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从汉唐与明宋的对比看太子党和科举制
相关主题
科举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官员选拔制度 (转载)科举制度和资本主义不匹配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社会流动的历史数据
考试小考 (转载)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纪大嘴说清朝亡于废除科举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科举是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吗?对比红朝和宋朝政治制度
关于中国科举制:何以在中国发生 为何有强大生命力贵族和平民
汪晖是毛左吧? 俺的十大伟人
日本的武士文化是大化改新之后形成的你们说再过1000年,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像晋朝一样被人遗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明宋话题: 科举制话题: 科举话题: 进士话题: 汉唐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N
发帖数: 7494
1
汉唐是世家治世,当官要么在乡里口碑好,要么是世家太子党。明宋是科举制,做官的
是科举出来的文科生凤凰男,大多是寒门出身。对比之下,汉唐的气势恢弘,明宋的历
史苦憋,基本是各自官僚素质作风的反应。
太子党能做上官,大多都阅历丰富,不拘泥于旧制,所以打出来的牌也是理想主义氛围
浓郁。像唐朝那样葡萄美酒夜光杯,征西域征中亚的浪漫色彩,放明宋想都不要想,直
接就被凤凰男们掐了。凤凰男就是典型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郑和征西洋带回那么多开
眼界的,竟然就被一帮寒门士子当成异端邪说付之一炬了。
科举制带给中国的恰恰是落后、保守、被动、内斗、退步的文化和结果。
P*P
发帖数: 324
2
我党现在的提拔干部的方式,究竟和那个朝代相似?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汉唐是世家治世,当官要么在乡里口碑好,要么是世家太子党。明宋是科举制,做官的
: 是科举出来的文科生凤凰男,大多是寒门出身。对比之下,汉唐的气势恢弘,明宋的历
: 史苦憋,基本是各自官僚素质作风的反应。
: 太子党能做上官,大多都阅历丰富,不拘泥于旧制,所以打出来的牌也是理想主义氛围
: 浓郁。像唐朝那样葡萄美酒夜光杯,征西域征中亚的浪漫色彩,放明宋想都不要想,直
: 接就被凤凰男们掐了。凤凰男就是典型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郑和征西洋带回那么多开
: 眼界的,竟然就被一帮寒门士子当成异端邪说付之一炬了。
: 科举制带给中国的恰恰是落后、保守、被动、内斗、退步的文化和结果。

s****7
发帖数: 2507
3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二)科举的科目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
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
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
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两类。“生徒”即各类官学的学生,“乡贡”即
“生徒”以外的在地方报考的读书人。获得准考名额的比例,“生徒”要大大高于“乡
贡”,这是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因。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唐代科举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
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等科。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前
六科。
秀才科注重博学才高。唐以此科最高,考选较严,宁缺毋滥,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
很难考取。太宗贞观以后,此科便名存实亡了。明法、明书、明算科选的人数量不多。
因而学子们热衷的只有明经、进士两科。
所谓明经,即通晓儒家经典。明经科又有通二经、三经、五经之别。唐代把儒经分为大
经、中经和小经三类。《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
礼》为中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小经。通二经
者,须通一大经、一小经或通二中经。通三经者,须通大、中、小各一经。通五经者,
大经须全通,其他各经任选。《论语》、《孝经》为共同必试。考试的过程是先帖经,
每经10帖,每帖3字,通6以上为及格。然后口试,问经义10条,通10为上上,通8为上
中,通7为上下,通6为中上,皆为及格。然后,答时务策3道,通2为及格。三试皆及格
为及第。总之,明经科考试比较容易,只要熟读经书就行,对于经义未必真懂,及第也
比较容易,故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明经科主要是为官员贵戚子弟提供科举出身的
机会。
进士科最初主要是向平民出身的才士开放的,及第者即跨进了统治阶级的行列,常有“
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进士科曾一度只试策、帖经。试时务策5道,帖1大
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4,帖过4以上为乙第。永隆二年(681年)加试杂文两篇,
即一诗一赋。此后,进士科考试便包括帖经、杂文、时务策三场。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
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而明经则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因此,进士科的竞争相当
激烈,考取也很难,故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R*******N
发帖数: 7494
4
科举制始于隋唐不假,但隋唐还是世家为主。

【在 s****7 的大作中提到】
: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b****r
发帖数: 17995
5
敢问这个明算是不是理科范畴?
明法师不是搞法律的?

【在 s****7 的大作中提到】
: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你们说再过1000年,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像晋朝一样被人遗忘科举是统治阶级愚民的工具吗?
汉武帝用人之道关于中国科举制:何以在中国发生 为何有强大生命力
Re: 大牛们汪晖是毛左吧?
[合集] 中国对世界的文化贡献?日本的武士文化是大化改新之后形成的
科举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官员选拔制度 (转载)科举制度和资本主义不匹配
科举真是中国的一大伟大发明社会流动的历史数据
考试小考 (转载)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纪大嘴说清朝亡于废除科举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明宋话题: 科举制话题: 科举话题: 进士话题: 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