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流变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
C********4
发帖数: 308
1
你来自哪里?——东部中国各族群的起源
我们都有一个家

数万年前,现代亚洲人的一支,身上带着O3型的染色体,开始向北迁徙;数千年前
,O3-122这一支种小米起家的人,开始向东向南扩展,最终遍布中国大地。
“国际Y染色体命名委员会”把全世界的Y染色体分为从A到R的若干大的类型,而中
国人所带的,主要是O型、D型,其中D型比较古老,是棕色人种留下的基因,而O型分为
O1,O2和O3三种,O1型从越南、广西方向进入中国,沿着海岸线往东北走,形成了百越
民族。在距今两万年的时候,O3型中分化出了O3a3b型的一支,即是苗瑶语族的祖先。
而O3型其他的人,继续向北走,成为汉、羌、藏等人的共同祖先。

9月初,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复旦大学校园里,到处是报到的新生,复旦大学生
命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谭婧泽老师则忙着带几个助手给新生做体检。这不是普通
意义上的健康检查,她是要配合课题,对学生们进行体质人类学的测量,取得一批数据
。“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正好是不错的数据来源”,而建立庞大的全国范围的人群数
据库,是复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工作。... 阅读全帖
b***c
发帖数: 304
2
来自主题: _America版 - 顺带请教CAMER一个问题
发信人: whg (white hors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Apr 26 01:33:04 1999), 站内信件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郭沂
  编者的话
湖北荆门郭店1993年10月出土的804枚、13000字的竹简,经学术
理论界5年研究得知,它分为两部分:道家著作2种4篇,儒家著作11种
14篇。此材料填补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段空白,为解读先秦哲学
史上的许多谜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一经出土,立即引起海内外学
术界的极大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郭沂从郭店楚简的史
料入手,考证了中国先秦哲学史,论述了道家的起源与流变,子思学
派,《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
各学派之间的关系,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他对先秦哲学史问题
的独到见解,受到学界的关注。现将该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为我们重
新认
c***s
发帖数: 70028
3
■ 首创周播季不担心收视率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下称“舌尖2”)今晚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2”比第一季制作费高了30%,在内容上也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相比上季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去年1月起,主创团队历时1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拍摄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为8集。近年的热点话题都在片中出现,观众可以在“眼泪与口水齐飞”的纪录片里看到一个更有质感的中国。
据了解,“舌尖2”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片段有武侠片的影子。陈晓卿介绍,第二季的分集导演多为“80后”,他们有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不少人的作品还曾获得过国际奖项。整体来说,第二季信息量密集,剪辑节奏快,主创希望用高剪辑率赋予该片更动人心弦的节奏。每集50分钟的成片平均镜头数量是1500个,几乎每2...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张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izjyxyxb200701011.aspx
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7)01-0040-04
A New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
Zhang Xue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In the handing down of the legend about Shun and 象,it underwent three evolvements. In the beginning, it evolved gradually from a political legend to a moral and ethical one. In the earliest myth, the original story was about hunting...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欧洲中世纪的数学
问题是,比之于元,明朝数学并没有衰退。
你知道的那些宋元四大家之类的属于通俗说法,其实并没有研究过古书里面算法的本质。
吴文俊在国际数学大会上作过中国古数学的报告。
你可以查查看。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是朱士杰,不等于元朝之后就衰退了。
另外这还牵涉到一个什么是重要的数学的标准流变问题。
放50年前,一些处理具体问题的数学文章很难发表到好杂志。
现在,数模转换什么的都在《数学年鉴》上能发表。
文科生知道的公理化多重要什么的,其实多半是Bourbaki风行时代的余绪。
但人家苏联有人认为数学是物理的一部分,也弄了一套数学百科全书出来。
中国古代可能是认为,计算/构造之外,再无其它本质。
这个理念也不是不可能随着对计算机的深入研究,再次流行的。
f**********4
发帖数: 261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拨乱反正的简体字表
原作者,@讼棍茶水斋,江湖别名“茶水斋”,“马羽茶水斋”,“马羽信乡”者,因
为渊博的国史、日本史、乃至欧洲中世史被人尊称为“马师”者。注意不是马亲王。但
是两人相识。本文既包含了hardcore的文史知识,也有精彩客观的评论。如果不是立场
先行,愿意耐下性子看完的朋友,我觉得“简繁之争”的道理,言尽于此文了。下面把
开篇的评论部分转一下,hardcore的部分,因为有很多贴图,还是直接看博客比较方便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68z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ua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zz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a2p7.html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
议》,标志着新中国的简化字运动拉开大幕。57年过去了,简化字 的功过是非...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从考古学看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3 19:14:22 2013, 美东)
http://chinesemahan.blog.163.com/blog/static/102842034201031117
从考古学看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
Chinesemahan
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的故事,究竟是神话还是历史,一直
存在很大的争论。不过,随着愈来愈多考古资料的发现,促使人们应重新思考圣经记载
的真确性。
有关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考古学者发现的证据包括如下:
(1)外族人迁至埃及 公元前 1,800年
在 3,900年前的埃及墓穴的壁画记录中,发现当时有大批闪族人(就是亚伯拉罕同族人
)迁到埃及居住。后来更取替了埃及原居民,成为埃及历史中,唯一一个不由埃及人当
埃及王帝(法老)的皇朝,这时代称为喜克索(Hyksos)时代。不光是...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
[ 作者:钟 鸣 日期:2012-1-14 来源:彝族人网  点击:1294 评论:0 ]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
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
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
在何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
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
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
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
堆文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
史上“中国”的说法很晚。这点他是对的。
 《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都指的是
中原黄河流域...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9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0
作者:秦晖 2016-01-06 15:46
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对“文革”初批判《海瑞罢官》等“清官戏”时的一种怪论
可能记忆犹新:从阶级斗争理论看,清官是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的清廉
具有欺骗性,意在掩盖阶级矛盾,消除革命威胁,使反动统治能够长冶久安。因此他们
比贪官更可怕。
而贪官能够暴露反动本质,激化阶级矛盾,加快革命的到来,所以从“革命”的观点看
清官比贪官还要坏。
这种极左怪论自然是极为荒唐的。从常识出发,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清官当然比贪官好
。如果说某种制度下能够普遍产生清官,那么这就应当是一种好制度,用得着为不能以
“革命”推翻它而懊恼吗?而应当推翻的坏制度自然是贪官遍地的制度,怎么会有“清
官可怕”的问题呢?
但这只是老百姓的想法。过去的统治者往往倒真是讨厌清官的,尽管他们通常都不这样
说,而且都喜欢树清正廉洁的榜样。尤其儒家理论总是强调吏德的重要,而“文官不爱
钱,武官不怕死”常被当作吏德的通俗归纳。
然而我国古代政治素有“儒表法里”的传统。口头上说的是儒家伦理,实践中行的是法
家规则。所谓“百代都行秦政制”是也。法家可是极端“现实主义”的,它对仁... 阅读全帖
p**p
发帖数: 10318
11
之前,我灌水时即兴谈到联邦制和中共双重管理体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34877699_3.html
说到联邦制,我还是要指出来一点,
http://www.mitbbs.com/article/Military/34894397_3.html
关于中共双重管理体制的一些答疑
灌毕,去专门找大家名家的相关文章学习了下。 真的是有收获。今天给大家推荐这篇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前院长朱苏力教授的“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
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文章。此文非常系统的阐述了新中国中央集权和分权的历史
由来,分析了利弊并展望了未来,所言与我心有戚戚,文章比较长,大家一定要耐心读
完,会有非常大收货,当然学者为文,讲究缜密和严谨,所以有些文字拖沓,远不如灌
水来的快意恩仇,但学术思想性之高低不容置疑。
也不能老读这种思想性,乃至学术性都很好的文章,会让人自卑的,但相信我等为人,
自会以不是专业出身的开脱的。哈哈。
好,言归正传。
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
● 朱苏力 (进入专栏)
一、...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的春节密码
滚动新闻: 东方网>>中国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解读中国
人春节密码:回家祭祖成为部分人群信仰2011年1月27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李静睿 钱炜 陈薇 葛剑雄 刘炎迅 选稿:张侃理
中国人的春节密码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
不管其他的节日怎样被虚度,不管长长短短的假期怎样被“宅”与“消费”浸染,
华夏子民,无论身处我们地球的哪个角落,总是对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有着不可
替代的记忆和期盼。
这个绵延2000余年的华人“大节”,曾经被我们的民族赋予太多的寄托,国运的昌
隆、家族的凝聚、神灵的护佑
100年前,当新生的共和政府改传统农历的元旦为春节至今,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乱、革命、运动和变革。旧风俗的消失、新风俗的确立,世俗和
物质主义的盛行,使得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在当今一些人心目中,也变
得平淡,不复记忆中的厚重。
近30余年来,空前未有的大变革让中国人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大范围迁徙流变。一
代、两代、三代的中国人,离开自己的父母之乡,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奋斗,寻求机会
、财富和成功... 阅读全帖
j*****o
发帖数: 638
13
我多次加入赴境外的旅游团,就我的见闻,很多内地同胞的素质实在不能恭维。很多
人不是去旅游,完全是去吃喝购物。在埃及我们团到了某个举世闻名的寺庙,几位团员
嫌天热不下车参观,埃及的导游惊呆了,说:“这是埃及最灿烂的文明遗产,你们不看
这些,为什么要来埃及呢?”在迪拜,到了说好的上车集合时间,几个人泡在购物中心
狂热地购物,让全车人等一个多小时。在公共场合任意喧哗,街道上随便扔杂物。凡此
种种,屡见不鲜。见过中国游客不文明举动的外国人会看不起我们。我不能说这是歧视
,因为人家有扎实的理由,何况我也看不起我的这类同胞在境外的举动。旅游团成员中
,暴发户的比例远远高于全体国民中暴发户的比例。不幸,很多外国人是从他们身上开
始认识中国人的。
一个人判断某个事件,难免不受到他漫长生存中的经验背景的影响,尽管他应该抛
开成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我和孔庆东先生一样没有亲历香港地铁上的吵架事件。但
要我判断,我是不敢轻易将责任都推给港人的,因为不敢替内地游客的素质担保。孔先
生应该同样感受到某些内地人的素质。我不清楚他因何在瞬间就完成了判断,在这一纠
纷中内地的游客为什么就没有责任?那位当事港人为什么不...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ingerling54 (黑暗虎鲸),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拨乱反正的简体字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3 10:45:06 2013, 美东)
原作者,@讼棍茶水斋,江湖别名“茶水斋”,“马羽茶水斋”,“马羽信乡”者,因
为渊博的国史、日本史、乃至欧洲中世史被人尊称为“马师”者。注意不是马亲王。但
是两人相识。本文既包含了hardcore的文史知识,也有精彩客观的评论。如果不是立场
先行,愿意耐下性子看完的朋友,我觉得“简繁之争”的道理,言尽于此文了。下面把
开篇的评论部分转一下,hardcore的部分,因为有很多贴图,还是直接看博客比较方便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68z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ua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zz8.html
http...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雾霾是和风力发电有关吧
你解释一下水电站是怎么让水流变缓的。或者你至少学过速降线吧。流体速度当然不止
决定于压强差和距离。
R*********j
发帖数: 1957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比看毛片还过瘾的座谈纪要
(2014-04-09 16:34:53)
【布楚维奇案】2010年7月24日,中央党校某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与
会教授围绕校长有关指示“畅所欲言”,丑态百出,活生生一幅自供状,用不打自招来
形容十分贴切;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某精神病院的分裂症患者在集体发作。这次座谈会
主题是:党史中哪些真相不能对外讲。主持人是石副校长,参加座谈的“高级”人士有
:罗、王、李、冯、任、郭,韩、王、胡、谢、程、陈、柳、曹等教授,并有博导14人
。下面是座谈会纪录。(2014年4月9日,布楚维奇,长沙)
主持人: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我校的讲话极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如何对待中共党史问
题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主要问题是:
我党历史上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学中讲不讲,对社会上是否透露。我看习校长的讲话
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
今后,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利益,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因此,
凡是有损我党光辉形象的事坚决不想,坚决不说,坚决不写,坚决不做。
下面请同志们发言。
罗:我是坚决拥护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的,我们的党校,不是一般的党校,是中央党
校;我们的学员不是一般的学员,都是我党...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连ABC都极少娶白女
前辈分析得有道理,受教了。
但我觉得我们的观点不矛盾,只是不同的发展时期。
草根从政的有,精英从政的更多,比如布什,赵小兰,奥巴马也算。
犹太人跟美国社会的渊源很深,先不讨论;印度人确实很有可比性。
为什么我们不如他们,我觉得原因大概有:
1. 印度的民主社会和美帝意识形态天然接轨
2. 印度人英语是母语,文化和交流的障碍更小
3. 印度人大规模来美国比华人早(早期作为修铁路的奴隶的华人不算)
4. 还有就是说的,华人往往做理工科,不学法律等文科
2,3不是难解决的问题;1,4关乎文化,是否能够岁社会的流变而改变,我们师母二代!
h*h
发帖数: 27852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asonablej (Kegu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比看毛片还过瘾的座谈纪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0 14:34:09 2017, 美东)
(2014-04-09 16:34:53)
【布楚维奇案】2010年7月24日,中央党校某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与
会教授围绕校长有关指示“畅所欲言”,丑态百出,活生生一幅自供状,用不打自招来
形容十分贴切;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某精神病院的分裂症患者在集体发作。这次座谈会
主题是:党史中哪些真相不能对外讲。主持人是石副校长,参加座谈的“高级”人士有
:罗、王、李、冯、任、郭,韩、王、胡、谢、程、陈、柳、曹等教授,并有博导14人
。下面是座谈会纪录。(2014年4月9日,布楚维奇,长沙)
主持人: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我校的讲话极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如何对待中共党史问
题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主要问题是:
我党历史上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学中讲不讲,对社会上是否透露。我看习校长的讲话
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
今后,我们的一切工作...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习近平去年的讲话365天之后才见天日(多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6 13:24:19 2015, 美东)
习近平正在兴致勃勃的讲话。
与会者正在集中精力聆听习近平的讲话。
习近平正讲的起劲时,刘云山扭过头去恶目以对。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轰动一时,人们都在关心谁出席
了,谁没出席。习近平的讲话没有发表,只能根据与会者的回忆和新华网上的只言片语
知道一点点讲话内容。
今天,又是10月15日,不过不是2014年10月15日,而是2015年10月15日。新华网去年发
表了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他都说了什么,让刘云山给压了一年?刊
登的这一年前的讲话是不是原汁原味?不知道。
有人怀疑新华网今天发表的习近平讲话,刘云山可能往里边加了「料」。可见「刘云山
」这三个字已经是「坏」「恶」和「谎言」的标签了。让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可信度的人
主管传媒文宣,对中共体制本身就是个极大的讽刺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漂泊?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有着莫名的抵触感。哪怕是面对
家人的时候,我也总会考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也因此,我觉得,真的很累。
小时候我稍微懂事了,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逃离熟悉的世界,在农村长大的娃唯有读书
是当时唯一的逃离方式,老爹说我若要再不会读书怕是要饿死。所幸年轻一点时很会应
付考试,去了一所还可以的大学。加上性格上一直有点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千差万错居
然学了医,考研时准备逃离,无果,现在,我在远离家乡的异国做医生。
于是我想,我终于完成了“漂泊”的愿望。
其实,我选择漂泊,还有一个原因。在我读书时,也算小地方的风云人物,可学医时间
又久挣钱又慢,所以更不愿回家乡,收入所得甚至不敌当年考大学都困难的同学们。对
亲情本身淡漠,又不善于人情世故,所以陌生点好,也许我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注定在外
漂泊。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去“漂泊”,则是为了那些所谓的“机会。

我们为了梦想而“潜逃”,以一种“游荡者”的身份穿梭在异乡,城市给了我们“自由
”的可能,节奏快压力大,但是满大街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但往往到了二十几岁的年龄,“纠结”成为一种状态,我们在远方和故乡中...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35
21
来自主题: Europe版 - 小城故事 3 (中)
王小在UPPSALA一边学瑞典语一边在餐馆打工。Tomas决定回大学念书,认识了一帮
打UT的朋友,加入了一个队,白天在学校,晚上不是训练就是比赛,王小则餐馆学校的跑。有
时侯一块去参加party,刚开始大家还很照顾王小讲英语,喝一会儿兴致高起来全改了瑞典
语,她就只能一个人在那发呆。后来她不再去了,宁愿在餐馆和同事聊天。
王小和Tomas在中国时候玩得非常开心,现在住到一起,生活回到平常的轨道,语言上的交
流变得重要,王小发现她和Tomas无话可说,背景太不一样,何况还有语言上的障碍。如果她
拿出查言观色的本领,瑞典男人其实也很好笼络,但她不喜欢委屈自己,所以Tomas对他们的
关系也渐渐有了和王小一样的感觉。一年多后两人决定分手,Tomas问王小想回国还是留下
来,如果想留下来,他们可以先不去撤消同居关系,等两年一到,王小就可以申请永居了。王
小决定留下来,她象田径场上跳来跳去的女人,这最后一跳竟然跃出了沙坑,她站在那里回
头看时忽然有点乏,想休息一下。又过了一年,王小拿到永居,在kommun(市政当局)的帮助
下找到一间靠近城里的房子,便搬了出去.这时候她的瑞典语已经
wh
发帖数: 14162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征文】介绍几个英国散文家:Lamb,Hazlitt,Priestley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4:30:34 2012, 美东)
多谢Youngeagle包子,他问文字优美的英文书,我推荐了Lamb,Hazlitt,Priestley等几个英国散文家。Youngeagle问起他们的具体文集,我手边的《英国散文名篇欣赏》里正好有些介绍,我就抄上来一起分享。不过这几个作家都很早,尤其Lamb和Hazlitt。最好网上先找一两篇试着读读,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文集……哈哈就我省钱。主要是担心买来书如果读不进,太古奥或者生涩或者不对胃口,挺可惜的。上外编的这本《英国散文名篇欣赏》,每篇之前都有作者介绍,选篇都有译文、赏析;即便这样,我本科读的时候还是觉得难。有机会很想再读一读,与喜欢读英语的网友共勉。
Charles Lamb(1775-1834),散文家,评论家。生长在伦敦,父亲在内殿律师学院供
职,幼年在学府的宁静氛围和泰晤士...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2631
23
妹妹不要太较真,hehe,所谓雅俗也无非是流变,昆曲前身昆山腔之时也未必雅,有明
一代,虎丘千人石上多少人对着月亮合唱过,贩夫然,走卒然,读书人亦然。初时文词
也粗鄙,无非民间所作众人传唱,后来文人士大夫拿过来作了笔底之戏,这才成了所谓
雅,有台上演得死去活来的,也有案头放得落灰的。无论厅堂乡间,东西南北,一时盛
极。到了清代地方戏曲兴起,呼啦呼啦的,有了花雅之争,花即地方戏,雅即昆曲,花
部打败雅部,于是昆曲就越来越小圈子了,而后每况愈下。20年代因不忍昆曲衰落,苏
州士绅们筹款办了个昆曲传习所,培养了传字辈,在现代昆曲史上堪称珍宝,50年代的
继字辈(如张继青等人)和承字辈多以他们为师,学了许多老戏,若不是这一脉流传,
除了各位唱家和民间一些零落的草台班,昆曲早已湮灭,从传、继、承这些字上,也足
见用心良苦。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文革了,恢复了,重建了,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
昆曲人都是极苦极穷的,究竟又有几人知道还有昆曲这样好东西存活着。现在说是潮流
了,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赫赫。
这就扯远了,其实俺本来只想说,所谓雅俗,并无绝对,不过读书人,尤其旧时读书人
偏爱昆曲也是实情,不
c*****g
发帖数: 1856
24
来自主题: Arts版 - 唐代书法艺术 (转)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纷,真、草、
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它上
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
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它深刻
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侍书学士,将书法作
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
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汉代以书取士、晋朝有书学博士这些设
置的继续。弘文馆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
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
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
京官或长期生活在京都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体脉络来看,可
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介绍。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代书法的杰出代表--颜真卿和柳公权
草书的杰出代表--张旭和怀素
唐代帝王及其它作品赏析
k***g
发帖数: 7244
25
来自主题: Ghost版 - 中国古代的大预言(一)
P给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寻找可供消遣的电视剧。于是找到了 TVB 的新剧《天机算》,
开头还可以,比较轻松,又融有时下流行的风水、数术等元素,是一部不错的吃饭片(
i.e. 吃饭时看的片子),推荐给LP,结果没有想到结局那么糟糕,元华很快就死了,后
来的故事写的也不好看,可惜了《推背图》这样一个好题材。
说起《推背图》,倒有不少有趣的故事。作为谶纬之学自魏晋以来屡次禁绝后的流变,
它在民间的传播很广。世传此书乃李淳风与袁天罡合著,查了《新唐书 ·艺文志》,有
二人合著的一本《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袁天罡(纲)与李淳风二人也于史可考:
袁天罡是成都人,善于相术,是个方士;李淳风是陕西人,精通历算,是一位数学家、
天文学家兼星相学家,著述颇丰,曾经为《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写过注。《推背
图》大概就是这本《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的俗称吧,至少在宋代,这部书就非常的
流行了。但是就内容而言,却很难说此书成于唐太宗之时,因为它对宋以前的事情预言
的太准了,譬如第十六象:
第十六象 已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 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 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 其馀相次朝天子
x*****u
发帖数: 3419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金瓶梅》评点本的整理与出版z
《金瓶梅》评点本的整理与出版
王汝梅
明清时期的《金瓶梅》有三种版本:词话本,崇祯本与张竹坡评本。词话本无评语与
插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人们不知道有词话本,鲁迅先生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也
不知道词话本的存在。现存明刊词话本只有三部半。崇祯本据词话本改写,加上了眉批
、夹批,有二百幅插图,全称《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其评改者可能是谢肇(一五六七
——一六二四)。崇祯本评改者突破传统观念,以新的审美视角欣赏,肯定《金瓶梅》,为
历史上定性《金瓶梅》是一部世情书的第一人。他发现《金瓶梅》的艺术美,表现了近
代小说的美学追求,达到了华夏小说美学史的新高度,开创了新阶段,带有里程碑意义。
在清代康熙年间,张竹坡(一六七○——一六九八)的《金瓶梅》评点,继承了崇祯本评点
成果,进一步总结《金瓶梅》写实成就,驳斥“淫书”论,写有十多万字的总评、读法、
回评和眉批夹批,是为古代小说理论的宝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金瓶梅》两种
评点本的整理、研究与出版,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提供了新的文献,对古代小说美学史的研
究具有拓展与填补的意义。
一、张竹坡评点本的校点出版与学术准备
一九八○年春,入华东...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千年渊源 湖笔的故事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
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
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
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
。”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
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
”,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
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
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
。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86
2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红色海洋 by 韩松 - I. 我们的现在
凑合着看吧
--------------------正文------------------
I. 我们的现在
深渊:十万年后我们的真实生活
一、母亲
这里是海底深渊,生活着人类的种群。
其时,这水世界已无处不是红色。深深浅浅的水层都一片亮丽。无数的海生细菌、
底栖植物和浮游动物都获得了发光的本领,而亿万片来历不明的赤色金属碎屑也孢子般
闪闪飞舞,使无边的大洋在亘古未有的高温中沸腾。
海洋中的一切事物因此皆像是在熊熊燃烧。除了这摧毁形体、感官和岁月的火焰,
便是巨大的压力。它作用在水栖人弱小而单薄的身躯上,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不易。
这个时候,人类的孩子便在深渊中出生。
婴儿出生后看见的第一样东西,是妈妈*的身体。由于分娩的缘故,她粉色的皮肤
上显现出发暗的红斑,渗出一片片液体,这样便把大量多余的盐分排到体外。
妈妈在嘘嘘地叫唤,把痛苦和喜悦通过低频声波在浩淼的大洋中传送。不一会儿,
周围有了动静。
游来了几个年老的男人。他们把鱼一般的头颅探进洞穴,看见是女人在生育,便趣
味索然游到了远处。
但是,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男人又折了回来。
他背负着一个用温鲸坚韧皮囊制成的口袋。妈妈的眼睛放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leisure版的网友问起文字优美的英文书,我推荐了Lamb,Hazlitt,Priestley等几个
英国散文家。网友又问具体文集,我手边的《英国散文名篇欣赏》里正好有些介绍,我
就抄上来一起分享。不过这几个作家都很早,尤其Lamb和Hazlitt。最好网上先找一两
篇试着读读,如果有兴趣,再去图书馆借文集……哈哈就我省钱。主要是担心买来书如
果读不进,太古奥或者生涩或者不对胃口,挺可惜的。上外编的这本《英国散文名篇欣
赏》,每篇之前都有作者介绍,选篇都有译文、赏析;即便这样,我本科读的时候还是
觉得难。有机会很想再读一读,与喜欢读英语的网友共勉。
Charles Lamb(1775-1834),散文家,评论家。生长在伦敦,父亲在内殿律师学院供
职,幼年在学府的宁静氛围和泰晤士河的自然风光中成长。喜好都市生活,伦敦是其文
学灵感的源泉。与Coleridge相识相知。在东印度公司干过32年。性情温和,充满幽默
,文风亦庄亦谐。姐姐神经失常,他照顾了她一辈子,终身未娶。姐弟俩共同改写莎剧
,出版了大众喜爱的读本《莎士比亚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有谁看过...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0
http://chinesemahan.blog.163.com/blog/static/102842034201031117
从考古学看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
Chinesemahan
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的故事,究竟是神话还是历史,一直
存在很大的争论。不过,随着愈来愈多考古资料的发现,促使人们应重新思考圣经记载
的真确性。
有关古代以色列人在埃及及出埃及的历史,考古学者发现的证据包括如下:
(1)外族人迁至埃及 公元前 1,800年
在 3,900年前的埃及墓穴的壁画记录中,发现当时有大批闪族人(就是亚伯拉罕同族人
)迁到埃及居住。后来更取替了埃及原居民,成为埃及历史中,唯一一个不由埃及人当
埃及王帝(法老)的皇朝,这时代称为喜克索(Hyksos)时代。不光是闪族人迁往埃及与
圣经记载吻合,埃及历史中这个喜克索时代﹐正是圣经中约瑟当上埃及宰相的时代,这
正能解释为何身为外族人的约瑟竟能当上埃及人皇朝中如此高职。而且这时期的考古发
现,例如官员的职称﹑监狱制度﹐饥荒和储量的记载(创世记40, 41章),都与圣经记
载不谋而合。
一位名叫雅各布维...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浅谈(ZT)
阿赖耶识的缘起理论
既然唯有识,就有了一个问题。刚才说到用电脑模拟五种识使我们产生物质实有的
幻觉,那我们的当前的现实是谁给虚拟出来的呢?如果真是唯识,为什么偏偏觉得有个
实体,眼、耳、鼻、舌、身配合的的如此一致,好像故意要骗我们似的,是谁在坑我们
呢?这儿是一个找原因的问题,要涉及到唯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阿赖耶识 。
谁在坑你呢?自己坑自己!为什么呢?我们一般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这世界的
全部,可是佛说这世界除了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显现的部分,还有另一部分是隐藏的不显
现的,就是阿赖耶识。所谓的世界,咱们刚才说了,不外乎是识,如果把它比作一个时
刻川流不息的流变体的话,那就是有一个明流和一个暗流。这阿赖耶识,可以说是一个
潜层的心理活动,我们认为事情办完了就完了,可是它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痕迹——习
气,又叫“种子”,这“种子”也是佛教的一个概念,就是事物的一个缩影,等到条件
成熟了,像植物的种子一样,它还会生发,阿赖耶识又叫种子识,这种子是含藏的,我
们很难认识到,可是它的作用却很巨大。种子与现行是刹那交替的,我们过去每一刹那
的活动,都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种子,这种子再显现,就...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太虚大师谈现代西方文明
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
西洋文化,古为希腊,中为罗马,近为英、法、俄、德、美,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
,亦宁一言之可概齐!而古者梭、柏、亚三氏,以及康德、白璧德诸哲,其为学与吾此
篇所言之东方文化,固多相近;况曾主持西洋文化千余年之基督教,亦本为东方之文化
哉!然现世界为一西洋文化弥纶之世界,故今言西洋文化,专就现代西洋文化之盛行者
言之。其化维何?曰:发达科学知识,竭取宇宙所有,以争求满足人类之动物欲而已。
动物欲维何?曰:肉体生存,亲族蕃殖之私欲是也。由之以发展为行动,要不外饮食─
─衣食住──男女之事,及附着之奢华嬉戏而已。由衣食住生计问题,进展至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由男女之恋爱问题,进展至婚姻自主、离合自由、男女公开
、儿童公育等;要皆以极衣食住之奢华,与男女之嬉戏为至乐而已。除饮食、男女、游
戏之外,更别无何种高尚之目的。其为家、为国、为社会、为世界,较之为身,亦不过
量之扩充,期达其饮食、男女、游戏之欲则一。而此饮食、男女、游戏之三事,人与诸
动物生活之共欲,而绝非人类特具灵长之理性。今彼西洋文化,惟以扩张此动物生活之
共欲为进化,故于制成之器用,及资造之工具,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苦海无边
四圣谛法门就是第一个叫作“苦圣谛”,第二个叫作“苦集圣谛”,第三个叫作“
苦集灭圣谛”,第四个叫作“苦集灭道圣谛”,为什么四圣谛要称为“圣谛”呢?这个
圣谛的意思是说,这个谛,它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法界里面的“谛实”之理,什么是谛
实之理呢?就是说如果把圣谛的内容,跟法界的事实来验证,可以验证出,这个是法界
里面确实的道理;不管你在东方、西方世界,你去验证这个道理,它都完全成立的;乃
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验证,它都一样成立,所以叫作谛实之理。为什么它叫作“圣谛”呢
?圣谛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谛实之理,它可以让一般的众生,超凡脱俗;可以让一个众
生,让一个凡夫,从凡夫的状况,因为修学四圣谛的道理之后,他就可以成为解脱的贤
圣;因为它可以让一切的众生成为贤圣,所以就叫作圣谛!所以修学四圣谛,就是要让
众生能够超凡脱俗,可以成为解脱道里面的贤圣。
四圣谛里面的道理:第一个苦圣谛是说,我们在法界里面,大家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的时候,要来观察法界里面─在三界六道之中─它是有苦的;而且这种苦,它是里里外
外都是苦;所以在讲苦圣谛的时候,就是要从粗糙的来观察到细微的。所以在苦圣谛里
面有三苦、...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34
你连我的帖子都没读懂,还来胡喷。被我评价了一句民科,就受打击了?
我上面的帖子完全没有维护那个主义的意思,只是以简短的方式总结了一下目前进化生
物学发展的状况。
我上面也承认了目前的进化论框架只是提供了一种合理的马后炮解释,我甚至连传统进
化生物学框架里面没有生物都尖锐的指出来。然后你说我是达尔文主义?体育老师教的
语文?
hopeful monster这种假设和自然选择不矛盾啊。你有没有听过全基因组复制、重新排
列等大规模的突变?这种剧烈的突变为evolutionary major transition 提供了分子/
物质机制。但是要验证确实很难,因为物理学家还没发生时间机,而实验室重现难度不
小(我们正在做)
再比如,线粒体、叶绿体的起源,前者是真核细胞进化的关键步骤,现在通过进化发育
树的构建,基本上已经把它们的历史梳理清楚了;在35亿年漫长的生命历程里,就起源
过那么几次。这就是所谓的hopeful monster的一个例子,但是和目前的进化论框架毫
无冲突。
在强调一次:目前以modern synthesis为理论核心的进化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一旦突变
起源以后,它在种群里随时...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251
35
冯元桢(1919-)
国立中央大学航空系(1941)硕士生(1943)毕业校友  199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冯元桢,世界著名力学家、生物力学家。1919年9月生于江苏武进,1941年毕业于中
央大学航空系并留校任教,同时攻读研究生,1943年获硕士学位后即赴美留学。1948年获
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0多年来历任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教授,工程学会执行委员、应用力学部主任,生理学会心血管部顾问、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主席,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生物力学国家委员会首任主席、名誉主席,世界生物力
学组织主席等。
1966年前,冯元桢主要从事航空工程和连续介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颤振弹性结
构动力学稳定性、连续介质有限变形非线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并成功地应用于
航空工程。其第一部专著《Theory of Aeroelasticity》。
1966年后,冯元桢致力于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的开拓,成为举世公认的生物力学
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这一领域内他及其实验室取得了如下三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比看毛片还过瘾的座谈纪要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asonablej (Kegu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比看毛片还过瘾的座谈纪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0 14:34:09 2017, 美东)
(2014-04-09 16:34:53)
【布楚维奇案】2010年7月24日,中央党校某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与
会教授围绕校长有关指示“畅所欲言”,丑态百出,活生生一幅自供状,用不打自招来
形容十分贴切;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某精神病院的分裂症患者在集体发作。这次座谈会
主题是:党史中哪些真相不能对外讲。主持人是石副校长,参加座谈的“高级”人士有
:罗、王、李、冯、任、郭,韩、王、胡、谢、程、陈、柳、曹等教授,并有博导14人
。下面是座谈会纪录。(2014年4月9日,布楚维奇,长沙)
主持人:习近平同志近日在我校的讲话极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如何对待中共党史问
题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主要问题是:
我党历史上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学中讲不讲,对社会上是否透露。我看习校长的讲话
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
今后,我们的一切工作...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