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anFrancisco版 - 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主题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话题: 融入话题: 中国话题: title
进入SanFrancisco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u***************r
发帖数: 11227
1
发信人: duduooo(不死之神), 信区: SanFrancisco
标题: 外国人的圈子真的很难融入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14 10:03:36 2017,GMT)
这显然不只是语言问题,更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就是文化问题。好比在国内,
因为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国人精神层面依然有“跪着”的表象,使得直至今日,“外国
人”在中国依然是个高一等的存在。尽管如此,那些极个别真的谈得上“融入”了中国
人圈子的外国人,基本上毫无例外,都是在文化层面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皈依”的家伙
。其他还有不少在中国的外国人,貌似跟很多中国人混得很好,但稍微观察一下就不难
看出,也并非他们“融入”了中国人圈子,而是他们作为“外国人”的存在,于是吸引
了不少想要融入“外国”这一概念的中国人而已。我们再退一步,哪怕只谈那极个别“
皈依”得比较彻底的在华外国人,过了一开始猎奇的新鲜劲儿,他是否真的就能融入“
我的圈子”?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不论是共同学业事业经历,还是共同文化记忆,都不
是一个外国人单纯“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个几年就能找补平的。
放到美国也是类似。更多的混得好或者不好的中国人(特指第一代),大多符合凭本事
赚钱,然后自娱自乐的框架。其中不少,或许包括我,也能跟相对很广泛的美国人混得
其乐融融,但我心知肚明,这绝对谈不上是“融入”,只不过是不同文化属性的族群,
被放在类似“职场”、“学界”等特定范畴下的相安无事。
但确实有一些“融入”得很好的第一代中国人,对其观察的感知也毫无意外,与那些能
很好地“融入”中国人的在华外国人无异:他们在文化层面,甚至在国家/民族认同感
层面,正在或已经完成了“皈依”。
对于这种文化层面“皈依“的性质,我不好断言是否一定是“此消彼长”,即,是否一
定会是,一个人更具有他文化的种种属性,就必然意味着对自文化属性的全部或部分放
弃,甚至是主动贬损和矮化。但纯粹从个人观察来看,这一说法似乎与个人统计印象相
符度很高。从这个角度讲,确实,只是谈“难易”,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也确实就是“
年龄”和一个泛泛的“自我认同”:年龄越小,需要“放弃”的内容越少,自然相对更
容易;而缺乏自我认同的人,或者说,那些本就没什么文化的人,或者是不为自文化感
到自豪/为自身文化属性感到羞愧的人,或者是在自文化环境中受到压制的人,也自然
相对更容易。
v********s
发帖数: 494
2
要融入干嘛,自己过的开心就好。
大家友好交往。
1 (共1页)
进入SanFrancisco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unidentified_title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话题: 融入话题: 中国话题: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