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哈姆雷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4
发帖数: 127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delWife4 (乳酱戏海鳖),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梦,走地鸡 和墨黑国之哈姆雷特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5 22:13:18 2014, 美东)
眼下正是站队的时刻。
一边是中国梦旗手“作家”周带鱼,领衔众多五毛小将,并且联合了北美国卢瑟走地鸡
们炮轰米粒坚众虾兵蟹将。
另一边是前部正印先锋方舟子,背后有米粒坚诸多矿码油工及鼠工,挺身反抗来自对方
营垒的虐毒的唇枪舌箭。
美国服务业者最低薪资究竟多少,老美是否拥有房子,美国果真已经或将要沦为二三流
国家,这样的细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站队。
还是用莎翁哈姆雷特中的名句来概括吧: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914
2
来自主题: Japan版 - 昨天去看了《哈姆雷特》
这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访日演出,由日本四季剧团艺术总监导演的中文版《哈姆雷特
》,彻底让我融入到他们的戏里了,小小地为小哈姆雷特悲伤了一把。。
真是如宣传单所述,物美效果现代却又不失古典,奢华而又不失庄重肃穆,细腻而不失
大气。
今天是最后一场交流演出了,有时间的朋友强烈推荐!在滨松町自由剧场。
g********r
发帖数: 8017
3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哈姆雷特的故乡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vel 讨论区 】
发信人: goldmember (蔬菜<<<菜鸟), 信区: Travel
标 题: 哈姆雷特的故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15:43:24 2010, 美东)
丹麦首都以北几十英里,有个小城Helsingor,那裡海邊有座古城堡叫克隆博城堡.
据称是哈姆雷特的老窝.
就是这个三面临水的城堡.
大炮对着海.不知道是不是海盗猖獗?
其他两面看过去.
里面看.
隔海相望是瑞典了.
M********4
发帖数: 127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delWife4 (乳酱戏海鳖),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梦,走地鸡 和墨黑国之哈姆雷特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5 22:13:18 2014, 美东)
眼下正是站队的时刻。
一边是中国梦旗手“作家”周带鱼,领衔众多五毛小将,并且联合了北美国卢瑟走地鸡
们炮轰米粒坚众虾兵蟹将。
另一边是前部正印先锋方舟子,背后有米粒坚诸多矿码油工及鼠工,挺身反抗来自对方
营垒的虐毒的唇枪舌箭。
美国服务业者最低薪资究竟多少,老美是否拥有房子,美国果真已经或将要沦为二三流
国家,这样的细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站队。
还是用莎翁哈姆雷特中的名句来概括吧: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294
5
神名说,《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或为错译
<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很经典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英文版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很遗憾.中文版的翻译可能是错误的.
先看剧情:父亲被兄弟毒死,母亲嫁给了杀父仇人,哈的叔叔,这种情况会让人崩溃的.人在崩溃的边缘会喊什么呢:天哪,神哪等等吧.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翻译,不符合剧情的,很别扭.
下面关键看如何理解英文原文,主要是”to be”.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
上帝现身在摩西面前的时候,说“我是自有永有的”;犹太人因此称上帝为“雅威”,由于当时希伯来文献只标记辅音,所以用拉丁语字母来表示这个单词就是YHVH或YHWH。平时犹太人用“主人”(adonai)这个单词的发音来诵读YHVH,而不按正式发音将YHWH读出,这是对这个立约的名字表示尊敬;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历史上圣殿多次被毁,祭司血统混杂于其他家族中,这个单词的发音因此失传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将圣经从原语种翻译成德语,必须解决Y...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5546
6
来自主题: SCU版 - 哈姆雷特的故乡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vel 讨论区 】
发信人: goldmember (蔬菜<<<菜鸟), 信区: Travel
标 题: 哈姆雷特的故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 15:43:24 2010, 美东)
丹麦首都以北几十英里,有个小城Helsingor,那裡海邊有座古城堡叫克隆博城堡.
据称是哈姆雷特的老窝.
就是这个三面临水的城堡.
大炮对着海.不知道是不是海盗猖獗?
其他两面看过去.
里面看.
隔海相望是瑞典了.
y***y
发帖数: 4957
7
彷佛哈姆雷特的选择──替朱令、吴今问一声为什麽
彷佛哈姆雷特的选择
──嬷炝睢⑽饨裎室簧谗?br />
文/越越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播放《朱令的12年》三集节目。网上搜索“朱令”,相
关的词条有10万条。凡知道朱令一家故事的人,没有几个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的,都是
长叹不已。知道内情多一点的,更会问一句∶天理何在?
一死一残怜白发
朱令和吴今,是很漂亮、很可爱的姐妹俩,一个从父姓,一个从母姓。吴今是姐姐,朱
令是妹妹。
刚巧,我和朱令、吴今姐妹是中学校友。我和吴今还是同一届的,在北京的同一所中学
,度过了六年美好的时光。
1987年,吴今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因为她的考分特别高,所以大家都为她高兴。大学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这些校友听说,她和同班同学去北京郊区的野山坡春游,中途不知
道为什麽,脱了队单独行动。她的同学们回学校後,发现她没有回来,就以为她回家了
。家里父母又以为她在学校。结果三天後才发现不对,最後在悬崖下面找到了尸体。一
个花季少女,就这样没有了。
妹妹朱令,比我们小几届。因为伤心姐姐的死,特别避开北大,1992年考入清华化学系
。但是谁也没有预料到,她的遭遇会比姐姐
M********4
发帖数: 1272
8
眼下正是站队的时刻。
一边是中国梦旗手“作家”周带鱼,领衔众多五毛小将,并且联合了北美国卢瑟走地鸡
们炮轰米粒坚众虾兵蟹将。
另一边是前部正印先锋方舟子,背后有米粒坚诸多矿码油工及鼠工,挺身反抗来自对方
营垒的虐毒的唇枪舌箭。
美国服务业者最低薪资究竟多少,老美是否拥有房子,美国果真已经或将要沦为二三流
国家,这样的细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站队。
还是用莎翁哈姆雷特中的名句来概括吧: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不站队的墙头草们就坐下来看戏吧。
a**********u
发帖数: 28450
9
当刘翔摔倒那一刻,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蒙了,2008年的那一幕再次浮现脑海。4年的
坚持与等待,刘翔等到的不是一飞冲天,而是跌倒赛场。在拥有“戏剧之都”之称的伦
敦,各大剧场每天都在上演着莎翁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只是,这一次男主角换成
了刘翔,而演出地点也变成了伦敦碗。
http://2012.163.com/12/0808/02/88BPV48N000506A2.html
g********r
发帖数: 8017
10
来自主题: Travel版 - 哈姆雷特的故乡
丹麦首都以北几十英里,有个小城Helsingor,那裡海邊有座古城堡叫克隆博城堡.
据称是哈姆雷特的老窝.
就是这个三面临水的城堡.
大炮对着海.不知道是不是海盗猖獗?
其他两面看过去.
里面看.
隔海相望是瑞典了.
v*******e
发帖数: 3714
11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哈姆雷特 欧阳江河
哈姆雷特
欧阳江河
在一个角色里呆久了会显得孤立。
但这只是鬼魂,面具后面的呼吸,
对于到处传来的掌声他听到的太多,
尽管越来越宁静的天空丝毫不起波浪。
他来到舞台当中,灯光一起亮了。
他内心的黑暗对我们始终是个迷。
衰老的人不在镜中仍然是衰老的,
而在老人中老去的是一个多么美的美少年!
美迫使他为自己的孤立辩护,
尤其是那种受到器官催促的美。
紧接着美受到催促的是篡位者的步伐,
是否一个死人在我们身上践踏他?
关于死亡,人们只能试着像在早晨一样生活
(如果花朵能够试着像雪崩一样开放。)
庞大的宫廷乐队与迷迭香的层层叶子
缠绕在一起,他的嗓子恢复了从前的厌倦。
暴风雨像漏斗和旋涡越来越小,
它的汇合点暴露出一个帝国的腐朽根基。
正如双鱼星座的变体登上剑刃高处,
从不吹拂舞台之下那些秋风萧瑟的头颅。
舞台周围的风景带有纯粹肉体的虚构性。
旁观者从中获得了无法施展的愤怒,
当一个死人中的年轻人像鞭子那样抽打,
当他穿过血淋淋的场面变得热泪滚滚。
而我们也将长久地、不能抑制地痛哭。
对于我们身上被突然唤起的死人的力量,
天空下面的草地是多么宁静,
在草地上漫步的人是多么幸福,多么蠢。
199
S*********4
发帖数: 5125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造假之实况转播真相的揭露
(一)引 言
正当ACT网络论坛争论美国阿波罗登月真伪吵得不可开交,反对哈姆雷特的声势四
起之时,哈姆雷特贴出了一份出乎人们意料的回帖, 他提出:“阿姆斯特朗说"鹰
已着陆"时,是在地面录音棚里说的”。
并声称他找到了“最最确凿的证据”。他
说:
前一段我还在研究登月照片,对其中种种造假的珠丝马迹提出疑问,还有
对其工程技术方面提出疑问。现在,我可以抛弃所有这些证据不谈了,我可以
抛弃所有这些技术细节不谈了。
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最最确凿的证据,可以毫不犹豫地,不容丝毫怀疑地确
证,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导演的一出空前绝后的一场好戏。美国根本没有
上过月亮。阿姆斯特郎说“鹰已着陆”时,是在地面录音棚里说的。
我不想把我这个铁的证据说穿,留着还有用呢。再说我一但说破了,明天
联邦调查局就该来找我了。我还准备留着写书呢。再说,我一但说破了,所有
持怀疑态度者不就马上接受我的结论了吗?那太便宜了。中文牛矢铺里好不容
易有了一样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各舒己见进行辩论,不能轻易把结果说
出来嘛!
(哈姆雷特,Re:阿波罗登月是大骗局,ACT19971206)
很遗憾的是哈姆雷特的这个回帖没有把“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天龙八部》就是个“杯具”!
陈世骧先生曾将《天龙八部》的主题定为“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句话涵盖了
经典悲剧观的两大因素:命运和性格。有了命运,就要承受冤孽,而冤孽又往往是性格
使然。但笔者认为“冤”和“情”并不能涵盖悲剧中的一切。“冤”和“情”继续发展
而形成了另一个合题:那便是——罪。
诚然,萧峰是一个古希腊式的悲剧英雄,在命运的冥冥之力下无所逃于天地。他品
格高贵却又无端蒙冤,性格坚强却屡陷绝境。他的契丹人的身份就像俄狄浦斯王,俄狄
浦斯王猜中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解救了忒拜城,但在忒拜城的大瘟疫时发现了自己就是
本来被遗弃的忒拜王子,而自己归国伊始便犯下了弑父娶母的罪,忒拜的瘟疫竟然乃是
为了惩罚他自己。俄狄浦斯知道了自己身世后刺瞎了双眼,离开了忒拜。而萧峰的洗冤
之路又俨然像是苦役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宙斯的儿子,但因为生母被赫拉嫉妒
,而被迫将他遗弃人间。赫拉克勒斯服从了命运的安排,为比他低微却做了国王的欧律
斯透斯完成了十二件苦役。后来被看中了其妻子的半人马喀戎所害,结束了英雄的一生
。萧峰也和古希腊的英雄一样,他的冤孽并不是因为他的过错,但被抛到生存漩涡里的
萧峰仍然没有逃避,萧...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和莎士比亚
在英语的文学世界里,莎士比亚(1564-1616)是佼佼者,无人可敌。历代以来的读
者无不受莎翁笔下的善恶所感动。学者观察到在他的文学里,大约有八千个圣经的出处
:若是没有圣经,他的作品还会是那么样的伟大吗?
莎翁的生辰无人知晓,但他「可能是在 1564 年四月 26 日受洗日之前数日」诞生
在史特拉佛德。(数世纪以来教会保存着人类受洗的精确记录,咸信是芸芸众生出生日
期的可靠参考。)在莎翁五十二个岁月的生涯里,他创作了卅七出戏(喜剧、历史剧、悲
剧)、六首诗,外加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数以百万的人看过他的罗蜜欧与茱丽叶、
哈姆雷特、奥赛罗(Othello)、麦克白和威尼斯商人。
芝加哥大学已故教授布鲁姆(Allan Bloom)在谈到莎翁的时候说:「我们有一堆基
本的人类问题。我认为莎翁企图把它们挖掘出来。我也相信那些了解他所有戏剧的人可
以看出,人生所有重要选择的结局,并且完全明白各式各样良善灵魂的特质。」这份分
析低估了莎翁笔下的人类景况。莎翁普遍的观点来自其普遍的参考:圣经。任何具有粗
略圣经知识的人,都会在读他的喜剧、历史剧、悲剧、诗和十四行诗时,强烈地发觉他
引述了数百次的...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近日,在华师附中“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上,老师给学生
们留下了一道作业题目: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
由《夜宴》与《哈姆雷特》引出的思考
王丹丹,作为华附“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的其中一名教师,近日,她给学生上了一节名为“《哈姆雷特》与《夜宴》跨文化比较”的课。“我本身是从事人文英语工作的,所以其实里面是包含着人文
和哲学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上,不是解决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而是谈跟人生相关的问题,生死肯定是逃不开的。”丹丹老师告诉记者,她给学生讲中西跨文化的课程,《哈姆雷特》已经被讨论了多次,
很难找出新的角度,于是就想到让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来阅读。
丹丹老师为此找来了冯小刚拍的《夜宴》。“我在香港讲学的时候,曾经问过部分人,他们都看不出《夜宴》跟《哈姆雷特》之间有什么联系。”丹丹老师表示,对死亡的思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在
《哈姆雷特》中,老国王不止一次地说,地狱有什么可怕的呀?而《夜宴》...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4d5cb01007zzh.html
作者:常山 提交日期:2006-8-19 23:54:00
月球探险者通讯系统使用所谓的S波段与地球通讯联络,通讯地面站使用所谓的深
层空间网,由一个七十米天线阵组成,所谓的S波段频率约两千多兆,信道容量能力最
高仅为每秒三千六百比特。这么低的信道通讯能力,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于是我作了一
番计算,估算在理想状况之下,从热力学原理出发,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高通讯信道容
量是多少。稍懂点普通物理的朋友都知道,信息即是负熵,中间只差了一个波尔之曼常
数,而熵乘以温度即是能量。信息的传播,必须通过传送最低需要的能量来达成,温度
越低,携带同等信息所需能量越少。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高灵敏度的物理实验都必须在超
低温下做,许多的高灵敏接收天线都要降到超低温来提高灵敏度。天线阵是不可能泡入
液氮里的,所以我们用常温来进行计算,为了方便,假设环境温度是绝对300度,乘以
波儿之慢常数,得出要传送一个波特信息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为百万分之四皮焦耳...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电影】《JFK》的文学引用
昨天讲了一半Oliver Stone编导的《JFK》: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92735.html
除了那种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对滥用权力者的坚韧反抗,我还喜欢片中大量的文学引用
:莎士比亚,卡夫卡,海明威,Tennyson…爱拍军事片的Oliver Stone原来还是一文学
青年。我把所有引用记了下来,以便将来找机会装斯文——
《JFK》讲述新奥尔良检察官Jim Garrison把美国中央政府告上法庭,控诉本地军火贩
、慈善大使、CIA内线Clay Shaw与包括副总统Lyndon Johnson在内的政府头脑合谋刺杀
肯尼迪。猜猜片中引用最多的是什么作品?一是同样挖掘谋杀案的《哈姆雷特》,二是
讲凯撒大帝被古罗马众元老联合暗杀的《凯撒大帝》,正好都是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雷特》被引用三次:
1) Clay Shaw被叫到检察官办公室审问时满脸堆笑,全盘否认。他一出门,Jim
Garrison拍案大生气:“One may smile and smile and be a villain.” 这是哈姆雷
特骂他舅舅——...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MyActivity版 - 【电影】《JFK》的文学引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电影】《JFK》的文学引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 21:32:32 2017, 美东)
昨天讲了一半Oliver Stone编导的《JFK》: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92735.html
除了那种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对滥用权力者的坚韧反抗,我还喜欢片中大量的文学引用
:莎士比亚,卡夫卡,海明威,Tennyson…爱拍军事片的Oliver Stone原来还是一文学
青年。我把所有引用记了下来,以便将来找机会装斯文——
《JFK》讲述新奥尔良检察官Jim Garrison把美国中央政府告上法庭,控诉本地军火贩
、慈善大使、CIA内线Clay Shaw与包括副总统Lyndon Johnson在内的政府头脑合谋刺杀
肯尼迪。猜猜片中引用最多的是什么作品?一是同样挖掘谋杀案的《哈姆雷特》,二是
讲凯撒大帝被古罗马众元老联合暗杀的《凯撒大帝》,正好都是莎士比亚悲剧。
《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9
来自主题: MyActivity版 - 【电影】《JFK》的文学引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电影】《JFK》的文学引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 21:32:32 2017, 美东)
昨天讲了一半Oliver Stone编导的《JFK》: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92735.html
除了那种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对滥用权力者的坚韧反抗,我还喜欢片中大量的文学引用
:莎士比亚,卡夫卡,海明威,Tennyson…爱拍军事片的Oliver Stone原来还是一文学
青年。我把所有引用记了下来,以便将来找机会装斯文——
《JFK》讲述新奥尔良检察官Jim Garrison把美国中央政府告上法庭,控诉本地军火贩
、慈善大使、CIA内线Clay Shaw与包括副总统Lyndon Johnson在内的政府头脑合谋刺杀
肯尼迪。猜猜片中引用最多的是什么作品?一是同样挖掘谋杀案的《哈姆雷特》,二是
讲凯撒大帝被古罗马众元老联合暗杀的《凯撒大帝》,正好都是莎士比亚悲剧。
《哈...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5142
2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合集] 看了87红楼梦有感
☆─────────────────────────────────────☆
mayoutu (may) 于 (Wed Jan 19 22:31:51 2011, 美东) 提到:
在下没看过书,只看过网上简介,然后就开始看87版红楼梦。如有不对,请轻拍砖。
个人感觉陈晓旭演的林黛玉确实没话说,长得也漂亮,但是我怎么都对她感不到同情。
原因如下:
1)整天拿着放大镜盯着宝哥哥和宝姐姐来往,一丝都不能容忍,简直到了发指的地步
。只要宝哥哥和宝姐姐说话,她就说风凉话,说话带刺,然后在宝玉面前哭。
2)一听到别人给宝哥哥提亲,就受不了了,不是哭就是闹,在宝玉面前自嘲。宝玉也
只会天天发誓,没点办法。
3)别人拿丫环什么暗喻她/跟她比,她完全零容忍,本来心目中她形象不错,但是其实
她也逃脱不了地位背景的束缚,不会像有的人,哈哈过去就完了。
个人感觉还是薛宝钗给我的印象好,人长得漂亮,又有才华,成熟识大体。原因如下:
4)知道宝黛关系好,所以从来不从中挑拨。反而每次黛玉来找宝玉,她就知趣表示离
开。黛玉被关门外那次,她说了一会就走了,黛玉反而吃醋哭得死去活来。
5)关心黛玉,给她夹菜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在许多照片中,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经典姿势是右手托腮,下巴略扬,他的眉骨很高,看向镜头的角度近乎俯视,身高1米9的他有些轻微的驼背,坐姿习惯性地后仰。这样的动作和神情很容易被解读成桀骜不驯或狂妄自大,甚至于挑衅。这位德国当代最著名的戏剧导演上一次来中国大陆还是十年前。受林兆华之邀,他在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工作坊,主题是“梅耶荷德的演员与空间训练方法”。作为2015年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这次把奥斯特玛雅请到了乌镇,为戏剧小课堂上了两天课。10月20日,奥斯特玛雅接受新京报专访,谈自己的戏剧与人生。
导演
“暴力”解读名作
十年前第一次来中国大陆时,奥斯特玛雅已是红遍欧洲的新生代戏剧导演,同时担任着柏林邵宾纳剧院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艺术总监。那一次的工作坊吸引了众多从业者,其中就包括中国新生代戏剧导演孟京辉。不过,当时更吸引孟京辉的是俄国导演梅耶荷德的名字。1991年,孟京辉正是以硕士论文《论梅耶荷德的导演艺术》取得全优成绩,从中戏导演系毕业的。
在首次造访中国大陆后,中国同行给奥斯特玛雅取了一个别名“德国孟京辉”,用以归纳二人激情四溢、强化视听冲击的相近美学追求,以...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89
22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121
2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看了87红楼梦有感
为什么说中国5000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你却不能理解?
因为文化也是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理解和欣赏的。看过哈佛大学的一个课程,讲到文
化这个问题,问大家是喜欢辛普森还是喜欢哈姆雷特?很多人说仅为娱乐时看辛普森,
很逗很轻松;但是如果你需要精神上更高层的满足,那就是哈姆雷特。辛普森是大众型
娱乐节目,不需要很多文化知识大家都能懂。但哈姆雷特需要你受过一定文化教育,有
一定社会体验,对人生百态有一定认识后才能欣赏。一旦你看懂了哈姆雷特,它给你的
精神体验是深刻而长远的,决不仅仅是哈哈一笑那么轻松。
这就是ABC的可悲之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一个环境可以让他们接受到这种教育和熏陶
d******0
发帖数: 1598
24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文字与影像
文字和影像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两者的联系却不可分割。一部好的电影两者不可或缺。
从某种角度来讲,影像是比文字丰富很多。比如说Robert DeNiro在Taxi Driver里讲了
一句Are you talking to me,这个要只是单纯文本的话,你根本无法感觉到其中蕴含
的东西。唯有被镜头前的Robert DeNiro以他那种方式表演出来,这么一句普通的台词
才被赋予了应有的深刻。再比方说许多作家绞尽脑汁地描摹一个场景,现在许多读者可
能都没心思细读,但电影两个镜头就可以解决,虽然电影搭设相应场景所花费的人力物
力一点也不比作家在稿纸面前绞尽脑汁少。
但反过来文字也有影像不及的地方。心理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出色的文字能通过激发读
者想象来扩展文字所呈现的世界。说白了,就是那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
whatever。而在一部电影里,就只有那么一个哈姆雷特。
但话又说过来,假使读者不肯动脑参与,那无论什么好作品都如同嚼蜡。稀里糊涂翻开
书,别说一千个哈姆雷特,连一个哈姆雷特都没有。
假如对文字和影像完美结合感兴趣,那我推荐一部叫做《12 angry men》的黑白老片。
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7290
26
来自主题: BUAA版 -
坐公交车,一男和一女聊天。
女:“你看过哈姆雷特吗?”
男:“哈姆雷特?没看过,我倒是看过戒指王。”
女:“哈姆雷特你没看过?就是那个小孩...”
男:“喔,那个是哈里波特与红宝石,不是哈姆雷特...”
me:@#*)^$%#$%#$@#
d*********o
发帖数: 638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热爱莎士比亚的温家宝
http://cn.wsj.com/gb/20110627/rcu180438.asp
从其在中国国有媒体上的写照来看,被崇拜者称为“温爷爷”的68岁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天资聪颍,爱好广泛:他爱打篮球,会打太极,喜欢上网冲浪,自然灾害过后会帮助清理残骸。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他管理国家以及考虑经济发展问题之外的空闲时间进行的。
最近,温家宝又多了一项新的爱好:他是莎士比亚作品的忠实爱好者。
上周日,温家宝出访英国期间拜访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的莎士比亚故居时说,我从小就曾反复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看过莎士比亚的戏剧,比如《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以及《哈姆雷特》(Hamlet)。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读一遍,不是读十遍,而是要读一百遍才能读懂。
在访问英国之前,温家宝出访了匈牙利,周一他将飞赴德国进行访问。温家宝此次为期五天的欧洲之行重在政治会谈。不过温家宝也说在参观莎士比亚故居前他读了一些文学评论文章。据新华社报道,温家宝以歌德评价莎士比亚的文章为例,说了这样一番话:当我...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你惧怕吗?(钟马田)
经文:创世记3:7-9
“那人和他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上帝的面”(
创三8)。你还记得他们之前相信魔鬼的说法:“你们不一定死。”魔鬼的意思是:“
根本没有害怕的必要,只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坚持自己的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表达
自己的声音,绝对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当亚当和夏娃听到上帝的声音,竟然逃跑躲起
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感到恐惧、感到罪恶、感到羞耻。
圣经再次告诉我们这是真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事。我知道人都不喜欢这样的
说法,但却无法逃避。这道理很简单,我们喜欢自称是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我们
不想再受制于恐慌和惧怕,想对生命采取完全理性和科学的观点。我们想要任意而行,
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我们不想再受到任何事物的惊吓。这一切在理论上和字面上都很
容易,但是,唉!如同我们的祖宗亚当夏娃一样,说是一回事,实际经历却是完全不同
的事。今天人类的悲剧在于这种冲突的矛盾对立。我们说自己不害怕,但却仍心存恐惧
;我们说自己不相信有罪也不相信上帝,但内心却有被定罪的感觉。我们里面有一个声
音发出指控与谴责,以至于我们内心充满羞耻和不快乐。
或许你在面对一个特殊行... 阅读全帖
G*******m
发帖数: 16326
29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to be or not to be
作者 吴今
翻译 梁辰
生,抑或死?
――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
任何熟稔莎士比亚的人都必知晓莎翁最有名的悲剧之作《哈姆雷特》,以及那句名言:
“生,抑或死,这是一个问题。”对于哈姆雷特而言,生,抑或死,确然是一个两难的
窘境: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他都已经被注定了要成为悲剧。或许,任何人都会于其一生
之中,或迟或早,遭遇与哈姆雷特相仿佛的选择。生或死,战或降,赢或输,他必须自
己定夺。幸运的是,我个人尚未临至那个关键的时刻点。迄今为止我的人生有如一程风
平浪静的航行。有时,我会问自己:我是否找到了生与死的真义?虽然我有心成为一名
生物学家,我仍对此一问题无法确答。不过,尽管如此,我相信我仍然在生命中发现了
某些东西。
当我闲步于平静的郊野,听到鸟语之啁啾,随着野花的芬芳流荡布散,我总是不期然地
感恩于生命之美好,为自己的存在活着而由衷快乐。当我了解到生命的神秘本质和生命
的进化后,我开始对造物的无上伟力满怀崇敬之情。生命是自然的赐予,我们无权将其
窒息,生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记得有一日,我曾因生活中的若干不幸而深感沮丧,似
乎我已经做错了每一件事,而且九州铸铁,悔无可补。我离开了家,徘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一只猴子在键盘上瞎敲击,只要时间足够长,终将能打出一部《哈姆莱特》来。
26个字母进行排列组合,猴子随机敲一个字母,出现“h”的概率是1/26,随机敲两个
字母,出现“ha”的概率是1/276,随机三个字母出现“ham”的概率是1/17576,依次
类推,出现“hamlett”(即哈姆雷特)的概率是1/8071810176,这只是七个字母的单
词。整部《哈姆雷特》的字母数在一百万这个数量级,猴子随机敲一百万次键盘,正好
敲出《哈姆雷特》的概率是26的负100万次方(姑且忽略标点空格),这是一个超出想
象的天文数字。然而即使是如此小的概率,只要有无限的时间,来进行足够多的“一百
万次敲击”实验,就一定会发生————这个天文数字虽然小,但还是有限度的。那只
无穷寿命的猴子,无休无止的敲着那个无限耐久的键盘,终将写出一部哈姆雷特来。
c***s
发帖数: 70028
31
“我觉得从导演角度来说,什么都不应该当卖点。我一直觉得作为导演、作为演员、作为编剧不应该过多地想这些,想这些是很危险的,会把这事儿弄得很廉价。卖点是制片人的事儿。导演不应该想这个,就像一个厨子,你在厨房里老想着外面卖了多少钱,这饭是做不好的。”
三联生活周刊:首先得祝贺你,《让子弹飞》有不错的票房。据说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过百亿元,尽管如此,在我们的电影市场上,电影的趣味和种类还是比较单调的。你不觉得吗?
姜文:这事儿你不能要求种类本身,你得看国民和电影人是不是具有那么多的个性,他们有多少种个性,才可以拍出多少种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国民,也就是观众,在这里是相对被动的吧?
姜文:咱这么说吧,电影人产生自国民,对吧?他们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整个国民的个性单一,电影人的个性又怎么能丰富呢?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强调电影的种类,而是得看电影人本身的个性是不是具有那么多。电影人本身的个性多少,跟母体――国民的个性有关系,所以这还跟社会的形态有关系。在这方面,不能跟好莱坞比。
三联生活周刊:不跟好莱坞比?好吧……
姜文:不是,我这话您别误会。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从志向上来说是可以比,而且还必须...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2
6月26日,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莎士比亚故居。
斯特拉特福小镇位于英国中部,距离伦敦200多公里,埃文河从她身边静静流过。小镇蜚声世界,这里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故乡。当地时间26日上午9时30分,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这里拜访莎士比亚故居。
新华网报道,温家宝总理十分喜爱文学艺术,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他曾读过莎士比亚许多作品。莎士比亚故居是他心仪已久的地方。
莎士比亚故居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小楼,静静地伫立在亨利街的北侧。木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呈现在眼前。1564年4月,莎士比亚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晚年时光。
温家宝总理抵达时,英国文化、奥林匹克、媒体与体育大臣亨特,莎士比亚诞生地基金会荣誉会长韦尔斯教授、主任欧文博士早已等候在贵宾入口处。他们迎上前去,热情地欢迎不远万里而来的中国总理。
走进故居里,一座莎士比亚塑像矗立眼前。一个方桌上摆放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小镇居民写给莎士比亚的信件,中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它们仿佛述说着莎翁一生充满传奇的经历,以及中国与莎士比...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如今贵为央视一哥,康辉现在已经是《新闻联播》的主播了,在他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妻子刘雅洁的支持。刘雅洁是康辉大学时的小师妹,也是央视《正大综艺》的骨干编导。这对“电视伉俪”善良平和、为人低调他们的婚姻宛如一首淡定从容的歌…
话剧王子迷倒小师妹
康辉的校园之恋始于1992年春天,那年四月,康辉就读的播音系排练话剧哈姆雷特,康辉扮演男主角哈姆雷特。那天晚上康辉和几名同学在校园的核桃林立拍练。因为酝酿已久,康辉**澎湃,将这一经典形象演绎地入木三分。
就在康辉完全沉浸在角色的内心世界时,忽然传来了喝彩声:“太棒了!”康辉转过头,寻声望去,一个秀发如瀑,亭亭玉立的女孩正笑盈盈地望着他。这个女孩叫刘雅洁,来自江苏南京,是播音系大一的新生。夜色一点点淹没了桃树林,康辉与同学们开始收拾道具,刘雅洁走过去,帮他们拎起一个塑料箱子,与康辉一起往宿舍楼走。小师妹很主动很大胆,问康辉:“你叫什么名字?学什么专业?”康辉腼腆一笑,告诉对方他叫康辉,石家庄人,今年21岁,是播音系大三学生。“原来是我们师兄”刘雅洁粲然一笑。
康辉与刘雅洁就这样相识了。刘雅洁得知康辉当,年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考进来的,他品学兼优,为人正...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北京扫街大叔的口语!虽然有口音,可足够惊呆你!大叔很认真地说不仅学英语,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更震惊的是大叔说他读莎士比亚,读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very moving……大叔各种侃侃而谈,真想默默去背单词了……(David)
部分微博网友评论:
迪欧欧:这么大年纪能说成这样真心不错。不过流利度和词汇量都一般,口音也重了点...
雀跃的口袋:回复@C_liyo:[偷笑]是滴是滴~赶脚记者就比大爷高一个年级~还一副鼓励低年级同学进步的样子~~
泥先生:果然是自古民间多奇士[嘻嘻]//@美国客: 回复@胡轩曦:请那位清华的文教授来看看,如果比不过这位大叔,请自觉离开北京[哈哈] //@胡轩曦:碉堡了简直,怪不得教授说进北京要考试
雪山中的小草:活到老学到老!敬佩!
郭睿-CCD:@章梦奇-CCD @王海安- @舒侨-CCD @罗Luobing 小伙伴们好好学英语呀~//@范海涛: 同学们请默默被单词去。//@美国客: 矮油妈呀,这大叔英语比俺在华盛顿看到的个别来开研讨会的中国学者强,他说的俺都听懂了,而且有民间外交家的范儿,相反提问的年轻人语法错误比大叔多[哈哈]
姜东瀛:...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
整容后的张一一与莎士比亚竟有几分神似
中国作家整容成莎士比亚,花光了10多年的全部积蓄一百多万,这不是愚人节笑话,而是已经成为了事实。近日,内地作家用尽全部积蓄终于整容成了“一生偶像”莎士比亚一事激起轩然大波,引发海内外网友纷纷吐槽。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称“莎翁”,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其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享誉世界,被读者奉为经典读物;他在中国拥有众多的粉丝,其中最大的铁粉非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莫属。羊年开春,张一一用10多年的全部版税收入140万元,历时一个多月做了开眼角、割双眼皮、去下颌角等不下10项手术,终于如愿以偿整容成了心目中的偶像莎士比亚,中国版“莎士比亚二世”横空出世遭致海内外许多网友的吐糟,更有网友直言张一一此举过于“愚蠢”,堪称今年愚人节的“年度愚人”。
据悉,作家张一一与莎士比亚几乎有着相同的坎坷命运,都是从一个默...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526
36
呵呵,我是菜鸟,两者都不懂,不过最近在netflix上看了 感觉很有意思。里面谈到nonlocal consciousness,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对我的唯物史
观打击很大, 想到以前在马哲上备受嘲讽的阳明心学,感觉很震撼。我们对于中国的
先贤的理解太肤浅了。 下面转载一篇文章:
《量子意识和王阳明,生与死的哲学漫谈...》
关于量子意识,充满争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不是科学范畴,不具备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另一部分科学家着手设计实验,迂回前进,试图证明意识具有某种量子特性。
跟大家随便聊聊天,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从很小,就思考一些问题,人从哪里
来?到哪里去?生前死后,我是谁?我是我?还是我不是我?这些,似乎是禅学的内容
。后来,冥冥中就感觉佛学与量子物理可能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许多中不同的量子理论和世界观,最惊骇的,也许一个被叫做“最终人择原理”
的东西。它是说,宇宙的演化必然会产生某种智慧生物,而且一旦产生就不会灭亡!在
MWi(平行宇宙)的理论中,科学家Max Tegmark认为宇宙有多个,量子的不确定性被分
配到各个宇宙去,只要从... 阅读全帖
y***l
发帖数: 137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造假之实况转播真相的揭露
果真又有SB把那个"哈姆雷特"弄出来了.
随着“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发射,关于“阿波罗登月骗局”的话题又热起来了。早在
2001年,当“阿波罗登月骗局”的说法刚开始传入国内时,我就写过一篇《“阿波罗登
月”是否是骗局》驳斥过这种阴谋论(载《科学世界》2001年第5期)。但是六、七年
来,这个论调在国内却是越来越流行了。当时鼓吹“阿波罗登月骗局”最力的一名学物
理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用了一个很洋气的网名“哈姆雷特”,曾被国内媒体误为是美国著
名物理学教授。他早已从网上消失了,但是他的论调却顽固地生存了下来,直到现在,
在国内媒体上还是能见到这位“美国著名物理学教授”的大名及其“论证”,被当作权
威来源引用。此外还出现了“航空专家”言之凿凿地认定阿波罗登月必定有假,其依据
其实也还是从国外的阴谋论者那里搬来的。
y***u
发帖数: 7039
3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
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
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有一科技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曾在阿波罗计划中工作过的比尔·凯恩教授,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
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列举了以下一些重大疑点:
1.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许多所谓“登月照片”的太空背
景上却看不到一颗星。
2.登月飞船降落时,火箭发动机的巨大推力应在粉尘遍地的月球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而在照片中却看不到。
3.在一些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
光描画”法,即画出远景再运用光与影来遮掩。
如果登月飞行是假的话,那是用什么手段来瞒住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的呢?比尔·凯恩
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
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
随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比尔凯恩教授的这本书公...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39
斯诺登再爆美国1969年登月是造假,震惊世界(组图)
来源: xxz3393 于 2013-08-12 10:08:31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22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8月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获得避难“自由”后第一时间通过推特发布信息:“我相信是
俄罗斯首先探索的月球”。
此前有英国媒体透露,斯诺登手中掌握有揭露美国1969年的登月是造假的机密文件。这
条推特恭维了俄罗斯,献了一份大礼,又貌似仍然遵守了普京关于斯诺登不得直接损害
美国重大利益才允许避难的要求。
8月1日,为美国“棱镜”项目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提供法律援助的俄罗斯律师库切列
纳表示,斯诺登已获得俄罗斯联邦移民局提供的为期1年的临时避难证件,目前他已离
开机场前往安全的地方。
8月1日,库切列纳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对媒体说:“我送斯诺登上了一辆普通的出
租车,他已经独自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库切列纳还向媒体展示了斯诺登避难证
件的复印件,上面标注着有效期至2014年7月31日。...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40
疑问:不做无人登月试验就放宇航员太危险
正方解释:提问者了解情况不够全面 花7
首先要认清一点,美国月球计划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肯尼迪61年说的在本年代(60年代
)结束前把人送上月球。对这个计划的各环节,即使金钱不是问题,时间也是。NASA肯
定无法试验各种大小可能的情况,所以只能有选择的去做最重要的实验。
相对于其他环节,从月面起飞不是什么困难的环节。美国的登月设计采用的是分体登月
方案,指令舱和登月舱分开。登月舱登月时指令舱在100公里左右高的轨道绕月飞行。
要知道200公里以上才算地球的近地轨道。100公里高,再考虑到月球引力小,无空气阻
力等等因素,从月面起飞到达这高度真的不算什么。更何况整个登月舱也是分成两部分
,下降部分(占总重2/3)和上升部分(占总重1/3)。离开月面时把下降部分留在月面
作为上升部分的发射平台。格鲁门(上升部分的承包商)对这问题早就说得很清楚,对
上升段而言,可靠性是主要的难点,其他问题都很简单。所以他们选了一台很小很简单
的火箭发动机。
登月舱在地面就做过多次各种试验来论证,还有专门的模拟器让宇航员练习着陆。
然后是近地轨道试验。登月舱的第一次飞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3878
41
某位薄熙来的老友,看过庭审后这样评价:作为一个具有贾宝玉或者哈姆雷特的内在性
格和气质的人物,却硬要扮演毛泽东或者凯撒大帝的角色,怎么能不演出一场既可悲又
可笑之闹剧呢?本文摘自共识网创办人周志兴的微信公众号“周说”,原题为《两年过
去了,他在狱中还好吗?》。
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了。
2013年的9月22日,他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两年,他在狱中还好吗?从万众瞩目到形影相吊,他能适应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问,当然会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无论从狱中传递出来什么消息
或者是什么消息也没有,人们心中都是明白的。也许生活待遇不会怎么糟糕,但是,心
里的那种冷,一定是寒彻骨髓的。
时间再往前推两年,他还炙手可热。街头巷尾议论的,不是他被判处什么徒刑,而
是在探讨他是不是只是入常,也在给他分配入常后的工作,到底分管什么?
尽管有不少反对声音,但是,这颗闪亮的星即将升的更高,似乎是没有疑问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
不过,在这两年里,中国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难以想象的事情,他却逐渐被淡忘了。
其实,在我看来,周永康也好,令计划也好,都是过去的大人物,眼下他们也都在
狱中呆着,相信他们...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6
42
这也不是完整的,下面还有一段自己看书的经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
。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
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
”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
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中国明代剧作
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
、《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
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
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n******g
发帖数: 17225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插队时苦寻莎翁作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22/doc-ifxizwsf8730741.sht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
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
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
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
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
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
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
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一时代的人,
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央
视新闻 张鸥 倪晗 寇琳阳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4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
。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
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
”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
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
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一时代的人,
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央
视新闻 张鸥 倪晗 寇琳阳 吕小品 郝璇)
d******n
发帖数: 3836
45
什么年月了,还qq号,真是土得掉渣!第一局就暴露了。
衬衫有褶子算什么,跟她说哈姆雷特每件衬衫都有褶子,谁敢说哈姆雷特土了?估计你
脸上褶子不少。
k********k
发帖数: 5617
46
http://.com/news/gb/pubvp/2015/02/201502081332.shtml
张天宇:研究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走向现代化不矛盾
(北京时间2015年2月08日 转载)

——与唐世平老师商榷
来源: 网 作者:张天宇

历史学研究本身对于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文化的存续也具备相当的价值,不能用一句
缺乏现实意义就一笔带过。毕竟中国固然不能依靠《武媚娘传奇》和《甄嬛传》走向世
界,但是也没办法用《美国队长》和《哈姆雷特》赢得世界的尊重。

唐世平先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社会科学学者,学术水平极高,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
良好的声誉。特别是最近其新作《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刚刚获得ISA的年度最佳著作
奖,而这项殊荣之前还从未授予过亚洲学者,唐世平老师的学术功力可见一斑,绝非是
一些评论者们认为的哗众取宠之辈。

然而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再优秀的学者也并非全知全能,唐世平老师近日的文
章《少点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之中就历史学研究的一番评论,就有颇多不妥之处。
若是寻常之人犯这些错误也就罢了,但唐世平老师是著名的学者,拥有比...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9421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帝和神,谁才是正宗老大?
哈姆雷特也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所以真主,上帝,和庄子所言
的造物主道并不矛盾,三者都指向一。佛教不一样,它们讲的是缘起性空,没有所谓的
神。
m*****e
发帖数: 10963
48

×××××××××××××××××××××××××××××××××××
月球三反射镜可能是登月造假的另一迹象
——月球激光测距与阿波罗登月
文章作者: 鲁汶 发表日期: 3/03/03 文章编号: 20030026
一、哈姆雷特与“专家”论战
在ACT电脑网络中有一位叫J song的网友在12月8日帖出了一个题为“专家的意见”一
文。他说:
看到各位为登月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作为专家,俺说两句。俺不敢百分之
百的肯定Amstrong那著名的一步是否是在月球上迈的,但俺百分之一百地肯定
美国人曾经登上过月球,因为俺曾经用过美国人放在月球上的一面镜子,当然
那镜子和哈王子老婆的化妆镜完全不一样,想来老哈学物理的明白那是一面什
么镜子。
接着应该讨论的是,美国人的第一次登月有没有造假。
(J Song,专家的意见....,1997128)
哈姆雷特回应到:
你提到那面镜子正好。我正要提到那面镜子了。那是另外一个造假的迹象
。世界上怕就怕有心人,算一算就知道了。
(The m
A****i
发帖数: 5546
49
不晓得你哥老倌的背景
如果你不是我同行也多半是玩家:-)
说白了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
对人生的 对生活的 对汽车的
有些人对汽车就是觉得是个工具 花钱不划算 所以宁可节省
问题自己节省就算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些人就是非要人人都接受他是唯一的那一个哈姆雷特
这个就过线了
反正我觉得人要对自己好
有好的就要享受
所以...

了。
t***e
发帖数: 603
5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娃娃开始迷恋阅读
引导娃娃阅读这个事情上,真是充分暴露我的性格短板—我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犹犹
豫豫,延宕不决,比哈姆雷特还哈姆雷特:在他七岁半之前,我非常谨慎保守地对待引
导他阅读这件事情,与其说我期盼他爱上阅读,不如说我恐惧他和我一样过早迷恋阅读
丧失童年的真正欢乐—到了他七岁半,我又开始忧心忡忡—因为他并没有表现出对阅读
格外的痴迷—我开始担心因为这个,日后他会和经典著作里的至慧,至爱,至善,至美
失之交臂—这多么让人遗憾!
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增多陪伴他阅读的频率……
现在,他正好八岁半,昨天,他跟我说,妈妈,如果让我看一天书,坐那不动,只要不
是同一本,我也乐意。
真是让我心花怒放!
娃娃看书的题材很宽泛,漫画,小说,历史,动物,植物,矿物……
周四他借了七本书,周五看完五本,有两本厚的。
法语英语书都看,我打算引导他增加德语书籍的阅读量……
总之,一个书女养育出爱书的孩子,我真是太幸福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