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褚译
1 (共1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有人看过拉康吗……
顺便把褚孝泉和马云龙的原文都贴上来:
褚孝泉:关于《拉康选集》的翻译问题
博览群书编辑部:
偶然读到发表于贵刊2006年第12期的马元龙的文章《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
我所翻译的《拉康选集》。读了之后颇有几点感想,乞借贵刊一角略述,亦可就教于关
心拉康译文的读者。
译事无止境,只有切琢中才能进步。我翻译的《拉康选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一
直未见专家对译文的评判,这次看到有人来点评,甚是欣喜,但是细读之下,却感到非
常失望。翻译,是个从原文到目标文的过程;评论翻译,当然是在对比原文和译成的文
字后做的判断,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将拉康所写的法文原文迻译成中文,马博士
却凭借英译本来评判我的中译文,似乎对拉康的原文过于轻视了吧。当然,马博士特地
指出,拉康的英译本是得到拉康的继承人认可的本子,但他却不知拙译亦是。拉康著作
版权所有者及其出版社对翻译质量很是挑剔,他们请了权威人士对我的译文认真鉴定之
后才授予版权同意三联出版这部译作。英译本无疑是个好译本,我也不在这里评论英译
和中译孰优孰劣,只是想说,就拉康著作的责任人的信任而言,中译本和英译本具有同
等地...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
顺便把褚孝泉和马云龙的原文都贴上来:
褚孝泉:关于《拉康选集》的翻译问题
博览群书编辑部:
偶然读到发表于贵刊2006年第12期的马元龙的文章《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
我所翻译的《拉康选集》。读了之后颇有几点感想,乞借贵刊一角略述,亦可就教于关
心拉康译文的读者。
译事无止境,只有切琢中才能进步。我翻译的《拉康选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一
直未见专家对译文的评判,这次看到有人来点评,甚是欣喜,但是细读之下,却感到非
常失望。翻译,是个从原文到目标文的过程;评论翻译,当然是在对比原文和译成的文
字后做的判断,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将拉康所写的法文原文迻译成中文,马博士
却凭借英译本来评判我的中译文,似乎对拉康的原文过于轻视了吧。当然,马博士特地
指出,拉康的英译本是得到拉康的继承人认可的本子,但他却不知拙译亦是。拉康著作
版权所有者及其出版社对翻译质量很是挑剔,他们请了权威人士对我的译文认真鉴定之
后才授予版权同意三联出版这部译作。英译本无疑是个好译本,我也不在这里评论英译
和中译孰优孰劣,只是想说,就拉康著作的责任人的信任而言,中译本和英译本具有同
等地位,对它们的任何评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
这本拉康选集的译者褚孝泉教授,现为复旦外文学院院长。这篇写得可能有点枯燥;我
在网上偶然看到褚老师写给马老师的回应文,看得津津有味,一时兴起写的。对翻译或
拉康有兴趣的同学,或许可以先看褚老师的原文,还有马老师的原文,两位老师虽打笔
仗,对拉康则都深有心得。我都贴在下面:
褚孝泉:关于《拉康选集》的翻译问题
博览群书编辑部:
偶然读到发表于贵刊2006年第12期的马元龙的文章《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
我所翻译的《拉康选集》。读了之后颇有几点感想,乞借贵刊一角略述,亦可就教于关
心拉康译文的读者。
译事无止境,只有切琢中才能进步。我翻译的《拉康选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后,一
直未见专家对译文的评判,这次看到有人来点评,甚是欣喜,但是细读之下,却感到非
常失望。翻译,是个从原文到目标文的过程;评论翻译,当然是在对比原文和译成的文
字后做的判断,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将拉康所写的法文原文迻译成中文,马博士
却凭借英译本来评判我的中译文,似乎对拉康的原文过于轻视了吧。当然,马博士特地
指出,拉康的英译本是得到拉康的继承人认可的本子,但他却不知拙译亦是。拉康著作
版权所有者及其出版社对...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译林征文】从《拉康选集》的争论聊到翻译的“自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0 16:53:02 2013, 美东)
今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关于《拉康选集》的尖锐争论。拉康是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家,在
国内的名气比福柯、巴特等稍逊,可能主要是因为他用词晦涩难懂,行文崎岖不平,不
如后两位文艺。至今唯一被译成中文的拉康著作是复旦的褚孝泉教授翻译、上海三联
2001年出版的《拉康选集》——拉康及身后的委托人对翻译质量极其挑剔,译文非经专
业人士认真鉴定,不授版权。因为难读,中译本出版后几无评论,直到2006年人大的马
元龙发表《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中译本“非常令人失望”,重要概念屡屡
误译,且“长句不断,难以卒读,莫名其妙”。
褚孝泉回应说难得看到有人评论,正感欣喜;细读之下亦感“非常失望”。马元龙指出
的一些误译是根据英译本来的,比如英译本用“I”,褚译“我们”,马认为歪曲拉康
:“拉康是一个非常骄傲的思想家, 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
今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关于《拉康选集》的尖锐争论。拉康是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家,在
国内的名气比福柯、巴特等稍逊,可能主要是因为他用词晦涩难懂,行文崎岖不平,不
如后两位文艺。至今唯一被译成中文的拉康著作是复旦的褚孝泉教授翻译、上海三联
2001年出版的《拉康选集》——拉康及身后的委托人对翻译质量极其挑剔,译文非经专
业人士认真鉴定,不授版权。因为难读,中译本出版后几无评论,直到2006年人大的马
元龙发表《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中译本“非常令人失望”,重要概念屡屡
误译,且“长句不断,难以卒读,莫名其妙”。
褚孝泉回应说难得看到有人评论,正感欣喜;细读之下亦感“非常失望”。马元龙指出
的一些误译是根据英译本来的,比如英译本用“I”,褚译“我们”,马认为歪曲拉康
:“拉康是一个非常骄傲的思想家, 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很少用虚幻的第一人称复
数, 而是用第一人称单数”。事实上法语原文是复数的“nous”。褚说法文的习惯是
用第一人称复数来自指,与中文一样,不像英文普遍以“I”自指。这里我觉得有个代
沟问题,褚是50后,行文更传统谦逊;马是70后,更凸显自“我”。
其他几项争议我都更赞同...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Translation
标 题: 【译林征文】从《拉康选集》的争论聊到翻译的“自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0 16:53:02 2013, 美东)
今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关于《拉康选集》的争论。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当代精神
分析学家,与福柯、巴特等人一齐引入国内。不过他用词晦涩难懂,行文崎岖不平,不
如后两位文艺和知名。至今唯一被译成中文的拉康著作是复旦的褚孝泉教授翻译、上海
三联2001年出版的《拉康选集》——拉康及身后的委托人对翻译质量极其挑剔,译文非
经专业人士认真鉴定,不授版权。因为难读,中译本出版后几无评论,直到2006年,人
大的马元龙发表《翻译需要敬畏之心(下)》,批评中译本“非常令人失望”,重要概
念屡屡误译,且“长句不断,难以卒读,莫名其妙”。
褚孝泉回应说难得看到有人评论,正感欣喜;细读之下亦感“非常失望”。马元龙指出
的一些误译是根据英译本来的,比如英译本用“I”,褚译“我们”,马认为是歪曲拉康
:“拉康是一个非常骄傲的思想家...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7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曾国藩本传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上人讲解<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上人
摘要:◎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
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
◎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
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
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
。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
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
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
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
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群书治要》 简介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亮等在贞观初年
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
”、“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
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
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
(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徵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
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
的珍本。魏徵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
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然而这本史诗巨著却因雕版印刷术尚未发明而未普及,加之唐末战乱致使此书失传,幸
得由日本遣唐使抄录带回日本,经过多代人共同努力,终于使这本书重见天日,实乃:
“不幸之万幸”。
《群书治要》作者考
四库未收书提要 羣书治要提要
四库未收书提要 羣书治要提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论钱钟书不是一流学者 (ZZ)
论钱钟书不是一流学者

by Jacqueline

前些年有些人对钱钟书的指责大都不着边际:指责老钱没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
人家是书斋里的学者,又不是职业学运分子;说他学问做得太小,没有自己建构一
套思想体系云云,则完全是近年来学风虚浮的反映——人人谈思想,无人做学问,
整天云遮雾罩地空谈没有任何内容的大理论,误导学生。

反之,赞誉钱钟书的读者多佩服他学贯中西,通晓多门外语,旁征博引,论证
严谨,高山仰止。然而在我看来,钱钟书的问题恰恰全都出在考据学的严谨上。
举《谈艺录》我随手翻到的三个例子:

1)(六)神韵之附说八 钱氏好为比较文学,将中西相似或暗合的说法罗列比对。
此处言西洋mind与soul之殊,一通眼花缭乱的引文之后,云“Nous也,Animus也,
Geist也,Mind也,皆宋學家所謂義理之心也。[Lucretius,III,140之consilium
及menten.] 而Psyche也,Anima也,Seele也,Soul也,皆宋學家所謂知覺血氣
之心,[Lucretius,III,121之vita.]亦即陳清瀾《學蔀通辨》斥...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是蒋介石拒绝接收琉球吗(zz)
是蒋介石拒绝接收琉球吗?
缪人凤
一、问题的缘起
最近钓鱼岛风波又起,于是又有人根据所谓的“蒋介石二次拒绝接收琉球”等文章
,以为琉球是蒋介石想接收就能接收的,而只要接收了琉球,那么当然无今日之钓鱼岛
问题,所以蒋是罪人。但这些人就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些没有作者、没有史料来源
的文章靠得住吗?就算罗斯福曾提出过将琉球交给中国,但这是他的真实想法吗,还只
是一种试探?蒋介石能想当然地接收吗?依据何在?实力何在?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根据史料来探讨一下。
决定二战后琉球地位安排的最重要会议莫过于召开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间的开
罗会议,查此会议前后中美关于硫球问题的会议记录和当事人的日记可大致了解事情的
来龙去脉。
1943年11月15日(星期一),蒋介石日记云:“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地位不同,
以琉球为一王国,其地位与朝鲜相等,故此次提案对于琉球问题决定不提,而暹罗独立
问题乃应由我提出也。注意一,对丘吉尔谈话除与中美英有共同关系之问题外,皆以不
谈为宜。如美国从中谈及港九问题、西藏问题,与洋华侨待遇问题等,则照既定原则应
之,但不与之争执。
为什么蒋既认知琉球地位与朝鲜等,...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钱钟书在早稻田大学的即兴演讲 zz
你是真无知还是卖萌?
大学中文系把作家请去讲创作经历是家常便饭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每年都要请作家开讲座,一讲就是4个小时
围城杨绛就把原型一个个讲得清清楚楚
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两
人都读过《围城》,但是谁也没自认为方鸿渐,因为他们从未有 方鸿渐的经历。钟书
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
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 一。许多读者以为他就是作者
本人。法国十九世纪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娄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那么,钱钟书照样可说:“方鸿渐,就是 我。”不过还有许多男女角色都可说是钱
钟书,不光是方鸿渐一个。方鸿渐和钱钟书不过都是无锡人罢了,他们的经历远不相同

我们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 Ⅱ)回国,甲板上的情景和《围城》里写的很像
,包括法国警官和犹太女人调情,以及中国留学生打麻将等等。鲍小姐却纯是虚构。我
们出国时同船有一个富有曲线 的南洋姑娘,船上的外国人对她大有兴趣,把她看作东
方美人。我们在牛津认识一个由未婚夫资助留学的女学生,...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5
一、前言
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部分或澈底)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无我我所离贪瞠痴」,真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涯。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即在契机(适应不同根机)的原则下,将一切法门(不论是主张空或有)以四种悉檀(宗趣、教法)加以统摄,并以「第一义悉檀」许\为真实而不可破坏的究竟了义。
与佛有缘的朋友,不论是新学或老参,假如他是真诚的关注生命,而且不一味的「信仰增上」(以信仰为先,不重视理性的分别观察力,致缺乏适当的简择批判精神)应当含触及一个终极关怀的问题∶「法海汪洋,固然是法书无量,在遍尝法味云深不知处时,到底洲褚(彼岸)在何方?」本篇习作除尝试会通三法印与一实相印外,更愿意与道友们共同探讨、寻找并归向那「清净解脱宁静」的「第一义洲褚」。
二、世代圣典的启示
面对多方面传出的经与律,应如何的不轻信、不诽毁,古来在南北传阿含及各部律典中(如《增壹阿含》「声闻品」及《长阿含》「游行经」等)即有「四大教说」的提示。
四大教说的大意为∶各处传来的经律,如果与固有经律之...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1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新译本》简介
《圣经新译本》简介
西教士对翻译中文圣经的事工上贡献巨大,1919年即马礼逊来华112年后,《国语(官
话)和合译本》出版,一方面标志西教士在中文圣经翻译史上的颠峰,另一方面却期待
华人圣经学者快快兴起,承接译经的重任。 之后,五十多年悠长的岁月,战火连绵,
中文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这期间,考古学的发现、近代语言学的研究,使圣经学者对圣
经原文有更新且更深入的认识,加上近代的版本校勘学有不少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在五
、六十年前无法得到的宝贵数据,包括更具权威的原文版本。更重要的是,经过半个世
纪,华人圣经学者人才辈出。于1972年,华人终负起重译圣经的工作。
这次的译经工作,先后共有三十多位神学院院长、教务长、讲师,十多位各宗派的监督
、教牧、长老和主修中文的弟兄姊妹参与,分别承担翻译、咨询、研究和文字修饰的工
作。共同朝向信、达、雅兼备的目标努力,并广征教会人士的意见,然后由资深学者最
后审订。
《圣经新译本》的新约全书在1976年面世,旧约的部分于1992年也相继完成。这是一本
忠于原文、易读易懂、信仰纯正、高举基督的圣经,呈献给全球华人教会。
此外,2001年推出了跨世纪版,特邀各...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0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Mon Sep 24 23:20:41 2012, 美东) 提到:
为避免贴子过长,新开一贴继续贴自己的《通鉴》笔记,从晋朝开始。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卒,昭长子炎为晋王。吴主迁都
武昌,丁固、诸葛靓守建业。十二月,魏帝禅位于晋,降为陈留王,居邺。晋王即皇帝
位,尊封族亲诸王。帝承魏氏奢侈浮华,矫以仁俭。
二年(266年):永安山贼施但作乱,北至建业;丁固、诸葛靓平之。十二月,吴主还
都建业。
三年(267年):春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
四年(268年):正月,贾充等修律令。吴施绩寇江夏,万彧寇襄阳;刘俊等三攻交趾
;丁奉、诸葛靓攻合肥,皆败师。
五年(269年):帝有吞吴之志,使羊祜都督荆州,卫瓘都督青州,司马佃都督徐州。
安置西蜀人才(诸葛亮之孙京等)。吴主遣虞翻、李勖等会于合浦,以击交趾。
六年(270年):吴左大司马施绩卒,陆抗统军;何定权盛。胡烈讨鲜卑不克。南匈奴
五部居并州诸郡,改姓刘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01:24:44 2015, 美东)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王康:重庆谈判70周年祭
http://hx.cnd.org/?p=116509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
贤贱不孝,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重庆谈判落幕70年了。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历史启示。
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
具有显豁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予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而终归失
败的历史性尝试。
很少有哪次事件像重庆谈判那样,闪耀着那麽令人眩目的戏剧性光环,唤起过那麽巨大
的希望,又终如一首即兴叙事曲转瞬即逝,徒然留下难以言表的历史悬问,藏匿在无数
尘封档案后面的无法复位的记忆,以及至今无人真正述及的时代启示。
历经70年苍黄翻覆的今代国人蓦然发现,那场遥远的谈判,那些早已作古的主角们并未
如烟而去,那些挥手、微笑、合影、握别,那些称兄道弟、信誓旦...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00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历史令人入迷,中共党史更令人入迷,而毛周关系的奥秘则最令人入迷,或许是世上最
难参透的谜。
一、三个事实
有三个事实大概谁都得承认。第一个事实是,周恩来才干过人,起码是个人魅力(
charisma)天下无双,这还不是光能迷住国人,鬼子也一样神魂颠倒。大作家海明威的
夫人在张戎采访时曾对后者说,当时只要周向她招一下手,她就会跟他上天涯海角去。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里花了大量篇幅倾诉他对周的崇拜,说周就像一道中国盛宴,各种各
样的美味无穷无尽。周与他和尼克松会谈时,桌上就只有一张空空如也的纸,什么文件
都用不着,让他和老尼佩服得不得了。
至于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凡是接触过“周公”的人,无论是什么政治背景,少有不
被周俘获的。那糊涂死了的张少匪最TMD混帐。1991年李勇、刘宾雁、曹长青等
人去采访他,他竟对自己闯的大祸作的大孽毫无认识,坚持当时反对蒋公“安内攘外”
的英明方针是正确的,坚持共党不可摧毁,只能与之建立统一战线,等等。他虽然也意
识到西安事变错了,但那并不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忏悔,而是因为蒋四十多年来力
排众议保护了他这叛国元凶,并对他关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梁公启超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智性论
者”和“反理性论者”(anti-rationalist)一方面颇相牵缠,而另一方面又有...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科学实在论
一般问题
近代哲学是从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开始的。在笛卡尔那里,世界的实在成
为一件需要证明的事情。否认外部世界的实在性,或者反过来证明外部世界的实在性,
耗费了很多哲人的很多心思。康德认为,在他之前尚没有人提供过令人信服的证明,并
把这件事称为“哲学和一般人类理性的耻辱”。《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第XXIX页
注释。他本人于是提出了一个显然自认为满意的证明。海德格尔讨论康德证明的时候说
的一段话被广泛引用:“‘哲学的耻辱’不在于至今尚未完成这个证明,而在于人们一
而再再而三地期待着、尝试着这样的证明。”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修订版,第236页。G.E.摩尔也曾多次提供外部世界存在的证
明,在《外部世界的证明》这一讲演中,他举起自己的双手说“这里有一只手”、“这
里还有另一只手”,从而“证明”了外部事物的存在。他的证明比康德简单得多,“素
朴”得多。摩尔当然承认这不是“逻辑证明”,但他坚持说,他确实知道这些命题为真
,而有些真理是人们确实知道但却不能提供逻辑证明的。维特根斯坦在其晚期笔记《论
确实性》中系统考察了摩尔的论证方式。维特根斯坦的大意是...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7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李圆净居士原著
演培法师白话讲述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难
第三篇 兴福慧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广劝惩
第六篇 普示现
第一篇 拔病苦
★晋朝有个和尚,名叫竺法义,住在兴宁中始宁山上,很精细的研究所有的佛经,从他
学习的学生经常有一百多人,当咸安二年的时候,他感觉生起心气病来,病得很久,所
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诚归依观世音菩萨,忽然有一天梦见一个人破开他的肚皮,把他的
肠胃都拿了出来,并且洗刮他的五脏六腑,看见有结成一块块肮脏的东西很多,都把他
洗得干干净净了,再放进去,还原缝好,对义说,你的病已经除掉了,当他一觉醒来,
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书令官员傅亮编撰这件事的奇迹,常常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和
义一起游山玩水,义也常常说这件奇事,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肃然起敬的。(太平广记)
★元魏时(即北魏孝文帝亦称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经梦见有个人告
诉他说,你的性命将于四十二岁的时候,当寿终正寝,到了那个时候,果然生起很严重
的病来,他自己忧虑必定会死,将他所有的衣食资产多为布施,有位朋友对他说,我听
见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和念一声观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样...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8
观音灵感录续编
菩萨戒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灾祸难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产婴苦
第六章 善恶劝惩
第七章 示现接引
第八章 结劝流通
第九章 礼念方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略叙圣迹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但以度
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
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桥梁船筏,药草树木,楼台房舍,墙壁村落
等,亦随机化现,以施无畏,而垂济度。世人据迹而论,只云菩萨或大士而已。尤对我
等娑婆世界,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求救苦难、或求
赐福利、而称名之音声,即施护祐,拔苦与乐,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谓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萨、简称也,音译具名为菩提萨埵;义译旧为大道心众
生,新译曰觉有情,又译大士。释为:菩者、觉也、度也,萨者、有情...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9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譚嗣同:仁學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31
[转载]在国外这不堪回首的八年(人生不易,多怀感恩) 精选
已有 20833 次阅读 2014-4-30 10:55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国外 留学
转自BBS 未名空间站-----提示:最后剧情有更新。
八年前的这个季节,从国内来到美国。来美前,博士毕业后在一研究所工作了近5年。
期间主持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NSFC课题。由于不喜欢那里的小环境,离开那里后到西北
一大学工作。幸运的是,在那里又拿到了第二个NSFC课题,加上省部和学校的资助,支
起了还算小有起色的一摊子。虽然那的科研条件比原单位差一些,但一个人在那干了近
三年的时间,教书、带研究生、作科研,每天忙碌着,干着自己愿意干的事,少了原单
位的勾心斗角,而且在学生面前第一次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之人,所以也很快乐。无奈
的是,老婆不喜欢那个地方,不肯搬过去。那时,老婆家人从一个朋友处得知美国这边
一大学实验室想找一个人。她觉得如果到美国比到中国的西北好多了,所以热情很高,
极力动员我试一试。但我当时干得还比较开心,加上要过来接那工作等于转了一个完全
不熟习的新领域,所以也没多大兴趣。但在老婆的坚持下,本想投个CV应付一下...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80
32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33
释永信大和尚最近很忙,由于他被举报,少林寺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借此,公众
了解了少林寺的生活。
很多人不禁会问,和尚不是应该六根清净吗?少林寺怎么可以开办公司?和尚怎么可以这
么肥头大耳?还用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开汽车?少林寺是不是背离了佛教宗旨,与佛
教渐行渐远?
其实并不是。佛门从来不是清净地,和尚也多是是非人。古代的僧侣们一样结交权贵,
一样迎来送往,一样兴办产业。
僧侣本身是不事生产的食利阶层,佛国虽好,然而僧徒们却毕竟生活在人间。佛教徒要
生活,就不能不跟世俗权力发生关系,更不得不在佛言商。
和尚何止开车
佛教初传入,影响力十分有限,自汉至曹魏,很少得名士推重。佛教在汉代,更多被看
作一种神仙方术,而佛教高僧们也干脆利用占卜和方术,博取统治阶级上层的欢心,以
此来换取佛教的传播。
例如,对佛教在中国传播有重要影响的高僧佛图澄,就是以神异之术赢得后赵统治者石
勒、石虎的信任,据说他能闻铃断事,曾经精确预言后赵和前赵战争的胜负。他多次显
露神迹,一次,佛图澄与石虎一起坐在襄国(今邢台)中堂之上,正热闹地讨论佛法。佛
图澄忽然故弄玄虚:“幽州发生了火灾。”随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喷... 阅读全帖
B******0
发帖数: 811
34
本来不太想挤兑这些“国粉”,无奈他们反而给脸不要脸。大伙不嫌恶心就再耐心看看
国军抗战五大丑闻:
丑闻之一:国军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日本侵略中国时奋起抵抗,这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被中国
资改派“精
英”们吹捧为“担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国民党军队,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令人
瞠目结舌的丑
闻:投敌人数超过聊杀敌人数。
先来看看侵华日军死亡人数。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
.56万人,
美国统计死亡44.7万人(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着:《中国战争发展史》,
人民出版社2
001年版,下册,916页注释2)。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国统计的,两个数字相差
不大。按照这
个数字,在侵华期间,日军死亡(包括被国民党军打死、被共产党军打死、病死的总数
)人数大约为
45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哪怕都是国民党军打死的,日军死亡人数也就是45万。
我们再来看看国民党军投敌人数。根据李敖《蒋介石评传》和《自己不洗别人洗》
两书(文)统
计,国民党军队抗战期间投敌人数约为50万人。《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
三节也记录
着:“叛逃的将军1941年有12个,19...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35
希拉里.克林顿 缅甸断绝与中国往来-美国将提供每年200亿无偿援助
作者: 中评社香港(褚.湖.新.果) [177735:2143], 08:42:52 11/23/2011:
专译:五十年一遇缅甸行 美国一石二鸟
中评社香港11月22日电(记者 单宁编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8日宣布,希
拉里.克林顿将成为50年来首位访问缅甸的美国国务卿,就此,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刊
文指出,这一历史性的举动很可能是缘于闭关锁国且军事独裁的缅甸近来拉开了两项运
动的大幕:民主改革以及抵制中国。
虽然这两者可能从外表上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并且不足以造就美国如此戏剧
化的政策转向,但是在缅甸,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
文章指出,两者看起来不相干,首先是因为,推行民主是自由主义外交政策在一
百年来一直坚持的立场;再者,应对中国的崛起应该是一种在强权们东亚范围内投射影
响力的“大游戏”,一种典型的驱动美国外交决策的强硬现实主义。
在通常的情况下,两者确实是冲突的,大多数的理想主义者希望介入利比亚从而
传播民主,而大多数的现实主义者并不觉得...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8144
36
南京战败深层次因素:买办是亡国之祸
panzerfaust
—、蒋介石和日本的秘密投降接触 近年来不少肉头买办和右派为花生米政权的腐败无
能,丧权辱国开脱, 不顾历史事实, 妄图给把中国带到亡国灭种边缘的蒋买办政府翻案.
最搞笑的就是引用蒋的什么日记, 白天卖了国, 晚上在日记里面卖弄文字做做秀,慷慨
激昂。好啊, 咱也来披露些日记内容. [1] 1938年的”宇垣一成、孔祥熙秘密谈判”。
这是花生米第一次主动要求同日本进行的”和平交涉”。 1938年夏,宇垣一成大将出
任改组后的近卫内阁外相。蒋介石获悉,深感兴趣。因为蒋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
日本,宇垣一成曾对他给以照拂而结下友谊。蒋执政后,曾多次派张群去东京、汉城(
朝鲜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鉴于沪宁、徐州失守,日军猛扑武汉,形
势严峻,蒋介石命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张群于1938年5月电贺宇垣一成
就职,张群说:阁下就任外相”实为极其重要的大事”。”过去多次就东亚问题交换意
见。余确信此次阁下定能将一向抱负付诸实施。” 宇垣回电说:”余昔日谈及想法意
见,今后定当尽最大努力予以实现。”张群再次致电,说:...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80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anmit (v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究竟输在了哪---------汉武帝伐大宛探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7:45:44 2012, 美东)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38
我觉得samurai就很好,秒杀一切士译

褚孝泉说音译是下下策……
b*s
发帖数: 82482
39
我觉得samurai就很好,秒杀一切士译

褚孝泉说音译是下下策……
i****r
发帖数: 1803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 24
简介:
与孟非卿联手直捣黑魔海在晴州的老巢,大破贼众还搜刮到不少金铢,解了鹏翼社
的资金短缺窘境。
程宗扬生起疑惑:如今黑魔海如乌合之众,却有一些年轻教众修为甚深;难道主事
者藏有何种秘典,足以快速制造高手?
蔺采泉寻上门,虚情假意地威吓他不得介入太乙真宗内部夺权,引得秋少君执意上
龙池一问究竟。
程宗扬在晴州与乐明珠再次相逢,小紫使计诱来小香瓜,亮出贝齿狠咬一口,接着
吸啜小香瓜的鲜血!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目录:
第一章宛若神姬
第二章巧取贼窠
第三章戏中有戏
第四章阴阳鱼踪
第五章棺中倩影
第六章香粉明珠
第七章少君心悲
第八章兰汤浴美
第一章宛若神姬
云母石制的香盘中,一枝深栗色线香缓缓燃烧,丝般纤细的烟雾缭绕着袅袅升起。
忽然一股劲风袭来,烟雾弥散。堂上风雷大作,程宗扬精赤上身,双刀呼啸飞出,
随着肌肉牵动,汗水从他轮廓分明的胸膛不断飞溅开来。
在他对面,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左手持盾,将他的攻势一一封死;右手单刀不时攻
出,迫使程宗扬回刀防护。
程宗扬体内真气游走,双刀犹如虎狼不停撕咬对手的防线。一滴汗水从他鼻尖淌下
,在落到胸口的一刹那,对面的盾牌忽然一侧,藏在盾后的单刀抓住他...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89
41
没法附件,只能粘贴了
1)自觉和领悟之路
- 奉献给因患神经症而烦恼的人们
〔日〕森田正马 著
〔日〕水谷启二 编
王祖承 陆谢森 褚玉雄 蔡军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前言
本书的题目是《自觉和领悟之路》,在这里所谓“自觉”就是深深挖掘自己的内心,以
便清楚地了解最深层的本心。由于有了自觉的特征,我们就可以丢掉自己的迷惑,朝向
自己的本心,正确地作出自己的行动;并能发现他人的真心。同时,在这里所说的“领
悟”,也就是指从各种束缚中脱逸出来而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因此,既可以理解为宗
教中所称的“领悟”,但又不同于被大宗教家所称的“领悟”。它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存在的,可使日常生活明亮、快乐,具有获得生活乐趣的特征。
在我们的人生中,充满了种种烦恼和担心,这有很多原因。如精神活动被束缚以及生活
态度的错误,其中最典型的则是所谓的神经症。这类人往往在身体上没有什么异常,其
他人看来也不认为他是病人,但他本人却因此而烦恼、痛苦不堪。有时我们也有这类体
验,实际上往往都是精神方面的原因所致,用药物治疗并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而是精
神上的开导、生活上的指导却往往可以指点迷津,得到生
C***3
发帖数: 2226
42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偶购存的法律书
(美)约翰·麦·赞恩:
法律的故事
(英)沃尔特·白芝浩:
英国宪法
(法)拿破仑/雅克·马里旦: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人民和国家
(美)R.M.昂格尔: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德)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下)
(英)蒂莫西·希利尔:
国际公法原理(第二版)
(美)E.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美)鲍勃·伍德沃德 斯科特·阿姆斯特朗:
美国最高法院内幕
(美)艾伦·德肖微茨:
最好的辩护
(荷)亨利·范·马尔赛文 格尔·范·德·唐: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
(美)萨伯:
洞穴奇案
(美)欧文·斯通:
舌战大师丹诺辩护实录
(奥)凯尔森: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德)马克斯·韦伯: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英)哈特:
法律的概念
(法)迭朗善 译 马香雪 转译:
摩奴法典
(美)哈罗德·J·伯尔曼: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英)S.F.C.密尔松:
普通法的历史基础
(英)詹宁斯 瓦茨 修订:
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二分册)
(英)F.H.劳森 B.拉登:
财产法(第二版)
(美)德沃金:
法律帝国
(英)A....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请教个问题
☆─────────────────────────────────────☆
snowsunny (二宝最喜欢枕着爸爸的胳膊睡觉) 于 (Sat Jun 25 19:49:32 2011, 美东) 提到:
公司里要做个关于中国的presentation,就是给一大堆工程师聊聊有关中国的东西。
前年做过一次,这次我想稍微变化一点。
想做一张slide,说说儒道佛对中国人的最大的影响,比方说,儒家对中国文化的最大影
响在于什么,道家,佛家
基本上一家一个bullet point,不可能讲太多,太深入也没人听得懂
请不吝赐教,谢谢!
☆─────────────────────────────────────☆
SeeU (See you) 于 (Sat Jun 25 20:20:52 2011, 美东) 提到:
儒道佛对中国人,是很难分成清楚的三家。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最大影响在于向往率性,自然,无为,天人合一。
佛家对中国文化的最大影响从禅宗来。劈柴、喝茶、插花都是禅。
☆─────────────────────────────────────☆
snowsu...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5
第五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二——马尾船政局①
一、建造轮船工厂的历史必然
马尾船政局,是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
个制造轮船的专业工厂。它的产生和建成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入侵的战争中,亲身体验到西洋坚船利炮
的威力,朝野上下纷纷讲求造炮制船“师夷长技”。这不仅成为一种思潮,
且也已有具体实践。例如,在鸦片战争中,潘仕成试造成水雷①,且捐造成一
艘可用于外海作战的仿美国三桅夹板船②;福建晋江丁拱辰不仅辑有《演炮图
说》,且试造了长4尺2寸、阔1尺1寸用蒸汽作动力的实验性的小火轮船,
“惟质小气薄,不能远行”③。进入60年代后,除曾国藩试造轮船于安庆内
军械所外,左宗棠亦于1864年试造成小火轮一艘,驶行于西湖之上。
上述那些造火轮船的思想和实践,主要是为了抵御外侮,同时也有防海
盗和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镇压人民起义是反动的,但对于“防海盗”就要
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斥为反动。对马尾船政局的创建说,抵御外侮是其主
要目的,而“御外”又有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船政局的创办者闽浙总督左
宗棠说:现令“泰西诸邦均以机器轮船横行海上,英、法、俄、德又...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