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写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小学老师写63首诗做期末评语
砂子塘小学的肖朝辉老师
小学初中的时候,一到期末,除了成绩,老师的评语是小编最期待的啦,因为我想看老师怎么变着法夸我。
你收到过哪些评语,你的老师是在一本正经的描述?是苦大仇深地向家长告状?还是卖点萌,打温情牌?或是干脆用上“淘宝体”“凡客体”,跟上时代的潮流。
砂子塘小学的肖朝辉老师的期末评语别具一格,她为全班63名同学每人都写了一篇小诗,作为学期末的评价与祝福。她说:“孩子,我为你写诗,愿你们——我的孩子们怀诗意她生活态度,过诗意的美好生活,拥诗意的尚善人生……”
肖朝辉,2010年广西师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砂子塘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12、2013、2014连续三年获得“雨花区优秀辅导员”称号,2014年被授予长沙市雨花区“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榜样”荣誉。
从2015年年初开始,肖老师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中午休息的藤椅上,晚上散步的草坪里……用手机的“记事本”为孩子们写诗,她想文字来记录同学们的美好,分享与学生的一点一滴。
肖老师亲述写诗过程:个性评语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影响很深
“学生操行评定”俗称“评语”,是家长最盼而班主任最怕的事。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莺歌放在铁轨上的百合。
一群年轻人来到山海关。
莺歌俯下身,将一株百合放在铁轨上。这是他在山海关火车站附近买的,15块钱。“一株百合是孤独的,我期待这一株能装饰锈黄的铁轨。”莺歌没跟其他人结伴,独自走着。走了一段路,他拿出海子的诗集,在铁轨上放声朗读。
这是一场纪念诗人海子的活动,2016年3月26日,30个80、90后的年轻人分别从北京、天津和吉林汇聚到华北平原秦皇岛山海关的一段废弃铁轨上。这一天,阳光灿烂,人影映在北方的土地上。
27年前的春天, 1989年3月25日清晨,诗人海子从北京昌平来到山海关,一直待到第二天,26日下午5时多,海子在秦皇岛龙家营至山海关间的铁道上卧轨。如今,这段铁轨已经废弃,但他卧轨的具体地点,仍是个谜。
八十年代底下的大学生,作家野夫曾说,那时他们充满了理想,和改造社会的热情,要奔向远方。
列车碾过,一个时代在隆隆的车声中远去。而诗人的赤子之心,火焰般的热情与力量却穿越时空,在与他一样的年轻人心中,成了诗。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以梦为马》
从山海关火车站乘汽车出发,到老龙家营火车站所在地将近3...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3
写诗一味追求用典,特别是冷典僻典一样。
开始有人写诗用典,后来有人写诗纯用典,在后来有人不会写诗,只好堆砌典故,
到最后这类风格被人耻笑。
你们所谓古文水平好的人,连这个都不知道,也还好意思发言啊。
作文作文,作的是文,不是作字。
s*******w
发帖数: 2257
4
悼念诗人雷抒雁,重温《小草在歌唱》
2013-04-17 19:08:04

风说:忘记她吧!我已用尘土,把罪恶埋葬!雨说:忘记她吧!我已用泪水,把耻
辱洗光!是的,多少年了,谁还记得这里曾是刑场?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谁还想起
,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上?只有小草不会忘
记,只有小草在歌唱。唱得那样凄凉;唱得那样悲壮!
老高按:中国著名诗人雷抒雁,2013年2月1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
30年来,已经有无数熟不拘礼的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诗人去世。年长的一辈就不说
了,同辈人中,也已经有饶庆年、顾城、陈所巨等多位富有才华的诗人辞世。雷抒雁我
不敢谬托知己,虽然他奖掖后进,题签了他的诗集送给我,但这位诗坛老大哥,又是军
人,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点主旋律诗人(那时没有这个词儿)的架势,尽管开会时多次见
面,我竟没有与他深谈过。后来我远离故土来到美国,更无缘见面了。
如今,悔已晚矣!雷抒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作道路,我不甚了然,但是
七十年代末,他写张志新的那首诗《小草在歌唱》,在当时堪称不胫而走,感动了无数
人。为平反冤假错案和...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5
中国作协称武汉官员获鲁迅文学奖诗集水准较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22:59 红网
红网长沙10月21日讯 (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周清树)车延高及其“羊羔体”诗歌
在网上继续走红,网友调侃:“梨花体”神马的都是浮云,速来膜拜“羊羔体”。鲁迅
文学奖诗歌终评委员会副主任雷抒雁强调,《徐帆》等引起争议的诗歌并不在获奖诗集
《向往温暖》中,他虽然不认可车延高(车延高博客)零度抒情的说法及《徐帆》等诗,
但他认为,诗集《向往温暖》能达到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标准。
继20日的网络热议后,车延高及“羊羔体”迅速拥有自己的百度百科,模仿“羊羔
体”作诗成为网络一大潮流。网友总结,在写字的过程中适当的敲击回车就是最简单的
“羊羔体”诗,网友“打车回火星”在微博http://t.sina.com.cn写到:今天/朋友告诉我:你一直在用羊羔体/我穿越了/因为我不明白什么叫羊羔体/然后/我打开了百度/轻轻敲入羊羔体/....。。我懂了/
针对网友质疑,20日晚,车延高在个人微博做了“欢迎大家指正”的简短回应。截
止记者发稿前,评论已有236条,大多数网友表...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郎郎这人够可以的
张郎郎 在死刑号的日子
监狱里的颜色很单调,回来这一路上,看四周的环境真是眼花缭乱。我妈就说:“
郎郎,要是眼睛累,你就闭上。”我说:“没事儿,挺好看的。”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实习记者 覃宪秋 发自北京
2月,共和国国徽设计者张仃辞世,儿子张郎郎从普林斯顿大学飞回奔丧。谈论生
死,共话往事,原来这个还有些英俊的、喜欢说笑话讲故事的老头儿,曾经是诗人郭路
生(即食指)的引路人、遇罗克在死刑号的狱友、陈丹青的教员,并与国内地下诗歌运
动渊源深切。
1943年11月,张郎郎出生于延安,在“马背摇篮”里长大,是名副其实、根红苗正
的“红二代”。他跟着一路打仗的部队进了北京,在像“育才”、“一○一”、“四中
”这样干部子弟成堆的学校上学。那个饥饿而又狂热的年代,无数少年被压抑住的光芒
,他却轻轻巧巧、活活泼泼地如数绽放出来了。
1962年,还是中学生的张郎郎在母亲陈布文(曾为周恩来秘书、国务院秘书,当时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文学)支持下创办“太阳纵队”地下诗社。
诗社成员多半出身于干部家庭或艺术家庭,对社会上的残酷和严峻“不甚了解,至
少觉得与我们无关”。而他们享有的书籍、画册、电影等“精神资源...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7
一个小时成文,方舟子的文字功底和搜索能力非一般的强悍。
http://fangzhouzi.blog.hexun.com/85703763_d.html
“国学大师”李敖在一个小时前发了一条微博,算是作为对我在一个多月前批评他的
文章《“国学大师”乱“捣衣”》的回应:
【@哈囉李敖 可知道 48,900 的意义?那是唐朝人写诗的总数,也是我读过的唐诗
总数。只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无法想象我多么用过功。用功的我,顺便亮一首:
「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有人说唐
朝军人无绵衣,请读这首当时人自己的诗吧,别跟李敖比学问了。】
李敖声称唐朝人写诗的总数是48900首,而他全部读过。其实48900首是康熙皇帝在
给《全唐诗》写序时说的:“共得诗48900余首,凡2300余人。”康熙皇帝(或其代笔
者)并没有认真算过《全唐诗》总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日本学者平冈武夫曾一首首统计
过,发现康熙皇帝少算了,其实《全唐诗》总共收录的诗有49403首。但还有一些现存
的唐诗被《全唐诗》漏收的。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在1992年出版《全唐诗补编》,共收
录《全唐诗》漏收...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127
8
来自主题: Talk版 - 让人发笑的歪诗
2月14日,李洪志又发表了一首歪诗。同他以往发表的所谓的“诗”一样,该“诗”
不仅形式上不讲韵律,不经平仄,而且自选词语。内容上更是牵强附会、东拼西凑、谎
话连篇,类似“顺口溜”一类的东西,居然作为“诗”来发表,贻笑大方。看来,李洪
志需要补一补课。不仅是要补语文课,而且要还补道德课、历史课、物理课、天文课..
....
诗歌是一种非常高雅的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
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令人发笑的
是,法轮功教主李洪志,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邪教头子居然动辄“写诗”,以扮高雅,
然而,令李洪志难堪的是,只要他一写诗,上帝就发笑,看看吧,这一次,李洪志刚在
明慧网上挂出《正念》《烧红魔 炼金钢》就招来一片嘲笑声,网民争先要指教李洪志
,要给李洪志上课,因为李洪志的“诗歌”实在是不堪卒读,语病比比皆是。在这里,
笔者也给李洪志补一补语文课,让李洪志知道他在“诗”中出了哪些丑。
——不懂短语的结构。在《正念》一诗中,李洪志写道:“击风电掣上九霄……”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短语叫“并列短语”,即一个短语内的两个词的结构一致,...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9
搞文艺体育的 如果靠这个吃饭 不能地位高 否则大乱。文体是业余爱好 比较合理。唐
代诗人 写诗大部分是副业 人有正经职业 写诗是有感而发 不是谋生手段。比如白居易
你把诗人当第一头衔给他排在当官之前 他一定觉得这是侮辱。现代诗人为写诗而写诗
结果写出来些神马东西 自己还憋出精神病 自杀的一大把。古代中国技术远不如现在
但认为人人应有正经职业 专业搞精神文明就偏离了轨道地位不能高 是真知灼见 是无
数次血的教训总结出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p*******n
发帖数: 482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发信人: usawinwin (win), 信区: NewYork
标 题: 这是诗歌还是废话?国家级女诗人竟写出这样的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0:25:34 2011, 美东)
引导语:随便摘录赵丽华被放到网络上的一首诗,就会发现网友之所以如此“亢奋”的
原因。他们发现:写诗原来如此容易,只要会打回车键就会写诗。一句话拆成几段后就
成了一首诗了。对这样的“诗”,“评论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更令网友愤而不满。
作 者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
几十家报刊开辟随 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担任第二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多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
廊坊。
赵丽华的作品选读: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2396
11
引导语:随便摘录赵丽华被放到网络上的一首诗,就会发现网友之所以如此“亢奋”的
原因。他们发现:写诗原来如此容易,只要会打回车键就会写诗。一句话拆成几段后就
成了一首诗了。对这样的“诗”,“评论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更令网友愤而不满。
作 者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
几十家报刊开辟随 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担任第二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多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
廊坊。
赵丽华的作品选读: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 阅读全帖
q**j
发帖数: 10612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发信人: usawinwin (win), 信区: NewYork
标 题: 这是诗歌还是废话?国家级女诗人竟写出这样的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0:25:34 2011, 美东)
引导语:随便摘录赵丽华被放到网络上的一首诗,就会发现网友之所以如此“亢奋”的
原因。他们发现:写诗原来如此容易,只要会打回车键就会写诗。一句话拆成几段后就
成了一首诗了。对这样的“诗”,“评论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更令网友愤而不满。
作 者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
几十家报刊开辟随 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担任第二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多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
廊坊。
赵丽华的作品选读: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2396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York 讨论区 】
发信人: usawinwin (win), 信区: NewYork
标 题: 这是诗歌还是废话?国家级女诗人竟写出这样的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0:25:34 2011, 美东)
引导语:随便摘录赵丽华被放到网络上的一首诗,就会发现网友之所以如此“亢奋”的
原因。他们发现:写诗原来如此容易,只要会打回车键就会写诗。一句话拆成几段后就
成了一首诗了。对这样的“诗”,“评论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更令网友愤而不满。
作 者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
几十家报刊开辟随 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担任第二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多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
廊坊。
赵丽华的作品选读: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14
中国古代对待围棋的态度是对的,日本喜欢细致,从唐朝学啥都觉得好,奉若神明。实
际上下棋唱歌写诗这些当职业就是下三滥的,古代著名诗人大多本职是官员,他们是不
会称自己诗人的,写诗只是有感而发,有生活体验写诗才有意义,为赋新词强说愁,很
早中国人就意识到这个是邪路。现代写诗画画的进入了职业误区,结果大把的精神病自
杀。
a*********7
发帖数: 30080
15
梨花早赏过无数次了,没什么新鲜的。新鲜的是那两首写张无忌的,哈哈,没看过。张
无忌学太极分明是在练了九阳神功和大挪移之后的。他之前跟三丰兄在一起的时候,还
没太极功夫呢。
发信人: usawinwin (win), 信区: NewYork
标 题: 这是诗歌还是废话?国家级女诗人竟写出这样的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0:25:34 2011, 美东)
引导语:随便摘录赵丽华被放到网络上的一首诗,就会发现网友之所以如此“亢奋”的
原因。他们发现:写诗原来如此容易,只要会打回车键就会写诗。一句话拆成几段后就
成了一首诗了。对这样的“诗”,“评论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更令网友愤而不满。
作 者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
几十家报刊开辟随 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担任第二届鲁
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第多届柔刚诗歌奖评委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
廊坊。
赵丽华的作品选读: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阿W:从下象棋到码字砌墙zt
(老看到有人说张三码字能力强, 李四有干货, 而王二麻子水平比较低之类的话, 我觉
得码字也就是有话要说吧, 陈五眼里的文字天才可能是马六眼里的下三烂, 我自己也说
不清楚, 但这篇说得还有点意思, 就转了)
我会下象棋,下得不太好,但也不是太糟。从小学三年到研究生,都是与身边同学或亲
友消遣性地下下,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我的棋技给了我一点点自信,但从来没有过特
别出人头地的印象,也没有被对手特别瞧不起的时候。研究生以来,快二十年了,几乎
就没再下过,也没觉得少了什么。象棋是我学业之余不多的消遣方式之一。要论最快乐
的消遣方式,我会数打牌第一。象棋给我带来游戏的快乐,带来了学业之外的能力表现
的自信。但是,我仅仅把象棋当消遣方式,没当艺术追求,也没当自我价值实现的寄托
。我下象棋,围棋也一样,从来都是起手不悔,落地生根。人家宰我鸡(车),杀我象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我从来都是等闲视之。赢了,我会略微兴奋两三分钟;输了,
我只会苦笑两三秒钟。除此,无它。
有些人下完之后,很喜欢复盘,分析分析关键性的得失在哪里。我不太喜欢复盘,完了
就完了。要么再来一盘,要么拉倒。有些人喜欢看棋书,研究...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敖的诗
几乎没怎么读过李敖。对于他,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他著名的狂言: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
,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李敖李敖李敖。他以杂文见称,我也许零星读过一些,也
许没有读过——大概应该读过一些罢? 还慕名读过他的"小说"法源寺,翻了十几页,
下决心人生苦短男人何苦为难男人?于是也就扔下了。
近日听说原传为朱令译作的《大麦歌》实为李敖译作(略有不同),不经意与人由该译
诗讨论到了李敖的古/近体诗水平。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如果《大麦歌》是朱令高中所
作,作为一个高中理科生的习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堪称优秀; 但如果不计作者年龄
身份,专看作品,那么作为译诗,有不“信”之嫌; 如果撇开翻译中的“信”光看这
首诗本身,倒可以称得上诗词爱好者中的佳作。现在知道了作者是李敖,要从这首诗判
断李敖的诗词水平,那得看这首诗在李敖作品中地位如何,是他的上上之作还是普通作
品,甚至只是年轻时候的劣作 -- 这将决定李敖的诗词水平相当于普通诗词爱好者
、高水平的诗词爱好者还是顶尖的诗词爱好者。
所以我以为光凭一首诗不好下断语,须多读几首——一时好奇,便四处寻李敖的诗读。
于是一生中的数小时光阴就这么浪费。
网上搜...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89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人物素描--Jeremy
Jeremy是个安静的男孩,很瘦,五官跟身材一样单薄,又因单薄显得有些突兀,所以说
不上好看,却有种疏朗干净的意味。他金色的头发留到齐肩——像所有天生的金发一样
,太阳照得到的最外层是发亮的金色,不常受日照的里层则是深褐色。每当他用四根手
指把长发往后梳理的时侯,亮金与暗褐斑驳错落,就让人想起夕阳西下的水面。
暑假的答疑室里通常很清闲。作为数学系的高年级学生,Jeremy在这儿打些零工。于是
当我坐班的时候,也就常见他趴在不远处的桌子边辅导外系学生的数学作业。但我们只
是打个招呼,从未说过话——直到有一天,我正埋头读着New Yorker, 忽听他的声音问
道:“对不起,你觉得这个特殊解应该怎么找?”
他弯腰站在桌边,咬着铅笔,带来的果然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要睚眦尽裂的非线性微分
方程。以我的经验,特殊解只能靠蒙,于是斟酌半天,在纸上瞎蒙了一通。还没等我算
出最后的答案,Jeremy看上去就已经很信服。他道了声谢,拿着我的涂鸦回到了最初提
问的学生身边。我松了口气,重新拾起New Yorker读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一阵书本悉索声让我再次抬起头,只见Jeremy拎着书包走向门口的背影
—...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19
张贤亮在《绿化树》里写出过最让我心动的性爱描写之一:在农村土房子里,一个狭窄
的空间和一个逼仄的时代,一个雪白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从容,既富有优雅的魅力又紧
紧地贴着地面,使她作为一个命运不可掌握的人短暂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这种掌
控还是被损毁在生活里,而美只有在被极力赞美之后,美的毁灭才显得惨烈。十几年后
,我读了雷晓宇与张贤亮的对谈,性是其中最直接的话题,一个40岁结束处男身份的人
,拥有数不清的性伙伴,恋母,老年求佛,对采访者完全袒露,这个采访缺少些优雅,
但毛糙糙的,充满力量。
本文发表于《智族GQ》杂志2013年7月刊,原标题为《男人七十》,转载请在相同位置
注明此来源。
张贤亮:一个40岁开始第一次性爱的男人归于佛教前如何追求狂欢而不沉沦的人生
作者:雷晓宇
张贤亮今年77岁。他可能是中国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商人里最会写小
说的人。早在很多年前,他已经名利双收。但是,很少有功成名就的人选择像他这样度
过自己的晚年。他离乡背井,离群索居,但仍然过着一种富于活力的生活。他说:"我
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我从来不觉得我有77岁,我觉得我好像才17岁。我最羡慕的人就
...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诗人为什么多自杀
无病呻吟不好。有病呻吟也不太好。诗不是呻吟,诗是无声的歌唱。
诗人为什么多自杀?那是因为,不自杀的诗人你不知道。比如这个许立志,他不自杀,
你就不会知道他。诗人多自杀,并不是事实,而是一个媒体传播现象。这个现象反映了
大众的渴望。大众渴望看到有人死,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有人死。
正如芙蓉姐姐、凤姐的走红,正如梨花体、羊羔体的走红,都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公众
内心的渴求。是无数个你我,是当前这个畸形的社会,造就了这一切。
所以人要有定力,要有自己筛选信息的一套办法。不然,你看到的,就只能是你的本能
想让你看到的。你将看不到事实,也将看不到自己。
死亡不会给诗歌增色,死亡只会给八卦添料。
中国几千年历史,有几个伟大诗人是自杀的?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坚韧,王维的空明,
陶渊明的闲逸,苏东坡的豁达……历史选择一个人,永远是基于一个人积极的那一面。
所以海子和顾城不可能成为永恒的诗人,历史和文化最终会过滤掉他们。
这个人的诗怎么样?人都死了,就看两眼吧。说实话,自杀的诗人,他文字中肯定藏着
黑洞。一般我不会去主动研究这些作品,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我也不相信一个自杀的
人,会有多么横溢的才华和成熟的技艺...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458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纪念汪国真
我想发在诗版,无奈我却不会写诗。早知道这里是大儒侠隐的天地,贴在这里如果不合
适还请原谅。
我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诗人的年代。小时候除了李白杜甫,仿佛当代的诗人只有
汪国真和席慕容。我对他们的认识是从字贴上开始,我对他们的热衷是因为想写诗给心
仪的女孩。那时的我,总是觉得没有诗的情书是拙劣的,没有诗的爱情是可耻的。可惜
我终究没有写出像样的诗,不久就为各种各样的竞赛考试淹没,开始站在另外一头沾沾
自喜。于是写诗变成了抄诗,把诗人的诗抄在小纸片上偷偷扔进女孩的书包。
其实我又有什么资格来悼念诗人呢?他在世的时候,我也有好多年不去读他的诗了。席
慕容还活着,我也不读她的诗了,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打算再去买一本她的诗集或者去台
湾拜访她。诗人死没死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诗在我这里已经死了。曾经把歌词当成诗
来读,一边对着歌本唱着歌,一边慢慢的去体会其中的诗意。可惜歌词终究是歌词,诗
也终究是诗。有人把汪国真的诗谱了曲唱出来,我认真的去听了,也试着学唱,可惜总
是难以投入,最后也就放一边了。倒是好多歌词,只要听一遍就难以忘怀。比如“爱情
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看着你坐着小车潇洒的远走,留下...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180
22
余丛的诗
●火车
它向前行驶
它向前
前是没有终点的
它向
向并非方向
它,火车一样
只不过行驶
比想象的要慢
●上网
指头在键盘上
不是弹钢琴
是登录
眼球在屏幕上
不是看电视
是发帖子
一个人坐在那里
不是在做功课
是泡伊妹儿
只有电脑
耐得住性子
不声不响地上网
●一支烟的光阴
从点燃到熄灭
一支烟是短暂的光阴
是燃烧的过程
他拒绝着过滤嘴
和被过滤的尼古丁
一支烟的经历
是忽明忽暗的一生
并没有考虑
或写下一段纪念的文字
它仅是掉落的烟灰
一截一截地
完成一支烟的工夫
●欲望
母亲是个坏女人
她的爱影响我的一生
她使我至今自卑
至今在人群里不敢抬头
她的爱是辱骂
和打不停手的专制
她过早地恨铁不成钢
她的爱是恶毒的
我躲藏在门后
我的膝盖不停地哆嗦
是母亲迫使我跪下
是她让我认错
我狠狠地说:不
从此对站立
有着一股狠心的欲望
●我攥紧,拒绝松开写诗的手
这一只右手,在我的眼里。比左手重要
因为它会写诗,所以我攥紧——
我知道,有时候攥紧的是烧红的铁条
有时候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但,我拒绝,松开写诗的右手
即使它大部分时候,不是在写诗
而是握着笔,发呆
写不出一句令左手欣慰的诗句
c*****d
发帖数: 7143
23
他这个访谈很有意思。。。
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
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
写不完的小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到
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
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
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
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再一想,
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
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歌得以顺利发表。以此为界,我们年轻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此
发生逆转。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他因此被划为右派。此前,他是世家的孙少爷,祖父
和父亲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家住在上海高恩路的洋房里。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这个
名字的街道了。不过,网络是个宝库,...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4262
24
茸茸没错。不写诗才是正常的。所以我从来不在别处写诗,我爹我娘也不知道我写诗。
我的老师朋友同学也没人知道我写诗。所以他们看我满正常地。
m*h
发帖数: 850
25
来自主题: Joke版 - 人物素描--Jeremy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Pookie (小船芝麻),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人物素描--Jeremy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3 16:29:25 2013, 美东)
Jeremy是个安静的男孩,很瘦,五官跟身材一样单薄,又因单薄显得有些突兀,所以说
不上好看,却有种疏朗干净的意味。他金色的头发留到齐肩——像所有天生的金发一样
,太阳照得到的最外层是发亮的金色,不常受日照的里层则是深褐色。每当他用四根手
指把长发往后梳理的时侯,亮金与暗褐斑驳错落,就让人想起夕阳西下的水面。
暑假的答疑室里通常很清闲。作为数学系的高年级学生,Jeremy在这儿打些零工。于是
当我坐班的时候,也就常见他趴在不远处的桌子边辅导外系学生的数学作业。但我们只
是打个招呼,从未说过话——直到有一天,我正埋头读着New Yorker, 忽听他的声音问
道:“对不起,你觉得这个特殊解应该怎么找?”
他弯腰站在桌边,咬着铅笔,带来的果然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要睚眦尽裂的非线性微分
方程。以我的经验,特殊解只能靠蒙,于是斟酌半天,在纸上...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62
26
文/六神磊磊

很久没有聊唐诗了,今天来聊一聊。
话说,有这么一位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却老遭人呛,被说
成是喜欢举报,爱抱大腿、爱挑事,还被质疑抄袭别人的作品。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黄安先生,今天也不讨论黄安的事。
我所说的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宋之问。
你可能会说:宋之问?这是谁啊,是个小人物吧,我肿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这可不是小人物。我列举他三点超牛的地方你就明白了:
第一是诗很牛。直到今天还有学者说,中国的公元八世纪,是“沈宋的世纪”,其中这
个“宋”就是宋之问。
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读懂他的这一句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第二,宋先生不但会写诗,据说还会很多绝技:举报、撕*、抄袭、宫斗……如果去演
太子妃升官记一定很无敌。
要知道,在唐代的大诗人里,有些人是很不擅长宫斗的,比如李白,进宫没几天,就被
对手给斗趴下了,皇上对他各种嫌弃,最后干脆轰走了事。
但宋之问先生却堪称宫斗高手,百撕百胜,比李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第三,也是最厉害的一点:他的很多场宫斗,都是为了泡一个妞。
按说唐朝的风流诗人可不少,杜牧、元稹、白居易、李商...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1140
27
来自主题: LES版 -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我的诗之所以被误会成仓央嘉措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因为人们首先误会了仓央嘉措
——把他视为了佛门情僧,所以但凡是有宗教元素又有爱情味道的诗句,都一律被放到
了仓央嘉措的头上。三百年前被误会成放荡形骸的他,今天竟被误会成了情深似海,其
实是更不堪的一件事。被废黜的仓央嘉措是寂寞的,但是被作为情圣崇拜的仓央嘉措更
是孤寂的,他注定从一开始就被误会,并且一直被误会下去。”
分享西安《华商报》采访的原稿,也许能一次性回答很多人的疑问。
1、你好,看你的诗,很多读者都觉得你是一个很神秘的人,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
己吗?
多多:我并不神秘,不喜欢谈论自己只是因为我平凡。小时候读书、考试,长大了求职
、工作,这几年无业、大龄,好像就是这样吧。
2、你是广东人,为什么会起扎西拉姆·多多这个笔名,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吗?
多多:其实“扎西拉姆·多多”是我刚开始用博客的时候的网名。“扎西拉姆”是皈依
的时候上师给我起的法名,是“吉祥天女”的意思, “多多”是朋友唤我的小名。在
西藏,“扎西拉姆”大概是最普通平凡的一个名字了,在后面加上“多多”,就是为了
怕重名注册不了ID。
3、对于你的诗歌,读者最熟悉的...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46
28
略论杜甫诗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胡晓明
杜甫的时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通过科举制度,上层社
会已向士人群体开放。凭学养、才智、志气,每一有作为的士人,
皆有更大的可能以实现其应有的人生价值。同时,科举制度已规定
了可以试诗"赎贴",以部分代替"贴经"的旧例;诗赋文章已成为进
士科举考试的重心,这更是极大刺激了广大士子写诗的兴趣。但是
我们追究至底,这写诗的集体意识中,有两类最显著的心态,一是
审美的心态,一是功名的心态。审美的心态是广大士人对大自然
美、对人的感情生命的美、对辞章的美的发现与自觉。功名的心态
是广大士人对于凭借语言文学的优势以攫取世俗的人生价值的自
觉。超乎此两类动机而对自我生命有真实的发问者,毕竟是不太多
的。杜甫无疑是写诗的黄金时代的产儿,可是当我们顺着编年的顺
序,去探究去追问杜甫写诗的目的,究竟是为何?不能不承认,他
已渐渐地、自觉地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他有意识地、认真地已将
诗作为他人格生命的显示。要是没有杜诗,很可能中国诗就会顺着
文苑传统的优势,愈渐滑向一种形式意义的美感价值,或顺着科举
考试的路子,愈渐沦为一种世俗功利的价值,或顺着感性生命的张
s**t
发帖数: 17016
29
来自主题: Arts版 - 梵高的一生
对市场,我不怎么懂。驾驭市场的难度估计也不会低于创作的难度。
我喜欢写诗,因为写诗可以给我带来满足感和充实感。写诗本身如果不能带来快乐,就
算能给我荣耀或者利益,也避免不了越写越累的结局。我不知道画画是什么情况,写诗
,越到后面越难写,因为前面写出来的东西越多,负担就越重。总不能重复自己,总是
要超越以前的自己,才会有继续写的意义。
每个人的创作之路肯定不一样。我上面说的那些,也许只适合我这样缺乏天分却又有点
偏执的人。更何况我没画过画,所以免不了说门外话。^_^,你批判着看。觉得有点用
就听听,觉得没用就忽略。
s**t
发帖数: 17016
30
来自主题: Arts版 - 梵高的一生
对市场,我不怎么懂。驾驭市场的难度估计也不会低于创作的难度。
我喜欢写诗,因为写诗可以给我带来满足感和充实感。写诗本身如果不能带来快乐,就
算能给我荣耀或者利益,也避免不了越写越累的结局。我不知道画画是什么情况,写诗
,越到后面越难写,因为前面写出来的东西越多,负担就越重。总不能重复自己,总是
要超越以前的自己,才会有继续写的意义。
每个人的创作之路肯定不一样。我上面说的那些,也许只适合我这样缺乏天分却又有点
偏执的人。更何况我没画过画,所以免不了说门外话。^_^,你批判着看。觉得有点用
就听听,觉得没用就忽略。
R*****g
发帖数: 682
3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余秀华的诗 是诗又不是诗
余秀华说她不关心人类之类的大问题,只管自己过日子。这话听起来大逆不道,但
对写诗,这是王道:认真生活,忠于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召唤而写作,才有可能写
出打动他人的诗。
微信上转发来转发去的文字太多了,段子类,养生健康类,风光旅游类,人生指南
类。有的根本不值得点开来读。但是,一位诗人和她写的诗在微信上热传,余秀华是少
有的。微信传播的一个特点是,纯个人的、自发的行为,不受外人支配,只有自己真正
觉得好,才会去传。在此之前,人们大多没有听说过余秀华这个人。如果她的诗不能打
动人们,其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是不可能如“病毒般蔓延”的。余秀华是一个现象。
余秀华促使我们再次思考一些跟诗有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消费
社会中的人们还是否需要诗?是否会读诗?余秀华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在
余秀华的启示下,一些思考或许会有所突破。余秀华的启示,甚至超出了新诗创作这一
领域,具有更普遍更广阔的意义。
关于新诗创作,以前有一句最毒舌的断语:读诗的人和写诗的人一样多。意思是诗
人们在自娱自乐,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读诗、关心诗的死活。现在来看,这话又对又
不对——在余秀华出现之前,可能是...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glory0607(without), 信区: Literature
标题: 为什么你读不懂现代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Jul 28 08:38:18 2017,GMT)
这其实是个特初级的问题。但这种笑话并不鲜见。
我少年时订阅《通俗歌曲》,记得其中一期有文章讨论齐秦《狼》的歌词,该不该
用“一匹”这个量词。不必说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一匹狼”或“七匹狼”的说法,当时
正在读高中的我都很惊讶,这也需要争论吗?那时在大陆的语言习惯中,常用于狼的量
词应该是“条”或“只”,而“匹”作为量词一般用于马骡。但只要稍微读过一点现代
文学,就会知道在二三十年代,匹这个量词是常用于狗类的。鲁迅、林语堂的文章里都
有这样的例子。台湾的书面语言更多继承了现代文学的用语习惯,所以齐秦说“我是一
匹来自北方的狼”,是毫无问题的。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某些你看似无法理解的问题,在专业领域里早八百辈
子就被讨论过了,而且早有定论。比如你读不懂现代诗的问题。就像现在肯定还有人接
受不了绘画要用裸体模特。我该怎么跟你解释呢?我相信一个画家也未必能说服你。如
果...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LVMz(帝都), 信区: Literature
标题: 机器人写诗歌,不要轻视也不要恐惧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Aug 21 10:31:31 2017,GMT)
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
。今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
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8月19日,小冰开设专栏“
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
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强烈讨论。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引起社会轰动和震撼,并一次次打破了人类的认知局限,不
得不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先是在机械式体力劳动方面,逐步取代了人类
,“机器换人”成为工业4.0的一致认同,亦引发各界对失业的争议。
机器人在智力方面的进步,更加令人感到不安,如今机器人不仅在国际象棋、围棋等顶
尖智力游戏里,战胜人类高手,并挺进艺术创作领域,会唱歌、写财经评论、写诗、开
专栏,展现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对语言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丰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这的确是个艰巨的工作,准确的说,应该还是个复杂的工作,楚明秋鉴别,狗子咸鱼干
分别装货,狗子负责将他鉴别出的装麻袋,咸鱼干将真正的废品清理到车的一角,作了
一个多小时便有点不耐烦了,咸鱼干老实不敢说,狗子便在那嘀嘀咕咕。
“哥,甘脆再买点麻袋,全装进去,然后咱们刨个坑埋了,以后再来取。”
狗子顺手接过楚明秋扔过来的画,也不看便装进麻袋里,十几条麻袋已经装了六条
,全都鼓鼓囊囊的。
“哥,这样不行啊!这样带回去,他们问起怎么说,说你在上海收破烂,还不让人
笑话死。”
楚明秋终于停下来,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再看看清理出的东西,尽管做
得很粗糙,可还只是清理出四分之一,要全部清理出来,只是时间恐怕就晚了,邮局恐
怕已经关门了,那时便只能拉回招待所,他倒不怕被嘲笑,可问题是不好解释,葛兴国
他们问起,怎么解释。
“咱们是得加快速度,这样吧,狗子,你也来,你作粗检,咸鱼干,你负责装袋。”
狗子嘀咕道:“装错了,你可别怪我。”
“少废话,快干!咱们干到四点,剩下的再说。”
狗子闻言这才不说什么了,低着头在纸堆中寻找,咸鱼干接过麻袋,在俩人中来回
接收。
速度加快了,到四点时,已经清理出一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传说中,凡人转生之前
传说中,凡人转生之前,都要喝下孟婆汤,才会忘记前世所有的烦恼和爱恨情仇;不过
根据记载,隋唐有些人却偏偏记得自己的前世,就像拥有超强大脑,令孟婆汤都会失效!
唐玄宗有一个女儿名叫太华公主。民间传闻,她的前世是其曾祖父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于名门贵族,唐太宗册封李治为太子时,同时册封王氏为太子妃。李治登
基后,王氏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后来王皇后不幸被武则天杀害,死得很惨。
太华公主的母亲是武惠妃,公主在母妃面前,从来没有露过笑脸,而且见到武惠妃就很
生气。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从小在王宫中长大,受到武氏宠爱。
太华公主小时,有一天忽然索要念珠。宫人问她哪里有什么念珠?小公主一直坚持有。
宫人每天都陪在公主身边,照顾她饮食起居,从来没有见公主拿过什么念珠,当然也就
不知公主说的念珠在哪儿。
当年,王皇后惨死后,她生前居住的宫殿,一切器具用品都还保留着原样。有一天,保
姆抱着太华公主经过王皇后住过的宫殿,公主回头,用手指著那座宫殿说:“我的念珠
就放在殿内宝帐的东北角。”后来,宫人真的在王皇后的宫里找到那串念珠。
于是,王皇后转生为太华公主的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再续父子缘 顾... 阅读全帖
f*x
发帖数: 196
3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给我一个承诺- 也求指点
我就是这样一个同好。:-)
我想诗歌需要的是激情和感动,和科学是不相容的,虽然一个研究科学的人
可以去写诗,一个诗人可以去作研究。也许有人能用科学的严谨精神来
写写诗,但是不合适用写诗的情怀去研究科学工程。
我认为政治就是一门科学。而爱情不是。所以还真让人说着了:爱情比
政治更有资格写诗。^_^ 看到一个人用诗歌的方式表示爱情的苦恼迷茫
幸福和希望,我觉得很正常;看到有人充满激情地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观点并希望以此来影响别人,我的感觉就好比看到用华丽的文采来写
计算原理,不是说这个计算原理不好,而是这种表达方式非但不能更好
地说明道理,反而有反作用。比如看到“用诗人的豪迈气质指点江
山”之类。
ANYWAY,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只要诗歌还存在一天,总会有人来写,来
看政治诗歌的。归根到底,政治也还是需要一点激情的。:-)
b**L
发帖数: 646
3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说说毛泽东诗词
(原载《书屋》二000年第一期)
说说毛泽东诗词
周泽雄
毛泽东本色是诗人。诗人而兼一国之尊,于国于民是否有利,当然可以探
讨。西哲柏拉图当年将诗人请出“理想国”,想必有他的道理。中国帝王史上真
正堪称大诗人的,只有两位,魏武帝曹操和南唐后主李煜,其余种种,不过雅喜
涂鸦而已。曹操雄才大略,鲁迅先生对他都敬佩有加。李煜则昏聩懦弱,以泪洗
面,别说摆帝王的谱,质之以普通男人的标准,也难说够格。他如乾隆之辈涂鸦
族,涉艺与做秀无异,书摹二王而格不肖,诗耽唐宋而气不逮,徒见雅音靡靡,
情思昏昏,遂把父祖辈打下的铜铁江山,逐渐摩玩成一张柔丽宣纸。可见,诗人
而兼国君,慨乎言之或可,概乎言之则非。比如开国之君与守成之主,生命气象
就天差地别。后者不过赖先祖荫庇,皇袍加身匹似现代社会高中六合彩,除了有
数几位中兴之主外,多不足挂齿。而前者,无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
称帝,几人称王”的曹孟德,“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赵匡
胤,还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毛泽东,都属人中奇杰,都能赖一己
之力令江山变色。如果他们戎马倥偬之余还能不废吟咏,如曹操“登高必赋”,
就有可能使诗...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3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胡适和钱穆
老兄此帖是对我的误解。诗歌的形式美,当然是诗人所追求的,不然要写诗干吗?我不
知道老兄对于形式美具体指哪些方面,就我的理解是,符合韵律,文字雅正。韵律不用
说了,诗从歌来,即使脱离的音乐也有朗诵的抑扬顿挫。所以诗必须符合节奏。文字雅
正即规范并有美感。这些东西本人从来没有否认过。倘若没有这些,诗谈不上美。本人
平常写一些东西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原则。
至于用典,我也没有否认过用典的重要性。用典是传统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读读诗,
几乎80%的诗里面有典。用典的一个作用就是增加诗的欣赏层次,扩展其外延。我又什
么时候反对用典了?况且我自己写诗用典也有很多。
那我为什么要有原文?那是有感而发的。实在看了很多现在人的作品以后的一些感触。
兄台不妨从我的角度看看。写诗,或有极大的志向,或有极深的感触,触及灵魂,无以
用别的文字表达,而成诗歌。此乃上品诗。上至离骚,下至李杜王陶,莫不如此。如果
是今天我出门看看,景色很美,赋诗一首,明天吃的很饱,再赋诗一首,文字再美,也
是下品诗。因为没有灵魂。一说王维很多诗,陶渊明很多诗纯写景色,何故是上品诗?
这是没读懂他们的诗,王维禅也,外无相,内心定。陶渊...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9
赞用心,辛苦。对了我对kalel和twoended印象深是因为以前没见过他们;以前熟悉的
像slowrabit和sarabande的诗一向都喜欢。slowrabit中英诗和翻译都很牛。sarabande
贴得也不多,但都很有味道。也贴两首当时大家都很有好评的他的诗:
发信人: sarabande (TMC), 信区: Poetry
标 题: 你的孩子在写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4 00:35:22 2011, 美东)
你的孩子在写诗
路打着赤脚
水流了一地
你的孩子在二楼写诗
在地球上每个
看得见风景的窗台上
写诗
大雾横山的窗外
城市空旷的眼角
风带走了人群
路引来了诗人
发信人: sarabande (TMC), 信区: Poetry
标 题: 两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3 00:56:53 2011, 美东)
1.
对面食的热爱
源于赤诚的麦子
麦子是土地的脊梁
麦子是诗人体内干燥的呼喊
生活并不是凭空想象出的
一片田野
但却是驮粮的马队
由远及近
走进你空空的后院
2.
近视而不带眼镜的人
自有一种亲近万物的气质
... 阅读全帖
l********6
发帖数: 453
4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诗路历程] 10年前的看更人
写那首“我将在星期四爱你”源于在JJ的阅读,突然想写点儿什么,翻出了一首老诗,
想起了一些老朋友。
我曾经是一个热爱诗歌和朋友的普通人,渐渐地,生活轨迹的改变,诗歌的比重从我
的生活中减弱,我成为一个喜欢朋友的科学家。
记得我曾经认得一个写诗的女子,她在那时很有名,我们曾经聊天到很久,我曾经为她
写过诗评,她对我说:你应该过了30岁再好好写诗,现在你的诗歌看起来有点浮躁。她
去北京出差曾给我打电话,我正和女友装修婚房,没见到,后来就没了联系,偶尔在报
纸上看到她的访谈,很轻灵。
我曾经有个写诗的兄弟,我们两个的笔名都是一种默契,那时候我们两个人聊天,仅仅
一句话都可以衍生出一首好诗。后来我要出国了,他还特地坐火车来北京看我。他那时
是无业游民,没有钱,我给他买好回去的车票,看他消失在站台上,出国后就很少联系
了。他是那种天生的诗人,长发披肩,放荡不羁,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有着颇为复杂的
网恋。
还有一位兄长,他开计算机公司,然后自己创办诗刊,每次的新期刊,他都托人或者给我寄到美国来。爱好诗歌固然容易,把爱好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他如此执著于他的诗路理想,甚至让我有些惭愧。
还有很多的朋友,...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2139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诗路历程] 10年前的看更人
事情是这样:有的时候一首诗、一本诗集能捅破一层窗户纸,让你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另外的世界可以是外面新的宇宙、可以是你自己从未触及的内心、也可以是一些尘封
土埋的回忆。
我号称喜欢诗歌,从初中起就写诗(历任语文老师都非常讨厌我这点),但是在诗路上的
经历非常简单。从来不认识诗人朋友(嗯,或者说从来不认识认为值得结交的诗人朋友)
。写得最好的诗歌从来不给别人看(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这
似乎比较普遍)。在大学里唯一认真在诗歌方面作的,就是认真读了米蕾以及她之后
Beat Generation的一些诗歌,并且认真收集了背景资料。
但是生活里比诗歌重要、更打击内心的事情太多了。大学后期以及大学之后,不知为什
么我总是生活在一个又一个旋涡里,而旋涡离一切诗歌是那么遥远。很长时间里,大概
十年,我不再写诗,以为诗歌只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掠影。连自己的作品集都随手扔掉。
当一切平静下来,某一天,偶然拿起大学时期留下来的书本,看到上面自己写的幼稚的
评论,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读懂过这些诗,发现自己也许根本没有长大,走了一
大段路,回到起点。于是又开始又写诗的冲动。。。
无花果...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0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一家之言:所谓诗人
偶尔路过故地,见到旺财在“关于诗版改名”一帖中,有关新诗古诗、诗词创作方法的
论述,很有同感,忍不住也来插句嘴。
我以为,把写诗当成了一种创作的需要,便与诗歌的原意,南辕北辙了。
对真正的诗人而言,诗歌是他内心的呐喊,是他血液里的灵犀,需要借助于文字释放。
他写诗,与别人的态度,别人的理解,并无直接关系。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生存
的需要,是他情感的需要,而不是物质和荣耀的需要。正如一句英文俗语:“a
gentleman is, rather than does”,大意是说:君子是实为君子,而不是行为成一个
君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a poet is, rather than does?
很多现代“诗人”,他们的误区就在于,他们写诗,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
,不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而是对世俗需求的折射。于是他们为了某种目的,企图借助诗
句的格式、辞藻的精美、虚华的推敲,使自己看着像个诗人,感觉像个诗人。大量的这
样的诗人的存在,是诗歌本身的悲哀。
任何时代都有真正的诗人,他们是托生于他们的诗歌中的。他们的诗是为了他们的灵感
、为了他们的爱恨。人们说李白是诗人,但我以为“斗...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3
☆─────────────────────────────────────☆
wh (wh) 于 (Thu Sep 22 17:21:5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新颖对冯至、穆旦等西南联大现代诗人的研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7:20:52 2011, 美东)
刚贴过张新颖写的《赵萝蕤与<荒原>》的短文(该文收入2004年出版的文集《默读的声
音》中),顺便推荐他对赵萝蕤那一代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这是他的博士论
文选题,导师陈思和。论文在《当代作家评论》上节选发表,题为《学院空间、社会现
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兹录于后。
张新颖从赵萝蕤翻译的《荒原》说起——他再一次津津有味地引用了“烧锅时腿上放着
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这一意象——娓娓动听地叙述抗战之前和初期各大名校的教师
叶公超、冯至、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人如何向学生输入叶芝、艾略特、奥登、里
尔克等现代主义诗歌。其中最让人羡慕的是燕卜荪的授课,他是新批评派的评...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合集] zz七绝-毛主席去世
☆─────────────────────────────────────☆
exponentc (dalu) 于 (Thu Nov 10 18:36:02 2011, 美东) 提到:
帝子乘风御翠华,不周山下万旗斜。倦随夸父追炎日,漫访吴刚问桂花。恒鸟已嚐玄圃
水,嫦娥空守炼炉砂。苍茫大地无情甚,欲主沉浮愿总赊。
——作者告诉我这首诗是毛同志去世时候写就,“恒鳥”是神話中的“恒山之鳥”,指
黨中“老幹部”,“嫦娥”自然是指江青。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Nov 10 18:44:35 2011, 美东) 提到:
看不出悲伤来,但好像对政局了解得很透彻。如果真是76年写就的,作者一定是个老干

☆─────────────────────────────────────☆
exponentc (dalu) 于 (Thu Nov 10 18:54:20 2011, 美东) 提到:
好眼力!老先生在国外写的,以前也不是我党的人

☆─────...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5
第二一九章 灾变(七)
砰的一下,茶杯摔破在地上,瓷片飞溅。 H a o 君子阁
“呵,终日打雁,想不到今日反被麻雀啄了……”
船舫侧面的房间里,气氛有些凝重,稍显嘈杂的人声自不远的地方传来,楼近临坐
在椅子上,看着方才扔出了茶杯的那只手,好半晌,方才笑了笑。
房间一侧,楼书恒正倚靠在一张竹椅上,由楼家的大夫为他敷药疗伤,此时房门紧
闭,房间里再有的,也就是楼舒婉与宋知谦夫妇。
楼家的一些亲朋、后辈这时只在门外候着,他们显然能够听到这茶杯摔破的声音,
但楼近临并不在乎。
方才在那大厅当中,当苏檀儿做了那样强烈的表白之后,楼家这边的反驳,一时间
也就没起到任何的作用。对比初时的严肃,众人心中的期待,整个事态在那时却显得有
些高拿轻放,一瞬间就朝着另一个方向倒了下去,钱希文、穆伯长稍微表态之后,原本
似乎倾向于帮助楼家这边给宁立恒定罪的陆推之也没有太多的犹豫,随后便开始给整件
事情定下基调。
楼书恒的出手本是为了正当之事,但做得丰免鲁莽,一干学子为此义愤填膺,正义
感也颇堪嘉奖,但也是失之冲动,而宁毅这方,虽然感情可佩,但大庭广众之下牵...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8
46
来源:信息时报| 2015-12-15 03:11:10|
姜红伟
访问者:姜红伟(诗歌史研究者,诗歌资料收藏家,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
受访人:王霆章(原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82级学生,诗人,现任上海某公司董
事长)
问: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高校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80年代毫无疑问是中国高校诗歌的黄金时代,迄今我依然对那个时代的人文气
息充满怀念。相对于今天过于物质的快餐文化泛滥,80年代的校园诗歌洋溢着理想主义
的迷人色彩。理想主义与人文气息是高校诗歌的灵魂所在,至少那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写
诗来追求女生。大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奠定了诗歌发展的读者基础,诗歌对“人”的关怀
使其核心价值达到了迄今仍无法超越的高度;庞大的作者群自然构成了80年代校园诗歌
的金字塔。30年过去了,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座金字塔依然熠熠生辉。记得当时能在《
大学生诗苑》发表诗歌,是一件多么艰难而光荣的事情。特别想强调的是,我说的“高
度”并非单指技艺,而是诗歌应该呈现的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照。
问:置身于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潮中,您是怎样表现的?
答:作为1982年入学的一个...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2138
47
有人转过这篇吗?07年写的,写的人是复旦的;提到的九个网络诗人中,第二个flyer/
feel是复旦1999-2005年的。其他都是各个大学的。记得复旦诗刊还有高晓涛、马骅、
韩博等人。
发信人: iidd (林安·爱安不安), 信区: Poetry
标 题: [转寄]1996-2006,校园BBS上的诗人们 by foot@fudan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2 13:15:12 2007)
发信人: post (自动发文系统), 信区: Poetry
标 题: [转寄]1996-2006,校园BBS上的诗人们 by foot@fudan
发信站: 一见如故 BBS (Thu Mar 29 22:50:09 2007), 站内信件
本文由 bbs.cug.edu.cn 的 chengjikuang 转发
发信人: Marlboro (克莱默), 信区: Poetry
发信站: 侏罗纪公园 (Thu Mar 29 22:28:25 2007), 转信
1996-2006,校园BBS上的诗人们
by foot @ fudan BBS
1996~2006中国诗...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4124
48
☆─────────────────────────────────────☆
windf (gentle west wind) 于 h 提到:
最“惨”的时候
我觉得这个“惨”是要有对照的。比如说我从小在农村,一岁到十八岁没吃过几顿
肉,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惨,因为周围的人都是一个样子。现在好多同学感到心里不平
衡,不是说你过不下去了,而是你看到边儿上的同学比你多找了两个女朋友,你就想:
“哎,兔崽子凭什么比我多找两个女朋友?”。再比如他比你多穿了一件名牌衣服,你
才觉得你们家是贫困家庭。我当时进北大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当时家里很穷,
我穿的衣服几乎都打着大补丁,我们那个体育老师从来不叫我的名字,一直都是:“哎
,‘大补丁’,出来做个动作!”而我的同学里有几个是部长的孩子——当时还没有企
业家,但是有很多是有家庭背景的,包括教授的孩子等等。一开始是有很多心里不平的
,但是在大学里你要慢慢地调整好心态。
我们当时的攀比也不那么强烈,我们当时攀比的是谁读的书多,谁在同学面前发表
的观点受重视,谁写的诗多——我们大家当时都比着写诗,因为当时写诗能多找女朋友
。...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作家张贤亮病逝 曾称情人不止20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7 21:13:55 2014, 美东)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写不完的小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到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再一想,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