去追赶成年人的大步流星一样滑稽。我们最终决定将索
菲娅送到纽约第三公立学校去读书,而且学校很近,就在我们租住公寓的街对面。而露
露则要在经过一系列测验后,去上学前班。
我非常希望露露能进一所教堂开办的学前班。教堂很美,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在阳光
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露露单独进了测验室。短短5分钟,招生办公室主管就领着露露
走了出来。小测试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她只是想跟我确认一下,露露是
不是不会数数。
“哦,天哪,她当然会数数!”我吃惊地解释道,“请给我一点点时间。”
我把女儿拉到一旁。“露露!”我压低嗓门,“你想干吗?这可不是在开玩笑呀!”
露露皱了皱眉,“我只在心里数数。”她说。
“你不能只是心里有‘数’,你必须大声地说出来,让这位女士知道你能够数数!
她正在测试你呐。如果你不能数给她看,你就进不了这所学校!”
“我不想上这所学校!”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我不认为对孩子的贿赂、纵容会对他们的成长有任何好处。
联合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通行的国际公约都严禁贿赂;而且,即便要行使贿赂,
那也该是由孩子们来贿赂父母。但是在那会儿,我真是被逼无奈、铤而走险了。
“露露,”我悄悄地说,“如果你好好数数,我就给你一个棒棒糖,还要带你去逛
书店。”
然后,我把露露拽了回来。“她现在准备好了。”我爽快地说。
这一次,招生办主管允许我陪着露露走进测验室。落座后,她把4块石头放到桌上
,然后让露露数一数。
露露瞟了一眼桌上的石子儿,然后说:“11、6、10、4。”
那一刻,我气得浑身冰凉,真想拽着露露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招生办主管却异常
平静地加上另外4块石头,“现在是几块呀,露露,你能数出来吗?”
这一次,露露盯着石子儿多看了一会儿,“6、4、1、3、0、12、2、8。”
我忍无可忍:“露露,停下来,别胡闹了!”
“不,不……请等一下。”招生办主管举起双手,一种饶有兴致的表情浮现在她脸
上。她转向露露:“路易莎,我知道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数数,对吗?”
露露偷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里的确有8块石头,”招生办主管以随和亲切的口吻对露露说,“虽然你的回
答与众不同,但你是对的。你用自己的方式来回答,这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正好也
是我们这所学校要大力提倡的精神。”
我发现这位女士喜欢露露,终于喘了口大气。实际上,很多人都喜欢露露,被她那
种从不逢迎讨好的个性所吸引。“感谢上帝,我们生活在美国”,我暗自庆幸,因为革
命、造反的精神在美国毫无疑问地得到肯定。
好 玩的是,露露后来竟然爱上了她的新学校,而索菲娅的校园生活却并不那么惬
意,她在学校里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腼腆。在家长会上,索菲娅的老师告诉我们,她从来
没有教过像索菲娅这么优秀的学生,但同时也对索菲娅的社交感到担心,因为她在午
餐和课间休息时间总是独来独往,还经常抱着一本书兀自在校园里漫步、闲逛。 杰德
和我对此万分惊讶,可是当我们追问索菲娅“在学校过得怎样”时,她的回答总是—“
不错,挺好玩儿的。”
那个待在纽约的学期真是漫长而 难熬。我甚至试图接受纽约大学的聘任,然而,
生活的步伐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往前迈进。我就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与民族,发表
了一篇法律评述的文章。由于 该文在决策圈反响热烈,耶鲁法学院终于向我敞开了久
违的大门,聘请我担任终身教授。7年后的那一天,不用再去经历午餐面试,我接受了
这个职位,欣喜中夹杂 着一丝自嘲的苦涩。我们家的游牧生活终于结束了——杰德不
用再在两个城市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索菲娅和露露也在纽黑文上了小学。
那时 候,露露也开始跟着索菲娅在社区音乐学校的钢琴老师米歇尔练习弹琴。而
我,则一头扎进了某种两副重担一肩挑的生活。我清晨5点就得起床,用半天时间写作
, 像耶鲁的法律教授那样做事做人。然后飞奔回家,完成照顾两个女儿的“家庭作业
”,而在管教难缠的露露时,总少不了相互的威胁、要挟和“勒索”。
事 实证明,露露是一个天生的音乐家,对音乐有着几乎完美的感受力。然而不幸
的是,她讨厌训练,练习时经常走神—不是议论窗外的鸟儿,就是关注我脸上的斑点。
尽管如此,通过铃木钢琴教材的学习,她还是进步得飞快。在音乐演奏会上,她从来
不像姐姐那样表现得无可挑剔,但是,对在技术精益求精方面的不足,她会以突 出的
风格和个性来弥补。
在那段时间里,我想到露露应该开始学习新的乐器。
有些朋友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诫我,在音乐方面,两个女
儿最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这样可以将姐妹间的竞争降至最低。这个建议给了我很大的
启发,因为索菲娅的钢琴当时已弹得相当不错,在当地频频获奖、小有名气,并经常应
邀前往学校、教堂和社区组织进行演奏。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露露都不得不坐在台
下,感受人们赞美姐姐的扑面热浪。
那么,什么样的新乐器适合露露呢?
我的公公、婆婆,这一对自由的犹太知识分子对此有着鲜明的倾向。他们深知露露
桀骜不驯的性格,也领教过小孙女在练习钢琴时的高声尖叫,他们力劝我选个容易一点
儿的乐器,放孙女一马。
“选 择竖笛怎么样?”岳父赛建议说。赛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看起来颇像希
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威风凛凛的宙斯。他曾经在华盛顿特区从事了多年心理学临床治
疗 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浑身上下充满音乐细胞,还有一副洪亮、低沉的好
嗓子。事实上,杰德的妹妹也拥有美妙圆润的嗓音。看起来,索菲娅和露露较好地 秉
承了家族中的音乐基因。
“学竖笛?”我婆婆弗洛伦斯听了赛的提议,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多么无聊乏
味呀!”她说。
弗 洛伦斯是一位艺术评论家,住在纽约城里。最近,她刚刚出版了在业内颇具争
议的现代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传记。格林伯格及时地发现了杰克逊·波洛
克①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弗洛伦斯和赛已经离婚20多年了,无论赛发表什么意见,
她总是会大唱反调。“何不学点儿更让人兴奋的乐器,比如加麦兰①?或敲击 的锣鼓
?”
弗洛伦斯是一位十分优雅的女人,喜欢冒险、四海为家。许多年前,她就踏上了印
度尼西亚之旅。在那儿,她被爪哇人的加麦兰迷住了:那是由15至20名乐手组成的小型
乐团,盘腿坐在地板上,摆弄像平锣、铜片琴或者铜鼓这样的敲击乐器。
有 趣的是,和我婆婆一样,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布西②对加麦兰敲击乐也有着
同样的好感,并认为加麦兰体现了一种革命。1895年,德布西在写给朋友的信中称 加
麦兰音乐“能够表达每一种晦涩的含义,甚至包括那些非常阴郁的色调”。后来,他还
发表了一篇文章,将爪哇人描述为“奇妙的人种”,称他们“掌握音乐的技 巧就像学
会呼吸一样自然、轻松。律动的海浪、穿过树叶的轻风,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来自大自然
的呢喃,组成了爪哇人学习音乐的天堂;他们用心去倾听,没有参考 过任何一篇难以
自圆其说的学术论文”。
在我看来,那时候的德布西正在经历一个迷恋异国风情的人生阶段。同样的事情也
发生在他的法国同伴亨 利·卢梭和保罗·高更的身上,波利尼亚土著一直是他们画布
上的主角。而在现代的加利福尼亚,我们还能找到这种不肯谢世的遗风:身患黄热病的
男人只与亚洲女 人约会,有时甚至一连与十几个性伙伴发生关系,而不管她是亚洲何
方人氏、相貌有多丑陋。可能正因为这个骇人的记录,我是杰德约会的第一位亚洲女性。
或许,我之所以无法欣赏1992年我们游览印度尼西亚时听到的加麦兰音乐,是因为
我对困难与成就的内在关系近乎盲目的崇拜。
不 知道我曾经对露露高声嚷嚷过多少次:“人世间所有意义非凡、值得去追求的
事情,都充满了艰辛!你知道,为了得到我今天在耶鲁大学的工作,我付出了多少努
力、走过了多少崎岖不平的路?”而加麦兰音乐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如此简洁、古朴
,无雕琢、多重复。相反,德布西创作的那些炫目、美妙的曲子,却反映了复 杂的、
雄心勃勃的、精巧的构思,以及在意识上对和谐的刻意追求。当然,也反映了加麦兰音
乐对作曲家的影响,这种浸淫至少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一部分曲子里。 这就像辉煌的
凡尔赛宫和清新的乡间竹屋,有着迥然不同的美。
我曾经吹过竖笛,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露露去敲锣打鼓!我的直觉与公公、婆
婆正好相反。我坚信,要摆脱姐姐大获成功的“阴影”,露露只能去练习更为困难、技
艺更加精湛的乐器。
这样的乐器,非小提琴莫属!
没有征求露露的意见,抛开身边所有人的建议、忠告,从那天起,我作出了这个铁
板上钉钉的决定。
s*******l
发帖数: 4870
4
我们家开始就是铃木钢琴老师,学了半年,还在第一本的单手,
还在Twinkle Twinkle,她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把一个曲子练半年,再prodigy也没用,
所以铃木和蒙事一样,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露露的乐器:
: 露露对音乐有着近乎完美的感受力。然而不幸的是,她讨厌训练,练习时经常走神—不
: 是议论窗外的鸟儿,就是……
: 达勒姆——我喜欢这个地方。
: 我的同事们慷慨大方、和蔼可亲、聪明睿智,我在那儿结交了不少密友。生活中唯
: 一的不爽就是,我的丈夫杰德依然在500英里之外的耶鲁大学任教。不过,我们轮流往
: 返于达勒姆和纽黑文之间,还是挺过了那段两地分居的日子。
: 1999年,在索菲娅已经7岁、路易莎也满4岁时,纽约大学法学院邀请我去做访问学
: 者,时间是6个月。我不想离开达勒姆,但是纽约距离纽黑文可是近了不少。因此,我
: 打点行装去了曼哈顿。

E*********e
发帖数: 10297
5
文章太长乐,看得我眼花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家开始就是铃木钢琴老师,学了半年,还在第一本的单手,
: 还在Twinkle Twinkle,她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把一个曲子练半年,再prodigy也没用,
: 所以铃木和蒙事一样,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s*******l
发帖数: 4870
6
>>她每天竟然只练习 一分钟,而那时她已经7岁了。
这句话翻错了,其实她是每一岁练一分钟,
所以她7岁,是每天练7分钟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露露的乐器:
: 露露对音乐有着近乎完美的感受力。然而不幸的是,她讨厌训练,练习时经常走神—不
: 是议论窗外的鸟儿,就是……
: 达勒姆——我喜欢这个地方。
: 我的同事们慷慨大方、和蔼可亲、聪明睿智,我在那儿结交了不少密友。生活中唯
: 一的不爽就是,我的丈夫杰德依然在500英里之外的耶鲁大学任教。不过,我们轮流往
: 返于达勒姆和纽黑文之间,还是挺过了那段两地分居的日子。
: 1999年,在索菲娅已经7岁、路易莎也满4岁时,纽约大学法学院邀请我去做访问学
: 者,时间是6个月。我不想离开达勒姆,但是纽约距离纽黑文可是近了不少。因此,我
: 打点行装去了曼哈顿。

l*******e
发帖数: 3566
7
“索菲娅和我,真是一对天生默契的母女组合。”
哈哈哈哈
i**e
发帖数: 19242
8
怎样让孩子爱上小提琴:
小提琴一到了露露手里,就显示出它与露露似乎有着八辈子的缘分。然而,督促她练琴
却常常令我们母女俩像丛林中的老虎和野猪般“血战一场”。
在公开场合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这恐怕是许多中国人做得最糟糕的
事情。
小 时候我对此浑然不觉,因为在这种比较中我总是把别人比下去的一方。只有长
大后,我才意识到公开比较的弊端。在我父亲看来,我们家的“龙夫人”——我的祖母
过着优裕的生活。她对我异乎寻常的宠爱,大大超过我所有的姐妹。在家庭聚会上,
她会指着某个兄弟姐妹,说:“瞧你那扁平的鼻子,哪像我们美儿,鼻梁又高又 挺,
美儿才像我们蔡家的后代。你呀,一定是继承了你妈那一族血脉,长得像只猴子。”
不可否认,我祖母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许多中国人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同
样的事情。
最近,我去了一家中药店,店主告诉我,他有两个孩子——6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
。“我女儿,”他说,“她可聪明了,唯一的麻烦是精力不太集中。我儿子笨笨的,不
像我女儿那么机灵。”
还有一次,在网球比赛的观众席上,我的朋友凯瑟琳与一位来看女儿比赛的中国母
亲闲聊起来。这位中国母亲告诉凯瑟琳,她女儿是布朗大学的学生,她就要输掉这场比
赛了。“我这个闺女柔弱无能,”她说,并摇了摇头,“她姐姐上了哈佛大学,比她可
强多了。”
我知道,既然父母的偏爱百害而无一利,但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还是想强调两
点。
首 先,在任何一种文化里,我们都能找到父母对孩子的偏爱。在旧约圣经第一卷
《创世记》里,亚伯拉罕之子以撒偏爱儿子以扫,而利百加则更喜欢雅各布。①格林兄
弟的童话故事中也有三个兄弟,他们从来就不曾被父母平等对待过。相反,并不是所
有的中国父母都是偏心眼。在《中国五兄弟》②中,我们看不出中国妈妈更偏爱 一口
气喝干海水的儿子,还是更青睐脖子坚硬似铁的儿子。
其次,我不相信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比较都是有害的。杰德一直在批评我对索菲娅和
露露 的比较。不错,我是对露露说过——“我让索菲娅做什么事,她立刻就答应了,
这就是她为什么会进步神速的原因。”西方人会误读我的本意——其实我并没有偏爱
索菲娅,恰恰相反,我表达的是对露露的信心。我相信,她能做索菲娅能做的任何事情
,而露露自身的强势也足以保证她能应对我指出的事实。我也知道,露露总是 在心里
和姐姐进行比较的。这也是我有时对露露特别严厉的原因,我不想让她沉溺于自己内心
的疑虑中。
正因为如此,送露露去上第一堂小提琴课的那天早晨,在她要见自己的新老师之前
,我对她说:“露露,你已经6岁了。索菲娅在7岁半的时候,就赢得了音乐学校表演奖
,我认为你的获奖时间甚至会更早。”
露露的反应十分恶劣:“我讨厌比赛,也不想去学什么小提琴!”她干脆拒绝去上
小提琴课。我威胁说要打她的小屁股,而且不许吃晚饭。好一通威逼哄骗,终于把露露
带到了社区音乐学校。在那里,露露的铃木小提琴老师卡尔·舒加特接待了我们。
50 岁的舒加特先生有一头稀疏的金发和学生般的脸庞。他是那种特别善于和孩子
打交道的人,和家长在一起,则显出几分冷淡和尴尬,而且很少直视我们的眼睛。他是
个与孩子相处的天才,孩子们令他释放出轻松、诙谐、灵感和快乐。他就像社区音乐
学校的“花衣吹笛人”①,后面紧紧地跟着30来个学练小提琴的孩子,露露也 在其中。
舒加特先生教学的秘密武器,是他将拉小提琴的每一个技巧,都转变成孩子们能够
理解的生动故事或大胆想象。他没有直接讲授连音、断音、渐快等音乐术语,而是谈到
轻轻地抚摸喵喵叫的猫咪、如军队般列队行进的蚂蚁,以及骑独轮车的老鼠骨碌碌滚下
山坡……
他 教露露理解德沃夏克①著名的幽默曲第7号的方式,也着实令我惊叹不已。这首
幽默曲有着朗朗上口的主旋律,不管你来自世界的什么地方,即便你从来就没有聆听
过这首曲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你也会随之低声吟唱。这首乐曲还有着过于多愁善感
的第二主题曲,意在将悲喜交加的、夸张的感伤杂陈其间。那么现在,该怎样 将如此
复杂的含义告诉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呢?
舒加特先生告诉露露,第二主题曲是悲哀的,但还不像有什么人就要离开我们那么
令人哀恸。而接 下来他让露露想象:如果她每天自己整理床铺并坚持一周,妈妈就答
应给她买一个双球的冰激凌卷。露露真的这样做了,但是到了周末,妈妈却说话不算话
。这还不 算,她竟然给什么都没干的姐姐买了冰激凌卷。老师的这番话果真引起了露
露的共鸣,她拉的幽默曲充满酸楚,好像这首曲子就是为她而写的。直到今天,当我听
到 这首幽默曲时,耳边就仿佛响起由舒加特先生填词的曲子:
“我想……要我的冰激凌,喔,把我的冰激凌给我,你答应给我的冰激凌到底在…
…在……哪里……”
有意思的是,虽然是我拿主意为露露选择了小提琴,但小提琴一到了露露手里,就
显示出它与露露似乎有着八辈子的缘分。在她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人们就不断地为她
拨动琴弦、拉动琴弓的自然、流畅和灵活而震惊,为她似乎真的理解和感知了自己演奏
的音乐而感叹。
在舒加特先生为学生组织的独奏会上,露露经常闪亮登场,一展“小荷尖尖角”。
其他孩子的父母会羡慕地问我,“你们是不是音乐世家呀?”“打算培养露露成为技艺
精湛的小提琴家吗?”可他们哪里知道,为了让露露回家后完成练习任务,我们母女俩
会像丛林中的野兽般“血战一场”—那是老虎Vs。野猪之战,她越是反抗,我越是强硬。
每个星期六都是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整个上午,我们都待在社区音乐学校,紧张得就像你在20种乐器的伴奏声中全力以
赴。露露不仅要上舒加特先生的小提琴课,还要在课后和老师一起直奔另一个教室,接
着上一堂小提琴和钢琴合班讲授的铃木教学课。
回家以后,尽管上午三四个小时的课程已让我们筋疲力尽,我还是常常想方设法地
给露露增加课后练习—绝不会让她无所事事,舒舒服服地只等着上下个星期的课!
到了晚上,疲劳的露露已进入梦乡,我还会在灯下阅读有关小提琴的专业文章,听
艾萨克·斯特恩①、伊扎克·帕尔曼或日本小提琴家美岛莉的CD,努力地去体会他们精
湛的技艺,捕捉那些在琴弦中跃动的音符和那些抑扬顿挫的小精灵。
我 承认,这样的日程表的确过于紧张,但我总感觉在与时间赛跑。要知道,中国
的孩子每天要练琴10个小时。萨拉·张在纽约交响乐团为祖宾·梅塔试音时年仅8 岁。
每一年,一些7岁的孩子都会在拉脱维亚或克罗地亚脱颖而出,以演奏高难度的柴可夫
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而将国际竞赛的奖杯揽入怀中。我希望露露也能站在那 样的领奖台
上。说实话,我真的有些等不及了。
此外,在教育和培养孩 子方面,我在家里并不占优势。因为,我有一位美国丈夫
,他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拥抱欢乐。杰德经常喜欢和孩子们一起下棋或打迷你高尔夫球
;最过分的是,驾车 带着两个丫头大老远地跑到水上公园去玩危险的水上滑道。而我
最喜欢的活动,是读书给孩子们听。每天晚上,我们一家四口都会坐在一起读书,那是
每个人都感到 开心的惬意时光。
拉小提琴真的很难,在我看来,它比弹钢琴难多了。
首先,你得保持负重的状态,而钢琴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与人们的理解和想象完
全不同,小提琴并不是依靠左臂来握持的。著名的小提琴教师卡尔·弗莱什在他撰写的
《小提琴演奏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小提琴是“放在锁 骨上”,并“始终由左下颚来
固定的”。这样,才能保证左手自由、灵活地移动。
假如你认为用锁骨和左下颚来夹住什么东西一定会很不舒服,那你就说对了。将一
块木制的腮托和金属的夹具嵌入脖肩之间,大多数小提琴艺术家和小提琴演奏者,都会
在下巴处形成一片粗糙、经常疼痛的红色斑块,他们甚至将这块“小提琴压痕”看做荣
誉的徽章呢!
其 次是“音调”,即你用什么调子来演奏。这是我认为拉小提琴比弹钢琴要难得
多的另一个原因。弹钢琴时,你只要用手指按下琴键,就知道你选择的是哪一个音符。
而拉小提琴时,你必须把你的手指头准确无误地以准确的接触部位放到那个准确的“
点”上,否则,仅仅一个毫米的误差,你拉的曲子就会“跑调”。虽然小提琴只 有4根
琴弦,但它可以由半音增量而产生53个不同的音符;点按不同的琴弦、利用不同的运弓
技巧,可以演绎五彩斑斓、变幻无穷的音调。所以人们常说,小提琴 能捕捉人类的每
一种情感,它是最接近人类声音的一种乐器。
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只有彻底地放松自己,你才能表现完
美。在网球场上,如果你不能保持手臂的放松,就无法大力扣杀;在棒球比赛中,如
果你手臂僵硬,就无法掷出又快又狠的“好球”;拉小提琴时,如果你握弓太 紧,或
把太大的压力放在琴弦上,就只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无法拉出优美的琴声。
“把你自己想象成一个布娃娃,”舒加特先生会这样启发露露,“软软的,松松的
,什么事都不必在意。你的手臂是如此的放松,你只感觉到它自己的重量……把一切都
交给地心引力……不错,露露,嗯,很好!”
“放松!”我也在家里大声地提醒露露,“注意舒加特先生所说的‘布娃娃’!”
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强调舒加特先生的教学要点,但在露露这儿,事情可没那么
简单,我的话常常令她紧张、急躁。
有一次,练习已进行到一半,她突然暴怒地大喊:“别说了,妈妈,你别说了!”
“露露,我什么也没有说,我一个字也没有说啊!”我强调说。
“你在心里不停地说,”露露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什么也没有想!”我假装愤愤不平地说。实际上,露露说得没错,我一直在琢
磨露露拉琴时右肘抬得太高,用力不对,她需要养成更好的表达音乐的习惯。
“别再胡思乱想!”露露命令道,“我不练了,除非你不再瞎琢磨!”
露露常常试图激怒我,挑起我们之间的争吵是她争取停止练习的“阴谋诡计”。可
这一次,我没有上当。“那好,”我冷静地说,“那你想让我怎么做?”有时候,把控
制权交给露露,会化解她的小脾气。
露露想了想说:“捏住你的鼻子5秒钟。”
不错,是个美妙的暂停。我照做了,练习继续进行。那是我们俩都很快活的一天。
露露和我有着既难以调和又无法割舍的关系。当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电脑上
建了一个文档,用以逐字地、随时地记录我们之间值得关注的交流情况。在露露7岁时
,我们之间有一段对话被记录在案:
美儿:露露,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友好相处。
露露:是呀— 一种怪异的方式、恐怖的方式。
美儿:!!
露露:开个玩笑嘛!
美儿:我要把你说的写下来。
露露:别,别写!听起来太过分了!
美儿:我要把这个拥抱也加在旁边。
我对孩子比较极端的教养方式有一个可爱的副产品,那就是索菲娅和露露的关系非
常亲近:因为她们得团结起来,手挽手地对抗专横而狂热的妈妈。
“她真是神经错乱!”我听到她们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偷着乐。但是我一点儿也不
在乎,我不像有些西方父母那样脆弱。我常常对女孩们说:“我的目标,是做一个为你
们的未来着想的妈妈,不是要讨你们的喜欢。”
有一年春天,社区音乐学校的校长邀请索菲娅和露露两姐妹在一次特别的庆典中登
台表演,这次活动是为了庆祝女高音歌手杰西·诺曼因在
威尔第作曲的著名歌剧《阿依达》中的精彩表演赢得格莱美奖而举办的。凑巧的是
,我父亲特别喜欢歌剧《阿依达》,而杰德和我,正是踏着《阿依达》的“凯旋进行曲
”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于是,我邀请了我的父母从加利福尼亚赶来观看孙女的演出。
穿上合体的长裙,两个小美女用小提琴和钢琴一块儿演奏了莫扎特的E小调奏鸣曲
。在我看来,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成熟意境超越了她们的年龄—音乐在小提琴和钢琴来来
回回的变换中显得不是那么默契,听着很像两种乐器间的窃窃私语。但是似乎没人在意
这个美中不足,两个女孩的表演大获成功。
后来,杰西·诺曼对我说:“你的女儿真是一对天才—你太幸运了!”
幸运的我深知,这是经历了无数场战斗才赢得的结果。
硝烟散去,我体验到了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时光
i**e
发帖数: 19242
9
泡泡和牙印: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索菲娅在台上演奏。小小的她看起来是那么瘦弱,但却在庞大的钢琴
前奋力地表现着莫扎特的激情澎湃—那一刻,我的心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比较超脱,而西方父母则难以做到这一点。
小时候,有一次,我对母亲非常不尊重,父亲愤怒地用我们家乡的闽南话斥责我,
说我是“垃圾”。这句话说得很重,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羞耻,但这并没有打击我
的自尊或任何其他的自我认知,我不会真的认为我就像一堆垃圾那样一文不值。
作 为成年人,当索菲娅的行为对我构成极大的不恭时,我也曾经用英语对她说过
同样的话——你,像堆垃圾!而且是在一次和朋友聚会的晚餐上。记得当时的我立刻就
遭到了大家的排斥,一位叫马西的客人为此深感不安,她甚至流下了眼泪,早早地离
席而去。我的朋友,女主人苏珊极力挽留我继续和客人们待在一起。
“喔,亲爱的——这只是个误会,美儿只是在进行比喻,对吧,美儿?你的意思并
不是真的说索菲娅是垃圾。”
“不错,是这样,我说了,但是这句话是有文化背景的。”我想作点解释,“这是
中国移民的事情。”
“可你并不是一个中国移民。”有人指出我其实是出生在美国这个事实。
“说到点子上了,”我承认,“所以我这么说对索菲娅不起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
我当时是在极力息事宁人,而我清楚,这句话其实让索菲娅颇为震动。
在教育孩 子方面,中国父母可以做出西方父母似乎难以想象的事情,甚至在法律
上采取行动。中国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女儿说,“嗨,小胖子——减减体重吧!”相
反,西 方父母只能小心翼翼地围绕这个同样的话题,可能从“健康”入手“旁敲侧击
”,绝不会提到半个“胖”字。而他们的孩子最后依然会陷入饮食混乱的反复调理和负
面的自我形象中难以自拔。
中国父母会要求孩子照着自己说的话去做,而西方父母只会要求孩子尽自己的最大
努力去做。中国父母可以说“大懒虫,所有的同学都比你棒”,而西方父母会在自己内
心的矛盾冲突中痛苦地挣扎,极力去挖掘孩子的点滴成就,努力说服自己不要为孩子眼
前的失利而失望。
中国父母为什么能够对自己直言不讳的行为感到心安理得,对此,我思考了很久、
很多。我认为中国父母与西方父母在心态上有三个显著的不同。
第 一,我注意到西方父母非常在意他们孩子的自尊。假如孩子做某事失败了,他
们非常担忧孩子的自我感受,会不断地安慰孩子,启发他们肯定自己的长处,即使他们
在考试或表演中表现平平。这就是说,西方父母特别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中国父母
则不同,他们相信孩子的力量,相信他们没有那么脆弱。
对待孩子自尊心的不同态度,导致中西方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出现了差异。
例 如,一个孩子带着在考试中得到的“A–”回到家里,西方父母很可能为此赞美
孩子,而中国妈妈的脸上会现出恐怖的惊讶:“这是怎么回事?”如果孩子在考试中
得了“B”,一些西方父母仍然会表扬孩子,另一些西方父母则会和孩子面对面地坐下
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但他们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或不安全,也绝对不 使用“
愚蠢”、“无用”或“丢脸”这样的词汇。
可在我看来,西方父母的做法也可能失当。孩子为什么没有考好,是在某个科目上
能力有问题,还是课程的安排或整个学校有什么问题,这些因素都应该被考虑到。假如
孩子的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父母还可以约见校长,质疑某个科目的教学方法或教师的
资质问题。
孩子要是在考试中得到“B”,中国父母立刻就会大发雷霆。为此震惊不已的中国
妈妈会让孩子练习十多道甚至上百道测验题,直到孩子在考试中重新得到“A”。
中国父母要求孩子的考试成绩门门优秀,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做到。
如果孩子没有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那么,一定是孩子不够用功。这也是中国父母为什么
总是对孩子们不合格的表现会进行严厉指责、惩罚,让孩子感到羞耻的原因。
中国父母还认为他们的孩子有足够的坚强,来承担蒙受的耻辱并拿出实际行动重新
改进。事实上,当中国孩子在行动上争取优秀时,有许多西方父母却正在家里滥用令孩
子自我膨胀的表扬。
第 二,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其原因似乎不那么一目了然,但这或
许是源于孔夫子的孝道和中国父母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为孩子的确付出了太多。中国
妈妈亲自参与教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充当家庭教师、教练,监督和教导孩子的一言
一行——这就是他们与孩子相处的真实画面。而中国孩子听从父母的管教,努力 在自
己的一生中成为令父母骄傲的后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理解和报答。
相反,我不认为西方人对孩子与父母这种永久性的知恩图报会有相同的看 法。实
际上,杰德对此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他曾经对我说:“孩子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
甚至也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把生命强加给了孩 子。因此,父
母有责任抚养孩子,而孩子对父母没有任何的亏欠,他们的责任是抚养他们自己的孩子
。”
这个说法让我对西方父母与孩子的可怕关系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 三,中国父母认为自己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最好,因此,他们会管理孩子所有的
欲望和爱好。这也是中国孩子不能参加在外过夜的野营和中国的女孩在高中没有男朋友
的原因。同样,也没有中国孩子敢对父母说:“我在学校的演出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我是第6号营地的成员;每天下午3点至7点,我得在放学后留下来参加排练; 每个周末
我都需要用车。”
哦,天哪,中国孩子怎么能够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
别误解我的意思:这不是中国父母不关心自己的 孩子,恰恰相反,他们为了孩子
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这只是一种迥然不同的养育模式。我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
这种方式,我也知道不少其他国家的父母—— 通常来自韩国、印度,或巴基斯坦,他
们与中国父母有着非常相似的心态。因此,这些想法也许带着移民的特征,或者是某些
移民和某种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杰德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教育模 式,而他的父母都不是移民。赛和弗洛伦斯出
身于宾夕法尼亚州靠近斯克兰顿市的严格的东正教犹太家庭,并在那里长大成人。他们
俩都幼年丧母,度过了压抑的、 不愉快的童年。他们结婚后,尽可能快地离开了宾夕
法尼亚州,最终定居住在华盛顿特区,杰德和哥哥、姐姐都在那里长大。作为他们的父
母,赛和弗洛伦斯决定要 把自己童年时被剥夺的空间和自由交给孩子,他们相信个人
的选择和独立的价值,提倡发展创造性才能、敢于质疑权威。
我的父母和杰德的父母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杰 德的父母把儿子看做有头脑的人类的一员,将去不去上小提琴课的选择权交给
了他。我的父母没给我任何的选择,也从未就任何事情来询问我的看法。每年的整个夏
季,杰德的父母都让他和兄弟姐妹们到一个被称为水晶湖的田园诗般的地方,去尽情
地寻欢作乐;杰德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带索菲娅 和露
露去水晶湖度假。而我,总是带着电脑前往那里,因此我似乎讨厌夏天。
杰德的父母有着良好的艺术品位,并爱好艺术品的收藏,而我的父母不是搞艺术的
。杰德的父母为他支付一定的教育经费,但不是全部;而我的父母为我们工作前的一切
付费,他们渴望在老年的时候全然得到子女的尊敬和热爱。杰德的父母却从来没有这样
的奢望。
杰德的父母通常会离开孩子出门去度假,他们和朋友到过一些危险的地方。在危地
马拉,他们差点儿被人绑架;在津巴布韦,他们参加狩猎远征;在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
屠,他们听到了天籁般的加麦兰音乐。
我的父母从不会丢下4个孩子去度假,这意味着我们这一大家子出门旅行时,不得
不在相当便宜的汽车旅馆过夜。此外,在发展中国家长大成人。如果有人付费,我的父
母也不会去危地马拉、津巴布韦或婆罗浮屠;而会带我们去欧洲,那儿是有政府管理的
、适合旅游的地方。
尽管我和杰德没有对养育孩子的问题进行明确、透彻的讨论,但我们基本上认为,
要在我们家采用中国式的培养模式。这样做有几个原因。
首先,像许多母亲一样,我承担了大部分的抚养工作,因此,我的养育方式应该被
优先考虑。虽然杰德和我在耶鲁法学院有着同样忙碌的工作,可是在家里,我还是那个
盯着女孩们做家庭作业、学说普通话、练习钢琴和小提琴的人。
其次,完全撇开我教育孩子的观点,杰德依然倾向于严格的培养方法。他经常批评
那些在家里从来不对孩子说“No”的父母。而杰德善于对女孩们说“No”,但不擅长为
她们提供一个积极的方案。他从不会强迫孩子做什么事情,就像不会强迫孩子练习钢琴
和小提琴一样。他没有绝对的自信,来为孩子们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我,正好弥补了他
的缺憾。
在用中国模式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许最重要的经验是万事开头难,那时我们也经
历了争吵不断的困扰。其他的父母不断地追问我们培养孩 子的秘诀,因为索菲娅和露
露的举手投足,就像是孩子们成长的模特。她们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可爱风趣
、助人为乐,而且口才出众;她们在学校里是成绩 全优的学生,索菲娅在数学方面领
先于她所在班级的同学两个学年;她们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有的人都为她们演
奏古典音乐的高超技艺惊叹不已。
简而言之,她们其实就像是中国的孩子。不过,还是有一些不同。
1999年,我们带着孩子们第一次去中国旅行。索菲娅和露露都有着褐色的头发、褐
色的眼睛和亚洲人的长相特征;她们俩都说中国话。索菲娅能吃各种各样的动物内脏和
肉类食物——鸭蹼、猪耳朵、海参,这是另一个辨别中国人的关键特征。
在中国,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包括国际大都市上海,我的女儿都会吸引当地人的目
光。他们在一旁看着、笑着、比划着,称她们是“两个会说中国话的小老外”。在四川
省成都市的大熊猫饲养中心,我们看到了大块头的新生的熊猫宝宝,它们粉粉的、肉肉
的,像幼虫般局促不安地蠕动着,听说很难养活。当索菲娅和露露在给熊猫宝宝拍照时
,那些中国的旅行者也在给她们姐俩拍照哩!
回到纽黑文的几个月后,我与人聊天,不经意间在言语中提到索菲娅是中国人。此
时她打断我说:“妈妈,我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
“不是的,妈妈,你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人。在中国,没有人认为我是中国人。在
美国,也没有人把我看做中国人。”
这个说法让我颇为不爽,我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这么说,他们都错了,你就是中
国人!”
2003年,10岁的索菲娅在纽黑文钢琴协奏曲大赛上获奖,并作为钢琴独奏选手获得
了在耶鲁大学的巴特尔礼堂与纽黑文青年管弦乐队同台演出的殊荣。
她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音乐的盛大节日,我为此欣喜若狂。
我在地方报纸发表了介绍索菲娅的文章,并附上了照片;我邀请了100多人前来欣
赏音乐会,并计划在会后举办一个大型聚会;我为索菲娅置办了闪亮的行头,买了第一
件长裙曳地的漂亮礼服和崭新的皮鞋。4位长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来了。
在演出的前一天,我母亲在厨房里做了上百个中国的珍珠丸子;杰德的妈妈弗洛伦
斯烹饪了10磅渍鲑鱼片。
与此同时,我们紧锣密鼓地投入了表演前的排练,累得几乎筋疲力尽。索菲娅要在
演出中弹奏莫扎特的钢琴回旋曲,管弦乐队则是D大调,那是作曲家创作的最令人振奋
的乐曲之一。
在 业界,莫扎特乐曲的高难度是众所周知的。他的音乐可以说是五光十色、灿烂
炫目,既让人激情澎湃,又给人轻盈愉悦的感官享受,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音乐家。业
界也流传着“只有年轻人和老年人能更好地诠释莫扎特”的说法。因为年轻人是一张
白纸,无所顾忌,而老年人已不在意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因而能够更自由地发 挥。索
菲娅弹奏的回旋曲是莫扎特的经典之作。索菲娅的钢琴老师米歇尔告诉她:“你在表现
滑音和颤音时,想想香槟酒或意大利汽水,在开启瓶盖的那一刹那,无 数的泡泡都争
先恐后地冒出来……”
索菲娅是个优秀的学生,能面对任何挑战。她还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快手,以闪
电般敏捷的指法,掠过一个又一个新的曲子。而最让我开心的是,她听我的。
在 那个特别的时段,我成了组织预演的首席指挥官。我把莫扎特的回旋曲拆分开
来,有时根据分段,有时根据练习中的主要目标。我们会花一个小时,只注意发音;然
后,在下一个小时,聚焦于节拍;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主攻弹奏力度的变化;最后一
个小时,再主要解决乐句的问题,以塑造音乐的旋律。
我们每天都练习到很晚,坚持了好几个星期。可怜的索菲娅眼里充满了泪水,我嘴
里虽然没有严厉的话语,但脸上的表情却显示出更加的坚定。
演 出的日子终于临近,我忽然感觉浑身瘫软。看来,我永远也做不了一个真正的
演员,而索菲娅则显得异常兴奋。在巴特尔礼堂,当她款款地走上舞台,向观众优雅地
弯腰鞠躬,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她现在是多么快活。在以深色橡木
装饰的宏伟大厅,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在台上演奏。小小的她看起来是那么瘦 弱,但
却在庞大的钢琴前奋力地表现着莫扎特的激情澎湃—那一刻,我的心感受到一种难以名
状的痛……
演出结束后,朋友们和陌生的观众都涌上前来向杰德和我祝贺。
“索菲娅的演奏太精彩了!”他们说,“她弹得如此美妙、如此优雅,真让人难以
置信。”
“索菲娅显然是一个莫扎特音乐人。”笑容满面的米歇尔老师告诉我们,称她还从
来没有听到有人能将回旋曲弹得如此清风扑面、繁星闪烁。
“看起来,她真是沉浸在那美好的音乐里了。”社区音乐学校校长拉里兴高采烈地
对我说,“从音乐里找不到乐趣,就不会表现出音乐的美妙。”
拉里的评论让我想起了好些年前一个意外的故事。
那时索菲娅才刚刚开始学弹钢琴,而我已经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一天,杰德在钢琴
中央C①的木质部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印记。当他问索菲娅“这是怎么回事”时,索菲
娅的眼里滑过一丝内疚,“你说什么?”她支支吾吾地明知故问。
杰德俯下身子,仔细地检查那些印记。“索菲娅,”他慢悠悠地说,“这些印记是
不是你的牙印?”
真相不幸大白。
一番询问之后,那时大概才6岁的索菲娅承认,她常常啃咬钢琴。杰德告诉她,钢
琴是我们家最贵重的物件,索菲娅答应以后再也不啃了。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拉里的评
论会把我带回这个有趣的插曲。
i**e
发帖数: 19242
10

嫁老公的时候,一定要找有音乐天赋的犹太人呀,切记切记
//要不然,推S也就是S的很惨21,哈哈哈
相关主题
老大,问个问题嘿嘿嘿
读书笔记--虎妈的战歌,还有人看吗?翻了翻奥数教材
教会什么样的art class才好?
s*****r
发帖数: 1032
11
OMG. I feel sad for her daughters. 7岁获奖, so what.
"没有征求露露的意见", sigh. every book sold injects a dose of chinese mother
stereotype into readers' mind.
s*******l
发帖数: 4870
12
不知道为什么英文的读起来反而容易很多,
这个好像我们小时候看的配音的外国电影的感觉:)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章太长乐,看得我眼花
E*********e
发帖数: 10297
13
反正我刚才看中文突然觉得所有的字都在我面前跳舞
而且我还不知道他们跳什么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为什么英文的读起来反而容易很多,
: 这个好像我们小时候看的配音的外国电影的感觉:)

s*******l
发帖数: 4870
14
Exactly the way I felt!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反正我刚才看中文突然觉得所有的字都在我面前跳舞
: 而且我还不知道他们跳什么

i**e
发帖数: 19242
15
在我们这个“华裔+犹太=美国”的家庭,她18个月就认识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
简写本并开始学弹钢琴。
索菲娅是我的第一个女儿。我丈夫杰德是个美籍犹太人,而我是个华裔。这样,我
们的孩子就成了“华裔—犹太—美国”人,属于一个似乎颇具异国风情的人群。确切地
说,在某些社交圈子里,这类人的数量还不少,尤其是在大学城里。
在英语里,索菲娅的名字代表“智慧”,而这个词的发音,很像是我母亲给孙女取
的中国名字—思慧。
从 索菲娅呱呱落地起,她就显示出极为理性的禀赋和特别专注的能力,而这些品
质得益于她的父亲。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索菲娅总是乖乖地入睡,整个夜晚都不吵不
闹;偶尔啼哭,也有着格外明确的目的。那时,我正在撰写一篇有关法律的文章,仅
仅两个月大的索菲娅对此似乎十分理解。在她1岁之前,她都是那么安然而沉 静,只是
睡觉、吃东西,并瞪着一双纯净无邪的大眼睛,看着时常文思枯竭、大脑短路的我。
索菲娅的智力发 育比较早,她在18个月时就认识字母表。我们的小儿科医生从神
经学的意义上否认这种可能性,他坚持说,这只是小孩子的牙牙学语。为了证明这一点
,他拿出一 张由蛇和独角兽等小动物乔装打扮的大大的字母彩图。医生看看图片,瞧
瞧索菲娅,然后再把目光转向图片。他狡黠地眨眨眼睛,指着一只披着睡袍、戴着贝雷
帽的 蟾蜍所代表的字母。
“Q!”索菲娅用稚气的嗓门尖声地叫道。
“无师自通……”医生惊讶地咕哝着。
我在一旁为医生的非正式测验暗暗紧张。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字母,那是一条飞吐着
数根血红舌头的九头蛇。“I。”索菲娅依然准确无误地读出了它。
索菲娅在上幼儿园时就非常出众,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当其他孩子还在用创造性的
美国式方法,以小棒、珠子和锥形物体等道具学习从1数到10的时候,我已经在用死记
硬背的中国式方法,教索菲娅加、减、乘、除,以及分数和小数,而它们是很难用小棒
、珠子和锥形物体来演示正确答案的。
杰 德和我结婚的时候曾达成协议,要让我们的孩子说中国的普通话,但遵从犹太
人成长的礼节。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可笑的协议。因为我的家乡在中国福建,我自己
并不会说普通话,而杰德压根儿就不信教。我雇了位能不断和索菲娅说普通话的中国
保姆。在索菲娅两个月大的时候,我们也第一次欢庆了犹太人的“光明节”。
待索菲娅长大一点点,我们发现她似乎吸纳了两种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她秉承了
犹太人永无止境地追求和刨根问底的精神,也从我这里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我并不
是指任何天生就拥有的技能,而是指那些以中国人的方式培养出的勤奋、自律和自信,
并让这些素质不断拓展的技能。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当我看到美国的父母试图用一次又 一次
的表扬,来鼓励孩子完成那些诸如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线条或学会挥舞小棒这样极其简
单的任务时,我发现中国父母有两件事超越了美国的父母:他们在孩子身 上寄予了更
高的期望、更美的梦想;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在人生路上到底能“走”多远、能“跳
”多高。
我也渴望看到索菲娅能够吸收美国社会 最优秀的文化,不希望她像很多亚洲孩子
那样,最后成为机器人似的怪胎—有的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仅
仅因为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得了第二 名就会去自杀!我盼望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有自己醉心的业余爱好和着迷的活动,但不是任何小兴趣,而是更有意义、更难掌握、
更能发展高深的艺术造诣、提高自身潜能的爱好。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为女儿选中了钢琴。
1996年,就在索菲娅3岁的时候,她张开稚嫩的双臂,迎来了生活中的两件新鲜事
儿:第一次钢琴课,还有她可爱的小妹妹
i**e
发帖数: 19242
16

你们那嘎达没有人买书吗?大家相互传着看看,互助一下嘛 :)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反正我刚才看中文突然觉得所有的字都在我面前跳舞
: 而且我还不知道他们跳什么

E*********e
发帖数: 10297
17
我听你们总结就差不多了
我一个文盲不爱看书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晕
: 你们那嘎达没有人买书吗?大家相互传着看看,互助一下嘛 :)

K****y
发帖数: 2762
18
赞英文好! 我看英文书,有同样的感觉...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反正我刚才看中文突然觉得所有的字都在我面前跳舞
: 而且我还不知道他们跳什么

E*********e
发帖数: 10297
19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
我从跳舞的文字中看到了这个。
E*********e
发帖数: 10297
20
我英文也不好
每次看PAPER一般都是来回看第一段德INTRODUCTION

【在 K****y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英文好! 我看英文书,有同样的感觉...
相关主题
我来搬点旧的东西----麻省KINDERGARTEN研究报告这个俱乐部越来越好玩了
关于孩子学中文的小调查问卷你们说
严肃的话题:你们是怎么推孩子守规矩的ZT河南高考零分作文:兔子 你傻啊?! (转载)
i**e
发帖数: 19242
21
简单的说
人家俩娃都很有音乐天赋,所以推法没有普适性,至少没法普适到俺闺女身上 :)
奥,除了音乐天赋,还有很盛的求学心以及数学语言天赋
唐晓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人家已经心算加减乘除了
又没有可比性,及普适性了
就是神童,好吧不是神童也是早慧娃娃的成长史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Chua妈的用心良苦和勤奋努力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
: 我从跳舞的文字中看到了这个。

l*******e
发帖数: 3566
22
所以说,这种书和普通的育儿书不一样,
这种书只是一个作者自己孩子的成长史,
这当中,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chua妈不是说,她女儿和她是天生默契的一对,碰上不默契的,就是悲剧。
这种书,没有作者系统的理论或者说符合大部分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
我们看个热闹就好了。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简单的说
: 人家俩娃都很有音乐天赋,所以推法没有普适性,至少没法普适到俺闺女身上 :)
: 奥,除了音乐天赋,还有很盛的求学心以及数学语言天赋
: 唐晓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人家已经心算加减乘除了
: 又没有可比性,及普适性了
: 就是神童,好吧不是神童也是早慧娃娃的成长史
: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Chua妈的用心良苦和勤奋努力

s********e
发帖数: 1883
23
nod,nod~~~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说,这种书和普通的育儿书不一样,
: 这种书只是一个作者自己孩子的成长史,
: 这当中,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 chua妈不是说,她女儿和她是天生默契的一对,碰上不默契的,就是悲剧。
: 这种书,没有作者系统的理论或者说符合大部分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
: 我们看个热闹就好了。

i**e
发帖数: 19242
24
那当然,我早说了,她又不是搞儿童教育的
我其实是想看看她家老二叛逆的时候,她都有啥感慨感悟,不是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冲突么?俺就觉着很神奇,她自己在米国生和长大的,到了小闺女13岁,才强烈感到这
个冲突呀???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说,这种书和普通的育儿书不一样,
: 这种书只是一个作者自己孩子的成长史,
: 这当中,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 chua妈不是说,她女儿和她是天生默契的一对,碰上不默契的,就是悲剧。
: 这种书,没有作者系统的理论或者说符合大部分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
: 我们看个热闹就好了。

l*******e
发帖数: 3566
25
老实说,我觉得她的文章全无章法,读起来一锅粥。
她自己的育儿思想也是一锅粥。
也有可能是中文翻译的缘故?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当然,我早说了,她又不是搞儿童教育的
: 我其实是想看看她家老二叛逆的时候,她都有啥感慨感悟,不是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 冲突么?俺就觉着很神奇,她自己在米国生和长大的,到了小闺女13岁,才强烈感到这
: 个冲突呀???

E*********e
发帖数: 10297
26
BBS BSO文章风格//RUN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我觉得她的文章全无章法,读起来一锅粥。
: 她自己的育儿思想也是一锅粥。
: 也有可能是中文翻译的缘故?

K****y
发帖数: 2762
27
我看了她的中文译本,基本就觉得她这个Push音乐的行为太疯狂了...:-)
可能也就朗朗他爸这种级别的人可以和她媲美...:-)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我觉得她的文章全无章法,读起来一锅粥。
: 她自己的育儿思想也是一锅粥。
: 也有可能是中文翻译的缘故?

i**e
发帖数: 19242
28
哈哈哈
可能要读英文版本,毕竟人家拿手的是英文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实说,我觉得她的文章全无章法,读起来一锅粥。
: 她自己的育儿思想也是一锅粥。
: 也有可能是中文翻译的缘故?

a********a
发帖数: 3176
29
Thanks - enjoyed reading all of it! Love the humor and self-deprecating
tone...
Definitely I'll read the whole book when I get hold of it.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 可能要读英文版本,毕竟人家拿手的是英文

b****s
发帖数: 10197
30
看完了, 还是我的老话, 这个当妈的真可怕。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 可能要读英文版本,毕竟人家拿手的是英文

相关主题
也来摆摆钢琴这事还有一篇Chua妈文章,一代不如一代?(这篇不错)
第一次家庭会议今天发个神经
凶妈妈的育儿经: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组图) (转载)培养孩子reading的建议
A**u
发帖数: 1534
31
其实她在推上,很失败。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 可能要读英文版本,毕竟人家拿手的是英文

A**u
发帖数: 1534
32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
w********a
发帖数: 259
33
国内跟得真紧啊,这么几天连中译本都出来了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 可能要读英文版本,毕竟人家拿手的是英文

s*****r
发帖数: 1032
34
A few years ago, an American mom touted on an online forum that her
daughter reads chapter books at two. I was speechless and had a slight
doubt about it. Chua's story proved that very likely the mom was telling
the truth.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

d*********z
发帖数: 663
35
这个。。。 可以超过版上所有的神童了, 严重怀疑中。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刚 刚3岁,索菲娅就能够阅读《小妇人》的简写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并用中
: 文写出100个字的短文,还不包括其中的数字。
: 我从跳舞的文字中看到了这个。

1 (共1页)
相关主题
你们说推荐一套书
ZT河南高考零分作文:兔子 你傻啊?! (转载)老大,问个问题
也来摆摆钢琴这事读书笔记--虎妈的战歌,还有人看吗?
第一次家庭会议教会
凶妈妈的育儿经: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组图) (转载)嘿嘿嘿
还有一篇Chua妈文章,一代不如一代?(这篇不错)翻了翻奥数教材
今天发个神经什么样的art class才好?
培养孩子reading的建议我来搬点旧的东西----麻省KINDERGARTEN研究报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索菲娅话题: 露露话题: 孩子话题: 父母话题: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