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登月舱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x
发帖数: 9441
1
返回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登月舱自带一个简易发射架,返航时登月舱点火,发射架脱离
,登月舱由其自带的发动机推动返回环月轨道,并与在那里等候的返回舱对接,然后返
回舱点火返回地球。
这里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在地球上搞任何一次火箭发射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计算、校正
、控制才能保证发射成功,出一点差错都不行。怎么这个阿波罗登月舱返回就简单得像
放个二踢脚,连个好点的发射架都没有,连姿态和角度都不要,随随便便就点火了、发
射了、入轨了、对接了?我鳖搞一次嫦娥对接费了多大的劲啊!阿波罗简直不费吹灰之
力啊。这也太天顶星了!
其他的我都可以信,上天,登月着陆,都可以理解,唯独这个返回,实在难以相信。
H*********S
发帖数: 22772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舱下面的浮尘有些不好理解
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时要靠火箭反退减速,着陆点下面的浮尘应该被吹得很厉害,浮
土层浅,会露出下面相对较硬的表面,浮土层深,会吹出锅底状的一个坑,登月舱周围
被剧烈吹拂的痕迹应该很明显。这些在实际的影片和照片里都看不到,登月舱四周是随
意的浮尘,很难想象是怎么着陆的
d*******p
发帖数: 1559
3
在正式载人登月之前,有没有搞过无人的登月舱返回实验?就是绕月舱有人,登月舱无
人,登月舱自动登陆,完成工作后自动发射返回绕月轨道,绕月舱的宇航员手动对接登
月舱,然后一起返回地球。
p********7
发帖数: 18007
4
在准备重新起飞时,两位宇航员发现他们不小心折断了一个断路器开关。如果无法修复
,登月舱无法点火[46]。奥尔德林使用一支圆珠笔进行连接,登月舱得以点火。奥尔德
林仍然保留了这支救了他们命的圆珠笔。登月舱的起飞部分带着两位宇航员进入月球轨
道,与指令舱重新对接,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任务后不久,阿姆斯特朗宣布他不会再次进入太空。在高级研究办公室(
Office of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担任副主任十三个月后,1971年8月
,他从航空航天局辞职,在辛辛纳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工程系担任
教授。
阿波罗11号后,阿姆斯特朗使用任务中的许多飞行经历代替了极超音速飞行模拟的毕业
论文,获得了南加州大学的硕士学位。而他在多个大学(包括母校普渡大学)中选择规
模较小的辛辛那提大学的主要是因为不想引起同事的反感;他不想因为自己学位不高而
直接担任教授让其他人不满。阿姆斯特朗在辛辛那提大学的正式头衔是空天工程学教授
。八年后,由于个人原因以及对学校逐渐改为公立大学的不满,阿姆斯特朗辞职
c*********u
发帖数: 3128
5
登月舱没有尾翼,当然有也没用,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登月舱减速或悬停在月球表面时,靠什么保持平衡?向下喷射的气体为什么不会导致自
身翻滚?
e*********0
发帖数: 592
6
LRO星期二轨道经过三哥登月舱预订着陆点上空,没有发现任何着陆迹象,连撞击的痕
迹都没有。操,阿三是不是牛逼吹大了,还说看到了登月舱已经整体着陆,还特么倾倒
c****n
发帖数: 2136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米国航天局登月舱飞行试验完爆
第一次载人登月前,他们的登月舱底盘就飞都飞不稳,引起诸多质疑
没想到,到了今天还是搞不定
还是上本版许多盲信者的“手动操纵”吧
当年美帝手工操作,看着小窗口就能稳稳降落在月球上
这在地球上起降两下还不是小case啊?呵呵
m****p
发帖数: 865
8
楼上那位说登月舱应该跟航天飞机一样复杂
我就问他,他说的复杂是不是指大小
d*******p
发帖数: 1559
9
看了一下,阿波罗10号登月舱最近里月表10多公里,但是没有登陆,也没有做无人的着
陆再发射返回试验。
c*********u
发帖数: 3128
10
但看着像从一个孔喷出的。
即便有多个喷口,稍微不均衡就会导致登月舱翻滚吧?尤其在减速的时候
f**o
发帖数: 12685
11
中国日前从乌克兰购买了40年前苏联时期的登月舱。该项目当年已完成地球轨道返回测
试。乌将根据合同向我提供该动力系统的最终设计图纸并将在乌国内完成硬件的升级改
造。在该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登月系统,中国将节省大量的经费与时间。对于技术
宝贝的流失,很多乌网民很心酸。而一些俄网民则认为中国捡了大便宜,并称如果俄有
钱,就从乌买回所有的登月技术。乌网民对此回击称,宁可无偿送给中国,也决不卖给
俄罗斯。
S******D
发帖数: 8437
12
对啊,对接的时候登月舱要调整到跟环月舱一个速度。
e*******c
发帖数: 1479
13
三哥登月舱是隐身设计,土鳖的看不到的

发帖数: 1
14
三哥登月舱已经进入月球内部轨道,当然看不到了
H********g
发帖数: 43926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fviii (当当当),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登月舱喷射气体时,为什么不会导致自身翻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6 16:52:10 2013, 美东)
你觉得倒立摆难控制吗?
r****r
发帖数: 755
16
登月的那些事儿(六)—燃料不足,降落点不对,Neil的抉择
登月舱主要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就是宇航员的操作空间,里面最初设计是有座位的,
后来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且考虑到降落过程也就两个小时,最后把座位去掉了。两
个宇航员面对仪表板站立操作,面前的舱壁上各开了一个三角形窗口,窗口斜向下,这
样直立降落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月表。舱体的外面各个侧面都附有面朝各向的小喷
气口,这样可以让宇航员调整登月舱的姿态。下层带着四个着陆的脚,脚的顶端是一个
盘形垫子。在登月舱返回的时候,下层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发射平台,上层底部自带
小火箭把宇航员送离月球,上下层分离,下层就永远留在月球。
登月舱的下降并不是直接的垂直降落,大部分的时候,一边下降,一边还在绕月飞行,
而且登月舱在下降的前期,还会做一些旋转,有时候会前倾,宇航员面朝灰土背朝天(
好几位宇航员都用grey来描述月表大部分时候的颜色),甚至倒立,并不是一直保持直
立。前面说了宇航员是站立操作,他们身上都连着好几条固定他们位置的带子,保证在
任何时候都能稳定地操作。在降落的后期,登月舱会彻底直立起来。
上集给大家介绍了,阿波罗每次任务是三...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7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四)---争分夺秒
Jim Lovell是当时世界上太空飞行次数最多的宇航员,甚至还环绕过一次月球,作为他
的妻子,Marilyn无疑也经受了一次次的紧张和焦虑。她在多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Jim第
一次告诉她阿波罗8号任务时的情景,本来Marilyn已经计划好了68年的圣诞节,一家5
口人去墨西哥著名的旅游地Acapulco度假,可是中途NASA高层部署有变,突然决定让阿
波罗8号首次飞往月球,前面给大家介绍过中间的细节,种种巧合导致Jim的团队要来执
行这次人类首次绕月飞行任务,而预定的到达月球的时间正好是地球这边的圣诞节,得
到任务的当天晚上,Jim回到家里,把妻子拉到书房的一角:
Jim表情很为难:“我很不情愿告诉你这个消息。恐怕我们今年不能去Acapulco度假了
。”
Marilyn显然很意外,也很失望,毕竟自从Jim成为宇航员以来,他们一家很少能有机会
一起出去度假了:“你说什么?什么叫‘我们去不了了’?圣诞节你不和家人在一起,
你还打算去哪里?”
Jim迟疑了几秒钟,平静地告诉Marilyn:“去月球。”
。。。。。。
Marilyn照例去看了阿波罗8号...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18
疑问:不做无人登月试验就放宇航员太危险
正方解释:提问者了解情况不够全面 花7
首先要认清一点,美国月球计划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肯尼迪61年说的在本年代(60年代
)结束前把人送上月球。对这个计划的各环节,即使金钱不是问题,时间也是。NASA肯
定无法试验各种大小可能的情况,所以只能有选择的去做最重要的实验。
相对于其他环节,从月面起飞不是什么困难的环节。美国的登月设计采用的是分体登月
方案,指令舱和登月舱分开。登月舱登月时指令舱在100公里左右高的轨道绕月飞行。
要知道200公里以上才算地球的近地轨道。100公里高,再考虑到月球引力小,无空气阻
力等等因素,从月面起飞到达这高度真的不算什么。更何况整个登月舱也是分成两部分
,下降部分(占总重2/3)和上升部分(占总重1/3)。离开月面时把下降部分留在月面
作为上升部分的发射平台。格鲁门(上升部分的承包商)对这问题早就说得很清楚,对
上升段而言,可靠性是主要的难点,其他问题都很简单。所以他们选了一台很小很简单
的火箭发动机。
登月舱在地面就做过多次各种试验来论证,还有专门的模拟器让宇航员练习着陆。
然后是近地轨道试验。登月舱的第一次飞行(...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9
登月的那些事儿(十二)—漫长的旅程
从地球到月球,这个旅程到底有多漫长?给大家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说地球是一个篮
球,那么人类所有的地球轨道的飞行,轨道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篮球表面2厘米左右
的高度,月球就像一个棒球,和地球之间距离7米左右。从2厘米到7米,这是一步大的
跨越,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建造像火星5号这种超大推力的火箭。这个旅程中间要涉及到
好些个轨道操作阶段,我来给大家逐个介绍,让各位都能知道人类是怎么去月球的。上
一集给大家讲了最初的准备和发射两个阶段,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把描述这两个阶
段和后面所有的过程的卡通图片放在下面这个链接里,大家可以开两个窗口,一边看文
字介绍,一边看图片解释[图片中的LM(Lunar Module)指登月舱,CSM(Command Service
Module)指主舱服务舱的联合体],还是那句话,图文并茂才是王道。
http://astro.cornell.edu/~wenfu/apollopic
穿出大气层之后,首先土星5号的第一级推进器分离,接着逃生塔分离,最后第二级推
进器也分离,这些东西最终都会坠入大海。剩下的就是最后一级--第三级推进...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20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闪电惊魂
Alan Bean困惑不已,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警报灯同时出现呢?难道主舱和服务舱之间的
电路连接突然中断了?难道系统检测到火箭推进器出了问题,然后就启动了逃生塔带着
他们飞离火箭?可是他并没有感觉到那种主舱和火箭分开造成的震动啊?不管如何,系
统地电路系统出了问题,这一定是肯定的?可是问题在哪里呢?仪表读数显示,系统的
电源供应还正常,只是电压低了一些。可是,仪表读数在这个时候可靠吗?
Pete Conrad把自己看到的警报灯信息一一读给休斯敦听,他希望地面人员能够解读出
更多的信息。在休斯敦的控制大厅里,年轻的飞行控制指挥Gerry Griffin听着Pete一
口气读出他曾经听过的最长的错误信息。Gerry不敢相信他第一次指挥的飞行任务就遇
上了这个大麻烦,他几乎已经肯定自己要被迫下令中止任务了。Gerry呼叫他团队里面
负责电路系统的John Aaron:“John, 你那边看到什么信息没?”John 面前的显示屏
上,除了一大堆令他捉摸不透的警报灯信息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内容,本来应该在那
显示的太空舱各项指标读数现在被一堆杂乱无章的数字所代...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21
登月的那些事儿(十七)--回家的路
Neil从地球出发之后一直最担心都是登月舱降落月球的阶段,他认为这是最复杂最有难
度的操作过程,如果用10分的标准来衡量技术难度,那么月球行走的大概1分,降落月
球的难度—Neil说—应该是13分,登月舱发射离开月球大概7分。离开月球这个操作虽
然不是最有挑战性的,但绝对是整个任务中最关键的。如果这个过程发生错误,那么到
目前为止阿波罗11号所有的成就、地球上几十万人合力完成的征程最终都只能是一场更
大的悲剧,人类的确实现了登月,但是我们的探路者永远也回不来了。
Neil和Buzz完成人类的首次月面探索之后返回到登月舱内,两人换下厚重的宇航服,马
上闻到奇怪的气味,这是粘在宇航服上面的微小的月面尘埃所散发出来的,尽管两人在
进门之前清理了这些灰尘,但是还是有很多细小的微粒被他们带了进来,闻着像一堆刚
烧完的灰烬淋过水之后的味道。按照任务要求,两人吃完晚餐之后要在登月舱里面睡7
个小时左右,彻底恢复体力来准备第二天的月面发射。月球表面反射的亮光(月光)透
过登月舱的窗户洒进来,仪表盘上的开关和按钮发出淡淡的微光,四周寂静,仅仅能听
到登月舱的水冷却循环...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22
斯诺登再爆美国1969年登月是造假,震惊世界(组图)
来源: xxz3393 于 2013-08-12 10:08:31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
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22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8月1日,斯诺登在俄罗斯获得避难“自由”后第一时间通过推特发布信息:“我相信是
俄罗斯首先探索的月球”。
此前有英国媒体透露,斯诺登手中掌握有揭露美国1969年的登月是造假的机密文件。这
条推特恭维了俄罗斯,献了一份大礼,又貌似仍然遵守了普京关于斯诺登不得直接损害
美国重大利益才允许避难的要求。
8月1日,为美国“棱镜”项目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提供法律援助的俄罗斯律师库切列
纳表示,斯诺登已获得俄罗斯联邦移民局提供的为期1年的临时避难证件,目前他已离
开机场前往安全的地方。
8月1日,库切列纳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对媒体说:“我送斯诺登上了一辆普通的出
租车,他已经独自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库切列纳还向媒体展示了斯诺登避难证
件的复印件,上面标注着有效期至2014年7月31日。...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阿波罗登月计划阴谋论
最为常见的登月阴谋论支持者的质问,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实际上都已经被科学地解释
:[9][10][11]
质疑:宇航员插美国国旗时,国旗明显被风吹动,但月球上应无空气。
解释:国旗上有金属杆支撑,在真空下因为没有空气的阻碍,因此金属杆的惯
性动作能维持较长时间;流言终结者亦有在真空中作出实验证明此点。
质疑:登月照片中没有星星。
解释:月球没有空气,因此物体能直接反射阳光,底片如果曝光时间长至能映
出星星,则会造成曝光过多而不能映出要映的宇航员和登月器材。
质疑:登月照片中地面上有一颗岩石上面写着英文字母"C",证明只是人工场景。
解释:那纯属打印瑕疵,一般认定应是打印时有卷曲头发黏附其上,在原始胶
片上并无相关图案。
质疑:登月舱降落点相片没有撞击地面的坑洞。
解释:因为有使用反向喷气,着陆并不是硬性撞击,因此没有坑洞。
阿波罗17号月面插旗
质疑:登月舱降落时会喷气减速,并吹走附近沙土,因此不可能留下宇航员的脚印。
解释: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喷气不会造成乱流,只有登月舱下方...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24
登月的那些事儿(三)—地球的意外来电
阿姆斯特朗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没有时间去庆祝,他必须马上开始按序执行任务手册
上的每一个步骤。Neil在最初的几分钟里,主要在梯子附近的一小片区域活动,他对脚
下的月面尘土很感兴趣,继续给地面控制中心描述他所看到的月面性质。同时,他取下
工具包里面的照相机,准备首先给登月舱附近的环境照些全景照片。不过,他忘了任务
手册上的第一项并不是照片而是月表土壤取样。既然成功登陆了,NASA就不想两个人两
手空空地回来,他们的考虑是,如果月面有任何意外、或者登月舱系统有任何紧急情况
,需要Neil马上返回舱内,和Buzz立即离开月球的话,至少要带一些土壤样本回来,也
不算白去月球一趟,所以在制定任务计划的时候,把这一点排在第一位。Neil当时完全
被身边这个陌生的世界所吸引,忘记了首要任务。地面控制中心马上意识到他的这个疏
忽,提醒他在拍照之前先去采取一些月球土壤的样本。Neil成功的按照要求将样本收集
到特制的容器里。
在Neil出舱大概16分钟后,Buzz也走了出来。他们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停留时间,要做
的事情还不少,两人忙着执行各项安排的月面任务。Buz...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25
登月的那些事儿(五)—Go or NoGo,情况到底有多紧急?(下)
[这篇写太长了,结果超过了MSN一次发文的字数限制。所以我分割成上下两段,分别贴
出来,望诸位谅解。]
NASA的宇航员是分批挑选的,59年选出第一批7人,62年选出第二批9人,63年第三批14
人,后来为了适应更高密度的飞行计划,NASA又连着选了好几批。所有参与阿波罗项目
的宇航员都来自前五批,几个重要人物中,Alan Shepard、John Glenn都是第一批,
Neil Armstrong和Jim Lovell是第二批,Buzz和Mike来自第三批。宇航员的挑选要经过
一系列的测试,Neil记得当时有一个测试项目是,他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面,完全黑暗
,里面什么都没有,闻不到任何气味,听不到任何声音,测试的是人在完全漆黑隔绝的
环境中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他被要求算好两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出来。没有任何工具,
Neil当时的办法是唱一首他熟悉的歌“寄宿公寓里面的15个男人”,这首歌的节奏韵律
感很强,他知道这首歌唱一遍大概多长时间,当他唱到差不多快两个小时的时候,他大
声敲门,告诉外面让他出去。
不知道各位读者会...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4d5cb01007zzh.html
作者:常山 提交日期:2006-8-19 23:54:00
月球探险者通讯系统使用所谓的S波段与地球通讯联络,通讯地面站使用所谓的深
层空间网,由一个七十米天线阵组成,所谓的S波段频率约两千多兆,信道容量能力最
高仅为每秒三千六百比特。这么低的信道通讯能力,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于是我作了一
番计算,估算在理想状况之下,从热力学原理出发,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高通讯信道容
量是多少。稍懂点普通物理的朋友都知道,信息即是负熵,中间只差了一个波尔之曼常
数,而熵乘以温度即是能量。信息的传播,必须通过传送最低需要的能量来达成,温度
越低,携带同等信息所需能量越少。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高灵敏度的物理实验都必须在超
低温下做,许多的高灵敏接收天线都要降到超低温来提高灵敏度。天线阵是不可能泡入
液氮里的,所以我们用常温来进行计算,为了方便,假设环境温度是绝对300度,乘以
波儿之慢常数,得出要传送一个波特信息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为百万分之四皮焦耳...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造假之实况转播真相的揭露
(一)引 言
正当ACT网络论坛争论美国阿波罗登月真伪吵得不可开交,反对哈姆雷特的声势四
起之时,哈姆雷特贴出了一份出乎人们意料的回帖, 他提出:“阿姆斯特朗说"鹰
已着陆"时,是在地面录音棚里说的”。
并声称他找到了“最最确凿的证据”。他
说:
前一段我还在研究登月照片,对其中种种造假的珠丝马迹提出疑问,还有
对其工程技术方面提出疑问。现在,我可以抛弃所有这些证据不谈了,我可以
抛弃所有这些技术细节不谈了。
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最最确凿的证据,可以毫不犹豫地,不容丝毫怀疑地确
证,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导演的一出空前绝后的一场好戏。美国根本没有
上过月亮。阿姆斯特郎说“鹰已着陆”时,是在地面录音棚里说的。
我不想把我这个铁的证据说穿,留着还有用呢。再说我一但说破了,明天
联邦调查局就该来找我了。我还准备留着写书呢。再说,我一但说破了,所有
持怀疑态度者不就马上接受我的结论了吗?那太便宜了。中文牛矢铺里好不容
易有了一样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各舒己见进行辩论,不能轻易把结果说
出来嘛!
(哈姆雷特,Re:阿波罗登月是大骗局,ACT19971206)
很遗憾的是哈姆雷特的这个回帖没有把“这... 阅读全帖
w*p
发帖数: 1648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二个话题不能碰:中医和登月
任务名称:阿波罗1号
发射时间:1967年1月27日
任务简介:由于早已错过1966年尾季发射的机会,于是改为1967年首季发射。此飞行任
务的目的为测试“发射操作、地面追踪及控制设施,及阿波罗-土星的表现”。任务原
计划长达2星期。但在当晚,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一场
大火中身亡。 当时这场大火吞没了他们的阿波罗1号飞船。原计划2月21日飞船发射并
把他们送上地球轨道14天,就在进行这次发射的模拟演习中,他们死于地面。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如果阿波罗1号任务成功,将会有2次阿波罗任务紧接在后
,分别计划于1967年夏季及秋末。其中第一次为由土星IB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二批阿波
罗指挥/服务舱 (Block II Apollo Command/Service Module)及由另外一枚土星IB发射
的无人登月舱,之后两者在近地轨道进行对接。另外一次为由土星5号运载火箭同时发
射指挥/服务舱及登月舱至地球高轨道。但次两项任务均在阿波罗一号失火后取消,计
划稍作更改后,由阿波罗7号、阿波罗8号及阿波罗9号完成。所以说:正式地讲没有阿
波罗2号和阿波罗3号。另...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285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为什么相信登月是真的
首先我生命我是伪天文航天爱好者,完全民科,有不对的地方请专门的人士指证。我首
先声明没有任何办法能证明美国登月是真的,就算将来我们派探月器去美国landing的
地方看到留下的遗迹,也只能说明美国的“机械”软着陆过,不能说明人上去过,就算
那些宇航员跳的地方地貌跟我们去探察的一模一样,也可以是先用探月器拍的录像,然
后ps的。因为就算哈勃望远镜对准月球,也没有办法达到那个精度,所以你永远不能
100%证明美国人真的到过月球。再说你也可以说回到地球的都是那些宇航员的同胞兄弟
,真正登月都死了,登月舱根本就没有能返回跟指挥舱对接一起回地球。
所有这些都是可能的,但是我还是相信美国真的登月成功了,因为美国解决了登月最难
的问题,那就是土星5号火箭,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土星5号的火箭发动机,当然这得益于
前纳粹火箭专家冯布劳恩。苏联也有自己的航天之父谢尔盖 科罗廖夫,如果他不死很
多人认为苏联会在登月竞争中获胜。
载人登月最难的部分不是登月舱以及登月舱返回和指挥舱对接,而是大功率火箭把那么多
维持生命的东西送到月球轨道,这个不是我说的,而是包括中国和苏联的专家都公认的
(如果不对请专业人士指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0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
“阿波罗11号”登月八大内幕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40年后,美国开始长达一周的庆祝活动,纪念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
日前,英国媒体披露了更多“阿波罗11号”的登月内幕,以及英国400年前的“载人登月计划”。
内幕一
登月美国国旗化为灰烬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中插在月球表面的那面美国国旗,一直是“月球阴谋论”中饱受质疑的主角,阴谋论者质疑称,月球上没有空气,可宇航员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却能迎风飘扬,这一漏洞显示宇航员仍然身处地球。
而反驳者解释称,由于月球地质较硬,宇航员要用力扭动才能将旗插上,所以这个扭动再加上旗杆本身弹性引起的振动,便造成了国旗的摆动,给人以“迎风飘扬”的假象。
事实上,宇航员在插这面美国国旗时,一直担心它插不牢,从而在电视直播中歪倒在月球表面上。据“登月第二人”巴兹·奥尔德林回忆称,当他们驾驶“鹰号登月舱”飞离月球表面时,他们看到火箭引擎强大的冲击波立即将这面美国国旗“刮”倒在地,躺在月球尘土中。
在美国宇航局的6次载...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72
31
Jim Lovell最终成功控制住了太空舱,剩下的旅程一直到PC+2喷火操作之前,都可以由
登月舱电脑自动导航系统来负责,舱内再次回归安静。Fred Haise看了看表,突然意识
到自危机发生以来,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这几个小时内,他一直忙于启动登月舱和为
轨道调整做准备,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每一个参与阿波罗项目的宇航员每天除了参
加例行的飞行训练之外,每人都有额外特派的任务,有的人要参与制定任务手册,有的
则要参与设计训练计划,Fred的任务是参与登月舱的硬件设计,他在这块投入了别人无
法想象的心血,除开自己的日常训练,剩余的时间里,Fred几乎吃住都在登月舱的生产
车间,和那里的设计师和工人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对登月舱结构功能的了解超过任何
一个宇航员,大到整个舱的电路布线走势,小到每个螺丝是怎样焊接的,他都了如指掌
,登月舱对他而言,就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那样地熟悉。正因为这份超常的熟悉和了
解,也让Fred清醒的认识到,从现在开始,他们三个人需要登月舱所完成的事情是之前
从来没有考虑过、测试过的。
理论上讲,登月舱能够支持两个宇航员生存45个小时,这45个小时包括了启动系统、
y***u
发帖数: 7039
3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
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
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有一科技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曾在阿波罗计划中工作过的比尔·凯恩教授,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
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列举了以下一些重大疑点:
1.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许多所谓“登月照片”的太空背
景上却看不到一颗星。
2.登月飞船降落时,火箭发动机的巨大推力应在粉尘遍地的月球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而在照片中却看不到。
3.在一些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
光描画”法,即画出远景再运用光与影来遮掩。
如果登月飞行是假的话,那是用什么手段来瞒住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的呢?比尔·凯恩
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
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
随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比尔凯恩教授的这本书公...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33
疑问:当事人对此保持沉默,很可疑
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
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
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正方解释:提问者没搞清基本事实 花1
美国政府的态度很清楚。好几位总统为登月宇航员发过奖章。NASA根本不用回答这种无
稽之谈,NASA的各种资料和报告都明明白白,而且大多数都公开在网上。至于阿姆斯特
朗,CBS的60分钟节目在05年11月6日对他有过登月第一人的专题采访,此次采访还获得
了当年的艾美奖。
“Outstanding Interview in a News Magazine: "First Man" — Ed Bradley speaks
to Neil Armstrong in a rare interview with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 Mitch
Weitzner, Kara MacMahon, producers; Matthew Danowski, editor.”
疑问:百...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4
登月的那些事儿(十三)—带走的和留下的
NASA的每次任务,都会设计一个“任务徽章”,另外还要给太空舱命名,这些事情上面
宇航员通常都有很大的发言权,很多时候NASA就让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自己来办,通常
NASA官方不做更改,比如这次的主舱名“Columbia”,登月舱名“Eagle”就是Neil他
们三个讨论决定的。阿波罗11号的任务徽章如下图所示,是一只鹰抓着橄榄枝飞临月球
表面,其实最初Neil他们设计的是让鹰用嘴叼着橄榄枝,但是休斯敦航天中心的主任
Bob Gilruth认为用爪子抓着橄榄枝看起来不那么凶、更和平,于是就把橄榄枝的位置
改了,Buzz对这个改动意见很大,但是最后还是忍着没有找高层理论。(奇怪,为什么
我觉得用嘴叼着橄榄枝比用爪子抓更显得和平呢?大家选择哪个?)
插哪些旗子在月球上这个问题就不是宇航员能够参与讨论的了,这个事情是NASA高层和
华盛顿高层协商决定的,当时主要是两个方案的选择:到底是只插美国国旗,还是同时
插美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最后,国会更多的人认为,虽然我们带去月球的信息代表全
人类,但是这个壮举是美国人自己完成的,所以就应该只插美国国旗。说到这里...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72
35
[主舱里面的Mike Collins给降落中的登月舱拍得照片]
登月舱主要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就是宇航员的操作空间,里面最初设计是有座位的,
后来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且考虑到降落过程也就两个小时,最后把座位去掉了。两
个宇航员面对仪表板站立操作,面前的舱壁上各开了一个三角形窗口,窗口斜向下,这
样直立降落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月表。舱体的外面各个侧面都附有面朝各向的小喷
气口,这样可以让宇航员调整登月舱的姿态。下层带着四个着陆的脚,脚的顶端是一个
盘形垫子。在登月舱返回的时候,下层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发射平台,上层底部自带
小火箭把宇航员送离月球,上下层分离,下层就永远留在月球。
登月舱的下降并不是直接的垂直降落,大部分的时候,一边下降,一边还在绕月飞行,
而且登月舱在下降的前期,还会做一些旋转,有时候会前倾,宇航员面朝灰土背朝天(
好几位宇航员都用grey来描述月表大部分时候的颜色),甚至倒立,并不是一直保持直
立。前面说了宇航员是站立操作,他们身上都连着好几条固定他们位置的带子,保证在
任何时候都能稳定地操作。在降落的后期,登月舱会彻底直立起来。
上集给大家介绍了,阿波罗每次任务
y********e
发帖数: 72
36
Jack是主舱的pilot,他对主舱的硬件系统最熟悉,可是此时他也不能从仪表盘的读数
中得到任何线索,他开始怀疑问题出在登月舱那里,难道登月舱被一个小陨石砸中了?
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毕竟还是有可能的,一个沙子那么大的粒子以8到9
英里每秒的速度撞上太空舱就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登月舱真的被小陨石撞上了,
那它现在肯定在通过撞出的小口迅速丧失内部气压。Jack马上朝登月舱那边看了一眼,
主舱和登月舱之间的通道还是连通着的,Jack赶紧叫上Jim一起把主舱这边的通道口关
上,但是两人匆忙之中总是不能把盖子和口对准,费了半天劲还是关不上。Jim这时候
干脆就放弃了,他对其他两人说,可以肯定不是登月舱的问题,要真是被陨石撞上了,
我们几个现在已经没命了。
Fred在旁边开始回想事故发生当时的场景,他当时正在登月舱里工作,听到那声巨响之
后,就开始往主舱这边赶,在他通过连接通道的时候,他听到了像是金属弯折所发出的
那种噪声,太空舱摇晃的同时,他注意到通道的墙壁也在弯曲。Fred现在回到他的座位
开始进一步调查,他看了一下仪表盘,此时主线B的电压读数指针已经彻底触底,更多
的警报灯
V*U
发帖数: 2226
37
Report yellow pic/lewd pic, ID: CarlSagan
The original link is
http://74.53.4.74/article/Military/34954137_3.html
标 题: 细数“登月阴谋论”十宗罪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7 13:53:45 2010,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CarlSagan (Carl Saga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细数“登月阴谋论”十宗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6 17:03:18 2010, 美东)
第一宗:所谓“飘动的国旗”。
登月怀疑者:月球没有大气,表面是真空环境,可是照片中的美国国旗却在迎风飘扬,
所以登月是假的,是美国宇航局(NASA)在好莱坞摄影棚里面录制的。
http://img130.imageshack.us/img130/3958/pic1zmt.jpg">
真相:月球...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22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CarlSagan (Carl Saga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细数“登月阴谋论”十宗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6 17:03:18 2010, 美东)
第一宗:所谓“飘动的国旗”。
登月怀疑者:月球没有大气,表面是真空环境,可是照片中的美国国旗却在迎风飘扬,
所以登月是假的,是美国宇航局(NASA)在好莱坞摄影棚里面录制的。
真相:月球没有大气这一点的确不错。认为旗子是被风吹动的视觉依据无非是两点:一
个是旗子表面不平、有褶皱;二是旗子并没有和旗杆处于同一竖直平面,而是有偏离,
但是这两点并不是只有风吹才能造成。阿波罗登月中使用的美国国旗是这样安装的,
首先旗杆的横杆和竖杆交接处是绞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可以把两个从平行打开到
垂直,然后在地球上的时候,先把旗杆打开,把国旗通过上沿的套口挂到横杆上,
下沿的一角和竖杆绑定,然后再把旗杆收起来,这样便于安放携带(如下图所示),
到了月球上,宇航员将其取出,再把旗杆打开,同时也就把旗子展开了,就像开
纸扇一般。可是人类首次登...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9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三)---危机的开始
Jack是主舱的pilot,他对主舱的硬件系统最熟悉,可是此时他也不能从仪表盘的读数
来得到任何线索,他开始怀疑问题出在登月舱那里,难道登月舱被一个小陨石砸中了?
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毕竟还是有可能的,一个沙子那么大的粒子以8到9
英里每秒的速度撞上太空舱就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登月舱真的被小陨石撞上了,
那它现在肯定在通过撞出的小口迅速丧失内部气压。Jack马上朝登月舱那边看了一眼,
主舱和登月舱之间的通道还是连通着的,Jack赶紧叫上Jim一起把主舱这边的通道口关
上,但是两人匆忙之中总是不能把盖子和口对准,费了半天劲还是关不上。Jim这时候
干脆就放弃了,他对其他两人说,可以肯定不是登月舱的问题,要真是被陨石撞上了,
我们几个现在已经没命了。
Fred在旁边开始回想事故发生当时的场景,他当时正在登月舱里工作,听到那声巨响之
后,就开始往主舱这边赶,在他通过连接通道的时候,他听到了像是金属弯折所发出的
那种噪声,太空舱摇晃的同时,他注意到通道的墙壁也在弯曲。Fred现在回到他的座位
开始进一步调查,他看了一下仪表盘,此时主线B
r****r
发帖数: 755
40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三)---危机的开始
Jack是主舱的pilot,他对主舱的硬件系统最熟悉,可是此时他也不能从仪表盘的读数
来得到任何线索,他开始怀疑问题出在登月舱那里,难道登月舱被一个小陨石砸中了?
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毕竟还是有可能的,一个沙子那么大的粒子以8到9
英里每秒的速度撞上太空舱就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登月舱真的被小陨石撞上了,
那它现在肯定在通过撞出的小口迅速丧失内部气压。Jack马上朝登月舱那边看了一眼,
主舱和登月舱之间的通道还是连通着的,Jack赶紧叫上Jim一起把主舱这边的通道口关
上,但是两人匆忙之中总是不能把盖子和口对准,费了半天劲还是关不上。Jim这时候
干脆就放弃了,他对其他两人说,可以肯定不是登月舱的问题,要真是被陨石撞上了,
我们几个现在已经没命了。
Fred在旁边开始回想事故发生当时的场景,他当时正在登月舱里工作,听到那声巨响之
后,就开始往主舱这边赶,在他通过连接通道的时候,他听到了像是金属弯折所发出的
那种噪声,太空舱摇晃的同时,他注意到通道的墙壁也在弯曲。Fred现在回到他的座位
开始进一步调查,他看了一下仪表盘,此时主线B...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72
41
主舱完全启动之后,Jim和Fred也完成了从登月舱向主舱的转移,登月舱和主舱之间的
通道被彻底关闭,然后Jack按下了释放分离登月舱的开关,三个人目送这个“收容”了
他们好几天的“救生船”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激;这个原本能够降落月球的
太空舱过不了多久就会在大气层中化为一缕青烟,Jim是多么希望他们能够有办法把它
一起带回地球、好好地供在博物馆里面展览,让世人都能亲眼看看这个神奇的登月舱。
地面控制中心和他们一样,也对登月舱充满了感激之情,值班Capcom的Joe Kerwin代表
所有人做了最后道别:“永别了,水瓶号,谢谢你”。
还有7分钟就要进入大气层了,三个人此时都已经各就各位,坐在各自的座椅上,扎好
了安全带。在习惯了登月舱的风扇和水泵产生的背景噪音之后,此刻的主舱显得异常的
安静,各个部件都出人意料地平稳运行着。窗外的那轮明月现在看上去那么地微小、那
么地遥远,随着主舱轨道的逐渐弯曲,月亮也逐渐下沉,直至彻底消失在漆黑的地平线
后面,没过多久,窗外漆黑的太空里出现了电离气体的柔和辉光,三个人都意识到他们
开始进入大气层了,主舱的隔热层在服务舱爆炸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裂痕?
c****y
发帖数: 1207
42
证明登月照片的光源不可能是太阳-透视阴影扫盲
主观点:根据照片shadow分析,登月照得光源不可能是太阳,而是附近的人工点光源。
对于登月真假不做判断,只论证这张登月照得光源不可能是太阳
证据
模拟太阳光下,远处登陆舱和近处rock的投影
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照片中rock shadow向右下方严重倾斜,而登月舱shadow完全水平
,甚至略微右上方倾斜的成像
无论如何透视变化,压低视角,在太阳光下, 登月舱的shadow哪怕被压得再平,也不
可能成水平。 这是透视阴影图原理决定的。
不懂理论的可以看直观的模拟图(模型图中人身高5.5feet,登月舱15feet), 哪怕
把镜头压低到3feet(人身高的一半),登月舱的shadow还是和水平明显呈夹角
登月照镜头高度实际接近登月舱高度, 为15feet, 请看模拟图15feet高度的登月舱
shadow,向右下方倾斜得多么厉害! 这才是太阳光下的正确投影方向。 那张登月照中
的水平投影,完全不符合太阳光下的透视投影规律。
对比15feet高的模拟图和登月照,shadow的方向, 结果一目了然
K****p
发帖数: 169
43
如果是无人登月并返回,那确实是难度小得多,低一个了量级至少。
载人上去,光舱室密封,舱室温度控制,空气循环,水循环,排泄物处理这些就要增加
多少额外的重量,还有月球软着陆时用的燃料,胳膊壮就差点用光燃料找不到登陆场。
当然老美当年确实是很拼,有大航海时代的不怕牺牲的冒险精神,登月舱啊火箭什么的
没实验过几次就往上打,和现在NASA保守保守再保守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土星五,不
同单位负责不同stage,到了deadline,拼起来就打,结果运气好,第一次(无人)就
成功了。但是,第二次(无人,地球轨道)失败,找出一堆问题。第三次,赶时间,直
接就被要求送人去月球轨道了...
正是由于登月舱的重量,所以返回时必须先和月球轨道仓对接,然后再返回地球。无人
登月的话,这个过程就不需要了。问题就在于,哪怕是地球轨道上的对接,都是需要地
球表面各地无数雷达,实时检测飞行器的轨道,速度,姿态。地面不断地指挥飞行器进
行调整,然后才能成功对接。
在月球轨道,这个就难了,38万公里呢,电磁波来回也得2秒半。知道为啥老美很少有
登月舱从月球表面发射返回的镜头或者录像。不是不想,是因为没办法在地球上直接控
...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451
44
日经贴了
偶的结论和调研是美国确实登过月,不过这是有外来帮助的
关于LZ的质疑,不是搞这个的,一点转载,随意看看
转载:
众所周知,月球不是没有引力的,它的引力虽小于地球,但也有六分之一强。而
当时的“波罗”在绕月轨道停留的指令舱比神舟返回舱大不了多少,由一个人留在里面
控制,另外两个乘上登月舱登月。过程吗很多资料有,这里不详述了。但在连接他们前
面的残缺资料以及现在“嫦娥”的资料之后,鄙人发现,返回的资料变得十分有趣好看
了。
旧资料称,两位太空飞仙在错过正常登陆点急降后,整个分离中来的登月舱只剩下
三十秒可用燃料。而这个舱和指令舱差不多大。就是说,如果这个小机件要重新启动,
只能用三十秒。在太空中的指令舱绕月轨道高度多少?绝密!!现在也没有找到相关资
料。不过不要紧,用嫦娥的。嫦娥一是二百公里,嫦娥二先进一点,预计可以达到一百
公里。
旧资料称,这个登月舱在返回时留在月面了,剩下上面的上升级可以返回对接指令
舱。如果下面几条铁腿卸下就算是登月舱,那上面的上升级也不过比几只大箱包大不了
多少,就算象变形金刚一样把两位飞仙包下了,就算相信在四十年前就能达到嫦娥...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72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让我来顺顺这逻辑
你怎么说服民科相信返回地球、对接母船或者飞向太阳的登月舱就是民科们认为的载着
月球车降落到月球的那个登月舱?民科们认为一旦登月舱降落月面,断无办法重返地球
了。所以阿波罗一定另外带了个登月舱,或者带着它直接返回地球,或者让它飞向太阳
,或者让它脱离母船两分钟再对接,剪辑一下就成了登月舱降落和对接两段,而载着月
球车真正降落月球的登月舱就是用放炮仗的方法,让它从登月点消失的,造成它又离开
月面,返回母船的假象。
r****r
发帖数: 755
46
登月的那些事儿(六)—燃料不足,降落点不对,Neil的抉择
登月舱主要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就是宇航员的操作空间,里面最初设计是有座位的,
后来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且考虑到降落过程也就两个小时,最后把座位去掉了。两
个宇航员面对仪表板站立操作,面前的舱壁上各开了一个三角形窗口,窗口斜向下,这
样直立降落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月表。舱体的外面各个侧面都附有面朝各向的小喷
气口,这样可以让宇航员调整登月舱的姿态。下层带着四个着陆的脚,脚的顶端是一个
盘形垫子。在登月舱返回的时候,下层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发射平台,上层底部自带
小火箭把宇航员送离月球,上下层分离,下层就永远留在月球。
登月舱的下降并不是直接的垂直降落,大部分的时候,一边下降,一边还在绕月飞行,
而且登月舱在下降的前期,还会做一些旋转,有时候会前倾,宇航员面朝灰土背朝天(
好几位宇航员都用grey来描述月表大部分时候的颜色),甚至倒立,并不是一直保持直
立。前面说了宇航员是站立操作,他们身上都连着好几条固定他们位置的带子,保证在
任何时候都能稳定地操作。在降落的后期,登月舱会彻底直立起来。
上集给大家介绍了,阿波罗每次任务是三
r****r
发帖数: 755
47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
鹰已着陆。接下来照说应该是出舱迈出第一步了。
看过后来相关纪录片资料的人可能都以为:Ealge着陆之后,紧接着阿姆斯特朗就出舱
了,因为纪录片放出来的效果就是这样。而事实上,Neil在Eagle内等了近7个小时,才
打开舱门。这段时间的影像比起着陆和出舱自然对公众的吸引力小多了,时间紧凑的纪
录片一般都剪掉这段。我前面用了“等”这次字, Neil显然并不是闲着没事在干等,7
个小时内他和Buzz要在舱内进行很多的操作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很重要。让我们来看
看这7个小时内发生了什么。
这么一个庞大而且充满风险的任务,NASA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及准备相
应的对策。严格来讲,肯尼迪当初提到的目标是把人送到月球,然后平安返回。并没有
要求一定要完成月面行走。从这个角度来说,Eagle着陆就已经实现了NASA预定目标的
一半。所以,着陆后,Neil和Buzz首先要做的就是check Eagle的各项指标,check各个
系统的工作状态,如果有任何迹象表明,登月舱的某些部分开始工作不太正常,他们必
须立即启动返回系统,马上离开月球。
根据E...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8
[这篇写太长了,结果超过了MSN一次发文的字数限制。所以我分割成上下两段,分别贴
出来,望诸位谅解。]
写到这会儿,我越来越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些NASA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背景知治: 大概的任
务时间表,任务的执行机制,宇航员的挑选等等。这些内容对后面的连载非常重要,所
以在继续上次的电脑警报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说说简要的预备知识,这里面也不少有
意思的话题。
NASA登月的战略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 1959-1963年间的Project Mercuy (水星计划)
这是NASA走向太空的起步,首要目标是把第一个美国人送到太空,赶上苏联人的脚步。
这期间有6次载人计划,每次只放一个宇航员在舱内,在61年的水星3号计划中,Alan
Shepard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不过他总共在太空也就呆了十几分钟,并没有绕
地球至少一个轨道。某种程度上说,就相当于从地面用火箭把太空舱往上抛,划一个抛
物线,抛物线最顶点的那么一小段在太空里。而之前苏联的加加林是人类首位进入太空
,并且实现环绕地球的人。美国人在62年初才严格意义上赶上加加林的成就,62年1月
John Glenn成功执行水星6号计划,...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9
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二)---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
如果说公众对阿波罗13号还有兴趣的话,那么这个兴趣完全是来自这次计划的编号---
“13”。我们回忆一下NASA之前的所有航天计划,“水星”计划中,为了纪念首批的7
名宇航员团队,他们决定每次的任务都以“7”来命名,比如“友谊7号”、“信念7
号”、“自由7号”等等;“双子星”计划的载人飞行从双子星3号开始,正好到双子
星12号结束,所以这回是NASA首次在任务编号中碰到“13”。发射前的一周里,公众开
始发掘能够找到的每一处与“13”有关的细节,预定的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11号,也
就是4/11/70,而4+1+1+7+0=13;点火的时刻定在休斯敦时间下午1点13分,用24小时制
的话就是13时13分;如果一切正常,太空舱将会于4月13号进入月球的引力场。NASA觉
得公众的数字迷信很可笑,Jim Lovell自然也不例外,他从来不相信这个数字能够和他
们的命运有着一丝一毫的联系。(我也觉得可笑,后面几点在我看来就如同网上常见的
什么把中国地图哪些城市连起来就是一个什么图案阿、字符阿那样牵强。网...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72
50
Neil从地球出发之后一直最担心都是登月舱降落月球的阶段,他认为这是最复杂最有难
度的操作过程,如果用10分的标准来衡量技术难度,那么月球行走的大概1分,降落月
球的难度—Neil说—应该是13分,登月舱发射离开月球大概7分。离开月球这个操作虽
然不是最有挑战性的,但绝对是整个任务中最关键的。如果这个过程发生错误,那么到
目前为止阿波罗11号所有的成就、地球上几十万人合力完成的征程最终都只能是一场更
大的悲剧,人类的确实现了登月,但是我们的探路者永远也回不来了。
Neil和Buzz完成人类的首次月面探索之后返回到登月舱内,两人换下厚重的宇航服,马
上闻到奇怪的气味,这是粘在宇航服上面的微小的月面尘埃所散发出来的,尽管两人在
进门之前清理了这些灰尘,但是还是有很多细小的微粒被他们带了进来,闻着像一堆刚
烧完的灰烬淋过水之后的味道。按照任务要求,两人吃完晚餐之后要在登月舱里面睡7
个小时左右,彻底恢复体力来准备第二天的月面发射。月球表面反射的亮光(月光)透
过登月舱的窗户洒进来,仪表盘上的开关和按钮发出淡淡的微光,四周寂静,仅仅能听
到登月舱的水冷却循环系统发出的低微噪声,两个人沉浸在人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