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曾国藩一生中四次拒绝称帝的真正原因 对皇朝心存感激
相关主题
曾国藩当年办湘勇的目的是什么?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明明是慈禧为了防止8旗掌军权扶植湘军淮军以曾国藩为视角观察清代京官的经济生活
高层内讧,太平天国是不是最厉害的?刚看完历史小说,曾国藩
“满”、“蒙” 所谓的战斗力就是在塞外光脚造成的皇帝曾国藩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后 反清自立的成功率有多大为什么中国出了这么多汉奸呢?
体制内攻击体制外改革的经典语言朱重八为何能打败蒙古铁骑 ?
李鸿章,百年一出的奇才?太平天国刚进南京的时候搞过大屠杀吗?
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太平天国有哪些制度是牛逼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曾国藩话题: 湘军话题: 太平天国话题: 团练话题: 总督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x**b
发帖数: 290
1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于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人考虑,一定要使自己饥饿,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强盗不被擒获视为自己的过失。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h******x
发帖数: 10156
2
明达事理,不简单
z***t
发帖数: 2261
3
这篇文章欠缺对四次拒绝的交代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
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
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
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
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
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 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
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
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
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
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
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用刑苛酷,史称: “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
,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
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
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
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
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 被封为一等毅
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
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
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
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
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
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
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在 x**b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a****i
发帖数: 4783
4
大汉奸,必鞭尸扬灰,对满清“心存感激”?和认贼作父何异,当是时也,只要是汉人
,就有反清的义务。孙中山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思想却远远在曾贼之上。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

【在 x**b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l******0
发帖数: 74
5
算起来应该如张弘范之流类似吧。
沦陷区出身,自己不把自己当汉人了。
k**o
发帖数: 15334
6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汉奸,必鞭尸扬灰,对满清“心存感激”?和认贼作父何异,当是时也,只要是汉人
: ,就有反清的义务。孙中山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思想却远远在曾贼之上。
:
: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

v*********n
发帖数: 3983
7
瞎扯。他没那个实力。慈禧像汉献帝一样势弱吗?曾国藩像曹操一样掌控中央,所有权
臣(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听他的吗?连曹操完全控制了皇帝在诸侯中实力又最强都不
敢称帝,他曾国藩要是敢称帝就是安禄山或袁术的下场。
x*********3
发帖数: 1438
8
都有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 曾国藩拒绝称帝是有自知之明,不是这些wsn在地下室里大
口一张就能称帝的。。。
g******t
发帖数: 18158
9
不同的道德体系,不能用现在流行的道德体系要求当时的古人。他从小受的教育和文化
熏陶就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当皇帝不具备条件,如果蛮干硬上也是
袁大头的结局
r********9
发帖数: 10694
10
sure

【在 x*********3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有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 曾国藩拒绝称帝是有自知之明,不是这些wsn在地下室里大
: 口一张就能称帝的。。。

相关主题
体制内攻击体制外改革的经典语言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李鸿章,百年一出的奇才?以曾国藩为视角观察清代京官的经济生活
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刚看完历史小说,曾国藩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f********x
发帖数: 220
11
有没有人想过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极力的衷心维护慈禧的统治的原因?即使当
时洋人霸占了中国,慈禧已经没有那么大势力约束他们了。
为什么没有人往男人们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的方向想呢?这些男人们是不是跟这个女人很
早的时候就身心合一了。所以才这么维护她嘛!如果是一个男性皇帝,如果臣子功高盖
主,君臣互相猜忌。还会这样和平吗?看看开国皇帝杀功臣,中国历代王朝的内乱就明
白了。
大家说武则天淫乱,为什么没有人说慈禧淫乱?难道慈禧这么安分,没有七情六欲?我
猜测是武则天只顾自己找帅哥,没有跟大臣们身心合一。所以下面大臣放风到民间,老
百姓就流传武则天淫乱。现在大臣们自己也参与了慈禧的这档子事情,他们自己不说,
谁敢说啊?慈禧身边宫中太监宫女敢说吗?历史从来就没有他们什么事!
这只是我的一个臆想和猜测,不知大家有什么想法?
t***r
发帖数: 264
12
.

【在 l******0 的大作中提到】
: 算起来应该如张弘范之流类似吧。
: 沦陷区出身,自己不把自己当汉人了。

l********k
发帖数: 14844
13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男女通用。话说男人要是时刻小心谨慎想着不要掉脑袋,还能硬的
起来么?

【在 f********x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人想过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极力的衷心维护慈禧的统治的原因?即使当
: 时洋人霸占了中国,慈禧已经没有那么大势力约束他们了。
: 为什么没有人往男人们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的方向想呢?这些男人们是不是跟这个女人很
: 早的时候就身心合一了。所以才这么维护她嘛!如果是一个男性皇帝,如果臣子功高盖
: 主,君臣互相猜忌。还会这样和平吗?看看开国皇帝杀功臣,中国历代王朝的内乱就明
: 白了。
: 大家说武则天淫乱,为什么没有人说慈禧淫乱?难道慈禧这么安分,没有七情六欲?我
: 猜测是武则天只顾自己找帅哥,没有跟大臣们身心合一。所以下面大臣放风到民间,老
: 百姓就流传武则天淫乱。现在大臣们自己也参与了慈禧的这档子事情,他们自己不说,
: 谁敢说啊?慈禧身边宫中太监宫女敢说吗?历史从来就没有他们什么事!

y**********o
发帖数: 241
14
曾国藩和他提拔的李鸿章,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为大清朝在续命,
师徒俩一个比一个贪,都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中华民族的
贡献有限。
反例就是袁世凯,本来他也可以像曾一样,灭了革命党,做中兴之臣,
好在他没这么干,而是把清给推倒了。
曾国藩最大的本事就是做人和做官。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
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
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
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
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
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 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
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
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
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
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
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用刑苛酷,史称: “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
,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
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
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
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
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 被封为一等毅
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
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
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
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
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
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
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在 x**b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B******Z
发帖数: 9193
15
我n次拒绝了成为地球球长的真正原因。。。
g******t
发帖数: 18158
16
李鸿章确实贪,曾国藩并不贪。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去年出版了一本书《曾国藩
的正面与侧面》,这好象是也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一章是《曾国藩的经济
生活》,使用了不少详实的原始资料,分析了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他不是个贪婪的人

【在 y**********o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和他提拔的李鸿章,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为大清朝在续命,
: 师徒俩一个比一个贪,都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中华民族的
: 贡献有限。
: 反例就是袁世凯,本来他也可以像曾一样,灭了革命党,做中兴之臣,
: 好在他没这么干,而是把清给推倒了。
: 曾国藩最大的本事就是做人和做官。
:
: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D***e
发帖数: 48486
17
他弟弟呢?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确实贪,曾国藩并不贪。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去年出版了一本书《曾国藩
: 的正面与侧面》,这好象是也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一章是《曾国藩的经济
: 生活》,使用了不少详实的原始资料,分析了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他不是个贪婪的人

g******t
发帖数: 18158
18
曾国藩对道光可能还有感激之情,他在道光期间得到很快的提拔,有知遇之恩。咸丰经
常敲打他,他很不爽,咸丰死的那年还纳了妾,这是曾国藩唯一一次纳妾,按当时的法
律国丧期间纳妾应该是违法行为。曾国藩看不上同治和慈禧,私下和赵烈文议论过同治
和慈禧,对他们评价不高,被赵烈文记在小本本上了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
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
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
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
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
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 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
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
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
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
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
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用刑苛酷,史称: “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
,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
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
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
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
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 被封为一等毅
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
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
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
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
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
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
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在 x**b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m***n
发帖数: 12188
19
人和人不一样。
人和人的气质不一样。好比有人内向,有人外向。有人天生就花心,有人天生就忠诚。
有人会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him, 有人不会。
又比如毛泽东和周恩来,前者是领袖气质。后者不是,是绍兴师爷气质,最大的理想就
是能全心全意追随一个人。一旦选定了主公,就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
邓小平就和周恩来不一样,他是该猥琐时就猥琐,能出头时就出头。
曾国藩不是那种有大决心的人。
李鸿章也不是。
g******t
发帖数: 18158
20
老九比较贪,曾国藩真不贪,嫁女儿只给200两银子,他死后自己的后人甚至生重病没
钱治,找九爷打秋风讨点医药费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弟弟呢?
相关主题
皇帝曾国藩太平天国刚进南京的时候搞过大屠杀吗?
为什么中国出了这么多汉奸呢?太平天国有哪些制度是牛逼的?
朱重八为何能打败蒙古铁骑 ?湘军的实力如果超过蒙古骑兵,曾国藩就做军阀了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j********r
发帖数: 97
21
人才
v*********n
发帖数: 3983
22
索男们要是去做军师、谋士,估计主公(和索男自己)的项上人头早就没了

【在 x*********3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有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 曾国藩拒绝称帝是有自知之明,不是这些wsn在地下室里大
: 口一张就能称帝的。。。

h******i
发帖数: 21077
23
曾国藩应该是金人后代?
好像水浒里曾头市里的曾家就是金国人。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汉奸,必鞭尸扬灰,对满清“心存感激”?和认贼作父何异,当是时也,只要是汉人
: ,就有反清的义务。孙中山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思想却远远在曾贼之上。
:
: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

v*********n
发帖数: 3983
24
您好地摊文学故事会和法制周报已经向你发出了邀请信
[在 fxhuanghfx (乔治盖茨) 的大作中提到:]

:有没有人想过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极力的衷心维护慈禧的统治的原因?即使
当时洋人霸占了中国,慈禧已经没有那么大势力约束他们了。
:...........
f********x
发帖数: 220
25

这个应该是女人主动的,如果女主子,而且是风韵动人的女主子含情脉脉的主动暗示,
没有硬不起来的。当时慈禧掌权的时候还很年轻。怎么让那么多男人服他管这个是一个
大学问,历史上说的不都是真的。需要我们自己分析。现在的历史是当权者自己写自己
,你想可信度有多高吗?
当时慈禧要杀顾顺八大臣,也是顾顺向皇上提议学汉武帝“立子杀母”。慈禧整天担心
被杀,也是被逼的,本身不是顺便杀人的主。
再说所有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忠实亲信,犯天大的错也是责骂,是杀不得的,如果杀了是
自废左右臂膀,不怕别人篡权?所以有时皇帝的亲信有时候还敢开玩笑,放肆的。
另外,像曾国藩这样手握重兵的,不是想杀就杀的了的,杀了他,他手下几十万湘军起
义怎么办?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康熙,汉武帝一样的胆量和魄力的。历史上被大臣杀掉的
皇帝多着呢?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男女通用。话说男人要是时刻小心谨慎想着不要掉脑袋,还能硬的
: 起来么?

R***a
发帖数: 41892
26
顾顺是谁?

【在 f********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应该是女人主动的,如果女主子,而且是风韵动人的女主子含情脉脉的主动暗示,
: 没有硬不起来的。当时慈禧掌权的时候还很年轻。怎么让那么多男人服他管这个是一个
: 大学问,历史上说的不都是真的。需要我们自己分析。现在的历史是当权者自己写自己
: ,你想可信度有多高吗?
: 当时慈禧要杀顾顺八大臣,也是顾顺向皇上提议学汉武帝“立子杀母”。慈禧整天担心
: 被杀,也是被逼的,本身不是顺便杀人的主。
: 再说所有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忠实亲信,犯天大的错也是责骂,是杀不得的,如果杀了是
: 自废左右臂膀,不怕别人篡权?所以有时皇帝的亲信有时候还敢开玩笑,放肆的。
: 另外,像曾国藩这样手握重兵的,不是想杀就杀的了的,杀了他,他手下几十万湘军起

f********x
发帖数: 220
27

爱新觉罗·肃顺
写错了,抱歉!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顾顺是谁?
D***n
发帖数: 6804
28
还不贪婪?看丫的遗嘱的头一句: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
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用现在话说就是纯装B。既然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就老老实实去死。非要在下面长篇大
论,非要把后代的事情安排了才安心。
朱元璋就不这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
了,杀了再说。钦此。”
——高下立判。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确实贪,曾国藩并不贪。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去年出版了一本书《曾国藩
: 的正面与侧面》,这好象是也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一章是《曾国藩的经济
: 生活》,使用了不少详实的原始资料,分析了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他不是个贪婪的人

t*******h
发帖数: 2882
29
这也太罔顾事实,偏执一辞了。

【在 D***n 的大作中提到】
: 还不贪婪?看丫的遗嘱的头一句: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
: 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用现在话说就是纯装B。既然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就老老实实去死。非要在下面长篇大
: 论,非要把后代的事情安排了才安心。
: 朱元璋就不这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
: 了,杀了再说。钦此。”
: ——高下立判。

s****a
发帖数: 70
30
佩服
[在 fxhuanghfx (乔治盖茨) 的大作中提到:]

:有没有人想过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极力的衷心维护慈禧的统治的原因?即使
当时洋人霸占了中国,慈禧已经没有那么大势力约束他们了。
:...........
相关主题
历史就是蝴蝶效应明明是慈禧为了防止8旗掌军权扶植湘军淮军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炮兵 (转载)高层内讧,太平天国是不是最厉害的?
曾国藩当年办湘勇的目的是什么?“满”、“蒙” 所谓的战斗力就是在塞外光脚造成的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B****s
发帖数: 1509
31
那也得有人要啊!做主公的要是真分不清人才与索男的区别,向上人头真是不保了。
[在 verizonchen (verizonchen) 的大作中提到:]
:索男们要是去做军师、谋士,估计主公(和索男自己)的项上人头早就没了

:...........
B****s
发帖数: 1509
32
我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好莱坞电影编剧的人才呀。反正脑残的影迷千千万万就好这个
口儿!
[在 sselma (佟心) 的大作中提到:]
:佩服

:...........
r*****e
发帖数: 3164
33
了不起的人
r**o
发帖数: 4614
34
能做到高位的都不太会有什么道德洁癖,就是有也不会被束缚反而是利用道德洁癖来达到
目的。
湘军灭了太平天国后湘军得田得财得官, 有个毛动力再去打满清, 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成功了无非官大一点钱在多一点。 曾国藩无非是自保,为子孙留条活路而已。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同的道德体系,不能用现在流行的道德体系要求当时的古人。他从小受的教育和文化
: 熏陶就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当皇帝不具备条件,如果蛮干硬上也是
: 袁大头的结局

g******t
发帖数: 18158
35
是的,要成大事,要能构架一个巨大的利益体系,每个跟自己干的人都能在这个体系中
出力并且的到相应的回报。当时普通的湘军士兵要么战死了,要么都抢了不少东西,有
能力的将领都得到了朝廷的封赏。朝廷对那些将领的封赏还相当慷慨,就算他们跟着曾
国藩造反成功,他们能当的官也比清廷已经给的大不了多少,谁会跟着曾国藩造反打天
下呢?
大头最后也是没搞明白这一点,他当大总统,蹬腿以后北洋的那些军头们也有机会当总
统。他当皇帝了,除了他袁家子孙,谁还有机会也当皇帝?谁愿意出死力保他?还不是
舆论千夫所指后墙倒众人推

达到
有,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做到高位的都不太会有什么道德洁癖,就是有也不会被束缚反而是利用道德洁癖来达到
: 目的。
: 湘军灭了太平天国后湘军得田得财得官, 有个毛动力再去打满清, 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 成功了无非官大一点钱在多一点。 曾国藩无非是自保,为子孙留条活路而已。

r***e
发帖数: 10135
36
平长毛靠的是儒家那一套
再造反不是自己打脸么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要成大事,要能构架一个巨大的利益体系,每个跟自己干的人都能在这个体系中
: 出力并且的到相应的回报。当时普通的湘军士兵要么战死了,要么都抢了不少东西,有
: 能力的将领都得到了朝廷的封赏。朝廷对那些将领的封赏还相当慷慨,就算他们跟着曾
: 国藩造反成功,他们能当的官也比清廷已经给的大不了多少,谁会跟着曾国藩造反打天
: 下呢?
: 大头最后也是没搞明白这一点,他当大总统,蹬腿以后北洋的那些军头们也有机会当总
: 统。他当皇帝了,除了他袁家子孙,谁还有机会也当皇帝?谁愿意出死力保他?还不是
: 舆论千夫所指后墙倒众人推
:
: 达到

r**o
发帖数: 4614
37
儒家那套不过一件衣服, 改改就行, 曲阜孔家还不是万年舔, 也没见怕打脸啊。
想想共产主义在中国早就改得妈都不认识了, 也没见土共怕打脸。 恩,脸早打光了,
改打屁股了。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平长毛靠的是儒家那一套
: 再造反不是自己打脸么

r***e
发帖数: 10135
38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曾国藩看见洋人小火轮,吐血,感叹时代不同了
那个年代造反也不容易了吧,洋人也算重要的势力
估计也倾向于继续扶持清朝中央政府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儒家那套不过一件衣服, 改改就行, 曲阜孔家还不是万年舔, 也没见怕打脸啊。
: 想想共产主义在中国早就改得妈都不认识了, 也没见土共怕打脸。 恩,脸早打光了,
: 改打屁股了。

r**o
发帖数: 4614
39
三千年那是说说的,替满清开脱。 明末就开始接触西方了, 内阁里面都有天主教徒了
。 福建总兵都在虐荷兰人了。 也没见我明矫情, 反而到了野猪皮那代就不行了。 木
有洋大人给满清财政和军火上的巨大援助, 满清早50年就亡国了。
洋大人无所谓, 只要有个稳定开放的市场就行。 满清能许诺的, 曾国藩一样能许诺。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曾国藩看见洋人小火轮,吐血,感叹时代不同了
: 那个年代造反也不容易了吧,洋人也算重要的势力
: 估计也倾向于继续扶持清朝中央政府

r***e
发帖数: 10135
40
几十年后李鸿章都干不了的事
奢求曾国藩么?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满清到底还是不行了,完全依靠汉大臣中兴,最后还不是等来了冤大头

诺。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千年那是说说的,替满清开脱。 明末就开始接触西方了, 内阁里面都有天主教徒了
: 。 福建总兵都在虐荷兰人了。 也没见我明矫情, 反而到了野猪皮那代就不行了。 木
: 有洋大人给满清财政和军火上的巨大援助, 满清早50年就亡国了。
: 洋大人无所谓, 只要有个稳定开放的市场就行。 满清能许诺的, 曾国藩一样能许诺。

相关主题
“满”、“蒙” 所谓的战斗力就是在塞外光脚造成的李鸿章,百年一出的奇才?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后 反清自立的成功率有多大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
体制内攻击体制外改革的经典语言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r**o
发帖数: 4614
41
满清那几代人连明末一代的都干得不如。 这些螨虫都活在狗身上去了。
你觉得李鸿章比曾国藩牛吗?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十年后李鸿章都干不了的事
: 奢求曾国藩么?
: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 满清到底还是不行了,完全依靠汉大臣中兴,最后还不是等来了冤大头
:
: 诺。

h*h
发帖数: 18873
42
他手下都很贪,平洪杨吃了个饱,高官当了,肥田美地有了,没有更高想法了。
c***c
发帖数: 21374
43
他没有资本称帝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
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
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
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
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
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 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
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
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
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
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
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用刑苛酷,史称: “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
,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
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
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
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
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 被封为一等毅
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
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
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
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
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
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
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在 x**b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2]。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荆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矗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3]。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剑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c***c
发帖数: 21374
44
就是
曾国藩如果敢称帝,满人那里不要说了,汉人这里左宗棠不要皇帝发话都会起兵讨逆。

【在 v*********n 的大作中提到】
: 瞎扯。他没那个实力。慈禧像汉献帝一样势弱吗?曾国藩像曹操一样掌控中央,所有权
: 臣(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听他的吗?连曹操完全控制了皇帝在诸侯中实力又最强都不
: 敢称帝,他曾国藩要是敢称帝就是安禄山或袁术的下场。

f********x
发帖数: 220
45

达到
有,
不同意,那你说安禄山,李渊,李世民又有什么动力打仗呢?还有平西王吴三桂,宋太
祖。。。

【在 r**o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做到高位的都不太会有什么道德洁癖,就是有也不会被束缚反而是利用道德洁癖来达到
: 目的。
: 湘军灭了太平天国后湘军得田得财得官, 有个毛动力再去打满清, 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 成功了无非官大一点钱在多一点。 曾国藩无非是自保,为子孙留条活路而已。

r**o
发帖数: 4614
46
李渊,李世民和宋太祖起兵前抢到个毛东西。李渊是和表兄关系不好,老赵是直接死了
老板。安禄山就更好笑了, 丫的大兵哥恐怕是被契丹抢得多吧。
吴三桂是被康麻逼反的, 螨虫先是许诺给地盘封藩, 一群大兵哥抢了东西就买田买产
业,
结果康麻说你们回辽东把, 还在路费上唧唧歪歪,大兵哥们还不疯掉。n年努力换来回
辽东吃西北风, 你反不反?


【在 f********x 的大作中提到】
:
: 达到
: 有,
: 不同意,那你说安禄山,李渊,李世民又有什么动力打仗呢?还有平西王吴三桂,宋太
: 祖。。。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太平天国有哪些制度是牛逼的?曾国藩灭太平天国后 反清自立的成功率有多大
湘军的实力如果超过蒙古骑兵,曾国藩就做军阀了体制内攻击体制外改革的经典语言
历史就是蝴蝶效应李鸿章,百年一出的奇才?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炮兵 (转载)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
曾国藩当年办湘勇的目的是什么?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明明是慈禧为了防止8旗掌军权扶植湘军淮军以曾国藩为视角观察清代京官的经济生活
高层内讧,太平天国是不是最厉害的?刚看完历史小说,曾国藩
“满”、“蒙” 所谓的战斗力就是在塞外光脚造成的皇帝曾国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曾国藩话题: 湘军话题: 太平天国话题: 团练话题: 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