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傅新元: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相关主题
迟到的承认——谁发现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zz屠呦呦为什么当不了院士 (from 金冬雁)
转载:青蒿素的故事(对Rao blog的补充)李国桥:“屠呦呦获奖是实至名归” zz
屠呦呦: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45年后终于获得美帝国的肯定
饶毅长期不遗余力支持屠青蒿素和生物有毛关系,为什么锁男这么悲愤
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by饶毅大家认为老太太还能得炸药奖?
饶毅: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转)[原创]再讨论一下屠呦呦先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饶毅专访屠呦呦: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2001年才聘为博士生导师,都70了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方舟子·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1971话题: 一天话题: 生命科学话题: 记住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g
发帖数: 3896
1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765&do=blog&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已有 155 次阅读 2011-9-19 17: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历史回顾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在这一天,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
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这是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也曾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多次挫折甚至失败后, 实验
终于有所突破,达到了初步理想的结局。
这不仅是屠呦呦难忘的一天, 也是人类在和疟疾这一重大疾病的搏斗中迈出的关键的
一步。 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
生命。
今天, 2011年9月19日, 2011年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授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
研究员,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原创性的贡献 (另一位获奖者是发现三氧化二
砷的抗白血病作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教授)。我有幸受委托在
会中介绍屠呦呦的工作。 现在将我制作的幻灯片,和大家共享 (见下)。
后记: 我第一次听说青蒿素和屠呦呦,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我刚回国访问,希望在
中国的生命科学的发展上做些事。我向时任中科院药物所所长的陈凯先教授请教,中国
曾有那些真正的自我独立开发的重要的药物。凯先和他的同事们向我介绍了青蒿素和屠
呦呦等人。 但是,当时对具体的发现的来龙去脉并不很清楚。 在讨论2011年年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的过程里,我们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饶毅作为科学史的爱好和研
究者,有深入细致的辩察和专研。我们的共识是:许多中国科学家对青蒿素的深入研究
有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屠呦呦则是当之无愧的,主要的和原创的贡献者。
傅新元
i****g
发帖数: 3896
2
卫生部长终于说话了:
屠呦呦再获生命科学大奖
2011-09-20 01:33:08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本报讯 (记者商西)昨日,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张亭栋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颁奖典礼昨天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举行。屠呦呦因在美国领奖而缺席。颁奖典礼上播
放了卫生部部长陈竺为此专门录制的讲话。陈竺说,“喜闻屠呦呦获拉斯克奖,这是中
国科学家群体的骄傲”。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不应简单看论文数,而应实
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
据了解,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现为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最早提出用乙
醚提取青蒿,对研发青蒿素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创制新型抗疟药。此前,她已获拉斯克
奖,被称为我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女人”。
作者:商西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765&do=blog&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已有 155 次阅读 2011-9-19 17: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历史回顾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在这一天,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
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这是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也曾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多次挫折甚至失败后, 实验
终于有所突破,达到了初步理想的结局。
这不仅是屠呦呦难忘的一天, 也是人类在和疟疾这一重大疾病的搏斗中迈出的关键的
一步。 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
生命。
今天, 2011年9月19日, 2011年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授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
研究员,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原创性的贡献 (另一位获奖者是发现三氧化二
砷的抗白血病作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教授)。我有幸受委托在
会中介绍屠呦呦的工作。 现在将我制作的幻灯片,和大家共享 (见下)。
后记: 我第一次听说青蒿素和屠呦呦,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我刚回国访问,希望在
中国的生命科学的发展上做些事。我向时任中科院药物所所长的陈凯先教授请教,中国
曾有那些真正的自我独立开发的重要的药物。凯先和他的同事们向我介绍了青蒿素和屠
呦呦等人。 但是,当时对具体的发现的来龙去脉并不很清楚。 在讨论2011年年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的过程里,我们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饶毅作为科学史的爱好和研
究者,有深入细致的辩察和专研。我们的共识是:许多中国科学家对青蒿素的深入研究
有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屠呦呦则是当之无愧的,主要的和原创的贡献者。
傅新元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3765&do=blog&
: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 已有 155 次阅读 2011-9-19 17:1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历史回顾
: 屠呦呦的1971年10月4日: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
: 在这一天,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
: 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 这是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也曾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多次挫折甚至失败后, 实验
: 终于有所突破,达到了初步理想的结局。
: 这不仅是屠呦呦难忘的一天, 也是人类在和疟疾这一重大疾病的搏斗中迈出的关键的
: 一步。 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

j*****d
发帖数: 787
3
good.
"这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骄傲" politically correct?

(0)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卫生部长终于说话了:
: 屠呦呦再获生命科学大奖
: 2011-09-20 01:33:08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 本报讯 (记者商西)昨日,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 医院张亭栋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颁奖典礼昨天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举行。屠呦呦因在美国领奖而缺席。颁奖典礼上播
: 放了卫生部部长陈竺为此专门录制的讲话。陈竺说,“喜闻屠呦呦获拉斯克奖,这是中
: 国科学家群体的骄傲”。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医学科研,不应简单看论文数,而应实
: 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重大健康问题。
: 据了解,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现为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最早提出用乙

i****g
发帖数: 3896
4
话说饶毅一个劲说张亭栋该得诺贝尔奖,从没提到过陈竺师徒,卫生部长会不会很不爽
??

【在 j*****d 的大作中提到】
: good.
: "这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骄傲" politically correct?
:
: (0)

j*****d
发帖数: 787
5
RY应当是故意的不提的。CZ应当也是故意不去北大现场的。这个奖搬的有些尴尬,为什
么不等到老太太回来再颁?或许早就婉拒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话说饶毅一个劲说张亭栋该得诺贝尔奖,从没提到过陈竺师徒,卫生部长会不会很不爽
: ??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方舟子·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by饶毅
转一个2011年的帖子: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讲讲我了解的,大家补充饶毅: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转)
肘子还没发表评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饶毅
有谁知道青蒿素在青蒿内的生物功能是什么?屠呦呦2001年才聘为博士生导师,都70了
迟到的承认——谁发现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zz屠呦呦为什么当不了院士 (from 金冬雁)
转载:青蒿素的故事(对Rao blog的补充)李国桥:“屠呦呦获奖是实至名归” zz
屠呦呦: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45年后终于获得美帝国的肯定
饶毅长期不遗余力支持屠青蒿素和生物有毛关系,为什么锁男这么悲愤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1971话题: 一天话题: 生命科学话题: 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