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编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r
发帖数: 435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47/0804/135857.html
[纪事]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
作者:何方
关于抢救运动的评估、资料和一些提法问题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
究中的一个禁区,比中央苏区抓“AB”团还要严格。因为抓“AB”团后来一般都把责任
推给尚未成立的 “左”倾中央和并不存在的王明路线 (即使按许多党史书上的说法,
也是大抓“AB团”后的四中全会上才出现所谓“王明路线”), 但抢救运动却无法可
推,只能干脆不提,因为不但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人,连康生在生前也是没人敢公
开提的。例如被称为中共党史奠基作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就根本没有提这
个作者胡乔木自己也说是搞了两三年的抢救运动。 有些文件和文章如果提到,也说成
审干运动(至今还有审干工作扩大化这种不通的提法 ),或只把中间一小段说成“抢
救运动”,而且都要强调审干运动方针的正确和取得的伟大成绩。其中最权威的,当数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所作的如下评价:“
延安的审干运...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玉皇大帝的来历?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
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
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汉武帝上太微垣星主号也,二梵天玉帝,汉宣帝上天市垣帝主
号也,三焰华少微玉帝,汉哀帝上先天定位号也;四紫微玉帝,汉光帝上后乾号也。皆
非此玉帝。此玉帝号昊天金阀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
大帝,是帝宰
诸天,永不毁沦。”宄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
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天吉凶等人生命运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西周以
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
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时,
“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
前至诚”的诗句。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乐天》一诗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
约在唐宋之际成书的重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详...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组图)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年,赵在母亲赵洪文国的支持下,毁家纾难,参加邓铁梅部义勇军,成功说服李子
融、刘景文等人同邓合作。1934年2月1日,与苗可秀等离开邓部,独立成立少年铁血军
。不久,在日军的围剿下,邓铁梅牺牲,少年铁血军遂成为辽宁南部主要抗日力量。
1934年,日军抓捕了赵的父母,威逼其投降,被拒绝,后赵以手中的汉奸姜人杰与其交
换。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被捕牺牲。
1936年1月25...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4
太宗赵光义是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当年得位就有“烛影斧声”的故事,野史甚多猜疑。
虽然后来跑出“金匮之盟”的说法,但那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
,没准是编造的。
太祖共四子:长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德秀、德林早亡。
太平兴国四年(979 )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
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
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年仅二十九岁。
赵德昭死后一年多,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宋太祖最小的儿子赵德芳神秘暴病
身亡,年仅二十三岁。史书上对他离奇的死没有做任何说明,成为又一桩疑案。朝野间
怀疑赵德芳死在宋太宗之手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从来无人敢公开议论。
宋朝的皇帝开始一直是在太宗赵光义一脉传承,后到南宋高宗,又传回太祖一脉,宋高
宗赵构的养子赵昚,就是后来的宋孝宗,他是赵德芳六世孙。而到宋宁宗时,皇位又传
到了赵德昭一脉,德昭九世孙为宋理宗。
赵光义为人阴鸷,又好药理(包括毒药)。好的一面是他设立了官立医...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国历史朝代版图
☆─────────────────────────────────────☆
bvt (三毛) 于 (Tue May 3 11:21:25 2011, 美东) 提到:
请问哪里能下载到比较权威的中国各历史朝代版图?有老美同事写书要用,其实只需要
汉、唐、清几个他们比较熟悉的就行,最好是能跟现代中国版图overlay在一起的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Tue May 3 11:34:00 2011, 美东) 提到:
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这个共有8册),或者《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有
光盘版和扫描版。去这个地方应该可以找到:
http://ishare.iask.sina.com.cn/
一般来说,学校的图书馆一定会把《中国历史地图集》这套书收录的,只不过未必是比
较新的版本。

☆─────────────────────────────────────☆
polycarbonat (敢为人先) 于 (Tue May 3 12:46:42...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6
司马戡
1942年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缅甸以仓促撤退告终,第6军、第66军主力均被击溃,第5军
在盛夏雨季进入野人山,撤退途中的损失甚至超过战斗损失。只有孙立人率新编第38师
撤往印度,保存了生力军。新38师撤到印度的人数,以邓贤的《大国之魂》为代表的一
批纪实文字均认为是七千余人。小戡读远征军史料不多,但也发现实际并非如此。
七千人的说法,以小戡所见,最早来自新38师参谋长何均衡的《转战中印缅战区的新编
第三十八师》,“(1942年)十月间……所有部队(第五军约二千人,新编第三十八师
约七千人,这是根据是年双十国庆节纪念大会上临时统计的约数)改编为中国驻印军”
。但这显然是到印度整训两个月后的数字,而非到达印度时的人数。我们知道,前后到
印度的远征军有一万六七千人,整训中当然会有其他部队的官兵编入新 38师。
对撤到印度时新38师的兵力数字,黄道炫在《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中提
出不同意见:
“以该军实力较强的新三十八师为例,该师入缅后,除仁安羌一战外,未进行大的战斗,而
仁安羌一役,该部死亡、失踪者仅200 余人。④ 此外即撤退途中该部担任掩护时遭受一
定伤亡,5 月12 ...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5454
7
鹤龄:论毛泽东与陶斯咏子虚乌有的恋情之一
如今的怪事真是特多。忽然间一阵风起,毛泽东又有一个初恋情人了。并且上了百度百
科名片。据百科名片称:毛的初恋情人姓陶名毅,字斯咏,湖南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
长沙),富商家的千金闺秀,周南女中师范科的毕业生。在周南女校,与向警予、蔡畅
齐名,号称“周南三杰”。又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美称。其人才华横溢。身材修长,
美容貌。性好强。为当时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的
副会长(毛泽东只是理事)。
《百度名片》称,毛陶“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1921年,中共“一大”结束后
,毛去南京与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百度知道》里面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说他们“断续有过几段恋情,多次分而复合,
1920年时还曾同居了四个月”。
《百度名片》又称:二人“后因政见不同分手……”又说陶:“后来终生未再恋爱,也
未结婚,大概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好像陶的一颗芳心就永远钉在毛的身上了,达
到了非毛不嫁的地步!
自打《建党伟业》开拍的新闻传出后,就更加神了。毛泽东这场婚外“恋情”竟然名垂
青史,成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的一...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8
☆─────────────────────────────────────☆
ratnaraj (洪炉点雪) 于 (Mon Mar 28 19:25:13 2011, 美东) 提到:
原作是这里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576381.html
然而现在中国人之作伪习气大盛,所谓无图无真相,有图纯ps,所以遇到这种惊人言语
,不妨赶快考证一二。
靠所谓《李鸿章全集》作者顾廷龙 / 戴逸,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6月,但是
这个是收集李鸿章已出及散佚文稿编著而成,所以里面出现的资料早有其他渠道已经出
版过。如这里提到的《译署函稿》,出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
这个《合肥李文忠公未刻稿》是李鸿章清朝同治年间及光绪年间与同僚往来的书信集,
包括《海军衙门函稿》一册、《朋僚函稿》四册、《译署函稿》二册。其中《海军衙门
函稿》收录有醇亲王(光绪帝生父)、庆郡王与李鸿章往来信件。还有丁汝昌等写给李鸿
章的信件,所谈的都是海军衙门的公事。《朋僚函稿》四册,皆为李鸿章致朋僚信札,
包括其致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信札340余通。《...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9
☆─────────────────────────────────────☆
didadida (滴滴嗒嗒) 于 (Mon Jun 20 16:11:46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不太可能吧?
☆─────────────────────────────────────☆
Ranma (ranma 1/2) 于 (Mon Jun 20 16:17:11 2011, 美东) 提到:
肯定没有啊,否则赵构也不用特地说要找太祖的后人,而不是太宗的后人了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Mon Jun 20 21:32:52 2011, 美东) 提到:
太宗的后人确实被一锅端了,赵构因事不在汴京,得以幸免,可是惊吓过度不能人事,
没有后代。
☆─────────────────────────────────────☆
hinotori (一休哥哥) 于 (Mon Jun 20 23:44:22 2011, 美东) 提到:
是不是传说还有个...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逻辑上的欠严密,一直是夏文化探讨过程中最受诟病之处。如仅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
简单的时空对证即可框定夏文化的思维定式的存在。在这一思维模式中,参与讨论的学
者基本上不用“可能”、“很可能”一类相对稳妥、留有余地的字眼,而更偏爱“当然
只能”、“肯定”、“无疑”一类自信感较强的、排他性的措辞。从逻辑上看,我们并
不能仅由时间与空间的大致吻合,就必然地推导出二里头文化肯定就是夏王朝时期、分
布于夏王朝中心区域的、以夏族为主体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遗存。
又如对《史记·夏本纪》所载应为信史的推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初,王
国维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进行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
的基本可靠[i]。这一重大学术收获给了中国学术界以极大的鼓舞,王国维先生本人即
颇为乐观地推论到:“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
也。”由《史记·殷本纪》被证明为信史,推断《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文献中关于夏
王朝的记载也应属史实,进而相信夏王朝的存在,这一推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基本共
识,也是夏文化探索的前提之所在。然而诚如前引文中字面上已言明的那样,这一思维
...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二里头时代的中原周边地区,还散布着众多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与二里头文化相毗邻且
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岳石文化和下七垣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存在状况与二里头文化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黄河下游,龙山文化演变为岳石文化。与龙山文化相比,岳石文化的版筑城防技术、
青铜冶铸业、农业等续有发展,其分布范围也并未比龙山文化缩小,保持着与二里头文
化相抗衡的态势。但其聚落的分布密度和居址的面积都小于龙山文化,遗物中也未发现
能超出龙山文化工艺水平的精品,陶器轮制技术大大退化,器类锐减,器物由精致转向
粗糙,居住建筑技术也无明显的改善。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好像是当地新出现的一种比
从前落后的新文化”[i]。即便不同意这一观点的学者,也承认“岳石文化时期的社会
形态,从大的方面看,仍然是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形态的延续”。“这一时期社会内部的
发展虽然没有停止,但亦未出现跳跃式的变化”[ii]。鉴于海岱地区田野工作的广度与
深度,我们似乎无法把目前对岳石文化的认识全部归因于发现的或然性。其社会的发展
总体上处于一种低落状态,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文化,一般认为属先商文化,是二里冈文化的前身[i...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13
毛泽东一次发怒被称为"六二六"指示 催生"赤脚医生"
霞 飞
2011年08月24日09:1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中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使毛泽东极为不满。由于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65年,毛泽东终于发怒。可能连毛泽东本人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发怒,竟改变了中
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
毛泽东曾多方解决中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问题
旧中国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根本治不起,只能挺着,小病或许能挺过去,
要是得了大病,那就只能等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广大农民的医疗
卫生问题,也曾采取过多种措施没法解决问题。但当时中国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很少,
政府很难一朝一夕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村中那些旧有的医生就
有了存在的空间。这些旧医生中,不乏巫医神汉,跳大神的现象在中国农村也普遍存在
。接生婆仍然在广大农村活动,落后的接生方式使许多农村妇女产后生病,婴儿死亡率
很高。即便是那些稍有些医学知识的农村医生,水平也普通较低,致使医疗事故频频发
生。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曾探索通过发展中医来解...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教科书务须求真求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c37790100xvdw.html
作者:石飞
日前,偶然翻了一下今年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现
其中不少与史实不符的内容以及疏漏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况。譬如,遵义会议确定的中共
领导人,就被搞错了;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官方承认错划右派55万人,教科书对这一重
大历史事件只字未提;1958年大跃进运动造成全国三年大饥荒,饿死了3700多万人,教
科书中根本未说“饿死人”情况,只是用了“探索中严重失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
的表述就把3700多万鬼魂给敷衍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对历史和后代不负责
任的表现。小文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发现的问题逐一展开剖析,明显真伪,仅就遵义
会议到底确定谁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的问题作一下辨析。
历史的史实是这样的:1935年1月,红军长征至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结束了博古在党内的错误领导,张闻天被推举为中央总书记,毛泽东被推举为政治
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周恩来、毛泽... 阅读全帖
g******2
发帖数: 241
15
据日本人编著的《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苏联远东军人数一直保持在70万,坦克1000
辆、飞机1000架,通过不断抽调远东军赴苏德战场、调来新兵进行补充。关东军一直维
持在70万人,通过不断抽调关东军赴南方(太平洋)战场和动员在乡军人复员的办法来补
充。
u****r
发帖数: 1163
16
华夏快递 :wolfpack:历史的遗失与臆想——关于孙立人将军活埋日本俘虏的传奇
发布者 thchen 在 12-01-09 08:24
在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几十年之后,二战期间使中国人扬眉吐气,使盟军和日
军震撼的中国驻印远征军在缅甸的辉煌战绩,终于引起了许多国人的注意。遗憾的是由
于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的亲历者基本上都已不在人世;又由于多年来对这段历史的
无视,导致历史资料的不完整,许多历史事件让后人真伪难辨。
近年来,在回忆中国远征军以及远征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在缅北对日作战的历史文
献和影视专栏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孙立人将军在缅北的一次战役中,活埋了1200个日
本俘虏的传奇。
2009年7月13日在凤凰卫视的《风范大国民》【1】电视专栏节目中,香港著名的军事评
论家马鼎盛(粤剧演员红线女之子)神彩熠熠地述说了这个传奇。2010年8月6日的CCTV
《百战经典》【2】电视节目的《碧血丹心-孙立人》专辑中,中国国防大学的军事史专
家夏一东副教授也是神情激昂地讲述了这个传奇。他们两人的叙述大致一样,只是细节
上略有不同。
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远征军新38师在1943年1...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424
17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
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
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
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
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
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
”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①。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不仅不是“游而
不击”,而且是恶战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一直高于正面战场,且抗击着伪
军③。自1944年春,敌后八路军、新四军就展开局部反攻,到1945年更是积极大反攻,
解放众多地方与人口④。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毙伤...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是怎样乞求苏军保护的
1955年,苏联撤军旅顺口
1945年2月,靳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
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米高扬访
问西柏坡时曾问共产党对旅顺的看法。斯大林当时表示,由于形势发生变化,苏联政府
已经决定,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
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毛泽东告诉米高扬,有位女社会活动家对他说,当革命
政府在中国执政时,苏联还要保留旅顺的海军基地,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毛泽东认为,
这样说话是不懂政治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主张把这个基地保留下来,因为苏联人留在旅
顺是为了保卫中国不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当中国将来强大到足以保卫自己不受日本
侵略时,苏联人就不会还呆在旅顺不走了.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同斯大林会谈时表示,旅顺口目前的状况符合中国的利
益,苏军撤得太早也不利。会谈的最终结果是,莫斯科承诺于1952年年底撤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
毛泽东担心,苏军撤出后,受到美军攻击,于1952年3...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茆家升:从《张恺帆回忆录》看大跃进中的安徽官场和一个人的觉醒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7 15:47:48 2012, 美东)
文章很长,各位周末慢慢看,别耽误正事儿。
http://wuliucun.ycool.com/post.3192165.html
本文提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安徽官场也就是全国官场的一个缩影。但以曾希圣
为首的安徽省委,竭力推行毛泽东的极左路线,在全省大搞阶级斗争与消灭私有制,政
治运动连年,反右派反右倾运动都战果辉煌,大批无辜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本来就人
材匮乏,科学技术文化落后于邻省的安徽,一蹶难以再振。
那里运动最左,那里百姓最苦,已成定律,安徽更有典型意义。突出的表现就是三年人
祸大饥荒中,非正常死亡饿死百姓主要是农民达五六百万人,按比例为全国之冠。为何
会这样,除了在大刮共产风,大放粮食高产卫星,大搞高指标高征购,以后大反瞒产私
分,种种大跃进大破坏吹大牛大灾难中,安...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与萧光琰的苦涩友谊
·白介夫·
我走过了八十多个春夏秋冬,好多事情渐渐淡忘。对有些人与事的记忆,却是越久
远越清晰。我想告诉人们,告诉下一代,中国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中国科学界一
个不应被遗忘的科学家--萧光琰。
◇ “外行”领导“内行”
1937年卢沟桥事变,我刚好从师范毕业,便跑到西安,想考进国民党办的炮兵学校
,又能挣钱,又能抗日。可是我付不起两块大洋的报名费,这时想起学校里曹孟朴老师
告诉我们共产党也抗日救国,于是我就转身去了延安。这个偶然选择,决定了我的一生。
到延安时我才十几岁,此后一直接受共产党的教育,从没有怀疑过党的政策,没有
怀疑过毛主席。在抗日和土改的队伍里,解放后在政府机关里,我都算是个小知识分子
。1957年,在一片“外行”要领导“内行”的呼声中,我被从辽宁省委高教处调到科学
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后改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化所”)任党委书记,同
时兼副所长。这对我来讲,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一大群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包围中,我近乎文盲。“我行吗?”虽然当时
只有三十六岁,是以天下为己任,又无所畏惧的年龄,可这种落差还是使我觉得自己很
难胜任这个工作。
我没有专...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21
七、秦基伟否定了黄继光。
黄继光是前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的士兵。但该军军长秦基伟却在他的回忆文
章里不留余地地排除了黄继光事迹的可能性。2000年《解放军报》组织了《纪念抗
美援朝50周年》大型专题,其中有一篇秦基伟较早时写的《鏖战上甘岭 难忘的七天
七夜》(http://www.chinamil.com.cn/item/kmyc50/huiyi/qjw.htm)。根据秦在文中的说法,黄继光阵亡于其中的那次战斗其实在黄继光介入之前几个小时就已胜利结束了。他在文中说到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阵地的战斗时,称部队“激战到半夜,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而中国大众所熟知的黄继光事迹是在几个小时后的凌晨发生的。秦基伟的“提前胜利”排除了黄继光作战所需要的时间。使得堵枪眼壮举成为不可能事件。关于黄继光的阵亡时间,最早提到的是上面那个新华社的“各方仔细核查”版:“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几十年来此说法基本没变。中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说,黄继光出发前“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1990...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2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年,赵在母亲赵洪文国的支持下,毁家纾难,参加邓铁梅部义勇军,成功说服李子
融、刘景文等人同邓合作。1934年2月1日,与苗可秀等离开邓部, 独立成立少年铁血
军。不久,在日军的围剿下,邓铁梅牺牲,少年铁血军遂成为辽宁南部主要抗日力量。
1934年,日军抓捕了赵的父母,威逼其投降,被拒绝, 后赵以手中的汉奸姜人杰与其
交换。1935年7月25日,苗可秀被捕牺牲。
1936年1月25日,...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973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土共八路抗日业绩 [转贴]
原贴已不在了...
发信人: seecloud (seeclou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前两天有个SB老是质疑土共八路抗日业绩,转帖存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7 21:32:48 2012, 美东)
反毛言论一:毛泽东领导红军在抗日时期游而不击,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军队
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驳:
(一)共产党军队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绩: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
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
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
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
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
”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 ①。共产党军队对...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inta (薄谷开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所谓“百团大战”真有100个团吗?【威力加强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8 21:44:36 2012, 美东)
◎◎◎◎◎◎◎◎◎◎◎◎◎◎◎◎◎◎◎◎◎◎◎
前言:
在本人“海日克星”发布《所谓“百团大战”真有100个团吗?》一文后,广大无产阶
级革命小将和中宣部网络舆论工作者气急败坏,而无计可施,正在绝望之际,美女老将
猴妈一句“80多个团在我看来也算百团了”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inaNews/32531331.html
看到“猴妈”一夜之间借助我的推手,取代了“党妈”的崇高地位,我颇有些不服,于
是决定再给小将们的精神世界以一记重击,让它们党妈构建的谎言大厦彻底崩塌。
同志们,小将们,我以无比沉痛的心情通知你们,继你们伟大党妈的105个团的气球被
反动分子无情戳破后,你们猴妈的“80多个团也算百团”的狡辩也从此化为泡影了!
该版本在最初版本基础上,又合并... 阅读全帖
w******o
发帖数: 442
25
哈哈,孔子是删节春秋。此春秋的主要作者是鲁国众史官,当然有了孔子对此春秋的重要‘编著’,此春
秋才从众春秋中脱颖而出,流传千古。
a**u
发帖数: 7128
26
就是說孔子有頭有尾的著作還真沒有?

重要‘编著’,此春
M******8
发帖数: 10589
27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11月16日15:02:0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中国大陆党史专家韩钢教授列出了中共党史研究中争论最大、对中共的发展最有影
响的20个热点难点,其中与林彪有关的就占四个!在我看来,中共党史上无处不是谜,
列出20个,远远不够。韩钢指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从主流意识形态剥离出一个民间
研究的学派,其话语、结论和判断与主流不一样
老高按:中国当今执政党党史上的疑点,一抓就是一大把,从建党到底是哪天,多
少人参加一大,会议议程,所争论的问题,参加的外国人是不是苏俄间谍……都是花了
好长时间才勉强达成共识,遑论其它。
中国大陆党史学者韩钢,最近将他原来所列出的中共党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重新推出了新版。他仅仅列出了争论最大、对中共的发展也相对来说更有影响的20个
热点难点,在我看来,远远不够。韩钢自己也说:“这些也只是一鳞半爪,远不能反映
研究动态的所有方面。”中共党史上还有许多未得出结论的问题,例如,1931年1月7日
中共六屆四中全会上王明的上台、罗章龙等人的分裂、何孟雄等人究竟是死在谁手里;
再如,1936年12月,中共究竟对西安事变起了什么作...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242
28
高分子怪物漫谈(二)我为什么想写这个漫谈系列兼论我的保守主义政治立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50a80f0101exwb.html
保守主义并非主张固步自封,更非宣扬复古。保守主义者主张渐进地改革国家的经济制
度和政治体制,如果有一个政治势力试图来个“大跃进”,那十有八九是要给社会带来
灾难的。
我绝不,绝不赞同以中国人的素质为理由无限缓慢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我也同样反
对激进地和原样照搬地拷贝英美的政治制度。
---高分子怪物
其实漫谈的第一篇不是我计划内的写作,只是我那天读到金融时报关于阿根廷债务问题
的专题突然觉得这个故事揭示了现代金融武器巨大的毁灭性和当今国际形势之复杂,而
这两个问题似乎和我内心一点模模糊糊的想法有联系。
我一直以来就想写点什么,时光如箭,转眼之间来美已有十三年。我一直是一个超级历
史迷,盎格鲁-撒克逊民族(Anglo-Saxon)作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渡海来到不列颠,在
从公元400到公元1200年的八百年间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并没有显示出什么惊人的力量或
者天命所归的气势。但是从1215年以大宪章(Magna Car...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 18:53:34 2014, 美东)
孔子是否删过《诗》?
《诗经》(也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发展史
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可靠材料,至今
在许多方面众说纷纭,无法作出定论。孔子是否删过《诗》就是一个悬案。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引《诗》十分普遍,但当时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待的,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文学价值,所以对它的作者、编定者、编著年代等问题,
不大可能进行探讨。直到汉代,司马迁为了写《史记》才对春秋、战国以及上古时代的
文化作了一番理论上的总结。他通过对《诗经》及孔子的研究,提出了孔子删《诗》的
观点。他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中
述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台《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自此,这种观...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國珍貴文物怎樣流失的

自己国家的死敌视自己文化如宝,挺分裂的。
其他不大了解,但比古籍善本还要脆弱的古绸地毯龙袍,他家里保存的都非常完好,有
些隋唐的飞天毯子,国内根本看不见,而且在编号的时候非常注意不破坏原物的完整,
欧美糟蹋东西,瓷器打眼做灯,丝绸剪开做时装,这种事数不胜数。鬼子家里藏品基本
都是纸签儿编著。有点条件的鬼子家里,中国东西单辟一室,旧日本时,像老山中这种
家里,看最好的东西时都会事先沐浴更衣再入室,以明代赤绘/五彩,商周铜器为最重
。这些东西一但落入鬼子手里,也基本不可能再见天日了,鬼子还是秘藏为主,商业为
辅。
c***h
发帖数: 1862
33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
核心提示:“确定一个不留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能留一个活口。所以打完后一个一个
检查,没死的再补一枪。这需要什么样的仇恨啊?八年抗战,共产党军队对日本侵略军
怎从来没这么狠过啊?赵侗离开八路军第一是受排挤,二是亲身所见八路军根本就不抗
日。赵侗不过就是想自己去东北抗日。现在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八路军看中了赵侗部队的
精良武器。但公开干又怕此事一旦传开影响恶劣,所以干脆杀人灭口,一个不留。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假故事背后的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6 23:22:42 2014, 美东)
作者:卸甲一书生
自从两年前笔者对1949年以后毛泽东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在这方面搞点
研究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某些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和所谓纪实文学作家打着
讲述领袖故事的幌子,编造了太多的“神话”,使得走下政治“神坛”的老人家重新又
走上生活“神坛”。他们凭空杜撰故事的胆子和编造出来的漏洞百出的情节,跌破了人
世间求“诚”务“实”的道德底线。下面列举的仅是其中少数例子,如果读者有兴趣的
话,这种“打假”工作还要继续,并撰写《假故事背后的真相》之续一、续二、续三…
…。
故事一:毛泽东的亲属买不到火车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奔走相
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
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简论共和与民主的关系
http://www.cctb.net/zjxz/expertarticle/201003/t20100301_20533.h
简论共和与民主的关系
作者:何增科 来源:《理论视野》2009年第9期
网络编辑:亦文 发布时间:2010-03-01 点击数: 打印本页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摘要: 在关于共和与民主关系的讨论中,有些学者有意无意地将共和与民主对立起
来,抬高共和贬抑民主甚至主张以共和取代民主。对共和与民主及其关系进行简要的学
术梳理,我们发现共和与民主是高度兼容和互相补充的,并不存在共和高于民主和用共
和来取代民主的问题,民主与共和理应携手同行。
关键词: 共和;民主;宪政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60年了。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
在人民共和国中,共和与民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近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共和
与民主关系的讨论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共和政治是一种新的政
治体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更高阶段,民主政治适用于工业社会,共和政治适用于知识
社会,随着世界从工业社会走...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36
(跟杨靖宇等投靠苏俄的伪抗日相比,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赵老太太,14岁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23岁亲历日俄战争,因而她自幼对侵略者怀有
仇恨心里。于是,在家业兴旺后,1929年开始筹办小学,试图让家乡孩子摘掉文盲的帽
子,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节的人,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免受外夷欺凌。
1932年春,“九一八”事变后,赵侗由北平回故乡组织抗日义勇军。此时赵老太太虽年
近花甲,但爱国激情不减,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
自己的家成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同时恢复战乱解散的赵家堡子小学,在三子赵
侗的帮助下,坚持教授国语的教材,抵制日本奴化教育,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决不
去做亡国奴,使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成为抗日的先锋。不久苗可秀于家乡本溪安排好亲
人后,亦来到赵老太太家中,与赵侗共同参加邓铁梅组织抗日武装。
1933年白君实、刘壮飞等来到赵家,在赵老太太和二儿子赵连俊的帮助下于,组建抗日
“别动队”,赵侗、赵伟离开邓部,正式成立“别动队”。翌年苗可秀离开邓部返回赵
家,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共同协商将“别动队”改组,于同年2月成立“少年铁血军
”。赵老太...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7
☆─────────────────────────────────────☆
dcb (奉钻风之命删除) 于 (Fri Sep 26 19:21:36 2014, 美东) 提到:
(跟杨靖宇等投靠苏俄的伪抗日相比,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赵老太太,14岁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23岁亲历日俄战争,因而她自幼对侵略者怀有
仇恨心里。于是,在家业兴旺后,1929年开始筹办小学,试图让家乡孩子摘掉文盲的帽
子,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节的人,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免受外夷欺凌。
1932年春,“九一八”事变后,赵侗由北平回故乡组织抗日义勇军。此时赵老太太虽年
近花甲,但爱国激情不减,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
自己的家成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同时恢复战乱解散的赵家堡子小学,在三子赵
侗的帮助下,坚持教授国语的教材,抵制日本奴化教育,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决不
去做亡国奴,使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成为抗日的先锋。不久苗可秀于家乡本溪安排好亲
人后,亦来到赵老太太家中,与赵侗共同参加邓铁梅组织抗日武装。
1933年白君实、刘壮飞等来到赵家,在赵老太太和二儿子赵...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华西列夫斯基到底什么水平?
天气改变了历史:入侵俄罗斯的三次失败 (ZT)
如果你打算入侵俄罗斯,一定要多带几套长的内衣和几副暖和的手套。这是付出大
量人员伤亡才得到的教训。一次又一次,梦想征服俄罗斯的人发现,如果俄罗斯的武器
不足以杀死他们,恶劣的天气却能办到。无论是拿破仑的60万精兵强将,还是不可一世
的希特勒军队,都在俄罗斯恶劣的天气中败下阵来。天气帮了俄罗斯人的大忙,否则,
历史也许是另外一种写法。
1708年: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死亡和疲惫
的欧洲大侵略家。
1708~1709年的冬天并不适合户外露营。在小冰期的煎熬中,整个欧洲被冻得硬邦
邦的。
大北方战争于1700年爆发,彼得一世对瑞典宣战,目的是要把瑞典赶出波罗的海地
区。当时的瑞典是一个超级强国,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的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
脱维亚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
战争开始并不顺利,俄国军队在纳尔瓦战役遭到人数比自己少很多的瑞典军队痛击
。这次胜利极大地助长了查理十二世的自信,他入侵丹麦、波兰、立陶宛以及萨克森;
8年过后,又开始把目...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新编三字经《百家姓》 习李张居前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5 11:46:38 2014, 美东)
“习李张,俞刘王;胡孙赵,范许汪……”,近日,湖南籍作家张一一新编的打破古代百
家姓四言格式的“三字经“《百家姓》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悄然蹿红,全篇1024个中华大姓
从头到尾通押“江阳韵”一韵到底,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引发起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华人
网友热议。
古代《百家姓》韵脚多变被指“欠文化底蕴”
《新百家姓》编著者张一一表示,《新百家姓》并非完全按照每一个姓氏占当今全国
人口的多寡排名,而是借鉴了成书于北宋初年古代百家姓的排名方法,譬如排在古代百家
姓头一位的赵姓是宋朝的国姓、第二位钱姓是吴越国王的姓氏(古代《百家姓》作者是吴
越国的一个儒生)、第三位孙姓是吴越国君钱俶正妃的姓氏。而在《新百家姓》中人口数
排名第219位的缪姓因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的缘故排到了第61位,对于古
代《
百家姓》所押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40
40
做男人,人生三件事,权钱色,作为皇帝,这权钱已然不用再追求,对于色,自然索求无度。
所谓后宫佳丽三千,虽然贵为皇帝,但终究是凡人,整天御女三千,没有外物,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媚药这玩意,简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帝王史,别小看这小小药丸,搞不好,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药有三分毒,何况这媚药,中国古代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多还是30到40岁就早早挂掉,这药,恐怕也是其中一记毒手。
有的皇帝,不仅吃,而且还上瘾。其中有一位,更是夸张,一夜宠幸30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位皇帝就是,宋度宗。
宋度宗,南宋皇帝,名赵禥,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
宋度宗,他妈怀他的时候,吃了打胎药,结果没打成,但是导致宋度宗,出生就体弱多病,7岁才会说话,被人骂是弱智,但是人家就是命好,做了皇帝宝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智商太低的原因,导致在皇帝这个职业上,毫无追求,只懂享乐。
据清乾隆年间毕沅编著的《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上所记载的事情:“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41
说起来,中国古代皇帝大都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因此历史上很少有不风流成性、荒淫无
度的皇帝。这些皇帝在朝堂上日理万机之后,就把召幸后宫嫔妃作为自己轻松一把的娱
乐生活。但是,有许多皇帝面对三千佳丽,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如此这般地召幸嫔妃
感到十分厌倦,于是,便千方百计地特别打造一些娱乐工具。这些工具虽然技术含量高
低不一,但是款式花样百出;虽然功能大有差别,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
欲。
纵观二千多年的帝王史,这些专为皇帝打造的娱乐工具千奇百怪,但是最让人惊叹的有
四种:第一种是为选择临幸嫔妃的专有工具,名叫“羊车”;第二种叫做“任意车”,
是隋炀帝寓性生活于娱乐之中的特殊工具;第三种是“骰子”。唐玄宗决定夜晚侍寝人
选的特制工具;第四种叫做“绿头牌”,是清朝皇帝选择嫔妃同房的通用工具。这些都
是具备特殊功能的装备,都是皇帝喜欢的特殊娱乐工具,一旦拥有,便乐此不疲,即便
是“明知花下死”,皇帝们也并不在乎。下面介绍的就是,古代皇帝临幸后宫嫔妃的四
大特制工具。
一、羊车:晋武帝为选择临幸嫔妃的专有工具
晋武帝司马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登龙位,即选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宫,结果先后竟
然...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不吃春药睡不着觉的荒淫皇帝
古代帝王们除了长生不老,希望永远当皇帝的心愿外,享乐意识也颇强烈,对女色的追
求尤其如此。在服食所谓“不老药”仙丹的同时,还遍寻“壮阳药”,欲幸遍后宫美色。
可以说,中国古代帝王个个喜欢服食春药,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多在三
四十岁的青壮年就死掉了,死因多多。
但不少与过量服食性药有直接的关系,有的依赖嗜食成瘾,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服
性药却睡不着觉。
宋度宗一夜召幸30女
古代帝王有“夜夜不空过”的说法,就是每夜要召幸一名宫妃。南宋度宗赵禥刚当皇帝
时有个桃色新闻,他迫不及待,一夜竟然与30多个年轻美貌的宫妃性交。
这是清乾隆年间毕沅编著的《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上所记载的事情:“帝自
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閤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
。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赵禥做皇太子就以好色出名。当了皇帝后还是这样。根据宫中旧
例,如果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要到閤门感谢皇帝的宠幸之恩,主管的
太监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赵禥刚当了皇帝时,有一天到閤门前谢恩的宫妃有30余名。
史学界就此段文字知道,赵禥性...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3
华夏文摘】林木:方励之学长点滴及其他
发表于 2015 年 06 月 09 日 由 baichuan
方励之学长(1936–2012)过世将及贰载,作文以纪念之。方励之是“北大物理百年”
的杰出代表,生前担任了ICRA(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北大物理
百年来有几人担当过物理学国际学术机构的领头人?1956年从北大毕业的方励之夫妇是
“院系调整”后第一代青年学子,作为学生干部更是处处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听党的话,
又红又专。方励之猝死前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下半年要来随他作研究的中国学生的资料
,至死不忘服务中国。方励之那一代人是最虔诚最热烈的爱国者!但是,国爱他们吗?
作为“六四”精神领袖,方励之夫妇在1990年6月25日无奈去国后,可怜再也没有踏上
故土,有国难投,他们被剥夺了回来的权利,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方励之已仙去,让
他魂兮归来吧!
方励之学长高我二个年级
方励之长我半岁(6个月零3天)却高我二个年级,16岁时他已读大学。“解放”前方励
之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后来,参加该组织者都享受到了“离休
”待遇。1954年我入学北京大学物理系时,方励之和李...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44
1、程莲珍
(1921-1998年),乳名程幺妹,又称“陈大嫂”,布依族,贵州长顺人
她少女时由于长得窈窕高挑,皮肤细嫩白皙,面容清秀,被称为“宜林山国第一美人”
;名声在外,被水波龙乡板沟寨大地主陈正明经过多方促合娶为二房。她天生聪明,不
但学会了骑马,也学会了打枪。陈正明病死后,陈姓近房为抢夺其千顷良田,纠集一伙
人围攻程莲珍的住处,她持双枪和家丁一起还击,击退歹徒,从此“双枪女”的名声远
近闻名。
程莲珍为保住财产,与惠水县白日乡乡长、原国民党第89军的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罗
绍铨暗地动员随行副官、其弟罗绍凡与她结婚。两人不久过起同居生活,还不断到乡下
去收租、处理家务。她丰姿绰约,跃马驰骋在崇山峻岭之中,且双枪神射、胆略过人、
心机多端,历经了新旧社会的人间风雨
解放初期,在解放军3年多的剿匪斗争中,这个女匪首屡屡侥幸漏网,并使解放军战士
伤亡,某部司令员为此引咎写下辞呈。1953年2月当女匪首被捕获要枪决时,毛泽东主
席得知后指出她是女的,又是少数民族,“不可杀!应采取七擒七纵办法”。程莲珍由
此获释,并被人称为“女孟获”。
后来她积极配合解放军进行剿匪斗争,屡立战功,进山搜... 阅读全帖
q*p
发帖数: 963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陵王和金世宗,谁更伟大?
《醒世恒言 - 金海陵纵欲亡身》 VS《金史-后妃传上》,扯淡的小说和严肃的史书,
居然“如有雷同,绝非巧合”地“高度一致”——这事儿还真令人醉了:难道《醒世恒
言》写的是“正史”不成?
与其这么说,还不如痛快承认——《金史-后妃传上》写的象“小说”!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会以如此笔法,具体而微地铺陈着完颜亮和一些女人的私生活
,而且它纯粹就是一花边新闻,远谈不上影响了国家气运——就算为了说明完颜亮先是
借刀杀人、夺人妻室,然后始乱终弃、一杀了之,又真有必要用这么多文字、介绍得如
此详细吗?比比看就不难发现,甚至就连介绍历代金帝登基或驾崩之类的重大事件时,
金史也没舍得给这么大的篇幅啊;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会大量收录如此等级的八卦式事件,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完颜亮
和他的女人们,一个又一个,一件事又一件事,仿佛列家谱一般地细致,恨不得连音容
笑貌都给描写出来;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就只在完颜亮这里浓墨重彩,而在介绍别的帝王后宫时只是几
笔带过,仿佛其它金帝都没有三宫六院,都没有风流艳事,都没有占有别人的妻子(这
个后面还要提到),都没有杀过曾经心爱的女人,都是坐...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十大盗墓狂人
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十二位人物最有影响,其行为在中国的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来说,这些人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当然更是狂人!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本来就是一历史名人。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弑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7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作者:夏春涛
内容提要: 太平天国起初主要靠攻陷城池接收官库、剥夺官绅浮财以及绅民进贡
来筹措军饷,定都年余后确定“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以田赋作为固定饷源,并推行轻
徭薄赋以 争取民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轻徭薄赋政策在后期未能切实持久推行,
为近乎竭泽而渔式的强制征敛所取代。筹饷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战略思想的片面
性,尤其是在乡村治理上的失策,以及其内部存在的腐化享乐意识膨胀、拥兵自重、
人心涣散等严重问题,对战局走势影响甚巨。
关 键 词:太平天国 太平军 军饷 乡官
作者简介: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
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太平天国打江山,清政府全力保江山,双方势不两立。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
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战中,军饷供应对双方来 说都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事
关军心是否稳定、能否继续支撑战事,涉及社会经济政策、吏治、军纪等,对战局走势
影响甚巨。关于太平天国筹饷问题,学界以往 论著已有不同程度论述,但不够系统全
面,某些史实未纳入研究视野,对一些具体史实的解读也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8
司马光为什么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送交者: 维尔德 2016年04月25日20:24:04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说起王安石和司马光,可谓家喻户晓。两人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惺惺相惜,是
一对好朋友,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不
同吗?笔者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纯粹是一场骗局。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
,“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他“手不释书,至不知
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志向在
于编修史书,而非政治。
司马光22岁的时候中了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途。但时间不长,他的父母便先后去世,
他只得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在守丧的几年时间里,他充分了解了下层社会生活的实际
情况,读了许多史书,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评论,为以后编著《
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基础。治平元年(1064年),他还修成了《历年图》一书,献给英
宗皇帝,这实际上就是《资治通鉴》的雏形。两年后,他又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9
有不少中国教授的文章认为倭寇里面以中国人为主,持此论的文章在网上也流传极广,
作者认为这里种说法不确切,还是有大量水分可挤的。
首先从时间和分布范围看就不可能。
东京大学教授田中健夫认为1370年到1390年初倭寇袭击的大幅增加是因为新加入的高丽
贱民群体。[1]
田中还提出还有纯由朝鲜人组成的倭寇集团。[2] 人数不少的朝鲜人倭寇极有可能被误
认为中国人倭寇!
嘉靖时期倭寇里面中国人较多的依据主要是一些史料和一些倭寇用中国人名字。
如《嘉靖实录》称:“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明史·日本志》中也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但也有史料如嘉靖年间采九德著《倭变事略》里描述倭寇确为日本人。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夏四月二日,一海船长八九丈馀,泊盐邑演武埸北新塘觜,约贼六十
馀,皆髡头鸟音,有枪刀弓矢而无火器。时备倭把总指挥王应麟率本卫骁兵数百而出,贼
见我兵不敢动。王遣睦路指挥王彦忠率兵百馀,至船询所以来,而译言莫通。”
又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侵扰上海地区,市民自发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守城。当
时正好涨潮水,倭寇不知深浅,挽着手在濠水中行动,准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空谈容易实作难
──从汉学史家的学术素养谈汉学史的写作原则兼答刘跃进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8期上刊发了署名“刘跃进”的文章《<海外汉学研究>和<图
说汉学史>指谬》一文,作为被该文所批判的对象,我却是直到10月20日才看到此文。
我首先很感谢贵刊和刘跃进对拙著的关心和指谬,在学术问题上,错了就是错了,没有
丝毫辩解的必要,正如该文作者“刘跃进”真实的工作单位和职称,与该文发表时文后
所注明的“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一样。
不论是作者的无意还是编辑的误解,所谓“无错不成书”,推导下来,无错也就不成刊
了。我想:作者和编者、读者三者之间,重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如果只是一味地以
己之长,轻人之短,乃至于棒子、帽子飞来飞去,那无助于学术探讨和学术发展。
的确,研究汉学史首先遇到的学术素养就是外语。只能看懂英文还不具备进行汉学史研
究的资格。至少还需要能看懂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喃文、韩文。英文很好的汉学
史家们在介绍英美汉学家时要是也出错,那让我们这些只是粗知英文的,又该如何是好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组织的由我国第一流的英语兼汉学史...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