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相关主题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以慈悲为修行的支持
四念处分享《菩提道次第广论》
zt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强烈推荐《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佛的所有学修步骤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 ——谈《菩提道次第略论》和‘拉萨禅密之诤’ 李元松止与观
佛法和心理学我觉得更接近止观之最严重的岔路
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 即可成就无分别智美国的retreat
[合集] 近代大乘佛法的改革派和传统派什么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那念话题: 观察话题: 所缘话题: 释尊话题: 修习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r
发帖数: 755
1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若就所缘的性质来分,此中的前四种:不净、
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都是运用理性的思考来思维对象,因而这些所缘是属于「共
相」为主,可以说是以思维的方式使贪心、瞋心、痴心及慢心减弱,故在「止」的实践
上,算是一个前行方便,接着应是以修行「阿那波那念」为主要的正行方法。因此《杂
阿含经》中,有「阿那波那念相应」的一个独立章节,显示其重要性。 「阿那波那念
」汉译作「入出息念」,是直接观察呼吸的入与出,其所缘是属于具体的「自相」。经
由观察入出息,可以依次悟入诸蕴、悟入缘起、悟入圣谛以及十六胜行,故此方法为释
尊所重视。
接着,来探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止的实践方法。此论主要先依据《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的解说,详述各种所缘,接着依据觉贤论师的说法:
「止略有二,谓向内缘得及向外缘得。内缘有二,谓缘全身及缘依身法。缘身又三,谓
即缘自身为天形像、缘骨缫等不净行相、缘骨杖等三昧耶相。缘依身法又有五种,谓缘
息、缘细相、缘空点、缘光支、缘喜乐。向外缘者亦有二种,谓殊胜及平庸。殊胜又二
,谓缘佛身及语。」[注三]
以上是印度佛教后期大师觉贤论师的归纳所得,此中,缘息就是「阿那波那念」,缘喜
乐是缘于身上的感受;而缘自身为天形像、不净行相、三昧耶相等,都是以观想为主,
透过意识去想像。缘细相、空点(明点)、光支等也离不开想像;至于向外缘佛的身与
语,前者观想佛身,后者持佛之咒语等。宗师特别推崇缘佛之身,他说:
「其缘佛身摄持心者,随念诸佛故能引生无边福德。若佛身相明显坚固,可作礼拜、供
养、发愿等积集资粮之田,及悔除防护等净障之田,故此所缘最为殊胜,又如《三摩地
王经》说,临命终时,随念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于本尊瑜伽尤为殊胜。有如
是等众多义利。」[注四]
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所推荐的主要修止方法,便是以意识缘想真佛形相,要观想
得非常明显,稳定,此观想出来的佛身,可作礼拜、供养等额外功德之用。由此可以看
出,在印度佛法的后期,将修止的方法,变成以观想佛(或本尊)的身像为主,并且衔
接至密宗的本尊瑜伽;传至西藏后,也承袭这一种修法,这是时代潮流使然。但若回顾
释尊在《阿含经》中的教导,我们可以看出他特别强调的是直接观察呼吸的入出(阿那
波那念、安那般那念):
「当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
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分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
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当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
觉知、不染着乐。」[注五]
以上这些经文,释尊指出修习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重要及其功效;在《摄事分》
中,有如下的解释: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沉,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
能令惛沉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
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及寻
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复次,修习如是入
出息念,令身无劳,善能除遣奢摩他品随烦恼故;令眼无劳,善能除遣毗钵舍那品随烦
恼故;由随观察涅盘乐故,名随观乐;由随领受第三静虑地中乐故,名领受乐;无染住
故,无恐畏故,名安乐住。 」[注六]
故知经由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除了达成「止」的标的外,可以身不疲倦(令身无
劳)、眼亦不患(令眼无劳)、乐随顺观(随观乐) 、住乐觉知(领受乐)、不染着
乐(安乐住)。此为依释尊所教导的观息方法所得的效果,然而印度后期的「入出息念
」,或以嗡阿吽的咒字配合气息的出入,或配合不同的光彩,或闭气调脉,这些修法当
然就不是阿含所教的入出息念了。
三、观的实践
什么是观?广义的说,是用智慧来观察,共有四种:(1)能正思择(尽所有)、(2)
最极思择(如所有)、(3)周遍寻思、(4)周遍伺察。狭义的说,已修成「止」之后
的正确观察才是「观」。 [注七]
在《阿含经》中,观的实践是直接由身心的五蕴观察下去的,例如《杂阿含经》第一经
中,世尊告诸比丘;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
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
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注八]
此中释尊指出:要从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直接去观察其无常、苦、空、非我的性
质,但不是只落在理性上的思惟而已,必须亲身去体验。
接着,来探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观的实践方法。此论主要依据印度佛教后期大师
们的著作来解说,例如,《入中论》、《修次三篇》等。其一重点在于驳斥「全不作意
」的修行方法,认为:
「唯摄散心,弃舍作意,显然不能悟入无相或无分别。」
「应于有事、无事决定全无尘许实性,引生定解,及当安住所决断义,迭次而修,乃能
引发无分别智。」[注九]
此中强调为了引发无分别智,必须先经过理性的思考,分析「有事」、「无事」,知道
这些法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性,而后进入「修所成慧」,现观空性。本论一大重点,在
于依据种种正因来驳斥「自续派」的宗义以及别家的修观方法。此中,宗师以甚大的篇
幅来剖析。就其内容来看,不外引经据典,建立「思所成慧」,但对于如何达成真正的
「修所成慧」并未能提出具体的修持方法,而将重点移至修习金刚乘法,宗师说:
「如是善修显密共道(指,三士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
,速能圆满二资粮故。」[注十]
此中,以密咒道(即,金刚乘、密宗)作为修持佛法的最殊胜法门,此是印度佛教后期
的一个看法,也是时代潮流使然。密咒道中「无上瑜伽」的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二大部
分,以观想佛身开始,到修习脉气、明点,都离不开意识的想像,这与释尊在阿含经中
所提的直接观察五蕴,显然有很大的差异。 《法蕴足论》念住品中,引用《阿含经》
如下: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略说修
习四念住法,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
」[注十一]
此处指出四念住的修习,要对身、受、心、法本身直接观察,要保持精勤,具足了知无
常的智慧,念念分明,如此才可以灭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着与忧愁。这种强调对身心直接
观察而不用想像的方法,在《阿含经》中处处可以看到,因此,就「五蕴」来观察「五
蕴」,可以说是最简捷的修观方法了。而在「五蕴」当中,又以何者最易下手来修观呢
?在《杂阿含经》中,特别列出(受相应)这一章节,强调观察受蕴的重要性,例如:
「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而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
名正见。」
「比丘勤精进,正知不动转,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觉知。觉知诸受者,现法尽诸漏,明
智者命终,不堕于众数,众数既已断,永处般涅盘。」
「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滅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
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
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譬如虚空中,种种狂风起,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如
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注
十二]
以上经文指出对身上的各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要能如实地观察其生灭无
常的现象,而不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如此,将灭除烦恼(尽诸漏)而处在安详
和谐的境界中(处于涅盘中)。故知观察受蕴是释尊非常重视的一个修观法门。
四、结语:止观实践的普遍性
释尊在《阿含经》中所提出的止观实践法门,其一大特色就是具有普遍性--可以适用
到任何一个人。以「入出息念」来修止,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在鼻孔附近的进出
;在专注中,内心就不断地宁静下来,不再散乱。以观察色蕴、受蕴等来修观,只是单
纯地观察自己的身心交互作用的现象,而不生起贪瞋的习性反应,内心的智慧就逐渐生
起。这种对呼吸、对身心五蕴的单纯观察,并不具有任何的宗派色彩,就如同科学家的
观测气象、观测星辰一样,经由观察而得知现象的如实面目。释尊在此所提出的止观实
践法门,便是要每一个人如实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不断地深入观察,最后必能真正
地「了解自己」。这种观察的方式,可适用到任何一个人,因而在释尊时期虽然印度有
各种宗教存在着,但不同宗派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释尊的止观法门,经由实践而开悟;
在释尊当日如此,在今日也应当是如此。
注释:
*作者为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教授。
〔注1〕:《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宗喀巴大士造,法尊法师译,一九三五初版印
行。一九八九年版第三三九页。
〔注2〕:《瑜伽师地论》卷二六,弥勒菩萨说,玄奘译。
〔注3〕:同注一,卷十五,一九八九年版第三五六页。
〔注4 ] :同注一,卷十五,第三五六及三五七页。
〔注5〕:《杂阿含经》第八○二、八一○及八一四经。
〔注6 ] :《瑜珈师地论》卷九八,弥勒菩萨说,玄奘译。又见《杂阿含经论会编》(
中),第四一三
页,印顺法师编,一九八 三年。
〔注7〕:同〔1〕,卷十四,第三三九页。
〔注8〕:《杂阿含经论会编》(上),第二页。
〔注9〕:同〔1〕,卷二四,第五四四页。
〔注10〕:同〔1〕,卷二四,第五五七页。
〔注11〕:《法蕴足论》,大目干连造,玄奘译。
〔注12〕:《杂阿含经论会编》(中),第一九○页至第二○三页。
a*****y
发帖数: 33185
2
不错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 林崇安
: 一、前言
: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 二、止的实践
: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g**r
发帖数: 425
3
不知道是不是输入的人输入错了还是原文错了,应该是“等持”吧,不是“等待”,等
待不成了“伺”了。
这篇文章,好像很着重“异”,其实我觉得这个对比应该更着重“同”。文中列的五种
所缘,其实也正是汉地佛教里面广为流传的五停心观,“散乱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
净观,多嗔众生慈心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我慢众生界分别观”,这个很明显是对治
法,因人而异的。止法本来就都是入手方便,数息观息,自然也都不是实法;观佛像其
实比这个难上手好多的,不过据说难上手的,后面反倒简单了,所谓入易行难,入难行
易的差别罢了。倒是从这里看出汉藏印度佛教一脉相承。
S**U
发帖数: 7025
4
本文说修观的差别说的不错。修观才能证果,有必要了解不同传承间修观的不同。
《菩萨道次第广论》的毗钵舍那部分大量阐述中观已经不好懂;即使看懂了,也不一定
懂得如何照著《广论》修。
原始佛法的观,容易懂,听了大多能照著修观。佛陀时代修观证果的人不少,这是原因
之一。
汉传修观的传承目前已经中断,要向南传、藏传学习修观的传承。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是不是输入的人输入错了还是原文错了,应该是“等持”吧,不是“等待”,等
: 待不成了“伺”了。
: 这篇文章,好像很着重“异”,其实我觉得这个对比应该更着重“同”。文中列的五种
: 所缘,其实也正是汉地佛教里面广为流传的五停心观,“散乱众生数息观,多贪众生不
: 净观,多嗔众生慈心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我慢众生界分别观”,这个很明显是对治
: 法,因人而异的。止法本来就都是入手方便,数息观息,自然也都不是实法;观佛像其
: 实比这个难上手好多的,不过据说难上手的,后面反倒简单了,所谓入易行难,入难行
: 易的差别罢了。倒是从这里看出汉藏印度佛教一脉相承。

x******i
发帖数: 14369
5
好文
r****r
发帖数: 755
6
如果对格鲁派有了解的就会知道,真正按照广论止观章修习的非常非常少,因为大多被拉去修密法了,理由是密法更殊胜,修本尊法得定更快等等。但是那些修止的法门大多是由外道法变异融入而来的,即使修成,也走了弯路,而且个人经验,这些法子不太适合在家人,举个例子,修大威德本尊需要时时刻刻观想自己就是大威德,到什么程度呢? 进门时下意识地要低头,为什么?因为大威德头上是由两个高高的角的,但是这个是思维影像,是观想出来的,虽是某种程度上的止的修习,但是不是“正”念,我看有问题。
而对比南传念处修法,要求时时刻刻正念于当下的五蕴某处,止观同时进步,是符合阿含里佛陀的教导的。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文说修观的差别说的不错。修观才能证果,有必要了解不同传承间修观的不同。
: 《菩萨道次第广论》的毗钵舍那部分大量阐述中观已经不好懂;即使看懂了,也不一定
: 懂得如何照著《广论》修。
: 原始佛法的观,容易懂,听了大多能照著修观。佛陀时代修观证果的人不少,这是原因
: 之一。
: 汉传修观的传承目前已经中断,要向南传、藏传学习修观的传承。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什么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佛法和心理学我觉得更接近
何谓五停心观 ?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释尊的禅修过程若能灭除意识所有妄想分别 即可成就无分别智
转载: 释尊预言佛教的未来[合集] 近代大乘佛法的改革派和传统派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以慈悲为修行的支持
四念处分享《菩提道次第广论》
zt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强烈推荐《菩提道次第广论》——成佛的所有学修步骤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 ——谈《菩提道次第略论》和‘拉萨禅密之诤’ 李元松止与观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那念话题: 观察话题: 所缘话题: 释尊话题: 修习