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小篆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y***k
发帖数: 945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sok (ok博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还是小篆更漂亮一些,应该全国推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4 01:53:53 2016, 美东)
甲骨文,金文和大篆太古朴,小篆之后的文字缺乏美感。所以应该学小篆。简体字也应
该是建立在小篆基础上的。
y***k
发帖数: 9459
2
甲骨文,金文和大篆太古朴,小篆之后的文字缺乏美感。所以应该学小篆。简体字也应
该是建立在小篆基础上的。
c*****g
发帖数: 1856
3
来自主题: Arts版 - 李斯小篆 (唐前) (转)
李斯小篆--秦峄山石
其书法是由中国秦代的丞相李斯用篆书书写而成。由于年代久
远,加之战乱,原石早已被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
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
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
推此石最佳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中国
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刻划在
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时
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
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
字体,广为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多不能认识。所以现在删
掉繁杂笔划,省略异体字形,改进成为小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文字改革,对发展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
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
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
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
文篆字,派人刻碑石

发帖数: 1
4
篆是秦朝时期常用的字体,后进一步简化为隶书。按理说日本大规模学习唐朝文化的时
候,我们中原早就不用小篆了,而是用的楷书。那么日本护照上的国名为何是用小篆呢?
t********d
发帖数: 51
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请教小篆印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telephoned (Xevo),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请教小篆印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4 01:44:57 2011, 美东)
朋友送了个东西给我,看不懂这个印章(应该是小篆吧)
能不能版上的大侠给解释一下,谢谢!!!
t********d
发帖数: 51
6
来自主题: China版 - 请教小篆印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telephoned (Xevo),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请教小篆印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4 01:44:57 2011, 美东)
朋友送了个东西给我,看不懂这个印章(应该是小篆吧)
能不能版上的大侠给解释一下,谢谢!!!
t********d
发帖数: 51
7
来自主题: China版 - 请教小篆印章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telephoned (Xevo),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请教小篆印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4 01:44:57 2011, 美东)
朋友送了个东西给我,看不懂这个印章(应该是小篆吧)
能不能版上的大侠给解释一下,谢谢!!!
c****g
发帖数: 37081
8
小篆不是韩文?
t********d
发帖数: 51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请教小篆印章
朋友送了个东西给我,看不懂这个印章(应该是小篆吧)
能不能版上的大侠给解释一下,谢谢!!!
d********i
发帖数: 113
10
小篆战争 BY马伯庸
嬴政现在的心情很糟糕。
比糟透了还要糟一点。
他展开一卷竹简,厌恶地暼了瞥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猛地挥动手臂。竹简在深邃幽暗
的宫殿里划过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地上,绳头脱断,“哗啦”一声散成一堆竹片。
立刻有穿着黑袍的宦官飞快地跑过去,弓着腰把一片片竹简捡起来,然后迅速退回到黑
暗中。
嬴政又拿起另外一卷,这一次他甚至没有解开捆绳,直接把它扔到一位侍女的头上。那
位侍女惊叫一声,脚步却不敢挪动分毫,如花似玉的脸登时被砸得鲜血淋漓。勤勉的宦
官们出现在侍女的背后,悄无声息地把她抬出了殿外。
“那些混蛋难道把朕当成是文盲吗?!”
始皇帝的吼声响彻整个大殿,他愤怒地拍着桌子,甚至把酒爵都震翻了。琉璃色的美酒
洒了一地,把从燕地运来的名贵毛毯洇湿。但是没人愿意冒险靠近这位盛怒的君王,他
们只是惶恐地站在远处,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嬴政象一只困在笼中的老虎,焦躁不安地来回踱了几圈,然后下了一个命令:“把李斯
给我叫过来。”大殿上的人如释重负,这个命令立刻被原封不动地执行了下去。
嬴政跪回到座位上,双肘拄在桌面,伸出两只修长的食指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他
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奏...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1319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vidliwei (keepitgoing),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中華文化悠遠5000年, 簡化字簡化了甚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7 15:47:06 2014, 美东)
小篆战争 BY马伯庸
嬴政现在的心情很糟糕。
比糟透了还要糟一点。
他展开一卷竹简,厌恶地暼了瞥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猛地挥动手臂。竹简在深邃幽暗
的宫殿里划过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地上,绳头脱断,“哗啦”一声散成一堆竹片。
立刻有穿着黑袍的宦官飞快地跑过去,弓着腰把一片片竹简捡起来,然后迅速退回到黑
暗中。
嬴政又拿起另外一卷,这一次他甚至没有解开捆绳,直接把它扔到一位侍女的头上。那
位侍女惊叫一声,脚步却不敢挪动分毫,如花似玉的脸登时被砸得鲜血淋漓。勤勉的宦
官们出现在侍女的背后,悄无声息地把她抬出了殿外。
“那些混蛋难道把朕当成是文盲吗?!”
始皇帝的吼声响彻整个大殿,他愤怒地拍着桌子,甚至把酒爵都震翻了。琉璃色的美酒
洒了一地,把从燕地运来的名贵毛毯洇湿。但是没人愿意冒险靠近这位盛怒的...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530
12
嬴政现在的心情很糟糕。
比糟透了还要糟一点。
他展开一卷竹简,厌恶地暼了瞥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痕,猛地挥动手臂。竹简在深邃
幽暗的宫殿里划过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地上,绳头脱断,“哗啦”一声散成一堆竹片。
立刻有穿着黑袍的宦官飞快地跑过去,弓着腰把一片片竹简捡起来,然后迅速退回
到黑暗中。
嬴政又拿起另外一卷,这一次他甚至没有解开捆绳,直接把它扔到一位侍女的头上
。那位侍女惊叫一声,脚步却不敢挪动分毫,如花似玉的脸登时被砸得鲜血淋漓。勤勉
的宦官们出现在侍女的背后,悄无声息地把她抬出了殿外。
“那些混蛋难道把朕当成是文盲吗?!”
始皇帝的吼声响彻整个大殿,他愤怒地拍着桌子,甚至把酒爵都震翻了。琉璃色的
美酒洒了一地,把从燕地运来的名贵毛毯洇湿。但是没人愿意冒险靠近这位盛怒的君王
,他们只是惶恐地站在远处,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嬴政象一只困在笼中的老虎,焦躁不安地来回踱了几圈,然后下了一个命令:“把
李斯给我叫过来。”大殿上的人如释重负,这个命令立刻被原封不动地执行了下去。
嬴政跪回到座位上,双肘拄在桌面,伸出两只修长的食指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
。他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奏折,长长叹了一口气。治...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最近大概看了一些。本来想给娃熏陶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不过自己看得也蛮有
趣味。这个系列一共七集,讲文字发展历史,我觉得前面几集更有趣一点,还算比较系
统的讲汉字这个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传说中苍颉造字讲起:苍颉造字,
而天雨粟,鬼夜哭。战国时候成书的世本-作篇说:“沮诵、苍颉作书。”传说这二人
为黄帝史官,文字由古老时代即开始存在发展。但是目前出土的最早成熟系统文字只有
殷墟甲骨,甲骨文之前的漫长岁月,如果有一个积累总结与统一的过程,为什么至今还
没有发现?这集里面总结了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遗迹,器物上的符号,称为初文阶段,
比如贺兰山山石上发现的壁画,距今约一万年前,里头大麦地岩画,有"日"字跟甲骨
文日字狠相似,同时却也跟埃及印度消失了的象形文字也类似。新石器时代则有陶符等
,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发现的良渚陶符,还有大汶口文化陶符,其中有一个这个符号,第
二行第一个
上面是日,下面是山,中间像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以为是日出之象,为旦字,有
人以为日落之象,为炅字。此符号在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似乎已经有交流信息的作用,
所以可能已经算"前文字"?另外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最古...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393
14
小篆:李斯(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
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
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
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隶书:程邈(程邈本
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
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
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
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
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王次仲(关于楷书的
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自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
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
"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
h****g
发帖数: 1393
15
我们还是来看看一家讲坛王立群的说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db900100c058.html
从秦始皇统一文字看汉字的简化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贡献是统一了天下的文字。
对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具体情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说得非常明确: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
小篆者也。”
我们从中可以得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文字是“小篆”。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证据是大秦帝国在各地的刻石,它们应当是大秦帝国统一天下的
标准文字,这些刻石统统为小篆,可见,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是小篆。
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秦国的小篆,而是具有隶书体式
的古隶。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有两种可能:一是秦始皇兼用小篆、隶书两种书体作为统一六国文字的书体之
一,二是秦始皇用秦国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的失败。
前者我们没有文献资料可以证明,因此,答案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T****r
发帖数: 2209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后再说一点汉字的话题
汉字在两千多年来,一直都在变化
当然,在楷书形成之后的变化与之前的变化不太相同在于字形趋于稳定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表现在几处,
第一,秦时的小篆,小篆字早就有,这是指笔画说的,但是字形定型是在秦统一后的书
同文,在此之前各国文字大相径庭,虽然形状近似,但是笔画差别极大。
第二,隶书。隶书和小篆的意义差不多,区别是小篆的定型在于统一文字,隶书的定型
在于书写方便,可以算是汉字简化的一个代表。
第三,楷书的形成。
详细一点说,之前的金文甲骨文基本不算是汉字的变化,因为并无系统的统一体系,如
我前边所说,现代人为了书法的需要,生编硬造出来许多的甲骨文字体,金文字体,只
能说是照猫画虎的产物。拓展开来说,word里的隶书字体什么的都是这种照猫画虎的产
物。不同地区不同部落不同种群之间刚刚开始发展出来的这种记事符号如果进行讨论,
将如英文汉字阿拉伯文等好几种文字一起讨论文化传承一样混乱,我们便略过去。从统
一的小篆开始。
小篆是大中国地区第一种统一的字形优美的文字。也算是比较成熟而且完善,至少在当
时是比较完善的字体。
但是这种字很快就为隶书所取代了。因为小篆时期人们书写工具的问题,竹木简和刀笔
W*****n
发帖数: 89
17
来自主题: _D_SupportGroup版 -
爱:
在说文解字当中,繁体的“爱”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
“友”四部分组成。
[动物的爱]
动物的爱
爱还可以配很多词语,爱情......等等
爱从受从心从夊,受即接受,夊即脚即行走表示付出,心的接受与付出就是爱。夊
是常见的脚部件,常见於「夏处伟」等字。
要想明白“爱”的实质内涵意义,就要从“爪”、“秃宝盖”、“心”、“友”四
个组成部分之分别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
一、“爪”字的解释:
1、“爪”字是个象形字。
⑴、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只指尖朝下的“爪”形。
⑵、在金文中的形体与甲骨文相反,是指尖朝上。
⑶、在小篆中的形体,已接近现代楷书的形体,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⑷、“爪”是现代楷书的写法,与小篆的形体相似。
“爪”字本为鸟兽的脚趾,如虎爪、猫爪等。
2、“爪”字的本义为手爪。
如汉代五言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
不相如。”
3、由手爪引申为手脚指甲的通称。
如《列子·天瑞》:“皮肤爪发,随世随落。”—皮肤、指甲、毛发之类的东西,
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脱落。
4、“爪”字本为名词,又可以引申为动词。
如柳宗元...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8
你真搞笑,台湾香港加起来多少人?他们扫盲投入的资金多少?按照这个资金投入比例
,大陆得多少年能扫盲?中国49年八成多文盲,知道么?
还有,你知道第一批什么意思?你不能说一个人做一个事情,没做成,就成了这个人没
有做吧?民国蒋介石想做了几次推广,都只是能力问题,没做成罢了。这个不叫官方行
为?你的意思官方失败了,就说明官方没想做这个?
别总是提逻辑,搞笑了,小篆你现在也不会写呀。还过渡形式。小篆是不是过渡形式?
那全国人民都写小篆去?别提什么繁体,那都是当时下等人写的,告诉你,现在的所谓
繁体字,相对于小篆,那就是小篆之后的简体字。

发帖数: 1
19
团中央发声追问:扒皮以“古希腊”为幌子的欧洲伪史!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大观 > 诸玄识 何新 · 2017-12-04 · 来源:团中央学校部
· 浏览数:5519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风流人物辗转于朝野江湖,“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互联网,拓展了今人抒怀发泄的无限想象空间,虽然乱草丛生荆棘密布,却也藏龙卧虎
高人云集,披沙简金、剖璞采玉,俯拾皆是。
回顾一篇2002年4月源自网络的文章,时隔十五年,作者当年的钩沉索隐发幽烛微,愈
发彰显出其深厚的考证底蕴,也充分证明了,欲沧海拾遗珠,则须“持论必执其中,实
事必求其是”。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请高人解答……)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多年
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那些
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的人
、事、言的“直言”记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994
2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用繁体字很烦人
漢字簡化問題商討
【發表評論】 【查看留言】 【查看本頻道留言】 【有錯你來糾】 【論壇】

漢字簡化
漢字改革內容之一。它包括減省漢字筆畫、減少漢字字數兩種含義。前者指把筆畫
繁複的字,變成筆畫少的字;後者指一個字原來可能有幾種寫法,包括正體、俗體、異
體等,經過簡化後,確定一個為正體,其餘均廢除。被簡化了的漢字稱為簡化字。早在
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簡體字,也就是說,漢字簡化工作和簡化字,從中國殷商時代就開
始了。以後幾乎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做了漢字簡化工作,都產生過相應的簡化字 。如 ,
從六國文字到秦統一後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書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次大規模的由官方做的漢字簡化工作,小篆對六國文字說來,就是規範字、簡化字。以
後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每一次書體變革,都是一次漢字簡化工作。楷書定型
以後,還有對楷體字的正體、俗體、訛體的甄別工作。現代漢字簡化工作是從20世紀初
開始的,錢玄同、陸基、黎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成立了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于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搜到这么一段关于简体字的网文
1.大陆政权推广简体字基于两点考虑:
•降低普通民众识字成本,从而降低教育成本。要知道大陆的人口基数,任何一
点点轻微的成本降低,在绝对数上都是巨大的。所以主政大陆的都会去考虑汉字简化的
问题。民国也考虑过啊,方案也出过啊,不过时机尚未成熟而已。
•硬笔书写已经普及,每次书写工具发生变化时,就是字体发生变化时。譬如甲
骨到大篆再到小篆再到隶书之后的真书都是这样。
•汉字简化工作从清末发端,至民国时期的方案就已经相当成熟了,49年后原来
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的主要力量留在了大陆,大陆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基础扎实
,力量雄厚,不继续推进这个工作都不可能。
2.台湾不简原因是:
•台湾人口基数小,人口素质还强于大陆,简化字可以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及推广
简化字本身的成本和反动伤害,所以没有推行简化字的需要。
•既然大陆推行了简体字,台湾就不可能推行简体字。要知道台湾在80年代中期
以前一直是和大陆差不多的专制社会,这些政策老蒋们就能决定。台湾很多政策就是大
陆说黑台湾就说白,这一点都不奇怪。这里补一段网文,感谢@lokok知友的提示(...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605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文尚書》绝非伪作!
(一)
《書》經,或者《尙書》,是六經之一,為儒學重要典籍。秦始皇34年戊子(前213)
,下令焚書,先秦典籍,多化灰蝶。其中對《詩》《書》處置最為苛酷。秦亡後,百家
典籍相繼復出,唯《尙書》面世最晚,曲折最多,“命運”最為坎坷。晉東遷,有所謂
《古文尙書》亡佚之事,復有梅赜獻《書》之舉;至南宋,吴棫、朱熹始疑其偽,元之
吴澄、明之梅鷟繼稱其偽,清閻若璩作《古文尙書疏證》,舉一百二十八例,證其偽作
;清丁晏作《尙書餘論》,定其出魏王肅之手,近世今文經學家魏源、龔自珍,康有為
亦疑其偽造,《古文尙書》為偽書,幾成定讞。近年衆多學人力攻“偽”說,余亦以為
“偽”說大謬不然。
史稱秦博士濟南人伏勝(字子賤),於秦始皇下令焚書時,將《尚書》藏於屋壁中
,入漢後,搜求遺書,僅得二十九篇。伏以此二十九篇書教於齊魯間。至漢文帝劉恒(
前179-前157在位)時,始派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學。伏生此時已九十餘歲,目盲手顫,
口音含混,《漢書•儒林傳》注引衛宏《書古文訓旨·序》說伏生其時“老不能
言,言不可曉也”, 只能由其女通傳口授。
其所著錄,乃用漢隸寫成,是為今文《尚書》;後存二十八篇,復得...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761
23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ZT imac 出品:三字经今解
13。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古人说,亲人去世时候,按照亲近程度的不同,服丧者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
缌麻五种丧服进行时间长短不同的哀悼。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和九数这些技
能,(古人眼里的)古人都很擅长,如今都散失了,你们这些小朋友要努力学习,树立
超越你们父辈恢复祖宗荣光的长远目标。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五服是古代服丧礼节的一个规定,越亲近的人
穿越差的衣服,服丧时间也越长。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亲疏远近,“五服之内”意味着
还是近亲,一般大家族都有家法规定不得通婚。“五服之外”就没有服丧的义务了,也
就是远亲了。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周朝的古人都精通礼仪、音乐、射击、驾车、
文学和自然科学。你们这些小朋友啊,天天光看好莱坞的片子不学好,不知道自己祖宗
个个都是007。其实这些到了明朝,知识发展了,基本都只能分科教育了(生员教育就
是按这六艺分科的)。
1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古人说,以前的人都跟007一样猛,我们不如他们猛(上一篇讲的“古六艺,今不具”
...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1867
24
不才学过书法,还得过国家级别的小奖。
文字当然是文化的载体,问题是繁体字凭什么成为5千年文化的载体而不是隶书或者大
小篆?
要知道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是用小篆来作为官方文字。那是在2200年前。繁体字成
型不过1500年不到,凭什么是5千年文化的载体?
小篆比大篆简单,隶书比小篆简单,繁体字比隶书简单,简体字比繁体字简单。这个趋
势你看不到吗?
a******m
发帖数: 3422
25
我那时年幼无知,家徒四壁,四处弄枝且耍,倘若得点拨一脉,我逐业图之,也不至如
今他乡陌路。
至于大篆小篆,文豪何许题图压我,来-来-来,洒家让你一碗:
北魏郦道元:“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胡毋
敬省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
此先秦石刻之石鼓文,乃大篆之于小篆之过渡,吴老字体或繁或简,线条却钢柔工整,
足见其独成一派之风:
http://taobowu.jxnews.com.cn/system/2011/10/24/011803470.shtml
抱拳!
f*****n
发帖数: 12752
26
十五、
天刚蒙蒙亮,警察们就在阴霾湿润的树林中发现了隋凌的尸体,尸体咽喉上深深的
刀痕,几乎切断了隋凌的脖子。
经验丰富的法医在仔细勘查现场之后,却得出畏罪自杀的推论,因为那把有许多证
人目睹的凶器仍然在隋凌的手中,沾染了大量隋凌的鲜血,并且现场也没有第三者的指
纹和脚印。
隋凌之死,震惊了整个城市。一个品德优良的大学生,为何突然变成了杀害十余人
的杀人狂?无论是谁都会想知道这件事的全过程。而在无孔不入的记者们大力挖掘之下
,某个案发现场的评委会老师也透露出本该竞选决定的学生会主席却由学校内定的内幕

仿佛一切都有了定论,这位有绝对实力成为新任学生会主席的优秀学生,却无意中
知晓学校内定的学生会主席并不是他,年轻人的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的精神
世界崩溃了。第一个被害者正是上一任的学生会主席,似乎也证实了这件事的起因。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这起事件与十五年前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发生的中国学生
卢刚因为嫉妒而失控枪杀数名美国导师的血案相提并论,隋凌与卢刚的结局也十分相似
,都是用行凶的凶器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又变成一个社会
关注的热点,被人们广泛地谈论。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转贴]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汉语比英语高级1000倍
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
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
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 汉语言文字
是人类文明起源到生长成熟盛开的文明之花,是人类上万年历史发展的信息链,是人类
过去、现在与未来最优秀的语言文字。●
汉字是人类、自然发展的解码符。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
括捺)五种。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
字。它美观大方,表述的信息宏大、丰富、准确。汉字所蕴藏的人类、自然发展的内涵
这个层面是它后来所滋生的字母文字完全不能比拟的。现分析几个汉字来说明其对人类
、自然发展的美妙表白。
下面参考《唐汉解字》来分析汉字所包涵的历史息:“国”(guo),会意字。国的古
字是口与戈构成的“國”字,戈是兵器,象征武力;口是人口,合起来就是用武力管理
和保卫人口,这正是国家的的职能。这个字的出现,朴素地反映了国家产生的社会背景
。“晨”(che...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转贴]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汉语比英语高级1000倍
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在《世界语言》一书中对汉语的简洁性、准确性、严密性和
先进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正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努力,才把“西文语法书里的种种麻烦
抛个精光”,最后“只留下几千个单字和若干条效率极高的排字规则”。 汉语言文字
是人类文明起源到生长成熟盛开的文明之花,是人类上万年历史发展的信息链,是人类
过去、现在与未来最优秀的语言文字。●
汉字是人类、自然发展的解码符。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
括捺)五种。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
字。它美观大方,表述的信息宏大、丰富、准确。汉字所蕴藏的人类、自然发展的内涵
这个层面是它后来所滋生的字母文字完全不能比拟的。现分析几个汉字来说明其对人类
、自然发展的美妙表白。
下面参考《唐汉解字》来分析汉字所包涵的历史息:“国”(guo),会意字。国的古
字是口与戈构成的“國”字,戈是兵器,象征武力;口是人口,合起来就是用武力管理
和保卫人口,这正是国家的的职能。这个字的出现,朴素地反映了国家产生的社会背景
。“晨”(che...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粗细有致是“宋体”,“行书”年龄一千七
平时练习的字体如果变成人物形象会是什么样子?在微博上从来不消停的作家马伯庸发起的一个“字体拟人”的活动就让一众不甘寂寞的网友死心塌地成了忠实追随者。小篆、瘦金体、行书、楷书,这些原本只是伴随着史书和笔墨纸砚出现的字体一下子以帅气十足的动漫人物形象出现,在颠覆传统观念的同时别有一番心意,让人耳目一新。
“宋体”和“仿宋体”成了兄弟
其实要参加“字体拟人”的活动还是得有些积淀的,如果对这些字体的“演变史”不够熟悉,压根就没法子在画出的人物里表现出字体的精气神。只要在微博里输入“#字体拟人”的字样,便能呼啦啦出现一大把“字体人物”。“宋体”和“仿宋体”在网友笔下成了一对样貌相似的兄弟,宽袍大袖,只不过他俩一个是大双眼皮一个是狭长的内双。“行书”变身成为江湖侠士,插画家Jway堇茴给自己笔下的“行书”做了这样的注解:“行书,年龄一千七百岁上,家中长辈楷书、草书。行侠仗义爱喝酒。”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最为“颠覆”的要数瘦金体。这个在书法史上无法替代但地位却有些尴尬的字体在网友的画笔下多了几分调侃的意味,“瘦金体,为古时某闲人皇帝所创,自诩为高贵的皇族,不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0
陈建贡书写的篆书
赵熊书写的行书
李成海书写的草书
钟镝书写的隶书
在昨天本报《biang究竟是个什么字?》报道中,记者请陕西文化艺术界人士对biang字进行了解读。今天,您将看到陕西书法家接受挑战,用各种字体写出这个biang字。即便是每天面对汉字的书法家,想要把biang字成功地以各种字体写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篆书
陈建贡:既要写得灵动,不能呆滞,还要写得平衡
写了几十年汉字的省书协副主席陈建贡第一次写biang字,以篆字创作见长的他,尝试着将biang字篆书化。
篆字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篆书字形圆润和婉转,面对这个民间造出的biang字,陈建贡说:“虽然这是民间的一个俗字,但是对我来说,也有一定挑战性,因为没写过,也比较复杂,尤其用篆字,既要写得灵动,不能呆滞,还要写得平衡。这个字写不好就死板,要有趣味性。”陈建贡以小篆加汉简的表现形式,写出了biang字。
★行书
赵熊:要在动态组合中还能看出结构上的脉络
省书协名誉主席赵熊认为biang字这种复杂的形体,是关中民间的文字游戏。“仅就从这么复杂的结构上讲,也不符合文...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字简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啊
几千年来,汉字一直在简化,对比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小篆已经简化了许多,与小篆
比,隶书更为简化,之后的楷书,行书,草书就不必说了。总的趋势都是结构越来越简
单。
其实现在这个简化字,1909年就提出了,民国初也大张旗鼓地进行过,钱玄同,黎锦熙
等文字学家都是积极的支持者,陆续推出了不少的简体字,37年的一个字表大致有1700
多个简体字,即便是今天的台湾,很多字也是简化过的,譬如“台湾”这个词,他们都
写作“台灣”而不是“臺灣”,香港也一样。
1969年的时候新加坡也颁布了简化汉字,有些和中国不一样,不过70年代的时候又更正
过一次,所以现在也中国一致了。
马来西亚、泰国的汉字也是一样的。就连日本使用的汉字1946年也简化过一次,大概简
化了130几个字;韩国也一样,1983年简化了90个左右的汉字。
所以不管从纵向来看,还是横向来看,汉字都在简化中,趋势啊。
当然简化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每次都回遇到这些问题的,举个例子,汉字在从甲骨文金
文到小篆的转变过程中,一些的子的形旁就已经因简化被扭曲了,所以许慎的《说文解

发帖数: 1
32
【中国最新的历史剧因为讽刺高层而被封了】
台湾网友:两天前,中国央视黄金时段在播的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有一幕是长
平之战时,秦国人在搜集赵国的赵奸名单,想要收买,于是就有了这一幕:从右至左是
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贾庆林的小篆字体,要知道中国网友称呼他们共产
党高层都是昵称赵家人,结果现在直接暗示某些赵家人是奸臣了,导演还特别用近距离
的镜头摄影。
结果广电总局没发现到,播了两天之后才被眼尖的中国网友发现。现在这一集已经在各
个网站都被下架了,然后现在大秦帝国的贴吧被封,微薄禁止评论,微薄上只要发表有
关这次道具事件就会被删掉,中国知乎搜索'大秦帝国'没有内容。附带一提,导演叫丁
黑,也有出现在左半边(应该是自嘲)。中国都被删掉了,还好台湾是自由的,水管上有
备份。
拍戏,不要瞧不起做道具的。识小篆,虽然是冷僻学问,关键时刻可顶大用。
分明是做道具的瞧不起广电总局搞审查的,就知道他们不懂小篆,干脆把今上御名写上
。瞧瞧能不能被识破。
b****y
发帖数: 1867
33
之前有人提到,而我是回复的那个人。是你又回复了我。
书法不但有用繁体字,更有大把的人写篆书或者隶书。这能说明什么?
汉字5000年演变就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我不敢妄断最终的形式会是什么。但是如果你否
认这个趋势,那我只能呵呵。
秦朝以小篆统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篆比大篆简单。而小篆没能得到很好的普及
,因为当时已经有了隶书这个形式,并且更简单。简化的汉字至今也有300,400年的历
史了。明朝末年就已经在民间普及。现如今的简体字是国民党整理要推行没推行,共产
党又进一步规范的结果。
t******n
发帖数: 2939
34
☆─────────────────────────────────────☆
debonair (江南小生) 于 (Sun Jan 22 14:18:53 2012, 美东) 提到:
袁腾飞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具体在哪一集讲的我忘了。热心的同学可以贴出来。
台湾最完整地保存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大陆因为马列主义唯物崇拜和毛泽东的文化摧残
导致传统文化丧失,还把几千年的文化成果繁体字简化得面目全非。香港因为经历殖民统治骨子里有难舍的崇洋媚外。
袁腾飞大致讲到他的北京腔到香港的时候会遭受大部分港人的鄙视,甚至对说普通话的
人也会这样;而台湾人却不一样,大家都觉得这北京腔有意思,表现出好奇心,都凑过
来想看,因为那个地方是中华文化的真正传人,有归属认同感是自然的。
这几年在美国生活中也观察到香港人往往国语不利索,这也难怪他们,但有些人还很自
豪地说他们的英语比国语还要好,就有点问题了,而且他们往往会有一种优越感。而我
读书的时候,有些台湾同学在中国春节的时候专门请假回台湾和家人团聚,年年如此,让我很感动,相对来说大陆人这样做的反而很少,都以美国学习工作忙没有假期为由不回国团聚。当然台...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35
来自主题: Arts版 - 隶书的代表 (唐前) (转)
隶书的代表--汉碑精品《曹全碑》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
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
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
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
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
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
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
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
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
(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
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
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
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
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
及陕西的情况,也反
k***g
发帖数: 7244
3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夔一足的猜想
所以想想商鞅变法能在秦国搞成,也是有很多秦本身的原因的,搁在现在,肯定有N多
学者要发paper 说这是秦的 culture 使然了,haha
六国的文字肯定是同源的,就是不清楚他们的文字是从西周因袭过来的,还是直接从商
因袭过来的,譬如东方的一些国家,在商代时就和殷商有密切的交流,采用了殷商的甲
骨文是很可能的,周没有强制书同文的规定(和秦不一样),所以六国的汉字也许还有
一些本地发展的遗存,但是当时的外交文书和正式场合用到的文字,恐怕还是以周王室
的为主;
大篆和小篆其实差别不是特别的大,小篆比大篆书写上更简单了一些,不过小篆里很多
字确实已经高度符号化了,失去了原先的造字本义
D*******s
发帖数: 749
37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考古笔记(6) 塔山之玉
第6章 塔山之玉
秦羽听吴湄说的认真,也仔细看了起来。只听吴湄笑道:“其实我想古人看这些文字的
时候,主要是用水气慢慢熏入看的,以防止过多的损坏。不过咱们没那个时间,现在你
明白我为什么说这事情只能在水里说了吧。”
秦羽答应了一声,仔细看起来。只见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是那些文字。排在第一位的
是一行小篆,写的是“扫六合易,得吴女难;一天下易,得虞心难。”落款是一个小印
,写的是嬴政之宝,断然是秦始皇了。再下面一行,也是小篆,写的是“吴女天下无双
,非外嫁也,虞姬,籍之所爱。必烧汝宫室,发汝丘陵,以抱前仇。地下銮图,藏之深
山。塔山之玉,可以攻石。”落款是吴中项籍。看来是项羽了。
秦羽看到这里,疑惑地看看吴湄,说道:“这有意思啊。看起来秦始皇是喜欢上了吴地
的女子,而且好像还得不到她的心,因此烦恼。而且看起来他好像和项羽都喜欢的是虞
姬?如果把这个真看成是帖子的话,那这显然包含了大坑的元素啊。你看,有地域帖的
元素,说吴地的女子最好。还有外嫁的元素,所谓吴女非外嫁也。似乎还有三角关系,
而且项羽颇有吊丝逆袭的意思,一旦得势,就对秦始皇疯狂报复。难道史书上写的他烧
了咸阳宫殿,又去挖秦始皇...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9981
38
洛阳没有理睬一活人一阴物的嬉戏,孜孜不倦弹剑百千,当太阿一剑以一个诡谲姿
势倾斜悬停,洞内光芒骤然黯然,徐凤年这时才知道满室“星辉”,竟然是一线造就,
经过琉璃镜面次次折射,才让洞内亮如白昼,洛阳的抽丝剥茧,眼界是天象范畴,手法
则无疑是指玄境的巅峰,这让徐凤年心头浮现一抹阴霾,阴物也停下动静,洛阳一挥袖
,除去太阿剑,其余是一柄飞剑都还给徐凤年。.她来到铭刻无数古体小篆的铜门前,
阴文阳文两印各占一半,徐凤年走到门前,伸手触及,自言自语道:“是大秦帝国左庶
长的两封书,一封王书,一封霸书。各自阐述王霸之道,只不过后世只存有一些残篇断
章,听潮阁就只存有三百余字,字字珠玑。”
洛阳问道:“你认得两书内容?”
徐凤年没有直接回复女魔头,只是陶醉其中,咧嘴笑道:“我被李义山逼着学过大
秦小篆,回北凉以后,师父若是知道我背诵下完整的王霸双书,还不得开心坏了,保管
会跟我多要半斤绿蚁酒。”
洛阳也未跟徐凤年斤斤计较,沉默不语。那头四臂阴物没了雷池禁锢,摇摇晃晃,
在门外悠游逛荡。徐凤年虽然几乎过目不忘,但为了加深记忆,边读边背双书,事后闭
上眼睛默念一遍,牢记于...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3522
39
来自主题: Prose版 - 【诡幻系列】(小说)
【妖灭】
(一)引子
我站在祭台之上,仰头看顶上浓密翻滚的乌云。它们绵延数千里,没有尽头。
悄悄摸了摸藏于腰间的玉箫,上面粉红色的丝绦依然鲜艳如新。我微微笑了笑,朝
天举起手中白布包裹的桃木剑:“风来!”
我的声音凄厉破空而去。
狂风顿起,吹动宽大的白衣,猎猎作响,散乱的长发在风中疾疾游走,遮挡住我的
眼睛。我一动不动地站于祭台,视线从发丝间透射出来,等待与你明亮的目光相接。尖
叫的风声中,我面色惨淡,披发跣足,白衣如雪。
没人注意我脸上诡异的微笑。
时辰到了,我对自己说,猛地咬下舌尖,用尽气力喷出这口血。一道妖艳耀眼的红
色冲天而去。
我仰天大笑。
从云端俯视下来,这个作法的妖道全身雪白,连面色都是,只有一张大笑的嘴中浸
满鲜血,极度醒目的艳红。
满城的百姓在祭台下面跪拜,屏神静气,不敢抬头望一眼。上天!他们都是驯良而
畏惧的子民。
可我不是。我总是违抗你的旨意,挑战你的权力。上天,还我的芸来!我在心底呐
喊。
一道眩目的闪电劈下,我被打得粉碎。
倾盆大雨中,一块破碎的白布悠悠飘下,上面的血迹浓艳美丽。
(二)黄泉
我坐在路中央。
这里的天空没有太阳,也没有黑暗,一切都在一种昏昏惨白... 阅读全帖
y**********7
发帖数: 769
40
楼主说:"大家看石牌的汉字,从秦开始直到宋,所用的字都是小篆,而石牌上却是宋体,..." 显然不对. 我看这石牌的汉字应是北魏碑体,而非宋体.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
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
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
,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
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
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
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康氏舉十美,
以強調魏碑的優點。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
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
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宋体,是在中国宋
c***s
发帖数: 70028
41
美国一名老人学汉字成迷,开发软件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汉字演变过程放在网上,网友称,其“工作”令每一个中国人汗颜。
在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理查德·希尔斯是个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甚至过去的一个月里,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成为被网友们讨论的热门人物。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在历史上如何演变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60岁的希尔斯可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名人”,事实上,尽管为了创建那个网站,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几乎没有人觉得,那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河南省南阳市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多年坚持练就了一手“绝活儿”:书写的甲骨文字体流畅俊美,字里行间充盈书法之美。目前,她已先后完成《孙子兵法》等三部百米长卷。
今年49岁的黄炎平,是南阳市黄台岗镇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与书法结缘,已20年有余。早在1988年,刚生完孩子的黄炎平在家闲着没事,翻看一本上面有小篆字体图案及偏旁部首的书,被深深吸引并产生浓厚兴趣。家人后来为她买回《七体书法字典》,黄炎平自此踏上书法练习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细心钻研和刻苦练习,她先无师自通了小篆,后又精通了大篆,这时的她又萌发了练习甲骨文的想法。但甲骨文是由刀锋契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必须有刀刻的痕迹,不是一时之功。
从2008年开始,黄炎平开始苦练甲骨文。据黄炎平的丈夫介绍,仅练字用的废报纸每年就有六七十斤,毛笔经常一买就是二三十支,这些年光买的墨汁就达300多斤。
“很多时候一练就是一天,饭都忘了吃。”黄炎平说,现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不用看字典,就能直接用甲骨文书写,常用的字都在脑子里了。
如今,黄炎平的作品已小有名气,先后完成了《金刚经》、《道德经》、《孙子兵法》三幅百米长卷的甲骨文书法...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2643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汉字简化
不用说也看的出来你是台湾来的,因为大陆人有很多常识你没有。
首先,大陆政府没有发明简体字,简体字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简化汉字的方法,最多大陆
是把它定为标准,并且,实际上大陆规定私下写繁体字仍然可以,书法可以用繁体字(
写小篆都没问题,随你。)受过教育的人没谁不认识繁体字。这点大陆人都知道。
任何语言都是动态和活的,我在原文里面指出,跟英国英语相比,美国英语在很多词上
面已经出现了拼写的简化,香港人照样懂得,也会写这些简化的东西,而没有因为自己
用英国英语而抱怨美国的英语。
给你举些例子,你现在觉得bike, fridge, plane这些词已经很正常了,这些词就是当
年简化下来的,你怎么知道美国人以后不会让luv,coz b/c (N/A已经正式了吧)正式
化呢,语言是不断变化来适应人类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的,而不是为了千年不变来体现历
史的。毫无疑问,楷书比起甲骨文和小篆不那么能表意,会不会因此人们就不用了呢?
不会,因为楷书有很多优点,最终国家政府也采用了它。简体汉字在简化过程中确实
会牺牲一些含义,因为带来的优点远远超过它的缺点,这也是最开始政府的初衷,并且
在实际过程中,你说了,好多
h*******r
发帖数: 1083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理想的文字方案
首先,简化字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标准,大家要会写简化字;
然后,繁体字传承中华文化,大家要会写繁体字;
其次,古人都知道繁体字写起来很麻烦,所以基本每个字都有对应的行书写法,大家要
会写行书——这个并不是会写楷书的人都会写的!如果连笔方式不合规矩,别人反而认
不出来。
再次,行书有的时候仍然不够快,所以有人写草书。这个写起来比较难,不过作为有中
等文化程度的人,应该至少能辨读别人写的草书——至少于又任的《标准草书》要认得。
最后,小篆被广泛应用在篆刻艺术上,并且也是后代一切文字的源头,作为中等以上文
化程度的中国人,要认得小篆。连带的,金文,甲骨文,至少也要能认得基本文字。
版上的仁人志士们,你们全都做到了么?
我自暴自弃了,觉得能写简化字就够了,繁体字,能认就认,写就免谈了。现在我书架
上,繁体字的书比简化字的还多。其实我从初中起,就不停地读繁体字书,也想学写繁
体字,难而无用,放弃了。我的感觉是:
(1)只要会简化字,都能不费力地读繁体字
(2)但是想学写繁体字,还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没任何必要
繁体字,自然消亡吧
l*********y
发帖数: 1011
45
问了问LP的意见,综合如下:
1,这个玉的真伪性目前很难就这样判断,必须在现场看质地,色泽等。
2,文字中有很多小篆清楚可见,比如“天子”,“臣”,“曲”,“者”等;其他有些
字太不清楚,看起来不像小篆,不确定是什么字体。-- 居然报道称没有人认得,很奇
怪;
3,根据字体的特征,应该不晚于秦代;但是如果这个是秦代以后的东西,则显得雕工
粗糙,故存疑。
4,从未在战国或以前见过类似的东西。(在她的经验里面)
s*****e
发帖数: 16824
46
秦始皇那个改革比简体字动静大多了,本身小篆就不是既有的,是李斯从大篆改的,是
对大篆的简化,后面的隶书又是对小篆的简化,隶书几乎跟重新造字差不多了。
v*****s
发帖数: 20290
47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
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
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R*****d
发帖数: 1148
48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Sat Mar 19 17:16:57 2011, 美东) 提到:
大家覺得近年最出色的歷史正劇是哪一部?
鄙人以爲《漢武大帝》雖在劇本上做了諸多与歷史事實不完全相符的改動,然而就器物文化以及製作水平來看,逺勝于《貞觀長歌》等等(虛構的成分如此之多,大概只可算作戲説)。其有選擇地把史料編進劇本(固爲一失),只對某些情節人物作了改動,雖媚專製而不失其時代全貌
矊匐y得之作。
zxyhsy (封狼居胥) 説,地方台播的《贞观之治》非常写实,制作精良,演员也很不错。我自己找來看,覺得此言非虛,拍得實在太妙了。
《大秦帝國》好看,但爲了劇情多有杜撰,明顯的錯誤極多,亦不屬歷史正劇之列。
《臺灣1894》、《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水平實在勝過辮子戲多矣。
觀之日本,則以大河劇《龍馬傳》爲最出色。不符史實之處,鄙人專文討論。愚以爲《龍馬傳》對中國人理解東亞近代歷史亦極有教益。
《走向共和》甚善。此劇清末故事较严谨(除翁同龢,形象較爲偏離)。民国创立部分亦未能全... 阅读全帖
m**********j
发帖数: 8645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没想到秦始皇陵还真存在啊
秦始皇都做了哪些事情??
一、政治
1.提高帝王尊严:赢政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
合为『皇帝』,用作天子之专称。从此中国历史上之君主便称为『皇帝』,赢政则被叫
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专门名称来显示全国最高统治者之无上权威,如皇帝自称
『朕』,其命令叫『制』或『诏』,其用印则曰『玺』。
2.厉行中央集权: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於皇帝。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
央至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3.实施严刑峻法: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於全国

二、军事
1.修筑长城: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万余里』。
三、经济
1.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
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2.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
准。
3.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
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50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